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烏珠穆沁旗地理位置

西烏珠穆沁旗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8 23:34:22

A. 遼寧境內的西烏旗具體的地理位顯

西烏珠穆沁旗(簡稱西烏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一個旗,位於錫林郭勒盟東部,與通遼市、赤峰市及錫林郭勒盟的8個旗縣市相毗鄰。

B. 西烏旗在內蒙古的哪個位置

西烏珠穆沁旗位於錫林郭勒盟東部

C. 西烏珠穆沁旗的地理環境

2012年1至11月底西烏旗公路運輸完成全社會客運量61.213萬人,同比下降18%;完成全社會回旅客周轉量1.2億人公里,答同比增長0.15%;完成貨運量4122.75萬噸,完成貨物周轉量65.84億噸公里,其中:公路貨運量累計為:2012.75萬噸,貨物周轉量28.82億噸公里;鐵路貨運量累計為:2110萬噸,貨物周轉量37.02億噸公里。貨運量同比下降18%,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10%。

D. 內蒙錫林浩特都有哪幾個旗縣

內蒙錫林浩特有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1個管理區。

即錫林浩特版市、二連浩特市、多倫權縣、正藍旗、鑲黃旗、正鑲白旗、阿巴嘎旗、太僕寺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和烏拉蓋管理區。

錫林浩特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錫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地理坐標為北緯43°02′—44°52′,東經115°18′—117°06′。市境南北長208公里,東西長143公里,總面積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37.5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26.3萬人,含蒙、漢、回、藏、布依、朝鮮、維吾爾、鄂溫克等30個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5.09萬人,占總人口的19.4%,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法治縣(市區)、全區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等稱號,2010年被中國馬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都」稱號,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譽。2017年6月,錫林浩特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E. 內蒙古有幾個旗,是那幾個.

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自治區有49個旗,3個自治旗。

49個旗分別是: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阿榮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達拉特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3個自治旗分別是: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


(5)西烏珠穆沁旗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貌

全區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還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氣候

全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溫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秋霜凍往往過早來臨;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

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是全區氣候差異的重要自然分界線,大興安嶺以東和陰山以北地區的氣溫和降雨量明顯低於大興安嶺以西和陰山以南地區。

F. 想知道: 中國 巴林右旗地理位置簡述 在哪

巴林右旗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北部,地處西拉沐淪河北岸,大興安嶺南段山

地,東經118°15′內--120°05′,北緯43°12′--44°27′。全旗總面積10256平方公里,旗境東西長154公里,南北寬139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由西北700米向東南400米逐漸傾斜,北部為山地容,中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區。旗北界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沐淪河為界與翁牛特旗相望,東與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毗鄰,西與林西縣相連。全旗轄3個蘇木、5個鎮、162個嘎查村、583個獨貴龍(組),1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總人口18.1萬人,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侖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8.6萬人,占人口總數的48%,是一個多民族和睦共處的民族聚居地區。

