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縫合線是怎麼形成的
⑴ 地質學如何解釋地縫合線
兩陸地板塊的碰撞結合地帶就是地縫合線。兩個大陸板塊匯聚時,在原弧溝系中發生碰撞,於是產生大規模的水平擠壓,褶皺成巨大的山系。現在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帶,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條地縫合線。
⑵ 地質縫合線問題
縫合線 同【地復縫合線】。
沉積制岩的一種構造現象。常見於石灰岩、大理岩中,石英岩中也可見到。在岩石剖面上呈鋸齒狀曲線,狀如動物頭蓋骨中的接合縫,在平面上是起伏不平的面。通常與岩層面大致平行,也可斜交或垂直。其成因一般認為是在上覆岩層靜壓力下,岩石受到沿其各種縫隙、粒間空隙進入的地下水的不均勻溶解並相互擠壓形成。
⑶ 外科手術後的縫合線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外科手術的縫合線一般可分為可吸收線和不可吸收線兩大類:
1、可吸收線
即可吸收腸線就是可以被組織吸收的線,所以縫合以後不需要進行拆線。醫用腸線分普通腸線和鉻制腸線兩種,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時間的長短,依腸線的粗細及組織的情況而定,一般6~20天可完全吸收。目前腸線均採用一次性無菌包裝,使用方便.可吸收腸線
(1)普通腸線:用羊腸或牛腸粘膜下層組織製作的易吸收縫線。吸收快,但組織對腸線的反應稍大。多用於癒合較快的組織或皮下組織結扎血管和縫合感染傷口等。一般常用於子宮、膀胱等粘膜層。 (2)鉻制腸線:此腸線系鉻酸處理製成,可減慢組織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應比普通腸線少。一般多用於婦科及泌尿系統手術,是腎臟及輸尿管手術常常選用的縫線,因為絲線會促進形成結石。使用時用鹽水浸泡,待軟化後拉直,以便於手術操作。
2、不可吸收線
即不能夠被組織吸收的縫合線,所以縫合後需要拆線。不可吸收線
具體拆線時間因縫合部位及傷口和患者的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當創口癒合良好無感染等異常情況時:面頸部4~5日拆線;下腹部、會陰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關節處可延長一些,減張縫線14日方可拆線。對營養不良、切口張力較大等特殊情況可考慮適當延長拆線時間。青少年可縮短拆線時間,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遲拆線時間。傷口術後有紅、腫、熱、痛等明顯感染者,應提前拆線。遇有下列情況,應延遲拆線: 1.嚴重貧血、消瘦,輕度惡病質者。 2.嚴重失水或水電解質紊亂尚未糾正者。 3.老年患者及嬰幼兒。 4.咳嗽沒有控制時,胸、腹部切口應延遲拆線。
⑷ 菊石縫合線的地質意義
確定菊石種屬,進而確定地層時代
⑸ 土是怎麼形成的
土壤的形成:
岩石經過風化形成成土母質(在此過程中少量的礦物質被釋放)。成土母質因為積累了有機物和養分使得有低等的植物在成土母質上著身形成了原始土壤(在此過程中有機物更加豐富,並且形成了腐殖質)。原始土壤的形成使得高等的植物著身形成了成熟土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土壤。
風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質改變,形成結構疏鬆的風化殼,其上部可稱為土壤母質。如果風化殼保留在原地,形成殘積物,便稱為殘積母質;如果在重力、流水、風力、冰川等作用下風化物質被遷移形成崩積物、沖積物、海積物、湖積物、冰磧物和風積物等。
