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層怎麼分
① 地層分區與地質構造單元的劃分
4.2.1.1 區域地層的分區
中南蒙古-大興安嶺地區地層發育,從太古宇至新生界皆有分布。本書以該區古生代地層區劃為基礎的劃分原則,將中南蒙古-大興安嶺地區地層劃分為二個地層大區及三個地層區(圖4.4),自北而南向分別為:西伯利亞地層大區(Ⅱ)的阿爾丹地層區(Ⅱ1)、濱太平洋地層大區(Ⅲ)的蒙古-鄂霍次克地層區(Ⅲ2)、西伯利亞地層大區(Ⅱ)的興安地層區(Ⅱ2)。
圖4.5 中南蒙古-大興安嶺地區大地構造略圖
(1)賀根山(縫合對接)斷裂
位於內蒙古賀根山至突泉一帶,是著名的克拉麥里-二連斷裂系的東延部分。走向為東西向,東端在突泉被松嫩坳陷掩蓋。該斷裂帶為華北與西伯利亞兩大古板塊對接縫合斷裂,沿斷裂帶發育蛇綠岩塊、混雜堆積及高壓變質帶等。
(2)塔源-海拉爾斷裂
位於研究區的塔源-海拉爾一帶,為中央蒙古斷裂的東延部分,屬超岩石圈斷裂。斷裂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沿斷裂分布有新元古代蛇綠岩塊、混雜堆積,並有高壓變質帶發育。該斷裂帶形成於新元古代末期,是額爾古納地塊與加格達奇地塊的分界斷裂,具有對接縫合斷裂特徵。斷裂向北東延伸至上黑龍江地區,被得爾布干斷裂截斷。
(3)得爾布干斷裂
斷裂南起呼倫湖東岸經黑山頭-得爾布干-塔河至黑龍江岸,呈北東向延伸,傾向北西,具逆斷層並有左旋平移特徵。該斷裂帶形成於新元古代末期,古生代時期控制了海相沉積,並有基性-超基性岩和花崗岩體的形成。斷裂帶於晚古生代活動減弱,中生代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期間又強烈活動,作為大興安嶺火山岩帶西緣斷裂控制了區域火山岩漿活動,屬於超岩石圈斷裂。
(4)大興安嶺-太行山斷裂
位於大興安嶺主脊,故又稱其為大興安嶺主脊斷裂。斷裂帶走向北北東-近南北向,傾向東,傾角60°~80°,具左旋走滑平移正斷層特徵。斷裂帶向南延伸至太行山-武陵山,屬岩石圈斷裂。斷裂帶形成於中生代,控制了大興安嶺主脊壘、塹構造及火山-沉積帶的展布。
(5)嫩江斷裂
位於大興安嶺東緣,走向北北東,傾向東。南段(赤峰-八里罕)形成於晚古生代,控制了東西兩側石炭紀-二疊紀沉積作用。該斷裂中生代活動強烈,在早白堊世尤為明顯,控制了早白堊世含煤盆地的形成與演化。沿斷裂局部有新生代玄武岩漿噴溢活動,至今仍有地震發生。中段(納河-白城-翁牛特旗)為晚白堊世至新生代長期活動的左旋正斷層,控制著松嫩坳陷的形成與演化,為松嫩坳陷西緣斷裂。北段(嫩江上遊河谷)由兩條平行的斷裂構成,也稱為嫩江岩石圈斷裂,斷裂東傾,傾角60°~80°,具走滑特徵,是加格達奇地塊與多寶山島弧帶的分界斷裂。
(6)鄂嫩斷裂
沿鄂嫩河-石勒喀河,呈向東南凸出的弧形展布。斷裂傾向自西而北東相應的為北-北西-北西西向變化,具逆構造特徵。據稱斷裂近處見有蛇綠岩塊,為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帶與額爾古納地塊間的構造單元界線斷裂。
(7)南蒙古-鄂霍次克斷裂
斷裂位於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帶東支的南緣,是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帶與額爾古納地塊、上黑龍江坳陷、崗仁地塊間的構造單元界線斷裂。斷裂南東傾,具有逆斷層構造特徵,屬超岩石圈斷裂。
(8)北蒙古-鄂霍次克斷裂
斷裂位於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帶東支的北緣,是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帶與亞布洛夫地塊間的構造單元界線斷裂。斷裂北西傾,具有逆斷層構造特徵,屬超岩石圈斷裂。
(9)斯塔諾夫斷裂
斷裂沿西斯塔諾夫山西南山麓,呈北西-南東向展布,斷裂北東傾,具左旋逆斷層構造特徵。它是斯塔諾夫花崗-綠岩區與亞布洛夫地塊、卡拉爾花崗-綠岩區間的構造單元界線斷裂。斷裂向東延伸成為西伯利亞古陸的南緣斷裂,屬超岩石圈斷裂。
(10)卡拉爾斷裂
斷裂沿烏多坎山脈展布,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平緩。斷裂兩側地球物理場特徵截然不同,是卡拉爾花崗-綠岩區與亞布洛夫地塊間的構造單元界線斷裂,屬超岩石圈斷裂。
4.2.1.4 侵入岩及區域分布特徵