G. 西烏珠穆沁概況

西 烏 旗 概 況

美麗富饒的西烏珠穆沁旗(簡稱西烏旗),位於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盟東部,東徑116°21′-119°23′,北緯43°52′-45°23′,是一個以高平原為主體的地區這里東鄰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南連紅山文化發祥地赤峰,西接草原重鎮錫林浩特,北通中蒙邊界嘎達布其口岸。距錫林浩特飛機場166公里,距集通鐵路林西站130公里,並且錫林浩特-赤峰省級公路由西烏旗政府所在地經過,是通向呼和浩特市、北京、沈陽等大中城市的主要幹道,均為柏油路相通,交通十分便捷。
"烏珠穆沁"系蒙古語,譯為摘葡萄者。據歷史記載,烏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紀就生活在新疆北部蒙古國邊界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17世紀中葉遷至這片風水寶地。1641年部落首領道爾吉恢復其"烏珠穆沁"名稱。1949年在此成立了東部聯合旗(烏珠穆沁右冀旗、烏珠穆沁左冀旗和浩沁特右冀旗),1956年改稱為西烏珠穆沁旗,沿用至今。
在西烏旗2.3萬平方公里的這片熱土上,生活著7.1萬人口(其中蒙古族佔68.8%),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民族,以畜牧業為基礎經濟的純牧業旗縣。可利用草場面積達88%。草場類型有山地草甸草原、低山丘陵草甸草原、半荒漠草原、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草原等幾種類型。灌木、林地面積7.45萬公頃。境內河流有14條,其中主幹流7條,大小湖泊326處,山泉60處,礦產資源蘊藏量較大,主要有煤、鐵、鉛、大理石、瑩石等。林區和草原有蘑菇、蕨菜、黃花等特產和黃芪、知母等200多種葯材,有百靈、天鵝、野雞、狍子、鹿、黃羊、旱獺等10多種珍禽異獸。
西烏旗轄12個蘇木、3個鎮,1個國營林場,1個國營牧場。旗政府所在地巴彥烏拉鎮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通訊中心。
建旗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錫盟盟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草原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以畜產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草原旅遊為特色和優勢行業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底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3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3.9億元,二產增加值1.3億元,三產增值2.1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53:17.5:29.5。財政總收入完成2768萬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西烏旗的各項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教育、文化、科技、衛生、旅遊事業日新月異,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加強,為草原經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昔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豐美、遼闊的大草原上,以自己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才智和朴實無華的精神風貌建設著美麗的家園。 西烏珠穆沁草原是全國最為典型的溫帶草原,草原風貌保存完整,草原類型較為齊全。藍天、白雲、綠草、清溪、勇敢豪放的牧人、流動的馬群、潔白的羊群和星羅棋布的蒙古包,構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草原畫卷,實現了草原風光與民間藝術的完美結合。西烏珠穆沁大草原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馬背上的民族」而著稱,悠揚的烏珠穆沁長調、斑斕的烏珠穆沁服飾、傳統的蒙古搏克、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遠流長的烏珠穆沁文化。
西烏珠穆沁草原是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文化習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保留著蒙古族傳統的宮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游牧文化等。主要的人文旅遊資源有民俗風情、宗教文化、民族文藝、民族體育、地方風味特產等。
西烏珠穆沁草原是唯一匯集內蒙古九大類型草原的地區,也是中國北方草原最華麗、最壯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稱。
按照十六大關於"四個新"的要求和盟委擴大會議精神,我旗及時將工作重點轉向工業,在認真審視旗情的基礎上,提出了"工業化強旗、產業化富旗、城鎮化帶動、旅遊業活旗」的口號,確定了以煤、礦、乳、肉為主攻方向,以河東綠色食品工業園和白音華能源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抓大項目、扶持大產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努力推進跨躍式發展的工作思路。力爭通過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促進城鎮化,帶動產業化,實現"三化"互動,協調發展。
西烏珠穆沁旗各族人民將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不斷營造更加寬松的招商引資環境,以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文化、綺麗的風光、博大的胸懷誠迎八方賓朋!

H. 請問西烏旗在那

西烏珠穆沁旗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部,周邊與7個旗、縣、市接壤。總面積22960平方公里,轄個鎮、1個蘇木、1個林業總場。現有人口72376人,蒙古族佔68%,其中牧業人口39914人,佔55.1%,城鎮人口32462人,佔44.9%。

