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師知識
Ⅰ 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地理老師,應該怎樣做
想做好一名出色的地理教師,要做好以下兩點:
一、首先要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進行有意識地教學。
(一)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不僅要精通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對地理概念、規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對教材吃透,獨立備課,不重復他人,不按參考書照搬,對教材形成獨到的見解。
(二)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從聽講中學會學習,學會發展。要做到:1、具備一定的繪圖能力,這樣可以更清晰地傳授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教師的個人魅力;2、每一堂課都要組織得有條理,對地理知識講解時,表達一定要簡練、清晰、有效,不拖泥帶水;3、課堂上設計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層次的問題,避免出現提問過於簡單或者復雜,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現象;4、每一堂課要管理好課堂紀律,突發事件,盡可能完善處理。經常激勵學生,及時表揚,及時批評,能夠控制住每一堂課;5、課上課下能夠准確明了地解釋學生的疑問,進行有意識地教學,每一堂課教師要傳授哪些內容,有的放矢,只有有意識的教學才有可能是有效的。
二、其次是具備良好的教師素質。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業務素質。具備堅實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及相關的學科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現代教育是終身教育,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我要處處豐富自己的知識、學識,時時為自己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要游刃有餘得多。利用課余,假期學習多媒體知識,掌握現代化教育設備的知識和技能,將最新的、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讓自己和學生都跟上時代的步伐。搜集有關教育教學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探索研究問題學生的教育策略。
2、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熱愛祖國,熱愛學習,具有學習的感召力,要喜歡學生,喜歡教書,教育教學中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思想,甘做別人的鋪路石。生活上真誠關心學生,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教育教學工作中,所有學生一律平等,多發揚學生的優點,婉轉提出缺點,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面前不高高在上,和學生平等相處,構建師生交流的平台,讓他們「親其師」,從而「信其道」。處處以身作則,塑造良好的師德的形象。工作態度勤奮努力,善於向其他教師學習,共同探討教育教學經驗,真正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使命。
Ⅱ 求個地理老師 我想問一下關於地理的知識
我國南北跨緯度大,由於緯度的影響,南北氣溫呈現出一定的差異.
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在這條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在這條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漠河鎮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但是,在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區外,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7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以上.
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並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另外,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根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我國乾旱地區面積廣大,主要位於西北部地區.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風帶來的氣流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能帶來豐富的水氣,形成了我國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地區以外,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很明顯,除水豐富,主要集中於夏季,非季風區受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乾旱,除了季風性氣候我國還有其他多種氣候類型,東部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此外由於地形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多樣性,在青藏高原地區就形成了獨特的高山氣候
Ⅲ 中學地理老師應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
中學地理老師首先還是應抄該具備一名好老師應有的親和力,責任感,對同學熱心關愛,對同學一視同仁,了解同學內心情緒變化等。那麼作為地理老師呢,個人認為,應該具備廣泛的地理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同學們的興趣,要時常引入一些課外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地理不同於其它學科,更要充分利用時間帶同學們到野外或者是校外了解身邊的地理現象,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和建立同學們的興趣。還可以讓同學們暑假或者寒假回來自己講述假期看到的地理現象,地理知識。僅供參考呵~~
Ⅳ 地理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有哪些
高中地理老師應具備以下基本素養:
一、具有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地理教師必須認真領會課程標准,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成為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懂現代教育、站在時代前沿的一代新型教師。
