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平原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平原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發布時間: 2021-03-01 15:42:24

Ⅰ 華北平原的形成涉及的地質作用

華北來平原地勢低平,海源拔多在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沉積厚達七八百米,最厚的開封、商水一帶達5000米。決定華北平原地貌的地質作用是流水沉積作用

Ⅱ 關中平原的形成經歷了哪些地質作用

沒什麼用的!

Ⅲ 關中平原的形成,經歷了哪些地質作用

沖積平原是經過河流沖刷地勢較高處無植被覆蓋的泥土,被流水沖至流速較緩的地方沉積形成(流水的搬運)。

Ⅳ 長江三峽與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質作用

長江三峽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 。渭河平原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

Ⅳ 從地質作用的角度來說寧夏平原形成原因

岩層斷裂下陷,黃河攜帶泥沙及賀蘭山的洪積物的沉積而成。

Ⅵ 地形地貌由哪些地質作用形成

1、河流侵蝕作用:形成河谷地形(侵蝕河谷)
2、河流的搬運、堆積作用:在山區形成沖內積扇;河流容沿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成河漫灘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流三角洲。
3、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形成不同的階地。

Ⅶ 決定華北平原地貌的地質作用是什麼

華北平原抄地勢低平,海襲拔多在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沉積厚達七八百米,最厚的開封、商水一帶達5000米。決定華北平原地貌的地質作用是流水沉積作用

Ⅷ 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質作用有

(1)華山是一座斷層山,是由於地層發生斷裂而形成的.沿著斷裂面,一邊上升,一邊下降,斷裂大致呈東西向,發生時間大約在距今六七千萬年以前.渭河平原是斷層陷落區即地塹,後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沖積而成.渭河平原是地塹構造,形成過程是:先是地殼運動,形成地塹;後經黃河流水沉積作用,形成平原.
(2)黃土高原與黃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黃土高原:風力搬運,堆積;黃土地貌:流水侵蝕,堆積,搬運.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變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沖刷作用強;
②地形:從平原向山地過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質不穩定;
③植被:從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覆蓋率低,涵養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顆粒組成,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抗蝕能力低.
人為原因:①毀林開荒;②過度樵採;③輪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開礦.
(3)此地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多雷暴天氣系統.
故答案為:
(1)斷層山,地塹,地殼運動,沉積作用.
(2)風力搬運堆積作用,流水侵蝕作用.
自然原因:①降水:變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沖刷作用強;
②地形:從平原向山地過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質不穩定;
③植被:從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覆蓋率低,涵養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顆粒組成,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抗蝕能力低.
人為原因:①毀林開荒;②過度樵採;③輪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開礦.
(3)西北方向,雷暴.

Ⅸ 關中平原的形成,經歷了那些地質作用

關中平原的形成是渭河及其支流帶來泥沙的沉積作用形成的。內力作用是地殼下陷。

Ⅹ 渭河平原的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地表形態的塑造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斷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風力、流水等)將沉積物搬運來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