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石墨化是什麼意思

地質石墨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3-02 19:37:59

❶ 地質勘探是什麼意思

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內條件,提供礦容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普查報告和祥查報告.

❷ 什麼是石墨化

石墨化多用於指抄鋼的石墨化襲。鋼件在工作溫度和應力長期作用下,會使碳化物分解成游離的石墨,這個過程也是自發進行的,稱為P熱強鋼的石墨化過程、它不但消除了碳化物的作用,而 且石墨相當於鋼中的小裂紋,使鋼的強度和塑性顯著降低而引起鋼件脆斷。

通常把鑄鐵中的石墨形成過程稱為石墨化過程。

(2)地質石墨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發現歷史

低碳鍋爐鋼的石墨化是1943年被發現的。當時美國某電廠一條由0.5%Mo鋼制的φ325×36 mm主蒸汽管道在505℃運行了5年半後,突然在焊縫熱影響區一個截面上脆斷,造成廠房損壞和人員傷亡。事後檢驗發現斷裂處析出了大量的鏈狀石墨,鋼的沖擊韌性降低到接近零的水平。

這一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並因此規定了要定期對低碳鉬鋼管作石墨化檢驗。繼後檢驗發現,低碳鋼和低碳鉬鋼過熱器管和主蒸汽管道等在高溫下長期運行後,石墨化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墨化

❸ 碳化和石墨化分別是什麼意思

1.
碳化來
又稱干餾、炭化、焦源化,是指固體或有機物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的反應過程或加熱固體物質來製取液體或氣體(通知常會變為固體)產物的一種方式。
2.
石墨化
石墨化是利用熱活化將熱力學不穩定的碳原子實現由亂層結構向石墨晶體結構的有序轉化,因此,在石墨化過程中,要使用高溫熱處理(HTT)對原子重排及結構轉變提供能量道。石墨化多用於指鋼的石墨化,通常把鑄鐵中的石墨形成過程稱為石墨化過程。

❹ 地質裡面風化是什麼意思啊

使岩石發生破壞和改變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義為在地內表或接近地表的常容溫條件下,岩石在原地發生的崩解或蝕變。崩解和蝕變的區別反映了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差異。物理作用涉及岩石破碎而不涉及造岩礦物的任何分解。相反,化學作用則意味著一種或多種礦物的蝕變。風化作用產生在結構或成分上不同於母岩的表層物質。風化帶稱為表土或殘餘土。風化作用的下限稱為風化面。

❺ 地質是什麼意思

地質來圖是將沉積岩層、火成自岩體、地質構造等的形成時代和相關等各種地質體、地質現象,用一定圖例表示在某種比例尺地形圖上的一種圖件。是表示地殼表層岩相、岩性、地層年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礦產分布等的地圖的總稱。
根據野外調查路線、觀測點的距離,調查精度的比例尺劃分為小(1/50萬及其以小)、中(1/25~1/20萬)、大比例尺(1/5萬及其以大)地質圖。依據內容分為:基岩地質圖、地質礦產圖、岩性-岩相分布圖、構造地質圖、礦產圖、第四紀地質圖、古地理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和環境地質圖等。
地質界線、構造線、礦產和地理底圖等要素的標示精度,投影方法的准確性是衡量地質圖成圖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標。我國對不同比例尺、不同地質圖類別的成圖方法技術都有具體的規范要求。

❻ 地質什麼意思

雪山、高來原地質地質泛指源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岩層和岩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我國,「地質」一詞最早見於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於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

❼ 地質 的質是什麼意思

地質 geological features 地理性質
質:(性質; 本質) nature; character; essence

❽ 地質中的方位是什麼意思

網路出來的
地質專業用語!北東就是平常說的東北,北西就是西北,走向一般是指岩層或背斜等的延伸方向!所謂北北東走向簡單說就是,向北和北東方向之間的方向延伸!回答者是:jians327 | 二級

