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內容是什麼
㈠ 簡要說明大地構造學和構造地質學研究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大地構造學: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構造、演化及其運動變形和發展規律等問題的學科,是研究地球科學的基礎理論之一,不僅對深入認識地球發展史和地殼、岩石圈運動史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研究成礦條件、地表成因及預測礦產資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地質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地殼的大型乃至全球構造的發生、發展、區域構造組合,以及它們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徵的學科。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1965)把構造的研究內容概括為兩個方面:建造和改造。建造代表形成,是地殼運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地殼發展演化的物質反映;改造代表形變,是地殼運動的結果或具體表現。大地構造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歷史分析法與動力分析法相結合。由於不同作者研究的側重點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大地構造學派。
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地質學主要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岩石圈內地質體的形成、形態和變形構造作用的成因機制,及其相互影響、時空分布和演化規律的地質學分支學科。構造作用或構造運動常是其他地質作用的起始或觸發的主要因素,因此,構造地質學說通常也就成為地質學的基本學說。
基本內容
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地質體的次生構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時也進行構造作用環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稱為改造和建造。它們都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和形成,並具復雜多樣的特徵。
構造地質學研究的次生構造都與內生地質作用相聯系,這與地球深部作用緊密相關。岩石圈板塊運動是地質構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對地質構造的研究盡管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別,但都必須著眼於全球整體的地質演化規律與特定的形成環境相結合。
各種構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層以上的岩石圈內,因而岩石圈又
造山運動
稱為構造圈。在這里,既有現今的活動構造現象,如地震可測量的板塊運動向量等,也有各種已經固結了的構造,這種歷史中的構造一直可追溯至38億年以前的古老地質體中。
持續不斷的構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種地質體發生形變,如岩層彎曲和斷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脈、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剝蝕和盆地內沉積;岩漿的侵入活動和火山噴發等,它們都直接間接地由更為廣泛而具體的構造運動所引起的。從礦物晶格位錯至造山帶的形成,不同成因環境和層次的變質作用現象,岩漿岩分帶,大陸碰撞區地殼壓縮隆升和鄰區的盆地沉積充填,以及地質體演化發展中的構造疊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構造。
構造地質學也研究由構造作用決定的原生構造現象,如造山帶的位置和形態、盆地的形態和分布,各種層次的變質作用與分帶,不同成因的岩漿岩侵位和噴出活動條件等的本身特徵,都由構造環境所決定,是由先期構造造成而又成為後繼構造作用的基礎。
構造地質學與地質學一樣始於對大陸地質的研究。地殼構造具雙層模式特徵,不同深度層次的構造變形機制、作用過程和產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在地下一般為10~15公里深處的脆韌性物性過渡帶上下的差別。其淺部常見脆性構造變形,構造發育不均勻;而在過渡帶之下,以韌塑性均勻剪切變形為特徵,各類韌性剪切構造面一般都很平緩,多強烈置換構造和透入性特徵。淺部的脆性斷層向下進入韌塑性帶時常產狀變緩。具細粒化重結晶的糜棱岩則多形成於脆韌性過渡帶附近或更深些。
構造變形的各種不同速率和長時間的作用進程,可造成地質體的穿時現象,而不同階段的構造作用可使構造發生遞進變形或疊加;它們在時空上的關系,主構造期間及遞進變形期內的演化序列,又常與沉積作用或岩漿侵位相關,這種具明顯對應關系的主期又稱為構造熱事件,它不僅是構造變形產物,也是地質階段劃分的重要標志,有重要的紀年意義。
構造地質學強調野外實地觀測。其研究精度則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提高。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的運用,對地質構造的研究產生極高的效益;採用反射地震技術研究地殼結構,並開創大陸地學斷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這些創新技術和理論,已有可能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研究具體的構造單元、區域構造特徵、水平運動和制圖。
實驗室內的顯微構造與組構研究、構造變形條件的溫度和壓力的測算、古應力場重建及古應力差值估算等已經實現。因此,構造地質研究的觀測分析手段已是宏觀更宏、微觀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構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運動學和動力學上結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計算機數字模擬則又開拓了為這方面實驗提供可資參考的途徑。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
這兩者都屬於地質科學
㈡ 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研究地球的物質組分及其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的學科有:地球化學、專結晶學、礦物學屬、岩石學、礦床學和寶石學。
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及其形成條件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有: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
研究地球的歷史的學科有:地史學、古生物學、岩相古地理學和第四紀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應用問題的學科有: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學科有: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和實驗地質學。
全球的綜合性研究的學科有:板塊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和天文地質學
㈢ 地質研究內容包括哪些
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及其形成條件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有: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
研究地球的歷史的學科有:地史學、古生物學、岩相古地理學和第四紀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應用問題的學科有: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學科有: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和實驗地質學.
