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公園申報材料怎麼歸檔

地質公園申報材料怎麼歸檔

發布時間: 2021-03-02 20:23:28

A. 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和要求

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以來,在UNESCO地學部主持下,國際地學計劃(IGCP)科學執行局會議多次討論地質遺跡保護的科學意義和社會效益,各國地質學家逐漸形成了共識,即推動地質公園發展,以保護地質遺跡,恢復地質生態環境,普及地球科學知識,補益地方經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特別是1996年在北京舉辦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討論了歐洲地質公園的建設問題,在歐盟的支持下,2000年歐洲地質公園正式建立,現已有15個國家的32個公園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地學工作者早在1985年就已提出建立地質公園的設想,世紀之交,更是把地質公園建設推動得如火如荼,走在了各國的前面。全球地學界已對地質公園工作有了比較一致的認識,並協力打造這一品牌。

UNESCO第29次大會決定「建立具有特殊地質特色的全球地質景區網路」,UNESCO156次執行局會議更進一步要求「選擇地質上有特色,同時兼顧景觀優美,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地質遺跡建立地質公園」。2001年6月UNESCO執行局通過(161EX/Decisions,3.3.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其成員國提出的創建具有獨特地質特徵區域的自然公園(也稱地質公園)」的特別動議。

1.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工作指南

2002年1月,UNESCO地學部再次提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計劃,並於2002年5月正式發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工作指南》(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辦公室,2002)。

2003年2月7日,UNESCO地學部召集IGCP科學執行局、地球科學聯合會和地理聯合會及地質公園顧問專家組共同討論決定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工作正式啟動,各成員國按世界地質公園工作指南要求和標准准備好申報,在通過UNESCO地質公園顧問專家組同意後,上報正式申請給UNESCO。UNESCO2003年2月7日會議還專門對UNESCO制訂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工作指南》,進行了逐條討論和修改(European Geoparks Net-work.2002,2003,2004,2005)。

正文,分為4條30款。

第一條對地質公園的定義標准進行了敘述。地質公園有明確的邊界線,有足夠大的面積適應於當地經濟發展,有一系列具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價值,能代表某一區域的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和地質作用的地質遺跡(或遺跡群),也許還有生態和歷史、文化意義;以公園的方式進行保護、管理和經營,使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支撐點;使之為當地居民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和文化發展的基地;使之成為保護地質遺跡和開展科學研究的基地;使之成為大眾科學普及和學生實習的基地;其所在國的獨立司法權不受影響,所指定的管理機構必須制訂詳細的管理規劃,統一好各方面的利益,並負責向UNESCO報告公園的發展情況,解決好UNESCO不同項目重疊交叉的協調問題。

第二條世界地質公園提名程序。地質公園在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後,著手准備申請報告,地學特徵分析陳述中,應得到各國權威地學機構首肯,要請求UNESCO地質公園顧問專家協助報導,申請報告和支持性材料,通過UNESCO國家委員會上報UNESCO地學部後,由顧問專家組織現場考查和評審,並根據情況提出補充修改意見,若符合標准即可向UNESCO總幹事推薦,由UNESCO總幹事批准並通知申請人和相關國家。

第三條在獨立的國際地質公園顧問專家組正面積極評價的基礎上,本地質公園即可被UNESCO授權使用「UNESCO」承認其優秀性,並不意味著UNESCO承擔法律和財政上的責任。

第四條要求世界地質公園的管理部門應通過該國駐UNESCO代表團遞交定期的評估報告,並對提出的要求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對於不達標的公園或者自願退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公園可按程序除名。

申請表的內容是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必備材料,重點要組織4個方面的材料,即屬地鑒別、科學意義、屬地分析和代表主管機關的簽字。

對其他保護區域要協調好關系,對文化遺產的各類交流活動要適時開展。

2.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現場評估和評審

經3年試行,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GGNBureau)於2006~2007年對原世界地質公園的章程進行了補充修改,規定了每個國家每年只能提出兩個申請(首次申請可提三個)預選地,這些預選地首先必須是國家地質公園;對類型相似的提名地其間距離不應小於200km;對現場考察一般不能太短(5天為宜),對申請材料要求簡潔明了,以80頁以內為宜。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制定了嚴格的評估表,供申請者自我評估和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現場評估和評審時使用,共分如下幾個方面。

(1)地質與景觀

·屬地;

·地質遺跡保護;

·自然和文化遺產。

其中特別重視地質遺跡的數量和評價,科學意義和遺跡類型,保護情況與解釋系統,開放情況和非地學遺跡情況。

地質遺跡保護的法律和規章的制訂,要求至少要有50%的面積進入保護區域。要有告示,有專人巡查,對採集標本要有專門規定,保護區的定期維護和清理,對自然損壞也應有防禦措施,開放的景觀可以定期輪休。

(2)管理結構

有完善有效的管理機構,有保護和發展規劃,要有強項和弱勢的分析,並有落實的核查,不僅有關地質和景觀,而且對區域農業、林業和旅遊業(特別是地學旅遊)的相關內容在市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好市場開拓和營銷,提出市場開發策略,搞好產品開發和分銷。旅遊路線的規劃和設計,不同功能區的劃分和管理開展合作與交流、不同專業的專家學者、科研部門和大中院校的合作與人員聘用,各類人員的比例與參與,和媒體的合作,資料庫與信息中心的建立。

(3)科學普及工作

建立教學與科研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提供條件,有專門的環境專家,開展環境教育,要有針對不同層次的人群開展的科學普及活動,並提供科普教材、電影光碟、幻燈片、錄像等。廣泛展示其科學價值。

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出版刊物,編寫論文和小冊子,出版專著或大眾讀物和普及讀物。

(4)地學旅遊

信息中心和展覽的設置,要有合作單位預先(比如一周)提供信息,成為接待遊客的中心,有簡易服務項目,特別是殘障人士的專項服務,提供信息方式多樣化,有紙質或音像,最好能互動,計算機網路是發布公共交通情況的快捷方式,最好能保證交通工具選擇的多樣性。

導游隊伍,針對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專業導遊人員(如地學、生物、環保等)的配備,設置重要解說牌,更需要通俗易懂的解說詞和出版物,有特殊的科普路線的設計和開發思路。

和各種媒體的合作,電子郵件的預約和行程安排的更新,多種便捷和環境友好型旅遊方式的安排、住宿、餐飲點位的設置要更加人性化。對公園提供的各類服務要經常評估,廣泛收集社會反映,統計社會需求變化,改進工作。

(5)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特色旅遊和服務系統的建立,地方特色產品和紀念品的生產銷售,既要積極營銷,擴大商業活動,提高當地居民就業和經濟發展水平,又要做到可持續,形成環境友好型和循環經濟、推動其健康發展,促進產業更新。

(6)可到達性和設施的完善

便捷的交通,優質的服務,是吸引遊客的重要條件,縮短路途時間,增長景區停留,保證遊客安全,以增加遊客滿意度。在公園申報時以上6項都應有一定基礎,並能通過評估,找出差距,不斷改進,日臻完善。

