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寫礦床地質報告怎麼賺錢

寫礦床地質報告怎麼賺錢

發布時間: 2021-03-03 03:30:13

① 怎樣寫出一份漂亮的地質勘查報告

怎樣寫出一份漂亮的地質勘查報告
一份標准地質勘查報告的基本格式如下(以下內容不涉及的,可以不寫):

00 封皮及扉頁

01 前言

02 目錄

03 項目概況:

目的任務、位置與交通、自然地理、經濟地理、以往工作評述、本次勘查工作情況、對以往資料的利用情況。

04 勘探工作及質量評述:

勘探類型、手段方法、工程網度、工程布置、工程質量評述、測繪工作及質量評述、采樣化驗及質量評述……等等

05 區域地質、礦區地質

地層、構造、岩漿岩、變質作用、礦產。

06 礦床地質特徵

礦體規模、形態、產狀、品位、礦石組分、結構、構造、蝕變特徵與分帶、圍岩與夾石、礦化階段、成礦規律、找礦標志。

07 礦物加工技術

礦樣的制備、選礦試驗方法、流程、結果、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評價。

08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露天采場邊坡穩定性、礦坑井巷圍岩穩定性、環境地質。

09 儲量計算:

工業指標、儲量計算方法、參數確定、礦體圈定及儲量計算邊界的確定、儲量級別劃分、儲量計算結果、伴生元素的儲量計算。

10 技術經濟評價:

地質資源條件、開采技術條件、礦山建設方案、礦床經濟評價。

11 結論:

對本次勘查工作的評述、本次勘查工作主要結論、經驗教訓和問題、建議。

② 寫地產報告怎麼賺錢,有沒有可以上傳報告的網站,通過他人下載賺取費用的

網路就有好像是網盤,別人下載就給你錢

③  礦床地質概述

夾皮溝本區金礦床是該地區岩金開采最早的礦床,位於夾皮溝成礦帶的東南部,由3條大的剪切退變質蝕變帶組成,帶內岩石主要為斜長角閃質或角閃斜長質糜棱岩系。岩石變形強度大、粒度細、糜棱葉理十分發育。3帶之中以中帶規模最大,慣稱為主蝕變帶,長5000m,寬100~300m。東段呈EW向,中段為NNE向,西段為NE向。傾向SE,傾角緩(20°~450)。北帶即五道岔剪切退變質蝕變帶,其產狀與主蝕變帶一致,東西長1300m,寬10~50m。南帶即萬寶山剪切退變質蝕變帶,分布於大陽岔至南八家子,東西長3500m,寬30~100m,傾向N,傾角20°~45°。

含金石英脈在剪切退變質蝕變帶內產出,兩者產狀基本一致,有較小的夾角,傾角多為20°~45°。帶內已發現含金石英脈20多條,累計探明儲量40t。礦脈分段產出,呈群集中,組成了東坨腰子、立山坑、大豬圈、下戲台、聚寶山、萬寶山、東山青、五道岔等礦體。單個礦脈在規模、形態和品位上變化較大,一般沿走向膨脹部分品位高,兩端尖滅部分品位低,含金石英脈之間多由粘土線相連,整體上品位變化有西部高、東部低的規律。主要礦脈有新3、4、6號脈。各礦脈特徵見表10-1。

礦石中金屬礦物有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自然金、白鎢礦、黑鎢礦、閃鋅礦、磁鐵礦、菱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綠泥石、方解石等。礦石按金屬礦物組成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1)含金黃鐵礦-黃銅礦礦石:金屬礦物以黃鐵礦、黃銅礦為主,伴生有極少量的方鉛礦,金呈微粒狀包於或介於黃銅礦、黃鐵礦裂隙中,脈石礦物有石英、綠泥石、菱鐵礦等。該類型礦石主要分布於主剪切退變蝕變帶的東部,新3號脈以東至東坨腰子新8號脈間。

(2)含金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礦石:金屬礦物以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為主,磁鐵礦、白鎢礦、黑鎢礦為次。脈石礦物有綠泥石、菱鐵礦、石英、方解石等。該類型礦石主要分布於主剪切退變蝕變帶的中部,即老1、2、3號脈所在范圍。

(3)含金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型礦石:金屬礦物主要為方鉛礦,次要為黃銅礦、黃鐵礦(呈緻密狀產出)。該類型礦石分布於主剪切退變蝕變帶西部的新6號正、反傾部分。

從上述礦石類型分布可見,高溫礦物主要分布在礦帶的西部和中部,而東部則顯著減少。

礦石的平均金品位為3×10-6~36.24×10-6,Cu平均品位0.1%~0.99%,Pb平均品位0.44%~4.78%。

圍岩蝕變類型主要有絹雲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硅化、鉀化和黃鐵礦化。蝕變類型與圍岩岩性有一定關系。綠泥石化與鎂鐵質岩石更為密切,絹雲母化在長英質岩石中更為普遍。蝕變類型之間無明顯界線,熱液蝕變作用疊加在糜棱岩之上。近礦圍岩由於退變質作用已成為綠泥石英片糜岩、綠泥片糜岩、絹雲綠泥石英片糜岩及絹雲石英片糜岩等。在暗綠—黑綠色的片理、葉理中有不規則的細小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等脈體,這是主剪切退變蝕變帶中重要的找礦標志。

表10-1夾皮溝本區金礦床礦脈特徵表

據程玉明等1996年資料。

本區金礦脈由於地表覆蓋嚴重而少見露頭,近地表礦化往往又不好,只有深部才具有工業價值,這在地表評價工作中應加以注意。

④ 礦床地質

2.5.2.1 礦體特徵

截至2010年, 春都礦區本部共探獲10個礦體群, 圈出41個礦體。 其中9個為工業礦體, 32個為低品位礦體。 礦體在走向上主要分布於3#線-4#線之間, 垂向上分布於3180~3888m標高之間。 礦體總體走向北北西, 傾向北東, 傾角約45°。 礦體為似層狀、透鏡狀, 在走向和傾向上具有分支復合、尖滅再現的特點 (圖2.25), 尤其是低品位礦,一些規模較大的礦體 (主要為低品位礦) 夾石較為發育。 礦體主要賦存於閃長玢岩和花崗閃長斑岩中, 部分礦體賦存於石英脈中以及岩體與圍岩接觸帶的角岩中, 礦體主要特徵見表2.4。

Ⅰ、Ⅶ、Ⅹ號礦群賦存於印支期閃長玢岩中, 品位低, 規模小。 Ⅵ號礦群的礦體賦存於石英脈中, 形成於4#線上, 圈出的3個礦體平行排列。 Ⅲ、Ⅷ、Ⅸ號礦群的礦體賦存於侵入岩體與圍岩接觸帶的角岩中。其中Ⅲ號礦群位於2#線的東接觸帶, Ⅷ號礦群位於1#線的西接觸帶, Ⅸ號礦群位於3#線的西接觸帶。從表5.1可見, Ⅳ-1號工業礦體是礦區的主礦體, 其資源量 (金屬量) 占礦床總資源量的比例達34.28%。 此外, 單礦體資源量占總資源量的比例超過5%的還有Ⅱ-1、Ⅲ-2、Ⅳ-6、Ⅴ-1等4個礦體, 其中Ⅱ-1、Ⅴ-1為工業礦。上述5個礦體的資源量占礦區總資源量的72.49%, 是春都礦區規模較大的礦體。

(1) Ⅳ號礦群: Ⅳ-1號工業礦體賦存於花崗閃長斑岩的鉀長石化帶中。 礦體在走向上分布於3#-4#線之間, 垂向上分布於3570~3848m標高之間。揭露礦體的工程有2個平坑、10個鑽孔。 礦體呈透鏡狀, 走向325°左右, 傾向55°左右, 傾角38°~44°。 礦體走向長400m, 傾向延深 (斜深) 150~317m, 單工程見礦厚度在1.50~84.47m之間, 平均鉛垂厚度31.59m, 厚度變化系數86.50%。 礦體最高品位10.25%, 最低品位0.22%, 平均品位0.63%, 其中最高品位已做特高品位處理。礦體在0#線一帶最厚, 傾向延深最大,向南至2#線、向北至1#線厚度變小, 傾向延深變短, 再向南至4#線、向北至3#線尖滅。