中南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的侵入岩極其發育,太古宙至新生代均有侵入岩漿活動,且岩石類型繁多、成因類型多樣。
4.2.1.4.1 太古宙侵入岩
20世紀90年代經對太古宇岩層深入研究結果,認定原來所劃分的混合岩原岩為侵入岩,將其從太古宇岩層中劃出,稱為變質深成侵入體,從而太古宇岩層進行了解體。變質深成侵入體和綠岩伴生,構成「花崗-綠岩區」。太古宙變質深成侵入體、侵入岩分布於早前寒武紀古陸(地塊)之上。
(1)太古宙變質深成侵入體
變質深成侵入體岩石類型為英雲閃長片麻岩、奧長花崗片麻岩、花崗閃長片麻岩等TTG岩系及紫蘇花崗岩組成。它與同期富鉀花崗岩侵入體和綠岩伴生,構成「花崗-綠岩區」。
(2)太古宙侵入岩
除上述富鉀花崗岩侵入體外,還見有二長花崗片麻岩、鉀長花崗片麻岩、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
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二長岩、閃長岩、輝長閃長岩、石英閃長岩(多見於中、新太古代)。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二長岩、輝長岩、角閃輝長岩、蘇長岩、輝長斜長岩。超基性岩類多數為未分超基性岩,個別岩體可分出純橄欖岩、二輝橄欖岩、輝石岩等。
4.2.1.4.2 元古宙侵入岩
(1)古元古代侵入岩
分布於早前寒武紀古陸(地塊)之上。
古元古代變質深成侵入體,發育於中國境內古老地塊之上的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西北部地區。在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西北部岩性為TTG岩系、花崗質片麻岩;此外,可見同期富鉀花崗岩侵入體(鹼長花崗岩、花崗岩、二長花崗岩)及偉晶岩,侵入變質深成侵入體之中。
古元古代侵入岩,除上述富鉀花崗岩侵入體外,古元古代花崗岩類岩石類型一般以二長花崗岩為主體,次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以及鹼性花崗岩、花崗斑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石英閃長岩、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主要有輝長岩、橄欖輝長岩、輝長輝綠岩、角閃輝長岩、蛇紋岩、橄欖岩、輝石岩、角閃石岩等。發育有少量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類和石英正長岩。
(2)中元古代侵入岩
分布於早前寒武紀古陸(地塊)之上及其外側增生構造帶。
該期花崗岩類岩石類型主要為花崗岩、二長花崗岩、鹼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次為正長花崗岩、英雲閃長岩、鹼性花崗岩、環斑花崗岩、石英二長岩。
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二長岩、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角閃輝長岩、輝長輝綠岩、角閃岩、二輝岩等。少量的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類和石英正長岩。
(3)新元古代侵入岩
該期花崗岩類較發育,多發育在古陸或地塊邊緣,為陸緣增生帶的組成部分。
花崗岩類以花崗岩、二長花崗岩為主,其次為花崗閃長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英雲閃長岩、鹼性花崗岩。
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石英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主要岩石類型有輝長岩、角閃輝長岩、橄欖輝長岩、輝綠岩、輝長岩、角閃石岩、輝橄岩、橄欖輝石岩等。
(4)里菲期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極不發育,在俄羅斯赤塔州的柯里其卡地區和額爾古納河下游左岸分別見有幾個早、中里菲期花崗岩類侵入體分布。岩石類型亦單一,均為花崗岩。於哈巴羅夫邊區的漢德艾柯地區見有幾個不大的鹼性岩體和一個超基性岩體分布。鹼性岩體岩石類型為霞石正長岩、磷霞岩、霓霞磷霞岩、鈦鐵霞輝岩、磷酸鹽岩。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鹼性苦橄岩。
