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營頂勞改場二大隊的地理位置
① 鶴山市營頂勞改場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打人的
管制比較嚴格,應該不會有打人現象。詳內細了解:容http://www.jiangmen.gov.cn/zxzx/bdzx/201106/t20110630_250779.html
② 泗洪縣有哪些鎮
截至2018年,泗洪縣轄13個鎮(雙溝鎮、上塘鎮、魏營鎮、臨淮鎮、半城鎮、孫園鎮、梅花鎮、歸仁鎮、金鎖鎮、朱湖鎮、界集鎮、太平鎮、龍集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上塘鎮
上塘鎮位於泗洪縣西南部,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面積132.99平方千米。上塘之稱始於唐,地處蘇、皖兩省三縣交界,北與車門相望,東與魏營鎮接壤,南與天崗湖鄉相連,西與安徽省五河縣、泗縣毗鄰。
2、魏營鎮
魏營鎮隸屬於江蘇省泗洪縣,魏營鎮歷史悠久,「曾為三國曹操屯兵處,故得名」。該鎮地處泗洪縣西南崗地區入口處,全鎮人口3.6萬,耕地面積6.8萬畝,面積102平方公里。
3、臨淮鎮
臨淮鎮隸屬於江蘇省泗洪縣,地處洪澤湖西岸,江蘇省泗洪縣城東南,呈半島狀伸入洪澤湖,素有「蘇北第一鄉」的美譽,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螃蟹之鄉」,2002年被授予「中國名鎮」的榮譽稱號,是歷屆舉辦螃蟹節活動主要場地。
4、歸仁鎮
歸仁,又名歸仁集,古為江淮名鎮,是著名的泗州戲之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孔子周遊列國至此,留下「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的名句,歸仁因此而得名。歸仁地處「中國螃蟹之鄉」、「名酒之都」江蘇省泗洪縣西北部,是泗洪縣北大門。
5、朱湖鎮
泗洪縣朱湖鎮位於洪澤湖西岸,西接寧宿徐高速公路,S245省道直接通往縣城,東接泗陽,面積73平方公里,徐洪河、安東河、利民河、利東河等四條流域性河道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蔬菜之鄉、林木之鄉。
(2)原營頂勞改場二大隊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③ 泗陽縣有哪些鎮
泗陽縣轄11個鎮、5個鄉:眾興鎮、愛園鎮、王集鎮、裴圩鎮、新袁鎮、李口鎮、臨河鎮、穿城鎮、張家圩鎮、高渡鎮、盧集鎮、庄圩鄉、里仁鄉、三庄鄉、史集鄉、南劉集鄉、八集鄉;泗陽農場、棉花原種場。
1 眾興鎮(居委會:西康、前進、楊圩、東門、愛園、新村、城中、大慶、西湖、東光、眾東、紅光、五里、東華、運南、周庄、運河、大興、聯合;村委會:顧集、桃源、朱圩、孫李、滾壩、凌城、劉橋、雙渡、史集、民主、程道、姜橋、紅星、賈庄、魏灣、葛集、同興、丁家溝、雙安、東祥、葉庄、朱樓、胡集、陳祠堂、蠶桑、洪南、劉集圩、徐園、來安、姜豐、張束、東和平、東安、葛二、陳大園、村委會:二橋、楊集、界湖、城南、南園、卜湖、龍門、陶圩、姚圩、要武、東風)
2 愛園鎮(居委會:北愛園;村委會:官莊、倪圩、澗河、松張、南崗、史盪、唐圩、洪園、季圩、條河、張唐;試驗分場、園北分場、東園分場、唐樓分場、園南分場)
3 王集鎮(居委會:王集、集東、直屬;村委會:躍進、曙光、花園、劉灘、前胡、劉灣、南圩、武集、魏圩、徐渡、大同、蔣渡、前圩、張壩、板橋、古墩、梨樹、張灣)
4 裴圩鎮(居委會:裴圩、單庄、三和、東高、黃圩;村委會:營頂、陶萬、陳集、和平、陳石、西沙、東沙、新四、東南、砂咀、瓦房、倪東、大眾)
5 新袁鎮(居委會:新集、袁集;村委會:三岔、於灣、新東、馬庄、三徐、白水、馬場、壩頭、河埝、葛圩)
6 李口鎮(居委會:李口、葛庄、其虎;村委會:凌孟、渡口、農李、李庄、吳集、盧塘、八堡、南運河、譚壩、崔陳、燈塔、羅圩、梨園)
7 臨河鎮(居委會:臨河、小店;村委會:胡庄、曹碼、房湖、曹渡、楊工、雲渡、熊碼、沈圩、馮庄、何庄、西稍、王三庄)
8 穿城鎮(居委會:穿城、路東;村委會:靜波、圩河、油坊、新橋、河北、窯灣、河西、磚井)
9 張家圩鎮(居委會:張圩、樹強;村委會:大園、顏圩、王圩、馬泓、小史集、農庄、向陽、金星、集體)
10 高渡鎮(居委會:南王集;村委會:高集、周崗嘴、鎮北、顏勒、南大灘、高渡、吳勒、曹嘴)
