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地理位置
㈠ 請詳細介紹一下日本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島,面積約占日本的22%。一般根據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將它劃分為道南、道央、道北、道東4大區域。它以鮮明的四季、豐富的物產、清潔的環境和相對悠閑的生活節奏吸引著來自日本國內外的遊客。
道南——
包括北海道最南端的渡島半島以及奧尻島、渡島大島、渡島小島等附屬島嶼,氣候較為溫暖濕潤。主要旅遊城市函館(古稱「箱館」)是北海道第三大城市,也是日本近代最早開始對外通商的港口之一,教堂、寺院依山而建,建築風格多為日西結合,充滿了異國風情。函館五棱郭是日本史上第一座西式城郭,也是近代最後一場內戰的戰場。歷史悠久的松前町保留了大量日本江戶時代的文物和遺跡,擁有北海道唯一的舊式城郭——福山城,傳統文化氣息濃郁,有「小京都」之稱。
道南地區的自然風光清新、秀麗,擁有大沼國定公園和松前矢越、惠山、檜山、狩場茂津多4座道立自然公園。海拔1131米的駒之岳活火山是渡島半島的標志,由於它形狀酷似富士山,也被稱作「渡島富士」。夜晚從函館山俯瞰函館灣,漁火斑斕、燈光璀璨,函館夜景與義大利那不勒斯夜景、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一起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由於火山活動頻繁,溫泉資源也十分豐富,擁有湯之川溫泉、流山溫泉、惠山溫泉、鹿部溫泉等著名溫泉。
渡島半島三面環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來自太平洋的黑潮暖流穿過津輕海峽在日本海海域與來自北冰洋的親潮寒流交匯,形成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其中,道南地區的津輕海峽和內浦灣(又稱「噴火灣」)一帶盛產墨魚、扇貝、沙丁魚、金槍魚、鱈魚、海帶、蟹類、鯨類等。北海道道南的氣候類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發展農耕與畜牧業的混合農業。除海鮮之外,函館的拉麵和乳製品也非常有名,函館鹽味拉麵是北海道三大拉麵的代表之一;大沼牧場的新鮮牛奶暢銷全日本。
交通方面,道南地區的主要鐵道線路有JR北海道的函館本線、江差線以及連結北海道與本州的津輕海峽線,從函館乘坐特急列車到達札幌約需3小時10分鍾。函館機場開通有前往道內及日本國內主要機場、韓國仁川、俄羅斯薩哈林的定期航線。除函館機場外,離島奧尻島上有奧尻機場,每天1次往返於函館和奧尻島之間。海上客運主要為往返於函館至青森、大間的津輕海峽FERRY,以及往返於奧尻島與江差町、瀨棚町的定期輪渡。北海道目前是日本四大島中唯一尚未開通新干線的島嶼,但從本州的青森到函館的新干線已經動工,預定將於2015年通車,屆時北海道與本州的交通將更加方便。
道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活動和慶典有:箱館五棱郭節(5月)、惠山杜鵑花節(5~6月)、南茅部昆布舟節(6月)、高田屋嘉兵衛節(7、8月)、函館港節(8月)、城下時代節(8月中旬)、秋季味覺與金槍魚節(9月下旬)、函館聖誕幻想曲(11月30日或12月1日~25日)、五棱星之夢(1~2月)、松前櫻花節(4月下旬~5月中旬)等等。本地區降雪較道內其它地區少,滑冰比滑雪更為普及。函館市與我國的天津市是友好城市。
道央——
以北海道的首府、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札幌市為中心,大致包括石狩、後志、膽振、日高、空知南部、上川南部等地區,是北海道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主要旅遊城市有札幌、小樽、旭川、富良野、夕張、登別等。其中,札幌城市圈擁有支笏洞爺國立公園、新雪谷積丹小樽國定公園、日高山脈襟裳國定公園以及道立野幌森林公園等自然景點;同時,北海道獨特的歷史文化也創造了豐富的城市景觀,便捷的現代化生活與優美的自然環境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札幌市內地鐵四通八達,以北海道開拓紀念館為代表的博物館、美術館等人文設施、時尚購物中心、高檔度假村、優質的溫泉以及漂流、滑雪等戶外活動等休閑設施最受青睞。1972年,札幌成功舉辦第11屆冬季奧運會。2008年,八國首腦峰會在洞爺湖召開。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札幌冰雪節迄今已成功舉辦61屆。
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位於上川盆地的中心,歷史上的最低氣溫曾達創下日本紀錄的零下41攝氏度。這里擁有北海道海拔最高的大雪山脈,以大雪山國立公園、富良野蘆別道立自然公園構築起的森林型觀光將北海道的自然魅力充分展現在遊客面前。位於旭川的旭山動物園是日本北部最大的動物園,年到訪遊客人次位居全日本第二;近郊的屯田兵村、優佳良織工藝館、雪之美術館等可以領略該地區的傳統文化。以薰衣草為代表的富良野田園風光在中國大陸和港台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以影視劇外景地為主題的旅遊項目也非常受歡迎。
道央地區代表性的美食有札幌拉麵、旭川拉麵、石狩鍋、烤羊肉、富良野炸豬排等,釀造業的代表有札幌啤酒、旭川醬油等。
在交通方面,除貫穿而過的JR北海道函館本線和室蘭本線外,學園都市線、石勝線、千歲線、富良野線等支線鐵路為居民和遊客提供著快捷的交通。札樽、道央高速公路連結札幌、小樽、千歲、苫小牧等札幌城市圈,並通往旭川、士別。新千歲國際機場目前開通往返北京、上海、大連、香港以及韓國仁川、釜山等城市的定期航線,旭川國際機場亦有往返北京、上海航班。丘珠機場則以日本國內航線為主。小樽港和苫小牧港有開往新潟、舞鶴、敦賀、仙台、八戶、名古屋等本州各大港口的輪船。