4.2.1.4.3 早古生代侵入岩
分布於古陸、中間地塊之上及其邊緣。後者為構造增生帶的組成部分。
(1)未分早古生代侵入岩
這是一組未研究清楚的侵入岩,數量不多,岩石類型簡單,僅見有花崗岩類及基性岩類。花崗岩類岩石類型以花崗岩為主,次為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等。
(2)寒武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不發育,數量不多。花崗岩類僅見有兩種岩石類型,它們是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角閃輝石岩。
(3)奧陶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主要發育於多寶山地區。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輝長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蛇紋岩、輝石橄欖岩、滑石-陽起石岩。
(4)志留紀侵入岩
志留紀侵入岩不發育,出露分散零星。花崗岩類岩石類型見有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其中以花崗岩為主。中性岩類為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蛇紋岩、輝石橄欖岩。
4.2.1.4.4 晚古生代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發育,幾乎遍布全區分布。其中分布於前中生代構造增生帶中的為多。
(1)未分早古生代侵入岩
這亦是一組未研究清楚的侵入岩。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花崗閃長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英雲閃長岩。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
(2)泥盆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除晚泥盆世侵入岩較發育外,其他時期的侵入岩均不發育。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
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輝石岩、橄欖岩、二輝橄欖岩、斜輝輝橄岩、角閃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
(3)石炭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花崗斑岩。中性岩岩石類型為閃長岩、石英閃長岩、輝長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輝綠岩、斜長岩、純橄欖岩、單斜輝石岩、斜方輝石橄欖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
該期侵入岩於早石炭世末期較為發育,岩石類型齊全,出露較多。
(4)二疊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較為發育,岩石類型齊全,分布廣泛。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鹼性花崗岩、花崗斑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閃長玢岩、輝長閃長岩、石英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橄欖岩、純橄欖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正長斑岩、鉀霞正長岩。
4.2.1.4.5 中生代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分布較廣,其中分布於北部斯塔諾夫山南坡和東海岸者為多。