全旗概況、
[1] 西烏旗資源富集。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鎳、鉛、鋅、鈦、鎢、銀、錳、大理石、瑩石等。現探明煤炭儲量達486餘億噸,分別為:西烏旗五間房煤田,煤炭資源量為107億噸;西烏旗巴拉格爾煤礦地質勘探項目,煤炭資源量為5092萬噸;西烏旗吉林郭勒煤田一、二區地質勘探項目,煤炭資源總量為22.75億噸;沙日哈達煤田煤炭地質勘探項目,煤炭資源量為9314萬噸;西烏旗白音華一號井工礦地質勘探項目,煤炭資源量為37990.1萬噸;西烏旗巴其北預測區南部區煤炭詳查,煤炭資源量為39億噸;西烏旗白音華煤田北地質詳查,煤炭資源量為46.54億噸;西烏旗巴彥胡碩煤田恆源礦區,煤炭資源量為43721萬噸;西烏旗巴彥胡碩煤田巴倫諾爾礦區,煤炭資源量為15億噸;西烏旗巴彥胡碩煤田柴達木礦區,煤炭資源量為37.64億噸;西烏旗巴彥胡碩煤田鼎鑫礦區,煤炭資源量為22.11億噸,西烏旗吉林郭勒浩沁煤田預測區煤炭詳查,煤炭資源總量為14.86億噸;西烏旗浩沁煤田北區煤炭資源量30.6億噸;西烏旗白音華煤田是煤炭資源量為141億噸,已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十一五」期間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全旗有天然可利用草場2029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8%。
西烏旗認真落實抓轉變、促調整、謀開放的各項措施,有力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2006年,全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4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財政總收入2.5億,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4%和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908元和4820元,同比分別增長7.5%和12.5%。
「十一五」期間,西烏旗將逐步建設成全盟重要的能源及有色金屬生產基地、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獨具特色的草原旅遊勝地。力爭到2010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超過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在2005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8000元以上。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西烏珠穆沁旗地處中緯度內陸地區,屬中溫帶乾旱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大氣運動在西風帶環流中,在這種大氣候背景下的基本氣候特徵是:春季風多易乾旱,夏季溫熱雨不勻,秋季涼爽霜雪早,冬長寒冷冰雪茫。
西烏珠穆沁旗年平均降水量為350毫米,呈現由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最多年降水量為564.5毫米,最少年降水量為189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2℃,極端最高氣溫為37.4℃,極端最低氣溫為38.6℃;年平均無霜期105天,最多年136天,最少年84天;年平均大風(七級以上)日數62天,最多年148天,最少年2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900小時。
西烏旗可利用草場面積達88%。草場類型有山地草甸草原、低山丘陵草甸草原、半荒漠草原、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草原等幾種類型。灌木、林地面積7.45萬公頃。境內河流有14條,其中主幹流7條,大小湖泊326處,山泉60處,礦產資源蘊藏量較大,主要有煤、鐵、鉛、大理石、瑩石等。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與人口、
西烏旗現轄5個鎮和2個蘇木,人口7.8萬人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烏珠穆沁"系蒙古語,譯為摘葡萄者。據歷史記載,烏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紀就生活在新疆北部蒙古國邊界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17世紀中葉遷至這片風水寶地。1641年部落首領道爾吉恢復其"烏珠穆沁"名稱。1949年在此成立了東部聯合旗(烏珠穆沁右冀旗、烏珠穆沁左冀旗和浩沁特右冀旗),1956年改稱為西烏珠穆沁旗,沿用至今。
建旗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錫盟盟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草原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以畜產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草原旅遊為特色和優勢行業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底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3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3.9億元,二產增加值1.3億元,三產增值2.1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53:17.5:29.5。財政總收入完成2768萬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西烏旗的各項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教育、文化、科技、衛生、旅遊事業日新月異,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加強,為草原經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昔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豐美、遼闊的大草原上,以自己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才智和朴實無華的精神風貌建設著美麗的家園。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西烏旗位於華北、東北結合部(東經116°21′-119°23′,北緯43°52′-45°23′),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京津地區的重要屏障。旗府所在地巴拉嘎爾高勒鎮距北京直線距離500多公里。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
在西烏旗2.3萬平方公里的這片熱土上,礦產資源蘊藏量較大,主要有煤、鐵、鉛、大理石、瑩石等。林區和草原有蘑菇、蕨菜、黃花等特產和黃芪。