B. 誰有《中國國際地質公園建設技術要求和工作指南》電子版的發我一份!

我這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
前 言

中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是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體系」的倡議,貫徹國務院關於保護地質遺跡的任務,由國土資源部主持於2000年開始進行的一項新工作。
地質公園擔負三項任務:第一,保護地質遺跡,保護自然環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高;第三,開展旅遊活動,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國地質公園體系已初具規模。地質公園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地質遺跡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依託地質公園建設,很多珍貴地質遺跡得到了切實保護,社會地球知識科學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同時還帶動了旅遊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化振興。
為加強地質公園管理,進一步規范我國的地質公園規劃建設,指導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特製訂本技術要求。
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
地質公園的規劃編制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
2.體現地質公園宗旨,突出地質公園特色。
3.統籌兼顧,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
二、規劃工作的主要依據及規范性引用文件
(一)法律法規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38號)
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地質礦產部)
古生物化石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
(二)技術規范、標准、指南類: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技術要求與工作指南(國土資源部,2002-11)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指南和標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2008-06)
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
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 14529-93)
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
國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規范(國家環保局,1996)
關於加強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9〕50號)
(三)地質公園所在地的相關規劃: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交通規劃、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等。
三、規劃工作的重點及要求
(一)合理劃定、明確界定地質公園范圍
1.范圍劃定的原則
地質公園的范圍劃定要以能夠包含構成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遺跡並能實施有效保護為基本原則,方便管理,避免公園規劃面積過大,充分考慮區域內礦產資源賦存狀況和地方經濟建設情況,避免公園內設置礦業權,要注意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協調。
2.范圍的表述
地質公園的范圍除文字描述外,同時要用邊界控制點(拐點)坐標標注在適當比例尺的地形圖上。公園范圍如有變動必須標明變動情況,並說明變動的理由和原因。
3.土地權屬及使用
地質公園的土地權屬應清晰。公園內的土地權利人應服從地質遺跡保護的管理要求,其土地用途應符合地質公園規劃,必要時以「契約」「協議」等形式約定。
4.勘界
地質公園邊界及地質公園內的功能區界線,必須使用測繪儀器或GPS定位儀(註明誤差)進行准確勘界,測定邊界的重要拐點坐標,並標注在以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為底圖的《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上(根據規模按規劃圖件要求確定比例尺)。根據實際管理的需要,應依照邊界類型,設立明確的界線標示碑或標示牌。地質公園勘界的圖形與實測數據應建庫存檔。
為便於管理,在保證地質遺跡的完整性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邊界劃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線、山谷線、河流中線、水岸、陡崖邊線、道路、行政區邊界、土地權屬邊界等具有明顯分界特徵的地形、地物界線。
(二)地質公園園區、功能區
1.園區、景區
在公園范圍內,按地質遺跡景觀和其它景觀類型的空間分布與組合特徵、地貌的自然分區、交通連通狀況,特別是行政轄區的因素,可將地質公園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園區和園區之下的景區。為便於公園統一管理,一個公園的園區應相對集中,數目不宜過多。
2.功能區劃分
功能區的劃分應依據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別、地質遺跡保護的要求並結合旅遊活動的要求,在公園或獨立的園區范圍內,可酌情劃分出如下功能區:門區、遊客服務區、科普教育區、地質遺跡保護區、自然生態區、游覽區(包括地質、人文、生態、特別景觀游覽區)、公園管理區、居民點保留區等。
其中:
地質遺跡保護區:根據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可劃分為特級保護區(點)、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三級保護區。保護區的范圍必須准確劃定(要有重要拐點坐標)。各級保護區要有明確的保護要求:特級保護區是地質公園內的核心保護區域,不允許觀光遊客進入,只允許經過批準的科研、管理人員進入開展保護和科研活動,區內不得設立任何建築設施;一級保護區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賞步道和相關設施,但必須與景觀環境協調,要控制遊客數量,嚴禁機動交通工具進入;二級、三級保護區屬一般保護區,允許設立少量地學旅遊服務設施,但必須限制與地學景觀游賞無關的建築,各項建設與設施應與景觀環境協調。所有地質遺跡保護區內不得進行任何與保護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設活動;不得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不得設立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大型服務設施。
在公園園區范圍內,依據地質公園設立前批準的當地經濟發展規劃等開展的工程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補充地質遺跡保護可行性論證報告,經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報國土資源部批准後方可動工。建設單位應確保其建設活動不得破壞公園內的地質遺跡。
地質公園內禁止開山、開荒等破壞地貌景觀和植被的活動,不得設立任何形式的工業開發區。
科普教育區:公園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地質科普廣場一般設於此區。要考慮景區已有的建設,有條件的公園可以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培訓基地,開辟專項科普旅遊路線等。
遊客服務區:服務區內可發展與旅遊產業相關的服務業,控制其他產業,不允許發展污染環境、破壞景觀的產業。服務區的面積可控制在地質公園總面積的百分之二以內。
(三)地質遺跡的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
應開展對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地質遺跡類型劃分可參照附表1)。規劃應說明公園內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工作現狀,並確定近期、中期、長期的工作目標和計劃。
1.地質遺跡的調查
地質遺跡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查明公園內應當予以保護的地質遺跡的類型與空間分布;地質遺跡的地質地貌背景,例如構成地質遺跡的岩石、地層,控制地質遺跡形成的構造與外營力作用,地質遺跡所處的地貌類型單元等;能描述和分析地質遺跡形態和性狀特徵的各種參數;地質遺跡受到破壞與保護的現狀;對地質遺跡產生破壞或威脅的自然與人為的影響因素。
地質遺跡野外調查的信息與數據採集,應能滿足地質遺跡評價和建立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資料庫的要求。
地質遺跡調查應以已完成的中、大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為基礎,以實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為載體,以提高調查的精度和控製程度。
2.地質遺跡的評價與登錄
按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科普教育價值及旅遊開發價值為主並參考有關因素對地質遺跡進行綜合評價,將地質遺跡劃分為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及省以下級四個等級。按類按級編列公園全部地質遺跡名錄,並按相關的技術要求進行檔案登錄和資料庫錄入,為有效保護與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地質遺跡資料庫辦法另訂)。
3.地質遺跡的保護
將公園內地質遺跡分別劃入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地質遺跡保護區中,並有針對性地分別列出其主要影響因素及保護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與保護措施,使園中地質遺跡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特級、一級地質遺跡的保護責任要落實到人。
(四)地質公園的科學解說系統
科學解說系統是地質公園的主要特色,其內容包括:戶內外解說設施(地質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公園與園區主副碑,解說碑、牌、欄,交通指示牌等),解說員與解說設備的配備,解說出版物(公園科學導游圖、地質公園叢書、地質公園解說詞及主要地質科普路線解說詞,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要求:
地質博物館:各地質公園都要建立以普及本園區地質景物知識為主,面積相應的博物館。獨立的園區應當建立相應的展室。
科普電影館(影視廳):是以科普電影方式向遊客介紹公園科學、歷史文化知識的最佳途徑。各公園都要建立適當規模及技術等級的科普電影館。
解說牌:主要地質遺跡景物(點)都要設立科學、通俗、直觀的中英文對照(或因地增加其它語種)解說牌。每個國家地質公園應不少於50塊;有多個獨立園區的地質公園,其每個獨立園區應不少於30塊。
導游詞:要將編寫導游員專用的公園、園區、景區、特設旅遊路線的解說詞,地質博物館講解詞列入規劃(針對不同講解對象應當編寫不同的版本)。
導游員配備:每個獨立園區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導游員,須經崗位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並訂出定期地學知識培訓計劃及要求(每年不少於一周,世界地質公園還要增設外語培訓)。要編制導游員配備計劃和近期實施方案。
地質公園叢書:是一套具有地質公園自助導游性質的叢書,要求每個地質公園編制一套,公開出版發行。
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是計劃公開出版發行的一套以數字地圖為底圖、直觀顯示地質地貌特色的遊客用導游圖。要求每個地質公園編制一張(要求另訂)。
