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邯鄲涉縣屬於什麼地質

邯鄲涉縣屬於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3-01 10:25:08

1.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簡介

地理:河北省邯鄲市西南邊區,三省七縣交界處。太行山腳下,多山回地,屬於溫帶大答陸性氣候,降水集中。涉縣還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涉縣素有「秦晉之要沖,燕趙之名邑」之稱,「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涉縣總的特點。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古時為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所。早在30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境內的趙簡子城、新橋等遺址和李家巷、北關等古墓群,蘊含了大量的仰韶、龍山及戰國和漢文化。據傳大禹治水之時,這里屬九州之一的冀州地。

紅色沃土:涉縣是革命老區,在抗戰時期,因劉伯承和鄧小平運籌赤岸、八路軍一二九師鏖戰太行而名垂青史,晉冀豫魯邊區政府、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新華廣播電台、新華日報社等110多個黨政機關單位長期駐扎於此。有」八千將士入涉縣,十萬大軍出太行「美譽。

旅遊:境內有4A 級風景區三個(129師司令部舊址、媧皇宮、九峰山),涉縣古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美稱。

特產:涉縣三珍(核桃、柿子、花椒)

2.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這個地方怎麼樣生活條件如何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是一個革命老區,處於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地理位置回優越,交通很方便,有汽車,答火車都可以到達!住宿也很方便的,賓館和租房子住都不貴,消費水平看你怎麼說了,畢竟一個地方有富人,有窮人吧,我是涉縣的,我個人認為涉縣的普遍消費水平不是太高,一個月有四百元錢的話夠開銷了!涉縣地處山區,不是縣城的話,空氣是很好的,山清水秀!而且海拔較高,夏天很涼快的,當然冬天相對來說要比平原冷點!涉縣是女媧補天的地方,每年一次的女媧文化節很吸引人的,另外涉縣是紅色根據地,有好多的旅遊景點可供參觀!涉縣的人很熱情,很朴實,歡迎大家到涉縣來玩!

3. 邯鄲涉縣的地質條件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嗎,這里的地震活動水平很弱嗎

涉縣的地質條件不可能發生大地震。

4. 涉縣有什麼礦

涉縣是河北邯鄲市礦產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全縣現已查明的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硫鐵礦、石灰岩、白雲岩、石英砂岩、含鉀砂頁岩、粘土等7種礦產資源。

5. 涉縣屬於什麼省份

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涉縣

6. 涉縣屬於哪裡很出名么

涉縣屬於河北省邯鄲市。

涉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

涉縣可以以邯鄲為中轉站通往全國各地。涉縣還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境內有大型煤炭轉運站300餘家。涉縣素有「秦晉之要沖,燕趙之名邑」之稱,「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涉縣總的特點。涉縣自古乃商賈雲集、兵家必爭之地。

革命老區
涉縣是革命老區,在抗戰時期,因劉伯承和鄧小平運籌赤岸、八路軍一二九師鏖戰太行而名垂青史,晉冀豫魯邊區政府、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新華廣播電台、新華日報社等110多個黨政機關單位長期駐扎於此。

女媧補天
涉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古時為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所。早在30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境內的趙簡子城、新橋等遺址和李家巷、北關等古墓群,蘊含了大量的仰韶、龍山及戰國和漢文化。據傳大禹治水之時,這里屬九州之一的冀州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先後屬魏、趙,秦屬邯鄲郡。漢高祖劉邦元年(前206年)為涉縣立縣之始,距今己有兩千多年歷史。元鼎五年,封代共王子劉綰為涉侯。東漢初改涉縣為涉侯國,屬魏郡。晉屬司州廣平郡,北魏曾先後並入臨水、刈陵縣,隋復置涉縣,先後屬上黨郡、潞州等。南宋時涉縣被金所佔,曾兩次升為崇州;元初廢州復縣;明先後改屬真定府和河南布政司彰德府磁州;清代襲之;民國初屬河南省豫北道;1927年涉縣直屬河南省政府;1932年屬河南省三專區;1937年八路軍挺進涉縣開辟抗日根據地;1940年建立涉縣抗日政府;1941年至1945年先後屬邊區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專區。1946年5月,偏城縣並入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年,涉縣劃歸河北省邯鄲專置;1960年屬邯鄲市轄;1968年歸屬邯鄲地區,1993年7月邯鄲地、市合並,屬市轄縣至今。

