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和地質有什麼關系
『壹』 山體滑坡和山體坍塌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造成土壁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1.邊坡過陡,使土體穩定性不夠,而引起塌方現象。2.雨水、地下水滲入基坑,使土體泡軟,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3.基坑上邊邊緣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機具、材料,或由於動荷載的作用,使土體中的剪力超過土體的抗剪強度。
『貳』 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均屬於地質災害,是對的嗎
是對的。
地質災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出性地質災害。
『叄』 塌方和崩塌的區別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較陡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回離母體崩落、滾動答、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肆』 青島勝利橋站的坍塌事故是不是地質原因造成的呢
不是。近年來,地鐵坍塌事故是頻頻出現,繼2018.2.2廣州地鐵21號線隧道坍塌事故到2018.2.8日佛山地鐵2號線工地塌方,再到2018年12月8日早上凌晨時刻2點,青島地鐵2號線西段發生路面坍塌。青島地鐵4號線事故發生後,青島地鐵集團曾於6月6日發布通知,「事故的發生,充分暴露出青島地鐵工程管控依然存在薄弱環節,經集團研究,決定對青島地鐵所有在建線路全面進行停工整頓」
事情剛剛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再次發生此類事故,此等人命關天的事情竟然還接連發生。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是監管問題還是技術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查,敲響安全警鍾,確定相關責任方,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如今社會已經逐漸透明,希望相關責任方能夠從自己的良心出發,不做豆腐渣工程,保障工人、路人安全。
『伍』 地質坍塌是什麼原因
簡單來說是因為下層地質疏鬆,或有中空,有暗流則加重地址疏鬆,上層裂變,再加上上層壓強不穩定,而導致地址坍塌,坍塌嚴重者則因為大陸板塊分離運動,造成,下層易位,上層兩兩互卡而導致地址大面積坍塌
『陸』 基坑坍塌屬於地質災害嗎
科學定義來來說是。但按國土部門的自界定就不是了!國土部門只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六種,其實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都算是。基坑坍塌換個叫法:崩塌,就可以套地質災害了!
在我國部門間相互推諉造成認識上不統一,也不按科學來區分!
『柒』 什麼情況不算地質災害工程建設過程中,邊坡坍塌,算地質災害還是安全問題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邊坡坍塌的原因如果是由於不可預料的地質原因發生,則算地質災害,如果是安全措施不到位,則屬於安全問題
『捌』 地質災害和地貌災害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地質災害按類型應該可以分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成因有多個因素,比如地貌因素,降雨因素,地質條件背景因素,人為擾動因素等。地貌是地災的致災因素之一。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它的主要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崩 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滑坡發生的前兆:1、泉水復活;2、土體上隆;3、岩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4、坍塌和鬆弛;5、變形發生突變;6、裂縫急劇擴張;7、動物異常驚恐、植物正常生長發生變化。
泥石流的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異常變化;地面變形;建築物作響、傾斜、開裂;地面積水引起地面冒氣泡、水泡、旋流等;植物變態;動物驚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中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地震、台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卷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圍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玖』 坍方 塌方 區別
一、發復生地點不同
坍方和塌方的區別在制於,邊坡或山坡是坍方經常發生的地點,塌方多見於陡坡或坑道等地點。
二、兩者發生的原因也不一樣
坍方的形成原因一般與土質構造有關聯,而塌方一般是地層結構不良,現在也有建築物不達標的原因。
三、含義不同
坍方一般指路基、大壩等區域受到地質影響等造成的危害,一般會影響道路交通,嚴重會導致附近人的生命安全;
塌方現象是指出現塌陷下墜的建築或者道路,也就是常說的地下空了,一般指的是自然力非人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