(2) Ⅱ-1礦體: Ⅱ-1號工業礦體賦存於花崗閃長斑岩的硅化帶中。 礦體在走向上分布於0#-3#線之間, 垂向上分布於3348~3497m標高之間。 揭露礦體的工程有2個鑽孔, 為單剖面見礦。礦體呈透鏡狀, 走向320°左右, 傾向50°左右, 傾角34°。 礦體走向長200m, 傾向斜深282m, 單工程見礦厚度在1.50~49.50m之間, 平均鉛垂厚度25.50m。 礦體最高品位1.23%, 最低品位0.26%, 平均品位0.63%, 無特高品位。 礦體在1#線由ZK0101、ZK0102揭露, 沿走向及傾向均尖滅。

(3) Ⅴ-1礦體: Ⅴ-1號工業礦體賦存於花崗閃長斑岩的硅化帶中。礦體在走向上分布於0#-3#線之間, 垂向上分布於3668~3888m標高之間。 揭露礦體的工程有2個探槽、3個鑽孔, 為單剖面見礦。 礦體呈板狀, 走向330°左右, 傾向60°左右, 傾角43°。礦體走向長200m, 傾向斜深362m, 單工程見礦厚度在4.25~22.20m之間, 平均鉛垂厚度11.98m, 厚度變化系數46.24%。 礦體最高品位9.14%, 最低品位0.29%, 平均品位0.74%, 其中最高品位已做特高品位處理。 礦體在1#線由探槽和鑽孔揭露, 沿走向及傾向均尖滅。

迪慶春都斑岩銅礦床成岩成礦模式研究

迪慶春都斑岩銅礦床成岩成礦模式研究

圖2.25 春都礦區勘探線剖面圖(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簡化, 2010)|a—3號勘探線剖面;b—1號勘探線剖面;c—0號勘探線剖面;d—2號勘探線剖面;e—4號勘探線剖面;(各勘探線位置見圖2.1)

表2.4 春都礦區礦體主要特徵一覽表

續表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 2010, 略改)

(4) Ⅳ-6礦體: Ⅳ-6號低品位礦賦存於花崗閃長斑岩的鉀長石化帶中。 礦體在走向上分布於3#-4#線之間, 垂向上分布於3587~3868m標高之間。揭露礦體的工程有1個平坑、9個鑽孔。礦體呈透鏡狀, 走向325°左右, 傾向55°左右, 傾角36°~45°。礦體走向長400m, 傾向斜深258~370m, 單工程見礦厚度在4.00~46.50m之間, 平均鉛垂厚度28.19m。 礦體最高品位0.43%, 最低品位0.20%, 平均品位0.23%。 礦體沿走向及傾向均尖滅, 分支、復合特徵明顯。

(5) 其他礦體: 除上述4個規模較大的礦體外, 春都礦區其他37個礦體規模較小,賦礦岩性有閃長玢岩、角岩、石英脈, 大多為單工程見礦, 礦體形態以透鏡狀為主。

2.5.2.2 礦石物質組成

礦區主要賦礦岩性為閃長玢岩、花崗閃長斑岩、角岩。 礦石礦物以黃鐵礦、黃銅礦為主, 有少量的斑銅礦、磁鐵礦、方鉛礦; 脈石礦物以石英、斜長石、鉀長石、絹雲母、黑雲母、方解石、綠泥石、綠簾石為主。礦化類型根據礦石構造可劃分為細脈狀、浸染狀,黃鐵礦、黃銅礦呈脈狀分布在石英、方解石中或呈浸染狀分布在蝕變岩石中, 黃銅礦常沿黃鐵礦的裂隙分布, 故黃銅礦多形成晚於黃鐵礦; 春都銅礦礦石的氧化率在1.20%~12.96%之間, 礦石自然類型應屬硫化礦、混合礦, 以硫化礦為主。

2.5.2.2.1 礦石礦物特徵

黃銅礦 (CuFeS2): 為礦區硫化物礦石中主要含銅礦物。 銅黃色, 呈浸染狀 (圖版Ⅳ-1) 及細脈狀 (圖版Ⅳ-2) 嵌布於岩石中, 與脈石礦物石英、鉀長石、絹雲母、方解石、白雲石、石膏等礦物相伴產出, 與磁鐵礦、黃鐵礦、鏡鐵礦、赤鐵礦、方鉛礦共生。

斑銅礦 (Cu5FeS4): 在礦石中含量較少, 呈藍-黃紅色, 大部分與黃銅礦連生, 交代黃銅礦, 分布於黃銅礦邊緣 (圖版Ⅳ-3)。

黃鐵礦 (FeS2): 為礦區主要金屬硫化物之一, 是礦石中的主要鐵礦物。其呈浸染狀及細脈狀嵌布於岩石中, 與脈石礦物石英、鉀長石、絹雲母、方解石、白雲石等礦物相伴而出, 與磁鐵礦、黃鐵礦、鏡鐵礦、赤鐵礦、方鉛礦共生, 常包嵌於黃銅礦中 (圖版Ⅳ-4)。

方鉛礦 (PbS)、閃鋅礦 (ZnS): 主要產於石英脈中。 淺灰色, 自形-半自形粒狀,與黃鐵礦、黃銅礦共生。

磁鐵礦 (Fe3O4): 黑色, 他形粒狀, 礦石中呈細脈浸染狀、星點狀、團塊狀, 與黃銅礦、赤鐵礦常共生, 為礦石中的主要鐵礦物之一。

赤鐵礦、鏡鐵礦 (Fe2O3): 赤鐵礦為淺褐紅, 他形粒狀, 細脈浸染狀、星點狀、團塊狀, 常與黃銅礦共生。鏡鐵礦為褐黑色, 自形-半自形粒狀, 鱗片狀結構, 呈細脈浸染狀、星點狀、團塊狀, 常與黃銅礦、赤鐵礦、黃鐵礦共生。

2.5.2.2.2 脈石礦物特徵

石英: 呈半自形-他形, 具多個形成期次, 常交代鉀長石、斜長石、黑雲母, 並包裹金屬硫化物。 有的包嵌有定向分布的絹雲母, 少數殘留有斜長石及黑雲母之假象殘跡, 常有磁鐵礦、黃銅礦呈脈狀、團塊狀浸染於石英之間, 或充填、包裹石英呈殘余的粒團。

長石: 為主要的脈石礦物, 主要為斜長石、鉀長石。 斜長石呈半自形-他形, 粒狀,主要以斑晶形式存在, 少量粒度小者存在於基質中, 形成時間一般較早, 絹雲母化明顯,晶體渾濁。鉀長石同時出現在斑晶、基質中, 半自形-他形, 粒狀, 和石英等共生。

絹雲母: 次要的脈石礦物之一。 為蝕變交代形成的礦物。部分絹雲母為斜長石經蝕變形成, 部分為黑雲母交代或鈉長石交代鉀長石時形成。

方解石或白雲石: 前者呈他形粒狀或細脈狀交代岩石, 後者呈菱面體狀自形-半自形晶; 均呈脈團狀產出, 有的充填於礦石的裂隙, 或呈次生方解石膠結碎粉狀黃鐵礦碎塊。多與石英、石膏、黃銅礦、赤鐵礦共生。

綠泥石或綠簾石: 兩者呈他形粒狀或細脈狀交代岩石, 在礦石中多與石英、石膏、黃銅礦、赤鐵礦共生, 在岩石中多以交代角閃石、斜長石形式存在或呈脈狀充填於岩石的裂隙中, 與方解石、白雲石、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赤鐵礦組成青磐岩化帶。

2.5.2.3 礦石結構構造

礦石主要具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包含結構、充填交代結構、反應邊結構。

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 黃鐵礦呈半自形-他形粒狀, 或黃銅礦、磁鐵礦等呈他形粒狀, 嵌布於含礦岩石中。