11 盧集鎮(居委會:盧集;村委會:薛嘴、鎮東、范家湖、陳窪、郝橋、張顧、成河、新莊、桂嘴、谷嘴、潘集)
12 庄圩鄉(村委會:大樓、河涯、楊劉、紅旗、農科、淮河、水庄、王碼、庄圩)
13 里仁鄉(村委會:幸福、晏錢、丁窯、張鄭、河濱、徐營、朝陽、大庄、朱家圩、紅豆、里仁)
14 三庄鄉(村委會:槐樹、夫廟、團結、楊圩、江渡、費渡、邵道、王口、尤圩、梨園、黃徐、嵇集、畢灘、三庄農場村委會)
15 南劉集鄉(村委會:庄灘、庄黃、河邊、新華、花井、石渡、石圩、趙陳、劉集)
16 八集鄉(村委會:八集、六塘、大石渡、董盪、雙橋、集南、前盪)
17 農場(一居委會、二居委會;建華村委會、建南村委會)
18 棉花原種場(村委會:五堆、老莊、小圩;一大隊、二大隊、三大隊、四大隊、三庄分場)
④ 宿遷泗陽縣有哪些縣.鄉.鎮.村!
泗陽縣轄11個鎮、個鄉、3個街道、2個場。分別為:眾興鎮、臨河鎮、新袁鎮、王集鎮、愛園鎮、裴圩鎮、李口鎮、穿城鎮、張家圩鎮、高渡鎮、盧集鎮、庄圩鄉、里仁鄉、三庄鄉、南劉集鄉、八集鄉;市農場、市棉花原種場;史集街道、城廂街道、來安街道
1996年,劃歸新設的地級宿遷市管轄。1999年底,全縣轄7個鎮、21個鄉,4個場圃。共有607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4839個村民小組。
2000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臨河鄉、城廂鄉、李口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臨河鎮、城廂鎮、李口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0年5月,根據江蘇省相關文件精神,同意撤銷眾興鎮周庄、冷庄、前進、紅光、俞楊、城西、五里、運南、東光、眾東、東華;洋河鎮東圩、大圩、西門、車站、庄西、新化、小街、三葛、平安;王集鎮王集、振興、直屬、集東;新袁鎮袁集、新集、新東、一號;城廂鎮聯合;臨河鎮肖庄、大興、臨河、臨西;倉集鎮倉集;裴圩鎮單庄、裴圩;愛園鎮農牧、愛園;李口鎮李口、其虎、葛庄、安康、楊碼等共43個村委會,設立43個相應的居委會。此外,泗陽棉花原種場增掛原種場第一、第二、第三居委會和小圩、廟東、五堆居委會牌子;泗陽農場增掛農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居委會和建華居委會牌子。
2000年5月,泗陽縣對行政區進行調整:經省政府批准,桃源鄉、史集鄉撤銷並入眾興鎮,葛集鄉撤銷並入來安鄉,魏圩鄉撤銷並入王集鎮,黃圩鄉撤銷並入裴圩鎮,屠園鄉前行、馮橋、解放、沙圩、西俞、二庄、周石七個村歸洋河鎮管轄,林柴場並入中揚鎮,果樹實驗場並入愛園鎮。
2000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中場鄉、穿城鄉、高渡鄉、鄭樓鄉、張家圩鄉、盧集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中揚鎮、穿城鎮、高渡鎮、鄭樓鎮、張家圩鎮、盧集鎮,實行鎮管村體制。2000年底,泗陽縣轄15個鎮、7個鄉。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同意將泗陽縣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西南五大重鎮給宿遷市宿城區管轄。2004年底,泗陽縣轄12個鎮、6個鄉、2個場。
2005年8月,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調整泗陽縣城區行政區劃,撤銷城廂鎮、來安鄉,將其劃歸眾興鎮,全縣設11個鎮、5個鄉、2個場、260個村(居)委會。
⑤ 廣東省江門鶴山市監獄營頂勞教所監獄長陳明宇的聯系方式
江門監獄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廣東省鶴山市宅梧鎮營頂
郵政編碼:529732
辦公專時間:上午:8:30—屬12:00;下午:14:30-17:30
辦公室電話:0750——8638323
傳 真: 0750——863831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⑥ 莘庄有什麼好逛的