著名的慶典活動有:支笏湖冰瀑節(1月)、札幌冰雪節(2月)、鄂霍次克流冰節(2月)、國際滑雪大賽(3月)、靜內櫻花節(5月)、YOSAKOI拉網小調節(6月)、富良野北海肚臍祭(7月)、札幌啤酒節(7、8月)、旭川消夏節(8月)、登別地獄節(8月)、札幌國際馬拉松(8月)、洞爺湖長期焰火大會(4月~10月)、札幌白色燈樹(11月)、札幌慕尼黑聖誕集市(12月)等。札幌市與沈陽市、旭川市與哈爾濱市是友好城市。
道北——
位於北海道最北部,包括宗谷、留萌和上川北部地區,人口稀少。主要旅遊城市有稚內、羽幌、留萌。擁有禮文利尻SAROBETSU國立公園、暑寒別天賣燒尻國定公園,以及北鄂霍次克、朱鞠內道立自然公園、天鹽岳等3座道立自然公園,擁有「日本最美夕陽」的留萌黃金岬、被稱作「日本最北端大地之盡頭」的宗谷岬、稚內冰雪之門、雨龍濕地、利尻富士、SAROBETSU原生花園、BENIYA原生花園等著名自然景點。
作為高緯度地帶,這里生長著搖曳多姿的高山植物,尤其是離島禮文島有「花之浮島」的美稱,利尻島上的利尻富士適合進行登山等戶外運動。道北地區的羽幌、留萌等地在歷史上還曾經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上世紀中葉煤炭資源逐漸枯竭之後,又積極探索出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的應用之道,其中位於幌延町沿海的大風車群也隨之成為新的觀光景點。在道北,能夠觀測到一些北極圈附近才會出現的自然現象和生物,如極光、馴鹿等。浜頓別町的KUTCHARO湖則有天鵝等大量野生鳥類棲息。
現在,道北地區的支柱產業是水產、農產品加工、石油化工和旅遊業。稚內產的鯡魚和魚子、牛奶、枝幸產的毛蟹、扇貝、鮭魚以及宗谷岬地區捕撈的章魚、養殖的「宗谷黑牛」都是著名的特產。在稚內的副港市場,可以體驗到古老的番屋式溫泉。
交通方面,鐵道有JR留萌本線和宗谷本線;往返離島有羽幌至天賣島、燒尻島以及稚內至禮文島、利尻島之間的輪渡,另外有開往俄羅斯薩哈林島的客輪;航空有稚內機場、禮文機場和利尻機場聯結通往日本各地的空中航路。
道北地區著名的慶典活動有:日本杯狗拉雪橇大賽(2月下旬)、留萌「萌子春待里」節(2月)、南極HILAND(2月1日~3月下旬)、KUTCHARO湖天鵝節(5月)、留萌吞濤節(7月)、KUTCHARO湖湖水節(7月)、稚內港南極節(8月)、馴鹿白色慶典(12月)、日本盡頭最早的鍾聲與日出(12月31日、1月1日)等等。
道東——
包括網走、釧路、十勝、根室4個地區,區內有知床、阿寒、釧路濕地3座國立公園、網走國定公園、野付風蓮和厚岸2座道立自然公園,其中知床半島及其沿岸海域還被聯合國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道東主要觀光城市有網走、根室、釧路等,冬季雄偉壯觀的流冰景象、夏季風情萬種的濕地生態以及棕熊、抹香鯨、丹頂鶴、海豹、流冰天使等奇特的生物吸引眾多遊客流連忘返。
道東地區有許多天然形成的湖泊,全日本面積第3的佐呂間湖、珊瑚草叢生的能取湖、與羅臼岳火山遙相呼應的知床五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摩周湖、被稱作秘境的阿寒湖、天鵝聚集的屈斜路湖、風蓮湖、塘路湖等湖泊宛如一串散落的珍珠,從鄂霍次克海岸一直蜿蜒穿過整個道東濕地。小清水原生花園、斜里原生花園、北方原生花園、野付半島玫瑰群生地、春國岱原生野鳥公園等自然中心昭告人與自然的和諧;海蝕懸崖能取岬、知床岬、納沙布岬延伸至海,彷彿利劍出鞘;阿寒富士、雌雄阿寒岳與阿寒湖營造出一派煙波浩淼的秘境奇觀。由於火山活動活躍,道東還有非常豐富的溫泉資源,阿寒湖畔溫泉、川湯溫泉、熊之湯溫泉、女滿別溫泉、佐呂間湖溫泉勻稱地分布在道東的每一個觀光區域,道東之旅往往就由這些溫泉與湖泊串聯起來。阿寒湖地區有北海道最大的阿伊努「古丹」(村落),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阿伊努民族舞蹈,感受環鄂霍次克海地區濃厚的異域風情。
網走的主要支柱產業是漁業、農業和旅遊業,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它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鮭魚、毛蟹、松葉蟹、油蟹、扇貝、牡丹蝦、海膽都是不容錯過的美食;工業港口城市釧路則是阿寒地區的中心;根室位於北海道的最東端,特產有秋刀魚和花開蟹,壽司非常有名;靠近道央的帶廣則是十勝地區的中心,主要支柱產業是農業和酪農,豬肉蓋飯和六花亭和柳月出品的各種點心聞名北海道乃至全日本。
交通方面,鐵道有JR北海道的釧網本線、根室本線、石北本線;並且依靠紋別機場、女滿別機場(網走)、中標津機場、釧路機場聯結空中交通。其中位於網走市北濱的北濱車站、帶廣市幸福町的幸福車站也都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著名的慶典活動有:帶廣冰雕節(1月)、阿寒ICELAND(1月~3月)、鄂霍次克流冰節(2月)、知床雪壁WALK(4月)、天都山櫻花節(5月)、帶廣櫻花節(5月)、阿寒湖焰火大會(6月)、厚岸港節(7月)、十勝川花火大會(8月)、阿寒向日葵節(8月)、能取湖珊瑚草節(9月)、網走鮭魚節(9、10月)、阿寒湖綠球藻節(10月)、帶廣菊花節(10~11月初)等。
㈡ 日本的地理位置在那裡
日本國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西、北隔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東瀕太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
