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北京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北京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3-02 19:45:00

Ⅰ 地質環境監測現狀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的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包括地下水動態監測、地質災害監測、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和水土地質環境監測等。除地下水動態監測已連續開展了60餘年外,其他監測主要是1999年實施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陸續部署和開展的。

一、地下水地質環境監測現狀

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系統的地下水監測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是我國最早開展地下水監測的專業部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國家—省—地(市)」三級地下水動態監測網,基本掌控了全國主要平原、盆地和223個開采地下水的主要城市的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情況。

1999年以來,地下水監測主要在地下水環境的日常監測、示範區自動化監測和監測數據採集與處理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地下水監測井(點)16 570個,監控面積近100萬km2,其中包括長期觀測井(點)10 906個,統測點5664個。在10 906個長期觀測井(點)中按監測井(點)級別統計,國家級點2231個,省級點7425個,地市級點1250個;按監測井(點)監測要素統計,水位流量監測點8515個,水質監測點4778個;按監測手段統計,人工監測點9293個,自動監測點1613個。在2231個國家級長期監測井(點)中水位流量監測點2000個,水質監測點800個。監測點在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分布,監測的重點地區是黃淮海平原、松遼平原、三江平原、關中盆地、銀川平原、柴達木盆地、長江三角洲、山東半島、江漢平原、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山西六大盆地、神木能源開發區和全國217個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城市及主要大中型地下水水源地等區域。具有監測系列長、積累資料較豐富等特點。

通過北京平原區、濟南岩溶泉域、新疆烏魯木齊流域3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示範區的建設與運行,在水位監測網、水質監測網優化的理論和方法、監測設施保護、自動化監測設備的選型、監測信息的自動化傳輸設備研製、監測信息的實時發布系統、大型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等方面基本形成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方法體系。

為加強全國地下水監測工作,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與水利部水文局共同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請「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2014年7月2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經正式批復監測工程可研性研究報告,要求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與水利部水文局編制工程設計後正式實施建設工作。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共建設20 401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井,全部實現水位、水溫數據的自動採集和自動傳輸,全部可以採集水樣開展水質監測。其中,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建設10 103個,水利部水文局建設10 298個。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成後,結合現有監測站網,可形成比較完整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網,實現對全國地下水動態的有效監測,以及對大型平原、盆地及岩溶山區地下水動態的區域性監控和地下水監測點的實時監控;為各級領導、各部門和社會提供及時、准確、全面的地下水動態信息,滿足科學研究和社會公眾對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為優化配置、科學管理地下水資源,防治地質災害,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提供基礎支撐,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現狀

「六五」至「九五」期間,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主要在三峽等典型地區以零星的「點」(單體)監測為主。1999年以來,在長江三峽庫區、四川雅安、江西、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和青藏鐵路等沿線陸續部署了區域地質災害監測。

自1998年以來,通過國土資源大調查中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和每年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工作。全國已在2020個縣(市)建立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群測群防監測點27萬多處,初步形成了縣、鄉、村、監測人四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與三峽工程同步,建立了庫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在四川雅安、重慶巫山、雲南哀牢山等地建立了10餘個不同類型的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2003年以來,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從全國和30個省(區、市),陸續推進到323個市(地、州)、1741個縣(市、區)。針對中國國情,研發出多種小型、簡易、高效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預警裝置,在全國推廣20萬套。

突發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以人工定期監測為主,自動監測為輔。監測類型以滑坡為主。監測內容包括地表和深部變形監測、地下水動態監測、物理與化學場監測、誘發因素監測及宏觀現象監測。

隱患點單體監測方法以人工現場用精密儀器測量地表位移、地表裂縫和深部位移為主;監測手段主要有地表和地下位移監測、全站儀自動監測、GPS監測、地下水動力監測和雨量監測等。監測頻率正常情況下為每月1次,在汛期根據降水和滑坡變形情況增加至每5~10天1次。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方法主要為簡易人工監測,監測內容主要是觀測地質災害隱患點地表位移的動態變化情況,監測方法以宏觀跡象巡查和地表位移測量為主;監測手段以簡易皮尺測量和巡視目測為主。監測頻率一般汛期為5天1次,非汛期10 天1次,大、暴雨期為1 天1次甚至實時觀測。