❾ 地質學是什麼意思

地質學(geology)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 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演化過程,進行過錯綜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 雅丹地貌
還受天文變化的影響,所以各個層圈均在不斷演變。 約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現象,於是生物成為一種地質應力。最晚在距今200~300萬年前,開始有人類出現。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一直在努力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利用堅硬岩石作為用具和工具,從礦石中提取銅、鐵等金屬,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產生過劃時代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編輯本段發展回顧
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龐大的地球及其悠遠的歷史,這決定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它是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地質學的萌芽時期
(遠古~公元1450年) 人類對岩石、礦物性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中國,銅礦的開採在兩千多年前已達到可觀的規模;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禹貢》《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石頭論》都是人類對岩礦知識的最早總結。 在開礦及與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斗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地質作用,並進行思辨、猜測性的解釋。我國古代的《詩經》中就記載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關於地殼變動的認識;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海陸變遷是按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時期發生的;在中世紀時期,沈括對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化石的性質等都做出了較為正確的解釋,朱熹也比較科學的揭示了化石的成因。
地質學奠基時期
(公元1450~公元1750年) 以文藝復興為轉機,人們對地球歷史開始有了科學的解釋。義大利的達·芬奇、丹麥的斯泰諾、英國的伍德沃德、胡克等等,都對化石的成因作了論證。胡克還提出用化石來記述地球歷史;斯泰諾提出地層層序律;在岩石學、礦物學方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200多種礦物、岩石和化石;德國的阿格里科拉對礦物、礦脈生成過程和水在成礦過程中的作用的研究,開創了礦物學、礦床學的先河等等。
地質學形成時期
(公元1750~公元1840年) 在英國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和啟蒙思想的推動和影響下,科學考察和探險旅行在歐洲興起。旅行和探險使得地殼成為直接研究的對象,使得人們對地球的研究從思辨性猜測,轉變為以野外觀察為主。同時,不同觀點、不同學派的爭論十分活躍,關於地層以及岩石成因的水成論和火成論的爭論在18世紀末變得尖銳起來。 德國的維爾納是水成論的代表,他提出花崗岩和玄武岩都是沉積而成的,並對岩層作了系統的劃分。英國的赫頓提出要用自然過程來揭示地球的歷史,以及地質過程「即看不到開始的痕跡,也沒有結束的前景」的均變論思想。水火之爭促進了地質學從宇宙起源論、自然歷史和古老礦物學中分離出來,並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在17世紀的《徐霞客游記》也是對自然考察所獲得的超越時代的成果。至1840年,底層劃分的原則和方法已經確立,地質時代和地層系統基本建立起來。 而此時的礦物學沿著形態礦物學和礦物化學方向發展,美國丹納的《礦物學系統》標志著經典礦物學的成熟;1829年,英國的尼科爾發明了偏光顯微鏡,使得顯微岩石學的迅速發展成為可能;法國博蒙於1829年提出地球冷縮造山的收縮說,對近百年來的構造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這樣,有關地球歷史的古生物學、地層學,有關地殼物質組成的岩石學、礦物學,和有關地殼運動的構造地質理論所組成的地質學體系逐漸形成了。 19世紀上半葉,有關災變論和均變論的爭論,對地質學思想方法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居維葉是災變論的主要代表,他提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災變造成生物滅絕的觀點。英國的萊伊爾是均變論的主要代表,他堅持「自然法則是始終一致」的觀點,並提出以今論古的現實主義方法。在爭論中,地質均變論逐漸成為百餘年來地質學及其研究方法的正統觀點。
地質學的發展時期
(公元1840~公元1910年)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各工業國家都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是地質學從區域地質向全球構造發展,並推動了地質學各分支學科的迅速建立和發展。 其中重要的有瑞士阿加西等人對冰川學的研究,以及英國艾里、普拉特提出的地殼均衡理論;有關山脈形成的地槽學說,經過美國的霍爾和丹納的努力最終確立起來;法國的貝特朗提出造山旋迴概念;奧格對地槽類型的劃分使造山理論更加完善;奧地利的休斯和俄國的卡爾賓斯基則對地台作了系統的研究;休斯的《地球的面貌》是19世紀地質學研究的總結,同時休斯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從全球的角度研究地殼運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系,預示了20世紀地質學研究新時期的到來。 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
現代地質學的發展
(公元1910~) 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和工業的發展,使得石油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陸續形成獨立的分支學科。在地質學各基礎學科穩步發展的同時,由於各分支學科的相互滲透,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與地質學的結合,新技術方法的採用,導致了一系列邊緣學科的出現。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體地球的圈層構造以及洋殼與路殼結構的區別;高溫高壓岩石實驗研究,為人們認識地殼深處地質過程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所有這些都促進了地質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過渡,並向微觀和宏觀兩個方向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全球范圍大規模的考察和探測,使地質學研究從淺部轉向深部,從大陸轉向海洋,海洋地質學有了迅速發展。同時古地磁學、地熱學、重力測量都有重大進展,為新的全球構造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這個基礎上,德國的魏格納於1915年提出的與傳統海陸固定論相悖離的大陸漂移說得以復活。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擴展理論較好地說明了漂移的機制。加拿大的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並創用板塊一詞。60年代中期美國的摩根、法國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塊構造說,用以說明全球構造運動的基本理論,它標志著新地球觀的形成,使現代地質學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