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地質類專業怎麼樣
㈠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辦學現狀
嚴格說來,國外的高等院校內沒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地質工科教育一般分在工程領域,所設的地質類專業大多沒有細分,只設地質學或地球科學專業。所設課程除了數、理、化等基礎課外,主要是地質學科的基本原理類課程,如構造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地層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環境地質學、古氣候學、結晶學等,方法技術類課程較少。從設立的課程可以看出,他們培養的學生主要側重於地質學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且招生規模較小,一般一個專業每年只招收10餘名學生。但是,要求學生對地質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級學習了一定的專業課程後,一般要求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地質工程實習,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加之,國外學校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學生在校期間可自由使用。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也都具有較強的獨立實踐工作能力,在走向社會後能很快適應自己的工作。
㈡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怎麼樣
中國抄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襲科學學院的前身是煤田地質系。 學院擁有「煤層氣資源與成藏過程」、「煤炭資源」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院下轄5個研究所,2個教學、實驗中心,4個行政管理辦公室。現有教職工100餘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52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47人。
現有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煤及煤層氣資源等5個本科生專業,涉及理學、工學兩大學科門類,輻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和水利工程5個一級學科,60餘名博士研究生、330餘名碩士研究生、近1600名本科生在校學習。
㈢ 地質勘探專業怎麼樣(吉林大學的)
我是你說的這個校區的,我是建設工程學院的,這個專業挺好。
㈣ 地理科學和地質學哪個好
地理來科學是師范類專業,畢業後主要是自做老師,大學學的東西廣而泛,地質學專業性較強,地理科學也要學地質學的,但是只是一些基礎類的內容,這要看你以後想干什麼或是你的興趣了,不存在好壞,地理科學就業面可能相對窄一些。
女生的話 還是地理科學好一些,將來當老師 目前 地理教師還是比較缺的,但是幾年以後就不知道了。
㈤ 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好嗎
還好。雲南復大學資源環境與制地球科學學院由原地球科學系、雲南省地理研究所以及雲南大學澄江動物群研究中心共同組成。下設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區域與資源規劃、地理信息科學4個系;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氣象學1個博士學位授權、9個碩士學位授權。其中,氣象學是雲南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有教職工9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9人。
㈥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工程怎樣
東華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和實驗室 :
4個核工業部級重點學科:放射性地質與勘探、水文學與水資源、分析化學、核技術及應用
2個江西省重點學科:礦產資源與普查、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6個江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應用化學、計算數學、企業管理
5個國家管理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學與水資源工程(放射性水文地質)、環境工程(輻射環境監測)、測繪工程(放射性礦山地形測量與核電工程測量)
9個國防軍工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水文學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測繪工程、核工程和核技術、應用化學(放射性岩石礦物分析)、地球化學(放射性岩礦鑒定)、材料科學與工程(核廢料地質處理回填材料) 。
1個國防重點專業:資源勘查工程
14個江西省品牌專業:資源勘查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測繪工程、應用化學、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會計學、市場營銷、勘查技術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法學、電子信息工程
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西省核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中國地質科學院聯合博士後)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1個國家特殊需要博士培養點:核資源與環境
4個江西省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地質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工商管理。
2個江西省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核科學與技術。
從以上可以看出,東華理工的優勢學科群都和地質工程緊密相關,所在地質工程專業還是很有優勢的,另外2011年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選人中國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還是東華理工的校友,從以上可以看出,東華理工在地質工程方面還是很強的。
㈦ 地質學類專業包括哪些專業 哪個專業好
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的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地質學類專業有哪些?哪個專業比較好?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地質學類專業包括哪些專業》,僅供大家參考查閱。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地質學類 070900
地質學 070901
地球化學 070902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070903
古生物學 070904
地質學類專業介紹
一、地質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研究、教學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 機構、學校從事地質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在地礦、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環境、基礎工程、旅遊開發從事技術開發與技術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門從事 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質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訓練,掌握地質調查、科學 研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質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質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資源開發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報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設計實驗,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 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學科:地質學
主要課程:地質學、結晶礦物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學、遙感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在課程內安排、野外地質的認識實習、區域地質測量實習和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二、地球化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球化學和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機構、學校從事地球化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在資源、能源、材料、環境、基礎工程等方面從事生產、測試、技術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化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訓練,掌握野外和室內地質及地球化學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和地質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野外和室內地質及地球化學的研究工作方法、有關測試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及可持續發展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球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設計實驗,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學科:地質學、化學
主要課程:地球科學概論、構造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在課程內安排。野外地質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三、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業務培養目標: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面向21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系統掌握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和方法,能從事地球空間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間數據無線網路傳輸、數據信息可視化等領域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教學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科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要求在學習數學、物理學、地球動力學與空間測地學基礎知識和系統掌握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方法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要求學生具備空間信息的分類與採集、傳輸與分析、成像與圖像處理、空間信息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素養、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
2、掌握數學、物理學、地學、測地學、地球物理學、信息科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數字制圖學等方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堅實而寬廣的專業基礎知識。
3、掌握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了解相近領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了解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5、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
6、具有一定的歸納、整理、分析、設計、撰寫論文的基本能力、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
主幹學科:地球動力學與空間測地學、信息科學、電子計量學。
主要課程:數學、物理學、地球動力學、空間測地學、地球物理學、工程設計學、信息工程學、遙感學、全球定位系統、數字地形模擬、衛星攝像與空間攝影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與信息傳輸與處理、系統工程管理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主要課程地實驗和實習、專業課程的教學實習、初步科研訓練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㈧ 地球科學資源專業國內哪所大學最好:
你說的是資源勘查專業么,如果說工科的資源勘察,本科而不是研究生的話 應該說中國地質大學可以,武漢北京現在勢力差不多,南京大學的地質學專業也一樣好,北京大學的地質我個人認為不如南京大學,但是也是第一層次的,如果說是研究生 還要算上中科院的幾個所和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其次還有西北大學 長安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這些第二層次的。如果要說液體礦產勘察,還要加上中國石油大學。
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怎麼樣
恐怕全國沒有比地大的這個學院在地質學和地質工程一類的專業裡面更好了
㈩ 資源與地球科學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復與地制球科學學院的前身是煤田地質系。 學院擁有「煤層氣資源與成藏過程」、「煤炭資源」等2個重點實驗室,學院下轄5個研究所,2個教學、實驗中心,4個行政管理辦公室。現有教職工100餘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52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47人。
現有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煤及煤層氣資源等5個本科生專業,涉及理學、工學兩大學科門類,輻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和水利工程5個一級學科,60餘名博士研究生、330餘名碩士研究生、近1600名本科生在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