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巡測是31個省(區、市)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每年汛前、汛中、汛後對區內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區開展的實地巡查巡測,目的是了解已有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狀況。

三、地面沉降監測現狀

我國中東部平原和濱海地區廣泛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緩變性地質災害。20世紀20年代上海就發現了地面沉降,系統監測始於1962年。通過50多年的努力,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3個地面沉降與地裂縫重點地區,初步建立了由基岩標、分層標、大地水準測量網、GPS觀測網、地下水動態監測網和監控中心等組成立體監測網路體系。為政府正確決策地下水開采量,採取有效控沉措施,保障城市規劃、建設和現代化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啟動了上海、浙江和江蘇3 省(市)聯席會議機制。

地面沉降監測工作內容較為廣泛,主要包括精密水準測量、基岩標和分層標觀測、GPS 測量、InSAR測量和地下水動態觀測。

監測手段:水準測量採取人工測量方式。分層標採取人工和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面積水準測量頻率:每年1次。分層標測量頻率:人工監測頻率為每月1次;自動化監測頻率為實時監測。

在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等地區,隨著水準測量精度的提高和GPS關鍵技術的不斷改進,運行結果顯示,地面沉降監測精度在進一步提高,較客觀地反映了地面沉降現狀特徵。其監測技術、信息處理及社會化服務已經達到了較高的專業水平。

四、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現狀

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及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開灤「黑鴨子」觀測站的建立標志著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及其研究的開始。其後,開灤、撫順、阜新、大同、焦作、淮南、平頂山等礦區先後建立了一批岩層與地表移動觀測站。

2008年,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在湖南冷水江銻礦區、湖北大冶多金屬礦區和黑龍江七台河煤炭礦區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試驗,在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的監測網布設、監測項目確定、監測頻率規定、監測數據採集和處理分析等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五、水土地質環境監測現狀

水土地質環境監測採用區域監控、重點監控和問題監控相結合的方式,已啟動「長三角」、蘇錫常、保定-滄州3個示範區的監測工作,上海和天津的省級淺表層水土環境監測工作也已啟動。

六、地熱監測現狀

全國地熱資源監測工作開展的相對比較零散,監測工作以天津、福建、廣東、海南、陝西、安徽、寧夏等省(區、市)為主,獲得的地熱監測數據資料為有效利用地熱資源,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綜上所述,地質環境監測工作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被動轉向主動的過程。由於起步不同,地下水監測相對歷史長、控制面稍廣,但尚不完善;地質災害監測,群測群防監測點覆蓋面廣、專業監測不足,起步晚;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與地質遺跡監測尚處在起步階段,但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持。雖然各專業監測近十幾年來都有了較好的起步,但是,目前仍存在著監測網部署規模不夠、布局不合理、監測設施老化、監測點毀壞、監測手段落後等問題。有些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制約了地質環境監測成果效益的發揮,從而制約了整個地質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因此推進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階段。

Ⅱ 地質環境監測站能轉公務員嗎

現在監測站已在實行垂直改革,但性質不會改變,不可能轉變崗位性質為公務員或參公。

Ⅲ offer比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北京市財政局哪個好

我覺得你還是去財政局吧,什麼時候財政也是好單位。假如以後財政部分科室改制,出去的人員安排的也很好。

Ⅳ 請問北京環境檢測中心服務好嗎咋樣啊

請問北京環境檢測中心服務好嗎?咋樣啊?