文化教育、(一)、基本情況
2006年我旗從「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為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確定建設教育園區。教育園區主要由三所學校和一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組成(蒙古族第二小學、綜合高中、第二中學),三所學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000平方米,校舍投資7000萬元,加上硬化、綠化、亮化、儀器設備等投入,投資總額將達1.3億元。教育園區工程還包括為教職工建設的園丁住宅小區,及為牧區轉移人口建設的商業樓。
綜合高中:
綜合高中新校區於2006年6月開工建設,2007年12月竣工並投入使用,綜合高中校園佔地面積150000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計劃投資3500萬元,學校設36個教學班。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成人教育於一體,包括蒙語和漢語授課的寄宿制綜合高中。綜合高中由內蒙古建築學校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由錫盟建築勘察設計院規劃。學校分三個功能區:西部為生活區:由三棟宿舍樓、一棟食堂組成。宿舍樓可供1500人住宿;食堂一層為學生餐廳,可供1500人同時就餐,二層為禮堂,內部還設有學生浴室、開水間、洗衣間。學生浴室用太陽能熱水器供熱水。中部為教學區:由教學樓、綜合辦公樓、實驗樓、科技樓組成。教學樓面積7800平方米,內設36個教學班,綜合辦公樓、實驗樓內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等功能教室及教師辦公室、科技樓內設天文觀測台等。東部為運動區:運動場有400米標准田徑跑道,主席台及1500人看台。
第二中學:
第二中學新校區於2006年6月開工建設,2008年3月竣工並投入使用,校園佔地面積9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計劃投資1800萬元,設24個教學班,是一所高標準的漢語授課寄宿制初級中學。第二中學由綜合教學樓、宿舍樓兩棟、食堂等四棟樓組成。由錫盟建築勘察設計院規劃、設計。綜合教學樓面積達10000平方米,內設24個教學班,並設有舞蹈訓練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教室及教師辦公室。宿舍樓可供600人住宿。食堂一層為學生餐廳,可供600人同時就餐,二層為禮堂,內部還設有學生浴室、開水間、洗衣間,學生浴室裝備了太陽能熱水熱水系統。
蒙古族第二小學:
蒙古族第二小學於2005年5月開工建設,校園佔地面積11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464平方米,計劃投資1700萬元。學校設24個教學班。是一所蒙語授課的寄宿制民族小學, 2006年10月八所蘇木(場、鎮)小學蒙語授課的學生全部轉移到該校就讀標志著我旗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全部完成。蒙古族第二小學建築物包括教學樓、綜合辦公樓、實驗樓、宿舍樓、食堂等共六棟,由錫盟建築勘察設計院規劃、設計。教學樓內設24個教學班。綜合辦公樓、實驗樓內設多媒體、語言室、微機室、勞技室、少先隊活動室、展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功能教室及教師辦公室。宿舍樓共兩棟,每棟可住學生500人。食堂東部為學生餐廳,餐廳可供1000人同時就餐,西部為禮堂,食堂後面設學生浴室、開水間、洗衣間。學生浴室用太陽能熱水器供熱水。
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於2007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08年8月竣工,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總投資350萬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設室內籃球場、拍球場和摔跤、馬頭琴等教室。它的建成將為我旗青少年提供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場所,對發展素質教育,增強本地區青少年體質,具有重要意義。
園丁住宅小區:
園丁住宅小區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0平方米,總投資5500萬元,小區內環境優雅,有完善的物業管理。旗政府給購買小區住宅的教職工每戶一萬元的資金補貼。
教育園區的建設將極大改善我旗基礎教育條件,為我旗教育「十一五」規劃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全旗現有公辦幼兒園4所,學前教育在園(班)幼兒1217人;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6所,其中蒙、漢語授課小學各2所,蒙、漢語授課初中各1所。全旗小學教職工361人,初中教職工198人。有綜合高中1所,高中階段在校生1419人,高中教職工94人。

