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系統在林業中的應用案例

地理信息系統在林業中的應用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2-28 10:26:33

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有哪些

GIS 的應用領域
地理信息系統在最近的30多年內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加測繪、應急、石油石化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以下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分別回答了在各自領域內的作用
◆ 資源管理 (Resource Management)
主要應用於農業和林業領域,解決農業和林業領域各種資源(如土地、森林、草場)分布、分級、統計、制圖等問題。主要回答「定位」和「模式」兩類問題。
◆ 資源配置 (Resource Configuration)
在城市中各種公用設施、救災減災中物資的分配、全國范圍內能源保障、糧食供應等到機構的在各地的配置等都是資源配置問題。GIS在這類應用中的目標是保證資源的最合理配置和發揮最大效益。
◆ 城市規劃和管理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空間規劃是GIS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城市規劃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如何保證綠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證學校、公共設施、運動場所、服務設施等能夠有最大的服務面(城市資源配置問題)等。
◆ 土地信息系統和地籍管理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adastral Applicaiton)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質變化、地塊輪廓變化、地籍權屬關系變化等許多內容,藉助GIS技術可以高效、高質量地完成這些工作。
◆ 生態、環境管理與模擬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Modeling)
區域生態規劃、環境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削減分配的決策支持、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環保設施的管理、環境規劃等。
◆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
解決在發生洪水、戰爭、核事故等重大自然或人為災害時,如何安排最佳的人員撤離路線、並配備相應的運輸和保障設施的問題。
◆ 地學研究與應用 (Application in GeoScience)
地形分析、流域分析、土地利用研究、經濟地理研究、空間決策支持、空間統計分析、制圖等都可以藉助地理信息系統工具完成。
◆ 商業與市場 (Business and Marketing)
商業設施的建立充分考慮其市場潛力。例如大型商場的建立如果不考慮其他商場的分布、待建區周圍居民區的分布和人數,建成之後就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市場和服務面。有時甚至商場銷售的品種和市場定位都必須與待建區的人口結構(年 齡構成、性別構成、文化水平)、消費水平等結合起來考慮。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和資料庫功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過程中也可以利用GIS功能進行決策和分析。
◆ 基礎設施管理 (Facilities Management)
城市的地上地下基礎設施(電信、自來水、道路交通、天然氣管線、排污設施、 電力設施等)廣泛分布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且這些設施明顯具有地理參照特徵的。它們的管理、統計、匯總都可以藉助GIS完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選址分析 (Site Selecting Analysis)
根據區域地理環境的特點,綜合考慮資源配置、市場潛力、交通條件、地形特徵、環境影響等因素,在區域范圍內選擇最佳位置,是GIS的一個典型應用領域,充分體現了GIS的空間分析功能。
◆ 網路分析 (Network System Analysis)
建立交通網路、地下管線網路等的計算機模型,研究交通流量、進行交通規則、處理地下管線突發事件(爆管、斷路)等應急處理。 警務和醫療救護的路徑優選、車輛導航等也是GIS網路分析應用的實例。
◆ 可視化應用 (Visualization Application)
以數字地形模型為基礎,建立城市、區域、或大型建築工程、著名風景名勝區的三維可視化模型,實現多角度瀏覽,可廣泛應用於宣傳、城市和區域規劃、大型工程管理和模擬、旅遊等領域。
◆ 分布式地理信息應用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隨著網路和Internet技術的發展,運行於Intranet或Internet環境下的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類型,其目標是實現地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儲和信息共享,以及遠程空間導航等。

Ⅱ 求地理信息系統生活中的實例~~

金土工程」是國土資源部這幾年工作的重點。「金土工程」指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通過建立結構完整、功能齊全、技術先進並與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國土資源信息系統,來帶動國土資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形成完整的國土資源信息化體系。
為促進國土資源地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建設用地申報審批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增強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實現信息的社會共享與服務,限制各種違法行為,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浙江省國土局決定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流程圖

目標:省市縣縱向共享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的總體目標是:

根據建設用地管理現狀,分別設計省、市、縣三級內部使用的建設用地審批公文流轉系統,實現建設用地審批信息的錄入、處理、存儲、分析、查詢、輸出、傳遞和管理的智能化,並可方便地調用相關圖形進行輔助審查。

在國土資源信息網的基礎上,建設連接省、市、縣三級試點單位的國土資源系統內部的縱向網,實現用地審批信息共享、數據快速上報下傳、均衡負荷及分布處理,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用地信息的網上發布,從而提高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社會公眾形象。

