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塊段法儲量估算圖怎麼做

地質塊段法儲量估算圖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1-03-02 16:25:03

❶ 礦產資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圖怎麼做怎麼投影控制工程有鑽孔和探槽,都需要一些什麼樣的地質圖件待高手

需要的圖件有:
(1)地形地質圖(應該有小比例尺的反映區域地質概況和大比例版尺的反映礦區地質情況的,權其中大比例尺的應該在圖上標明工程布置情況,含鑽孔和探槽等)
(2)勘探線剖面圖(勘探線剖面圖應標明工程位置、深度,圈定工業礦體和低品位礦體,反映采樣位置和樣品分析結果等)
(3)資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圖(一般適用於礦體傾角小於45度的礦床,如大於45度應該用縱投影圖):將各工程位置按實際坐標標注在圖上,並按剖面圖圈定的礦體界線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平面圖上,劃分礦塊,計算單工程平均品位和礦塊平均品位,並以此來計算礦體的資源量。注意:此時的礦塊體積不能用投影面積*真厚度來計算,而應該用投影面積*垂直厚度來計算。
編寫勘查報告和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是一項細致、繁瑣的工作,涉及的知識、規范等東西很多。如有需要,可以給你一些勘查報告的範本。

❷ 地質礦產勘探儲量估算系統總體結構

通過上述工作流程和數據分析及功能描述,MRES可分為三個大的模塊,系統總體結構如圖3-5所示。

圖3-5 MRES總體結構

一、系統總體結構描述

1.數據管理

(1)數據的分類管理。在系統中有三類數據需要管理,即表、二維圖形、三維圖形,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內容和管理功能。系統將採用層次樹狀結構來管理不同的數據。

(2)表數據管理。系統採用MDB數據引擎,實現數據表的管理。主要功能有:打開資料庫文件、創建資料庫、外部數據導入、數據的編輯、數據的查詢等。

(3)二維空間數據管理。二維平面空間數據採用傳統的GIS數據管理模式,主要對二維空間點線面和注釋等信息的管理,MRES採用ARC/INFO軟體中SHP文件格式來定義這些平面數據。要實現的主要功能有:直接讀取SHP文件、保存SHP文件、圖形數據可視化、圖形放大、縮小和漫遊等、平面對象查詢及與表關聯,需要擴展的有二維圖示圖例庫製作、管理和計算機制圖。

(4)三維空間數據管理。三維空間數據包括三維點、線、面、體等數據,點數據有三維空間注釋,線數據有鑽孔工程,面數據有斷層面、地層面等,體資料庫有礦體、儲量塊段等。在MRES系統中將專門定義其數據結構。三維數據管理主要功能有:圖形顯示、簡單查詢、可視化操作、數據存儲、圖形編輯等。

2.三維建模

按照系統3DEM流程,系統開發的核心就是三維地質體模型的建立。這方面國內外的學者已經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但由於在三維GIS中一些基本的問題,例如,三維空間目標及其拓撲關系的表示問題等,還沒有真正的解決,三維地體的建模問題也不可能徹底的解決。三維地質模型無論是用矢量模型還是柵格模型表示,首先都是要將地層信息表達出來,因為無論是地層、斷層、不整合面以及礦體,這些地質目標都是依靠地層邊界信息來區分的。然而實際的勘探數據中,沒有對這些邊界信息的完整描述,因此,這些信息都必須依靠插值從離散的原始數據中獲取。李青元、夏炎、王笑海等在他們的論文中詳細討論了三維地質建模的過程,三維矢量結構及拓撲關系的建立,並提出了「有限-互斥-完整劃分」的方法和「一片三層」的概念,這些工作對於三維地體的研究工作都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對於地質邊界的確定方法都沒有做詳細的闡述。因此,系統以確定三維地層的地質邊界作為建模的入手點,採用人工交互方式來繪制矢量形式的地質邊界,使用本項目組陳學工博士的重建復雜曲面的演算法,建立三維矢量框架模型,最後運用地質統計學的克立格方法填充地層,為空間分析生成三維地質體空間數據。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單工程礦體圈定功能。對工程分析數據進行剖面可視化,提供不同品位分級顯示柱狀圖,計算采樣段真厚度,採用規范確定礦體范圍。提供互動式方法,允許地質專家在柱狀圖上修改礦體形態。