包含結構: 黃銅礦常包裹黃鐵礦 (圖版Ⅳ-4)、石英、白雲石等脈石礦物, 晚期黃鐵礦包裹其他金屬礦物。

充填交代結構: 黃鐵礦、黃銅礦沿石英、白雲石、方解石脈或裂隙充填交代 (圖版Ⅳ-3)。

反應邊結構: 斑銅礦常沿黃銅礦邊緣交代, 形成斑銅礦反應邊 (圖版Ⅳ-3)。

礦石主要具浸染狀構造、團塊狀構造、細脈狀構造, 少量呈脈狀構造。

浸染狀構造: 黃鐵礦、黃銅礦呈稀疏-稠密浸染狀分布於岩石中 (圖版Ⅳ-1)。

團塊狀構造: 黃鐵礦、黃銅礦產於浸染狀礦石中, 局部集中呈團塊、斑塊狀。

細脈狀構造: 黃鐵礦、黃銅礦呈細脈狀充填於岩石裂隙或礦物解理中 (圖版Ⅳ-2)。

脈狀構造: 黃鐵礦、黃銅礦呈脈狀充填於岩石裂隙或中, 僅偶見角岩化帶中。

鮞狀-皮殼狀構造: 這類構造主要由孔雀石 (Cu2CO3(OH)2)、褐鐵礦 (Fe2O3·nH2O) 及粘土的混合物組成, 呈具同心圓的鮞狀和豆狀, 分布於氧化帶中。

2.5.2.4 熱液蝕變及分帶特徵

2.5.2.4.1 岩體熱液蝕變類型

礦區內主要蝕變類型有: 鉀化、硅化、黑雲母化、絹雲母化、青磐岩化以及粘土化(圖版Ⅴ)。

(1) 鉀化: 鉀化是礦區內典型的高溫蝕變類型, 處於含礦岩體的中心部位。 主要表現為新生成的正長石呈團斑狀、雲霧狀交代斜長石斑晶和基質 (圖版Ⅴ-1)。 鉀長石交代斜長石斑晶時, 呈現雲霧狀。鉀長石交代斜長石基質時, 呈團斑狀, 基質中鉀長石含量增高, 結晶粒度變大, 自形程度變高, 表面比較干凈。鉀化岩石中常伴有較強的浸染狀及細脈狀硫化物礦化。

(2) 硅化: 硅化在本礦區是最普遍存在的蝕變類型, 特別是構造裂隙發育地帶蝕變更為強烈, 常與鉀化、黑雲母化、絹雲母化並存。 主要表現為新生成石英 (有時含碳酸鹽) 呈團斑狀、脈狀交代斑晶和基質。 石英-方解石脈或硫化物發育的石英-方解石脈呈網狀分布, 方向不一, 相互穿插。早、中期的石英脈顏色深, 成分較復雜, 石英脈內充填有黃銅礦、黃鐵礦等礦物。絕大部分暗色石英脈中的黃銅礦含量很高。 晚期的石英脈為白色, 成分簡單, 礦化弱。

(3) 黑雲母化: 黑雲母化是鉀化的另一種形式, 在礦區局部有分布。 主要表現為新生成的細小鱗片狀的黑雲母沿裂隙充填交代基質或者呈不規則團斑狀交代基質 (圖版Ⅴ-2)。礦化呈浸染狀分布其中。此外, 玢岩中的角閃石斑晶在熱液作用下, 會變得不穩定而被黑雲母交代。 黑雲母交代角閃石不徹底時, 黑雲母和角閃石共存; 交代徹底時,則僅保留角閃石的假象。 黑雲母化岩石中銅礦化相對較弱。

(4) 絹雲母化: 絹雲母化是礦區內最常見的蝕變類型, 絹雲母多和次生石英組成絹英岩產出。 主要表現為新生成的絹雲母呈細小鱗片狀集合體交代基質和斑晶 (圖版Ⅴ-3)。絹雲母交代斜長石斑晶不徹底時, 仍可見斜長石的環帶結構或斜長石的聚片雙晶和卡鈉復合雙晶殘留; 絹雲母完全交代斜長石斑晶時, 整個斜長石斑晶被鱗片狀絹雲母集合體取代, 只保留斜長石假象; 絹雲母也可呈團斑狀交代基質斜長石。 絹雲母化岩石中, 可見少量浸染狀銅礦化。

(5) 青磐岩化: 青磐岩化位於礦區的外圍, 特徵是綠泥石、綠簾石呈團斑狀交代斑晶和基質 (圖版Ⅴ-4)。 角閃石斑晶被綠泥石或綠簾石、碳酸鹽取代, 同時析出磁鐵礦,少部分還保留外形, 仍可見一組或兩組完全解理。斜長石斑晶鈉黝簾石化現象明顯。該類蝕變岩中內無明顯的銅礦化現象。

(6) 粘土化: 區內的粘土化主要為高嶺石化 (泥化), 高嶺石是玢岩中粘土化的主要蝕變礦物。 高嶺石一般交代玢岩中的斜長石和鉀長石, 蝕變很弱時, 斜長石和鉀長石能分別保留其鈉長石聚片雙晶和卡氏雙晶, 蝕變強烈時, 岩石明顯褪色。

2.5.2.4.2 岩體蝕變分帶特徵

礦區內圍岩蝕變在空間分布上有明顯的分帶性。根據圍岩蝕變組合特徵、連續發育程度, 從花崗閃長斑岩中心向外, 大致可將區內蝕變劃分為6個帶 (圖2.26~圖2.28)。

(1) 硅化鉀化帶 (KSi): 硅化鉀化帶位於礦化中心部位花崗閃長斑岩體內及其與閃長玢岩體的接觸帶中, 總體呈陡立的 「針尖」 狀, 略往北東傾斜, 並與礦體傾向相近,是礦區最重要的含礦蝕變帶之一, 在礦區內僅見零星露頭, 主體尚未出露或揭露。本蝕變帶蝕變類型以鉀化和硅化為主, 主要蝕變礦物有正長石和石英。帶內的黃鐵礦、黃銅礦和少量斑銅礦呈網脈狀產在石英脈中。該蝕變帶的黃銅礦化強烈, 銅的品位較高, 最高可達1.64%。

(2) 絹英岩化帶 (SeSi): 絹英岩化帶圍繞硅化鉀化帶分布, 位於硅化鉀化帶之外,主要發育於閃長玢岩體中, 尤其發育於構造裂隙或破碎帶等熱流體對流循環強烈的地帶,其產狀與硅化鉀化帶相近。帶內蝕變類型以絹雲母化、硅化為主, 鉀交代作用微弱, 主要蝕變礦物為石英、絹雲母等。該蝕變帶也是主要含礦蝕變帶之一, 帶內礦化類型為黃鐵礦化和黃銅礦化, 表現為黃鐵礦和黃銅礦呈細網脈狀、脈狀或浸染狀分布。但本蝕變帶內以發育較強的黃鐵礦化為主, 黃銅礦化不均勻, 大部分礦 (化) 體中的銅品位低於0.5%,平均品位約為0.14%。

圖2.26 不同鑽孔銅品位與蝕變帶關系圖

(3) 硅化黑雲母化帶 (SiBi): 硅化黑雲母化帶分布有限, 主要分布在絹英岩化帶中, 規模較小, 可獨立存在。 主要蝕變類型包括硅化、黑雲母化。 主要蝕變礦物組合為黑雲母、石英。硅化黑雲母化帶中的黃銅礦呈網脈狀分布在石英脈中, 或黃銅礦呈浸染狀分布在硅化黑雲母化閃長玢岩中。 帶內礦化比較強烈, 銅品位比較高, 平均品位約為0.50%。

(4) 硅化帶 (Si): 硅化帶主要分布在絹英岩化帶中, 可獨立存在, 主要分布在破碎帶附近或裂隙發育的岩體中。帶內的主要蝕變類型為硅化, 主要蝕變礦物為石英。 常見石英脈沿破碎帶或裂隙充填, 並大量交代岩體中的斑晶和基質。在裂隙發育的硅化帶中, 礦化現象比較強烈, 其中暗色的石英脈中黃銅礦含量較高。

圖2.27 A-B剖面熱液蝕變分布圖

(5) 青磐岩化帶 (ChEp): 該蝕變帶分布於絹英岩化帶的外圍, 處於岩體的外緣。主要蝕變類型為綠簾石化、綠泥石化, 主要蝕變礦物有綠簾石、綠泥石、絹雲母、石英等。蝕變帶內僅局部有微弱的黃銅礦化現象, 含礦岩體銅的平均品位為0.07%, 其他部位均無明顯的黃銅礦化現象。

(6) 絹雲母化及泥化帶 (SeKa): 絹雲母化及泥化帶位於岩體的最外緣, 主要蝕變類型為絹雲母化、高嶺石化, 主要蝕變礦物為絹雲母、高嶺石、碳酸鹽等。 帶內礦化強度最弱, 除常見黃鐵礦化和局部方鉛礦化外, 少見銅礦化。