(5)地質縫合線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土壤是在氣候、母質、植被(生物)、地形、時間綜合作用下的產物。
土壤由礦物質和腐殖質組成的固體土粒是土壤的主體,約占土壤體積的50%,固體顆粒間的孔隙由氣體和水分佔據。
土壤氣體中絕大部分是由大氣層進入的氧氣、氮氣等,小部分為土壤內的生命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進入土中,其中包括許多溶解物質。
土壤中還有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腐殖質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作物養分的主要來源 腐殖質既含有氮、磷、 鉀、硫、鈣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經微生物分解可以釋放出來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強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質是一種有機膠體,吸水保肥能力很強,一般粘粒的吸水率為50%-60%,而腐殖質的吸水率高達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質 腐殖質是形成團粒結構的良好膠結劑,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鬆度和通氣性,改變砂土的鬆散狀態。同時,由於它的顏色較深,有利吸收陽光,提高土壤溫度。
(四)促進土壤植物的生長 腐殖質為植物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能量,土壤酸鹼適宜,因而有利植物生長,促進土壤養分的轉化。
(五)作物生長發育 腐殖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腐殖酸、有機酸、維生素及一些激素,對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增強呼吸和對養分的吸收,促進細胞分裂,從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長。土壤有機質主要來源於施用的有機肥料和殘留的根茬。
許多社隊採用柴草墊圈、秸稈還田、割青漚肥、草田輪作、糧肥間套、擴種綠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使土壤越種越肥,產量越來越高,應當因地制宜加以推廣。
⑹ 礦床同生成因的地質證據
1.礦床在火山-沉積岩系中產出的層序
大量資料證明,噴流-火山成因類型的塊狀硫化物礦床均形成於火山活動的間歇期。如加拿大阿比蒂比帶的礦床主要產出於基性到酸性火山雜岩的頂部,與礦體直接臨近的容礦岩石主要是酸性火山岩相,尤以酸性火山碎屑岩更為常見。塊狀礦體呈層狀透鏡體,向上和向外凝灰岩或燧石疑灰岩夾層增多,有時出現炭質泥岩(如提敏斯地區的 Kidd Creek礦床)。礦體與上覆安山岩呈截然突變的接觸關系,表明礦床形成於另外一個火山噴發旋迴之前。塞普勒斯型礦床也如此,一些典型礦床都由3部分組成:上部赭石層、中部塊狀礦體、下部細脈帶硅質礦石。赭石層厚度雖然不大,但它是火山噴發間斷的有力證據。日本黑礦型礦床大多賦存於一層穩定的長英質碎屑岩之上,白色的流紋岩穹窿及伴生的角礫岩則在近礦下盤出現。值得指出的是,黑礦型礦體的頂部常常有赤鐵礦-燧石層存在。這種赤鐵礦-燧石層的形成溫度變化於60~150℃(Tsutsumi,et al.,1983),是在海底熱液成礦系統的衰弱期沉積的。顯然,噴流-火山成因類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都位於火山岩系的頂部,或者某個單一火山噴發旋迴的頂部,並伴有熱水沉積岩形成。這些普遍性的地質特徵為該類型礦床形成於火山活動間歇期提供了佐證。噴流-沉積成因類型礦床形成於海相環境,容礦岩系為一套含黃鐵礦的黑色頁岩,並常有硅質岩、電氣石岩伴生。從沉積相角度來看,這類礦床主要形成於非補償型深水盆地的凝縮層序中。