(2)礦體剖面連接編輯功能。提供常用剖面圖形編輯功能,勘探剖面顯示、縮放、CAD編輯和指定界限屬性。

(3)體曲面連接和體生成。在三維視窗中顯示剖面連接的地質體界限,採用可視化智能引導線方法,連接地質體曲面,指定地質體曲面產生地質體。

(4)晶胞模型。根據礦體三維形態,確定晶胞模型的大小、范圍,生成三維礦體塊段圖形。

(5)DEM數據與遙感影象數據復合。功能讀取DEM數字高程數據,在三維視窗形成三維地質表面模型,並可與遙感影象復合形成生動的三維影象。

(6)成果表達。三維虛擬飛行、虛擬鑽孔、任意切面圖和柵欄圖等。

3.儲量估算與管理

在三維建模基礎上實現可視化儲量計算,系統將以地質統計學方法為主,同時兼顧傳統的儲量計算方法。系統提供的主要功能有:

(1)品位分析數據預處理。包括常用的品位統計分析、分布檢驗、直方圖、特異值處理等,該處理結果是針對分析表數據進行的,結果存入數據表中。

(2)組合樣計算。以礦體為邊界,形成等大小的組合樣,該組合樣表要表達組合樣中心坐標、分析值等。

(3)克立格儲量估算。包括實驗變差函數計算、變差函數擬合和結構分析、交叉驗證、普通克立格法、泛克立格法、指示克立格法、條件模擬等。

(4)斷面法。通過交互可視方法將斷面置於礦體之上,計算各截面面積、體積和品位,然後計算各斷面形成塊段的儲量。

(5)距離倒數塊段法。在礦體圈定之上,使用晶胞模型劃分塊段,然後使用距離倒數計算各晶胞品位值。

(6)儲量管理。任意盤區儲量分布圖、儲量的等值線圖、品位噸位模型、儲量分級統計、經濟價值分析等。

二、MRES有關框架設計

1.系統功能設計

軟體功能如圖3-6所示。

(1)數據的工程管理。通過MRES文件工程管理,能夠有效地將表數據、二維圖形、三維圖形數據有機地管理起來;而且能夠在工程中保留估算可視化工作的進程。

(2)專題圖層文件管理。主要針對樹形文件管理器中表、二維專題文件、三維專題文件的添加、刪除操作等。

(3)資料庫管理。對表數據的管理,其中還需要對表數據與三維建模建立介面菜單。

(4)二維數據管理。包括簡單的圖形操作及屬性查詢,還有等值線功能,通過等值線追蹤形成SHP格式的點線面文件。

(5)三維建模。使用DEM數據形成地表高程圖形,將鑽孔工程數據表形成三維鑽孔柱狀圖,單工程礦體圈定、剖面編輯、曲面連接及體生成,各種三維結果如任意切面、柵欄圖和虛擬飛行等。

(6)儲量估算管理。預處理包括變數常用統計、統計分布、特異值處理等;組合樣分析是為地質統計學准備數據;截面法和塊段法計算儲量是傳統的估計方法,用戶可以互動式進行參數和結果可視化操作;克立格儲量估算包括變差函數計算與結構分析、交叉驗證、克立格估計和條件模擬等;儲量管理分析包括品位噸位分析、盤區儲量統計和制圖、地質儲量的經濟分析等。

圖3-6 MRES功能框架

2.系統組件

系統開發沒有購買GIS等收費組件,完全自主開發。主要考慮系統的原創性和系統今後的維護問題。開發過程中使用了如下幾個組件(圖3-7):

圖3-7 MRES獨立組件及動態庫框架

(1)資料庫組件和樹形管理使用微軟MDB資料庫引擎;

(2)在三維建模中使用OPGL圖形庫;

(3)系統還開發了地質統計學動態計算庫;

(4)開發了等值線跟蹤組件。

3.系統序列(圖3-8)

(1)工程管理貫穿逐個程序,之後讀入資料庫、三維建模、儲量估算;

(2)在讀入二維圖形數據時,也將屬性數據表讀入;

(3)單工程礦體圈定後,產生新的鑽孔分析表;

(4)儲量估算預處理要針對數據表,組合樣形成數據表;