二、具有新型師德。良好新型的師德就是要求地理教師不但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熱愛地理,具有奉獻精神,而且要做學生的朋友,要能以同學的身份與學生平等交往,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這是新型師德的重要特徵),要尊重學生的天性,能全面地評價學生,要善於用多把評價的尺子發現學生的長處,要賞識學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使學生不但具備21世紀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而且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完成新課標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三、掌握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是高中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內容之一,例如用GIS軟體製作並輸出專題地圖,3S(GIS、GPS、RS)的應用等。目的是「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優化學生的技能結構,增強學生的現代意識和科技意識。所以教師不但要掌握多媒體技術,經常使用電化教學,而且要能使用電腦製作出高質量的課件,例如鋒面與氣旋、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環流等抽象難懂專題的相關課件。
四、具備寬厚的知識儲備。地理教師必須豐富和優化自己的知識儲備,不但要有專業地理知識,而且要有比較豐富的文史知識、還應有一定的理化生知識,應不斷地學習,做到終身學習,不但要「洗腦」,而且要「充電」,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地理教學,才能不斷適應新的教材變革。
五、具備較強的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新教材要求師生互動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引導、不斷地調控、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教師既要使課堂沿著課程要求發展,又要求有良好的探索氛圍,還要不斷地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即由過去的單一角色,轉變為多重角色(這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又一挑戰)。教師必須要能勝任多種角色,必須具備學生真正接受的課堂調控和組織能力。
六、掌握和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1、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後,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師生以問題為中心,進行猜測,預想、觀察、實踐、調查、實驗並收集事實依據,最後得出結論並寫出報告。比如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這一節課的教學,教師先提出地球自轉會出現哪些現象,然後讓學生自己用地球儀、天體儀等各種教具模擬地球自轉並進行觀察、思考、分析並得出結論。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促進、合作,要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和豐富的知識充實教學過程,要適時介入,要多「點火」,多運用形成性和鼓勵性評價,不斷培育探索氣氛。這比實施接受式學習要多花一些時間,但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卻是多方面的,不但有量的方面,而且有質的方面。新課程難度降低了、內容減少了,更貼近學生和貼近社會,為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創造了條件。
2、自學輔導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容易閱讀的內容,如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等。因為這部分內容以文字闡述為主而且不難理解,教師沒有必要過細指導,可以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學生依據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設置的問題,先自學再討論交流,中間穿插教師答疑解難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3、參與活動教學模式
本模式適用於實踐性較強與現實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尊重學生的意願和天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給學生創設一個獨立學習和發展的廣闊平台。活動可以採用討論式、調查研究式、競賽式、講座式、辨析式等。新課程設計了大量的以活動性、實踐性為主的內容,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連續觀測半個月以上的月相,記錄並總結月相的變化規律,分析月相變化的原因」、收集「探索地外文明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等。運用該教學模式需要調動校內外各種教學資源。
4、研討式教學模式
即先設計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提出一個挑戰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研討、交流、得出結論,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或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如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宇宙大爆炸、恆星的演化等等。但這樣的問題不必統一學生的思想,不必有標准答案,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參與到「問題」中來就是成功。
Ⅳ 地理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基本技能
中學地理教師不僅要具有"教師意識",同時還要有"地理教師"意識,因為在培養人才的教育過程中,地理知識的豐富性和外延性,使得地理教師更能體現《中國21世紀議程》的思想,在當今科技、社會、思想飛速發展的今天,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新理論,樹立新觀念,努力具備良好的素質,使其自我不斷完善,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作為一個中學地理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勤奮進取,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中學政治課是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主課堂,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政治教師應經常思考的問題。要增強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從課程本身特點入手,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關鍵