上述事實說明,兩類塊狀硫化物礦床都形成於相對穩定的構造-地質環境中,這正是熱液對流成礦系統得以維持的前提,否則,該成礦系統或者因構造活動而終止,或者因排泄到海底含金屬鹵水無處儲集而分散,礦床將無法形成。在某種意義上講,塊狀硫化物礦床的形成過程和石油一樣,需要一個配合得當的生、儲、蓋地質條件。
阿克塔什-薩落依成礦帶位於石炭紀弧後裂谷坳陷帶內。該區主要礦床分別產出在 2個層位中:以基性火山岩為容礦主岩的下石炭統火山-沉積岩系(薩落依礦床),以酸性火山岩為容礦主岩的上石炭統火山-沉積岩系(圖2-3)。具體來講,根據火山-沉積建造,薩落依礦區可劃分出3個地層單元(圖3-17)。下部單元主要為枕狀、塊狀和杏仁狀石英拉斑玄武岩;中部單元主要為火山碎屑岩、熱液沉積岩和少量正常沉積碳酸鹽岩;上部主要為枕狀、塊狀石英拉斑玄武岩和少量基性火山塊集岩。薩落依礦床則產於下部地層單元與中部地層單元之間或在中部地層單元之中,即礦床形成於火山噴發活動的間歇期,位於下部火山熔岩與上部火山沉積岩層位之間。阿克塔什礦床產在上石炭統克孜里奇曼組火山-沉積岩系中。根據火山-沉積建造特徵,該組地層又可劃分為2 個岩性段:下岩性段下部為玄武岩、流紋岩和流紋質凝灰岩,其上部為層狀灰岩、泥灰岩和砂岩;上岩性段為海相火山岩和沉積岩互層的岩石組合,但火山活動的規模和強度均較弱。不管是在下部岩性段或上部岩性段,礦體均位於流紋質凝灰岩中,即礦床形成於火山噴發的間歇期。
上述可見,阿克塔什-薩落依成礦帶主要礦床位於火山岩系的頂部或某個單一火山噴發旋迴的頂部,並伴有熱液沉積岩形成。礦床在火山-沉積岩系中產出的層序及其與火山岩之間的時空關系與VHMS型礦床普遍性的地質特徵相一致,這為研究區礦床火山噴流-沉積成因提供了有力地質證據。
2.礦體地質特徵
目前,薩落依礦床共發現4個礦體,它們均為層狀或似層狀,與地層整合接觸(見圖3-17)。如Ⅲ號礦體的礦石組構及礦物組成均有明顯的分帶現象:上部為含黃鐵礦碧玉岩,中部為條帶狀黃鐵礦礦體,下部為塊狀含銅黃鐵礦礦體。這種分帶現象是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的重要地質特徵之一。
在阿克塔什地區,已發現礦體有7個,均為層狀、似層狀,走向延長可達1300 m。這些礦體嚴格產在流紋質凝灰岩層位中,與地層整合(見圖3-19)。某些礦體具典型的雙層結構:上部為硫化物透鏡體,主要由條帶狀、塊狀礦石組成;下部為細脈浸染狀礦體,圍岩蝕變明顯。在該礦床,金屬-礦物分帶現象也十分明顯,上部條帶狀礦石主要是黃鐵礦硅質岩,幾乎不含銅;中部塊狀礦石及下部脈狀礦石則出現閃鋅礦、黝銅礦和黃銅礦,銅的最高含量可高達3.55‰。這種金屬-礦物分帶為研究區主要礦床屬於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提供了重要證據。
3.礦石同生沉積的組構特徵
對於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塊狀透鏡體上部的礦石具有特徵的沉積條帶構造。在阿克塔什-薩落依成礦帶,主要礦床上部的層狀礦體中,條帶狀礦石亦十分發育。這些條帶狀礦石分布廣、有穩定的產出層位,礦石條帶與地層層理一致,具同生沉積特徵。在條帶狀礦石中,硫化物主要為黃鐵礦、有時見有少量閃鋅礦(97SL034 樣品),與硫化物互層的脈石主要為硅質條帶。如前所述,這些條帶狀硅質是同生成因的熱液沉積岩。另外,有些條帶狀礦石中含有火山晶屑,硫化物條帶或硅質條帶具有圍繞晶屑順層分布的沉積構造特徵。硅質條帶主要是由微晶石英組成。有時石英呈長條狀,它們或者圍繞粗晶黃鐵礦晶體或者垂直黃鐵礦條帶呈束狀生長。這說明長條狀石英是後期再結晶形成的,而不是熱液交代的產物。