(5)儲量估算采(盤)區數據可形成等值線二維圖形。

圖3-8 MRES序列框架

4.系統界面

系統界面設計如圖3-9所示。

圖3-9 系統界面設計

(1)工程樹管理窗口。該視窗管理資料庫、二維圖形、三維圖形文件,工作空間採用四級有序管理模式。

(2)多文檔數據顯示窗口。使用多文檔窗口顯示數據,有數據表窗口、二維圖形窗口和三維圖形窗口。

(3)菜單與工具條。按照功能組織菜單項,並將常用功能定製到工具欄。

(4)狀態顯示欄。有坐標和對象屬性顯示。

三、系統關鍵技術問題(原創性)

在MRES系統中,關鍵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表達三維復雜地質對象及將三維可視化與地質統計學結合的問題。對於金屬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來說,復雜的三維地質現象是經常遇到的,它與一些簡單形體的建模不同,從工作需求來說,系統必須要解決如下三類地質現象的三維建模:地層倒轉、透鏡體和斷裂。

❸ 請各位前輩教教我。我一直弄不清楚煤礦算工業儲量的時候,用的地質塊段法,是怎麼算面積的,具體點最好。

地質塊段法計算儲量,面積用的水平投影面積或立面投影的面積。實際上是在儲量計算圖上直接圈定量取,然後,平面投影圖除cosA(A是傾角),立面投影圖除sinA(A是傾角)

❹ 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一般原則

9.2.1 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必須在充分綜合研究礦床地質條件,控礦因素的基礎上,嚴格按投資者認可同意的工業指標圈定礦體,估算礦產資源/儲量。預查,普查時可用我國稀土礦山數十年開采經驗總結出的一般工業指標進行圈算(見附錄I):詳查、勘探所用指標應結合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據當時的市場價格論證確定、投資者認可下達的工業指標進行圈算。

9.2.2 根據礦體形態、產狀和勘查工程式控制製程度,選擇合理的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斷面法(水平斷面法和平行垂直剖面法)、地質塊段法和地質統計法和最近出現的SD法等(見附錄D)。

9.2.3 對稀土內生礦床應按礦體、礦產資源/儲量類別、礦石類型、品級劃分礦塊(段)、分別估算礦石量、平均品位[w(REO),%]和稀土氧化物量(REO,噸)。對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還應根據稀土配分成果計算輕(LREO=La2O3+……+Nd2O3)、中(MREO=Sm2O3+Eu2O3+Gd2O3)、重(HREO=Tb2O3+……+Lu2O3+Y2O3)稀土氧化物量及Y2O3、Eu2O3等計價元素的氧化物分量儲量。其中儲量用扣除設計、采礦損失的可實際開採的數量表示。基礎儲量、資源量用未扣除設計、采礦損失的數量表示。相應的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圖件上應標明各類礦產資源/儲量在地質空間的分布。

9.2.4 達到工業要求(以投資者下達的工業指標為准)的共生組分,應分別圈定礦體估算礦產資源/儲量,已查明賦存狀態,可以綜合回收,有經濟效益的伴生組分,應分別估算礦產資源/儲量。

9.2.5 參與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各項取樣工程、樣品測試質量均應符合有關規范、規程及規定的要求。

9.2.6 估算礦產資源/儲量時,應扣除截至野外勘查工作結束時采空區的礦產資源/儲量。

9.2.7 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單位,礦石量為萬噸,稀土氧化物量為噸。

❺ 地質礦產勘探儲量估算工作及數據流程分析

一、工作流程分析

礦產資源勘查三維可視化儲量估算系統研製的基本目的是輔助完成對地質勘查獲得的關於勘探儲量計算的各種成果的綜合分析,實現儲量的可視化計算。礦產資源勘查三維可視化儲量估算系統資料庫結構及其流程,必須代表通行的礦產資源儲量估算評價流程。如第二章礦產儲量估算的需求分析所述,儲量估算在不同的勘探階段要求不同,但工作流程大體相似,可用如下圖表達:

圖3-1 勘探儲量估算工作流程

上述工作流程在礦產資源勘查三維可視化儲量估算系統(MRES)中可概括為如下過程:

1.數據管理(data management)