1999年通過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兩基」達標驗收,2002年通過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兩基」鞏固提高復查評估驗收。2000年我旗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全區「掃盲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自治區 「兩基」鞏固提高先進旗縣。2007年作為錫盟唯一推薦旗縣代表自治區接受「兩基」國檢。
近年來西烏旗進一步加大辦學條件改善力度,2003年以來投入資金達1.3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7萬平方米,徹底消除了危房,教學用房全部實現了樓房化。2006年集中建設以蒙古族第二小學、旗綜合高中新校區、旗第二中學新校區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在內的「教育園區」,三所學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000平方米,預計校舍投資7000萬元,加上儀器設備等投資總額將超過1億元。教育園區還包括為教職工建設的園丁住宅小區,購買園丁小區住宅的教職工,旗政府每戶將給一萬元的資金補貼。2002年以來共投入597.8萬元,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配備了標準的語音室、多媒體室、電子備課室等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其中計算機室達到每所學校2套,按國家新行業標准配備了教學儀器和圖書。
2006年在全盟率先完成中小學布局調整任務,將全部牧區學校撤並到旗政府所在地集中辦學,使廣大牧區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同時實現了「學生不失學、教職工不下崗、國有資產不流失、農牧民負擔不增加」,2006年我旗被評為全盟「學校布局調整先進地區」。
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2005年在全盟率先實施了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中小學校長競聘上崗和教職工全員聘任。2001年以來通過人才交流會在全區范圍共引進88名優秀的師范類本科畢業生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強化教師激勵機制,旗政府制定了《對教學成績突出教師表彰獎勵暫行辦法》,教育部門出台了對體育訓練和藝術輔導教師的獎勵制度,旗政府為教職工提供住房補助,並為中小學班主任和小學舍務老師提供地方補貼。
採取有力措施強化扶困助學。旗政府出台了《西烏旗扶困助學辦法》,將扶困助學列入蘇木(鎮)政府職責,設立了「扶困助學專項基金」,由旗財政每年提供6萬元的專項資金,扶困助學工作走向規范化。2007年上半年共為本旗80名在讀貧困大學生提供由政府擔保、旗財政全額貼息的生源地助學貸款28萬元。
結合全旗工業化、城鎮化戰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全旗職業教育主陣地的西烏旗綜合高中開設了適應本地經濟發展的計算機、畜牧、旅遊等骨幹專業和富有地區特色的民族藝術專業課程,2004年被科技部列為國家星火計劃「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積極拓展職業教育合作辦學領域,目前有70餘名本旗學生在合作的職業院校學習。實施勞動預備役制度,2006年開始對初、高中畢業後未繼續升學人員進行為期一年或短期的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回鄉務牧或進城務工的創業和就業能力,旗政府還對其中的牧區戶籍學生提供全額的學費補助。職業教育師資專業化水平和整體素質不斷提升,每年新招聘的大學生優先滿足職業教育需要,2007年春季一次就為職業教育補充了24名本科生。
作為典型的民族地區,民族教育始終優先、重點發展,認真落實全盟民族教育助學金制度和牧區戶籍家庭子女高中階段教育補助資政策,民族教育學生高中階段入學率顯著提高。民族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在抓好「雙語教育」的基礎上突出「三語教育」特色,全旗現有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民族中小學三教整改」實驗基地1處和自治區蒙古語文整體改革試點學校2所。充分發揮在民族傳統體育和民族傳統藝術教育方面的優勢,蒙古中學建立了蒙古搏克訓練基地,在2007年全國首屆青少年中國式摔跤錦標賽上我旗蒙古中學兩名學生分別獲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銀牌。民族中學都開設了馬頭琴、蒙古長調特長班,培養民族傳統藝術人才。
規范學校管理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持續深入開展「學校管理年」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創建和諧校園,落實「安全第一」,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2001年以來西烏旗連續四年評為全盟「學校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地區」,2004年西烏旗教育局評為自治區「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並榮獲2004年度盟級綜合治理「長安杯」,2006年西烏旗評為自治區「規范教育收費示範旗縣」。在近年全盟教育責任目標考核中西烏旗始終名列前茅,2006年獲得第一名。
不斷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建立了全旗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04年全旗漢語授課中小學教師和蒙語授課學校漢語文教師全部完成普通話培訓和測試。現有兩所全盟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
經過不懈的努力,西烏旗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發展,正向著旗委政府確立的在周邊旗縣中「創建一流辦學條件和一流教育質量」的目標不斷邁進,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師資情況
全旗現實有教職工763人,小學教職工人,初中教職工人,高中教職工人,幼兒園教職工人。全旗教職工中專任教師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小學100%,初中為97.47%,高中?。教職工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未聘的人。教職工中少數民族教職工,女教職工人,專任教師中少數民族人,女教師人。
(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全旗小學學生圖書共87671 冊,生均19.38 冊,教師圖書21390冊,師均 59.25冊;初中學生圖書66608 冊,生均34.64 冊;教師圖書9837冊,師均49.68 冊。
小學校舍建築面積23705.59平方米,生均5.24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築面積19939.11平方米,生均10.37平方米。全旗小學和初中教學儀器、器材配備均達到配備標准,配齊率均為100%;小學實驗課演示實驗開出率為100%,學生實驗開出率為99%;初中實驗課演示實驗開出率為99%,學生實驗開出率為96%。全旗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列入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共配備了衛星地面接收系統6 套,計算機教室12個,多媒體教室9個,電子備課室6套,語音室7個。