4.黃鐵礦的變形及再結晶作用
在全世界范圍內,塊狀硫化物礦床形成的地質環境已被研究得比較清楚了。這類礦床不但是特定地質環境的產物,而且它們又在該環境下經歷了後期各種地質事件的影響,致使礦石的結構、構造在宏觀和微觀上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其變化程度,取決於它們受變形、變質作用的強度。如在加拿大塞爾溫盆地中,大多數塊狀硫化物礦床只受到了低綠片岩相變質作用的影響,故礦石的原生結構得以完好的保留(Jonasson,et al.,1986);而帕賽爾盆地的沙利文礦床則受到了高綠片岩相變質作用的影響,礦石主要原生結構消失了,變質結構占據了主導地位(Gu L.et al.,1992)。在美國阿巴拉契亞山地區,諸多塊狀硫化物礦床中,它們各自分別經歷了自綠片岩相到角閃岩相不同程度區域變質作用的影響,因此,其礦石原生結構變化的程度也各異(Graig,1983)。在澳大利亞,布羅肯希爾塊狀硫化物礦床經歷了高級變質作用影響,其礦石原生結構、構造完全消失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對該礦床成因的爭論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同生成因的觀點最後才廣為人們所接受。
在同生礦床和後生礦床的研究工作中,在方法論和認識論上存在著本質性差別的「歷史觀」。同生論者認為,同生礦床形成後經歷了長期的、復雜的變形、變質作用,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礦石並非生來就是這樣的,而是經過各種地質事件改造、演化的最終結果。記錄這部發展史的「文字」,主要是礦石本身的結構、構造。因此,用歷史的、演化的觀點研究礦石結構、構造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是正確認識礦床成因的重要途徑。
正如Graig(1983)所指出的,黃鐵礦、磁黃鐵礦及毒砂在中等程度的變質作用下,最有可能保持其原始成分及結構特徵。在變質作用過程中,即使這些礦物發生了再平衡,那麼在隨後的退變質作用期間,它們也最可能保留下變質強度的某些記錄,而不會達到完全再平衡。由於黃鐵礦廣泛存在於各類塊狀硫化物礦床中,所以許多研究者對黃鐵礦的結構進行了詳細研究,以探討礦石形成、發展、演化的歷史(McDonald,1967;Vokes,1969;Graf,et al.,1970;Mookherjee,1971、1976;Sarkar,et al.,1980;Graig,1983;McClay,et al.,1983;Goodfellow,1987;Gu L.,et al.,1992)。
在阿克塔什-薩落依成礦帶,普遍存在黃鐵礦。我們主要是在顯微鏡下對黃鐵礦的結構進行了研究,目的在於查明與礦床成因有關的黃鐵礦的結構特徵。大部分研究樣品用20%HNO3侵蝕約30 s,以確保黃鐵礦的微細結構更清晰可見。現具體討論如下。
(1)同生沉積/早期成岩結構
對於同生礦床,顯微雛晶和莓球/球粒結構是礦床沉積和成岩過程最基本的結構。這些結構在許多受變質作用較弱的塊狀硫化物礦床中被發現(Eldridge,et al.,1983,Jonas-son,et al.,1986,Gu,et al.,1992),並為礦床同生成因提供了重要證據。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黃鐵礦顯微雛晶主要呈半自形晶到自形晶,個別者為他形晶。雛晶呈各種不同方式產出:有的為單個晶體,呈浸染狀分布於硅質岩中,並成為環帶增生晶的晶核,名副其實地成了增生晶的雛晶;有的被包裹於大斑晶之內,形成包含結構或多晶內部結構。這種雛晶粒度一般變化於5~20μm之間,相對細,耐侵蝕,很少含雜質包裹體。
