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紀什麼地質時代
㈠ 冰川時代是什麼
你說的是電影嗎
不是的話就是冰期了,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版又稱為冰川權時期。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億,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1.50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時期。
㈡ 冰川時代是什麼時代
在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中,最後一次冰河時代的開始與進展,和現代人類的崛起與繁衍,在時間上基本一致
在各個地方,最後一次冰河時代時間有所不同。
在北美洲,最後一次冰河時代被稱為「威斯康星冰川作用」,據專家推算,其早期歷史可追溯到11.5萬年前。此後,冰冠的推進和消退起伏不定,速度最快的一次冰雪累積發生在6萬到1.7萬年前。整個過程被稱為「塔茲威爾大推進」,約在公元前15000年,冰川作用擴展到最大范圍。直到公元前13000年,冰原才開始消融,公元前8000年,「威斯康星冰川作用」整個消失。
冰河時代的全球現象,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受到影響,因此,相似地質,氣候出現在許多地區。尤其是澳大利亞,亞洲東部,紐西蘭和南美洲。
在歐洲,從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蘇格蘭向南延伸一路擴展到奧地利,義大利,法國大部的歐洲冰河時代被稱為「沃姆冰川作用」,約開始於7萬年前,比北美稍晚,但約在同一時期——1.7萬年前達到頂點,然後迅速消融,在同一時期結束。
冰河時代歷史大約有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1:大約6萬年前,「沃姆」「威斯康星」和世界其它地區的冰川作用全面展開;
2:大約1.7萬年前,在東半球和西半球,冰原的擴展達到最大范圍;
3:繼之而來的是長達7000年的冰川消融期。
㈢ 冰川時代是什麼
冰川時代是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
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億,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1.50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時期。
(3)冰河世紀什麼地質時代擴展閱讀:
新生代以前的大冰期因時代古老,可辨認的冰川遺跡零散殘缺,研究程度也較差,多依據地層中所含帶冰川擦痕的混磧岩、頁岩中的燧石結核和帶冰川擦痕的基岩底盤等。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遺跡保存普遍較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較為深入,如沉積連續性好的深海沉積岩芯、黃土等,能較完整地記錄全球氣候和環境的變化。
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學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測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圖恢復和重建晚新生代的全球氣候變化和沉積環境,作為劃分冰期的重要依據。此外,包含海洋生物、哺乳動物、植物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層學,地貌分析,沉積岩石學以及古土壤等方法也常作為研究晚新生代環境和冰期劃分的依據。
㈣ 冰河世紀是什麼年代發生過
自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 其中最著名的,時間較久四次冰河時期,其名稱列於下: 鄱陽冰期 137-150萬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萬年前 廬山冰期 10-32萬年前 大理冰期 1-11萬年前 冰河時期來臨時,會使得全球氣溫下降,每次冰河時期,南極的溫度會比現在的溫度下降攝氏約11度左右。由於大量的海水結冰,因此會使海平面縮小,陸地面積擴張。同時熱帶與亞熱帶的面積也會縮小。 地球的氣候不斷重復冰期與暖期的循環,嚴寒的冰期大約持續10萬年後就會出現1萬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處於暖期,並已經持續了大約1.5萬年。現階段的暖期與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處於忽冷忽熱的跳躍期。因此,科學家認為,根據跳躍的非線性規則來分析,並用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人類沒有理由忽視全球可能突然變冷的警告。歐洲可能將是地球上最先變冷的地區 為什麼會出現冰河世紀? 地球總體受太陽光的照射程度,應是不變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冰河世紀?請地理專家給解釋一下。 問題補充:不是介紹冰河世紀,是出現冰河世紀的原因。 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稱為冰期(iceage)。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第四紀冰期來臨的時候,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曾經比現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陸為冰雪覆蓋,冰川面積達5200萬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紀冰期又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間冰期時,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復了生機。第四紀冰期的遺跡最多,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峽灣,北歐、中歐、北美眾多的冰磧殘丘,阿爾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國和瑞士交界處侏羅山巨大的冰漂礫等,都是第四紀冰川作用留下的產物。 