2006年我旗從「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為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確定建設「教育園區」。「教育園區」主要由三所學校和一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組成(蒙古族第二小學、綜合高中、第二中學),三所學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000平方米,預計校舍投資7000萬元,加上儀器設備等投資總額將超過1億元。
綜合高中新校區於2006年6月開工建設,校園佔地面積1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計劃投資3500萬元,學校設30個教學班。學校建成後將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成人教育於一體,包括蒙語和漢語授課的寄宿制綜合高中。第二中學新校區於2006年6月開工建設,校園佔地面積9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計劃投資1800萬元,設24個教學班。建成後將是一所高標準的漢語授課寄宿制初級中學。新建蒙古族第二小學於2005年5月開工建設,校園佔地面積11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464平方米,計劃投資1700萬元。學校設24個教學班。是一所蒙語授課的寄宿制民族小學,目前該校主要工程已經完工,2006年10月八所蘇木(場、鎮)小學蒙語授課的學生全部到該校就讀,這標志著我旗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全部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2007年5月開工建設,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總投資350萬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設室內籃球場、排球場和摔跤、馬頭琴等教室。它的建成將為我旗青少年提供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場所,對發展素質教育、增強本地區青少年體質具有重要意義。園丁住宅小區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0平方米,總投資5500萬元,小區內環境優雅,有完善的物業管理,購買園丁小區住宅的教職工,旗政府每戶將給一萬元的資金補貼。
(四)、在校生情況
2006-2007學年度全旗在校生學前教育在園(班)幼兒1217人,小學4524人,初中1923人,高中1419人。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西烏旗經濟和社會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2003年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旗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在改革和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全旗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同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西烏旗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銅、鋁、鋅、鎳、大理石、瑩石、石油等,其中白音華煤田初步探明儲量達141億噸,為優質低硫動力用褐煤,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西烏旗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備。307省級公路由我旗經過,蘇木級公路網初步建成。電力充盈,電網屬華北錫林小網,建有220千伏和110千伏輸變電站。郵電通訊事業迅猛發展,開通了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業務,全旗電話裝機總量近萬門;ETS無線接入系統可輻射全旗90%的牧戶。有線電視實現了光纜傳輸,全旗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
2012年全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1118萬元,增長17%。總量在全盟各旗縣市中排名第二位,增速排名第五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169萬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798934萬元,增長18.9%,其中工業增加值717734萬元,增長20.7%。建築業增加值81200萬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12014萬元,增長11.7%。
交通、
美麗富饒的西烏珠穆沁旗(簡稱西烏旗)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民風淳樸
總投資31.4億元省道307線錫林浩特至巴拉嘎爾高勒至白音華一級公路起於錫林浩特市機場西側700米處,終於西烏旗白音華,在終點處與霍林河一級公路相接,主線全長238.66公里。
鐵路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5項,分別為赤峰—大板—白音華鐵路復線、巴彥烏拉—克旗鐵路、查布—阿拉坦鐵路、巴彥烏拉—扎布其爾鐵路和華潤五間房煤田西一井鐵路專用線。
一、赤峰—大板—白音華鐵路復線項目,由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建設,注冊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鐵路分公司。線路全長340公里,總投資50億元,其中我旗境內50公里,計劃投資8億元,近期設計年運量1500萬噸。
二、巴彥烏拉—克旗鐵路,該項目由集通公司出資建設。線路起自吉林郭勒煤田西南巴彥烏拉站,向南進入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接入擬建錫赤綏鐵路白音敖包站,線路全長131公里,總投資37億元,其中我旗境內12公里,計劃投資3億元。項目預可研報告已委託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10月編制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啟動。
三、查布—阿拉坦鐵路,該項目由集通公司出資建設。線路起自錫烏線白音華西查布站,沿白音華煤田北側至三、四號礦區間跨越霍白公路,接入錫烏線阿拉坦車站。線路全長66公里,總投資19億元。項目預可研報告已委託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11月編制完成。 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啟動。
四、巴彥烏拉—扎布其爾鐵路,該項目是巴珠鐵路的四期工程,由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修建。該線是巴新鐵路、巴克鐵路與巴珠鐵路、錫烏鐵路承前啟後的聯絡線,線路全長70公里。計劃總投資9億元。
五、華潤五間房煤田西一井鐵路專用線,該項目由華潤電力(錫林郭勒)煤業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線路起自巴珠鐵路白音高勒車站,向北引入五間房西一井。線路全長15公里,總投資3.97億元。項目於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取得自治區發改委(內發改鐵路字[2012]256號)《關於五間房煤田西一井鐵路專用線工程項目核準的批復》,計劃明年開工建設,2013年計劃投資2.1億元。