(五)地質公園的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提升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必須強化。各地質公園必須按要求制定科學研究計劃。
1.科學研究的原則
以提高園區地質、人文、生物資源研究水平,提高地質公園的管理及政策水平,更好地實現地質公園「三大任務」為基本原則。
2.科學研究選題的依據
緊密圍繞資源、保護、科學解說、打造有科學含量的旅遊產品、提高旅遊效益、保障遊客安全以及公園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設立科研課題。
主要針對以下領域提出研究課題:
*園區主要地質遺跡形成原因及在全球或全國范圍內地質演化中的代表性
*園區主要地質地貌形成演化規律、美學特色、分類及評價准則及國內外對比研究等
*園區主要人文、生物景觀資源研究
*科學解說研究(包括解說員培訓,地質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解說碑牌,導游詞編寫、科學導游圖的編制、科普音像讀物編制等)
*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保護方法與措施
*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
*數字地質公園建設
*其它
3.計劃編制要求
按規劃年限要求編制遠期、中期及近期計劃,近期(3-5年)計劃要編列研究課題名錄並提出實施行動方案(包括人員、經費投入等)。
4.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配備
整合現有各方面的研究資源,制定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專家的合作計劃,以及地質公園自身科技人才的配置計劃。
5.科學研究的經費保障
計劃要提出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主要渠道、經費的主要來源及籌措方式。提出保障研究經費的措施和方案。如以不低於地質公園門票收入的百分之二作為科研基金,並爭取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同時爭取進入國家科研計劃或國際地質研究合作項目以獲得資助。
6.科研成果的出版、交流與轉化
要提出主要科研成果的出版途徑與方式,提出研究成果轉化為本公園建設與管理服務的要求,制定出利用成果參與或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的計劃,建立姊妹公園的計劃等。
(六)科學普及工作
開展科學普及活動是地質公園設立的三大任務之一。應以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為基本原則。各地質公園應制訂科學普及工作方案。
1.鄉土科普活動
制定面向中小學生開展鄉土科普教育、環境友好教育、組織青少年春、秋遊園、夏令營、冬令營及其它專題性科學普及活動方案。提出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計劃。
2.教學實習活動
制定面向大中專學生及科研機構在公園內科研教學實習編寫論文等活動計劃並提出近期(3-5年)的行動方案。提出與有關院校科研學術機構合作建立教學實習、科研基地計劃。
3.面向普通遊客的專項科普活動
面向普通遊客的專項科普活動需求,對客源構成、活動條件進行可行性分析,編制活動計劃。
(七)地質公園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用現代科技完善信息化建設是建設和管理地質公園的基本要求。要加強地質公園資料庫、監測系統、網路系統的建設。地質公園信息化建設應包括以下內容:
*在公園各景點及重點位置安裝監測儀器,建立監測中心,加強對園區的監控管理,確保遊客安全,及時發現地質遺跡損毀事件以及地質災害和火災隱患等;
*建立全園的信息網路系統,包括設立在信息中心的主機,設立於公園各處的終端機、信息自動服務台、觸摸屏、電子導游系統、大屏幕、虛擬現實系統、面對面信息服務台等設施。實行信息互通,向遊客及時提供游覽信息、游覽指南,引導遊客游覽、疏導客流等;
*建立地質公園網站,溝通與各個方面的信息聯系,要具有公園及地質遺跡展示、科普教育和地質公園研究平台、遠程票務住宿預訂服務等功能;
通過WebGIS的技術手段將地質公園資料庫、地質公園網站和地質公園展示系統、地質公園監測系統整合起來。實現遠程科研數據獲取,數據檢索查詢,公園網路營銷與服務等功能。
(八)地質公園的管理體制與人才規劃
健全的管理機構和有序的管理體制,是建設和管理好地質公園的保障。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公園管理體制規劃,應把地質公園管理機構的名稱、級別、二級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管理職能等編列清楚,並以公園上一級政府正式批件為據。如公園管理機構與其他管理機構(如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及森林公園等)相互重疊時,必須設立專門管理地質公園日常業務的科室。
地質公園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特別是地學專業人才,要求世界地質公園5-8人,國家地質公園3-5人)是建設和管理好地質公園的重要保障,必須將公園的人才結構和配備途徑、培訓計劃納入地質公園的規劃。
四、規劃的成果要求
地質公園規劃應提交以下成果:
(一)規劃文本
規劃文本是實施地質公園規劃的行動指南和規范,應以法規條文的方式、簡明扼要地直接表述地質公園規劃的結論,規定做什麼和怎麼做,體現規劃內容的指導性、強制性和可操作性。
規劃文本的編寫要求見《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提綱》(附件1)。
(二)規劃編制說明
地質公園規劃編制說明是對規劃編制的主要原則、主要內容、編制過程、初審情況等方面的簡要說明,具體應包括以下內容:
1. 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原則及指導思想。著重說明規劃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特點。
2. 規劃編制過程、規劃研究情況。
3. 規劃目標、任務、主要指標及主要內容的確定過程與依據。
4. 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銜接情況。
5. 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對規劃的審核情況。
6. 徵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專家等意見的情況以及協調、論證情況。
7. 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三)規劃圖件及編制要求
1.主要附圖
地質公園區位和交通圖
地質公園地質圖
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
地質遺跡及其他自然人文資源分布圖
地質遺跡保護規劃圖
地質公園規劃總圖
地質公園園區(景區)功能分區圖
地質公園土地利用規劃圖
地質公園遙感影像圖
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
2.相關圖件比例尺原則按如下要求選擇
小型地質公園:面積≤20km2,圖紙比例為1/5000-1/10000
中型地質公園:20<面積≤100km2,圖紙比例為1/10000-1/25000
大型地質公園:100<面積≤500km2,圖紙比例為1/25000-1/50000
特大型地質公園:面積>500km2,圖紙比例為1/50000-1/100000
3.地質公園規劃圖件基本內容編制要求
(1)地質公園區位和交通圖
用不同比例的幾張圖(如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組合起來,將本地質公園在全國、全省(區、市)、全市中的位置和大致范圍表示清楚,並在公園所在市的道路交通圖上,將距公園最近的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碼頭以及市中心區到本地質公園大門的聯接道路表示清楚。如果是世界地質公園還應用世界地圖示意其位置。
(2)地質公園地質圖
以地形圖為底圖,按相應比例尺地質圖編制要求編制。
(3)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
根據面積的大小按規定選用相應比例的地形圖,將公園全部范圍邊界和各園區的界線用測繪儀或GPS進行實測,重要拐點坐標進行編號並標注在圖上。測點坐標資料造冊存檔。此圖是政府批准公園面積的依據,也是用圖紙計算公園和園區面積的依據。
(4)地質遺跡及其他自然人文資源分布圖
是資源現狀圖,用不同的圖例將調查到的主要地質遺跡、地質景點、水域景點、生物景點、人文景點,分類、分等級標示在相應比例尺的底圖上。
(5)地質遺跡保護規劃圖
按地質遺跡保護區進行分級(如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並用不同的色彩區分表示,特級和一級保護區邊界的重要拐點必須用GPS實測,並編號標注在圖上,測點資料造冊存檔。
(6)地質公園規劃總圖
包括所規劃的地質公園各園區、主要景區、重要景點以及各園區內的主要旅遊服務設施(大門、停車場、標志碑、遊客中心、博物館、重點公共衛生間、餐飲購物場所、觀景台等)、主要游線道路或其它交通設施的位置、范圍、走向等。
(7)地質公園(園區)功能分區圖
對公園各園區的不同功能進行區劃,各不同功能區(如遊客服務區、科普教育區、地質遺跡保護區、人文景觀區、自然生態區、公園管理區、居民點保留區等)要有明確的范圍和界線,並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以指導下一階段的公園建設規劃(詳細規劃)。
(8)地質公園土地利用規劃圖
按附表3將地質公園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現狀及土地利用規劃方案編製成圖。
(9)地質公園遙感影像圖
按規劃圖件比例尺精度要求編制,圖面上要有公園范圍及有關地物內容的文字標示。
(10)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
是遊客了解公園主要地質景物、安排食宿、交通等的自助導游圖。科學導游圖以遙感影像圖為底圖轉換成地貌暈渲圖,直觀地將主要地質遺跡、地質地貌景觀、重要人文景物的位置,觀景點以及博物館、食、宿、醫療、救護場所的位置表示出來,並將到達這些景點或觀景點的交通線路和步行線路表示出來。圖面應設計為折疊頁形式,以便於遊客攜帶。
4.編制規劃圖件注意事項
針對國家地質公園規劃中圖件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注意事項:
(1)在圖框內的右下角繪制圖欄,圖欄內要註明:規劃名稱、該圖紙名稱、比例尺、編制單位名稱、圖號和編制日期等信息,必要時要有規劃項目負責人和制圖人簽字。
(2)規劃正式圖紙必須在圖框內右上角標注指北針和比例尺。
(3)在目前沒有統一圖例的情況下,為方便使用,建議所有自然景點景物和天然地物均用小圓圈圖例,所有人工設施和建築物均用小方框圖例。
(四)專項研究報告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是從研究角度為規劃編寫提供更加准確、詳盡的理論和實際分析論證依據。
其編寫要求見《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編寫提綱》(附件2)。
(五)基礎資料匯編
主要是規劃編制中形成的基礎調查資料、資料輯錄、數據統計、重要的參考文獻等。
五、本技術要求的適用范圍
本技術要求適用於所有國家地質公園。原《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指南(試行)》停止執行。
六、附則
規劃工作由地質公園屬地地方政府和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聯合主持,以委託或招標方式進行。
由於地質公園規劃是一項技術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承擔規劃工作的單位必須熟悉地質公園規劃的技術要求、具有編制地質公園規劃的實際經驗,規劃編制組成員必須由多專業的技術人員組成,除地質專家外,還應包括相關規劃專業(城市規劃、風景區規劃、工程規劃或土地利用規劃等)的技術人員,必要時可邀請生態學、文物保護、工程建設、旅遊規劃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規劃單位應將相關工作經歷與成果、人員的專業與職稱構成、管理體系等材料,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核認定。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經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初審後報國土資源部批准,由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布並實施。
附件:1.《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綱要》
2.《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編寫提綱》