地質勘探獲取的各種勘探資料首先要通過合適的軟體工具進入三維系統,這些資料有圖形資料,如:地質圖、工程分布圖、地形等高線數據等,也有礦體各種工程獲得的分析數據,如:礦石的品位、比重等,還有關於三維地下岩石、岩性及厚度的描述。MRES系統應該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的管理,如表格數據的錄入、編輯、修改和查詢等。對於二維圖形數據,如地質圖等,可以通過GIS軟體矢量化後進入系統。另外系統還可以處理遙感影象及DEM數據,形成效果逼真的三維圖形。

2.單工程礦體圈定(ore body delineation in a drill)

三維可視化技術將各單工程所見地層、岩石、構造和礦體顯示在三維空間坐標中,按照國家儲量圈定規范,根據礦床的工業指標,如邊界品位、工業品位、可采厚度、夾石厚度及有害組分等,圈定單工程礦體的形態、厚度、位置等。系統在圈定過程中,既要可以根據規范自動圈定礦體,又要提供交互智能工具,用戶可以在工程圖上通過人機交互對話圈定礦體。

3.剖面礦體圈定(ore body delineation inprofile)

礦體連接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智能化高的工作,由於三維地質體的復雜性和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導致不同的地質專家圈定的結果可能不一樣,計算機只能提供半自動的輔助交互工具來幫助專家完成剖面礦體的連接,用戶可以使用方便實用的剖面編輯器完成礦體的半自動連接。

4.三維礦體圈定(ore body delineation)

將剖面連接,系統形成三維地質體,並使用多種方法進行可視化儲量計算。

5.礦體儲量估算(ore body reserve management)

完成各種儲量分析,如統計報表、采(盤)區儲量、品位噸位分析、經濟價值分析、虛擬勘探與開采等。

上述工作在系統中被稱為3DEM過程,MRES中可概括為如下工作流程:

圖3-2 MRES系統3DEM工作流程

二、系統中數據分析

1.勘探工程產生的數據

地學信息的可視化是將地質構造學、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可視化等專業知識相結合,計算機可視化是方法,地質內容研究是目的。因此,從事這方面研究不僅要有專業的計算機科學理論,還要了解地學工作的內容。在進行系統分析及設計時,必須在地學方面找到依據。

在進行地質特徵提取之前,大致經過三個步驟:數據採集、數據相關性分析和數據集成。地質統計學的觀點認為,任何地學數據要與其所處的空間數據相結合,才能進行檢索、可視化、分析和操作。地質勘察獲取的數據資料是以鑽孔記錄或者測井記錄的形式保存的一些采樣數據,如:礦石的品位、廢石含量以及一些觀測特徵,如岩性等,都是沿著鑽孔取樣的結果。另外一類是定性描述地層邊界或上下底界線的數據資料,這種資料包括在地質普查中獲得的地質圖、剖面圖、構造線和地層結構面等。表3-1是一個典型的鑽探資料數據。

表3-1 鑽孔數據

圖3-3 鑽孔空間形態

可視化系統建模所使用的數據是阿舍勒礦區的,以此為例,做一重點分析。礦區的山地工程資料是三維地質建模最主要的原始資料(礦區的山地工程包括:鑽孔、槽探、平硐、沿脈、穿脈等,為了形象、方便及簡單地描述,以下均將山地工程簡稱為鑽孔),包括:一是鑽孔的空間位置信息(即鑽孔的測量數據)包括鑽孔在三維空間的起點坐標(X,Y,Z)以及鑽孔的長度;二是鑽孔在空間的位置變化信息,即鑽孔在空間的傾斜方向和傾角,這兩個資料描述了鑽孔在空間的形態,如圖3-3所示。三是鑽孔的地質資料及分析結果,即采樣信息:包括采樣位置、樣品代號、分析結果、樣品長度,還包括在充分了解鑽孔的地質資料基礎上劃分出的鑽孔的地質界線,包括岩性代號及地質代號。表3-2給出了了原始數據欄位的解釋。以阿舍勒礦區的原始數據為例,原始材料描述了三個表如表3-3所示,表3-4為鑽孔的空間總體位置信息,表3-5為鑽孔在空間的位置變化信息,表3-6為采樣信息及地質描述。