(1)三疊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較為發育,岩石類型齊全。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鹼性花崗岩、花崗斑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輝長閃長岩、二長岩、石英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角閃輝長岩、鈉長岩、輝綠岩、角閃岩、純橄欖岩、橄欖岩、輝橄岩、蛇紋岩、輝石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霓霞正長岩、雲霞正長岩、白霞正長岩、霓輝正長岩、正長岩、石英正長岩。
(2)侏羅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較為發育,岩石類型齊全,出現了晶洞花崗岩。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鹼性花崗岩、晶洞花崗岩、花崗斑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閃長玢岩、二長岩、輝長閃長岩、石英閃長岩、石英二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鹼性輝長岩、蛇紋石化橄欖岩、輝石岩、純橄欖岩、角閃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含霞石正長岩、正長斑岩。
在俄羅斯赤塔州北部斯塔諾夫山南坡,中晚侏羅世花崗岩類集中構成一構造花崗岩帶。該帶長達600km,寬80~100km。其主要岩石類型為花崗閃長岩,次為二長花崗岩、英雲閃長岩。
(3)白堊紀侵入岩
該期侵入岩於東海岸分布較為集中。岩石類型齊全,亦出現了晶洞花崗岩。其花崗岩類岩石類型為花崗岩、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鹼性花崗岩、晶洞花崗岩、花崗斑岩。中性岩類岩石類型為閃長岩、閃長玢岩、石英二長岩、輝長閃長岩、石英閃長岩。基性-超基性岩類岩石類型為輝長岩、角閃輝長岩、角閃岩、橄欖岩、純橄欖岩、輝石岩、苦橄岩、蛇紋岩。鹼性岩類岩石類型為正長岩、石英正長岩、正長班岩,伴隨有正長偉晶岩。
② 地質單元怎樣劃分
在同一來個地層、構造單自元內。有時是以地層為主來劃分,如在同一個地層時代的地層中;有時是指在某一個構造內,如某個單斜構造層中、或在某個向斜構造中,或者說在某個斷層構造帶中。從你提的問題應該是控制瓦斯是以地層為主還是以構造為主,以地層控制為主則這個地質單元按地層來劃分,如某個時代的第幾層煤層;以構造控制為,如某個背斜體就是一個地質單元。
③ 什麼是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的分類
地質構造的簡介
地質構造是指地殼中的岩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primarystructures)與次生構造(secondarystructures或tectonicstructures)。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地質構造的產生原因
所謂地質構造是指組成地殼的岩層和岩體在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的變形變位,從而形成諸如褶皺、節理、斷層、劈理[1] 以及其他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等組成地殼的岩層和岩體,在內外地質作用下(多為構造運動),發生變形和變位後,形成的幾何體,或殘留下的形跡。
地質構造的主要分類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s)與次生構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雪峰、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個階段。雪峰運動奠定了揚子陸塊的基底,廣西運動使黔東南地區褶皺隆起與揚子陸塊熔為一體,以後又經歷了裂陷作用、俯沖作用,燕山運動奠定了現今構造的基本格局。
地質構造的作用
向斜
可用來尋找地下水,打水井。原因是向斜底部低凹,易匯集水,可承受靜水壓力。
背斜
背斜是石油天然氣的儲藏地,是隧道的良好選址,並且頂部適合採石。
斷層
斷層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區,適合河谷發育。
④ 地質構造有哪三種基本類型