C. 第十部分 附錄

附錄 APPENDIX

附錄 APPENDIX

第三十九屆理事會

理事長:徐紹史

常務副理事長:孟憲來

副理事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京彬 馬永生 鄧 軍 劉玉辰 朱偉林 李丕龍 李金發 杜金虎 邱建剛 范蔚茗 徐水師 琚宜太

秘書長: 朱立新

常務理事: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倫 李耀剛 楊文采 沈建忠 姜建軍 胡清波 柴育成 閻鳳增 彭土標 彭齊鳴 董樹文 韓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萬 力 馬申達 馬永生 王 平 王 達 王小烈 王雲龍 王立峰 王訓練 王汝成 王志紅 王果勝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鄧 軍 鄧運華 鄧志奇 石建省 龍長興 田鳳鳴 田震遠 史長義 馮安生

馮志強 曲亞軍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偉林 朱祥坤 任小華 任雨來 庄育勛 劉山青 劉 卉 劉玉辰

劉亞川 劉傳正 劉慶成 劉建朝 劉俊來 劉鴻飛 關鳳峻 江新華 湯 毅 孫柏年 嚴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華 李子穎 李文淵 李文鵬 李丕龍 李在文 李連舉 李金發 李建功 李建倫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嶺 李獻華 李德連 李耀剛 楊藝華 楊文采 楊志剛 楊金湖 楊經綏 楊樹峰 楊振宇 吳玉龍 吳永平 吳湘濱

邱建剛 邱增果 何先濤 何遠信 何南飛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齊 宋勝武 張 陟 張 群 張訓華 張永波

張亞鈞 張金昌 張順金 張曉東 張培震 張維亮 張新興 陳 漢 陳正國 陳寧璋 陳偉海 陳華文 陳軍峰 陳建平

武 強 苗豐民 范蔚茗 林暢松 歐陽志鴻 羅立強 金之鈞 金若時 周海民 周新源 單昌昊 單海平 孟憲來 項嘗培

趙 越 趙文智 趙先良 趙保勝 趙憲敏 郝 芳 郝梓國 郝靜野 胡 平 胡時友 胡建衛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貴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謙 姜玉池 姜建軍 姜樹葉 姚華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賈躍明 夏 鳴 柴育成 倪師軍

徐義剛 徐水師 徐紹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黃潤秋 崔 濱 閻鳳增 琚宜太 彭土標 彭齊鳴 董書寧

董樹文 蔣忠誠 韓子夜 韓晉芳 韓曉峰 韓豫川 程 新 程利偉 舒良樹 舒德干 謝富仁 樓小東 蔡劍輝 譚克龍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連偉 魏國齊 魏雄斌

副秘書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 力 尹功明 付水興 葉建良 白星碧 陳正國 陳國勝 周少平 周尚國 姚 超 郝梓國 姚超美 郭齊軍 崔炯成

程愛國 雷時斌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理事長

徐紹史 國土資源部 部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副理事長

孟憲來中國地質調查局 原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冠英園西區37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馬永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地質師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22號

郵政編碼:1007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王京彬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北苑5號樓4區

郵政編碼:10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鄧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校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朱偉林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總地質師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25號

郵政編碼:10001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劉玉辰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63號

郵政編碼:10003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杜金虎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副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北大街9號石油大廈

郵政編碼:10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李丕龍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總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28號凱晨世貿中心

郵政編碼:10003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李金發 中國地質調查局 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邱建剛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南三巷一號

郵政編碼:10008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范蔚茗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政編碼:10086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徐水師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東路19號中國煤地大廈11層

郵政編碼:10003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琚宜太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總局 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

郵政編碼:10002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朱立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朱晴 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礦產勘查協會 秘書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東里甲16號

郵政編碼:1000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李建倫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北順城街1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李耀剛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177號

郵政編碼:10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楊文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 處長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5號

郵政編碼:10086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胡清波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副院長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廣安路15號中鐵咨詢大廈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姜建軍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柴育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 常務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

郵政編碼:10008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閻鳳增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原總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紅蓮南路55號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彭土標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副總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六鋪炕北小街2號

郵政編碼:10012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彭齊鳴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 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韓豫川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十三區甲20號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董樹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 副院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院長

地址:北京大學東門逸夫貳樓(新地學樓)2442室

郵政編碼:10087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秘書長

朱立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萬力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副校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尹功明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處長

地址:朝陽區亞運村華嚴里1號

郵政編碼:10002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付水興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5號院4區