圖2.28 0#勘探線剖面熱液蝕變分布圖

2.5.2.4.3 岩體圍岩的蝕變及其特徵

岩體的圍岩發育寬廣的蝕變暈 (是岩體的2~3倍), 主要是圍岩 (圖姆溝組 (T3t)碎屑岩) 的角岩化, 形成角岩 (Hs)。 角岩表現為角岩結構, 形成長英角岩、石英角岩等。蝕變類型有中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 弱鉀化。蝕變岩石中發育金屬硫化物脈。

2.5.2.4.4 小結

(1) 礦區的礦化蝕變分帶雖較明顯, 以花崗閃長斑岩岩枝或岩脈為中心, 向外依次出現鉀硅化帶 (鉀長石、黑雲母及硅化帶)→絹英岩化帶 (石英絹雲母化帶)→(泥化帶)→青磐岩化帶→角岩化帶, 具有與 「二長岩蝕變」 模式類似的蝕變特徵, 但蝕變分帶的規律性較差, 存在重復-偏對稱現象, 顯示蝕變類型及其分帶受復式岩體控制的空間分布特徵。

(2) 礦化強度與蝕變類型有顯著關系。一般情況下, 在硅鉀化帶、絹英岩化帶及其過渡帶礦化強度較好, 而在單一絹雲母化帶、泥化帶、青磐岩化帶及碳酸鹽化帶中, 銅礦化微弱。

(3) 礦區具備斑岩礦床常見蝕變組合, 從蝕變類型及其空間分布看, 鉀硅化帶的分布與礦化帶空間分布關系最為密切, 從春都銅礦床蝕變分帶研究可得, 鉀硅化蝕變帶有向南東方向延伸的趨勢, 應以該方向作為下步尋找斑岩型銅多金屬礦的找礦靶區, 尋找隱伏盲礦體。

2.5.2.5 成礦期次及礦物生成順序

2.5.2.5.1 成礦期次

根據礦區礦床礦物組合、產出特徵, 礦化成礦期次可劃分為以下幾個期次:

(1) 岩漿晚期-岩漿期後成礦期: 是指富含鉀質的岩漿氣液的礦化作用, 無天水參與, 它由岩體內部向上、向外進行, 與鉀化相伴形成黑雲母-鉀長石-金屬礦化物組合。

(2) 岩漿期後熱液成礦期: 是最主要的成礦時期, 各類主要礦化皆由這種成礦作用形成。 由早到晚、由內到外, 由高溫到低溫分為三個礦化階段:

高溫階段: 在斑岩體內形成石英-黑雲母-鉀長石-金屬硫化物組合。

中溫階段: 在斑岩體內形成石英-絹雲母-金屬硫化物組合。

低溫階段: 礦化微弱, 只有少量青磐岩-黃銅礦-黃鐵礦組合的細脈產出, 未形成礦體。

(3) 表生期: 礦區0#線附近礦體埋深較淺, 礦體淺部表生作用強烈, 致使金屬礦物黃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氧化成褐鐵礦、孔雀石 (Cu2CO3(OH)2)。氧化帶深度小於40m, 氧化帶中銅部分淋失, 礦體銅品位降低。

2.5.2.5.2 礦物生成順序

根據礦石組構、礦脈之間的穿插關系及礦物的共生組合特徵等綜合研究, 礦區礦物生成順序見表2.5。

表2.5 成礦期次及礦物生成順序表

注: 主要形成階段----; 少量形成階段-----。

⑤ 開礦山是怎樣賺錢的開采後的礦石銷往哪裡

需要很多手續,但最重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采礦許可證,這個相當不好拿到,要中央批的。 不過貌似已經不批了 。。。 (一)獲取地質資料

開發礦山必須要有可靠的地質資料,即經國家礦產儲量審批機構或省級礦產儲量審批機構批準的礦產地質勘探報告(包括各種圖紙、儲量計算和礦產質量化驗分析資料)。申請有償獲得勘查成果准備用於礦產資源開發的單位或個人,應向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提交:①具有開辦礦山企業技術能力的有關證明文件;②開辦礦山企業的資金證明;③有償獲得勘探成果申請書。

(二)提交項目建議書

有關國有企業、集體和個人均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向國務院或地方主管部門(一般為各級計委)提出開發礦山的具體建議書,內容包括礦產品種、礦產儲量、礦床賦存條件,礦山地理位置,開發的理由,以誰為主體(國營、集體、個人、合資),開采方法,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市場預測,資金籌措方式,礦山開採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等。

(三)申請立項

根據擬開發礦產的品種、規模、投資經營方式等,按國務院規定的主管部門,對其項目建議書進行評估審查。批准後,確定開發礦山的主體。由礦山主體向審批的主管部門提出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再由審批機關對可行性報告進行審查。審查內容主要包括:礦區范圍、礦山設計方案(工藝、技術、設備)、生產技術經濟條件、安全環境保護和資金籌措,等等。批准後即確定法人,辦理采礦許可證,正式立項,辦理開工手續,進行施工前期准備工作。

⑥ 地質報告怎麼寫

地質報告也有很多種啊,區域地質調查的、礦產普查的等等很多類,關鍵是你寫的是什麼地質報告

⑦ 有關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與評審驗收的幾點粗淺體會

杜紹先

作者簡介:杜紹先,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礦產儲量評估師。

地質工作的目的,是研究查明工作區地質構造、礦產資源、水工環(即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情況,為人民生活、國家工農業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本文僅就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和評審驗收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談些粗淺的體會,供閱者參考。

1 礦產地質勘查

1.1 認真執行運用規范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是地質勘查中必須遵守的具體規定。它既是工作設計的依據,也是成果審查驗收的基本要求。新中國成立後原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曾幾次組織煤炭、冶金、地質、石油、化工等部門,開展對地質勘查和礦山建設的調查研究,著手編制礦產地質勘查規范,並在實踐中也曾進行過及時修改、頒發。迄今對40多種大宗主要礦產都編寫了規范,並經過批准執行。如金屬礦產方面有鐵、錳、鉻、銅、鉛鋅、鎢、鉬、鎳、鋁、岩金、砂金、汞、鈾、稀有金屬、砂礦、耐火粘土,非金屬方面有硫、磷、石墨、硼、螢石、硅灰石、菱鎂礦、高嶺土、石膏、硬石膏、玻璃硅質原料、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雲岩等,能源礦產有煤、泥炭、石油、天然氣,對一些暫不能作規范執行,則作暫行規定執行。對一些雖有勘查經驗等,但無生產礦山,資料不多的礦產暫未編寫。這些礦產地質勘查規范,對指導勘查工作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

1.2 礦產勘查階段劃分

對礦產勘查階段的劃分過去比較混亂,歷經多次變化,例如1987年以前,煤炭部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精查四個階段;冶金部門劃分為普查、評價、勘探三個階段;地質部門劃分為初步普查、詳細普查、初步勘探、詳細勘探四個階段;建材、化工、核工業等部門,有的劃分為三個階段,有的劃分為四個階段,名稱也不盡相同。1987年,經全國儲委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並以全國儲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聯合發布的《礦產勘查階段劃分的暫行規定》統一劃分為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2001年,國家質量技術局發布的《固體礦產地質勘探規范總則》又統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

1.3 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的工作程度要求

用簡單的四句話來概括,就是初步了解、大致查明、基本控制、詳細探明。預查就是根據資料分析,野外踏勘,少量工程驗證,初步了解區內有潛力的遠景區,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料;普查就是在上述有潛力的遠景區內,開展地、物、化、遙和取樣工作,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作出大致查明,並作概略研究評價,圈出詳查的范圍,為發展地區經濟提供基礎資料;詳查是在普查圈出的詳查范圍內,使用各種勘查方法手段,進行系統取樣工作,對地質構造,礦體的品位厚度、產狀、形狀、規模做到基本控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圈出勘探區范圍,為制定礦山總體規劃、項目建議提供資料;勘探是在詳查圈定具有工業價值的勘探區,加密各種工程和取樣,詳細探明礦體的數量、質量、空間位置、開采技術條件,並進行可行性研究,為礦山建設生產規模、開采方法,選冶工藝等提供資料。

這四個階段是互有聯系,工作要求程度各有不同。如經前一階段工作結果證明無進一步工作價值即可停止。地質工作的基本程序應該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由淺到深。

1.4 地質勘查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勘查中要嚴格注意各項工作質量,按照規范、規程要求進行,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不要等到最後再來處理。