㈢ 如何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屬於東來亞,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源
㈣ 北海道島的地理位置和特產
北海道面積占日本國土約5分之1(1,121.12平方公里) ,居住著約1,839,586人,是日本最北方的島嶼。位於北緯40度33分至45度33分,東經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間,與其同緯度的都市有加拿大多倫多、美國波士頓、義大利羅馬、中華人民共和國沈陽。和人口密度綢密的本州島相比,北海道原始的自然、原野、一望無垠的土地具有獨特的魅力,在生活中可仔細玩味四季不同的變化。
日本第二大島。位於日本列島最北部。南北寬420公里,東西長 540公里。面積7.8萬平方公里。人口554萬(1981)。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同俄國庫頁島(薩哈林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北海道島古稱蝦夷島,原住阿伊努人。12世紀初,日本人開始進入。1807年,日本幕府控制全島,設開拓使。1869年,置北海道,改現名。1886年,設北海道廳。1945年,美軍進駐,1951年,結束佔領,仍有千歲營地和十勝太、稚內的通信設施供美軍使用。島上主要軍事基地有千歲、丘珠、函館等。全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山地佔全島面積的60%,其中火山佔山地面積的40%。東部有阿寒、知床火山群;西部有天鹽、夕張山地;北見、日高等山脈縱貫中央,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旭岳海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勇拂平原,東有十勝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鹽川、十勝川等。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島的70%以上。主要城市有首府札幌和旭川、函館等。交通方便,鐵路線總長4140公里,沿岸可泊5000噸以上艦船的港口10餘個,有渡船和青函隧道溝通本州。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1月-4~-10℃,8月18~20℃。年降水量 800~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積雪,最深達4米。夏季東南岸多海霧,冬季北岸和東岸有流冰。礦藏豐富,煤炭儲量與產量均佔全國一半以上。工業以食品加工為主,木材加工、造紙、鋼鐵工業發達。小麥、馬鈴薯、乳牛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是日本主要農牧業基地。
歷史
以前『日本書紀』作為渡島登場,與阿倍比羅夫有接觸,奈良時代,平安時代與出羽國進行了交易。當時的居民,與東北地方北部的居民同被叫蝦夷,兩者可能為同一民族,並且可能是現在的愛努族的祖先。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新政府決定在蝦夷地設置箱館裁判所,隨即把名稱改為箱館府。1869年蝦夷地改稱北海道,設置11國86郡(地理分區)。同年7月設置北海道開拓使(箱館府因此廢除)之後,北海道的開拓正式進行。1882年廢止開拓使,設置函館,札幌,根室三縣取代開拓使。1886年代替3縣設置北海道廳。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許多日本人從內地的各地移住,開拓的熱潮湧入了道內各地。
地理
北海道是一座島嶼,面積83,453.57平方公里,是日本除了本州外面積第2大的島嶼,在世界排名第21位。比起愛爾蘭島稍小些,但又比庫頁島稍大。北海道和南方的本州島以津輕海峽相隔,但有青函隧道的鐵路運輸與海峽渡輪作為接駁。北面隔宗谷海峽與庫頁島相望,東方則為千島群島。西臨日本海,東南方面為太平洋,東北面則是鄂霍次克海。
按北海道內總生產的產業構成比,是第一產業3.3%,第二產業22.4%,第三產業是76.7%(2000年度。為了有這個之外應該扣除數值共計超過100%)。與全國比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比率高,第2次產業,特別的製造業的比率小。
以農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第二產業,苫小牧,釧路市,機械製造,飼料·肥料聯合企業發達。
國際貿易港苫小牧港,室蘭港,釧路港。
國際機場新千歲機場函館機場
國際包機機場釧路機場旭川機場
第一產業
農業
農家1戶的耕地面積16.9ha(2002年),也達到其他都城府縣的13倍。這個也有僅僅土地寬廣的事,不過,從與北海道的各地方面的氣候條件對應了的農業發達從開荒當初開始大規模化做了的風箏和,在農村部兼營的機會很少地專業農家大量地棄農的人多的事周邊農家吸收合並棄農地擴大了規模的事也被認為是那個主要原因。在:農業生產額中畜產占的比例達到全體的45%。特別釧路支廳,根室支廳的農家一家的耕地面積60.3ha也達到(2003年)達到北海道全體的農業骨頭生產額的12.2%。奶用牛的生產額大。
日高支廳做為中心英國產良種馬等的輕種馬的生產繁盛。
麥和薯等的耕種旱田與全國也比比率高(貴),甜菜和薯,小麥等全國一品種多。
稻作主要道央被進行。
日本的食糧基地。
水產業
明治時代在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對北海道的水產業的依存率高(貴)以鯡漁為首。此後在堪察加海上,白令海海上的北洋漁業飛躍性地伸長,在北海道太平洋沿岸水產業發達了。