1、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
一個合格的地理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初中地理的全部教材。這樣,才能居高臨下,從多角度分析與處理教材。同時要把握住地理學科的歷史與現狀,從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角度了解時代的要求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具有正確的「人地協調」發展意識。中學地理教材內容是以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為主線。它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人地關系協調」理論觀點向學生進行科學的全球觀、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教育。《中國21世紀議程》中所強調的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關系,求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正是中學地理教育的主題和中心目標。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自己要懂得,更應讓學生懂得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協調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關系:不能以掠奪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去取得短期的經濟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人與自然必須相互支撐。也要使學生明確,我國是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正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們只能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優化經濟與科技的組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者統一。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
擇。
2、教育科學知識
地理教師應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並與教育理論對照,使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
3、思想教育工作與教育藝術
地理教師要對學生全面負責,寓思想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應該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向學生進行生動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地理教育的責任。地理學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內涵,在國情國策教育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地理教師應首先具有這方面的品德修養因此應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藝術。並將知識、思想、行為三者有機結合。
4、其他知識
地理教學內容中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必須具備這方面的品德素質。例如,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之間,塑造地表形態與外力,板塊的張裂與碰撞,水利建設與洪澇災害,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資源的開發與限制,人口的增長與控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等等,都體現了對立統一關系。再如,流星的墜落、四季的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產生、日食月食、雷鳴閃電、山崩海嘯、海市蜃樓、血雨腥風、慧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現象,都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形式。社會上流行的「閏月之年有大災」、「彗星出現預示國家有難」、「十字連星警示世界末日來臨」等謠言,都是不符合科學的主觀臆造。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這方面的內容,以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引導學生科學正確地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地理教師應了解物理、化學、歷史等知識。為了教好學生,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擴大知識面。如廣泛的藝術情趣和愛好、對自然和文化景觀的鑒賞、古文和古詩詞的功力等。
(二)自覺培養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是工作進步的保證
地理教師的業務水平既與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關,也和教學能力及基本技能不可分。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應以提高下列能力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1、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
2、設計教法,特別是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3、觀察、研究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4、地理活動的組織能力
5、實驗、演示或製作教具、模型、圖表的技能
6、准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
7、進行環境能力、國情教育及科學地理教育的能力
8、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的能力
9、命題、檢查提問及了解學生情況的能力
10、分析、評議地理課堂教學的能力