(2)成岩環帶增生結構
增生是一種成核作用和晶體生長作用。晶體生長是在已存在的晶體表面上生長同一種或不同種礦物的過程。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黃鐵礦的成岩增生晶常見。環帶增生晶總是有個生長核心,但各有不同:有的核心為自形或半自形的黃鐵礦顯微雛晶;有的核心為微細黃鐵礦與脈石礦物組成的集合體,該集合體與不含雜質礦物的增生相明顯不同,可能是最初的沉積物。環帶增生晶本身自形程度極高,有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種晶形。這些晶形之方正,邊界之筆直如能工巧匠所為之。增生晶環帶數目 1~4 環不等,帶寬變化於5~50μm之間。增生晶較純凈,很少含雜質包裹體,但在大的增生晶中有時包裹小的黃鐵礦原生晶。增生晶粒徑變化較大,小者僅10~20μm,大者可達150~250μm,但總體看來仍屬於低級變質的細粒結構。增生晶具等向性結晶習性,這說明該類增生晶是成岩期形成的,與變形作用無關。自形的環帶增生晶往往有一個無環帶的鑲邊,該鑲邊寬度不等,有的比環帶增生晶本身還大,可能形成於後期區域變質階段。
(3)變形結構
在不同程度變質作用的影響下,黃鐵礦可發生各種類型的變形作用,形成多種型式的變形結構。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黃鐵礦的主要變形結構如下。
1)碎裂變形
由於黃鐵礦是脆性礦物,在各種程度的變質作用下,碎裂變形都普遍被發現,尤其對於粗粒黃鐵礦,碎裂變形結構更常見。實驗證明,當溫度高達400℃,應變速率為10-4~10-7MPa/s,圍限壓力為1000 MPa時,黃鐵礦的變形作用仍處於脆性范圍。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黃鐵礦單個顆粒均具強烈的碎裂變形結構。壓碎的角礫呈稜角狀,粒度相差懸殊,小者僅3μm,大者為500μm。壓碎角礫間裂隙寬窄不等,有的只是破裂,不具明顯縫隙;有的顯著裂開,礫間縫隙寬達 3~10μm,角礫已發生了位移。統觀全局,裂隙系統無任何方向性,破裂縫隙間充填物視情況而定,有的為方解石,有的為閃鋅礦和方解石共存。
2)位錯變形
在相應低溫、高壓(限制了碎裂變形)的情況下,黃鐵礦可通過晶格位移發生變形(Cox,1987)。位錯變形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的黃鐵礦中較為常見。在經過侵蝕的光片中,它們呈拉長的、排列整齊的大量小凹槽表現出來。這些小凹槽長度不等,短者 4~5μm,長者可達40~50μm,並沿著一個或兩個方向分布,具顯著的定向排列特徵。
3)壓溶結構
在相對低溫,也即低級變質作用條件下,壓溶是礦物變形主要機制之一。壓溶過程的物質擴散運移,顯然是藉助於流體(可能是孔隙溶液)進行的。圍繞單個顆粒邊緣或在諸顆粒之間,物質必然由高壓應力點向著低壓應力處擴散遷移。因此,伴隨著壓溶作用,可形成同變形增生晶。
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在黃鐵礦中可見到特徵的壓溶條帶。在此條帶內,礦物顆粒普遍縮小,最小的微角礫小於1μm。在局部高壓應力區內,黃鐵礦完全溶解,難溶物硅質則集中充填於壓溶縫隙中。
深入的顯微鏡研究證明,礦石的壓溶結構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兩個黃鐵礦單晶接觸處,可因壓溶作用形成鋸齒狀的縫合線結構,其壓溶縫隙亦被硅質所充填。同樣,由於壓溶作用,一個黃鐵礦顆粒可以插入到另一個黃鐵礦顆粒之中,並伴隨著軸面破裂形成。
(4)變質結構
