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怎麼樣
❶ 中國地質科學院 怎麼樣
很好的,科研實力強,國土資源部門的重要組成
❷ 中國地質科學院怎麼樣
中國地質科學院,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中國地質科學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中國地質科學院怎麼樣
還是可以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國土資源部屬回地質科研事業單位,成答立於1956年,1999年重組,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非營利科研機構。目前,該院由院機關和7個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所、地質力學研究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岩溶地質研究所)組成。
❹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科來學院礦產自資源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地處北京市,是中國專門從事礦產資源研究的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2000年,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開展區域成礦規律與礦產勘查新理論新方法研究、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和成礦遠景區劃,以及重大資源科學問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成礦過程與區域成礦規律研究、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成礦遠景區劃研究、有色、黑色金屬、稀有、稀土、貴金屬、非金屬礦產研究、鹽湖與鹽類資源研究、礦物學岩石學研究、勘查技術方法研究、同位素技術研究、礦床環境評價研究和礦產資源戰略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根據2018年1月該機構官網信息,研究所有6個職能處室、12個專業研究室、1個成果轉化中心,2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有學術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學術學科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學術學科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有博士研究生123人,碩士研究生43人。
❺ 中國地質科學院怎麼樣,好不好考啊!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呢哪個更好些。
中科院的地球物理和地質學是一級學科,挺好的。地科院分好多所,看你想學哪個專業了。不過,考之前先聯系個好老闆,這樣讀下去才沒有後顧之憂!要不然,難以平心靜氣做科研,呵呵。祝你好運!
❻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回院直屬答的科研事業單位,為國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既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質隊伍『野戰軍』的科研和技術方法創新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岩溶地質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工作,承擔岩溶地質調查與評價工作。
❼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抄:中國地質科學院襲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所屬的專門從事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方法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是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又是中央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是我國現代地質勘查行業物探和化探兩大學科的科研創新基地,相關應用基礎理論和新方法新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的輻射源。
❽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截至2013年底,地質所共有職工456人,其中在職職工243人、離休人員15人、退休人員198人。在職職工中,管理人員29人,專業技術人員210人,工勤人員4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兩院院士5人,研究員及教授級高工71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43人,中級職稱及以下91人。在職職工中有博士學位147人,碩士學位29人,本科37人,大專及以下30人。內設機構包括5個職能處室、11個專業研究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技基礎條件平台、3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全國地質編圖委員會,核心期刊《岩石礦物學雜志》、4個中國地質調查局業務中心和7個學術機構掛靠在地質所。2013年3月成立人事教育處,安全生產管理處掛靠人事教育處。
2013年,地質所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230篇,其中SCI、EI檢索刊物論文145篇(其中國際SCI檢索論文70篇,國內SCI檢索論文68篇),核心期刊論文83篇,其他論文2篇。公開出版專著1部;獲專利5項。國內論文引用率排名進入全國前20名,兩篇國際論文入選2012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地質調查成果一等獎2項,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2項,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1項。
中國岩石圈三維結構獲2013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
翟慶國獲2013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
所長、黨委副書記侯增謙(右二),黨委書記、副所長何長虹(左二),副所長高錦曦(右一),副所長盧民傑(左一)
