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公路地質條件怎麼去描述

公路地質條件怎麼去描述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08:30

① 求助,公路工程地質的問題,求高手解答,並把解答發到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DCABBBC CC 透明 基礎和必須 沖擊侵蝕力 河岸 防護堤

② 區域地質概況怎麼描述

從大地構造、區域地層、區域地球物理特徵等不同方面進行描述

③ 公路地質勘查岩土的描述示例

岩土工程地質勘查的重點及方法
軟土的勘查方法
軟土地基的勘察重點主要包括: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生成環境,埋藏深度、軟土層和表層硬殼、下卧壓縮層的厚度及其分層物理力學性質,軟土底部硬層的坡度,有無排水層次,地下水的埋藏、補給、逕流和排泄條件。
軟土地基勘察應採用鑽探和原位測試相結合的綜合勘探方法。勘探、測試及土工試驗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勘探、測試點的布置、密度應根據軟土的成因類型及地層結構、成層條件、硬底橫坡等軟土的空間變化特點確定。如:長江沖積平原、太湖湖積平原等區沉積的軟土多治古湖沼、古河道及暗埋的塘渠分布,且其地表微地貌多被人類活動所破壞,勘探點縱向間距宣控制在5O。左右,在軟土分布界線附近還應適當加密,以准確確定軟土的分布范圍;而在濱海平原區,由於軟土地層成層較穩定,勘探點縱向間距可控制在lOOm 左右。在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及縱向變化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橫斷面勘探。
2)鑽探、原位測試(主要包括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試驗、應力鏟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動力觸探、標准貫人試驗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應根據地層岩性特點、建築物的類型、規模、基礎型式等情況決定,注意勘探、測試方法的適宜性。如:對於飽和粉土、砂類土,由於採取原狀土樣困難且極易析水,各類指標應以原位測試成果為主。對於橋涵基礎當採用靜力觸探時(單橋靜力觸探為主),宜配合一定數量的雙橋靜力觸探,而對路基工程應有適當的孔壓靜力觸探孔。對於均質的飽和軟黏土,十字板剪切試驗是獲取軟土抗剪強度指標的合適方法。
3)為更好地發揮鑽探、原位測試綜合勘探的效果,解決兩者在土類劃分、地基承載力等參數取值上的差異,宜在不同地貌單元、不同岩相地段進行鑽探與原位測試的對比試驗,建立其相關關系,並採用載荷試驗校核。

④ 高速路修建前期怎樣勘探地質條件是干什麼用的

(一)工程地質勘察方案不合理。在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大多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雖然也制定了勘察大綱,但多數項目勘察方案簡單,未能針對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的特點,對項目工程地質勘察進行詳細規劃,所採用的勘察方法,時有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如橋梁鑽孔布置未考慮到山區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鑽孔數量偏少、鑽孔位置不合理,高邊坡勘察中對橫斷面的地質條件變化考慮不足,地質條件未勘察清楚,導致施工中高邊坡加固設計變更過多,對活動性斷層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進行水文測試等等。
(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針對性不強。工程地質勘察目的不明確,勘察針對性不強是山區高速公路勘察項目較常見的問題,部分勘察單位仍習慣於「鑽探、取樣、提承載力」的模式,無論是路基、橋梁、還是隧道勘察都是這種勘察模式,這種早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模式,已不能適應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要求。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對象主要包括橋梁、涵洞通道、隧道、高邊坡、高路堤、軟基及不良地質等。不同勘察對象的勘察目的不同,勘察工作中應針對不同的勘察對象,對勘探方法、取樣試驗、物理力學指標分析評價等做出不同的要求,並非所有的勘察對象都應提出地基承載力。如高邊坡的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邊坡開挖後的穩定性,勘察在查明岩土層結構的同時,還要查明軟弱夾層和構造結構面情況,並提供抗剪、抗滑指標。
(三)勘察深度不夠,定性的分析太多,定量成果不足。我國的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不到十年時間,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經驗不足,我國高速公路地質工作仍停留在工程地質勘察階段。勘察報告描述較籠統,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設計及施工人員很難採納,甚至無法利用。如在深路塹勘察中,常見地質報告中未能進行穩定性分析,所推薦的處理方案及措施較籠統,設計人員無法利用。或者雖然也進行了穩定性分析,但未用設計擬採用的坡率,進行穩定性分析。此外,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單一,完全依賴極限平衡法,未採用工程地質類比法、圖解法、極限平衡法和數值分析方法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也是較常見的問題。又如在橋基勘察中,常見對鑽孔深度把握不準。未能根據橋梁荷載的要求及可能採取的基礎形式,確定鑽孔深度。因此,要麼鑽孔鑽深了,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和時間;要麼鑽孔鑽淺了,不能滿足樁基對鑽孔深度的要求。再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初勘中,對斷層構造勘察時,在評價區域斷裂構造對公路的影響時有這樣的論述評價「根據區域地質資料,K25+600處有一斷層,建議路線與斷層呈大角度相交」。沒有深入查明斷裂帶的規模和路線的關系對公路的影響等。
(四)對山區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認識不足。雖然在山區高速公路的勘察設計中,復雜的地質條件越來越為工程技術人員所重視,但部分工程地質勘察人員仍對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條件認識不足,如某山區高速公路中,由於對地質條件認識不足,為了節省造價,路線以路基通過,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大量的邊坡穩定性不足問題。又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基岩為砂岩、泥質砂岩,但其風化程度變化較大,勘察過程中對風化程度變化不足未引起足夠重視,鑽孔數量偏少,導致施工中橋梁所採用的大部分嵌岩樁質量檢測承載力不足,不得已改為摩擦樁。此外,還存在勘察經費不足,勘察工作量較少,不能滿足查明地質條件等。

