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書有哪些問題

地質書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3-02 13:46:31

㈠ 關於成果地質資料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尤利娟 郭雷 趙娟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成果地質資料是以文字、圖、表、多媒體、資料庫和軟體等形式提供的反應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隨著成果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發展,其驗收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根據本人對相關標准規范的學習以及電子文檔驗收的工作實際提出如下見解,希望對成果地質資料的驗收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1 成果地質資料存在的問題

1.1 紙質資料與電子文檔存在不一致現象

按照要求,在匯交紙質資料的同時應匯交一份內容相同的電子文檔,但在地質資料匯交時經常發現紙質資料和電子文檔不一致的現象

(1)正文部分。①文檔中生成的目錄紙電不一致。②紙電資料信息不對應:在紙質資料或電子文檔資料中缺少某一段落,資料中未插入相應的圖片或根本沒有圖片,電子圖片顯示方向不對;正文中缺少內容摘要;報告內容不完整等。③紙電頁碼不對應:有的資料中頁碼不連續,資料中的頁碼對齊方式不統一。

(2)審批類與附表類資料。①審批資料紙電不一致主要是紙質資料或電子資料缺少某種審批文具,如認定書、決議書、評審意見、審批意見書、評審備案證明、初審意見等等。②附表類資料中主要是紙質或電子缺少目錄、沒有表欄頭、表名,附表內容不齊全。

(3)附圖類資料。附圖類資料紙質不一致的問題比較多:①電子文檔附圖中的顏色不是偏色就是缺色,數據和符號紙電不一致,缺少圖例或者是圖例紙電不一致,附圖有的一些符號缺失。②電子資料中數字有但是紙質資料沒有列印出來,有的因為沒有系統庫、漢字型檔或所附系統庫漢字型檔與所交圖件不匹配而影響電子資料的顯示,造成紙電不一致。③紙電附圖目錄不一致。電子資料的附圖目錄應寫全稱而不應用簡稱,有的圖名上的比例尺與責任鑒中的比例尺不一致。

1.2 電子文件的分類正確

根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一份電子文檔中的電子文件必須依照其內容而歸到相應的類別中,歸類時,根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構成和電子文件的內容,確定電子文件應歸宿的類別。例如:成果報告屬於正文類;審查意見書和評審意見書屬於審批類;除正文中插圖部分為的各種圖形文件都屬於附圖類;登記表、成果表等各種表格文件屬於附表類;附件類包括測試報告、使用說明書、研究報告等;而其他類就包括項目任務書、項目設計書等。但在驗收電子文檔時發現文件的歸類存在混亂:①探礦權證經常附在正文的最後一頁,②野外意見書歸為審批類,③任務書及承諾書等歸為附件類,④掃描的文件總是一頁一頁獨立的擺放。

1.3 圖紙折疊不規范

在地質報告中有部分圖件超過A0幅面,其長度可超過6、7米。按照要求,各種圖件要使用輕磅紙,米格紙或聚酯薄膜作底圖用紙。圖件應有圖簽,圖簽要齊全。按19cm×27cm規格折疊成手風琴式,圖簽反折在外。可是匯交到我館的地質資料,附圖的折疊很不規范。規格大小不一,折疊的方法各式各樣,有的圖紙折疊的過大,超過了標准規定,而有的圖紙又折疊得過小。

1.4 附圖類電子文件信息模糊不清

在檢驗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時經常發現以下幾種問題:①圖中的信息無法看清;②電子圖中的信息與紙圖不一致;③電子圖中的岩性符號的方向與紙圖不一致;④電子圖的解析度過低,圖中的信息無法看清楚;⑤部分電子圖有缺色及缺線條的現象。

2 解決問題的建議

針對當前地質資料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2.1 提高重視程度,嚴把質量關

匯交的紙質資料和電子文檔內容要完全吻合;附圖折疊的大小應符合紙質資料的規格,呈圖面折疊在裡面的手風琴式,並將右下角的圖簽折在外,不得隨意超寬、超長;正文目錄應反應該項地質資料匯交的全部內容,報告目錄應與文字中的標題一致,附圖、附表、附件與實物一致;認真填寫匯交資料聯單,報告題名不能簡化,歸類要准確。各省資料部門在匯交地質資料前,資料管理人員應按匯交質量要求把好第一關,盡量減少匯交資料的出錯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地質資料匯交的質量。

加強地質資料印刷前的檢查,盡可能地將問題消滅在印刷之前,減少後期的修改,提高地質資料的匯交質量。

2.2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業務技能

加強對基層資料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培訓工作,通過組織學習相關的管理文件、法規,明確匯交地質資料的范圍和具體要求等,明確紙質報告和電子文檔的相關規范和要求,從源頭提高地質資料的質量。通過舉辦各種培訓班,一是加強地質資料工作;二是增強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經驗,共同進步。