11、運用所學地理評價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具有國際意識、全球意識及參與世界競爭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信息的社會、充滿競爭的社會。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國際大環境。同時,諸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南極大陸和海洋資源的開發、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世界和平的實現等,都已成為世界性話題,僅靠某個國家無法解決,需要進行全球合作。中國實現現代化,也要參與世界競爭,要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科技和科學管理,等等。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這方面的意識和觀念,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打破閉關鎖國的思想,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樹立國際國內兩種政治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市場觀,為日後參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打牢思想基礎。
(四).具有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信息化社會的出現,創新人才的需求,高考制度的改革僅靠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教學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學多媒體的出現使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是改變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使課堂從單一的「講解-接收」式向「探索研究」式發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二是改變了一些傳統的教學原則。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傳遞語言、文字和靜止圖像所難以傳遞的信息,而且可以促進個別化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現,從而打破傳統的「師講生聽」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代之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設計、組織、引導、解疑下,實現信息的主動獲取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並且有充分的實踐活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健康發展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三是改變了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將不限於傳統的教材,特別是教科書,學生和教師都將從軟體和網路上獲取大量的可以作為學習內容的信息。因此,推進素質教育,地理教師必須要具備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五)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今天,從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看,教師與研究人員的職責趨向一致。這意味著未來的教學,需要具有科研素質的學者型教師,而不是傳統經驗型教書匠,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對地理教師的要求。
因此,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必要的途徑,是實施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一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水平的高低及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而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又取決於教師的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學習能力指教師在政治業務和文化素質修養中的進步與提高。作為地理教師應時常充實自己,使教學和學習並重。教育科研能力指以教學研究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既教學,又研究,動心動腦,並努力選好自己的研究課題,並創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Ⅵ 怎樣成為一名初中地理老師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Ⅶ 地理老師要求我們上台說關於地理知識的,大家幫幫我,最好能帶點幽默的,不用太長,講十分鍾就行。高二文
地理趣聞--一天能過24次新年
一天能過24次新年,你相信嗎?每年的陽歷12月31日深夜,當鍾聲敲響12點的時候,新的一年就伴隨著來到了。於是人們敲鑼打鼓,燃放煙花爆竹,在無比歡樂中,送走了過去的一年,迎來了祥和吉安的新年,沉浸在節日的歡快的氣氛中。請問全世界是不是都在同一時刻辭舊迎新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只要學過地理的人,不妨用一下學過的時區和區時的知識來簡單地推算一下,就明白了,當我們北京時間在0時進入新年,而美國人華盛頓(西五區)卻是12月31日上午的11點,英國倫敦(中時區)是12月31日下午4 點,我國的烏魯木齊是12月12日晚上10點,顯然它們都沒有進入新年,然而我國比鄰日本已是新年的1 月1 日凌晨1 點鍾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作自西向東作逆時鍾方向公轉,因此在地球上東邊的點始終比西邊的點先見到太陽,即是說東邊上點的時刻比西邊上點的時刻要偏早,由於這種因經度不同引起的時間差異,人們稱之為地方時,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別是交通和通訊帶來許多的不方便。為了解決全世界時間混亂的問題,188年,來自各國國家的科學家經過商量討論決定統一時間標准,把全球按經線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 時作為時區的時間標准。因此,世界不同時區進入新年的時間 也不一樣,假若你在一天時間之內想過完24次新年,這是辦得到的:當你在世界上第一個響起新年鍾 的時區迎接了了新年之後,立即坐飛機以每小時1700千米的速度向你所在出發點向西飛行, 么你就能夠及時在下一個時區度過一個新年,依次類推,你不斷向西飛行,在一天之內保證可以過上24個新年。
.被世所承認的世界第二長的地名是「Taumatawhakatangihangak oauauotamateaturipukaka pikimaungahoronukupokaiwhe nua kitanatahu)」,一共由85個字母組成,是紐西蘭的一座山名。這是個毛利短語,大意是:「大膝蓋的男人塔瑪提亞,他滑山、爬山、吞山,以蠶食土地而聞名,海洋和大地旅行者,他在這里對他心愛的人吹響笛子」。以前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地名,直到最近,這項殊榮才被泰國的「Krung thep maha nakorn amorn ratana kosinmahintar ayutthay amaha dilok phop noppa ratrajathani burirom udom rajaniwesmahasat harn amorn phimarn avatarn sathit sakkattiya visanukamprasit」所取代,這個泰文名稱由163個字母組成。但這個紀錄尚未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大全中,紐西蘭這座山的名字仍是世界最長的地名。