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岩層或岩體發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地質構造有褶皺、節理、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褶皺:分為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拓展資料:
主要分類: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s)與次生構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雪峰、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個階段。
⑤ 地質地層劃分原則
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它主要包括沉積岩、火山沉積岩以及由它們經受一定變質的淺變質岩。從岩性上講,地層包括各種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從時代上講,地層有老有新,具有時間的概念。)地層是地殼中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岩石。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層與層之間的界面可以是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面,也可以是由於岩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的變化導致層面不十分明顯。
地層劃分(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是指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中的岩層進行劃分,建立地層層序的工作。一般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首先根據岩性、岩相特徵進行岩石地層劃分,然後根據系統採集的化石進行生物地層劃分,進而建立年代地層順序。在劃分一個地區的地層時,必須充分參考鄰區已經建立的地層劃分方案,便於地層對比。
劃分原則:岩石地層單位是依據宏觀岩性特徵和相對地層位置劃分的岩石地層體。它可以是一種或幾種岩石類型的聯合。整體岩性一致(岩性均一、或規律的、復雜多變的岩類與岩性的組合),野外易於識別劃分。它是客觀地質實體,而不能用成因或形成年代來劃分。
⑥ 地質構造層次如何劃分
地殼
軟流層
上地幔
下地幔
地核
⑦ 地質構造單元劃分及地質特徵
一、概述
不同學派對本區構造單元認識不同,概括起來,主要有:
李四光(1925~1955)根據當時所獲的有限的地質資料,從地質力學觀點出發,將祁連山劃作為祁呂賀山字形構造體系的西翼部分,其中蘭州、白銀及武威一帶為該山字形馬蹄形盾地——阿寧盾地的一部分,阿拉善地區為阿寧盾地南側的弧形構造帶。甘肅地質礦產局(1989)將上述思想進一步具體化,指出祁連山可進一步劃分為:前弧西翼褶皺帶、西翼反射弧,認為祁連山及龍首山存在多種構造體系,主要有古河西系,祁呂賀山字形西翼,青藏歹字形(主要分布於祁連山及其南側),隴西系及阿拉善弧形構造,此外還存在緯向、經向構造,這種不同形式的構造存在聯合、復合關系。
在「槽-台」學說指導下,早在1945年黃汲清在《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一書中,扼要地論述了阿拉善(龍首山)及祁連山的范圍和地質構造特徵,認為前者屬中朝地台的一部分,是聯系塔里木地台和華北地台的紐帶,後者為典型的優地槽。時隔10年之後,他又將祁連山自南而北劃分為:南山(指祁連山,下同)地槽沉積帶、南山地槽邊緣沉積帶、山前凹地沉積帶,並指出祁連山系中的中新生代盆地有尋找石油的希望;又過10年,他再一次將本區劃分為:阿拉善台隆走廊過渡帶、北祁連山褶皺帶、祁連中間隆起帶、南祁連褶皺帶、祁連南緣過渡帶。認為北祁連的主褶期是加里東而不是華力西期,同年又指出北祁連山為優地槽褶皺帶,南祁連為冒地槽褶皺帶,並認為它們均具有多旋迴構造發展特徵。20世紀70年代末,黃汲清等融合板塊構造的新觀點,將本區重新劃分為:阿拉善台隆(屬中朝准地台的一部分)、走廊過渡帶、祁連山山前坳陷、北祁連優地槽褶皺帶、祁連中間隆起帶、南祁連褶皺帶,這是基於多旋迴槽台構造學說對祁連山構造格局和構造演化全面而系統的論述。