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信息技術專業有哪些問題
Ⅰ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屬於文科還是理科 就業前景怎麼樣
地質信息技術抄專業屬於理工科專業襲。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是高職專科專業,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好的,可在地質礦產勘查、水文工程地質勘查,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國土資源管理及國家基礎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地質礦產信息處理和專題地圖制圖等工作。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Ⅱ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是文科還是理科 就業方向有哪些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
是理科。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面向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和國土資版源行業權,培養了解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基本知識和地質工作一般的方法,熟練掌握地質信息技術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學生具備運用地質信息技術進行地礦資源數據處理、儲備計算、各類圖件編繪、空間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
Ⅲ 地質類專業有哪些
地質學和資源勘查,比較主流的地質專業,前者理科,後者工科,學地質勘查方法,大部專分跟地下的屬岩石打交道的,再就是找礦的方法,工作就是寫立項,設計,出野外填圖,勘探鑽探測井實驗,提交報告。
地礦類五大院校比較好,畢業之後簽工作,可以直接獲得事業編制。
Ⅳ 關於地質專業工作者的一些問題請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幫忙一下。
1您是如何找到這份工作的?
2007年通過單位招聘
2目前,行業內要求從事這份工作的人應具備什麼樣學歷?
我當時是地質類本科目前行業至少研究生。
3您認為做好這份工作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經驗?
1、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岩石學、構造學、礦物學。2、能夠做一些(並有這方面經歷)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如礦山調查,化探采樣、地質填圖、鑽探編錄,同時能編寫一些同類的地質報告。
4您認為什麼樣的個人品質、性格和能力對做好這份工作是重要的?
能吃苦、能受罪、做事情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責任心強、踏實(不是老實)、不浮躁。
5在行業內,先從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做起,能學到最多的知識,最有益於個人發展?
找一個好單位,有一個好老師帶著自己從一個項目的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包括資料整理,資料及報告編制)一條龍做完。 這是很理想的一般不可能。
6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麼?
基本在野外度過,歸隊後整理資料。平時編一些小報告。
7您在做這份工作時,什麼是最成功的,什麼最具有挑戰性?
當自己承擔的項目找到礦了,而且有了成果,這就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最大的成功。 當給你分配一個項目而自己又沒這方面的經驗這個就是最大的挑戰。
8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歡什麼,最不喜歡什麼?
喜歡和家人團聚,不喜歡出野外。
9在您工作領域里初級職位和略高級別職位的薪水一般是什麼水平?
這個一般差別不是很大,具體差別主要由本人參與承擔的項目而定。
10您認為高職專業的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專業知識?
高職專業主要還是先學好就基本的專業知識,讓後找過單位(最好有老革命帶)掏經驗。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
11這個行業是否有季節性或地理位置的限制?
是肯定的。
12您認為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肯定有用,但是反應的不是很明顯,主要還是從事這份工作後的學習。畢竟很多書本的東西太抽象,這個職業和醫生一樣,很多都是要靠臨床經驗。
13據您所知,有什麼職業雜志、行業網站或其它渠道能幫助我深入了解這個領域?
地信網很強大
Ⅳ 國際地質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
計算機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虛擬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深入應用到了地學眾多專業領域,已經由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發展到解決從數據採集、數據管理、分析處理、成果表示直至信息服務的全過程信息化問題,為資源勘查、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災害預警等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各項科學研究與應用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讓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信息的交叉融合研究成為了可能。同時,地學信息產品服務打造的信息產品由分散的、專題性的數據擴展到了多專業、多領域、多維次、多形式的集成產品,使數字化知識的開發、整合與應用成為信息技術服務於人類與環境變化的焦點。歸結起來,目前國際地學信息研究的熱門領域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OneGeology計劃」推動全球地學數據共享