1977年的200海里水域設定遠洋中心的北海道漁業受到了大損壞。可是依然北海道在卸貨全國的4分之一的漁業王國在北海道發達了的第2次產業的基礎是水產業。再到目標來帆立和螃蟹,海膽等的水產物的旅客也在等,旅遊產業也做著貢獻。
釧路市到卸貨量北海道最大的水產城市1990年13年連續的世界首位的卸貨。
第二產業
礦業
明治到高度增長期,與石狩煤田夕張市把釧路煤田做為中心石炭產業繁盛,不過,現在把釧路市的太平洋炭礦做為最後大規模的採煤結束,坑內採煤事業根據釧路炭坑雖然是小規模但是被進行。
工業
苫小牧市,釧路市是大規模的造紙,紙漿業發達,有機械製造,飼料·肥料聯合企業的工商業城市。
室蘭市是自於制鐵,化學聯合企業的工業城市。
函館市造船。
札幌市從道內產的農水產品加工發達了的食品加工製造繁盛。
北海道的工業太平洋沿岸的苫小牧,釧路的兩個地區總括。食品加工從苫小牧到札幌的內陸的諸城市集中著。
魚 釧路北海道一位
煤釧路煤礦
木材釧路
造紙釧路苫小牧
第三產業
旅遊關聯產楊
1972年札幌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做為時機,把北海道開發廳做為中心新千歲機場和鐵路的整備前進,旅遊產業很大地花打開了。為了夏天富良野的薰衣草田園旅遊,在釧路川的河下行等,冬天滑雪和滑板滑雪繁盛,作為到達這里的遊客等對象零售業和運輸業發達。泡沫經濟之後旅遊事業也不振興,北海道拓殖銀行的破產後,連鎖破產相繼發生,經濟狀況困苦。來自道外的遊客數1997年以後年間在600萬人前後大體上橫爬推移著,不過,最近外國人遊客12萬人從(1997年度)29萬人向(2003年度)增加著。特別從台灣,香港,韓國的3地域,向阿寒國立公園,知床國立公園,釧路濕原國立公園團體客人數的增長大。對於幾乎不下雪的台灣和香港的人們來說,北海道是手邊雖然有但是雄偉的自然和溫泉能享樂的地方對魅力能感到。札幌市,旭川市,釧路市的3市被指定為國土交通省的國際會議觀光都市的數次的國際會議被召開。
㈤ 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1)海陸位置
日本處在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環繞,是一個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隔著日本海同俄羅斯、朝鮮和韓國相望。西南隔東海與中國相望。
(2)緯度位置
日本大致處在23°N~46°N之間,國土南北狹長,大部分處在北溫帶。
日本的領土
作為島國,日本的領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組成,它們和周圍眾多的小島一起組成了日本群島。日本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島面積最大,首都東京。
日本的地形特點
(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且多位於沿海。富士山作為日本的象徵,風景優美,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一座活火山。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櫻花是日本的國花。
(2)日本火山、地震頻繁。因為日本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頻繁,形成世界最大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為了減輕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日本的傳統民居多採用質地較輕的材質建築。
(3)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於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貿易十分有利。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日本的氣候與資源
(1) 氣候
日本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海道島及本州島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本州島以南、四國島和九州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首都東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與亞洲同緯度地區相比,四季不分明,冬暖夏涼,降水豐富。海洋性特徵明顯。夏秋季節多台風。
(2)資源
礦產資源貧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進口國,主要進口石油(西亞、東南亞)、煤(中國、澳大利亞)、鐵礦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棉花(中國、美國)。但硫磺礦較多,這是火山活動的結果。
森林、水能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小,山地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蓋率達68%,遠大於其國土面積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較多,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
日本的經濟