由於汲取了板塊構造學說,他們的上述劃分及論述當時起到了立典和示範作用,至今仍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利用槽台學說,用歷史發展演化的觀點,根據本區的建造特點,塗光熾1960年也將本區劃分為:阿拉善隆起帶、走廊坳陷帶、北祁連加里東褶皺帶、中祁連山前寒武紀褶皺帶、南祁連山早古生代—中生代(或早古生代—三疊紀)坳陷帶、南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南祁連印支褶皺帶(或海西褶皺帶)、柴達木北緣隆起帶(或柴達木北緣前寒武紀褶皺帶)。
持斷塊學說的學者如趙生貴(1996)將本區劃分為:阿拉善地塊、龍首山斷隆、河西走廊盆地、永昌中寧陸緣斷陷帶、北祁連裂谷、中祁連斷隆、南祁連斷陷、柴達木北緣斷隆。他的祁連區以內硅鋁造山(A型俯沖)作用為主的觀點,北祁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早期以中基性為主、晚期以中酸性為主的觀點,火山岩大多屬鈣鹼系列,僅局部發育細碧角斑岩系的認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世紀70年代初,尹贊勛、李春昱、傅承義率先將板塊構造學說引入中國,也是李春昱率先用板塊構造學說對本區大地構造和地質發展史進行了研究,將本區劃分為:阿拉善隆起帶、北祁連褶皺帶(含走廊帶)、中祁連隆起帶、南祁連褶皺帶,認為北祁連是一個早古生代洋盆,保留有完好的蛇綠岩、藍片岩及混雜堆積等洋殼殘片及洋殼俯沖活動的地質記錄。1982年他又從亞洲全局構造出發,認為祁連山實際上是中朝板塊和揚子板塊間的縫合帶。在他的啟發指導下,許多學者開始涉足本區。王荃(1976)撰文認為本區存在古海洋;肖序常(1978)對本區做了實質性的野外研究工作,提出本區存在多期蛇綠岩;吳漢泉(1980)對北祁連山的高壓變質帶進行了研究;張之孟(1980)首次提出祁連山存在溝弧盆體系,並提出走廊相當於弧後盆地;夏林圻等(1991)對本區火山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進一步論證了本區存在溝弧盆體系,且是向北俯沖;左國朝(1986、1987)認為北祁連屬「有限洋盆」;許志琴(1994)提出本區存在海溝向洋退卻島弧增生的動力學模型;張旗等(1997)對北祁連的蛇綠岩做了系統的研究,指出本區蛇綠岩存在多樣性;馮益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也先後對祁連山做了研究,認為中祁連和柴達木同屬一個板塊,早古生代華北古陸西南緣存在裂谷-板塊構造兩種體制。造山帶分為俯沖造山、碰撞造山及陸內造山機制,為復合造山帶。湯中立、李文淵、黃承熊等(1995)對本區金昌—門源地學斷面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龍首山斷裂早期屬低角度正斷層,將超大型、大型礦床的形成及成礦模式與構造背景聯系起來。
上述研究工作,是我們本次工作的基礎。
二、華北板塊西南緣的構造格架
我們從歷史演化的觀點出發,運用現實主義原則,以「活動論」、「系統論」為指導,以本區沉積建造、岩漿作用、構造作用、成礦作用等最基本的地質事實為基礎,系統、全面、多層次、多側面地探討區內各構造單元的范圍、性質、演化及與成礦系統的耦合關系,立足於前人眾多的研究成果,勾勒出本區加里東期構造圖案(圖1-1),從北而南各構造單元為:龍首山陸緣帶、河西走廊邊緣海盆、北祁連縫合帶、中祁連離散型島弧地體、南祁連弧後盆地、柴達木陸塊。現將它們的主要特徵概述如下:
圖1-1華北古大陸西南緣構造格架及成礦系統
(一)龍首山陸緣帶
北鄰潮水盆地,南以龍首山深大斷裂為界與河西走廊相接,西部止於金塔—鼎新斷裂與塔里木板塊毗連,向東尖滅於銀川以西,略呈近東西向弧形分布。該帶所見主要岩石單元為前長城紀龍首山岩群(AnChL)。由於該岩群時代較老,後期遭受多期次、多旋迴的變質變形等作用,變得支離破碎,層序不清,當屬非史密斯地層。下部為白家嘴子組,西部出現磁鐵石英岩和磁鐵角閃岩,稱之為東大山組。經原岩恢復(湯中立、李文淵,1995;王崇禮,1994),原岩建造相當於火山-沉積建造,白家嘴子組為碳酸鹽岩建造及基性火山岩建造,東大山組為碎屑岩含磁鐵石英岩及基性火山岩建造。考慮其中的基性火山岩(斜長角閃岩)呈層狀分布,代表本區最早的岩漿活動記錄,測得年齡為3056Ma(Sm-Nd法,平均,王崇禮,1994)應屬中太古代噴發,這一數據表明龍首山岩群具古陸核性質。