英國地質調查局於2006年發起了「OneGeology 計劃」,其目標是創建一個動態的全球電子地質資料庫,為各國提供並開放已有的不同電子格式地質數據,通過開發並使用網路標記語言GeoSciML,促進國際地學數據互聯互通。該計劃由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全球參與的國家中有60個國家提供數據服務,通過門戶網站可以訪問提供服務的數據目錄。今後,如何在全球倡導地學數據共享理念、獲得相關政府的支持與合作,推動地學數據的全球化無償共享,達到百萬比例尺地質圖數據的瀏覽,進而實現更大比例尺、更多專業內容數據的瀏覽、下載等服務,將是「OneGeology計劃」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2)各國都在重視地學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地學空間信息成為社會公眾和政府決策的重要支撐數據,在資源環境、地質災害、氣候變化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社會需求和應用潛力,地學數據積累、共享、分發和應用已成為各國地調機構的基本職責和常態化工作。各國非常重視基礎地學數據的積累、分布式數據集成與共享、數據資源開發應用和網路數據應用服務。歐盟與美國以立法的方式保障地學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發達國家基本完成了地學空間數據的原始積累,各國地學空間資料庫基礎設施向著數據產品多元化、應用服務便捷化、操作簡單化、共享全球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基於網路、雲計算等新技術在分布式數據共享、服務平台建設、多學科信息融合等方面,引領了國際地學空間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的方向。
發展中國家地學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集中於海量數據資源積累與數據資源開發應用系統建設,在數據採集、大型資料庫綜合管理、數據共享與交換、網路服務、分析應用等方面,為公眾提供公益性服務。
(3)三維地學信息產品日益增加,推動了地學知識的全面普及
3D技術在地學領域的應用是近些年的熱點,主要集中在三維模型構建、三維可視化表達、三維地質填圖等技術方法的研究、軟體工具開發與應用。3D模型極大地擴展了2D地質圖的信息含量,可以清晰展示地下結構構造,地質體360 °全景顯示,可以讓用戶無需進行復雜的培訓就能直觀地看到地下的地質情況;模擬的地下模型有助於對地下地質和環境的關系進行判別,為決策者制定規劃提供更清晰的依據。
當前,澳大利亞發布了三維高光譜礦物系列圖——ASTER地圖,這是世界上首次發布的大洲級別的地表礦物填圖成果,可以在線瀏覽和下載。英國地質調查局則在國際地學領域三維IE技術的應用中引領了潮流,從3D模型瀏覽顯示深入到了3D模型的分析,進而將用戶由專業人員普及到普通大眾,移動終端的iGeology 3D智能系統的推廣更是讓三維地質延伸到了普通公眾的日常生活。德國GiGainfosystems UG利用WebGL技術實現了基於網路的3D模型可視化表達與互動式操作,多個用戶可同時對模型的不同部分進行編輯。
(4)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正逐步融入地質領域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創新步伐仍未減慢,並且向高速、大容量、網路化、綜合集成化方向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同時,通信、光學、微機械、認知科學、感測技術等多學科相互交叉,涌現出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理念,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信息化發展的技術環境與條件。
1999年物聯網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在感測器產業、RFID產業、通信產業等的標准化、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智能分析及預警等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與成果,大部分技術趨於成熟或基本成熟,相關產品已應用到智能交通、物流、軍事、災害防治等領域。美國、英國等早已開始使用具有物聯網特性的地質測量、礦產開采監測、地震監測、地質災害監測等設備,並已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以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預警為例,日本通過對各類地震感測器採集數據的分析,提前數十秒預警了福島7.0級地震,避免了巨大的損失。
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數據發生了「大爆炸」,其規模呈幾何級數上升,已跨入以ZB為基本計算單位(1ZB=1024 EB=1024×1024 PB=1024×1024×1024TB)的大數據(Big Data)時代。「開采」大數據以挖掘其內部蘊藏的「富礦」成為研究焦點。各國均非常重視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科技界、學術界、政府把它看成是一座可能挖掘出巨大財富的「金礦」「富礦」,均在尋找面向大數據的有效技術分析手段(如大數據分析、大數據集聚類分析、海雲數據分析等)。
Ⅵ 關於地質專業轉行的問題
地災與環評的發展前景不會比找礦方面差,隨著國家大力發展礦山開發,隨之而來的地質災害、環境破壞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所以不會差,況且這是個新生門類,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不過貌似對於力學知識的需要比較大,你得做好這方面的准備。
Ⅶ 學地質專業需要有什麼技能
最好會開車,能爬山,身體好,野外生存能力強
Ⅷ 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專業是文科還是理科 就業方向有
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專業是理科專業
地質信息技術專業面向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和國土資源版行業,培養了權解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基本知識和地質工作一般的方法,熟練掌握地質信息技術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學生具備運用地質信息技術進行地礦資源數據處理、儲備計算、各類圖件編繪、空間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
Ⅸ 什麼是地質信息技術
地質信息技術指在各類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和工程地質勘察領域應用的信息技術原理、版方法權與應用,其中包括地質信息科學與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地礦勘查的數據管理、空間分析、信息處理、地質信息三維可視化、地質過程計算機模擬等方面的基本原理、設計知識與應用技能。
Ⅹ 地質專業的出路有哪些
地質學專業總的來說由於國家這方面人才需求比較大,所以就業前景還是比較不錯的,當然如果本科畢業就就業到地質隊勘探院等地方工作可能會辛苦一些,待遇也差一點,讀到博士就業相形之下就更好就業了,可以進勘探院,也可以進高校做做科研,有機會也可以到地震局等國家部門工作。總之就業前景很好,就是有點辛苦,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