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石門鎮地理位置優勢
1. 請問桐鄉市河山鎮,石門鎮以及爐頭鎮都比較繁華么它們和洲泉比呢
洲泉工業比較發達,尤其是桐昆、鳳鳴、新鳳鳴幾個工廠。京馬、雙箭、絲綿產業專、皮鞋產業也都不屬錯。但是商業不行。
爐頭現在是龍翔街道,農業、工業也算均衡。河山不是很熟,但是工業比不上洲泉。
你去了這3個地方的街上會發現,沒有一個地方繁華的。因為整個桐鄉的常住人口才60-80萬。人不多的。
洲泉建設的比較好點,但是街上人也不多。、龍翔相對街上比較落後。
2. 順豐快遞桐鄉市石門鎮電話
這個很容易查詢到的,
你去順豐快遞的官網查到桐鄉市的電話,
再查石門鎮的電話。
3. 我所在的這個位置有什麼公交車到嘉興桐鄉市石門鎮菜市場
你在哪裡?如在上海或外地,先到桐鄉梧桐鉦,k201可以去。
網路地圖查一下。
4.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發展和設想
桐鄉其他來幾個鎮,諸如濮自院發展羊毛杉,洲泉有中國化纖之鄉的美名,大麻各種紡織企業雲集,小小的支村也以各種窗簾聞名遐邇.以鎮為單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區域經濟.便於招商引資.增強區域內單位的競爭,對提高各個單位的競爭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濮院,洲泉等鎮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反觀石門,雖然曾為五鎮之首,是中國的菊鄉,有深厚的歷史積淀.但這些年固步自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能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工業化的腳步緩慢.農業也停留在最簡單的處理上,機械化程度低,缺少深加工,產品附加值低.因此,逐漸與其他幾個鎮拉開了距離.如果石門鎮領導能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與石門鎮經濟特色息息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對農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並加大宣傳,提高石門的知名度.或許就能重現原先的榮光.
5. 桐鄉市石門鎮附近有沒有房子出租
我有房子,是毛坯房,你可租啊?
6. 桐鄉石門有發展前景嗎
那裡能有什麼前景,所謂搞了個烏鎮石門古鎮什麼的,都是碧桂園賣房子在吹的,崇福、濮院都一直在搞什麼古鎮
7.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這地方怎麼樣
是古代吳越交界處,京杭大運穿城而過,因形成一個灣,又稱石門灣,是我國漫畫大師豐子愷的故鄉。
8. 桐鄉市有哪些鎮
桐鄉市有9個鎮,包括有烏鎮鎮 、濮院鎮、屠甸鎮、石門鎮、河山鎮、洲泉鎮、大麻鎮、崇福鎮、高橋鎮。
烏鎮鎮
烏鎮地處桐鄉市北端,南距梧桐鎮13公里。總面積32.8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3.5平方公里。民國以前為兩省(江、浙)三府(蘇、嘉、湖)七縣(桐鄉、崇德、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歷來為軍事要地和交通咽喉。烏鎮為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沈雁冰)故鄉。茅盾故居位於觀前街,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烏鎮鎮確定為桐鄉市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重點鎮。
濮院鎮
濮院鎮地處長三角平原腹地,滬、杭、蘇中間節點位置,區內有320國道、申嘉湖高速公路、嘉湖公路、嘉桐公路、京杭大運河等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社區、14個行政村,總人口20萬人,其中新濮院人15萬餘人。
屠甸鎮
屠甸鎮位於桐鄉市境東南部,地處長山河兩側,西北依梧桐街道,東南接海寧市,北鄰嘉興市。地勢平坦,河流密布,長山河橫穿本鎮,為鎮內主要河流。為水陸交通,灌溉要脈。長水塘北起長山河屠甸鎮,向東南伸入海寧境內,為鎮南部主要河流,桐硤公路穿境而過。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兼營蔬菜、蠶桑、大麻等作物。工業有紡織、化工、化纖、機械、農機、建材等企業。
石門鎮
石門是個江南水鄉,是著名文學家、藝術家豐子愷的故鄉,石門鎮古稱石門市,形成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曾以養蠶業和絲綢業聞名。相傳越國為了抵抗吳國,在此壘石為門,故稱「石門」。石門又稱杭白菊之鄉,也是良渚文化的遺址之一。豐子愷曾說過「石門是個好地方」。也是當年乾隆皇帝南巡的必到之地。石門位於桐鄉市中部,與梧桐街道、鳳鳴街道、龍翔街道、烏鎮鎮、崇福鎮、河山鎮、湖州市接壤。京杭大運河穿越鎮區,桐晚公路(桐鄉至晚村)橫貫全境。石門,緊靠古運河,文化底蘊不亞於烏鎮。
河山鎮
河山鎮位於杭州第二繞城高速境內,是杭嘉湖平原腹地,「桐鄉臨杭經濟區」的中心,申嘉湖杭高速在河山設有互通區。交通便捷、氣候宜人。屬文學巨匠茅盾、著名漫畫家豐子凱、裝幀藝術家錢君陶故鄉的桐鄉市轄區。轄區總面積3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萬、外來人口1.5萬,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先後被列為國家星火計劃示範鎮、浙江省首批對外開放衛星鎮、浙江省百強鄉鎮、浙江省衛生城鎮、浙江省教育強鎮和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
洲泉鎮
洲泉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最西端,與杭州、湖州毗鄰。水陸交通便捷,鎮區是長山河起點,菱(湖)長(安)航線、塘洲省道、胡德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
大麻鎮
古運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位於茅盾故里——浙江省桐鄉市的西南,緊靠省城杭州市郊。鎮名來歷無確鑿記載,據傳舊時鎮上有麻姑墩,地名來歷似與此有關。原屬德清縣,民國元年(1912)始有大麻鄉。民國20年(1931),改為大麻、湘漾、海卸3鄉。民國33年(1944),為大麻、湘漾兩鄉。民國34年(1945),稱大麻鎮。解放初為大麻鄉。1950年5月,劃隸崇德縣,分為大麻、湘漾、海卸3鄉。1956年,為大麻鄉。1958年,屬大麻公社。1961年,劃出今屬芝村、永秀、上市等鄉的部分地域後,仍名大麻公社。1984年,為大麻鄉。1985年,撤鄉建鎮。
崇福鎮
崇福鎮,古稱語溪,又名御兒,語兒,是一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1100多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因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建有崇福禪寺而得名。公元938年置崇德縣,到1958年崇德、桐鄉二縣合並,崇德縣改稱崇福鎮。
崇福鎮位於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帶--浙江省桐鄉市西南部,距離杭州市50公里,距嘉興市60公里。總面積100.14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逾10萬人。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高橋鎮
高橋鎮位於桐鄉市東南部,素有桐鄉「南大門」之稱。高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至上海140公里,西距杭州50公里,南靠中國最大的皮革生產基地-海寧。境內滬杭高速貫穿東西,桐九線、崇高線等一批交通干線交匯通過,滬杭高鐵、滬杭高速分別設立車站和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高鐵、高速」便捷通道的「雙門戶」鄉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