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工程師要具備哪些素養

地質工程師要具備哪些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3-02 03:34:20

『壹』 地質工程師素質的自我培養

呵呵呵 大學生發這樣的問題你感覺合適嗎
寫好了給你 你是誰的領導
不要這么大口氣
求相關資料 指點還差不多!

『貳』 地質工程師的職業要求

語言要求: 英語 熟練 職位描述:1、勘探井地質日報整理,區域地質資料整理、分析內;2、現容場地質相關工作支持(現場勘探、井下調研、現場地質監督); 3、煤層氣勘探開發項目前期地質評價研究及工程部署。主要要求:1、地質專業大專(含)以上學歷;2、熟練使用CAD或Gis軟體制圖;3、兩年以上煤田地質勘探相關工作經驗,有在山西、內蒙古及陝西等地區進行煤田鑽探、水文地質、 測井、瓦斯地質等方面工作經歷者優先考慮;4、工作務實,肯鑽研,有創新精神,身體健康,能適應出差和一定的野外工作環境。

『叄』 地質專業職稱有哪些,需要一些什麼條件

地質專業職稱主要有助理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第一、土木回工程答;
第二、岩石工程;
第三、土岩方;
第四、窯爐;
第五、隧道工程;
第六、需要條件:
1.本科畢業後任助理級3年以上;
2.大專畢業後任助理級4年以上;
3.中專畢業後任助理級5年以上。
4、對任助理級年限不夠的,必須是本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工作4年以上;
5、大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工作5年以上;中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工作10年以上;

『肆』 工程師應當具備什麼素質

成為一個傑出工程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優秀的電子工程師都是從小作為電子愛好者的。愛好不僅要體現在行動中更要深入內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許多人問:「每天應該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會換來一份收獲,但作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想取得成功並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為一個學生坐在自習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時的書就是「勤奮」,也可能比呆在寢室里的學生還要「懶惰」。也就是說「勤奮」是大腦的勤奮,而不是身體和和形式上的勤奮。我學電子有一些年了,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次別人問我你每天花多長時間來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思考。」不誇張的說我的很多工程構想都是在夢境中誕生的。每天早上起床後刷牙的時候、上班的路上、吃飯的時候甚至和別人談話的空閑瞬間都有可能誕生靈感。當然熱愛工程師職業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領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學中的美感。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從科學的常識到科學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師安排答辯的順序,盡管這位老師在機電領域寫了很多的書也在所謂「理論領域」有很多建樹,單從他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順序來看,他並不是個理論很高的人。因為在我看來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科學的精神可言。

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這個問題引出後我們要提到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習慣,深度和廣度,以及思維方式和思維素材的選取。成為一個工程師確實有很多品質是天生的和決定性的,學校的培養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輔助措施。一個人曾經問我一個關於感性負載的問題,其實我心理很清楚他並不理解這裡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對電感的認識就不是用語言和數學公式能解釋得了的。所以物理學和數學的基礎是對工程師有很高要求的,這里所提到的物理學和數學是指一種最基本的認識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斷這個人不太適合做工程師,其實他提出的問題都真真切切的存在於生活中,抬頭看看日光燈的啟動,或者當你看到電源插頭的放電瞬間。可這每一個瞬間都被示為理所應當的話就錯了,那樣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時也會感覺理所應當的。

每個人的思維著眼點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從小就會將注意放在自然科學之上,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來的工程師。比如一個10歲的小學生看到一幢大樓,他會馬上考慮大樓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麼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那麼高的大樓外牆的玻璃是如何安裝的。另一個孩子會想工程師真偉大,還會想到一些詩句來抒發內心的感受。顯然兩個孩子一個可能更適合作工程師另一個適合成為文學家。所以人們經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有些人的長處和思維方式在工程師職業中無法發揮,可中國教育的教條化卻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文學愛好者,對中國歷史和社會有許多見解,閱讀廣泛文筆也好,可偏偏學了電子這個專業,這不是人才的浪費嗎。所以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不是工作時和端起書本時才是。很多學生很努力的去學習,可一直無法入門就是這個原因。當拿起書本時發現一個問題或者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會努力的解決,可放下書本就不會再自己提出問題和獨立的思考了。

『伍』 評定地質工程師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首先,請你要重新審視一下你自己,如果你愛她為什麼會這么猶豫?愛是不需要猶豫的。善版辯並不是權獲得愛情的條件。你的對手今年因為高考落敗,可能心情低落,使得她可憐他的落敗,而你呢?為什麼要因為這個要放棄呢?要是那樣你又比你的對手強多少呢?所以,不要放棄,如果你愛她!不要因為一時的拒絕就要放棄,堅強完全可以禰補你不能善言的不足。現在也正是你和你對手做比較的最好時機,也可能這件事以後,你就可以如願以償了!繼續不要放棄!相信自己比他強!