領導班子由4人組成,所長、黨委副書記侯增謙,黨委書記、副所長何長虹,副所長高錦曦,副所長盧民傑。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出版新的圖件,影響力不斷增強。1∶500萬國際亞洲地質圖(IGMA5000)正式出版。完成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編圖,包括1∶500萬中國大地構造與含煤盆地分布圖、1∶500萬中國早古生代板塊構造圖、1∶1200萬中國古生代重點含油氣層系岩相古地理圖、1∶1200萬中國主要含油氣盆地烴源岩和儲集層分布圖等。
完成海南、福建、山東、遼寧、安徽、陝西、湖南、江西、貴州、河北、寧夏等11個省(區)區域地質志、系列圖件的編制和資料庫建設工作。完成評審驗收9個省(區)系列地質圖件(包括1∶50萬、1∶100萬地質圖、地質構造圖、岩漿岩地質圖、變質岩地質圖、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圖、航磁異常圖、重力異常圖、岩相古地理圖等)共計72幅。
1∶500萬國際亞洲地質圖
青藏高原及周邊造山與成礦研究獲得新進展。青藏高原大陸動力學及資源環境效應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提出的「青藏高原是一個由巨型造山拼貼體組成的造山的高原」的論點獲得大量新的證據。進一步論證蛇綠岩的深地幔成因,並提出「蛇綠岩型金剛石」新類型和深地幔動力學模式。揭示青藏高原東南部基底經歷5期重大事件。建立了高喜馬拉雅三維動力學模式。提出青藏高原東南緣古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形成的「抽屜式滑脫—轉換」逃逸新機制。突破探測技術瓶頸,獲取了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殼Moho的強反射信息。
天山—興蒙造山帶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天山—興蒙造山帶計劃項目順利完成,提出了該區地殼構造單元劃分的新方案,對阿拉善—敦煌地塊構造屬性等問題提出了新認識;修正了崇禮縣紅旗營子鄉紅旗營子群等一些地質體的時代;按照大陸演化旋迴的觀念,編制了中國北方及鄰區地殼構造格架圖和構造分區圖。系統總結研究天山—興蒙造山帶花崗岩與成礦背景。編制完成亞洲中生代花崗岩圖,揭示多種構造背景。「興蒙造山帶主要中生代沉積盆地演化與能源潛力綜合調查研究」將研究區中生代沉積盆地劃分為五個演化階段;識別出兩個巨型陸相沉積盆地;提出晚中生代東亞地區存在一個大的以恐龍為主的脊椎動物群,中、晚侏羅世研究區存在適宜脊椎動物等生物群生存、繁衍的理想古生態環境。
地層學、古生物學研究有新突破。發現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在《Science》報道;發現一新的基幹鐮刀龍類恐龍化石,成果發表在《PLOS ONE》;發現目前已知個體最小的竊蛋龍類化石,命名為迷你豫龍,並在《Nature》發表;在貴州省紫雲縣火花鄉發現一條新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線剖面,建立了中國不同相區的泥盆—石炭系界線標准;提出全球中元古界底界年齡統一為1700Ma的方案,解決了中元古界地層劃分對比年代不統一的「世界性難題」;在內蒙古發現了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枕狀玄武岩;新疆西准噶爾北部謝米斯台山南坡新釐定出一套蛇綠岩;在銅陵鑽孔取得的岩心中發現了石炭紀輝綠岩,年齡為304Ma。
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化石
在《PLOS ONE》報道基幹鐮刀龍類恐龍化石發現
在《Nature》發表迷你豫龍發現
同位素技術應用及標准物質研究有新進展。完成了我國主要類型地質體的鐵同位素組成調查,查明了不同圈層和主要岩石類型的鐵同位素分布特徵,初步建立了鐵同位素示蹤的參考體系;對代表性礦床進行了地質地球化學及鐵同位素解剖,揭示了各類鐵礦不同含鐵礦物的鐵同位素組成特徵,提出運用鐵同位素示蹤鐵礦化的理論模型。成功選定了用於研製氬同位素定年標准物質的樣品源;制備了TG1104白雲母樣品備選標准物質;完成了釹同位素備選標准物質研製,並申報國家一級標准物質。
積極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雅魯藏布江縫合帶西段普蘭岩體中首次發現了同時存在的高鉻型和高鋁型鉻鐵礦。在天津薊縣發現原生菱鐵礦。指導青海多才瑪鉛鋅礦取得找礦突破,通過開展構造岩相填圖,解決了賦礦規律問題,通過大地音頻地礦測深,解決了礦體定位,提交了「鑽探建議報告」,該礦段的鉛鋅資源量由原來的76萬噸增至259萬噸,新增鉛鋅資源量181萬噸。
此外,利用多深度地震觀測設備,在東海地殼運動長期觀測站觀監測到朝鮮第三次核試驗的地震記錄。國際礦物學會2013年新批准氮化硼(BN)新礦物,命名為青松礦(青松礦(Qingsongite)是為了紀念方青松研究員(1939-2010)而命名)。
青松礦顯微結構
❾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地處北京市,是國家公益性專地質科研機構。屬由地質學家李四光創立,曾稱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研究所,2000年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從事基礎地質、地應力與地殼穩定性、礦產與能源地質、第四紀地質與環境、地質災害、新構造與活動構造、極地地質等領域的調查與研究。 根據2018年1月該機構官網信息,研究所有有國土資源部科研平台5個,地質調查局科研平台2個,地質科學院科研平台2個,研究所下轄實驗室9個;有學術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學術學科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學術學科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學術學科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在站博士後17人,在讀博士研究生34人、碩士研究生42人。
❿ 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科院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哪個比較好,有沒有考上的學長學姐什麼的...
當然中國地質科學院好,中科院寫論文做實驗到地科院做,儀器都在地科院回,不信你私聊問問答樓上
而且國土資源部所有項目都是地科院作,你可以查查礦產普查和區調項目,包括咱們用的圖鑒什麼的,你查查前言,那個不是中國地質科學院的人編寫的,去了地科院畢業找工作業內(地礦)絕對承認,中科院一些不知名的小單位都沒人聽說過。。。
而且導師都牛,不像中科院全是教員,讀完碩士老師可以推薦你到一些地區省屬單位,博士的話可以推薦你到研究所,總之工作不愁,
雖然中科院也都能找到工作,但畢竟不如推健,(原因是好多單位領導是你導師的關系人員或學生,你算他的嫡系)
總之你到玉泉路去問問中科院地物所得就知道,他們絕對後悔沒去中國地質科學院。
兩院分都不低,考北京外的最好370,考北京最好385,英語一定保證55
總之好好復習吧
我畢業7年了,原先同學考地科院的都做到處級了,真的,聚會大家很羨慕他,而原先有兩個中科院的,現在還在為副研究員發愁,不過也看你有沒有人,中科院走後門太嚴重了,特別注意北京的,現在風氣是這樣沒辦法,我中科院地物所得,現在去看老師,老師總說走後門太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