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和蘇南的地理位置差距
⑴ 蘇南和蘇北的區別是什麼
蘇南與蘇北出來地區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經濟差距。
⑵ 蘇南和蘇北到底是怎麼劃分的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如果你說現在的江蘇是怎麼劃分蘇南蘇北的話,大概是以經濟發展水平吧!
蘇南的經濟發展遠遠要高於蘇北,畢竟蘇南的五個市區幾乎引領了江蘇的經濟發展。蘇南主要是五個城市,南京、無錫、蘇州、常州、鎮江。其餘的都可以稱之為蘇北,不過現在好像有蘇中之說,具體也不太了解,江蘇本地人應該會知道的更多。
地區與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是全國性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現今在努力克服的一個社會難題。
⑶ 蘇南與蘇北的差異
首先,就生活必須的基本物質來講,蘇北蘇南是差不多的,那些個日用品,水費,電費啊基本上全國也是差不多的,所以這個沒有可比性。
然後,房子,確實是不能比。我老家,最好的房子大概3500左右一平,然後在市區邊緣的稍微遠一點的只要1800左右,我姐姐的男朋友年前剛買了一套,80平,首付只要5W。
我工作的這個地方,房價最高10000左右,最低是一個樓盤剛剛降價的6880,然後我看中了一套120平的房子,均價6900,總付大概要85W,這個價錢在我家起碼可以買兩棟小別墅了,還是在最好的地段。
車子,蘇南確實很多,但是他們也有很多人不是在本地上班的,大多往返於各個開發區。眾所周知,蘇南的開發區多的數不清。開發區肯定不能建在市裡,我工作的這里,開發區到市中心30公里,不買車怎麼辦?當然買的起車就養得起。
我老家,以前車不多的,現在也慢慢的多起來了,畢竟也在發展。在我都找不到的郊區的郊區,也建了個工業園。所以不能計較這個,有需要才會有消費,沒那麼多燒錢來顯擺的人。
然後再說公務員。蘇北的公務員確實拿的不多,不只能因為財政。一個地區沒有相當數量的企業,沒有相當規模的產業,財政怎末可能有錢?所以很多時候,一個地區的經濟直接制約了當地工資的條件。用通俗的話講,他們沒有資源,怎麼可能有錢。沒人去辦理行政許可等手續,哪裡有收入供養全局?
蘇南,與上面的相反,而且很多時候並不靠財政撥款,各項行政許可的收費足以支付全局的工資獎金,而且多數還有節余。
這裡面不講貪污的情況,只講通過正當收費獲得的資金,完全是有法可依的。
最後講生活必須品以外的消費。請客吃飯,應酬喝酒,這是社交必須的。在校園里偶爾還要跟同學聚個餐呢,不要想得好像完全不需要跟別人交際一樣。在我老家,特別特別好的一餐飯加上酒水大約也就1000多點,當然這里講的是平均情況,有人願意燒錢吃好的也沒辦法。
在蘇南,一般的請客吃飯,加上酒水,也要1000多。一般的老闆,在上點檔次的地方請客,一般三星四星酒店,那簽單一般都3000出頭,這基本都是我看到的。不要講什麼請客非要吃好的,如果你是老闆,請人辦事或者是聯絡感情以後備用,能請那種一般的飯店嗎?這個社會講人情,講面子,不要那麼憤青,雖然我上大學的時候也這樣不屑一顧。
說了這么多廢話,索性列個表看看好了。都是大概的平均數字,不代表極端情況。 蘇北 蘇南
工資 1500-3000 2000-5000
日用品 兩者基本持平
房子 1800-3500 4880-7000
車子 數量在增 基本家家有車
糊里糊塗的說了這么多,看上表大概能看出一些來,就基本的消費來講,蘇北絕對比蘇南舒服,一個月的工資,基本可以買到一平方的房子,而蘇南則買不到。
而高端的享受,蘇北確實不如蘇南,主要是硬體軟體不具備條件,你像在蘇北一個小地方開一家錢櫃,一小時128的,你覺得會有人去嗎?