郵政編碼:10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葉建良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院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白星碧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副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陳正國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總工程師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北順街1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陳國勝 中國核工業集團地質礦產事業部 副處長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七區十四號樓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周少平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科學技術局地球科學處 研究員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政編碼:10086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周尚國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

郵政編碼:10002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姚超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街6號

郵政編碼:10072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專職副秘書長

郝梓國 中國地質學會 專職副秘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姚超美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勘查處 處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十三區甲20號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郭齊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北大街22號

郵政編碼:1007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總院科技管理部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小街6號海油大廈2009室

郵政編碼:10002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程愛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地質分會 副會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東路19號中國煤地大廈11層

郵政編碼:10003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雷時斌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地質處 處長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紅蓮南路55號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分支機構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區域地質及成礦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廷棟 秘書長:耿樹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學哲學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朱訓 秘書長:畢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北影小區23-4-202

郵政編碼:10008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翟裕生 秘書長:陳寶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地質學史研究室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非開挖技術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文A 秘書長:胡遠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物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汝成 秘書長:蔡劍輝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教育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孟憲來 秘書長:余際從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第四紀冰川及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蘇民 秘書長:趙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龍長興 秘書長:雷偉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海洋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馬申達 秘書長:周華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環市東路477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郵政編碼:51007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石建省 秘書長:張發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縣中山東路92號水環所

郵政編碼:05080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產資源保護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劉亞川 秘書長:陳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南三段五號成都綜合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科技處

郵政編碼:61004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制圖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耿樹方 秘書長:範本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洞穴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玉池 秘書長:陳偉海

地址:廣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號岩溶地質所

郵政編碼:541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山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汪貽水 秘書長:王靜純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2號1118房間

郵政編碼:10081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洪濤 秘書長: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地調局發展研究中心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達 秘書長:張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號勘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災害研究分會

秘書長:劉傳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礦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羅立強 秘書長:吳曉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測試中心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立新 秘書長:史長義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物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秘書長:謝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中國地質博物館宣傳聯絡部

郵政編碼:10003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玉池 秘書長:裴建國

地址:廣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號岩溶所

郵政編碼:541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志紅 秘書長: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冠英園西區37號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層古生物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項禮文 秘書長: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古地磁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日祥 秘書長:楊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農業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建軍 秘書長: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培震 秘書長:劉俊來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前寒武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於海峰 秘書長: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號路4號天津地質所

郵政編碼:30017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非金屬礦產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建倫 秘書長: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北順城街11號建材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遙感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鞠建華 秘書長: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航空遙感中心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21世紀中國地質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壽嘉華 秘書長:陸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城市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烈榮 秘書長:鄭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23號北京地礦局

郵政編碼:10019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劉寶珺 秘書長:林暢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期刊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郝梓國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姜建軍 秘書長:王艷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石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楊經綏 秘書長:吳才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祥坤 秘書長: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陳毓川 秘書長: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專委會

主任委員:陳建平 秘書長:陳建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黃潤秋 秘書長:伍法權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土城西路19號

郵政編碼:10002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侯金武 秘書長:郝愛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金之鈞 秘書長:孫冬勝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1號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群 秘書長:靳秀良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一路82號

郵政編碼:71005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技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主任委員:壽嘉華 秘書長: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徐霞客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張宏仁 秘書長:曲興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樁基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趙竹占 秘書長: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勘探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胡平 秘書長:米宏澤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物化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大陸地殼與地幔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許志琴 秘書長:楊經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青年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豐成友 秘書長: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省級地質學會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北京地質學會

理事長:魏連偉 秘書長:劉學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23號地質大廈

郵政編碼:10019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天津市地質學會

理事長:任雨來 秘書長:李學美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長實道8號

郵政編碼:30019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河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維亮 秘書長:劉勝民

地址:石家莊市中華南大街24號

郵政編碼:05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山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岳盛林 秘書長:李鳳德

地址:太原市並州北路27號

郵政編碼:03002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趙保勝 秘書長:烏恩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東路80號社會主義學院B座4樓

郵政編碼:01001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遼寧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湯毅 秘書長:王宏亮

地址:沈陽市北陵大街29號

郵政編碼:11003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黑龍江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韓振新 秘書長:崔濱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紅旗大街263號307室

郵政編碼:15009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上海市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阿根 秘書長: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靈石路930號

郵政編碼:20007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江蘇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陶培榮 秘書長:朱士鵬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號

郵政編碼:21001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浙江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樓小東 秘書長: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體育場路545號

郵政編碼:31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安徽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學文 秘書長: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號

郵政編碼:23000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福建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何南飛 秘書長: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49號

郵政編碼:35000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江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呂細保 秘書長:黃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號

郵政編碼:33000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山東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柏貴生 秘書長:王來明

地址:濟南市建築新村南路35號

郵政編碼:25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河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段子清 秘書長:張天義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鄭光北街9號王鼎國貿大廈3號樓811室

郵政編碼:45001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湖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孫亞 秘書長:沈貴文

地址:武漢市武昌公正路27號國土資源廳學會辦公室

郵政編碼:43007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湖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方先知 秘書長: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號

郵政編碼:41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廣東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歐陽志鴻 秘書長:李鑒倫

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39號地質大廈1808室

郵政編碼:51008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楊政中 秘書長:張如放

地址:廣西南寧市中心路2號廣西國土資源廳大樓5樓

郵政編碼:5300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海南省地質地理學

理事長:廖正偉 秘書長: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號

郵政編碼:57020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學會

理事長:李英儒 秘書長:董世琳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學田灣正街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四川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宋光齊 秘書長:秦鋼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號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人北綜合樓

郵政編碼:35000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貴州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在文 秘書長:廖莉萍

地址:貴陽市中華北路164號

郵政編碼:550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雲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連舉 秘書長:張家良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東風東路東風巷87號地質大廈附樓201室

郵政編碼:65005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西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多吉 秘書長:劉鴻飛

地址:拉薩市北京中路21號西藏地勘局地勘處

郵政編碼:85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陝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德新 秘書長: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號

郵政編碼:71005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甘肅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郭玉虎 秘書長:黃萬堂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紅星巷168號

郵政編碼:73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青海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劉山青 秘書長:李懷毅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南川西路107號青海地質調查院

郵政編碼:81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劉卉 秘書長:韓偉

地址:寧夏銀川市黃河東路915號

郵政編碼:75000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胡建衛 秘書長:張冀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金銀路52號國土資源廳辦證大廳5樓

郵政編碼:83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吉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韓曉峰 秘書長:張興洲

地址:長春市建設街2199號鴿子樓323室(吉林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

郵政編碼:130061

中國地質學會辦事機構工作職責

秘書處工作職責

中國地質學會秘書處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常設工作機構之一,是落實上級有關部門批示精神和學會理事會決議的執行部門,是指導和協調分支機構及省級地質學會開展工作的部門,其主要工作內容及職責如下:

◇負責學會常務理事會議、秘書長會及年度省級地質學會、分支機構秘書長工作會議等會議的籌備及學會學術年會的組織、協調工作。

◇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申報、推薦,組織開展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等獎項的評審工作。

◇負責學會相關文件、制度、計劃、總結、報告等的起草,負責日常文件的收發、分類、立卷、歸檔。

◇負責學會宣傳工作,包括內部刊物《中國地質學會會訊》、《情況通報》等的編輯出版工作,負責學會網站的內容更新、發布、維護等。

◇負責分支機構申報、年檢等工作。

◇負責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地質類專業認證委員會認證申報、培訓、檔案管理等日常業務工作。