『陸』 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地質工程師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地質工程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學術上沒有頂峰,只有超越。(要有學無止境的意識,任何行業想出色都應該這樣)

2、知識上進行深造(考研,讀博)
如果不是實在需要工資養活自己,又想在行業上有所建樹的話,建議一路讀到博士去。本科學的東西只能說面比較全,只是個基礎,哪怕只是在生產單位中幹些服務類項目,都會發覺某些方面的不足。簡單的說找資料時看各種論文期刊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東西看不懂,或者人家論文里有的論證方法,數據來源,計算方法你都沒接觸過。很簡單,你接受到的教育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的知識。所以想技術上有上升,先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考好的導師的研究生去吧。一個好的導師可以開拓你的事業,在專業上給你指引,當然,也會是你未來發展的助力與資源。(當然你要是自學能力很好,那也沒用的,畢竟我們又不是IT行業那樣,進階教程還有比較系統的學習資源,地學的東西你可能連本教材都難買到)
3、技能應用
學了知識接下來就是應用了,上面讓你去讀書不是說生產單位不好,生產單位的好處技能應用上的牛逼。由於近年來項目多,而且行業殘酷競爭到同門相殘的境地下,很多類型的項目已經是經歷過N多次專家評審,每次規避上一個項目專家所提意見,然後融入多個項目的心血,其成果水平已經非常精益求精。在項目運作整體安排、協作等效率性以及成果編制的條理性、實用度、呈現方式等方面。毫不客氣的說,比科研院所等強得不是一點半點。
所以這里的技能應用說的是,把知識學到後,多做項目,把知識應用於實踐,把專業技能熟練了之後,學習實際生產中項目的整體思路,項目完成的方法,如何將你所學的更高程度的知識應用於其中,千萬不要有完成任務的想法,你項目中每一個突破點、亮點都將成為你未來的名片。突破點很多:比如思路清晰(別覺得這個很簡單,專家之所以是專家,看個目錄都能給你挑出思路上的問題,評審一會兒就能切中你報告的弱點在哪兒,這個得好好修煉)、研究深度(體現功底的時候來了)、成果表達展現方式等等。具體你幹些啥項目再思考吧。
(PS:如果你在科研院所,多看看你們外包單位的成果些,多跟下外包項目,看看人家是怎麼幹活的。有高水平的知識,還有一線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項目負責的統籌能力。這樣你就已經是個出色的地質工程師了。任何行業,能獨當一面,都算很出色的了。)
4、堆砌成果
當你自己有了出色的能力了,就是堆砌成果的事了,不管你是搞生產還是搞科研,都得有大量的成果來支撐你自己很出色的說法。簡單來說,多發點論文,最好跟項目相關,多負責點項目,把項目干好,留名。然後多去評審匯報,一個好的項目成果,好的匯報,會讓很多專家認識你,這個肯定是好事。
從技術上變得出色好像就到此為止了,可能有的話還挺多餘,至於升職加薪等途徑,還有安全及身體健康保障,未來前景等,說實話這個行業里這些多的是無奈。包括我所認識的一些專家大牛在其領域已經不亞於某些科研機構的首席專家了,也會受困於平台,受困於學歷,受困於社會關系等等,發展很容易到頭。

不過雖然不想市場上的很多職業只要技術好了晉升途徑那麼明朗,但總歸會有前進途徑的,祝樓主日益精進或者早日轉行(手動滑稽)。

『柒』 考地質工程師要什麼條件

如果你本科畢業需要時間,一般5年就可以評上。
專科畢業則需破格評咯

『捌』 地質工作者要具備哪些能力

很多啊。簡單說說我的認識吧(我是構造地質學專業的):

1。野外識圖的能內力(包括地質圖、礦容產圖、構造圖等);
2。認識基本礦物的能力(如石英、長石、雲母、方解石等);
3。認識基本岩石的能力(如各種砂岩、頁岩、泥岩、灰岩、白雲岩、硅質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各種花崗岩等);
4。認識基本化石的能力(如蜓類、珊瑚類、鮞狀灰岩等);
5。認識基本構造的能力(當然最基本的斷層、褶皺肯定要知道);
6。使用GPS的能力(GPS的設置、校正,3°,6°分帶的掌握等);
7。CORELDRAW,MAPGIS等繪圖軟體的基本掌握;
......