另外,切穿該岩段混合岩又發生彎曲變形的變輝綠岩脈年齡為(2486±16)Ma~(2796±56)Ma,平均2600Ma(王崇禮,1994),這對上述太古宙年齡是一個佐證。龍首山岩群下部岩石的稀土配分型式也表明它屬太古宙產物,因新太古代岩石稀土配分曲線要右傾得多(見後文討論)。龍首山岩群上部主要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其年齡為(2147±74)Ma(Rb-Sr等時線法,西北地質勘查局,1993),相當於古元古代。該帶缺失長城紀沉積,薊縣紀為復陸屑次穩定型沉積(墩子溝群),缺失青白口紀沉積,震旦紀為冰水沉積及碳酸鹽-碎屑沉積(韓母山群),碳酸鹽-碎屑岩底部含磷。早古生代為隆起剝蝕區,晚古生代為碎屑岩-碳酸鹽岩(含煤)建造、磨拉石建造,中新生代為河湖相及山麓相碎屑岩(磨拉石)建造。本區還發育加里東期及華力西期花崗岩,這分別應是祁連洋及其次生洋向北俯沖及陸內A型俯沖造山的產物(此處所稱的方位,只是現代方位,並不代表地質歷史時期的方位,下同)。
在中—新太古代古陸邊緣活動帶中,形成了東大山鐵礦。中元古代早期本區在裂解條件下,形成金川含鎳銅超基性雜岩,湯中立(1995)所取得的(1508±31)Ma(Sm-Nd內部等時線法)年齡應是上述岩漿脫離地幔的時間。
(二)河西走廊邊緣海盆
河西走廊邊緣海盆現今十分狹窄,呈近東西條帶狀分布,若能考慮它形成和演化的歷史,就不難推知當時(加里東期)它曾是一個廣闊的陸緣海盆。該陸緣海盆的基底是華北古陸的南延部分。寒武紀靠陸一側(北)為淺海陸棚碎屑岩單元(大黃山組
(三)北祁連縫合帶
北祁連造山帶作為柴達木—中祁連板塊與華北板塊的縫合帶,當初一經李春昱提出,便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但問題是,該縫合帶究竟是華北板塊與柴達木板塊開合的產物(特提斯型造山帶),還是柴達木—中祁連板塊抑或是前者從別處漂來,在加里東期二者邂逅碰撞的結果(科迪勒拉型造山帶)?北祁連小洋盆外側是否還有原生洋(祁連洋)?問題還不止此,作為縫合帶,北祁連造山帶本身也復雜多樣,東部西部有差別,南邊北邊不相同,西部還分布著許多微陸塊,那麼這些微陸塊又來自何方?其形成機制如何?各家意見也不一致。利用模式對比原則,我們初步認為:上述微陸塊連同中祁連微陸塊,均是因祁連洋向南俯沖致使其相繼從柴達木陸塊邊緣裂解出來的結果。其構造格局猶如太平洋西南部的多島構造景象。
簡捷地說,北祁連縫合帶內部構造單元雖然復雜多樣,但概括起來說,主要由以下單元組成:微陸塊、混雜岩帶、蛇綠岩、洋脊-洋島火山岩、島弧(包括陸緣弧和洋殼型島弧)火山岩及島弧型沉積(圖1-2)。微陸塊主要由前寒武紀地層組成,其上有加里東期島弧型花崗岩。前者具體岩性為灰色片麻岩、雲英片岩、大理岩(北大河岩群AnChB,野馬南山岩群AnChY)以及巨厚的蛇綠混雜堆積(熬油溝組Cha)、千枚岩、碎屑岩,局部夾碳酸鹽岩、變石英砂岩、鐵礦層(樺樹溝組Chh)。此外,還見到中元古代托來南山群(Ch-JxT)雜色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建造,青白口紀龔岔群(QnG)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蛇綠混雜岩帶共有南北兩條,北帶主要沿肅南九個泉、白泉門呈NW-SE向分布,向西延至玉門昌馬寒山地區,南帶規模較大,主要分布於青海邊馬溝—清水溝—香子溝—郭米寺—祁連縣—景陽嶺南,南北寬約20~25km,斷續延長近500km,呈NW-SE向展布。清水溝見有榴輝岩,與之共生的藍片岩年齡為440~460Ma(藍閃石、多硅白雲母、39Ar/40Ar法),北帶九個泉藍片岩藍閃石39Ar/40Ar年齡為447Ma(吳漢泉,未刊資料)。北帶稱之低級藍片岩帶,南帶稱之為高級藍片岩帶。蛇綠混雜岩帶主要由陸緣弧(南帶)、洋殼型島弧(北帶)、復理石增生楔、高級(南帶)及低級(北帶)藍片岩、蛇綠岩塊等組成。縫合帶中的蛇綠岩塊共有3條,自南而北依次為:玉石溝—川剌溝—小八寶蛇綠岩帶;大岔大坂蛇綠岩(帶);九個泉—白泉門蛇綠岩帶;以上3條蛇綠岩帶時代為加里東期,而分布於微陸塊中的蛇綠岩時代為中元古代。加里東期蛇綠岩大多具洋脊或洋島型玄武岩特徵,有的還和玻安岩共生,如大岔大坂蛇綠岩(張旗,1997),推測蛇綠岩形成於洋島及弧間盆地。考慮到北祁連造山帶中深海沉積物如硅質岩比較豐富,火山作用比較強烈,蛇綠岩和藍片岩構造超覆於增生的深海沉積物和火山弧之上這些客觀事實,其蛇綠岩應屬科迪勒拉型。陸緣弧火山岩及沉積早期(新元古代—中寒武世)相當於黑剌溝組,陸緣弧型(島弧裂谷型)火山岩,主要分布於白銀、清水溝、白柳溝、黑石溝、小黑剌溝、面鹼溝等地,由於它是在華北古大陸基底之上的軟弱帶上發展起來的,開始形成大陸鹼性玄武岩系,隨著陸緣弧基底分割程度的加深,進一步形成熔融程度高的飽和性拉斑玄武岩漿,噴溢形成本區海相基性火山岩的主體,而在白銀等地因地殼較厚,基性岩漿上升速度較慢,引起下地殼發生深熔作用,產生富硅質岩漿,這種富硅質岩漿首先上升形成酸性火山岩系,爾後是偏下部的基性岩漿上升形成層位偏上的基性岩漿,二者構成雙峰式組合。這些酸性火山岩是白銀廠銅及多金屬塊狀硫化物礦床的直接圍岩。