一般來講,在構造變形以後,進一步影響、改變同生礦床的主要事件是區域變質作用和花崗岩侵入作用。這些地質作用對礦石結構、構造影響的程度已有許多研究資料(Tem-pleman-Kluit,1970;Vokes,1971;Craig,1983;McClay,et al.,1983),現就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有關問題討論如下。
1)變斑晶
在塊狀硫化物礦床中,黃鐵礦大變斑晶是普遍存在的。這種變斑晶是受區域變質作用影響還是受其他熱事件(如花崗岩侵入作用)影響形成的,有時極難確定。但是,不管怎樣,大量硅酸鹽、碳酸鹽或其他硫化物包體存在於這些變斑晶中,為晶體生長提供了肯定性的證據。換句話說,這些黃鐵礦大斑晶不是原生晶,而是後來再結晶作用形成的。這種黃鐵礦變斑晶既產於硅質岩內,也產於條帶狀或塊狀礦石中。顯微鏡下研究發現,呈浸染狀分布於硅質岩中的黃鐵礦變斑晶中含大量脈石礦物包裹體,而產於塊狀礦石中的這種變斑晶含有黃鐵礦原生晶。變斑晶具等向性結晶習性,一般無環帶結構,易被侵蝕。
2)多晶內部結構
許多黃鐵礦變斑晶,盡管具有單晶的外表,但是其內部常常具有許多獨立的小晶體,構成多晶內部結構。在變質作用影響下,原始的雛晶集合體不可能長成單個晶體的最終形態,因此,一個大斑晶內部由多個小晶體組成的結構,一定是在變質作用高峰期或退變質作用時再結晶作用的結果。在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這種多晶內部結構常見。在一個黃鐵礦斑晶中,有多個他形粒狀黃鐵礦小晶體,其粒徑變化於 5~20μm。原生晶潔凈,不含包裹體。
(5)礦床形成、演變的「史記」
在變形和變質作用時,黃鐵礦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如變形類型、變形機制、再結晶特點、粒徑與變質程度的關系等已有了大量研究資料。本節的目的在於應用現有的研究成果,查明研究區黃鐵礦同生沉積/早期成岩結構及後期的變形-變質結構,為正確認識礦床的形成、發展史提供實際資料。換句話說,在現在的科學水平上,我們還沒有可靠的地質年代學方法測定礦床形成的時代,但是,通過礦床變形-變質作用的研究,我們可以有把握地確定礦床是形成於主構造運動之前或其後。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結合礦床所處的地質環境及區域地質發展史,正確地把礦床放在該區主要地質事件的時間序列中去,而不致於發生重大的成礦史「顛倒」。無疑,這將為礦床成因提供重要的基礎地質事實。
上述事實證明,阿克塔什-薩落依成礦帶主要礦床經歷了長期的,受到各種地質作用影響的形成、發展過程。概括起來,這些地質作用有3 種:同生沉積/早期成岩作用;構造變形作用;變質再結晶作用。
在本礦床,黃鐵礦的同生沉積/早期成岩結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存,其主要產出方式有顯微雛晶及成岩環帶增生晶結構。顯微雛晶的產狀主要為浸染狀單個晶粒及微晶集合體兩大類。前者自形程度好,後者自形程度差,晶粒間被圍岩的硅質組分所充填,是一種特徵的同沉積結構。成岩期形成的黃鐵礦環帶增生晶在本礦床較為常見。如上所述,增生晶都有個生長核心,盡管這些核心各有不同,但都表現出了同沉積形成的特徵。增生晶環帶結構發育,環帶寬度有的竟小於1 μm,說明了它們形成於熱傳導速率有限的低溫環境;結晶環帶耐侵蝕,其中很少含雜質包裹體,意味著增生晶是在低溫條件下緩慢形成的;增生晶具等向性結晶習性,表明了再結晶作用是在靜水壓力下進行的,並發生於構造變形作用之前。