2.3 利用多種途徑,確保電子文檔清晰

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獲得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某種軟體從源文件中直接轉換獲得,一是用掃描等數字化方式獲得。

對於利用軟體獲得的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應增強對源文件製作人員的培訓,提高製作人員的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層業務人員的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電子文件的質量和水平,達到標准化,對於由於作圖軟體無法直接轉成匯交要求格式而採用掃描等數字化方法形成時,解析度的選取以保證圖形的精度和清晰度為准,一般可取300dpi,對壓縮的JPEG 格式質量因子取75以上。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不要使用數碼相機拍照的方式形成,以保證其精度和清晰度。

總之,只有對基層單位資料管理人員的培訓,從源頭把好地質資料的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地質資料的匯交質量,提高地質資料接收和驗收的工作次序,並進行一步為開發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系統、建設數字地質資料、提高社會服務水平奠定基礎。

㈡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難度比來較大。基本課程源有1《普通地質學》、2《構造地質學》、3《區域與大地構造》、a《古生物》b《地史》《測量學》c《結晶學與礦物學》4《岩石學(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d《地球化學》、《地下水文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航空遙感》等一系列的書,當然考研究生不需要這么繁瑣,按照老師指定參考書即可。其中標有阿拉伯數字的是考試必看的(精讀),標有英語字母,屬於最好要看的(至少泛讀,要懂)。重要的是構造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科階段有大量的實踐課程(實驗和實習),在跨學科之前慎重一下。這個學科難度不大,但很龐雜。
化學是<大學化學>,物理注重《普通物理》《固體力學》,這兩門課程是本科階段必修的,但考研時不會考。

另,女生不太適合從事地質工作,除非你決心成為花木蘭。

㈢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學習地質學可以看些《普通地質學》、《地下水文學》、《區域與大地構造》等。

㈣ 在地質資料工作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李華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依據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具有同根、同源的屬性,提出了建立統一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議;對在地質資料匯交中出現的匯交地質資料時間滯後、資料內容質量下降的問題進行了羅列,並提出了建議或對策;對現行運行的目錄資料庫存在的缺陷及功能的完善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地質資料數據採集問題

1 地質資料信息管理系統應統一,搭建一個統一的平台

國土資源部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附件2闡明了各不同行業、部門應匯交的原始地質資料包括各種原始測試數據、鑒定結果、工程布置圖、實際材料圖、野外原始記錄、原始數據、鑽孔剖面圖、實測和修測剖面圖等。《條例》和《辦法》為依法管理原始地質資料提供了法律依據。

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構成完整的地質資料,同根、同源,缺一不可。然而在現實的地質資料管理中,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分別保管在不同部門,搭建了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各自獨立運行。這樣的運行的結果是:海量的地質資料信息只能孤立存在於成千上萬個地質報告、圖件、岩礦心、標本中,建議把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整合,力爭把不同類別、不同性質和不同載體記載的地質資料信息在一個平台上的高度聚合。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並能產出多種不同類型的信息產品。

2 執法力度不夠或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存在地質資料匯交人匯交與不匯交一個樣、及時匯交與不及時匯交一個樣、匯交的地質資料內容齊全、質量高與匯交地質資料的內容不齊全、質量低的一個樣的局面。為了解決地質資料匯交的拖欠匯交地質資料問題,地質資料主管部門多次做一些臨時性的「地質資料催交、清欠」工作(剿土匪式的工作方法)。這項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反映出地質資料匯交人的履行匯交地質資料義務的自覺性不強,另一方面也明顯反映出地質資料匯交的執法部門的「執法工作持續性不夠,呈現出執法時緊、時松、時強、時弱」的特點。筆者認為:地質資料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地質資料匯交人明確匯交地質資料是法定的義務,要嚴格執法,對不匯交地質資料的義務人,應承擔相應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責任,使地質資料匯交在法律的框架下平穩有序的運行。

建議組建地質資料匯交檢查小組(臨時性或固定的)。小組的人員構成是:①行政官員、②法務工作者、③地質資料工作者。採取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地質資料是否及時匯交、匯交地質資料(紙制資料、電子文檔)的內容如何等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查。這樣既可以督促地資料匯交人及時、保質、保量的匯交地質資料,又可以省去地質資料主管部門組織的臨時性的「地質資料催交」工作。

3 理順地質資料館藏機構與項目管理部門、礦政部門的關系

由於全國地質資料館不了解、不掌握地質工作的動態,項目的完成情況,出現了「你交什麼資料,我就收什麼資料」的被動局面。導致進館的地質資料匯交時間嚴重滯後、內容質量下降。具體是:

(1)一些石油完井地質資料是20世紀60~70年代編制完成的地質資料,於2000年後才進館,這些資料的進館時間滯後嚴重。

(2)進館的礦產資料有一定數量的儲量核實報告。這些儲量核實報告,與普查、詳查、勘探類地質報告類比是投入的實物工作量少或者沒有實物工作量,地質礦產信息也少。

(3)一些1:5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往往被沒有內容、形式空洞、僅起宣傳作用的「1:5萬區域地質調查說明書」取代。

試想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館藏的地質資料的質量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館藏資料的再次開發就會成為紙上談兵,地質資料館的形象、社會地位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本人認為是:由全國館層面之上的領導或機構出面,組織協調全國地質資料館與項目管理部門、礦政管理(勘查、采礦)部門的關系,使全國地質資料實體管理部門了解、掌握項目的完成情況,把握每年應匯交進館的地質資料數量、種類,改變目前的「你匯交什麼資料,我就收什麼資料」的被動局面。

4 目錄資料庫本身的問題及著錄人員對《著錄要求》的理解、把握問題

4.1 目錄資料庫本身的問題

目前試行的目錄資料庫有兩個:其一,是在全國各省資料部門運行的目錄資料庫(簡稱全國庫),其二,是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六大地區館運行的目錄資料庫(簡稱地調庫)。地調庫是在《全國庫》的基礎上研製而成,其吸收了《全國庫》的長處,相對《全國庫》而言,《地調庫》能滿足地質資料的著錄要求。而《全國庫》的編制時間較早,類目設置不全面,一些新資料類型,就沒有恰當的位置。如:一些信息化資料(資料庫)就沒有恰當位類。

建議在今後目錄資料庫修改時增加以下類目:項目編號項、任務書編號項、工作方法項、工作對象項、資金來源項。在資料類別項中增加信息工程類,在礦產代碼項中增加天然氣水合物項。

4.2 著錄人員對《著錄要求》的理解把握問題

近期進館的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的著錄項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地質資料摘要項的著錄問題。有的地質報告的摘要內容十分龐大,有幾千字,數十頁,就是「地質報告的簡寫本」、有的地質報告的摘要內容就相當簡單,就是把報告的章節羅列在一起。

(2)地質資料分類項的著錄問題。地質資料分類的問題,這類問題的出現,我認為:是屬於目錄資料庫類目設置不全的問題,也有一部分是屬於著錄人員的專業知識問題。

對這些問題有待於在新的地質資料管理系統建設中解決一部分問題,另一部分問題是需要提高著錄人員的專業知識。

5 目錄資料庫的功能的完善和拓展問題

根據目錄資料庫的《著錄》要求,目前採集的地質資料數據基本上能滿足:①社會對地質資料檢索需求;②對地質資料的統計、匯總、查重;③地質資料部門對實物資料管理的需求,如:建立庫房地質資料的實物賬。但目前運行的目錄資料庫對已著錄入進庫的數據信息的再次轉化的功能略顯不足(目前,有的地質資料用戶已經依據網上運行地質資料目錄數據,資料類別、經緯度、工作程度等進行編制工作程度圖),不能根據館藏資料號和經緯度所圈定的范圍,輸出各種地質資料索引圖;再比如:不能根據已錄入的經緯度、工作程度的數據,輸出某個地區的工作程度圖。

建議在新建的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中考慮解決輸出地質資料索引圖、工作程度圖的問題。

㈤ 特別實用的地質書,有哪些

天文:不用看什麼書,在網上搜搜二十八宿啊之類的,就會牽扯出很多很多的詞條,夠你看回了!
地理:那個時候答講的也就是山川、河流的走勢,不同的走勢在風水學上會有不同的意義!
書的話沒有那一本書是很系統的講這個東西的,都是這個涉及點,那個涉及點,你在網上搜索「陰陽學」「五行」之類的名詞,就會出現很多相關的知識!《周易》傳的挺玄的,但是你真的去看的話,未必就能看出陰陽學的門道來!因為裡面說的就是卦辭,爻辭,和象、文言之類的!《奇門遁甲》玄之又玄的東西,這個比較符合你的要求,在古代這是帝王之學,也叫奪天地造化之學,講的就是論宇宙、天體、山川河流、人和地球運動規律的一部書!