圖1-2華北板塊與柴達木—中祁連板塊縫合帶內部結構示意圖(據張旗,1997,修改)
1—前寒武系;2—藍片岩帶;3—蛇綠岩;4—阿拉斯加型岩體;5—橄欖岩-閃長岩岩體;6—熬油溝蛇綠岩;7—陸緣弧;8—洋殼型島弧。數字,①~⑨為蛇綠岩:①—九個泉;②—大岔大板;③—邊馬溝;④—玉石溝;⑤—冰溝;⑥—小八寶;⑦—百經寺;⑧—老虎山;⑨—榆樹溝山。A~G為阿拉斯加型岩體:A—撒拉河岩體;B—油葫蘆大山;C—扎麻什溝;D—冰溝南;E—水洞峽;F—柏木峽;G—大灘;H—老虎山橄欖岩-閃長岩型岩體
早期陸緣弧型沉積表現為火山碎屑物占優勢,另外可見島弧斜坡相重力流及滑塌沉積、島弧型復理石,未見裂谷早期所具有的河湖相沉積。中晚期洋殼型島弧火山岩及島弧型沉積相當於部分陰溝群(OY)、中堡群(OZ),東起白銀北,向西經永登縣石灰溝及民樂縣西道流,止於阿爾金斷裂,西部大致沿走廊南山分布。島弧型火山岩主要為拉斑玄武岩,鈣鹼性玄武岩、安山岩(陰溝群分子)以及島弧鹼性橄欖玄粗岩、粗面玄武岩、白榴方沸岩和白榴粗面斑岩(中堡群分子)。表明中奧陶世島弧已臻於成熟。島弧型沉積主要為火山碎屑岩、沉積岩及藻灰岩建造。
(四)中祁連離散型島弧地體
中祁連離散型島弧地體呈北西-南東向條帶狀展布於研究區中部,東起蘭州東部,向西經青海民和、樂都、西寧、湟源、疏勒山,也止於阿爾金斷裂,北以中祁連北緣斷裂為界,南以中祁連南緣斷裂與南祁連弧後盆地相鄰。寬70~80km,長約1000km。主要以古老基底之上廣泛發育有晉寧及加里東期中酸性岩漿岩為特點,後者與銅、鎢、鉬、鉛、鋅礦產有關。
(五)南祁連弧後盆地
中祁連島弧與柴達木板塊在加里東中、晚期正式分離之後,形成南祁連弧後盆地,其上主要為志留紀火山-正常沉積,西部有大量的中基性火山噴發,東部見寒武(奧陶)紀蛇綠岩。
(六)柴達木陸塊
僅見達肯大坂岩群零星分布。
⑧ 地質構造類型有哪幾種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與次生構造。
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
(8)構造地質層怎麼分擴展閱讀
多次造山作用的地應力場在變化多端的地應力條件下,形成了擠壓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類構造型式,交織成一幅復雜多變的應變圖象。
其特點是:
(1)貴州的地質構造屬板內構造,構造的主體為薄皮構造。
(2)變形不十分強烈,在貴州發育最完整、最廣泛的構造樣式是侏羅山式褶皺帶。都勻運動:原地礦部第八普查大隊(1980)命名,系指發生在貴州中部及南部,奧陶紀末到志留紀初之間的一次地殼運動。
該運動的表現是:在畢節-遵義-湄潭-銅仁連線與貴陽-施秉聯線之間的貴州中部地區,普遍缺失上奧陶統中上部,下志留統中上部與下伏奧陶系不同層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區如貴陽烏當附近可見到志留系底部的礫岩層或含礫粘土岩嵌覆於呈數米起伏的間斷面上。
⑨ 構造層怎麼劃分
構造層一般以區域不整合為界,因此不整合面的識別是劃分構造層的重要依據
⑩ 地質構造單元劃分
山西中北部是華北斷塊中Ⅱ級構造單元——太行次級斷塊的主體,山西大同-河北回陽原硅鎂層基答底斷裂帶之北為近東西向展布的陰山次級斷塊;呂梁山西側以南北向離石岩石圈斷裂帶與鄂爾多斯次級斷塊接壤;南部以北西向橫河硅鎂層斷裂帶與豫皖次級斷塊毗鄰,從而將晉南地區的塔兒山—二峰山和中條山區在地質構造單元中歸屬豫皖次級斷塊;東部以太行岩石圈斷裂帶和唐河硅鎂層斷裂帶與冀魯次級斷塊分界(陳俊明,1993)。由此看來,晉東北地區的唐河斷裂之東至省界間的區域(包括渾源、廣靈和靈丘等縣)歸屬冀魯次級斷塊構造單元。
山西省地質調查院(2007)編制的《山西省大地構造圖》,將冀魯次級斷塊山西境內的區域區分為兩個Ⅲ級構造單元,即唐河斷裂帶和燕山台褶帶(圖1-1)。因為該區褶皺斷裂發育,中生代岩漿活動強烈,且已有太那水多金屬礦床、刁泉銀銅金礦床和太白巍山銀、錳礦床之發現,因此,普遍認為該地區具有良好成礦地質構造條件,成礦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