全球的綜合性研究的學科有:板塊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和天文地質學
㈣ 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及內容
構造地質學來是自地質學的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其研究對象是地殼或岩石圈的地質構造。所謂地質構造是指組成地殼或岩石圈的岩石、岩層和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的產物,如褶皺、節理、斷層、葉理和線理等。
地質構造分為原生構造和次生構造。①原生構造是指在沉積作用或岩漿作用過程中形成的構造,如沉積岩中的斜層理、波痕、泥裂等和岩漿岩中的流動構造、原生節理等。②次生構造是指岩石、岩層或岩體形成之後,在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而形成的構造,如褶皺、節理和斷層等。構造地質學側重於研究岩石、岩層或岩體在內動力地質作用下形成的次生構造。但是原生構造通常可以反映出次生構造形成時的地質背景,某些原生構造又是識別次生構造形態、產狀及其變形特徵的重要標志,因此,原生構造同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地質構造的規模有大有小,大至岩石圈內部的結構和巨大構造單元,如板塊或古板塊、造山帶等;小至露頭尺度的構造或手標本的組構,更小的構造甚至需要藉助於顯微鏡才能觀察。
構造地質學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地質構造的幾何形態、組合型式和分布規律。
(2)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質背景和運動學、動力學機制。
(3)地質構造的變形序列和構造演化歷史。
㈤ 構造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地質構造的研究應包括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研究,以及構造發育、演化的歷史分析。①構造幾何學的研究是對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和規模及其組合型式和相互關系進行觀察、描述和測量; ②構造的運動學分析是根據構造幾何學的有關資料和數據,去追索現有構造狀態和位置的岩體在變形時,物質相繼發生的位移、轉動和應變等內部和外部的運動; ③動力學的研究則是探索構造變形時作用力的性質、大小、方向、應力場的演化以及外力與應力之間的關系; ④構造的歷史分析是通過野外觀察和室內對有關資料的綜合研究,闡明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成時期及其發育順序。這幾個方面的研究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對構造形態進行幾何分析則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基礎,有了構造幾何分析的基礎,才可能正確分析地質構造的演化歷史和成因,進而對各個地區的構造分析資料及其他方面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揭示出地殼構造的形成和發展規律。
盡管對不同岩石類型地區地質構造和不同尺度構造的研究任務和方法各有不同,但是,野外觀察和地質填圖始終是研究地質構造的基本方法。通過野外觀察填繪的地質圖,不僅可反映出一個地區各種岩層和岩體的分布,而且根據岩層和岩體的產狀、相互關系和各自的時代,可以認識該區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態、組合特徵和發育史。通過繪制剖面圖和根據地面的構造形態觀測及鑽井和物探等提供的資料,編繪構造等高線圖和等厚圖,能較好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的特徵。
研究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及其相互關系,一方面是採用填繪地質圖、編制有關圖件以及相應文字描述的常規方法; 另一方面是通過對各種面狀構造和線狀構造要素的力學性質、產狀和相互幾何關系的系統觀察和測量,應用極射赤平投影或電子計算機作數理統計分析和自動化成圖,從而得出地質構造產狀方位的型式和對稱性的特徵,為建立地質構造三維空間圖像、分析構造變形機制和恢復變形歷史等提供依據。Bruna Sander ( 1930) 在《岩石組構學》中提出的變形岩石顯微組構的幾何分析方法和運動學解釋原則,經廣大地質學家在實踐中進行修正和補充,現已發展成為不僅可用於顯微構造分析,而且也可以應用於中、小型構造乃至大型構造分析。
現代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和航片、衛片的採用,擴大了觀察地質構造的視域和深度,彌補了野外地質觀察的局限性; 而鑽探、物探等工程和探測技術的應用,為了解地下構造情況,提供了重要資料。
研究地質構造不能只滿足於形態描述,還要應用力學原理,鑒定各個構造的力學性質和相互關系,並分析它們的形成機制和各構造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得出區域地質構造的分布和演變規律。
研究地質構造形成的力學機制,常常需要進行模擬實驗。例如根據相似原理,用泥巴、石蠟、瀝青或凡士林等材料,做成某種形態和尺寸的試件,在設置的相應幾何邊界條件下,施加一定方式的力使之發生變形,觀察其變形特點、應力與應變之間的關系,並將實驗模型與自然界的構造原型進行類比,藉以說明這種構造的形成、發展和組合關系以及構造變形的邊界條件和應力作用方式。計算機的應用使構造地質的研究向定量的數理分析方向發展。如應用有限單元法來計算一定地區內的各點的應力方向和大小,進而對該地區的構造應力場做出數學模擬,據此,可以推斷出相應的構造圖像,並與該地區的地質構造特徵進行比較。
對地質構造進行歷史分析,一般是根據地層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系及各種構造間成因聯系和交截、疊加關系,並結合沉積岩相、厚度以及岩漿活動等方面的分析,或配合同位素地質年代的測定資料,分析該區構造形成時代和發育順序,劃分構造發育的階段,恢復區域構造發展史,從而對該區地質構造的規律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
在構造地質學研究中,還需與岩石學、地層學、地貌學及地球物理學等學科密切結合。
㈥ 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研究地球的物質組分及其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的學科有:地球化學、結晶學、內礦物學、岩石學、礦容床學和寶石學.