(2)要注意對礦床中礦石物質組分的研究,(包括有益有害組分)對礦床要注意綜合勘查,綜合評價,防止單打一,造成以後返工補課。

(3)要注意對礦石的選冶性能及時進行研究,普查可以和其他礦床類比,詳查就應該采樣做初步可選性試驗,勘探應做詳細可選性試驗。如發現為難選礦石,則應重點先解決選冶問題再做進一步工作,避免造成勘查結束後礦床不能利用,形成呆礦。

(4)要注意開采技術條件研究,特別是水文地質工作,過去曾發生勘探完後為大水礦床,難以開發利用。

2 報告編寫

地質勘查報告是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而獲得的成果,是勘查隊伍全體職工辛勤勞動的結晶,是礦山生產建設設計的依據,是科研或教育的基礎材料,一定要重視這項最終成果,積極組織力量,認真編好報告。根據以結報告中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注意事項:

(1)報告名稱應簡明清楚,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地名、礦種、階段。例如××省(直轄市、自治區)××縣(市、自治縣)××礦區××礦(鐵礦、銅礦、鉛鋅礦、磷礦……)普查(詳查、勘探)報告。若為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就寫資源儲量核實報告。

(2)閉坑報告或生產礦山核實報告要注意生產和勘探的對比,不僅是資源/儲量的增減對比,還要注意地質構造、礦體的產狀,形態等的變化,用生產實踐檢驗勘探成果,總結經驗,提高對礦床的認識,以指導找礦和生產。

(3)關於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不能只籠統地說,合格或基本符合規范規程要求,或達到良好,優秀等。而缺乏反映質量的具體數據,例如鑽探工程質量,礦心採取率有高有低,不能只講平均達到多少,應按六項指標綜合考慮,質量差的鑽孔是孤立零星分布還是成片分布,是在高段儲量或在低段儲量范圍內,以考慮其影響程度。采樣化驗質量,應將內外部檢查數量列表,並說明合格率情況,有否存在系統誤差。

(4)資源儲量估算,首先要附有正式批准工業指標的文件,這是圈定礦體礦塊的依據,要按工業指標圈定連接礦體、合理外推。結合礦體的產狀,勘探方法,選擇合適的儲量估算方法,正確確定各種參數,包括礦體的厚度、品位、面積、體積、體積質量(體重)等,如有特高品位要做處理,努力做到估算的資源儲量正確可靠。

在儲量估算方面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1989年5月10日第二期儲委工作簡報轉發了《金屬礦產勘探報告審批經驗交流簡報》。後經各省(直轄市)儲委討論,認為比較好,行之有效,1991年原國儲局發文改為暫行規定,迄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5)文字報告編寫都有統一的報告編寫提綱,要按提綱進行,論述力求簡明扼要,要讓讀者一看就明白,為了達到此目的報告中應多用小圖小表配合敘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特別在報告編成後,要不同人反復檢查校對,防止出現錯誤,或錯漏字很多。

(6)如果是生產礦山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首先要闡明核實的目的,核實區的范圍,許可證邊界拐點,地理坐標,面積及有效期。本次估算資源儲量截止時間、和過去最近一次批准上表的資源儲量對比情況,即最近一次核實上表的儲量,扣除開采量(包括損失量),是否有新增儲量和本次保有儲量列表對比,如有差異要說明原因。

(7)報告附圖附件,在報告編寫提綱中也有要求,當然結合實際情況,也可有增減。注意的是圖例要齊全,圖中線條要清楚,不同類別顏色要有區別,總而言之,圖面要清晰,讓人一看就清楚。

3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工作

為了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益,加強對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確保對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礦山建設生產的順利發展,必須對礦產資源儲量進行評審認定,在評審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3.1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的特點

它和工農業產品的評審驗收不同,工農業產品的檢查驗收,可以藉助於度量衡如長度、質量、面積、體積等,看得見、摸得著,而儲量報告的評審驗收,只有工程質量,物、化探測定等具體數據。地質探礦主要是利用對礦體少數揭露控制點的情況,去推斷判定大部分未知礦體情況,對整個礦體而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最多是地表或坑道里看到一部分,但不是整體。而且一個礦體與一個礦體不同,所以審查驗收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其規律性,判定已知點的代表性和勘探控製程度,這就需要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來全面評審。

3.2 評審報告的原則

必須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不能搞關系,講情面,要公開、公平。過去儲委在高指標浮誇風、設計革命搞「三邊」(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時期,為了堅持審批原則,也曾受到許多攻擊誹謗,說儲委是「管、卡、壓」。是「攔路虎」,「絆腳石」……,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事實教訓面前,證明儲委為國家的資源儲量把好質量關是正確的,這一工作不能可有可無。

3.3 審查資源儲量報告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審查報告中必須抓好以下問題。

(1)地質研究程度,對地層、構造是否清楚,過去有的礦層是向斜誤認為是兩層礦;另如對成礦有利或破壞礦體的斷層研究不清,這些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的估算。

(2)工程式控制製程度,確定的勘探類型是否合適?工程間距是否控制住礦體的產狀、形態、厚度、品位變化情況,這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數據的正確和可靠程度。

(3)勘探工作質量,如坑、鑽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樣化驗有無問題,內外部檢查如何?是否存在誤差,這也都影響資源儲量的估算結果。

(4)礦石的選冶性能試驗結果如何?將來能否開采利用?如東川氧化銅礦、墨江硅酸鎳礦、袁家村鐵礦,雖已提交勘探報告,但選冶工藝未解決,礦山不能開采利用。

(5)開采技術條件如何?如河北司家營鐵礦,是大水礦床,開采困難,勘探了也不能利用。

(6)礦床開發經濟技術條件如何?是否做過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要作出將來礦山開采經濟效益的評價。

(7)資源儲量估算,是否有正式批准下達的工業指標?選擇估算方法是否合適?各項參數的確定是否正確?礦體的連接外推是否合理等。

在報告評審中抓住了以上問題,基本上評審通過的報告是可靠的,因為上述問題都是關繫到報告質量,也是影響礦床資源儲量和礦山能否開采利用的主要問題。

⑧ 礦床地質特徵

(一)礦體特徵

礦區地表共圈出礦體90個,分布在斑岩體接觸帶即矽卡岩中的礦體約佔75%;在斑岩體內的約佔25%。根據礦體相對集中分布特點,大致分為北、中、南3個礦群。北礦群有18個礦體(編號為1~18),礦體展布面積0.9km2;中礦群在礦區中部,有59個礦體(編號為19~77),展布面積0.55km2;南礦群在礦區最南部,有13個礦體(編號為78~90),展布面積0.04km2

礦體形態以脈狀和透鏡狀為主,也有不規則狀和分支復合變化,特別是在鑽孔中表現出分支(層)較多(圖4-4)。礦體規模總的說來較小,其長度一般小於200m,個別礦體大於500m,礦體寬度均小於20m,且多數小於10m,各個礦體又由若干礦脈組成,單個礦脈的長度一般小於100m,個別可達200m,寬度為1~6m。根據鑽孔資料,礦體延深一般在200~300m。礦體的產狀與控制其產出的侵入接觸帶和斷裂破碎帶的產狀一致。礦體中礦石的銅品位為0.30%~3.68%(王永新,1994),鋅品位為0.67%~0.70%(張天齊等,1998)。礦區內代表性礦體(18,55和58號礦體)特徵如下:

圖4-4 喇嘛蘇銅鋅礦床30號勘探線剖面圖

1.18號礦體

該礦體位於礦區北礦群西部,含礦主岩為矽卡岩,近礦圍岩主要是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其次是結晶灰岩。地層產狀為330°∠48°。在毗鄰礦體的南側為一條長80m,寬5m的花崗閃長岩脈,岩脈產狀350°∠60°,岩體與灰岩呈不整合接觸,礦體位於岩體上盤圍岩中。礦體形狀呈不規則長條狀,長70m,平均寬13.50m。地表礦體平均品位Cu為0.54%,最高樣品為1.75%,Zn平均品位為0.65%,Ag為15.98×10-6。礦體受矽卡岩控制十分明顯,矽卡岩為與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外矽卡岩,岩體內未有礦化。