◇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禹啟仁處長

華麗娟副處長

孟慶偉工程師

金耀仙

李彬颸

孫莉莉

期刊處工作職責

◇負責《地質學報》(中文版)、《地質論評》和《地質學報》(英文版)3種期刊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

◇對中國地質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和各省級地質學會主辦或協辦的刊物,做好管理、協調、服務和業務指導工作;

◇負責《地質學報》(中文版)、《地質論評》和《地質學報》(英文版)網站的日常維護。

郝梓國處長

章雨旭副處長

周健研究員

張玉華工程師

費紅彩高級工程師

劉戀

黃敏

王曉娟

李捷

孫立卿

D.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主要承擔國家和地方岩溶地質應用基礎研究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地質調查任務,同時,也承擔地方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技術開發和服務工作。在岩溶動力學與全球變化、岩溶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岩溶生態系統與石漠化治理、岩溶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岩溶景觀旅遊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形成優勢學科領域。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設置有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岩溶資源與環境調查研究院、岩溶生態研究與石漠化治理中心、岩溶地質災害研究中心、岩溶景觀與洞穴研究中心、環境地球化學研究測試中心等二級科研機構。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為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岩溶生態系統與石漠化治理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掛靠學術組織有: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洞穴專業委員會。現有在職職工154人,其中科技人員121人,有研究員24人(1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51人,中級職稱43人。另外,還外聘流動高級科研人員25人。

所長、書記姜玉池研究員

副所長、副書記、紀委書記劉雯高級工程師

副所長黃慶達高級工程師

2008年全所實現貨幣工作總量4600萬元,比2007年增長18%;固定資產增加728萬元,達到3936萬元。2008年全所在研項目72項,預算經費4079萬元。其中縱向科研項目32項,經費1538萬元;橫向科研項目33項,經費1503萬元;地質調查工作項目7項,經費1038萬元。

2008年完成科技部、國家基金委、國土資源部和廣西科技廳等下達的科研項目和地方技術服務項目72項,發表論文87篇,其中SCI檢索期刊論文4篇,ISTP論文1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43篇,國內一般期刊論文39篇,出版專著2部。

2008年12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在桂林掛牌成立。國土資源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國際地學計劃全國委員會、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的有關領導和代表,以及來自有關省市地勘部門的代表共近300人參加了掛牌成立儀式。儀式取得了圓滿成功。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中心第一屆理事會主席汪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埃德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陳章良,桂林市人民政府市長李志剛共同為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揭牌。

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儀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的人員合影留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倫助理總幹事與中國同事合影留念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岩溶動力系統運行機制與岩溶生態系統研究:重點揭示了土下碳酸鹽岩的溶蝕特徵,在一個水文年中,雨季土下碳酸鹽岩溶蝕量佔全年的65%~71%,在雨季竹林下碳酸鹽岩溶蝕速率明顯高於其他土地利用類型,但在旱季竹林下的碳酸鹽岩溶蝕速率則低於林地和草地。持續兩年的觀測數據顯示,岩溶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變化幅度為14.63~297.77mg C·m-2·h-1,平均為118.81mg C·m-2·h-1;非岩溶區林地土壤其呼吸速率的變化幅度為43.12~329.93 mg C·m-2·h-1,平均為156.99mg C·m-2·h-1

土壤呼吸速率與水熱因子圖

土壤呼吸速率季節動態變化

碳酸鹽岩縫洞系統模式及成因研究:屬「973」項目研究課題,對典型露頭區岩溶縫洞系統進行了地質—地球物理描述,分析了塔河油田試驗區三大類型古岩溶作用條件,初步建立了塔河油田試驗區多期次、多旋迴裸露風化古岩溶作用機制與演化模式,分析了塔河油田試驗區不同地貌單元縫洞系統垂向分帶特徵和不同地貌單元縫洞系統結構特徵。

岩溶塌陷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初步建立了一整套岩溶塌陷形成演化過程和發育判據的室內分析測試方法。針對當前岩溶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輸油管線等生命線工程建設面臨的岩溶土洞的發育和穩定性問題,運用以光纖時域反射BOTDR和同軸電纜時域反射TDR為代表的分布式光電感測技術在臨桂黃岔塘附近的桂陽高速公路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岩溶土洞(塌陷)監測預報試驗站,為線性工程岩溶塌陷的時空預報研究提供了平台。

岩溶景觀與洞穴研究:開展了廣西岩溶地質遺跡調查評價,完成了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項目的系列技術材料的編寫和國內評審,順利被推薦接受UNESCO專家組評估。開展了我國不同氣候地貌區代表性洞穴調查與空氣環境監測工作,在廣西桂林、河池,海南儋州、重慶武隆、河北興隆建立了五個洞穴空氣環境系統自動遠程監測系統,對洞穴空氣環境的溫度、濕度、CO2、O2等因子進行高頻度的遠程自動監測,初步掌握洞穴空氣環境的變化規律,基本查明洞穴鍾乳石脫變原因,提出洞穴鍾乳石景觀保護和修復技術思路;利用宇生核素36Cl、10Be、26A1來確定天坑的形成年代,具有首創性,為進一步闡明天坑形成機制及發育演化規律,為完善我國區域岩溶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在塔河油田恢復古岩溶地貌並為分析儲集空間分布規律奠定了良好基礎

感測器鋪設

桂陽高速公路岩溶土洞監測

在貴州省六沖河流域探采結合,2008年10月31日和11月4日完成了大方縣馬場鎮馬場村和白泥村2處供水口的鑽探抽水試驗,計算可采水資源12003/d,解決周邊5個村29903人的飲水安全,大方縣和馬場鎮政府為此舉辦隆重的慶典大會

西南岩溶石山地區地下水與環境地質調查:屬地質調查項目,完成了1:5萬水文地質綜合調查面積21665km2、水文地質鑽探11132m,岩、土、水化學等測試分析樣品3995件,完成了設計工作量。通過水文地質綜合調查,查清了測區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和水資源特徵,調查岩溶地下河180多條,其中新發現20條,調查岩溶大泉700多處。查明了石漠化、乾旱缺水、岩溶內澇和煤礦開采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掌握了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條件、現狀及潛力。通過尋找有利富水帶,實施水文地質鑽探,共成井32口,涌水量近12000m3/d,解決10萬多人和5萬多畝旱地灌溉供水源問題,為西南岩溶區水資源有效開發利用積累了經驗。

西南岩溶石山地區重大環境地質問題及對策研究:屬地質調查項目,發現新一輪重大工程活動及礦山開采引發的水資源與水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礦山污染呈「由點向面狀發展態勢」,地下水質受污染的威脅和程度越來越嚴重,如柳州市雞喇地下河受城市垃圾及廢水影響,下遊河段

等離子含量明顯超標。廣西德保縣糖廠的酒精車間廢水排放,其下游的那造地下河出口處,COD達18.9mg/L,F含量達到1.6mg/L。經對18條典型地下河沉積物和地下水有機污染物(POPs)的調查與測試分析,發現沉積物內有機污染物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有積累現象。重慶地下河有機污染狀況較嚴重,其地下河沉積物內平均值分別為平均26.74ng/g和8.70ng/g。建議下一步水工環工作重點應重視對水環境現狀與變化的研究。