表3-2 信息欄位內容

表3-3 原始材料

表3-4 鑽孔的空間總體位置信息(部分)

表3-5 鑽孔在空間的位置變化信息(部分)

表3-6 采樣信息及地質資料(部分)

鑽孔位置信息表、采樣信息表及位置信息表ER關系圖如下:

圖3-4 數據表ER關系

2.其他相關數據

這些數據是指礦產勘探過程中所需的其他來源的數據,包括:

(1)地質圖。大比例尺地質圖數據,可以通過平面GIS軟體進行數字化進入系統;

(2)勘探工程分布圖。以GIS格式進入系統;

(3)DEM測量數據。專業的地形測量形成的高程數據,為形成地面高程模型提供數據;

(4)遙感影像。通常以某種圖像格式進入系統。

3.系統產生的中間數據

為完成三維儲量估算,會產生一些中間性成果數據,這些數據包括:

(1)鑽孔三維可視化文件。包括岩性、礦體顏色和位置等信息。

(2)剖面數據。通過鑽孔工程數據形成的勘探鑽孔剖面圖形數據。包括剖面鑽孔位置、圖形、分層和礦化信息等。

(3)曲面數據。通過礦體、地層連接形成地質體表面文件,包含有圖形、曲面對應的地質體等信息。

(4)體數據。由曲面組成地質體,每個地質體均賦有屬性。

(5)儲量晶格文件。晶格圖形、儲量、品位、估計參數、噸位等。

(6)成果圖件。礦體截面圖等。

這些數據在系統中可分成三類:表數據、三維圖形數據和二維圖形數據。

三、三維可視化系統的功能描述

三維建模及其相關信息可視化方法研究的成果都將在三維地學信息可視化系統中實現。因此,系統本身不僅要提供一般的地學可視化系統通用的分析和顯示的功能,也要具備一些面向礦產資源評價的功能。

三維地質模型理論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最終開發出三維地學模擬軟體。項目將應用各種三維可視化控制項,著重研究三維空間地質體的智能編輯、投影轉換、三維空間投影圖的隱線隱面處理、三維圖形的裁剪處理、以地質實體的光照模型來逼真地顯示地質體三維空間形態,任意剖面圖的獲取、三維制圖圖示圖例庫及數字化制圖等。可視化系統初步設計中的主要交互功能包括:

(1)人工交互設計:主要用於創建和編輯設計目標。包括對點、線、面、多邊形、層等目標物體的編輯和操作,以及文字的編輯和操作。

(2)移動:任意在屏幕上一定圖形、圖像。

(3)放大、縮小:對操作對象進行任意倍數的放大、縮小,不僅包括給定倍數的放大、縮小,而且可以在屏幕上選擇任意區域范圍放大成屏幕的范圍。

(4)恢復:將經過放大、縮小、移動等操作的三維物體或二維物體恢復操做前的狀態。

(5)放映:允許製作動畫,並與其他功能結合操作。

(6)旋轉:提供三維圖形、圖像的真三維旋轉,可以繞X、Y、Z三軸的任意軸旋轉,並提供自動旋轉的功能。

(7)剖面移動:允許任意方向、任意角度、任意高程、任意位置進行剖面切制和任意厚度的塊段分割,並按照給定的步長移動剖面。

(8)固化和消隱:能將原始的、傾斜的多邊體、三角面體和柵格網狀模型顯示為固化的物體,使得空間物體看起來是三維的面體,且固化和消隱轉化方便。

(9)數據查詢:對於原始數據可進行查詢顯示,並作為活動的窗口,可任意移動和放大。

(10)全局視窗:提供一個全局或「鳥眼」的視窗,顯示原始的整屏,特別是在切制剖面後,顯示剖面的移動及其在平面的位置。

(11)隱藏、半隱藏、可視:可以方便地將屏幕上的物體成為隱藏、半隱藏、可視三種狀態,只有可視的物體才可以被編輯和操作。

(12)列印:針對一些常用的地質圖件,提供列印功能。

三維地學信息可視化系統不僅要管理圖形數據,還要能夠建立起礦體三維概念模型,智能化輔助完成三維地質建模分析及計算。進行礦產資源評價的核心目標就是進行儲量的計算,可視化系統的主要需求就是為完成儲量計算提供可視化的操作環境,例如計算過程及結果的顯示。設計的功能包括:

(1)三維模型功能:提供創建三維模型的各項功能。主要有柵格網狀表面模型、三角面模型、等值線模型。柵格網狀表面模型主要用於完成柵格網狀模型的建立和操作,包括等值線操作。三角面模型為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對二維、三維固化三角面模型的編輯及操作。等值線模型可以創建等值線、面,並對點、線、面進行操作。地下水模型:結合其他模型的選項精確建立復雜的地下水模型。

(2)分析交互功能:用於獲得詳細的交互點和目標、獲得統計數據、創建圖例、標繪數據信息、創建目標與文字、文件或ISIS資料庫的聯系。

(3)塊模型功能:用於儲量計算。包括創建儲量計算的空間范圍、顯示儲量計算的有關信息、切制地質剖面或塊段、添加計算公式、變異函數的計算、品位估算、儲量計算等與儲量計算有關的操作。

(4)地質屬性顯示功能:對相關的地質內容進行操作。包括鑽孔的操作,如創建、顯示、修改等;地球物理數據的處理及操作、斷層構造的操作、用柵格方法進行儲量計算、對樣品進行組合、樣品的顯示。

❻ 進行儲量估算時,礦體地質塊段劃分依據一般有哪些

塊段是礦體資源/儲量估算的基本單元。資源/儲量類別、礦體特徵、勘查手段、塊段邊界等項因素,在塊段劃分時應綜合考慮。
(1)資源/儲量類別:同一塊段資源/儲量類別應相同。
(2)礦體特徵:同一塊段工業品級應相同(故要求各工程工業品級應盡量相同,每個塊段允許攜帶一個低品位礦工程,但應保證塊段平均品位達到塊段工業品位要求);礦石體重應相同;塊段形態較規則;礦體厚度、產狀較穩定。
(3)勘查手段:塊段兩側邊界線上的勘查工程類別應基本相同。 上述三項中的類別、品級、體重、手段的同一性,是塊段的基本屬性。
(4)塊段邊界:塊段邊界一般以工程連線為分界線。但有例外:①礦體邊部以外推邊界為塊段邊界;②個別塊段邊界是兩工程中點的連線;此時的兩個工程,一為工業礦,一為低品位礦,在剖面圖上兩者互為對角線連接,但在垂直縱投影圖上取中點的連線作為塊段邊界(類似於1/2板推);③礦體被斷層錯斷時,礦體厚度的中心面與斷層上下盤的交線應作為塊段邊界;此時的礦體重疊或缺失,會造成塊段邊界的重疊或分離,需特別注意;④剖面法是以剖面線(而不是工程連線)為塊段邊界,偏離的工程垂直於剖面線的投影點可作為邊界基點。 (5)垂直縱投影圖上塊段的劃分:是在礦體連接基礎之上進行的;首先連接礦體外圍見礦工程,以確定礦體內部邊界,然後外推以確定外部邊界。然後依據上述原則逐步確定各塊段邊界。

❼ 資源儲量估算方法的選擇及其依據

在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採用地質塊段法預估算煤層資源量。各塊段資源量按下式估算版:

魯西南石炭系——二權疊系深部煤炭資源賦存規律與資源預測

式中:n———3#煤層預測單元總數;

G———預測區3#煤層資源量,t;

Aj———第j個預測單元含煤斜面積(由平面面積和地層平均傾角計算得出),m2;

———第j個預測單元的煤層平均厚度,m;