㈥ 最大的「書」地質方面的知識有哪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3、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認識岩石這本大「書」,初步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80分鍾
精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岩石就是「書」啊!你們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出示課件)
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頭腦中出現了許多小問號,同學們,你們奇怪嗎?那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質疑。
二、學習5——8自然段
1、是啊,這本書中到底有什麼呢?讓我們和川川一起到書中找答案吧!同學們打開書(端正姿勢)
2、讀5——8自然段,邊讀邊想:岩石這本書中有什麼內容呢?
3、讀課文,其餘同學繼續思考剛才的問題。
4、匯報。學生結合文中有關的語句進行回答。
5、我們書中的字和畫經常見到,那岩石上的字和畫是什麼樣的呢?想不想看一看。(打開書看插圖)從這本岩石書中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匯報)其實岩石上的字和畫還有很多很多呢!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有關岩石的課件)欣賞了這些岩石「書」上的字和畫,你有什麼感覺?(有趣)
6、多有趣的岩石啊!那川川和叔叔的對話你能讀好嗎?
步驟:①再來讀一讀5—8自然段,想想川川和叔叔的話該怎麼讀?練習讀好每一句話。
②同桌之間分角色讀,看你們誰讀得好。
③指一組同學讀,其餘同學聽,他們誰讀得好,為什麼?
④評讀:(川川的問話;叔叔的答話;畫的有趣)
⑤練讀,指名分角色讀。
三、學習9——10自然段
1、這本書中的字和畫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想)快讀讀第10自然段,你讀好了就會弄懂了。
①指名說:能告訴我們什麼?
②出示課件(動畫)
③同學們想不想把這段讀好?(練習—指讀—范讀—指讀)
2、地球爺爺就像個魔術師,在幾億年間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這些都是誰告訴我們的呀?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9、10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把它讀得更好(指名)
間休:是啊,時間就像個小馬車一樣在不停地奔跑,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有了這么大的變化,現在請同學們起來跟老師一起做動作。
四、學習11——13自然段
1、剛才,我們和川川一起讀了岩石書中的字和畫,那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根問底,想問個明白,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川川解決這個問題嗎?
2、現在,你就是叔叔了,快來讀讀第12自然段,等一會來告訴川川吧!(生讀)
3、哪位叔叔願意告訴川川呢?(生說)師提醒省略號的作用。
那你們知道,讀了這本岩石書,還能幫助我們找到哪些寶藏嗎?(生說)
4、是啊!找到很多很多,所以說這本書的用處可大哩!誰願意當叔叔再來讀一讀這段(指名——齊讀)
5、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高興極了,那我們和川川一起學了這么多的知識,你高興嗎?那請你高興地來讀一讀最後一段(練習——指名朗讀)
五、總結
1、同學們,川川讀懂了這本岩石「書」,知道了書中有字和畫能告訴我們地球爺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知道讀懂了這本岩石「書」,能幫助我們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所以說,這岩石書真是一本——(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嗎?你讀懂了什麼呢?快把你的收獲和同桌說一說吧(交流,指名)
2、同學們,想不想再來翻翻這本最大的「書」?(男女生分角色齊讀,師旁白)
3、你能猜猜川川長大以後想干什麼嗎?
4、師總結:教師告訴大家,大自然其實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奧秘呢!老師希望大家長大後和川川一起走進大自然,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識,好嗎?
六、識字,指導寫字
1、讀懂了岩石書上的字和畫,老師把字寫出來了,看看你會不會讀。
重點:單個字「冊」「質」「 刨」→(刨根問底)組詞,理解(川川總在問他,想問個明白)
2、寫字:出示「鐵」
①讀
②看看「鐵」是怎麼記住的。
③組詞
④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⑤指導——練習——展示
⑥「岩」字自己寫。
七、結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回去以後把你收獲到的跟你的家長或你的朋友說一說,讓他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好嗎?

㈦ (請專業人士和真正了解的回答)求地質學入門書籍。

都差不了多少,換湯不換葯
你還可以看看《地貌學》,《岩石學》等

㈧ 有關地質方面的舊書處理,請大家給個意見。

地質方面有的資料很值錢的!特別是一個地方的區域地質圖,去國土資源檔案館版買的話要幾百至上千塊權錢呢,還不能外借使用!賣掉太可惜了,說不定舊書裡面有金礦的分布圖,雖然現在的礦產勘探技術水平提高了很多,但勘探還是參考地質隊的調查工作進行的。現在書店全是什麼養生、育兒、美容、計算機、金融方面的書,你看到過有什麼與地質相關的書嗎?最與之相近的只有交通圖!舊書里個別書本說不定以後就不出版了,成了古董了。好好保留著吧,或者送給學地質相關專業親朋好友。

㈨ 地質學的書籍推薦

*中國地質學 書籍作者:李四光 原著 張文佑 編譯
圖書出版社:正風出版社印行
*普通地質學 書籍作者:黃定華 主編
圖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㈩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

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

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

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