最後,在試點單位投入運行後的未來兩三年內,系統將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真正實現上聯國土資源部,下聯市、縣國土地資源局的多級建設用地申報審批管理運轉體系。

結構:三層體系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框架採用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基礎平台(DAP)和數慧地理信息平台(DGP)實現系統建模、數據共享和互操作,基於業界標準的三層體系結構。採用這種體系結構無論從平台的角度還是從開發的方面,均是一個結構靈活,便於調整的應用體系。

表示層

在浙江省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中,表示層提供用戶服務,通過可視化的用戶界面表示信息和收集數據,是用戶使用應用系統的介面。表示層使用基於ArcGIS Engine(ArcObjects)開發的DGP/Dist-Map作為用戶的地圖表現界面,文本、報表等業務信息通過組件提供,整個客戶端軟體風格遵循於MS Office界面風格,兼顧用戶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及專業應用要求顯示業務信息,收集客戶數據;系統的伺服器端負責處理客戶通過客戶端發出的各種數據請求,專項數據分析處理則實現分布式處理。

業務層

業務層是實際業務規則的執行部分。業務層通過將正規的過程和業務規則應用於相關數據來實現客戶通過表示層發出的業務請求。在此三層體系框架中,專有的GIS模塊在業務層中使用COM+和Web Service技術。

數據層

數據層是空間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存放地。通常數據層使用一個空間數據引擎(如ESRI的ArcSDE)來實現空間數據的集中管理,同時使用一個關系型資料庫來實現數據的存儲,數據集中管理,實現業務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災難防護。

功能:管理審批同步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的功能包括:

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實現建設用地從預審、農轉用審批到具體供地的整個過程,提供所有業務流程的數據輸入、加工、流轉、數據輸出等基本功能。

農轉用指標管理,該部分功能是建設用地審批業務和規劃指標間的主要關聯紐帶,從中可以實現計劃指標的下達,查詢計劃指標、折抵指標、周轉指標的下達情況(數據來源)、使用情況和結余情況,輔助規劃審批,並實現省、市、縣三級指標庫的統一管理,使建設用地審批在各個級別實現數據基礎的一致。

數據外部交換功能,實現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內部的業務數據上報和審批、下遞(包括業務所涉及的圖形數據),為數據的同步提供技術保障。

GIS圖形數據管理,提供和建設用地相關圖件的入庫、查詢、圖屬關聯定位、輸出,以及基於圖形的基本統計分析功能。

GIS輔助決策功能,通過建設用地項目的相關圖件(勘測定界圖)和基礎圖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的分析,得出數據和調查數據進行比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數據。

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實現對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業務的管理,記錄申請及驗收批準的數據,並通過和指標庫的關聯實現和建設用地審批業務的聯動。

規劃農保管理,根據建設用地審批的需要對相關的規劃業務數據進行輔助管理,實現規劃項目的錄入、輸出、查詢等。

報表統計、數據備案,統計是國土資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對建設用地審批、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土地利用規劃業務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內容進行統計,生成符合要求的電子報表,並對系統涉及的業務數據進行數據備案,同時提供對業務辦理信息的統計。

OA事務管理,提供業務流轉的基礎平台功能,包括檔案袋收發、流轉、許可權控制、過程查詢、業務督辦等。

系統管理,提供對用戶管理、業務流程管理、表單管理、數據字典維護等功能。

Ⅲ GIS在生活中應用的事例

網路地圖就是(地址查詢、路徑查詢、交通換乘等)
各災害的災害評估

Ⅳ 地理信息系統在地質學上應用

GIS與測繪學和地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地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為GIS中的空間實體提供各種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數;電子速測儀、GPS全球定位技術、解析或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等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動地獲取空間目標的數字信息產品,為GIS提供豐富和更為實時的信息源,並促使GIS向更高層次發展。地理學是GIS的理論依託。有的學者斷言,「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說GIS的興起和發展是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把鑰匙,那麼,信息地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將是打開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門,必將為地理科學的發展和提高開辟一個嶄新的天地」。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

