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學中GPS數據怎麼記錄

地質學中GPS數據怎麼記錄

發布時間: 2021-03-01 21:13:36

1. 學校在做一個項目,請問,用什麼資料庫儲存記錄GPS或者GPRS傳回來的信息

如果數據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可以用mysql,操作方便,佔用資源少,大多數要求都可以滿足。如果數據量大、對數據安全和速度要求高的情況下,可以用Oracle和SqlServer。

2. gps4顆星數據怎麼應用在地圖上

三顆星用來定位,一顆星測時間。
記住定位是通過計算物體到三顆星的距離,而距離又回是通過光速乘答以時間來得到的,衛星上有精確的原子鍾,就是能精確測量時間的那一種,而地球上的石英鍾是不太精確的,剩下的那顆星就是與石英鍾時間比對,從而校正石英鍾,這樣就能比較精確的知道光(或波)從物體到衛星的時間了,就能更精確的知道物體到三顆星的距離了,從而更精確的定位。
我是搞測量學的,對GPS有相當的研究,如有問題隨時回答。

3. 怎麼看GPS得出的數據

109°04′361〃
35°03′554〃
這個是全球通用的經緯度坐標系。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84坐標。

1954年設計回出自己的坐答標系,也就是通常說的大地坐標系。,目前國家的地圖等很多都是54坐標。

這2者之間有一定的參數可進行轉換的。通常是7參數。

4. 有沒有學地質的懂航跡怎麼造,就是填圖的時候GPS那個航跡

嘿嘿,這等於是造假啊,建議樓主還是要慎重些,職業道德還是要有的,實在沒辦法的時候有些軟體可以做的,但好多要收費

5. 如何查詢照片中GPS信息

查詢照片的GPS信息,即查看手機照片的拍攝地理位置,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需要打專開手機的【圖庫】屬功能,進入相冊瀏覽頁面。

6. 地質學野外記錄怎麼寫

拿上野簿、鉛筆抄(推薦自動鉛筆)、橡皮、尺子等,把野外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詳細的記錄下來,用文字和圖件,畫信手剖面圖、示意圖。內容上包括地層、岩性、岩石結構、構造、構造變形、地層產狀和傾角、裂縫、儲層性質、樣品描述等等。另外,還要記錄自己對這些現象的歸納總結,形成初步的、比較准確的認識,並記錄下你下一步將要繼續的研究思路。
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僅供參考!

7. 工程上GPS衛星定位怎麼用

方法如下:

1、定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靜態測量,一種是動態測量,也叫差分測量,又分為實時差分和後處理差分,但是實時差分用的比較多一些,可以快速獲取定位點的三維坐標。

2、對於靜態測量來說,就是同時用幾台GPS長時間觀測,時間可根據工程需要而定,然後將觀測的數據,用軟體進行解算以及平差,得到高精度的三維定位坐標。

3、對於動態測量,就是用一個或多個GPS接收機作為基準站,其他的作為流動站,基準站接收來自衛星的信號,同時向流動站以數據鏈的形式發送差分數據,流動站在接收衛星信號的同時,接收來自基準站的差分信號,進行實時差分,獲取定位點的三維坐標信息。

(7)地質學中GPS數據怎麼記錄擴展閱讀

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用途:

1、陸地應用,主要包括車輛導航、應急反應、大氣物理觀測、地球物理資源勘探、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地殼運動監測、市政規劃控制等;

2、海洋應用,包括遠洋船最佳航程航線測定、船隻實時調度與導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寶、水文地質測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監測等;

3、航空航天應用,包括飛機導航、航空遙感姿態控制、低軌衛星定軌、導彈制導、航空救援和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

具體應用如下:

