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寺鄉地理位置
Ⅰ 開化寺的地理位置
開化寺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腰,這里峰巒疊翠,群山起伏,松柏內茂密,路轉峰迴容,泉溪相映,真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開化寺始建於五代後唐庄宗年間,北宋年間重建。原取名清涼若(「若」是佛教用語),宋代改稱開化寺,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建大雄寶殿一座,元、明、清各代屢有修葺,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要建築,開化寺也是最有價值的建築,為山西著名古剎。
Ⅱ 金山寺的地理位置
臨川金山寺,坐落於江西省臨川區北段(雲山鎮)海拔265.9米的金山嶺上(又稱金峰),東與東鄉毗鄰,北與進賢接壤。
Ⅲ 香積寺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香積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凈土宗」祖庭,唐代版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國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香積寺村。
北緯N34°07′25.21″ 東經E108°53′17.42″
Ⅳ 南華寺的地理位置
南華寺位於韶關市南二十公里庾嶺分脈的山麓中, 座落在曲江縣馬壩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關市區24公里。
Ⅳ 雙塔寺的地理位置
永祚寺雙塔,又名凌霄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築中最高的建築。位於太原市城區東版南權向山腳畔。北緯N37°50′44.66″ 東經E112°35′26.85″
靠近: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永祚寺路
周邊:永祚寺
參考: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郝庄鎮郝庄社區西南方向
Ⅵ 無量寺鄉的地理位置
無量寺鄉位於駐馬店市以北,上蔡縣西北方位。
Ⅶ 佛教地理分布位置
佛教開展於山地,可分兩種類型,一是城市附近的山地,一是離城市較遠的山地。城市附近的山地,兼有城市和山地的長處,常常成為僧侶駐錫和建造寺院的首選地,特別是一些大都市附近的山地。著名的有:唐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帶秦川之眇眇,接隴岫之蒼蒼,東觀浴日之波,西臨懸月之浦,......豈獨岩松撥日,抑亦澗竹捎雲,實四皓養德之場,蓋三秦作固之所」。道宣等高僧大德駐錫於此山,至為有名。離洛陽不遠,有中嶽嵩山。該山太室少室東西對峙,有輟轅之險、伊朗之塞,常為歷代帝王巡幸之地,故加意經營,佛教興盛。後魏孝文皇帝為佛陀禪師立寺於少室山,即後日之少林寺,中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曾面壁於此;唐玄奘法師見此「遠離廛落,泉石清閑」,亦曾想就此翻譯佛經。又洛陽南三十里有龍門山,乃嵩山的支脈。崖壁石窟造像,有名於世界。杭州因山水之盛,甲於天下,如靈隱山等,加之物產豐饒,佛法亦大盛。離都市較遠的佛教名山也不少見,如五台山,《古清涼傳》引《括地誌》雲:其山層盤秀峙,曲經縈紆,靈岳神溪。非薄俗可棲。止者,悉是棲禪之士,思玄之流。及夫法雷震音,芳煙四合,慈覺之心,邈然自遠,始驗游山者,往而不返。此外,衡山、天台山、廬山、太行山,等等,皆此類也。今贛、湘、浙、閩等地區在唐後期襻宗之發達,境內諸山地、丘陵幽靜秀麗,亦有以助之。隴右道廣大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特別是戈壁、沙漠地區,唯綠洲地帶有人煙可言,佛法就在這些地方發展起來。現在看到的新疆境內的石窟,一般前面都有一片不小的綠洲。而佛教興盛與否,與各綠洲面積的大小、自然條件的好壞、人口的多寡、經濟的盛衰等都有關系。
Ⅷ 彌陀寺的地理位置
有1600餘年歷史的古代石建築群彌陀寺是我國北方一個彌足珍貴的魏晉文化遺跡,位於太行山西麓榆社縣、祁縣交界處的悟雲山深處。
Ⅸ 靈光寺的地理位置
靈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山余脈翠微山東麓,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於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
Ⅹ 盤古寺的地理位置
盤古寺依山而建,由南向北拾階而上,寺內現存古跡有御碑亭、接宮廳、山門、秋葉池、大雄寶殿、鍾鼓樓、東西廂房、老母殿,寺後磚塔一座,摩崖題記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