莘庄地區位於上海西南,毗鄰上海虹橋機場,30分鍾可達浦東國際機場。鎮域內地鐵、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目前亞洲第一的莘庄公路立交橋等構成了較為發達的交通網路,使莘庄成為人流、物流十分便捷的地區。 土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周邊與梅隴、七寶、顓橋相鄰,是閔行區政府所在地,也是閔行區行政和文化、公共活動中心所在地,輻射和影響范圍較廣。軌道交通一號線、外環線、莘奉金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莘閔輕軌縱橫貫穿,是上海西南新興城區至市中心區的交通樞紐,也是上海至鄰近省市的交通進出要道。同時,鐵路、高速公路、外環線、滬閔路又把莘庄地區分割為老鎮區、上海莘城等四大塊。由於城市大規模交通設施建設和房產開發,莘庄地區成為上海人口導入的主要區域之一。
歷史沿革
莘庄鎮因跨莘溪而得名。莘庄地區在南朝(公元420-589年)已有墓葬,成陸年代當在六世紀以前。南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鎮上已建有施水庵,俗稱草庵。施水庵原在鎮南南柵口以南約200米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築滬杭鐵路,南柵口外設莘庄車站,庵址首當其沖,經鎮上紳商同意,旋將施水庵南遷1公里,與春申庵合並。現兩庵均湮沒,迄今已歷七百多年。
莘庄自南宋至民國二年(1913)一直隸屬於華亭縣。民國三年(1914)華亭、婁縣兩縣合並為松江縣後,莘庄隸屬松江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劃歸上海市二十六區,翌年二十六區改名龍華區。1949年5月15日莘庄解放,由松江縣接管,設立莘庄鄉人民政府,同年7月歸屬上海市龍華區。1951年7月,莘庄鄉分兩鄉(莘北、莘南)一鎮(莘庄鎮)。1956年2月,兩鄉一鎮又並為莘庄鄉隸屬西郊區。1958年7月撤銷西郊區,並入上海縣。同年9月21日,成立七一人民公社,莘庄鄉編為第三大隊。1961年8月,第三大隊及第二大隊部份地區從七一人民公社劃出,組成莘庄人民公社。1965年,建立莘庄城鎮工作組。196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莘庄鎮為縣屬城鎮,脫離公社,成立莘庄鎮人民政府。
交通地理位置優越
莘庄鎮毗鄰上海虹橋機場,距上海關港深水碼頭僅6公里,30分鍾可達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地鐵一號線和莘閔軌道交通線在莘庄交匯,滬杭、滬寧、莘奉金高速公路和以目前亞洲第一的莘庄公路立交橋為樞紐,滬閔高架直通市中心,以及途經莘庄的滬杭鐵路、南莘鐵路等構成了較為發達的交通網路,使莘庄成為人流、物流十分便捷的地區。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近年來,莘庄鎮結合老鎮區改造和區府「一線四點」景觀建設,投入了上億元加強以城區道路為主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地區內水、電、煤氣、網路通訊等城市公用設施發展迅速,城區內污水已全部統一納管處理。以城市化帶動現代化,城市的形態和功能在不斷形成和完善。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莘庄鎮以水環境整治、綠環境建設為重點,加快實施城中村改造和老住宅小區平改坡工程,使城鎮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優化。
先後對橫瀝港、莘浜河、團結河、廟涇港等城區河道進行了包括水質改善、生態休閑、景觀功能改善等內容的整合整治,成為人水親和、城水相映的新景觀。
鎮區內有以梅花享譽滬上的莘庄公園、上海莘城中央公園二座,母親林、橫瀝港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綠地14處,全鎮綠化總面積485.3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8.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7平方米。作為閔行區的中心城鎮,為全區創建成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國家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聯合國迪拜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