所以,蘇北的人不要說蘇南拿的多,各家有各家的難處。我自己就覺得這邊買房子真的是很難很捨不得,雖然一個月拿的錢是老家的幾乎兩倍。
陽光工資也是一樣,是人都想多拿錢,所以才會糾結蘇南蘇北的差異。
基本上長江以南為蘇南,長江以北為蘇北
另外還有一種蘇南,蘇中,蘇北的劃罰
長江以南為蘇南
揚州、泰州、南通為蘇中
長江以北除揚州、泰州、南通為蘇北
⑷ 江蘇省的蘇南、蘇中和蘇北的差距有多大啊
差距挺大的,蘇中比蘇北要好些。蘇南靠近上海,與蘇北又隔條長江,在以前交通不便。蘇南從古代開始就是發達的地方,不然也不會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了。
⑸ 蘇南蘇北的差距為什麼這么大
這個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自從鴉片戰爭以後,江蘇的江淮流域(揚州、淮安等地區)的經濟回就開始隨著漕答運的衰落而逐漸下滑,並且黃河改道後,江淮流域一直處於洪澇災害中,再加上蘇北地區一馬平川且處於南北交界處,連年的戰亂摧毀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基礎,這一點和蘇南來比,差距逐漸加大。現在的江蘇省希望保持蘇南領頭羊的位置,想把蘇南發展成為世界級的都市圈,而蘇南無論從基礎建設和人文素質方面都優於蘇北,同樣的資金投入,會獲得更大的回報。所以蘇北的鐵路一直被擱置了,沿線的鹽城,南通,連雲港和滬寧線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滬寧線修了好幾條,但是蘇北也正在快速發展,等交通設施全部完善後,經濟騰飛也不再是夢了。
⑹ 蘇南和蘇北的差別在哪
很誠懇的說,蘇南人是上看不起蘇北人,為什麼呢,因為展現在蘇南專人面前的絕大屬多數是民工,素質很低的那種,所以蘇北人在蘇南受歧視,具體的說,蘇南出的高官是多,溧陽(隸屬常州的縣級市)的市委書記,調到徐州做市長(副市長不肯做),三任蘇州市委書記直接做省長(現在的江蘇省長,陝西省長,吉林省長),是很正常的,一個環境的改變並不是一個領導和一個時期能改變的,要靠幾代人的努力。素質的提高不是朝夕之間能改變的,討論蘇南和蘇北問題又能怎麼樣啊,能改變現有的生活嗎,能改變大量蘇北人來蘇南的現狀嗎,不能吧,還是老老實實的工作,多掙錢,多爭光,不要給家鄉丟臉,
⑺ 蘇南和蘇北的差距大嗎 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本人江蘇徐州人(也就是蘇北人),大學考上了江蘇無錫那邊的學校(也就是在蘇南區域)。現在我還在讀大二,今天就在這里聊一下我眼中的蘇南蘇北的差距吧。
經濟
是江蘇人幾乎都知道蘇北經濟水平肯定是不如蘇南經濟高的,當然一般人口中蘇北蘇南的分界線其實就是長江的南北面。我也沒辦法用什麼GDP等許多專業性的數據來舉例經濟差距在哪,畢竟我也不是那個專業的也不懂。
當然,單單一門英語並不能說明我們其他科目比蘇南學習水平差!
有名氣的高校分布不均勻,有名的211/985學校絕大部分都在蘇南,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以上列舉的一點點部分差距純屬個人觀點,或許有些片面性,也歡迎各位討論和補充。
⑻ 江蘇的蘇南和蘇北差距真的有30年嗎都有哪些差距
是的,蘇北和蘇南形成差距,並不能怪蘇北人不夠勤奮,是有歷史原因、地理原因等多個因素造成的。蘇北地區現在要做的就是地制宜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
⑼ 蘇南和蘇北的氣候地理差異大嗎,比如鹽城和蘇州
兩地氣候差異不大,夏秋季溫度普遍在30度以上,鹽城靠海有海風吹來,溫度回比蘇州涼答3、4度。鹽城地理位置比蘇州偏北,冬春季溫度比蘇州低3、4度,蘇州冬春季小雨連綿濕冷,鹽城乾冷。
水土差異有點大,蘇州處於長江下游平原,境內河汊縱橫,大小湖泊眾多,土質松軟肥沃,盛產魚蟹、稻穀、蠶繭,自古被稱為魚米之鄉。鹽城有點像北方平原,少河汊,無湖泊,沿海有灘塗,鹽鹼地,土質沒有蘇州好。
⑽ 蘇南和蘇北的差距
我倒是認為不然,我是鹽城的一名高中生,我們班上有很多同學的父母都是身家過億,內寶馬,林肯加長,容法拉利也很多,甚至有同學18歲生日禮物就是公司股份,花個幾百萬買點招名額眼睛都不眨一下。其實那些看不起蘇北人的蘇南人未必就比蘇北人富有,我也是最近才聽說原來蘇南對蘇北有如此大的歧視,有必要不,蘇南錢多,物價也高,生活質量未必有我們好,100w一個小破房子有資本嘲笑我們這兒100平精裝修的嗎,況且蘇南又不是人人錢多。真正有見識的人是不會因為地域而輕易否定人的。
或許我說的只是部分,因為家庭條件還可以,接觸到的蘇北人素質都比較高,條件比較好。真正去蘇南打工的就是些蘇北農村人(還是貧困的),學歷不高,你還能指望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