同生沉積/早期成岩結構的研究為本礦床初始成因提供了證據,也為進一步研究礦床形成後遭受的變形、變質作用建立了基礎。總體看來,本礦床受到了較強烈的構造變形的影響,黃鐵礦的主要變形結構有:碎裂結構、位錯結構及壓溶結構。正如 McClay 等(1983)所指出的,在低級變質作用和相應的地應力變化速率條件下,黃鐵礦的主要變形機制是碎裂和壓溶作用;在相對高溫、高壓條件下,黃鐵礦將通過晶格位錯移動發生變形。就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而言,黃鐵礦的碎裂和壓溶結構相當普遍,尤其對於粗粒黃鐵礦,伴隨著壓溶作用總有碎裂變形發生。在塊狀礦石中,我們發現了壓溶劈理帶,說明了該礦床曾受到了較強的應力變形作用。顧連興等(1992)研究證明,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層控鉛-鋅礦帶中,變質程度為低綠片岩相的湯姆礦床、冰斗礦床中的黃鐵礦未有任何位錯變形結構,而變質程度為高綠片岩相的 Faro 礦床中的黃鐵礦位錯結構發育。可見,位錯結構形成於相對高的溫度、壓力條件下。根據 McClay 等(1983)所研製的粒徑為 100μm黃鐵礦的變形機制圖解,位錯滑移結構形成的最低溫度大於 350℃,壓應力為 230~570MPa。從上述資料可見,對於黃鐵礦位錯變形較普遍的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其受變形-變質作用的溫度、壓力條件大約介於中至高綠片岩相之間。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在該礦床中,黃鐵礦的莓球結構及膠狀結構消失了,但晶體生長結構比較發育。
變質作用對改變礦床的原生面貌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在變質作用影響下,粒徑達2~6 mm的黃鐵礦自形斑晶普遍可見。這些都給予人們礦床是後生成因的第一印象。但是詳細研究證明,黃鐵礦大斑晶有著復雜的形成、發展史。一般情況下,它們都含有一些成分不同、特點不同的包裹體:有的包裹體是只有一個生長環帶的黃鐵礦顯微雛晶;有的包裹體是具多個環帶的黃鐵礦成岩增生晶;有的包裹體是不具環帶結構的黃鐵礦微晶集合體;有的包裹體是圍岩的成分。含有如此復雜包裹體成分的黃鐵礦斑晶,顯然是變質再結晶形成的,而不可能是熱液交代作用的產物。
總之,阿克塔什-薩落依礦床黃鐵礦同生沉積/早期成結構和變形及再結晶作用種種事實,記錄了礦床形成、發展、變化的全部歷史。為礦床同生成因提供了直接和間接的地質證據。
⑺ 地質大循環是怎麼形成的
地質大循環又叫「物質的地質大循環」、「物質的地質淋溶過程」。指礦物版質養料在大陸與海洋之間循環變權化的過程。地殼表面的岩石和礦物,在物理、化學和生物風化作用下,逐漸會破碎成碎屑土粒和溶解於水的礦物質,這些碎屑土粒和礦物質中的一部分,又會在雨水的沖刷、淋溶下,被水流最終帶到湖泊和海洋,並在那裡沉積下來形成各種沉積岩石。經過漫長的歲月,由於地殼運動,海底上升為陸地,沉積岩再次遭受風化變成碎屑土並把所含礦物質養料重新釋放出來。這種岩石風化——淋溶——沉積——成岩——風化的循環往復過程,就叫「地質大循環」。
⑻ 青藏高原上到底有幾條大地縫合線,分別是什麼
補充三條:
昆侖—阿爾金—祁連地縫合線
班公湖—怒江地縫合線
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地縫合線
⑼ 地質丘陵是怎麼形成的
有一部分是地殼運動擠壓斷裂形成的,有一部分是板塊擠壓運動形成的
⑽ 地質斷層是怎麼形成的
斷層是地殼受力發生斷裂,岩層或岩體順破裂面發生明顯位移的構造,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是地殼的最重要構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斷層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中國華山北坡大斷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