GIS按研究的范圍大小可分為全球性的、區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綜合性的與專題性的。同級的各種專業應用系統集中起來,可以構成相應地域同級的區域綜合系統。在規劃、建立應用系統時應統一規劃這兩種系統的發展,以減小重復很費,提高數據共享程度和實用性。
在配電自動化系統中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個重要內容:由於配電網節點多,設備分散,其運行管理工作常於地理位置有關,引入配電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可以更加直觀的進行運行管理;其內容主要包括:設備管理(FM),是將變電站、饋線、變壓器、開關、電桿等設備的技術數據反映在地理背景圖上;用戶信息系統(CIS),指藉助GIS對大量用戶信息,如用戶名稱、地址、帳號、電話、用電量和負荷、供電優先順序、停電記錄等進行處理,便於迅速判斷故障的影響范圍,而用電量和負荷的統計信息還可作為網路分析的依據;停電管理系統(OMS),是指接到停電投訴後,GIS通過調用CIS和SCADA功能,迅速查明故障地點和影響范圍,選擇合理的操作順序和路徑,顯示處理過程中的進展,並自動將有關信息轉給用戶投訴電話應答系統;另外GIS還可具有輔助配電網發展規劃設計功能等。

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的起步稍晚,但發展勢頭相當迅猛,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是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推廣電子計算機在測量、制圖和遙感領域中的應用。隨著國際遙感技術的發展,我國在1974年開始引進美國地球資源衛星圖像,開展了遙感圖像處理和解譯工作。1976年召開了第一次遙感技術規劃會議,形成了遙感技術試驗和應用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先後開展了京津唐地區紅外遙感試驗。新疆哈密地區航空遙感試驗、天津渤海灣地區的環境遙感研究、天津地區的農業土地資源遙感清查工作。長期以來,國家測繪局系統開展了一系列航空攝影測量和地形測圖,為建立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解析和數字測圖、機助制圖、數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和使用也同步進行。1977年誕生了第一張由計算機輸出的全要素地圖。1978年,國家計委在黃山召開了全國第一屆資料庫學術討論會。所有這些為GIS的研製和應用作了技術上的准備。
第二是試驗階段。進入80年代之後,我國執行「六五」、「七五」計劃,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很快對「信息革命」作出熱烈響應。在大力開展遙感應用的同時,GIS也全面進入試驗階段。在典型試驗中主要研究數據規范和標准、空間資料庫建設、數據處理和分析演算法及應用軟體的開發等。以農業為對象,研究有關質量評價和動態分析預報的模式與軟體,並用於水庫淹沒損失、水資源估算、土地資源清查、環境質量評價與人口趨勢分析等多項專題的試驗研究。在專題試驗和應用方面,在全國大地測量和數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礎上,建成了全國1:100萬地留資料庫系統和全國土地信息系統、1:4見萬全國資源和環境信息系統及1:25o萬水土保持信息系統,並開展了黃土高原信息系統以及洪水災情預報與分析系統等專題研究試驗。用於輔助城市規劃的各種小型信息系統在城市建設和規劃部門也獲得了認可。
在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得到很大發展。在國內召開了多次關於GIS的國際學術討論會。1985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1988年和1990年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先後建立了「信息工程專業」和「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我國許多大學中開設了rs方面的課程和不同層次的講習班,已培養出了一大批從事GIS研究與應用的博士和碩土。
第三是GIS全面發展階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來,我國的GIS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走上了全面發展階段。國家測繪局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數字化測繪信息產業。1:100萬地圖資料庫已公開發售,衛:25萬地圖資料庫也已完成建庫,並開始了全國1石萬地圖資料庫生產與建庫工作,各省測繪局正在抓緊建立省級1:1萬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應用從典型試驗逐步走向運行系統,這樣就可保證向GIS源源不斷地提供地形和專題信息。進入90年代以來,沿海、沿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土地的有償使用和外資的引進,急需GIS為之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用於城市規劃、土地管理、交通、電力及各種基礎設施管理的城市信息系統在我國許多城市相繼建立。
在基礎研究和軟體開發方面,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關計劃中,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綜合應用」列入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在該項目中投入相當大的研究經費支持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單位開發我國自主版權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GIS基礎軟體與國外的差距迅速縮小,涌現出若干能參與市場競爭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如GeoStar, MapGIS, OityStar, ViewGIS等。在遙感方面,在該項目的支持下,已建立全國基於IK4遙感影像土地分類結果的土地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國家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

