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水文包括哪些問題
『壹』 水文地質條件一般是指什麼
通常把與地下水來有關的問源題稱為水文地質問題,把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條件稱為水文地質條件。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
『貳』 羅甸縣主要地質、水文、環境問題有哪些
羅甸縣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下的一個縣,東西寬63公里,南北長72公里,總面積301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有漢、布依、苗、瑤、壯、侗等民族。是貴州得天獨厚的「天然溫室」。
地質總的特點是: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地面破碎、山地特色明顯。北部、東北部以岩溶、丘陵、盆地,及石炭岩低中山地貌為主,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岩溶發育,多溶洞、溶丘、暗河。中部、南部以沙頁岩低山、河谷、盆地為主,海拔多在300-800米之間。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5%;草山草坡佔28.24%。森林覆蓋率為12%,宜林荒山占總面積的33.1%。
水資源則因為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紅水河、瀠河等22條(界河除外),總長度4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7.78億立方米。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27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2.6萬千瓦。地表水總流量35.82億立方米。
羅甸縣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特點,日照為1350-1520小時,年平均溫度達20℃,極端最高氣溫40.6℃,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5℃,年均降雨量為1335毫米,無霜期長達335天左右,有「天然溫室」之稱。
附圖片:
『叄』 水文調查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水文指一個復國家的制水資源、水文化.
水文調查是為了水文分析計算、水利規劃、水文預報以及其它工農業生產部門的需要而進行的野外查勘、試驗,並向有關部門搜集資料的工作.其目的是補充水文基本站網定位觀測之不足.調查內容包括:水文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土壤含量、下滲等),氣候特徵(降水、蒸發、氣溫、濕度、風等),流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質、水系、分水線、土壤、植被等),河道情況(河寬、水深、彎道、建築物等),人類活動(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工農業用水等)以及水旱災情,社會經濟狀況等方面.另外,在某些情況下,為了專門的目的,也可以組織專門的水文調查,例如洪水調查,主要是查清歷史洪水的痕跡、發生的日期和情況以及河道情況、估算洪峰流量、洪水總量及發生的頻率等.
『肆』 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質問題
工作區地處豫西山區,地形切割強烈,地層發育較齊全,地質構造條件復雜,受地層岩性和構造控制,各種類型地下水分布及富水性差異較大,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質問題就是因資源型和水質型缺水引起的人畜飲水短缺問題。工作區廣泛分布前新生界變質岩、碎屑岩、碳酸鹽岩等。地形起伏大,地表徑流迅速,地下水資源分布不均。該區又是河南省主要黃土分布區,地層中多不含水,是該區資源型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此外,豫西地區是河南省礦業最發達的地區,以煤鋁及多金屬礦產為主,礦山開采造成區域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基岩含水層被疏干,加之礦坑排水、采礦選礦造成的污染,使本已缺水的地區雪上加霜,部分地區人畜飲水非常困難。飲水安全已成為制約該區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瓶頸。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該區飲水安全問題,特別是廣大農村的分散供水,還必須從地下水上下功夫,從找水方法和地下水賦存規律研究方面尋找突破口。顯然,地下水資源分布不均、過量開采、水質污染、水資源浪費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鞏義市水資源的短缺。
一、地下水儲量分布不均
鞏義市地貌上從南往北由低山丘陵漸變為河谷平原。對應於地貌類型的變化,地下水儲量在不同區域存在明顯差異。北部的黃河和伊洛河灘地,地下水儲量豐富,取水相對較容易。但是在中南部的大片基岩低山丘陵區以及伊洛河與黃河平原中間的邙山黃土丘陵等區域,地下水儲量小,鑿井投資大,成井率低,取水則相對困難。
二、地下水過量開采,地下水位快速下降
鞏義地區地下水出現過量開采主要存在兩個因素:一是工業發展致使用水集中、過量地抽取地下水,二是開發地下礦產資源,疏干含水層,從而使區域地下水位出現下降。
鞏義地區作為工業強縣,工業逐漸發展壯大,用水量也在不斷增大。鞏義市工業布局相對集中和高速發展加劇了地下水的開采強度,致使出現了地區集中、層位集中的開采方式,使主要開采含水層長期處於過量開采狀態,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出現了大面積超采地下水區域,在局部地區甚至形成了開采降落漏斗。典型降落漏斗中心主要出現在康店鎮、西村鎮、鞏義市區、回郭鎮、魯庄鎮等地。
市區地下水位多年來降幅較大,已形成以市人民政府、印刷廠、鐵匠爐村等為中心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自1970年至1989年下降幅度較大,達29.7m,平均每年下降1.7m。北山口鎮汽車站東50m 機井(井深11 7m)在1974年至1980年期間,呈持續下降狀態,平均每年下降1.04m。2011年北山口鎮鐵匠爐村地下水位為88.26m,孝義鎮龍尾村為55.25m。受二電廠大量開采地下水的影響在芝田鎮也出現了一個集中開采型小漏斗,觀測井的水位逐年下降,從1999年的43.57m 降至2000年的55.73m 以及2001年的59.73m。
在康店鎮張嶺村、葉嶺村和康北村本次工作實施的水井地下水位分別為120.31m、11 2.81m和75.22m,西村五嶺地下水位為135.8m。
在河洛鎮胡坡村水井(井深128m)與魯庄鎮魯庄村水井(井深70m)中,地下水水位亦可見逐年下降。從圖3-5和圖3-6中可以看出,從2000年至2009年兩地的最大下降幅度分別達到3.2m 與9.5m,其中水位變化最大的月份主要出現在1、2、6、7月份。而2011年受乾旱無雨的影響,河洛鎮胡坡村水井的水位進一步下降,水位與2009年相比下降近1.5m。本次工作在河洛鎮源村實施的水井地下水位為106.2m(井深201.6m),魯庄鎮虎山坡村水井(井深300m)中,地下水水位為130m,顯示了地下水位明顯下降的態勢。
圖3-5 河洛鎮胡坡村井內水位變化圖
圖3-6 魯庄鎮魯庄村井內水位變化圖