2.58號礦體

該礦體位於礦區中礦群,含礦主岩主要為結晶灰岩和矽卡岩,地層產狀為325°∠45°。礦體形狀呈似梨狀,長60m,寬3.7~23m,平均寬20m。礦體長軸方向近東西向,與地層產狀夾角約20°。礦體傾向北,傾角40°~50°。礦體中有一組走向北北東,傾向北北西的斷裂破碎帶通過。礦石品位為0.71%~3.68%。礦體受結晶灰岩和矽卡岩控制十分明顯,岩體中未見礦化,該礦體具有矽卡岩型礦化特徵。

3.55號礦體

該礦體位於中礦群西部,含礦主岩為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花崗閃長斑岩。礦體長約170m,寬1~18.70m,平均寬10m。花崗閃長斑岩與斷層(或斷層破碎帶)直接接觸,或者與地層呈不整合接觸。礦體和岩體的產狀與地層大致相同。礦石中Cu品位為0.55%,最高為2.70%,Zn品位平均為0.67%。鑒於在矽卡岩和侵入岩體中均發生了銅鋅礦化,該礦體具有矽卡岩型礦化和斑岩型礦化特徵。

(二)礦石特徵

1.礦石物質組成

(1)金屬礦物:礦石中原生金屬礦物為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磁鐵礦、方鉛礦、硫銅鈷礦、輝鉬礦和白鐵礦等,次生礦物有斑銅礦、褐鐵礦、銅藍、藍銅礦、黑銅礦、褐鐵礦和孔雀石等。

磁黃鐵礦:是礦區內矽卡岩型礦石中含量最多的金屬硫化物,顏色呈黃棕色和褐黃色,一般呈他形粒狀、板狀自形晶、細脈狀、團塊狀、似層狀產出(圖版Ⅳ-3~6),主要產於石榴子石-透輝石矽卡岩帶和透輝石矽卡岩帶中。礦石中磁黃鐵礦有單斜系和六方系兩種類型。

黃鐵礦:反光下呈黃白色,呈立方自形晶,在礦石中的含量僅次於磁黃鐵礦。根據黃鐵礦的成因和產出形態可分為8種類型:自形半自形晶黃鐵礦、同心環狀膠狀黃鐵礦、鮞狀膠狀黃鐵礦、變余草莓狀黃鐵礦、膠狀黃鐵礦、重結晶粗粒黃鐵礦、脈狀黃鐵礦和次生膠狀黃鐵礦(丁乾俊等,1990)。

黃銅礦:反光下呈黃色,黃鐵礦均為他形粒狀結構,呈浸染狀和細脈狀產出,有時呈立方體假像,有時交代石榴子石環帶呈環帶狀產出。在閃鋅礦中的黃銅礦呈乳滴狀分布,構成乳滴狀固溶體分離結構。

閃鋅礦:反光下呈灰色,均質,內反射為磚紅色。礦石中的閃鋅礦為細粒、粗粒他形和浸染狀產於矽卡岩類礦石中。閃鋅礦常與磁鐵礦共生,形成閃鋅礦-磁鐵礦集合體。在閃鋅礦內常有乳滴狀黃銅礦和磁黃鐵礦,構成乳滴狀和格子狀固溶體分離結構。

磁鐵礦:反光下呈灰褐色,是礦石中主要的金屬礦物,一般呈他形碎屑狀,定向分布。磁鐵礦常常呈鑲嵌狀分布,磁鐵礦與其他金屬硫化物構成條帶狀構造。

(2)非金屬礦物:礦石中非金屬礦物主要是石榴子石、輝石、符山石、透閃石-陽起石、簾石類、硅灰石、方柱石、綠泥石、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絹雲母和粘土礦物等。

石榴子石:是礦石中最主要的矽卡岩礦物,一般呈褐色、棕褐色和黑棕色,有時為淡綠色。結晶程度差異大,從隱晶質—細粒—中粒—粗粒均有。石榴子石有2種類型:鈣鋁榴石和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鏡下為無色,常見環帶構造及異常非均質性;鈣鐵榴石鏡下為無色—淡褐色,基本上不具有非均質性。一般情況下,靠近岩體的矽卡岩主要由鈣鋁榴石,逐漸遠離岩體過渡為鈣鐵榴石。

輝石:顏色多為綠色、淺綠色和灰綠色,鏡下為無色—綠色。早期形成的輝石多呈微細粒集合體,晚期形成的輝石粒度相對較粗,結晶程度由他形至半自形。輝石屬於透輝石-鈣鐵輝石系列,主要由透輝石、次透輝石、鐵次透輝石和鈣鐵輝石組成。

符山石:顏色多為淺褐色、淺黃綠色和綠色,細粒他形集合體,自形晶短柱狀、長柱狀、棒狀和纖維狀晶體,棒狀和纖維狀晶體常常呈放射狀產出。早期形成的符山石為他形細粒集合體,經過進一步結晶變為自形晶短柱狀和雙錐狀晶體,具有正延性;晚期形成的符山石,一般呈長柱狀、棒狀及纖維狀,常呈放射狀產出,這種符山石具有負延性,有較高的重摺射率,一般不具異常干涉色。

透閃石-陽起石:顏色多為淡綠色或灰白色,呈纖維狀集合體。透閃石含量一般為5%~15%,但在透閃石化強烈地段,透閃石含量可達85%~90%。

簾石類:包括黝簾石、斜黝簾石和綠簾石等。可分出早期和晚期2類簾石類。早期簾石類以黝簾石和斜黝簾石為主,呈細粒集合體,沿灰岩層理分布;晚期簾石類以斜黝簾石和綠簾石為主,呈細脈產出,切穿灰岩層理。

2.礦石結構構造

(1)礦石結構:礦石結構主要有他形粒狀結構、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乳滴狀結構、充填結構、壓碎結構和交代結構等。

他形粒狀結構:包括黃銅礦、磁黃鐵礦、閃鋅礦、部分黃鐵礦呈他形晶。

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包括磁鐵礦和黃鐵礦,這種結構的黃鐵礦和部分磁鐵礦多為灰岩的成岩作用期形成的。

乳滴狀結構:黃銅礦和少許黃鐵礦在閃鋅礦中呈乳滴狀的有或無規律的分布。

充填結構:黃銅礦、磁黃鐵礦在透輝石、石榴子石孔隙間呈填充狀出現。

壓碎結構:黃鐵礦等礦物呈膠結物出現在壓碎的礦石中。

交代結構:包括交代殘余結構、交代網脈結構、交代假象結構和交代環邊結構等。交代礦物有白鐵礦交代磁黃鐵礦、赤鐵礦交代黃鐵礦和磁鐵礦、黃銅礦交代黃鐵礦以及褐鐵礦交代黃鐵礦等。

礦石結構按成因可分為兩大類型: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的立方體黃鐵礦和碎屑狀磁鐵礦,同心狀和膠狀結構的黃鐵礦,鮞狀、膠狀結構的黃鐵礦,以及他形粒狀結構的黃銅礦和閃鋅礦,屬於矽卡岩期成岩成礦作用時期的產物;他形粒狀變晶結構、交代熔蝕結構、固溶體分離的乳滴狀結構和填充結構屬於熱液期成礦作用(斑岩礦化)的產物。

(2)礦石構造:礦石構造以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團塊狀構造、膠狀構造、塊狀構造和碎裂狀構造等。

浸染狀構造:包括稀疏浸染和稠密浸染,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呈星散狀分布在礦石中。當上述金屬硫化物在礦石中的含量達到10%時,就稱為稀疏浸染構造;當金屬硫化物在礦石中的含量達到35%以上時,稱為稠密浸染構造。

脈狀構造:可分為微細網脈狀構造和細脈狀構造,前者指黃銅礦、黃鐵礦和閃鋅礦的礦物集合體沿多方向貫入交代構成微細細脈,後者指含礦細脈沿一個方向的裂隙斷續分布。

膠狀構造:白鐵礦沿磁黃鐵礦裂隙交代形成的膠狀構造環帶。

礦石構造按成因也可分為兩大類型:變余層狀構造和條帶構造屬於矽卡岩期成岩成礦作用的產物;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和脈狀構造等屬於熱液期成礦作用(斑岩礦化)的產物。

(3)礦化期次和成礦階段:礦石的礦化期次可分為3期,即矽卡岩期、熱液期(斑岩礦化期)和表生期。

矽卡岩礦化期:可分為早矽卡岩階段和晚矽卡岩階段2個成礦階段。

早矽卡岩階段:礦物共生組合主要為石榴子石、透輝石和鈣鐵輝石等,偶見符山石、硅灰石和方柱石等。石榴子石呈隱晶質、細粒、粗粒半自形狀,分為鈣鋁榴石和鈣鐵榴石;透輝石-鈣鐵輝石,為微粒狀、短柱狀他形,介於中間還有次透輝石和鐵次透輝石。符山石呈細粒他形集合體產出。