!!...../甲醛對人體健康危害:

1.甲醛對人體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細胞中的蛋白質凝固變狀,抑制一切細胞機能,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 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娠綜合症、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甲醛在體內生成甲醇對視丘及視網膜有較強損害作用。
3.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
4.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華環(北京)環境監測有限公司主體實驗室是國內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聯合實驗室之一,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威第三方檢驗研究機構。
中心實驗室目前擁有分項檢測的實驗室有化學分析空氣檢測室、氣相色譜檢測室、物理檢測室、建築節能檢測室和質量管理室等專業科室。

Ⅳ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簡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環境保護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環境監測的內技術中心容、網路中心、數據中心、質控中心和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是承擔國家環境監測任務,引領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為國家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監測信息、報告及技術支持,對全國環境監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Ⅵ 北京市地質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北京市地質研究所創建於1974年,是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直屬的全民所有版制事業單位,截至權2010年8月,有固定職工158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4人(高級以上職稱24人、中級職稱50人)。研究所技術實力雄厚,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基礎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地質災害勘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可承擔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國土資源調查與規劃、遙感信息與技術應用、工程物探及科普宣傳等技術服務。

Ⅶ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怎麼樣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和任務是承擔全國地質環境回監測答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承擔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以及相關調查研究工作,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信息化建設與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國土資源部為正部級;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副部級,副局長為正局級,下屬各單位正職應該是標配副局級。因此,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事業單位,其正職應該為副局級,副職為正處級。下屬各單位部門正職為副處級。

Ⅷ 研究生在地質環境監測站待遇怎麼樣

研究生在地顧環境監測站,待遇不錯,就是很辛苦,臟,累是脫不了的,忙時,一天得走十幾里山路

Ⅸ 北京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地面沉降數據傳輸及可視化系統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一)每年提交的主要監測成果

通過網路每月向社會發布地下水水情月報,3月中旬發布枯水期地下水水情預報,10月中旬發布豐水期地下水水情簡報;定期提交北京市平原區年度地下水污染監測報告、年度地下水變化量報告及年度地下水回灌報告;定期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地面沉降季度監測報告、年度監測研究成果報告。

(二)完成的其他項目

1.「中國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北京示範區工程」項目。該項目是「中國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的示範研究項目之一,主要任務是:①引進30套地下水自動監測儀,調整與優化北京平原地下水監測網;②引進荷蘭地下水信息系統REGIS,合作開發REGIS CHINA;③引進地下水模型系統GMS5.0(含MODFLOW/MT3D),合作建立北京平原區孔隙水區域地下水模型,為地下水人工補給和地下水開發提供最優方案。

2.首都地區地下水資源和環境調查評價項目。該項目查明了工作區內的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環境條件、開發利用現狀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並進行了地下水系統劃分。對平原區和山區地下水資源進行了計算和評價;客觀評價了地下水環境以及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地下水污染狀況;研究地下水防護條件,並進行脆弱性分區。基於組件技術和面向對象技術,開發了具有數據管理、信息查詢、空間分析、輔助決策,以及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分析等多項功能的「首都地區地下水資源空間分析系統」。

3.北京市多參數立體地質調查項目。圍繞首都發展所面臨和亟待解決的地質問題,綜合運用現代勘查技術,開展了北京市轄區淺層地質結構、活動斷裂及地面沉降、表層岩土體地球化學背景及污染狀況調查,獲取了城市規劃發展的綜合地學信息;建立了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數據管理與服務系統,為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及社會公眾信息需求提供服務;同時,優先開展奧運場館規劃區大比例尺多參數立體地質調查,為奧運場館的規劃與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政府決策和應急指揮搭建可視化平台。

六、法制建設

為保障監測的制度化和長期化,保證監測設施長期、有效地使用,避免政府投資浪費,曾向北京市人大提交了《北京市地勘部門監測設施損壞情況報告》,並將地下水環境監測設施的立法保護納入到正在編制的「北京市水污染保護條例」中。

Ⅹ 地質環境監測站和一般的環境監測站工作內容區別

地質環境主要是指從該表面下方的地面的硬殼,該岩石層。地球的地質環境是進化的專產物。岩石下,太陽屬效應風化過程,使物質釋放的參與地理環境的整合,以及參與到星際物質大循環的地質循環中去。
地質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礦產資源豐富。目前,每年人類開發從地殼長達4立方千米的礦石,以提取大量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精力,從煤,石油,天然氣,地下水,地熱和其他放射性物質。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質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更大,一些大的項目,直接改變了臉上的地質環境,但也有一些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滑坡,泥石流,地震,水災)的起始因子,這是值得密切關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