媧皇宮簡介
涉縣媧皇宮,為國家 AAAA 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齊,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氏 「 煉石補天,摶土造人 」 的地方,由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和媧皇宮四組建築組成,佔地面積 550 畝。計有古建築 135 間,北齊石窟 3 個,北齊摩崖刻經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於一體,是我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自古就有 「 蓬壺仙境 」 之美譽。其中的北齊摩崖刻經群是媧皇古跡之精髓, 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問經》、《十地經》、《佛垂般涅 盤 略說教誡經》、《佛說盂蘭盆經》、《深密解脫經》、《妙法蓮花經》。 刻經面積 165 平方米,分 5 處刻於崖壁之上,共刻經文 13.7 萬多字,字體有隸、楷、魏碑體, 「 銀鉤鐵畫,天下絕奇 」 ,堪稱藝術珍品,是我國現有摩崖刻經中時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也是我國佛教發展史上、特別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彌足珍貴的資料,對於研究我國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書法鐫刻演變歷史有著重大意義和價值,經考證為 「 天下第一壁經群 」 。 主體建築媧皇閣共分四層,通高 23 米,擁群峰以渲勢,依懸崖以據險,奪天工以稱奇,臨清漳以蘊秀,涵攝了山川之鍾秀,匯集了古建之精華,玉宇懸空,瓊樓聳翠,上臨危岩,下瞰深壑,為河北省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素有 「 活樓 」 、 「 吊廟 」 之美稱。 山下主要建築有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朝元宮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 年),重修於清咸豐三年(公元 1853 年)。停驂宮建於清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重修於清咸豐三年(公元 1853 年)。廣生宮建於元末明初,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 年)、清咸豐三年(公元 1853 年)兩次重修。 山上建築媧皇宮為代表性建築,由媧皇閣、梳妝樓、迎爽樓、鍾樓、鼓樓、山門、牌坊、皮瘍廟等古建組成。媧皇閣坐東面西,共分四層,歇山琉璃剪邊頂建築,一層為拜殿,二、三、四層分別為「清虛閣」、「造化閣」、「補天閣」。梳妝樓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 年),重修於清咸豐三年(公元 1853 年)。鍾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 1606 年),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造一高 1 米多、口徑 1 米的八卦鐵鍾懸掛其中。鼓樓建於明萬曆十四年(公元 1586 年),共分三層,總高 15 米,是通向媧皇閣的重門,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樓內置直徑為 0.68 米的大鼓。皮瘍廟建於明萬曆年間(公元 1573 — 1620 年),重修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 眼光洞、蠶姑洞和拜殿三處石窟均鑿於北齊,蠶姑洞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 550 — 559 年),面闊 2.6 米,進深 2.35 米,高 4 米,面積 6.11 平方米。內雕蠶姑奶奶石造像,內刻佛經《十地經》的結尾部分。眼光洞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面闊 2.6 米,進深 2.35 米,高 4 米,面積 6.11 平方米。內雕眼光奶奶石造像,內刻佛經《十地經》。拜殿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是最大的一處石窟。 鑿壁古碑位於山上牌坊外右側山崖上,刻於北齊天保年間,通高 4.33 米,寬 1.33 米,依山鐫刻,龜座、蛇身、龍頭。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7. 涉縣地理概況

涉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專。涉縣縣屬境位於北緯36°17′--36°55′,東經113°26′--114°之間,東西橫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4.5公里。
涉縣東以東郊山、古腦、老爺山為界,北與武安市、南與磁縣毗鄰;西以黃櫨堖、大寨堖、黃花山為界,與山西省黎城、平順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林州市隔漳河、濁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堖、界牌山、左權嶺與山西省左權縣接壤,屬深區。
涉縣赤岸村是革命老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華北新華廣播電台、新華日報社等110多個黨政機關單位長期駐扎於此。涉縣赤岸村走出了2位元帥、360多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的搖籃」,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是全國先進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全國首批國防教育基地。

8. 涉縣的地形氣候,區位,交通,河流,產業,文化旅遊景

涉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年降水量540.5毫米,一年中7、8月份降水強度最大,是洪澇多發期。建國以來至2014年,降水量最多年份達1031.9毫米(1963年),最少年份為331.5毫米(1986年)。