晚矽卡岩階段:礦物組合主要為符山石、透輝石-陽起石、綠泥石和綠簾石等,疊加在矽卡岩早階段形成的矽卡岩(石榴子石、透輝石和鈣鐵輝石等)之上,成為一種復雜的矽卡岩,如綠簾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薄片中常見柱狀綠簾石交代石榴子石,不規則狀透閃石交代石榴子石、透輝石和硅灰石,方解石交代石榴子石、符山石和硅灰石。該階段生成的金屬礦物有他形粒狀磁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和黃銅礦,在光片中可見磁鐵礦(他形粒狀)包嵌早期黃鐵礦,與黃銅礦共生,磁黃鐵礦在透輝石中呈稀疏浸染狀分布。

熱液(斑岩礦化)期:熱液以交代、充填方式改變矽卡岩礦物,並生成大量的金屬硫化物、石英和方解石,可分為熱液早階段和熱液晚階段2個成礦階段:

熱液早階段成礦熱液以交代方式為主,石榴子石進一步被綠泥石、碳酸鹽礦物和石英交代,透輝石被透閃石交代,石英、方解石等非金屬礦物呈他形不規則狀。形成的金屬礦物主要為他形粒狀黃銅礦、閃鋅礦、磁黃鐵礦和黃鐵礦等,多呈星散狀分布,偶見團塊狀產出。

熱液晚階段是熱液期的主要成礦階段,成礦熱液以充填方式為主,石英、方解石沿裂隙充填,呈細脈狀分布。形成的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黃鐵礦、黃銅礦、黃鐵礦和閃鋅礦等,多呈微細脈狀分布,偶見團塊狀產出。

表生期:在地表和斷裂破碎帶中較為發育,礦石中的金屬硫化物經次生風化淋濾後形成孔雀石、褐鐵礦、銅藍、白鉛礦等礦物,礦石具薄膜狀,不少地段為具土狀構造的鐵帽。

4.礦石礦化類型

根據含礦主岩特徵及其成礦作用方式,礦區的礦石礦化類型主要分為矽卡岩型礦化和斑岩型礦化2種,前者發生早,後者發生晚。

(1)矽卡岩型礦化:是礦區內重要的礦化類型。礦化富集在含礦斑岩體接觸帶或捕虜體中,含礦主岩為矽卡岩或矽卡岩化灰岩。礦化與矽卡岩晚階段的復雜矽卡岩化(「濕」矽卡岩化)關系密切,與透閃石化、陽起石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硅化和碳酸鹽化等蝕變有關。礦石以富含磁鐵礦為特徵,黃銅礦呈浸染狀或細脈狀產出,局部見磁鐵礦和閃鋅礦團塊。礦化程度不均,礦石中銅鋅品位高低與各種熱液脈體的疊加程度有關(圖版Ⅴ-1~4)。

(2)斑岩型礦化:該類型礦化主要出現在斑岩體內及其內接觸帶中。礦化以密集發育各種石英細脈、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細脈和綠泥石(透閃石)石英細脈等含礦脈體為特徵。金屬礦物以黃鐵礦和黃銅礦為主,其次為閃鋅礦、磁黃鐵礦和磁鐵礦,局部為輝鉬礦和方鉛礦。金屬礦物在礦化脈體中呈浸染狀或斑點狀分布。

(三)圍岩蝕變

根據礦區內蝕變礦物類型、組合和空間分布特點,該礦床的圍岩蝕變類型主要為角岩型蝕變、矽卡岩型蝕變和斑岩型蝕變(植起漢等,1992),後2類蝕變與銅鋅礦化關系密切。

1.角岩型蝕變

礦區內分布最廣的一種蝕變類型,包括鈣硅角岩化和大理岩化。蝕變主要沿礦區內小斑岩體(脈)分布,主要蝕變礦物為透輝石、透閃石、石榴子石、硅灰石和大理石等。透輝石結晶粗大,均勻分布,局部形成透輝石角岩。石榴子石呈淺褐色—淺棕色,結晶也粗大,常在大理岩中單獨產出。透閃石和硅灰石分布普遍,在整個強片理化灰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中均勻產出。這種類型蝕變是岩漿侵位時熱變質作用所致,與銅鋅礦化無關。

2.矽卡岩型蝕變

礦區內分布較廣的一種蝕變類型,主要的矽卡岩礦物為石榴子石、輝石、符山石、透輝石、綠簾石、透閃石、陽起石、硅灰石和綠泥石等,按蝕變礦物組合可分為簡單矽卡岩化蝕變和復雜矽卡岩化蝕變。

(1)簡單矽卡岩化蝕變:即無水矽卡岩化,主要為透輝石和石榴子石矽卡岩化。礦物結晶較好,石榴子石和透輝石大多呈條帶狀分布。石榴子石主要為鈣鋁榴石,結晶顆粒粗大,局部可發育成塊狀。透輝石也可發育成塊狀。這種類型蝕變常與大理岩化相伴生,分布范圍廣,不僅出現在斑岩體的內外接觸帶,而且在遠離斑岩體的圍岩中也可見到。蝕變強度從斑岩體內部往外部有逐漸減弱的趨勢。在這種類型蝕變中可出現磁黃鐵礦、輝鉬礦和磁鐵礦等金屬礦物,但銅鋅礦化強度不大。該類型蝕變是礦區內矽卡岩早階段形成的。

(2)復雜矽卡岩化蝕變:復雜矽卡岩化蝕變也稱為「濕」矽卡岩化,是在簡單矽卡岩基礎上疊加了符山石、透閃石、綠泥石和綠簾石等含水蝕變礦物和硫化物礦物,以及石英、碳酸鹽礦物、鉀長石和絹雲母等熱液蝕變礦物,疊加交代關系明顯。這種蝕變主要分布於礦區中部斑岩體與圍岩接觸帶及其附近的構造破碎帶中,規模小,呈透鏡狀和脈狀產出。在這種類型蝕變中可出現黃銅礦、閃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方鉛礦和磁鐵礦等金屬礦物,與金屬礦化特別是銅鋅礦化關系密切。與簡單矽卡岩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該類型蝕變是礦區內矽卡岩晚階段形成的。

3.斑岩型蝕變

該類型蝕變主要發育於斑岩體內和斑岩體外接觸帶,蝕變主要為鉀長石化、黑雲母化、鈉長石化、硅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伊利石化、水白雲母化、絹雲母化、綠簾石化。在礦區,該類型蝕變具有一定的分帶性,由礦區中部向外部,蝕變變化規律為黑雲母-鉀長石化→石英-方解石(-鉀長石)化→伊利石-水雲母化;在水平方向上,由單個斑岩體的內部至外接觸帶,蝕變變化規律為黑雲母-鉀長石化→石英-方解石(-鉀長石)化;在垂直方向上,根據鑽孔資料,由上至下的蝕變變化規律為黑雲母-鉀長石化→(石英)-鉀長石化→鈉長石化。主要蝕變礦物類型特徵如下:

(1)鉀長石化:在礦區內較為發育的一種蝕變,有3種交代方式:

蝕變鉀長石呈環邊狀、雲霧狀和火焰狀交代斜長石斑晶,有時呈顯微脈狀交代,可能為岩漿粒間溶液自交代而成。

微粒狀石英-鉀長石集合體不僅交代斑岩體,而且在斑岩體的外接觸帶中也發育,可能屬於熱液早階段交代的產物。

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細脈交代圍岩,蝕變脈以石英-方解石為主,偶見綠泥石。在斑岩體的外接觸帶,這種蝕變脈中常常含金屬硫化物,屬於熱液晚階段交代的產物。

(2)黑雲母化:只出現在含礦斑岩體中,熱液黑雲母呈細小鱗片狀集合體交代斑岩體,蝕變黑雲母呈顯微似脈狀或不規則團斑狀交代基質,有時可見微脈切穿斜長石或暗色礦物斑晶。

(3)鈉長石化:在青磐岩化岩石中見鈉長石沿斜長石周邊發育,呈鈉化凈化邊,蝕變較強時可見新生細粒鈉長石集合體交代基質。在鑽孔ZK351中,強烈鈉長石化已使原岩變為鈉長石岩,鈉長石含量高可達70%。