2.賴索托、梵蒂岡和聖馬利諾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完全被其他國家包圍的國中國。賴索托完全被南非包圍,梵蒂岡和聖馬利諾都被義大利完全包圍。
3. llantysiliogogogoch)是世界上最長的村名,而且在世界地名長度排名中位居第三。該村位於威爾士。
4.世界上最短的地名只有一個字母,該地位於瑞典和挪威之間。在斯堪的內維亞語中,這個字母是「河流」的意思。圖片中顯示的是這個地區最近新換的交通標志,這里的路標因為非常新穎獨特,具有收藏價值,因此經常被盜。
5.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僅有0.2平方英里,比很多小城鎮的面積還要小。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6.根據表面積計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中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佔地263953平方公里。
7.世界記錄上溫度最高的紀錄出現在利比亞的埃爾阿茲茲亞(El Azizia)地區,溫度高達136華氏度;溫度最低的紀錄出現在南極洲的佛斯托克,溫度為零下134華氏度。世界上平均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澳大利亞西部地區,一年四季平均溫度是96華氏度。
8.聖馬利諾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立憲共和國,該國成立於公元301年,最初的創立者是從羅馬帝國的戴克里先大帝的魔爪中逃出的一名信基督教的石匠。該國的1600年憲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書面憲章。
9.雖然從海拔上看,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靠月球最近的山則是欽博拉索山,這座山位於南美洲的厄瓜多。而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
10.阿拉斯加是美國所有州中位於北半球最北部、東半球最東部和西半球最西部的州。它也是美國唯一一個伸進「東半球」的州。
11.大西洋中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全長40000公里。冰島是大西洋中脊唯一露出水面的部分。安第斯山脈形成世界上最長的裸露的山脈,全長7000公里。
12.義大利西海岸女巫角上的奇爾切奧山曾被稱作埃埃亞(Aeaea,詞中有5個母音,沒有輔音)。神話中認為這里是女巫瑟茜的家。另外兩個只有母音構成的地名分別是夏威夷的艾耶亞(Aiea)鎮和瑪奇絲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愛澳(Eiao)。
13.冰川保存了世界上70%到80%的淡水。99%的冰川位於北極和南極。
14.1811年和1812年發生的3次約里氏8級地震,導緻密西西比河水倒流。這些地震還導致田納西州利爾福特湖(Reelfoot Lake)形成。
15。有史以來人類挖的最深洞是俄羅斯的科拉超深鑽井。這個洞深達12261米。俄羅斯出於科研目的挖掘了這口井,從中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其中一項重大發現是大量氫沉積物,這些氫沉積物的量非常大,以至於從該洞挖出的泥漿都與氫沉積物一起「沸騰」起來。
地理趣聞八則
一、國中國
世界上有四個國家的領土被另一個國家的領土所包圍,成為「國中國」。
地處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四周被南非共和國所包圍,面積3.0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20多萬。
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聖馬利諾,國境四周與義大利接壤,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2萬。
位於法國城市尼斯以東,南瀕地中海,三面為法國東南部所環繞的摩納哥公國,是一個風景美麗迷人的小國,面積1.49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
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人。
二、城中城
倫敦市是英國的首都,是世界大都市之一,面積1605平方公里。倫敦城位於大倫敦市的中心地區,全城面積只有1.6平方公里,居民僅有4000多人,是英國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倫敦城在倫敦中心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有自己的市政機構、警察和法庭。它的市長地位比倫敦市政委員會主席的地位還高。在舉行重大典禮時,女王到達倫敦城,也需等候該市長將一柄「市民寶劍」授予她後,方可進城。真可謂「城中城」。
三、海中海
蘇聯中亞一帶的鹹海是一個兩屋海,即在鹹海底300~500米以下又出現了一層海。這層海的海水與白堊沉積混合在一起,它的水略含礦物質,有鹽分。科學家發現,鹹海的地面海與地下海有若干相通之處。地下海每年要供給地面海4~5億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原來天山山脈有幾道暗河直通到鹹海的地下海。
四、湖下湖
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北部的巴羅沃海角上有一個奇妙的湖泊,叫努沃克湖。湖裡的水分為兩層,上層是淡水,下層是鹹水,而且水層之間有明確的分界線。據考證,這兩層不同水質是由海灣造成的。平常,陸地上的冰雪雨水流入湖中,因此比重小而浮在上面。當狂風捲起海水涌進湖裡的時候,由於海水含鹽比重大而沉入下層,形成了奇妙的雙層湖。
五、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休倫湖中,有座面積為2766平方公里的馬尼圖林島,島上有個湖,叫馬尼圖湖,面積106.4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六、島中島
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的湯加共和國的西列島中,有一個島嶼,島上有個湖,湖中有島,島上又有湖,一環套一環,構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島中島」。
七、瀑中瀑
南美洲伊瓜蘇河上的伊瓜蘇瀑布,幅寬4000米,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它被河心岩石分隔為275股小飛瀑,就像被一把大梳子梳過似的。瀑布跌落聲無及25公里,浪花飛濺,形成30~50米高的霧幕,蔚為壯觀。
八、樹中樹
在我國山東省青島太清宮內,有一顆西漢古柏,其上纏著一株凌霄花,形如盤龍,而在古柏中間,又長著一株闊葉喬木--鹽膚木,形成罕見的「三木一體」。
1.熱脹冷縮
地理課上,老師問:「一般物體遇冷得遇熱會有什麼變化?」
學生回答說:「熱脹冷縮。」
老師點點頭說:「對,誰能舉個例子?」
王輝說:「比如夏天很熱,所以白天很長;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 短。這就是熱脹冷縮的緣故。」
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為什麼?
