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電子科技大學地理位置

電子科技大學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8 15:53:26

1.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的地址是哪裡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的地址是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號。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並創建而成。

學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行列。經過60餘年的建設,學校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成為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設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個校區,佔地面積4100餘畝,擁有館藏豐富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和一批設施齊備的現代化體育場館。校園四季樹木蔥蘢、湖水碧波盪漾、建築典雅厚重,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佳境。


(1)電子科技大學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師資力量

2018年10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有教職工3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餘人,教授500餘人。國家級傑出人才總量(不重復計算)達267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11人,IEEE Fellow2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計劃」9人)。

「千人計劃」入選者145人(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7人),「長江學者」40人,傑青、卓青、優青獲得者32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1人,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7人。

二、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9個,具有電子與信息領域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7種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13個。

根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I數據顯示,學校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自2016年7月以來一直處於ESI前1‰,並已進入世界前100名。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學校4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A,光學工程為A-。

A+學科數與西安交通大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進入B+(全國前10%-20%)的學科還有:生物醫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2. 電子科技大學的佔地面積

學校本部座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區(一環路邊),佔地900餘畝,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60多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0573萬元,擁有現代化的運動場和3000座的體育館,以及網球場、游泳池、健身館等體育設施。學校擁有設施齊備的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信息中心、電子化圖書館、多媒體網路教室、語音實驗室、模擬法庭、模擬銀行以及各類教研室等。

此外,投資近20億元佔地3000畝的清水河校區正在建設中,條件非常不錯.

本科一年級大部分專業會在成都學院(電子科大一獨立學院)上課,地理位置在成都左上角,三環以外,大約1小時出外到達學校本部.

http://www.uestc.e.cn/web3/schoolsurvey.aspx

以上網址可看學校風光(官方站點)

3. 成都有電子科技大學嗎具體地址在什麼地方

成都有電子科技大學。分為三個校區。分別是:

1、清水河校區: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

2、沙河校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北路二段4號

3、九里堤校區:成都市金牛區九里堤西路8號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兩電一郵成員。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2018年10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個校區佔地4100餘畝;下設23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

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2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7個學科進入ESI前1%;教職工38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3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餘人。

(3)電子科技大學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師資力量

2018年10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有教職工3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餘人,教授500餘人。國家級傑出人才總量(不重復計算)達267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11人。

IEEE Fellow2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計劃」9人),「千人計劃」入選者145人(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7人)。

「長江學者」40人,傑青、卓青、優青獲得者32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1人,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7人。

二、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9個,具有電子與信息領域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7種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13個。

根據2017年3月10日最新ESI數據顯示,電子科技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前1%,成為繼「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後第6個進入ESI前1%的學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學校4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A,光學工程為A-。

A+學科數與西安交通大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進入B+(全國前10%-20%)的學科還有:生物醫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4.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在哪個位置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位於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 。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兩電一郵成員。

(4)電子科技大學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師資力量:

2018年10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有教職工3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餘人,教授500餘人。國家級傑出人才總量(不重復計算)達267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11人,IEEE Fellow 2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計劃」9人),「千人計劃」入選者145人(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7人)。

「長江學者」40人,傑青、卓青、優青獲得者32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1人,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7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5. 電子科技大學地址在那裡

有清水河和沙河兩個校區 沙河離市中心很近 清水河在郫縣 坐校車到沙河大概1個半小時吧

6. 電子科技大學在哪

中文名稱:電子科技大學
英文名稱: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縮寫:UESTC)

【成立時間】
1956年(成都電訊工程學院)

【學校地址】

沙河校區:四川省成都市建設北路二段七號
清水河校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

【歷史沿革】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創建於1956年9月。它是在我國執行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期間,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對高級通訊技術人才的急需,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按照國務院"將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等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調出,在成都建立無線電工程學院"的戰略部署建立起來的。建校40年以來,電子科大以由建校初期單一的電子學科,發展成為以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管文協調發展,居於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大學。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黨組織向周恩來總理呈送《關於沿海城市高等學校1955年建設任務處理方案的報告》中提出:"將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等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調出,在成都建立無線電工程學院。"5月,國務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報告,並決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共同負責籌建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機械工業部會議室,召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的籌備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以及下屬秘書、基建、教務三個組,並從即日起開始辦公。 1955年9月19日,高等教育部以(55)工教字第1730號文通知三校及籌備委員會,業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校名定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簡稱"成電")。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會議正式決定,學院院址設在成都市東北郊府青路以東、沙河以西的保和鄉地區。隨後開始大規模基建工作。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7.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具體地址

清水河校區:成來都市高新區(西源區)西源大道2006號

沙河校區:成都市建設北路二段四號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電子科大,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兩電一郵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並創建而成。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電子科技大學以「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為校訓,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為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8. 電子科技大學在哪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

電子科技大學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兩電一郵成員。

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學校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56年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並創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行列。

2018年10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個校區佔地4100餘畝;下設23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2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7個學科進入ESI前1%;教職工38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3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餘人 。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