(1)發達的經濟
日本經濟發達,是世界經濟強國,也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日本的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
金融業在國際金融中所佔比重很大,日本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
(2)發展經濟的條件
①不利條件:
a.國內礦產資源貧乏,發展工業的原料、燃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b.國內市場狹小。生產出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國外。
②有利條件:
a.豐富的人力資源;
b.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
c.充分利用島國多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海上運輸,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3)經濟特點
①經濟特點:「進口——加工——出口」型的加工貿易經濟,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
②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的東亞和東南亞以及西歐。
③日本兩個對外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4)工業
①工業特點:加工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居世界先進行列。
②工業分布及其原因: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近年來,日本工業向國土南北兩端發展。
原因:
a.日本國內資源貧乏,市場狹小,進口原料、燃料,出口產品。這種兩頭在外的經濟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將工業布局在沿海港口附近,便於原料的輸入與產品的輸出,從而節省運費。
b.該地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c.工廠靠近碼頭,交通便利。
③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化學、紡織、電子、家用電器、精密機械。
④工業城市: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⑤五大工業區: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
⑥主要產業:加工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
(農業和漁業
農業:人多地少,採用小型農業機械,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的發展,單產高。
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達到基本自給自足,多種在平原地區,但每年要進口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山丘地區多種桑樹、果樹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進口。蘋果中紅富士蘋果是日本培育的優良品種。日本是一個島國,周圍海域盛產各種海產。
漁業:
日本漁業發達,捕魚量常居於世界前列,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
日本除在近海漁場捕魚,還在發展沿海人工養殖。發達的造船業,使日本有強大的遠洋船隊到遠洋捕魚。
交通運輸業
日本交通運輸業發達,國際貨運以海運為主,國際客運以航空為主,國內沿海航運和告訴公路運輸佔有重要的地位。穿過津輕海峽,連結本州青森與北海道函館的青函海底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日本的城市
5)圖日本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福山、北九州。神戶和橫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港。
東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日本最大城市,築波為新興的科學城,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遊城市。橫濱是日本最大的海港。
日本的文化
(1)文化特點
古代,日本文化受中國影響很大。近現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日本社會。日本文化既有傳統民族的內容,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特色。
解日本經濟特徵分布及原因
(2)通用語言
日本居民通用日語。
(3)民族
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人種屬黃色人種。
(5)民居建築
「傳統與現代」並存,既有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物,又有傳統的民居。
(6)傳統服裝
㈥ 北海道的地理位置