鞏義市賦存煤、鋁土礦、硫鐵礦、熔劑灰岩、耐火粘土、水泥灰岩、鎵、陶瓷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等21種地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大峪溝鎮至米河鎮、涉村鎮至魯庄鎮兩條成礦帶上。礦業開發涉及米河、新中、小關、竹林、大峪溝、北山口、涉村、夾津口、西村、魯庄等10個鎮。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為鞏義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對地下水資源亦造成了嚴重破壞。
如新中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大量抽取地下水以降低地下水水位與水壓力導致新中、茶店、葦園、溫堂、樓子溝、口頭、小關等的機井遭到嚴重破壞(機井水位下降或枯竭),地下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也切斷了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水力聯系,造成降水大量下滲難以形成徑流,山谷小溪甚至河流都出現枯竭現象,山地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而大峪溝、廟溝、水地河煤礦的地下開采不僅對區域地下水資源造成了破壞,上部層位地下水甚至已經疏干,局部已經引起地面下降。上庄煤礦採煤則直接導致涉村水東溝8眼機井乾涸。米河鎮雙樓村一口剛實施完的深井,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因封閉含水系統邊界條件受到破壞而發生地下水位突然降低78m(原靜水位167m,突變為245m),原因是地處20km 外的大裕溝煤礦因地震發生突水。因此,從整體看,地下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疏乾地下水對鞏義市地下水資源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三、水質污染
隨著鞏義市工農業的發展,工業「三廢」大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不斷排入河渠,使地表水、地下水、大氣降水遭受污染。2002年鞏義污水排放總量為1652萬t,2010年為8423萬t,污水排放量增加了近5倍,而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水年處理量則呈下降狀態(表3-2)。2002~2008年污水處理能力為3.5萬t/d,2002~2005年污水年處理量為971萬t,2010年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水年處理量分別為2.0萬t/d、346萬t。據不完全統計,鞏義市幾十家國營、私營企業往河道排放污水,幾乎100%的溝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伊洛河水功能區斷面回郭鎮火車站、石灰霧和伊洛河入黃河口2010年水質均為Ⅴ類(表3-3)。
表3-2 2002~2010年鞏義市城鎮污水排放量和處理量統計表
表3-3 2010年鞏義市伊洛河水功能區斷面水質概況
地表水的污染勢必影響地下水的水質安全,進而對地下供水水源地產生威脅。2005年對鞏義市地下供水水源水質的調查 張琰如.2006.鞏義市水資源短缺現狀及應對措施。
四、水資源浪費
由於節水意識和節水方法限制等原因,生產用水重復利用率低,生活用水浪費嚴重,鞏義市近年耗水量在5195萬~7602萬m3之間(表3-4),耗水主要發生於工業用水、農業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以農業灌溉為例,耗水量近年一般在1295萬~3544萬m3之間。鞏義市有效灌溉面積約22萬畝,大部分農田灌溉依舊採用大水漫灌方式,未採用更為節水的灌溉方式如噴灌與滴灌。漫灌的用水量是噴灌用水量的2~3倍,是滴灌的5~8倍。如果採用噴灌或滴灌的灌溉方式,僅農業灌溉一項每年即可節水近1300萬~2300萬m3。
表3-4 2002~2010年鞏義市耗水量統計表
『伍』 水文與地質要掌握那些知識
要學河流的徑流量還有流向還有流域面積還有所流經地區的氣候環境。。。地質要學地質構造。。了解岩石的組成物質還有判定岩石的年代。。要學的東西很多。。加油。。
『陸』 水文地質學的基本內容
農業水文地質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為農田提供灌溉水源進行水文地質研究;另版一方權面為沼澤地和鹽鹼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鹽鹼化等問題進行水文地質論證。
地熱是一種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熱水或熱蒸汽攜至地表的地熱能,用來取暖、溫室栽培或地熱發電等,以及地下熱水的形成、分布規律,以及勘察與開發方法等,是水文地熱學的研究內容。 古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環和化學成分的變化等。據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與形成機制,闡明與地下水有關的各種礦產的形成、保存與破壞條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與地質環境有密切聯系。水文地質學以地質學為基礎,同時又與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學、地貌學、第四紀地質學、地球化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工程地質學是與水文地質學是同時相應發展起來的,因此兩者有不少內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積極參與水文循環,一個地區水循環的強度與頻率,往往決定著地下水的補給狀況。因此,水文地質學與水文學、氣象學、氣候學有密切關系,水文學的許多方法也可應用於水文地質學。地下水運動的研究,是以水力學、流體力學理論為基礎的,並應用各種數學方法和計算技術。
『柒』 水文地質描述有哪些
區域地質條件:地層、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可分三部分敘述,一是水源,而是通道,三是突水點。也就是說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及排泄條件等,描述時要有數據對你的觀點進行支持等等,僅供參考。
『捌』 水文地質問題
水文地質勘查主要是抄爭對區域內的水環境進行調查,了解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特徵,進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試驗、長期觀測及示蹤法等;工程地質勘查主要是調查工程的岩土體性質,持力層等,解決邊坡的穩定性及地基承載力和地下水的內水壓力等問題。
『玖』 什麼叫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環境水文地學是以水文地質學為基礎,研究水文地質環境與環境質量關系的一門回學科。也就是說,環境答水文地質學是研究與地下水有關的在天然條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與人體健康或人類生活及生產活動相關的各種環境水文地質問題,進而防護、改善和治理的一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