2.地圖上的牛奶
天氣炎熱,媽媽讓王輝把牛奶放進冰箱,王輝卻從書桌里找出一張世界地圖,把它攤開平放在桌上,然後將一瓶牛奶放在地圖的南極地區。
媽媽問:「你為什麼把牛奶放在地圖上?」
王輝解釋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88以下,人們發現幾十年前探險者留下的餅乾和罐頭一點也沒壞。牛奶放在那兒,保險不會壞。比電冰箱溫度低得多。」
3.先與後
一個雷雨的夜晚,閃電過後,接著就是一聲霹雷。
弟弟問:「輝哥。為什麼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呢?」
王輝神氣地說:「這也不懂,因為眼睛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後面,當然是眼睛先看見,耳朵後聽到。」
4.星星到哪兒去了
晚上,天空閃爍著點點繁星。弟弟忽然問:「輝哥,晚上能看到這么多星星,為什麼白天就看不見呢?」
王輝說:「那還不簡單。」他把兩手握拳頭,「這是地球,這是星星,地球一自轉,這星星就繞到地球背後去了,我們怎麼能看見。」
5.下硬雨
從前,有兩個人從沒見過下冰雹,一天,天空忽然下了一場冰雹,他倆都覺得奇怪,一個問:「天上下的什麼?」
另一個說:「天上下的是硬雨。」
6.月亮上多擁擠
地理老師講到月球上的情況時說:「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幾百萬人也是很寬敞的。」
學生楊亮忽然大笑起來。
老師奇怪地問:「你笑什麼?」
楊亮說:「老師,您就沒想到,當月亮變成月芽的時候,住在上面的人該多麼擁擠啊。」
7.是英國倫敦
王輝在公共汽車上,聽見兩人談話。
高個說:「請你給我介紹一下傑克倫敦的情況。」矮個還沒來得及回答。王輝強忍住笑說:「叔叔。不是捷克倫敦,是英國倫敦。」
8.倒掛著
弟弟問:「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們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樣站的?」
哥哥說:「當然是腳踏地,頭朝天的倒掛著。」
弟弟說:「他們怎樣走路呢?」
哥哥說:「他們走路腳一定不能離開地面,否則就會掉下去。」
弟弟說:「幸虧我們是在地球上面。」
9.當沒有太陽的時候
王輝問爸爸:「地球真是繞著太陽轉嗎?」
爸爸說:「當然。」
王輝問:「那麼,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呢?」
10.漢水發源在哪兒?
地理課上老師說:「上節課講了長江的源流概況和它的幾條大支流,誰還記得長江的支流漢水發源在哪兒?」
王輝思想正開小差,沒聽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可老師偏偏叫他回答,王輝急得滿頭大汗。
老師見他悶聲不響,又問:「漢水發源在哪兒?」
「汗水?汗水發源在頭上!」
11.二郎山最高
地理課上,老師講:「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王輝說:「不對。前兩天我聽到一首歌里說:二郎山高萬丈。我一算,一萬丈要有三萬多米,它比珠穆朗瑪峰高多了。」
Ⅷ 7.3地理老師有什麼特點
嚓,老師有點傻,不過7.3同學聰明,地理全校第一偶!這是他小時候的照片……哈哈!
Ⅸ 地理教師要掌握哪些知識
地理教師除了要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和思想教育有關部門的知識,以及寬廣的知識面外,還必須有扎扎實實、一招一式地下功夫練出的基本功。
(1)地理教學語言
①要講普通話現在《國家語言文字》法規定,作為教師必須要講普通話,否則,就是違法。
②要練好口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因而,地理教師要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口才,為上好每堂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③要從頭開始教學語言要從語音、吐字、音兩量、語速、語調、節奏、語氣、邏輯等方面去訓練。
(2)地理板書
板書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提綱挈領地展示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層次。
地理板書要遵循下列原則:
①遵循科學性和系統性原則
②文字簡練准確,字跡工整規范
③版面安排合理,布局美觀恰當
④根據需要,確定板書時間
(3)地理板圖和板化
在地理教學中,板圖和板畫是為了形象地展示地圖、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及其演變過程等,因而,地理教師應熟練掌握板圖和板畫的基本能力,並能夠熟練地與其他教學手段配合使用,而且需服從教學需要進行設計安排。
(4)其他地理教學基本功
①投影幻燈片的製作地理幻燈投影教學,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背景明亮、形象生動的畫面,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教學的需要,自己設計和製作幻燈片。自製幻燈片更具有靈活性和使用性的價值。
②簡易模型製作地理模型是模仿地理事物原型而製作的教具,地理教師應根據學校條件自己製作模型,以應教學之需。
③計算機教學在信息時代,具有條件的老師應掌握多媒體教學和課件製作,以順應時代的發展。
作為地理教師應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做一個合格的地理教師就應具備上述教學基本功。
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水平的高低及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而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又取決於教師的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學習能力指教師在政治業務和文化素質修養中的進步與提高。作為地理教師應時常充實自己,使教學和學習並重。教育科研能力指以教學研究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既教學,又研究,動心動腦,並努力選好自己的研究課題,並創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