總之,地質是重實踐的,到野外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

『玖』 工程師應當具備什麼素質

一、分析能力
要具有對所從事工作(設計、生產、服務)的結構、流程、功能、材料等方面進行分析的能力。
二、實踐能力
由於技術的復雜性,許多問題來不及形成理論或者本來就沒有現成的理論加以指導,只能憑經驗來判斷,善於從實踐中總結事物的規律性。
三、觀察能力
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即發現問題的能力。善於發現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的缺陷、不足、不便,從而加以改善。
四、創造能力
要在實踐中發現、發明、創造,能夠用跨學科知識和所掌握的理論綜合分析。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工程問題。
五、學習能力
很好的掌握所從事工作需要的基礎知識,專業基礎扎實。善於向實踐學習,善於向書本學習,善於吸收新知識。
六、溝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善於與相關人員進行書面或口頭溝通。
七、管理能力
對從事的技術、開發等工作所形成的文件、資料、信息以及所在的團隊進行管理。
八、嚴謹的作風
做事規范,工作細致、嚴謹,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九、優秀的品格
善於與人合作,能夠團結與自己意見不同、性格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十、敬業的精神
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事業,願意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獻身,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善始善終。以工作為榮,以工作為樂。

『拾』 從事工程地質工作必須具備哪些素質或者職業道德

一是要帶著責任做工作。責任感是一個人的思想素質、精神境界、職業道德的綜合反映。責任感雖然無形無狀、難觸難摸,但是力量巨大,影響深遠。一個人有顧責任感,就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扎實的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有不甘落後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就會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就可以出思路、出辦法、出成績。就大多數人的工作而言,絕大部分是平凡、具體、瑣碎的,看似簡單位和容易,而把認為簡單的事情年復一 年地都做好,就是不簡單;把認為容易的事一件一件地落實好,就是不容易。就是不容易。這就需要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受人尊重、招人欣賞、讓人放心。

二是要帶著激情做工作。激情是吹動船帆的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以有起色。如同靈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藝術,激情能夠創造不凡的業績。如果缺乏激情,疲沓懶散,很可能一事無成。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雖然感到很辛苦,但是有辛苦就會有收獲,特別是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好的環境和條件,做一點具體的事情,同時自己也相應地得到提高,也許這不是辛苦而是幸運了。再說,如果大家都能同心同德、盡心盡力,把工作開展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讓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從這一角度看,也許又不僅僅是幸運,而是一種幸福了。

三是要帶著感恩做工作。每個人保持正確的心態至關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心態決定一切。它能夠左右一個人的思想、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心態正確就會寧靜而安詳,感到生活溫暖;就會迸發出干勁和活力,感到工作愉悅。如果心態不好,就會在順利時自以為是、傲氣十足、得意忘形,在逆境時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煩躁不安;就會既笑別人不如已,又怕別人比已好,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甚至會為了牟取一已之利而不擇手段,這樣勢必害事業、害組織,最終也會害了自己。因此,要不斷學會以感激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他人、對待組織。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只要你用感恩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就能給你關心和幫助、給你支持和鼓勵、給你提醒和教導,讓你感受到真誠、感受到友誼、感受到溫暖、使你感動、使你感激、使你增添精神支撐。

四是要帶著清醒做工作。實踐經驗表明,只有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的人,才能不斷取得成績、獲得成功,才能順利成長、日臻成熟。作為領導幹部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在個人與組織的關繫上,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和造就;在職務與能力的關繫上,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不是隨著職務的提升而自然提高,官大了不等於本事大了,地位高了不等於水平也高了;在工作與成效的關繫上,一個人肯幹事是態度、想幹事是熱情、會幹事是能力、干成事才是本事,這種本事靠上級封不出來,靠權力壓不出來、靠自己吹不出來,只有靠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五是要帶著正氣做工作。領導幹部既要有本事,也要守本分,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提高修養,不斷地防止和掃除自己身上的「灰塵」和「微生物」,始終保持光明磊落、清正謙潔,自覺遵守黨政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力求有本事、能幹事、不出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