柳州雞喇地下河不同河段水化學分析結果

岩溶地下水監測與環境敏感性評價:屬地質調查工作項目,完善了數據管理系統,獲得各監測站降雨量、地下水主要水化學指標等大量數據。在官村,選擇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壤厚度、地形特徵、包氣帶介質為評價因子,進行脆弱性評價和方法探索,評價結果顯示,岩溶窪地區域脆弱性高,地表落水洞、天窗、明流交替且土層厚度大於1m區域脆弱性中等;根據官村流域內土壤空間分布特徵,分析了土壤含水率,研究了包氣帶滴水的動態特徵,認為基岩空隙度低造成包氣帶的吸附能力有限,且與水位埋深有關;洞穴滴水和古環境研究取得新進展,滴水水化學變化呈現明顯的季節性波動。石筍記錄揭示了8個階段百年尺度的干濕、冷暖波。

岩溶地下水自動化監測站管理系統

E. 如何申報省級地質公園

去土地局申請啊

F. 地質公園申報和評定

結合上一節的地質公園管理體系研究,本節進一步介紹了中國及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審批程序,期望能夠讓讀者深入了解地質公園管理及申報評定流程及標准,為今後進一步認識地質公園、了解地質公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和評定

(一)申報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時間一般為兩年一次,對欲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單位,必須由單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由當地所屬的省(市、區)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初審,初審合格後,再由地方向國家國土資源部呈送申報材料,原則上,每個省每次推薦的地質公園候選地不能超過兩個。而對於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據《國土資廳發〔2009〕50號》文件中有如下要求:

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必須具有國家級代表性,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普及教育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

(1)地質遺跡資源具有典型性。能為一個大區域乃至全球地質演化過程中的某一重大地質歷史事件或演化階段提供重要地質證據的地質遺跡;具有國際或國內大區域地層(構造)對比意義的典型剖面、化石產地及具有國際或國內典型地學意義的地質地貌景觀或現象;國內乃至國際罕見的地質遺跡。

(2)遺跡資源具有一定數量、規模和科普教育價值,其中達到典型性要求的國家級地質遺跡不少於3處,可用於科普和教育實慣用的地質遺跡不少於20處。

(3)遺跡具有重要美學觀賞價值,對廣大遊客有較強的吸引力,公園建成後能夠帶動當地旅遊產業,促進地方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4)遺跡已得到有效的保護,正在進行或規劃進行的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大型交通、水利、采礦等工程不會對地質遺跡造成破壞。

(5)已批准建立省(區、市)級地質公園2年以上並已揭碑開園。

(6)符合上述1~4條標准,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等。

文件中還規定,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單位,要向國土資源部提交的申報材料包括六大類:①地質公園申報書;②地質公園綜合考察報告;③地質公園申報畫冊;④地質公園申報影視片;⑤提出申請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承諾書;⑥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推薦意見。最後,由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負責對申報材料等進行合規性審查,審查合格後即可進入評審程序。

(二)審批

首先,由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組織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成員通過審閱申報材料、觀看申報影視片、聽取申報單位陳述及公園所在地政府負責人承諾發言,對每個申報公園記名打分,並根據分數排名提出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向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提出評審報告,之後經領導小組審核後,最終做出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的決定。

評審工作結束後,取得資格的國家地質公園應在3年內,編制《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並按《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指南》和規劃要求,按期完成地質公園的建設。對未按期建成的單位,取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地質公園建設完成後,由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實地審查驗收,達標後向國土資源部提出批復申請;國土資源部接到申請後委派專家組進行實地復核,並根據專家組考察意見決定是否正式授予國家地質公園稱號。

二、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和評定

為了保證各國地質公園平衡分布,每個國家每年最多隻能申請2個地質公園。如果這個國家是首次申請,並且還沒有參與到這個網路中,則可以允許申請3個。

在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之前,要首先根據最新版本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標准與指南》以及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秘書處的要求填寫《世界地質公園申請書》,並提交至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秘書處,在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秘書處資料審查通過後,將進行野外實地考察,考察工作由獨立的專家來承擔,考察完成後他們將提交一份針對該候選地質公園的建議。考察工作至少每年一次。整個評審過程至少要進行6個月以上。評審結束後,將給網路成員進行真實的評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用正式信件通知申請結果和證明,並將評審結果通知該國針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國家委員會。如果候選地質公園所在國家已經成立了「國家地質公園網路」,則在提交申請文本擬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之前,該地質公園必須首先已經成為這個國家地質公園網路的成員。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標准與指南》中要求,申請文本必須包括以下內容:①該地的特定信息;②科學描述(國際地學意義、地質多樣性、地質遺址的數量等);③該地的總體信息,地理位置、經濟狀況;人口、基礎設施、就業狀況;自然景觀、氣候、生物、聚居地;人類活動、文化遺跡、考古;④管理計劃和機構;⑤可持續發展政策戰略和旅遊在其中的重要性(區域發展行動計劃);⑥提名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的意見;⑦隨申請文本,表達自身意願的信件;⑧由權威機構簽字的官方申請;⑨由該地質公園所在國家針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國家委員會簽署;⑩國家地質公園網路簽署(如果該國家有這個網路);附錄(針對該地質公園的自評估:第一部分:地域描述,第二部分:地質公園發展評估)。

對於歐洲的地質公園,如果想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應當向歐洲地質公園網路(EGN)協調辦公室提交完整的申請文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與歐洲地質公園網路已針對此事達成協議。按照協議,來自歐洲的地質公園,如果想申請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可以通過歐洲地質公園網路來進行。作為歐洲地質公園網路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的永久成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參與申請的每個階段以及最終的決定。在歐洲,歐洲地質公園網路可以代表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行使職責。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標准與指南》還規定,每四年對每個地質公園的狀態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成員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獨立的專家組組成,專家組如果認為地質公園的現狀或管理情況自其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GGN)以來或者自上次檢查以來是令人滿意的,則給予正式的認可,該地質公園將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中的一員。如果認為該地質公園沒有滿足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最新指南中的標准,將建議相關地質公園機構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能夠執行。如果該地質公園在兩年內仍沒有滿足標准,將從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名單中予以除名,停止享受一切與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相關的特別權利,包括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圖標的使用權。

G. 申請地質公園流程

樓主問的是申請哪一級的地址公園呀?目前中國的地質公園共分為四級,分別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和縣(市)級地質公園。
這四級地質公園的差別主要是:
①世界地質公園(UNESCO Geopark):必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和頒發證書。
②國家地質公園(National Geopark):必須由所在國中央政府(目前中國由國土資源部代表中央政府)批准和頒發證書。
③省級地質公園(State Geopark):必須由省級政府(目前中國由省國土資源廳、局代表省級政府)批准和頒發證書。
④縣(市)級地質公園(County Geopark):必須由縣(市)級政府批准和頒發證書。

下面以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為例,說明申報流程。首先是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由公園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2)申報時間:申報書必須於每年5月31日前報送,逾期則作為次年申報處理。
(3)申報資料要求:
①填寫國家地質公園申報書。由國土資源部監制。
②擬建國家地質公園的綜合考察報告。
③擬建地質公園總體規劃。
④擬建國家地質公園圖件,包括公園位置圖、地形圖、衛片、航片、環境地質圖、規劃圖等。
⑤擬建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及其要保護對象的錄像或光碟,照片集。
⑥批准建立省級地質公園的文件、土地使用權屬證書(按規定「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區必須為省級地質公園,且原則上應在該級別建設和管理二年以上)。