⑤ 區位交通條件怎麼形容

交通通達度的優劣了.
比如我國東部公路和鐵路都發達;沿海地區海運便利;沿河河運便利;南方水網密集,河運便利;等等.
往往一個區域不只是一種交通方式.
平原地區公路、鐵路和河運;山區以公路為主.

⑥ 關於公路因地質情況要請設計院重新出圖的怎麼描述

你還是去地質大學問吧

⑦ 公路工程概況怎麼寫

公路工程概況有以下幾部分:
一、概述
二、建設方案
三、相關要求
四、投資估算
五、工期安排


例: 省道大忻線大同秀女河村至山陰關岱嶽段路面 改造工程第一合同段 工 程 概 況

一、概述
省道大同至忻州公路(編號206線)起點為大同市西花園,經朔州市、懷仁縣、山陰縣、朔城區,在忻州原平界河鋪與北京至昆明公路(編號G108線)匯合,全長233公里。該段公路是縱貫我省南北的大運公路在朔州市境內的一部分,是我省「十一五」規劃的「三縱八橫」公路主骨架中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朔州市境內的一條重要的經濟大動脈為朔州市乃至全省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該路段時1988—1990年修建的二級公路,經過十幾年的運營,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重車的急劇增加傢具了路面的破壞。路面出現了龜裂、鬆散、沉陷等多種病害,實測彎沉值也遠超過了現有交通量要求的允許彎沉值;橋涵、防排水等構造物也不同程度的出現損壞。而且隨著今年來交通量的急劇增長,經常出現交通擁堵現象。各種原因導致目前公路路況差,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交通運輸的要求,本項目的事實將從根本解決伸到大忻線以及朔州市路網的整體運輸情況。 第一合同段項目部是這次大忻線路面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於大同秀女河村,起點樁號為K13+000,終點位於西小寨K28+000。全長15公里全部為二級公路,路基寬度12米。
任務依據:山西省公路局文件晉公計發[2008]585號「關於省道大忻線大同秀女河村至山陰關岱嶽段路面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二、建設方案
此次項目以改善路面為主,完善排水防護和安保和安保設施,不提高技術等級,路面結構為(4+5)cm瀝青混凝土面層;20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cm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對原先水泥混凝土路段,將混凝土面板破碎後再按以上結構方案撲住路面。
三、相關要求
我項目部改造路段路緣石,按山西省公路局文件晉公計發[2008]585號文件的指示,均用矮牆,矮牆頂寬50cm,高度為40cm。原混凝土路面面板破碎約為4473 m3。
四、投資估算
根據建設規模及標准,此次路面改造工程第一合同段計劃投資為4000萬元,工期為三個月。
五、工期安排
根據招標文件, 我單位計劃本標段2010年4月1日開工,2010年6月15日竣工。
根據工程具體情況與我單位施工生產能力,經工程人員認真分析,並制定以下幾個總工期時間:
2010年3月14日一一2010年3月31日完成施工准備工作。
2010年 4 月1日一一2010年4月30日完成矮牆砌築工作。
2010年 4 月25日一一2010年5月20日完成水穩碎石底基層。
2010年 5 月6日一一2010年5月25日完成水穩碎石基層。
2010年 5月16日一一2010年6月10日完成瀝青下面層。
2010年 5月25日一一2010年6月15日完成瀝青上面層。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