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及其形成條件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有: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
研究地球的歷史的學科有:地史學、古生物學、岩相古地理學和第四紀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應用問題的學科有: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學科有: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和實驗地質學.
全球的綜合性研究的學科有:板塊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和天文地質學
㈦ 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構造地質學 ( structural geology) 是地質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地殼或岩石圈的地質構造。所謂地質構造 ( geological structure) 是指組成地殼的岩層和岩體在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的變形,從而形成諸如褶皺、節理、斷層、劈理以及其他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等。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由內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規模、形成條件、形成機制,分布和組合規律以及演化歷史,並進而探討產生地質構造的地殼運動的方式、規模和動力來源。
地質構造的規模有大有小,大到成百至數千平方千米乃至全球規模; 小的則表現在一定范圍的露頭上或手標本上; 更小的甚至需藉助於顯微鏡才能觀察。因此,對地質構造的觀察研究,可以按規模大小劃分為許多級別,稱為構造尺度 ( tectonic scale) 。構造尺度的劃分是相對的,一般把構造尺度劃分為巨、大、中、小、微、超顯微等級別。不同尺度的地質構造各有其不同的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野外地質調查,通常是從小尺度或中尺度的地質構造觀察入手。至於大尺度和巨尺度的區域構造的研究,屬大地構造學的研究范疇。
構造地質學著重研究中、小尺度地質構造的基本形態、產狀、分布和組合關系及對各種構造的認識方法和分析方法,並探討各種構造的形成條件和力學機制。
㈧ 應用構造地質學的研究方向是什麼
應用構造地質學的研究方向:地質學能觀察和研究的范圍和領域將日益擴大。在空間上,不但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法逐步深入到岩石圈深部,而且對月球、太陽系部分行星及其衛星的某些地質特徵,將有更多的了解。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其他學科的發展和向地質學的進一步滲透,先進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使用,同精細、深入的野外地質工作相結合,會使人們有可能對更多的地質現象和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進行更深入和本質性的研究。
在於認識和運用地質體的成因和運動的規律性。地質礦產資源和能源的成礦背景,控礦容擴因素都與構造演化、構造環境和成因機制緊密聯系。構造地質作用更是地質災害的發生的重要的決定因素;工程建設及減災等環境科學問題,也與構造地質學的研究直接相關聯。
㈨ 1,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的內容2,哪幾個方面來識別岩層的層面
1.主要研究地球表層岩石,岩層,岩體在力的作用下變形形成的各種現象(構造)
2.可以從顏色,性質,礦物種類,顆粒大小等方面來識別岩層的層面,當出現突變時往往是層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啊~
㈩ 構造地質學的內容簡介
本書系1984年出版的《抄構造地質學》教材的修訂本。修訂本仍保持原書的體系和分章,但對各章及附篇和附錄的內容、圖件都作了不同程序的修改、調整和更將。全書由十章正文、附篇和附錄三部分組成。附篇和附錄另裝成冊。全書約46萬字,插圖523幅,附圖23張。
本書著重講述地殼基本地質構造的形態特徵、分類、組合型式和形成機制,以及各類構造的觀察描述和研究方法,並專章講述了岩漿岩體和變質岩區構造研究。
本書供高等地質院校地質類專業師生教學用,也可作為其他專業教學參考書,並可供生產和科研等地質科技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