為日本北端的島嶼,也是日本第二大島,與本州島隔津輕海峽相望,四面環海,由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所環抱;
㈦ 請問北海道的地理位置
北海道(Hokkaido),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也是最北的一級行政區,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島,也是世界面積第21大島嶼,略小於愛爾蘭島。南以津輕海峽界本州島,北以宗谷海峽界庫頁島。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
北海道由日本第二大島嶼(世界上第21大島)的北海道島和利尻島、禮文島、天賣島、燒尻島、奧尻島等小島構成日本行政單位「道」,介於北緯40度33分至45度33分,東經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間;南北寬420公里,東西長540公里,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同庫頁島(薩哈林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的國後島、擇捉島、齒舞島、色丹島四個島嶼,日本稱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長期以來,俄日兩國在四個島嶼歸屬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嚴重爭議。北海道面積佔全日本的五分之一,而人口只有東京的一半,人口密度極低,多集中於以札幌為中心的小樽與旭川之間。北海道的省會城市是札幌。
北海道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山地和山脈,故地形在整體上起伏較大,周圍則是廣闊的平地。火山帶由東、南開始延伸,構成了火山地形。山地佔總面積的60%,其中火山佔山地面積的40%。東部有阿寒、知床火山群;西部有天鹽、夕張山地;北見、日高等山脈縱貫中央,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旭岳海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平原、勇拂平原,東有十勝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鹽川、十勝川等。森林覆蓋面積佔北海道總面積的70%以上。
函館夜景
北海道屬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寒冷。1月:4℃至10℃,8月:18℃至20℃,年平均溫度6℃至10℃,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積雪,最深達4米。夏季東南岸多海霧,冬季北岸和東岸有流冰。幾乎不受梅雨和台風的影響,季節或日夜間溫差的變化相當大,且具有雪國特有的季節性,春、夏、秋、冬分明。由於在北海道內設立了6個國立公園、5個准國立公園和12個北海道立自然公園,對自然環境進行了完善的保護和管理,大自然保持著野生的優美環境,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北海道經濟以鋼鐵、木槳、乳品和漁業為主,是日本的糧食基地之一,被稱
為日本食品原料基地,盛產各種新鮮美味的食品原料,小麥、馬鈴薯、大豆、乳牛與牛乳產量居日本最前列,是日本主要農牧業基地。礦產資源豐富。採煤業發達,同時開采錳、鉛、鋅等。工業以食品、煉油、紙漿、造紙、木材加工、鋼鐵為主,木材產量居日本首位。海洋漁業發達,捕魚量居日本首位。水陸交通便利,與本州間有青函火車輪渡與青函海底隧道相連。
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是札幌,西部城市較集中。主要城市除札幌外,有旭川、函館、小樽、室蘭等。
北海道以其迷人的雪景聞名於世,冬天是游覽北海道的較佳季節。一年一度的北海道雪祭盛會於每年2月上旬展開,會場分別設於大通公園及真駒內自衛隊廣場兩處,遊客可在此參觀。這時,各國高手雲集,盡顯身手,雕砌的冰雕藝術傑作,雄偉壯觀,獨具匠心。
㈧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況
日本位於亞抄洲東部的太襲平洋上,處於北緯30°~45°,東經123°~150°之間,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日本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 可能是靠海,交通方便吧、
㈨ 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大致處在23°N~46°N之間,國土南北狹長,大部分處在北溫帶。處在亞洲的東部專,太平洋的西屬北部,四周海洋環繞,是一個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隔著日本海同俄羅斯、朝鮮和韓國相望。西南隔東海與中國相望。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日本地形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拓展資料:
日本(英語:Japan),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日本國土被海完全包圍,並無與任何國家的陸地相連。西面的日本海對岸是俄羅斯、北朝鮮及韓國,西南面的東海面向中國大陸及台灣,南面面向菲律賓海的美屬北馬里亞納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