———第j個預測單元的煤層平均空氣乾燥基視密度,t/m3

❽ 儲量計算方法的方法

已有的儲量計算方法很多,下面著重介紹找礦,評價階段常用的算術平均法和地質塊段法 。
(一)算術平均法
該法的實質是把形態不規則的礦體,改變為一個理想的具有同等厚度的板狀體,其周邊就是礦體的邊界。
計算方法是先根據探礦工程平面圖(或投影圖)上圈出礦體邊界,測定其面積(若為投影面積,需換算成真面積。見後面塊段法的面積換算)。然後用算術平均法求出礦體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平均體重。最後按下面公式計算:
礦體體積: V=SxM
式中:V一礦體體積(下同);S一礦體面積;M一礦體平均厚度。
礦石儲量: Q=VxD
式中:Q一礦石儲量(下同;D一礦石平均體重。
礦體金屬儲量: P=QxC
式中:P一金屬儲量: C一礦石平均品位。
(二)地質塊段法
地質塊段法實際上是算術平均法的一種,其不同之處是將礦體按照不同的勘探程度、儲量級別、礦床的開采順序等劃分成數個塊段,然後按塊段分別計算儲量,整個礦體儲量即是各塊段儲量之和。
具體計算方法是首先根據礦體產狀,選用礦體水平投影圖(緩傾斜礦體)或礦體垂直縱投影圖,在圖上圈出礦體可采邊界線,按要求劃分塊段。然後分別測定各塊段面積S (系礦塊投影面積),根據各探礦工程所獲得的資料,用算術平均法計算每個塊段的平均品位C,平均體重D和平均厚度M(為平均視厚度,即垂直或水平厚度)。因為礦體的真面積與真厚度之乘積等於投影面積與投影面之法線厚度之積

❾ 礦體( 塊段) 面積測定

礦體面積的測定通常是在剖面圖、中段地質圖、縱投影圖等各種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圖上對已圈定好的礦體和劃分好的塊段面積進行測定。其測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1.求積儀法

此法是測量礦體面積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主要用於測定礦體形態不規則,邊界線由形態復雜的曲線構成的面積。常用的求積儀為定極求積儀。具體測量方法,參見儀器說明書。

2.曲線儀法(平行線法)

曲線儀是一種測量曲線長度的儀器。也可用其間接測量面積。作法是用透明紙一張,上面等間距(如1cm)畫有一系列平行直線(圖8-10),將其蒙在所測圖形上,然後用曲線儀測出圖邊界內所截所有平行線總長。直線總長乘以平行線間距,並按比例尺換算即得所測圖形之面積。當平行線間距為1cm時,所測直線總長即為所測圖形面積。

精度要求越高,則平行線間距應該越小。實際測量時,為了精確可改變位置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圖8-10用曲線儀在透明紙上測量面積

圖8-11用透明紙法測量面積

3.方格紙法

在透明方格紙上,選擇一定大小的方格(邊長為1cm或0.5cm),並在方格中心或角點上用小點作標記,然後將其蒙在所測的圖形上數出圖形邊界內的點數(即方格數),如點落在邊界上只算半點,這樣就可換算成面積,如果小方格邊長為1cm,待求面積的點數,也就是以平方厘米計的面積數(圖8-11)。

精度要求越高,則每個方格的邊長應越小。為了提高精度可在不同位置測定三次,求其平均值。此法簡便易行,應用極廣。

4.幾何法

此法主要用於礦體(塊)面積呈規則幾何圖形時,將欲測面積劃分若干三角形、矩形或梯形後,用幾何公式計算面積。

5.計算機MAPGIS制圖面積計演算法

現在提交資源基本是提交電子文檔,而制圖軟體要求統一為MAPGIS軟體,利用矢量化後的區文件可直接獲得造區後的剖面礦體或平面礦體面積。

6.縱樹法

縱樹法實質就是解析法。是由勘探工程原始數據直接求得起算數據。適用於多邊形面積,尤其是形態復雜時工作效率比圖解法高。它利用計算機將求差、求積及求和的步驟連續進行,速度快、效率高,方法本身有計算,有檢查,准確度高,方法也容易掌握。

❿ 如何使用地質塊段法計算儲量,且劃分級別

1. 根據所劃分的塊段,計算塊段截面積,然後得到兩個截面積的平均值,這里專截面積的平均屬值根據兩個截面積大小有不同的公式。
2. 然後用截面積的平均值乘以兩個截面積之間的距離,從而計算出來體積。
3. 體積乘以比重,礦石量就出來了。
4. 通過計算塊段內的已知樣品,這里往往採用樣長加權的方法來計算樣品的平均品位,同時做一下特高品位處理,國家規范裡面有很詳細的做法要求,可參考。
5. 用礦石量乘以平均品位,資源量就出來了。
6. 劃分級別可以根據工程式控制製程度來做,同樣的在國家規范裡面也有相應的論述。

以上只是簡單的步驟,只做一般性的參考,詳細的還需要按照規范一步一步去實施,否則得不到認可,最後還是錯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