涉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涉縣縣境位於北緯36°17′--36°55′,東經113°26′--114°之間,東西橫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4.5公里。涉縣東以東郊山、古腦、老爺山為界,與武安市、磁縣比鄰;西以黃櫨堖、大寨堖、黃花山為界,與山西省黎城、平順縣相連;南與河南省安陽、林州市隔漳河、濁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堖、界牌山、左權嶺與山西省左權縣接壤。

流經涉縣河流為清、濁漳河兩條河,境內全長110公里與境內十八峪溝相連,流域面積5060平方公里,上游海拔高480米,下游高程203米,落差277米。漳河全年有水河流,總流水量為16億立方米。

2014年,涉縣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923公里,其中國道一條、高速公路一條,省

涉縣火車站

道兩條、縣道兩條、農村公路143條。邯長鐵路連接邯鄲與長治,途經涉縣,陽涉鐵路連接陽泉和涉縣,邯鄲連接京廣線;向西南可通長治連接太焦線。從涉縣始發或者經過的列車有5對,由於邯鄲市為冀門戶和河北省的主要樞紐之一,京廣線、邯長線、陽涉線鐵路與北京、廣州、山西長治相通,紐連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縣。

9. 邯鄲涉縣起源於啥朝代

涉縣,河北省邯鄲市轄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面積1509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9個鎮、8個鄉。

歷史沿革

夏、商、西周,屬冀州域。

春秋,屬晉。戰國,先屬魏,後屬趙。

秦,隸邯鄲郡。

西漢初,始置縣。屬冀州魏尹。因人們來往涉(徒步過河)境內清漳河,故稱涉縣。

三國,涉縣為曹魏占據,屬魏郡。

兩晉,改屬司州廣平郡。

北魏,天賜元年(404年)入臨水縣(故城在今峰峰礦區臨水鎮),屬司州魏尹。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又一度並入刈陵縣(故城在今山西省黎城縣西北故縣村),屬並州襄垣郡。北魏東西兩分後,屬東魏所領。北齊,復歸臨水縣。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移臨水縣治於涉城,屬相州魏郡。

隋,開皇七年(587年),臨水縣治遷今境內西戌村。十年,復置涉縣。屬上黨郡。後廢郡,屬潞州。十八年改屬韓州。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復郡,復屬上黨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隸韓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韓州,屬河東道潞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潞州為上黨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潞州,均轄涉縣。五代,隸河東路潞州,先後為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之地。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升潞州為隆德府,涉縣仍屬。

南宋,涉縣被金所佔,屬河南東路。金貞{右三年(1215年)七月,涉縣升為崇州。次年八月復為縣。興定五年(1221年)復升縣為州。

元初.仍為崇州。屬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廢州.除將偏城一帶13村劃入黎城縣外,其餘劃入磁州滏陽縣(今磁縣)。次年,原涉縣劃入滏陽縣地域,復置涉縣,改屬燕南河北道真定路。後涉縣又廢。

明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改路為府,涉縣復置,屬真定府。次年改屬河南彰德府磁州。.

清承明制,雍正四年(1726年),磁州改屬廣平府,涉縣仍屬彰德府。

民國初,廢府制,涉縣屬河南省豫北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涉縣直屬河南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底,涉縣抗日政府成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初,將劃歸黎城縣的偏城13個村析出,與宇庄一帶村莊共計54個村組成偏城縣。涉、偏兩縣全境解放。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聯合辦事處(簡稱冀太聯辦)成立。兩縣皆屬冀太聯辦漳北辦事處。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簡稱邊府)成立,涉縣、偏城縣屬邊府太行區五專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0月,偏城縣改屬六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兩縣同屬六專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兩縣屬三專署。同年5月,偏城縣並,入涉縣。次年1月,三專署改為五專署,涉縣仍屬。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改隸六專署。同年5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與晉察冀邊區政府合並,組成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接著改建為華北人民政府,涉縣屬華北行政區太行區六專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六專署撤銷,涉縣復屬五專署。5月,太行區區劃取消序列編號,涉縣屬安陽專署。8月,太:行區及其所屬專署撤銷,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涉縣劃歸河北省邯鄲專署。

1960年5月,撤銷邯鄲專署,涉縣歸邯鄲市。

1961年5月,邯鄲專署復置,1968年邯鄲專署改為邯鄲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又改為邯鄲地區行政專員公署,均轄涉縣。

1993年6月,河北省實行地市合並,涉縣屬邯鄲市轄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