交通發展戰略

西烏旗縣鄉公路網建設堅持「重點建設,全面貫通,加強養護,逐步提高」的戰略方針,並達到「近期略有所緩解,中期明顯改善,遠期適當超前」的目標;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優化結構為重點的戰略方針;堅持與縣鄉產業結構,資源開發,城鎮布局、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特點相適應,與其它運輸方式和國省干線公路相銜接,與水、草、木治理以及環境保護相協調,使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突出重點,優先建設蘇木公路,逐步連通嘎查,是我旗的實際需要,這一舉措為進一步完善我旗的綜合運輸網,促進我旗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建設資金
2013年計劃公路建設投資:12031.5萬元。

2014年計劃公路建設投資:92406萬元。
2015年計劃公路建設投資:8287.5萬元。
編輯本段旅遊
白樺林景區
G 古勒斯台生態旅遊..
H 哈布其蓋漂流度假.. 浩其德王廟—烏蘭..
J 金蓮窪 九世班禪行宮
L 成吉思汗瞭望山
M 蒙古汗城 廟子溝
Y 遙魯海 游牧文化保護區
Z 者日圖
金蓮窪:盛夏時節,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垠的草原上,金蓮花遍地盈彩,綻放美麗與芬芳,迷醉仙人於遊客,可與久負盛名的金蓮川美景相媲美。
九世班禪行宮:又稱為東克爾廟,位於西烏旗巴拉嘎爾高勒鎮中心地帶,主廟佔地面積398平方米,該廟始建於民國時期1931年,是烏珠穆沁王蘇努瑪阿日巴登邀請第九世班禪來此地詠《東克爾》經而建立的寺廟。廟宇建築融合了蒙、藏兩個少數民族的藝術風格,凝聚著人民高度智慧,也是蒙、藏兩個民族相互往來的友誼見證,已被列為旗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吉思汗瞭望山:峻峭陡立,雄渾神秘,是以成吉思汗美麗的傳說命名的。
相傳成吉思汗轉戰南北時,扎營在此山下休憩,當他醒來時,發現心愛的兩匹駿馬失蹤了,成吉思汗萬分的焦急,招集周圍的人們共同尋找,可怎麼也沒 有找到,太陽就要落山了,他有些失望了。正在他黯然傷神的時候,抬頭望見了眼前這座不知名的山,頓覺信心倍增,他不顧山高陡險,迅速爬上了山巔,極目遠 眺,令他驚喜的是在正北很遠的地方,他的兩匹馬兒在那悠然的吃著草,晚霞的餘光把那片草原襯托的熠熠生輝。成吉思汗高興的說:「這座山叫斯日古楞哈日阿圖 (漢語譯為千里瞭望山)吧!人們為了紀念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把這座山命名為」成吉思汗瞭望山」。
成吉思汗瞭望山,位於巴拉嘎爾高勒鎮西南20公里處。100平方公里的旅遊區域最典型的草甸草原,每到夏季,滿目的浩瀚和絢爛,坦盪無垠的綠 草,搖曳多姿的百花,翩然起舞的彩蝶,婉轉悅耳的鳥鳴.....。。這里真實再現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觀景象。詩一般的意境,畫一樣 的美麗,令人心往神弛,為之心動!

浩其德王廟—烏蘭五台景區:國家2A級旅遊景區。浩其德王廟落成於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據說此廟是由東浩其德部落第三代君王阿來松的長子特爾木台建立的,民國17年公元1928年九世班禪曾來此訪問過。距西烏旗巴拉嘎爾高勒鎮西南45公里。
該廟由大小不等的七個小廟組成,總佔地面積3026.4平方米,主廟佔地面積363平方米。1966年(文革時)部分廟宇曾..