1、船舶遠洋導航和進港引水

2、飛機航路引導和進場降落

3、汽車自主導航

4、地面車輛跟蹤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

5、緊急救生

6、個人旅遊及野外探險

7、個人通訊終端(與手機,PDA,電子地圖等集成一體):電力,郵電,通訊等網路的時間同步:准確時間的授入、准確頻率的授入

8、測繪相關:道路和各種線路放樣、水下地形測量、地殼形變測量,大壩和大型建築物變形監測

9、GIS應用:工程機械(輪胎吊,推土機等)控制、精細農業

8. 野外數據採集方法

野外數據採集圖層共有九個,都是在掌上機上實現的,下面對這九種數據的採集方式進行簡要的介紹。

(1)GPS 信息的採集

GPS 數據是一切地質數據採集的基礎,其他所有數據的採集都以精確的定位為前提。

在數字填圖系統中可以使用兩種類型的 GPS,一種是與掌上機緊密耦合綁定在一起的夾克式 GPS 或者藍牙 GPS,這種情況下需要在 「編輯」菜單下啟動 GPS,並根據機型設置 GPS 參數,如果是夾克式 GPS,設置串口 COM5 波特率 57600; 如果是藍牙 GPS,首先把藍牙 GPS 打開電源,然後再啟動 GPS。時間編輯框的時間在跳動,說明 GPS 已連通,否則,需重新啟動 GPS(啟動前,先關閉 GPS)。當關閉 GPS 重新啟動後,要重點檢查輸入的 GPS 參數是否正確,如有問題,須對 GPS 誤差值進行校正。這種類型 GPS 數據會自動或手動被採集,在這里筆者推薦使用手動採集方式。

另一種就是使用手持式 GPS,手持式 GPS 沒有與掌上機綁定,所示獲取的 GPS 信息不會自動在屏幕上顯示定位,需要手工輸入 GPS 數據,方法是在 「編輯」菜單下選擇「坐標手工輸入」級聯菜單,可以有兩種坐標輸入方式,一是輸入高斯坐標,二是輸入經緯度坐標,輸入數據後就會在屏幕上以藍色的十字圖元符號自動定位和顯示當前的位置。

其他數據的採集都是通過選擇 「編輯」菜單下的 「新增 PRB 過程」級聯菜單完成的,在該菜單下又對應著各個採集數據的菜單,點擊這些菜單就能完成相應地質數據的採集。

(2)地質點採集

在野外數字採集的 PRB 過程中,地質點的採集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當到達某一地點時,如果確定要在此處定點,可以在掌上機編輯菜單下新增 PRB 地質點。用滑鼠點擊新增加點的位置(根據 GPS 信息指示),屏幕自動會在圖上加入一個地質點的符號,並閃爍該符號,點擊 按鈕,彈出地質點屬性表對話框,錄入地質點屬性,如微地貌、點性、露頭、風化程度等,如果該地質點是岩性界限點,要確定該地質點兩邊的岩性特徵、名稱,接觸關系等信息,在對地質點進行描述時,可以藉助 PRB 字典當中的已有數據進行描述,描述的字數不受限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3)分段路線採集

當到達一個地質點時,根據野外地質填圖的需要,要將剛走過的路線在掌上機上勾畫出來(可選流線、曲線),曲線輸入是按一定間隔,用筆在屏幕點擊,系統自動圓滑成曲線的。按 表示確認畫線結果,按 表示畫線無效。盡量使所畫的路線和真正經過的路線相同,點擊 按鈕編輯分段路線的屬性,可以對剛經過的路線沿途進行描述,並對經過的距離有所記錄。

(4)點和點間界線採集

到達一個地質點時,如果該地質點是岩性界線點,則該地質點應該添加地質界線,根據觀察到的地質界線的走向,在掌上機上勾畫出所能看到的地質界線,並盡量保證所畫岩性界線和真實的岩性界線一致,以便將來可以將該地區各小組所畫同一岩性界線連接起來。如果不能保證所畫地質界線的准確性,那麼就不要畫太長的地質界線,以免將來在連接岩性界限時誤差較大。繪制曲線和流線的方法與分段路線操作相同,在圖上相應位置手動勾勒出界線,注意不要畫斷,畫完後,該線會自動閃爍。然後點擊 按鈕,輸入其屬性及點和點間界線的描述內容。在路線上,應該按照統一的規則確定該地質點的左側和右側,記錄左右地層的岩性,觀察並描述出兩側岩石的接觸關系,測量岩石地層的傾向、傾角、走向,對該地區岩性特徵進行描述。

這里要說明的是對於地質點、地質界線和分段路線的描述內容,應以實際觀察到的內容為主,對字典庫的內容要加以修改後利用,不能生搬硬套。對於所有採集數據,其屬性內容的輸入都是通過點擊 來進行的,以下就不再贅述。

(5)產狀採集

測量某點的產狀,選擇 「編輯」菜單下的產狀,然後在圖上,用滑鼠點擊產狀的位置,產狀符號會自動標注在該圖上並會自動閃爍,輸入屬性,包括岩石產狀、產狀類型、岩石節理發育或粒度大小。