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紀,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期。 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全球至少出現過3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過的地區,所遺留下來的冰磧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對象。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在第四紀內,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幾個冰期和間冰期,冰蓋地區約分別占陸地表面積的30%和10%。但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只達到北緯60°。由於氣候變化隨地區的差異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劃分有所不同。1909年,德國的A.彭克和E.布呂克納研究阿爾卑斯山區第四紀冰川沉積,劃分和命名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隨後,世界各地也都劃分出相應的冰期和間冰期。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歷史的最新階段,始於距今175萬年。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兩個階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結束、氣候轉暖為標志,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後。 在近一百萬年的第四紀中,有過幾次冰川期,在冰期之間又有過氣候較暖的間冰期。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造成了地球上冰川的擴展和退縮,並對整個地理環境特別是生物界有極大的影響。 一般所說的冰河時代,主要是指第四紀的大冰川的時代。因為它離我們最近,在地貌及沉積物等方面遺留下許多痕跡,使我們對它了解的比較詳細。實際上在整個地球發展史中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大冰期,有時冰川的范圍擴大到目前在赤道附近的南非、印度和澳洲。根據發展的觀點來看,地球上今後還有可能發生大冰川的降臨。 第四紀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於現代。哺乳動物的進化在此階段最為明顯,而人類的出現與進化則更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㈤ 什麼是冰河世紀
冰河世紀(地質學名詞)一般指冰期,是地球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
一、簡介:
冰河世紀又稱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
在各個地方,最後一次冰河時代時間有所不同。在北美洲,最後一次冰河時代被稱為「威斯康星冰川作用」,據專家推算,其早期歷史可追溯到11.5萬年前。
此後,冰冠的推進和消退起伏不定,速度最快的一次冰雪累積發生在6萬到1.7萬年前。整個過程被稱為「塔茲威爾大推進」,約在公元前15000年,冰川作用擴展到最大范圍。直到公元前13000年,冰原才開始消融,公元前8000年,「威斯康星冰川作用」整個消失。
二、冰河時代歷史大約有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1、大約6萬年前,「沃姆」「威斯康星」和世界其它地區的冰川作用全面展開;
2、大約1.7萬年前,在東半球和西半球,冰原的擴展達到最大范圍;
3、繼之而來的是長達7000年的冰川消融期。
(5)冰河世紀什麼地質時代擴展閱讀:
冰河時期特徵——
冰期時期最重要的標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氣溫變冷,在中、高緯(包括寒冷的冰期極地)及高山區廣泛形成大面積的冰蓋和山嶽冰川。
由於水分由海洋向冰蓋區轉移,大陸冰蓋不斷擴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所以,冰期盛行時的氣候表現為乾冷。冰蓋的存在和海陸形勢變化,氣候帶也相應移動,大氣環流和洋流都發生變化,這均直接影響動植物生長、演化和分布。
第四紀冰期以後,距今約1萬年以來的時期叫冰後期。此期氣候仍有過多次低量級的冷暖波動,如距今4000~6000年期間曾出現的較明顯的寒冷期,使全球冰川一度擴展前進,被稱為新冰期。
㈥ 電影冰河世紀的地質年代背景是多會
冰河時代已經沒恐龍了,電影中是為了吸引觀眾瞎掰的!人類倒是有!
㈦ 冰河時期到底是哪個時期呀冰河世紀是在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前面嗎
冰河時期在稱為前寒武紀(6億年前)和奧陶紀(約4.5億年前)末的兩個地質時期,冰河時期出現,比三疊紀(2.5億年前)、侏羅紀(1億4550萬前)、白堊紀(6550萬年前)早多了。
㈧ 冰河世紀時期 是怎麼回事
冰期地球表復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制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
是一個「冰河時期」(其時間跨度是幾千萬年甚至2、3億年)之中,一段持續的全球低溫、大陸冰蓋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時期。在中國大陸學術界冰期稱冰河時期(Ice Age)也稱之為「大冰期」。相鄰的冰河時期之間的地球氣候比較溫暖的時間段,稱之為「大間冰期」。地球史上四大冰河時期:卡魯冰期、安第薩哈拉冰期、瓦蘭吉爾冰期、休倫冰期;冰期內部的冷暖交替的時段,分別稱為冰段(或稱作副冰期、冰階)與間冰段(或稱作間冰階)。時間尺度是數萬年。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形成冰期。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大冰期內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氣候冷暖交替和冰蓋規模的擴展或退縮時期,這種擴展和退縮時期即為冰期和間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