Ⅳ 那裡能下到關於林業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

4月7日 19:49 你可以問問南京農業大學的土壤學,他們有地理信息系統這個方向,應該還有名額。

Ⅵ 地理信息系統目前主要應用到哪些領域

GIS 的應用領域
地理信息系統在最近的30多年內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加測繪、應急、石油石化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以下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分別回答了在各自領域內的作用
◆ 資源管理 (Resource Management)
主要應用於農業和林業領域,解決農業和林業領域各種資源(如土地、森林、草場)分布、分級、統計、制圖等問題。主要回答「定位」和「模式」兩類問題。
◆ 資源配置 (Resource Configuration)
在城市中各種公用設施、救災減災中物資的分配、全國范圍內能源保障、糧食供應等到機構的在各地的配置等都是資源配置問題。GIS在這類應用中的目標是保證資源的最合理配置和發揮最大效益。
◆ 城市規劃和管理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空間規劃是GIS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城市規劃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如何保證綠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證學校、公共設施、運動場所、服務設施等能夠有最大的服務面(城市資源配置問題)等。
◆ 土地信息系統和地籍管理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adastral Applicaiton)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質變化、地塊輪廓變化、地籍權屬關系變化等許多內容,藉助GIS技術可以高效、高質量地完成這些工作。
◆ 生態、環境管理與模擬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Modeling)
區域生態規劃、環境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削減分配的決策支持、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環保設施的管理、環境規劃等。
◆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
解決在發生洪水、戰爭、核事故等重大自然或人為災害時,如何安排最佳的人員撤離路線、並配備相應的運輸和保障設施的問題。
◆ 地學研究與應用 (Application in GeoScience)
地形分析、流域分析、土地利用研究、經濟地理研究、空間決策支持、空間統計分析、制圖等都可以藉助地理信息系統工具完成。
◆ 商業與市場 (Business and Marketing)
商業設施的建立充分考慮其市場潛力。例如大型商場的建立如果不考慮其他商場的分布、待建區周圍居民區的分布和人數,建成之後就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市場和服務面。有時甚至商場銷售的品種和市場定位都必須與待建區的人口結構(年 齡構成、性別構成、文化水平)、消費水平等結合起來考慮。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和資料庫功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過程中也可以利用GIS功能進行決策和分析。
◆ 基礎設施管理 (Facilities Management)
城市的地上地下基礎設施(電信、自來水、道路交通、天然氣管線、排污設施、 電力設施等)廣泛分布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且這些設施明顯具有地理參照特徵的。它們的管理、統計、匯總都可以藉助GIS完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選址分析 (Site Selecting Analysis)
根據區域地理環境的特點,綜合考慮資源配置、市場潛力、交通條件、地形特徵、環境影響等因素,在區域范圍內選擇最佳位置,是GIS的一個典型應用領域,充分體現了GIS的空間分析功能。
◆ 網路分析 (Network System Analysis)
建立交通網路、地下管線網路等的計算機模型,研究交通流量、進行交通規則、處理地下管線突發事件(爆管、斷路)等應急處理。 警務和醫療救護的路徑優選、車輛導航等也是GIS網路分析應用的實例。
◆ 可視化應用 (Visualization Application)
以數字地形模型為基礎,建立城市、區域、或大型建築工程、著名風景名勝區的三維可視化模型,實現多角度瀏覽,可廣泛應用於宣傳、城市和區域規劃、大型工程管理和模擬、旅遊等領域。
◆ 分布式地理信息應用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隨著網路和Internet技術的發展,運行於Intranet或Internet環境下的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類型,其目標是實現地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儲和信息共享,以及遠程空間導航等。

Ⅶ 地理信息系統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是哪些

農業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應用在以下方面:
(1)農業資源管理主要解決農業和林業領域各種資源專(如土屬地、森林、草場)的分布、分級、統計、制圖等問題。
(2)土地信息系統和地籍管理其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性質變化、地塊輪廓變化、地籍權屬關系變化等許多內容。
(3)生態、環境管理與模擬其主要為區域生態規劃、環境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削減分配的決策支持、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環保設施的管理、環境規劃等。
(5)農業基礎設施管理農業生產的地上地下基礎設施(電信、灌溉設施、道路交通、天然氣管線、電力設施等)廣泛分布於農村的各個角落,它們的管理、統計、匯總都可藉助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完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Ⅷ 地理信息系統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主要有哪些途徑

一般的計算抄機應用系統只是管理屬性數據,而地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硬體、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地球表層空間中的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存儲、管理、運算、模擬、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與一般的資料庫系統最大的區別是地理信息系統是:它在一般資料庫的功能上能夠對現實的地理空間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分析、模擬等操作,它能夠實現地理實體與資料庫中數據的對應。

Ⅸ GIS在林業中的應用

移動復GIS,在林業管理中應用比較有制前景,比如林業數據的採集、林業人員的跟蹤管理、林業消防等。國內移動GIS軟體平台提供商,跬步科技http://www.creable.cn 在該領域提供了完善的開發平台和解決方案

Ⅹ 地理信息系統在測繪領域有哪些應用

GIS 的應用領域 地理信息系統在最近的30多年內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加測繪、應急、石油石化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