下面是報批程序:
申報材料審查合格後,由評委辦公室提交評委會進行評審(一般每年一次在第四季度召開),經評委2/3以上委員表決通過後報國家公園領導小組審批,次年宣布批准結果。國家地質公園被批准後,要經過實地檢查驗收,在地質遺跡保護措施和地質科普導游設施達到要求時,由國土資源部主持揭碑開園儀式。
由上面的報批程序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地質公園的建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方面都必須作好應做的各項工作。

其它級別地質公園的程序差不多,只是申報人和批准人不同而異。

H. 申報省級地質公園流程

法律依據

1. 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應當建立地質遺跡保護區;具有觀賞、科普價值的地質遺跡,可以建立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公園的設立、建設和管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2.《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1994年地礦部令第21號)第六條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協助下,對全國地質遺跡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在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協助下,對本轄區內的地質遺跡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3.《關於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通知》(國土資發[2000]77號)一、受國土資源部的委託,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負責國家級地質遺跡(地質公園)的評審工作。


報批程序:

  1. 經評審委員會2/3以上評審委員(包括2/3,含委員委託的代表或書面評審意見)表決後 ,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將評審意見及申報材料報送國土資源部地質遺跡(地 質公園)領導小組審查,對在隸屬關系、管理體制等方面不存在異議的地質公園,由國土資 源部提出審批意見。

2.對雖經評審委員會2/3以上(包括2/3)評審委員表決通過,但在隸屬關系、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異議的地質公園,由國土資源部委託國家地質遺跡(地質 公園)領導小組負責與地質公園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協調後,報國土資源部審批。


受理條件

申報資料與標准

1、擬建省級地質公園申報書;

2、擬建省級地質公園綜合考察報告;

3、擬建省級地質公園總體規劃文本;

4、擬建省級地質公園的位置圖、衛星(航空圖)、地形圖、環境地質圖、植被圖、規劃圖等圖件資料;

5、擬建省級地質公園的自然景觀及主要保護對象的錄像帶、照片集、光碟等;

6、擬建省級地質公園博物館建設方案等。

工作內容

審查:

1、是否符合保護區的分級標准;

2、是否符合保護的對象;

3、保護程度劃分是否符合要求;

4、是否符合建立地質公園的相關規定。

辦理期限

(一)總時限: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

(二)內部各辦文環節工作時限:

1、收文「政務中心」工作時限:自受理之日1個工作日內將受理資料錄入辦文系統。

2、主辦部門工作時限:自收到「政務中心」遞文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相應事務,呈報廳領導簽批;

3、分管廳長工作時限:自收到遞文起3個工作日內簽批意見;

4、辦理結果校對、列印(文印員)工作時限:自收到遞文起1個工作日內出文(證)。

辦理結果

1、同意:由省國土資源廳發文批准;

2、不同意:復函說明並退還資料。

I. 誰做過國家地質公園規劃招標的項目,求一份電子版招標文件,急.

我只想告訴你,你需要的這份文件你給的財富值至少不低於300才會有人管你。
5分你可以版慢慢等好心人!
一、涉及到權專業資料
二、市場價格也至少是500元以上
三、必須是相對較大的招標集團才會有的文件
四、市場上比較困難遇到

J.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過後怎麼樣了

由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引發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不但震動了全國,而且震驚了世界。因為這次大地震的震中與鎮區都主要集中在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實際上可以稱為「龍門山大地震」。因此原有的「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所覆蓋的、包括彭州、綿竹、什邡、汶川、茂縣等所有區域內的著名旅遊勝地大都遭到破壞性打擊。此前正在規劃中的「龍門山山地旅遊帶」也因「龍門山地震帶」所造成的慘重悲劇而蒙上沉重的陰影! 但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以及隨之進行的災後重建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旅遊主管部門,以及各個領域的專家,都對「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受災情況與重建方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評估,提出了很多積極的意見,也產生了一些不同的爭議。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認為經過特大地震災害以後,龍門山區域出現了許多地震災害遺址,可以因勢利導,將「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更名為「龍門山國家地震災害公園」以便迅速推出以「地震災害遺址」為主題的旅遊項目。二是認為龍門山重災區受災非常嚴重,短期內難以有效啟動大規模的旅遊市場。應該經過一定時間恢復重建以後,再重新開始「龍門山山地旅遊帶」的開發建設與項目經營。專家認為:上述兩類意見各有長處,也各有弱點。第一類意見可因勢利導,迅速啟動災區旅遊項目。但過分強調「地震災害」主題,會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讓人們長期產生「龍門山」就是「地震災害」之地的潛在恐懼心理。第二類意見能較好地避免「地震災害」主題。但恢復重建的時間太長,不利受災地區盡快啟動旅遊產業的自救與發展需求。而且簡單重復原有的「龍門山山地旅遊帶」的概念,也不能完全消除「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地震帶」已經給廣大遊客造成的心裡陰影。因此,能否將兩類意見取長補短,進行有機地整合與科學地提煉,從而形成一種既有利於近期迅速啟動,更有利於長期健康發展的重建方案?中國四川龍門山是繼歐洲阿爾卑斯和北美洲科迪勒拉典型地質構造之後,又一世界范圍內具有獨特類型的地質構造帶。是世界級的三大地質運動代表地之一。其原有的龍門山飛來峰群,無論是「推覆構造」還是「冰川漂礫」或是其他原因形成的,都是世所罕有的地質奇觀。加上本次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形成的特大地震,更是在全球范圍內都屈指可數的特大規模的地質運動。幾乎在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了中國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同時,也都知道了中國四川「龍門山地質斷裂帶」這一形象概念。因此,如果說以前的「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還僅僅只是眾多「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一個較為專業、少為人知的普通名詞,現在則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舉世矚目的世界級形象品牌。綜上所述,專家建議:從地質科普的角度,可盡快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為「龍門山世界地質公園」。但從旅遊市場開發營銷的角度,則更傾向於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塑造和重建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主要理由如下:1、「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首先將原「國家級」品牌形象升華為「世界級」品牌形象,強調中國四川龍門山的地質資源與旅遊品位不但沒有因特大地震被減弱,反而在特大地震後得到了更高層次的強化與提升,成為世界范圍內屈指可數的超級地質現象與旅遊景觀。2、「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既強調了世界級的地質科普價值,又包含了由世界級的造山運動所產生的飛來峰奇觀,以及本次特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地質演變現象,同時又巧妙地弱化了地震災害的心理陰影。3、「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既可以理解為地質科普性的「地質運動遺址公園」,從而將地質奇觀、地震遺址等眾多資源與景觀包含在內,予以展現。同時又可以理解為特種性質的「地質運動旅遊公園」。從而將「地質科普旅遊」、「山地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旅遊」等眾多高端、大眾、時尚旅遊整合聚集,形成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世界級「地質運動公園」旅遊項目,開拓全球性「地質運動公園」旅遊市場。4、用「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的總體品牌形象,可以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所覆蓋的彭州、綿竹、什邡、汶川、茂縣等區域內的所有地震遺址與旅遊景觀有機統一和整合起來,包裝打造成為一條全新的「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旅遊環線。從而有效拉動與促進整個龍門山沿線受災地區的旅遊產業自救與發展。5、從地質科普的角度申報「龍門山世界地質公園」需要復雜的程序與較長的時間。但從旅遊市場開發營銷的角度塑造和重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則更為快捷與實效。因此可先全力塑造和重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旅遊品牌形象,待條件成熟時,再順勢申報正式的「世界地質公園」稱號。6、有關「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的具體項目內容與運作方式,另擬專題策劃與規劃。</SPAN>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