(4)硅化:在礦區比較普遍,但強度較小,主要呈細脈出現,如石英細脈、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細脈和石英-綠泥石細脈等。脈體中石英多呈他形粒狀、鑲嵌狀、梳狀和糖粒狀產出。在石英-方解石(-鉀長石)細脈或含綠泥石石英脈中,可見黃鐵礦、黃銅礦和方鉛礦等金屬硫化物呈浸染狀分布。

(5)伊利石化、水白雲母化:在礦區西北部小岩脈和構造裂隙中,可見原斑晶斜長石和暗色礦物被細小蠕蟲狀伊利石和席狀、花瓣狀、透鏡狀水白雲母集合體交代,一般水白雲母含量略多於伊利石,該類型蝕變岩中還常見浸染狀黃鐵礦。

(6)絹雲母化:在礦區不發育,僅在斑岩體的斜長石斑晶中見到絹雲母細片。

表4-4 喇嘛蘇銅礦區岩石、礦石稀土元素組成

(7)青磐岩化:礦區內常見的一種蝕變,在保留原岩結構的斑岩體中,暗色礦物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綠泥石化。在暗色礦物及其附近,可見到碳酸鹽礦物、石英和金屬硫化物等。碳酸鹽礦物呈細脈狀或斑點狀產出。斜長石斑晶中有星散狀雲母類礦物及凈化邊,偶見雲霧狀鉀長石交代。綠簾石化少見,偶見透閃石。在這類蝕變岩中有微量金屬硫化物散布。

⑨ 礦產地質工作調查現狀

藏東地區的礦產調查起步較晚,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原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在研究區開展以鐵、煤為主的礦產勘查評價,評價了妥壩煤礦、察雅卡貢煤礦等礦產地。

1966年,原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發現了玉龍銅礦床,1967年開始進行礦點檢查評價,於1972~1976年實施的地質、物化探、鑽探工作,證實玉龍銅鉬礦床屬典型的斑岩型銅(鉬)礦床,評價為超大型斑岩銅鉬多金屬礦床;1971年發現莽總斑岩型銅礦床,後評價為中型斑岩型銅鉬礦床;1974年發現多霞松多斑岩型銅鉬礦床,1976~1979年評價為大型斑岩銅鉬礦床;1975年發現馬拉松多斑岩銅礦床,1979~1980年評價為大型斑岩型銅礦床;1973年發現扎那尕銅礦床,1981~1983年評價為中型斑岩型銅礦床;1977年發現馬牧普斑岩型銅鉬金礦點,1988年經初查評價為有金礦找礦潛力的鹼性斑岩型銅金礦床(點)。至此,玉龍斑岩銅鉬多金屬成礦帶被確立。1995年開始對玉龍銅礦Ⅱ號礦體進行補勘。到目前為止,評價出超大型礦床1個、大型礦床3個、中型礦床1個,帶內還相繼發現了其他礦(化)點23處,成為我國乃至亞洲最有遠景的銅多金屬基地。同期,原地礦部高原地調大隊,成都地礦所等科研單位對藏東地區開展過較系統的地質礦產調查研究。

20世紀80年代初,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評價了塞北弄錫礦及往過筒銅礦。

1997年以來,西藏地礦局地質六隊先後在該區進行礦點檢查和化探異常的二級、三級查證工作,每年投入上百萬元進行基礎地質工作和化探異常檢查工作,在金、銀礦產的找礦勘查評價方面取得較大的進展,如各貢弄斑岩型銅金礦的勘查、丁欽弄銅銀多金屬礦床點的勘查、趙發涌鉛鋅礦、干中雄銀鉛鋅多金屬礦、濱達一帶的鉛鋅礦化點等。

1999~2003年度開展的地質大調查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項目承擔單位通過地質草測、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地質地球化學綜合剖面測制、野外快速分析、槽探、坑探和鑽探以及其他地質工作,發現和證實了一批重要的礦床(點),對某些礦床的礦床類型和礦床規模的認識取得較大進展。

2000年開始的地質大調查,發現並證實類烏齊-左貢帶的北段存在強烈鉛鋅銀礦化帶,存在一個鉛鋅銀多金屬成礦帶,北起織翁尕,南至干中雄以南,踏勘和初步研究認為,趙發涌、南越拉和干中雄可能達到大型礦床規模。新發現多個礦產地,月窮弄(摘龍)錫礦、織翁尕鉛鋅礦、干中雄鉛鋅礦、趙發涌鉛鋅礦。在拉諾瑪鉛鋅礦帶發現大型礦1處,中小型3處,礦化點多處,在拉諾瑪礦區存在著3個礦化富集地段,即03線36線、92線-116線、136線以南地段。2004年,在芒康縣新發現索打錫銅多金屬礦。

在玉龍斑岩銅礦成礦帶上,與鹼性斑岩有關的金礦床的尋找已經取得一定的突破。各貢弄礦床已經圈定了一定規模的金礦(化)體,新發現弄窪優者Cu,Au礦,新發現恆星錯Ⅰ號、Ⅱ號兩條礦化破碎帶。恆星錯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礦床的圍岩蝕變特徵、面型蝕變分帶明顯。Cu,Mo,Pb,Zn,W,Co,Ag等異常特徵具有較明顯的分帶性,Cu,Mo,W在內帶,Pb,Zn在外帶。認為恆星錯斑岩體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具備一定銅資源潛力的斑岩型銅(鉬)礦。

江達島弧帶發現並證實了丁欽弄銀銅多金屬礦床具有大型規模,並且新發現的滇達鉛鋅礦。

川西地區總體地質研究程度相對藏東較高,已發現的472處礦產地中的小型礦床、礦點、礦化點僅進行過一般性的踏勘或地表檢查工作,部分提交了相應的礦點踏勘檢查工作總結。已結束勘查工作的呷村、夏塞等8個大中型礦床,僅呷村銀多金屬礦床達詳查,主礦段達初勘,其餘7個為初步勘查。先後提交的大中型礦床地質報告有:《四川省白玉縣嘎衣窮銀多金屬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勝莫隆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孔馬寺汞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詳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勘探報告》、《四川省巴塘縣措莫隆錫多金屬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夏塞銀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杠日隆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納交系鉛鋅礦床普查報告》等。

義敦島弧帶的找礦工作在巴塘砂西銀鉛鋅礦、夏隆銀鉛鋅礦、興普勒含銀鋅錫礦、腳根瑪鋅錫礦、絨衣措西錫礦、熱朗澤銀鉛礦和白玉熱隆錫礦一帶取得重要進展,地表的物化探工作和地質成果較為吻合。重點解剖了熱朗澤銀鉛礦和白玉熱隆錫礦,發現二者具有大型以上礦床規模;基本查明了曲靖鉛鋅礦、底勒銀鉛礦、虐顏錫銀礦點的規模;新圈定了13個找礦前景較好的Ag,Pb,Zn,Sn,Cu組合異常。

1999~2006年以來,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承擔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地質調查評價項目「藏東地區礦產資源綜合找礦預測與評價」;宜昌地質研究所承擔了金沙江阿中-戈波一帶地物化遙礦產資源綜合預測評價研究;西藏地調院地質六隊承擔了「西藏夏日多-馬牧普銅金銀礦產資源評價」、「藏東類烏齊-左貢金銀銅鉛鋅多金屬成礦帶遠景評價」;四川地調院承擔了「四川白玉-得榮義敦島弧帶銀錫多金屬礦產資源評價」,「藏東波密-八宿-洛隆富鋅放射性及貴金屬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江西地調院承擔了「西藏東部秀格山-則達地區銅多金屬資源評價」;河南地調院承擔了「西藏丁青列索卡-泥拉拉卡地區鉑鎳鈷鉻資源調查評價」等;西藏地調院承擔了「西藏藏東江達火山島弧帶北段銅銀多金屬礦評價」,重點對丁欽弄銀銅多金屬礦床進行勘查評價;西藏地調院承擔了「西藏藏東拉若瑪鉛鋅礦多金屬礦評價」項目。以上項目的實施取得大量找礦成果。

⑩ 做礦產地質勘查的掙錢嗎

現在是市場化運作,能不能掙錢是在金屬礦產品價格不下降的前提下。當然,有項目的時候還是能掙錢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