(6)照片採集

地質點周圍有特殊的地質構造,如斷層、褶皺等,或者有明顯的地質現象,如岩石礦化等對該地區研究有幫助,則要利用數碼相機將該地質構造或現象拍攝下來,以便將來結合各種數據進行研究,在拍攝時最好有參照物,以便可以辨別其大小,照片可以通過選擇「編輯」菜單下的 「照片」,然後在圖上,用滑鼠點擊照片的位置,照片符號會自動標注在該圖上並會自動閃爍,輸入照片屬性,包括照片內容、照片編號、數碼序號、鏡頭方向等,以便回到駐地將野外的各張照片與各個地質點准確匹配。

(7)素描採集

在野外看到不整合接觸等地質現象時,需要在野外記錄本上描繪出來,掌上機同樣可以實現這一點,選擇 「編輯」菜單下的 「素描」,在圖上用滑鼠點擊素描的位置,素描符號會自動標注在該圖上並會自動閃爍,輸入素描屬性。點擊 「進入素描圖工具」,進入繪制素描圖環境,系統給出繪制眾多的點線符號等素描圖工具,利用這些工具可以很輕松地繪制出該處的地質現象。

(8)樣品採集

為了確定研究區的岩石成分、金屬礦物的含量等,在野外進行數據採集時,需要對不同岩性、間隔、類別的岩石進行采樣分析,記錄采樣信息。在 「編輯」菜單下,選擇「采樣」,在底圖上點擊采樣位置,采樣符號會自動標注在該圖上並會自動閃爍,輸入采樣屬性,包括樣品的位置、類別、岩性、塊數、層位等相關信息,以便將來發現有價值的樣品時,可以確定它的來源,找到樣品採集地。

(9)化石採集

在野外採集數據的過程中,很多情況下會在該地區岩石中發現古生物化石,這時就可以在 「編輯」菜單下添加化石,在圖上點擊化石的發現位置,將會出現化石圖標,輸入化石屬性,包括化石的類別、采樣層位、采樣地點、采樣人、日期等(注意: 在對化石的挖掘過程中,要拍攝照片,作為將來化石出露位置的憑證)。

對於這九種野外數據的採集除了使用以上方法外,都還可以使用另一種方式,以地質點的採集為例講解如下: 選擇 「手圖」菜單下的 「圖層管理」菜單,在彈出的對話框當中選擇 Gpoint. WT 作為當前圖層,然後用新增點圖元定點輸入地質點,其他數據採集與此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對於已經存在的採集數據可以進行瀏覽和修改,通過選擇 「編輯」菜單下的 「編輯PRB 過程」 級聯菜單,在該菜單下又對應著各個採集數據的菜單,點擊這些菜單就能完成相應地質數據的編輯,其屬性修改的方式與添加採集數據的方式一致,此外也可以通過「圖層管理」菜單進行修改,方法與添加野外採集數據的第二種方法一致。

每一次採集完一種數據或者修改後都要對數據進行保存,方法是選擇 「手圖」菜單下的 「保存文件」菜單進行保存,這樣即使出現死機情況數據也不會丟失。

完成一條路線的調查工作後要進行兩步工作,第一步是進行文件備份,第二步是轉出PC 數據。

文件備份要通過選擇 「手圖」菜單下的 「文件備份」菜單來實現,備份的位置要與路線數據在同一個文件夾下面。

轉出 PC 數據要通過選擇 「手圖」菜單下的 「轉出 PC 數據」菜單來實現,轉出數據的目的是形成屬性文件,以便考入攜帶型計算機進行進一步的數據整理工作,形成的屬性文件的後綴是 PRY。完成一條野外路線轉出 PC 數據後就可退出系統,這可以通過選擇「手圖」菜單下的 「退出系統」菜單來實現。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對所觀察的野外地質路線實現數字化採集,可以通過掌上機記錄全部的野外採集數據,極大地方便了野外記錄過程,也極大地方便了採集結果的室內入庫程序,減少了數據處理的工作量,縮短了工期,提高了野外數據採集的效率和准確性。

9. gps數據格式

GPS-NMEA標準的格式,以GPGSA語句為例,如下
$GPGSA,A,3,07,02,26,27,09,04,15........... 1.8,1.0,1.5*33
具體可網路下GPS-NMEA,需要技術文檔的話,我有

要不把郵箱發給我吧,我把文檔傳給你

10. GPS測量時如何採集數據

你說的是靜態吧,你的GPS接受器與太空中GPS衛星做後交測量 ,你的GPS接受器會收到關於此點所有數據,然後將採集回來的數據在電腦上測算,這樣我們在以後用到GPS是才能更精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