I. 錫林郭勒盟各旗介紹

轄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1個管理區。即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多倫縣、正藍旗、鑲黃旗、正鑲白旗、阿巴嘎旗、太僕寺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和烏拉蓋管理區。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位於錫林郭勒草原中部。北緯43°02′-44°52′,東經115°13′-117°06′。東鄰錫盟西烏珠穆沁旗,西依阿巴嘎旗,南與正藍旗相連,東南與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接壤,北同東烏珠穆沁旗為鄰。市境南北長208千米,東西長143千米。總面積15758平方千米(簡冊)/18750平方千米。總人口15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地郵編:026000。代碼:152502。區號:0479。
二連浩特 市(簡稱二連)位於祖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與蒙古國扎門烏德市隔界相望,兩市區間距離9公里。轄區面積4015.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1個蘇木:烏蘭街道、錫林街道、東城街道、格日勒敖都蘇木。流動人口及本地人口近10萬人。「二連浩特」是蒙語的漢譯音,「二連」原名「額仁」,沿用市郊「額仁達布散淖爾」(現譯二連鹽池)之名。「額仁」是牧人對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種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樓的意思。
多倫縣位於錫林郭勒盟的南端陰山北麓東端。東經115°30′-116°55′,北緯41°45′-42°39′。西與正藍旗相接,北與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接壤,南與沽源縣、豐寧縣、圍場縣毗鄰。總面積3773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多倫淖爾鎮,郵編:027300。代碼:152531。區號:0479。拼音:Duolun Xian
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東經116.02°,北緯42.25°。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
鑲黃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西南端,北部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西南邊緣,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經濟的純牧業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鑲黃旗有八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烏喇那拉氏、郭羅絡氏、伊爾根覺羅氏。另外在入關前還另有兩個重要的部族,一為董鄂氏,一為富查氏,此亦為外戚。
正鑲白旗歷史悠久,早在氏族公社時期就是游牧部落活動的地區,到漢為上各郡北境,唐為單於都護府轄地,遼為西京倒塌嶺節度司南境,遼代為遼地西境,元為中書省上都路管轄,明為龍門地及開平。(上都)西北邊地,清為直隸口北道轄地。 正鑲白旗轄2個鎮、2個蘇木:明安圖鎮、星耀鎮、伊和淖爾蘇木、烏蘭查布蘇木 全旗境內風景秀麗,景緻怡人,主要有美麗的烏里雅斯台,名揚區內外的佛教聖地彥都廟,全區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呼爾查干淖爾,獨具特色的明圖布山「通天穿石路」,70眼泉水匯流的達楞圖如河源頭,古跡有「金界壕」遺址,突厥石人墓碑,隋唐時期古墓群等,特別是新發現的成吉思寶格都山,可堪稱為世界奇觀,極為神奇而壯觀。
蘇尼特左旗(簡稱東蘇旗),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達316公里,南與正鑲白旗、正藍旗交界,西與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相連,東與阿巴嘎旗毗鄰。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蘇尼特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西部,是錫盟的西大門,東鄰蘇尼特左旗、鑲黃旗;南靠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商都縣;西接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東北與本盟二連浩特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18.15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1°08′~114°16′,北緯41°55′ ~43°39′。全旗轄3個蘇木3個鎮,總面積2.2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87萬,由蒙、漢、回、滿等11個民族組成。賽漢塔拉鎮為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蘇尼特左旗(簡稱東蘇旗),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達316公里,南與正鑲白旗、正藍旗交界,西與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相連,東與阿巴嘎旗毗鄰。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純牧業邊境旗。旗人民政府設在滿都拉圖鎮。
太僕寺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轄下的一個旗,面積為3477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1萬,該旗政府駐於寶昌鎮。
東烏珠穆沁旗(簡稱東烏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北部,大興安嶺西麓,東鄰興安盟、通遼市,南連錫林浩特市、西烏旗,西接阿巴嘎旗,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達527.6公里,國際性一類陸路口岸——珠恩嘎達布其口岸,距旗府烏里雅斯太鎮以北68公里處,是繼滿洲里、二連之後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全旗現轄5個鎮、2個蘇木,57個牧業嘎查,1個國營林場,總土地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面積達6917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占天然草場總面積的95%
西烏珠穆沁旗位於錫林郭勒盟東部,周邊與7個旗、縣、市接壤。總面積22960平方公里,轄5個鎮、1個蘇木、1個林業總場。現有人口72376人,蒙古族佔68%,其中牧業人口39914人,佔55.1%,城鎮人口32462人,佔44.9%。
烏拉蓋管理區轄區總面積5013km2,其中:草場、林地、耕地分別占總面積的91.7%、0.3%、3.6%。境內土壤屬黑鈣土向栗鈣土過渡區,以黑鈣土為主。質地疏鬆,土壤結構良好,腐殖層厚度40cm-60cm。草原是烏拉蓋主要地帶性植被,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兩個類型,以草甸草原為主。
好累

J. 為什麼西烏珠穆沁旗在東烏珠穆沁旗的東邊為什麼巴林左旗在巴林右旗的右邊(上北下南的地圖上看)

古人不是用地圖看,而是坐北朝南講東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