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
❶ 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有哪些
軟體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操作系統軟體 、資料庫管理軟體 、系統開發軟體 、GIS 軟體,等專等。屬 GIS軟體的選型,直接影響其它軟體的選擇,影響系統解決方案,也影響著系統建設周期和效益。
地理信息系統是能提供存儲、顯示、分析地理數據功能的軟體。主要包括數據輸入與編輯、數據管理、數據操作以及數據顯示和輸出等。作為獲取、處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間數據的重要工具、技術和學科,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迅猛發展。
(1)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擴展閱讀
開發方法:
1、集成式GIS,優點是各項功能已形成獨立的完整系統;缺點是系統復雜、龐大,成本較高,並且難於與其他應用系統集成。
2、模塊化GIS,具有較強的工程針對性,便於開發和應用。
3、組件式GIS,具有標準的組件式平台,各個組件不但可以進行自由、靈活的重組,而且具有可視化的界面和使用方便的標准介面。
4、WebGIS,未來的WebGIS將是基於COM/AetiveX或COBRA/Java開發的分布式對象GIS系統。
❷ 有很多人把「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這個作為研究方向,想了解這個方向具體包括哪些范疇要不要編程
都說了系統開發了,那當然是要寫點程序的。現在經常有人問」要不要編程專「,這個問題肯定是屬出自一個不會編程的人口中。如果你是學地理的,這能理解。你要是學計算機的,我就不浪費口舌了。
至於包括那些范疇,看題目就看得出來: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應用。每個名詞都是一個領域。
❸ 基於組件式GIS的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
王 軍
(重慶市土地勘測規劃院,重慶,400020)
摘要:通過探討系統總體設計、資料庫設計、功能實現等問題,闡述了系統的開發環境、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探索了土地管理資料庫、土地儲備基礎信息系統、土地儲備應用系統等子系統的建立思路,為土地儲備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空間化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基於組件式GIS的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的整體設計,將為提高土地儲備管理的效率提供借鑒。
關鍵詞: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組件式GIS
1 引 言
土地儲備是政府主導城市土地市場的一種手段和運作模式,通過統一征地、統一收購、統一儲備、統一出讓、統一地價管理,調控土地一級市場,從而實現對土地出讓權的管理和監測。通過儲備制度的實施,政府可以按照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收購儲備土地,按計劃進行土地供應,保障規劃計劃的實施,增加土地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保障社會經濟平穩發展。近年來,隨著「數字國土」、「金土工程」的實施,土地儲備管理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基礎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與共享,信息的深層挖掘,對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地管理在許多領域研究的問題都與地籍的空間運動過程有關,帶有明顯的三維空間性質,空間數據分布相當復雜,對空間信息的管理與分析則正是地理信息系統的優勢,因此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管理行業中發展很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組件式GIS (COMGIS)是指採用了面向對象技術和組件式軟體的GIS功能控制項,它可以很方便地嵌入到MIS工具中,根據應用的需要,應用計算機高級編程語言和開發工具,把組件所提供的各種功能模塊組合在一起,開發出符合自己專業特色的界面和功能。同時,還可以將大量非GIS應用的數學功能集成到GIS應用系統中,豐富GIS的應用領域,提高GIS的功能,實現用戶多元化的需要,開發既具有地理信息系統強大的空間分析和處理功能又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的專門GIS系統。因此,基於組件式GIS的開發成為GIS應用系統開發的趨勢。
本文以重慶市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為例,對基於COMGIS的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的整體設計、技術實現及系統模塊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
2 系統設計
當前傳統的土地儲備管理手段落後,數據傳輸效率低下,查詢和維護困難,採用先進的COMGIS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結合土地儲備管理的實際應用,設計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簡便的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力圖從根本上給管理職能部門對其所轄區域和所涉及的業務的數據統計、管理、驗收、效益分析、項目立項、資金投入等各項工作提供現代的管理手段和信息交流平台,使有關管理人員從煩瑣、龐大的數理統計中解脫出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實現「管理現代化,辦公自動化,數據信息化」。
2.1 系統總體設計
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實現對全市土地儲備信息的存儲、管理和分析處理,包括地塊基本信息存儲(地塊編號、名稱、批准文件、面積、地塊圖等)、項目情況(項目名稱、批准文件等)、產權變更(儲備主體、地籍情況、徵用、轉讓、出讓等)、資產(基準地價、地級等)、整治情況、資金流(缺口資金、抵押、收益金等)。通過對以上數據有效統計分析、查詢,為進一步合理組織全市下一步土地儲備工作的策略提供數據基礎,同時引入有效的工作流控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有效控制和保證土地儲備健康、合理、合法進行。
該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資料庫、土地儲備基礎信息系統、土地儲備應用系統。資料庫是整個系統的基礎,提供數據支持;基礎信息共享系統用來維護資料庫的安全,並管理用戶,對整個系統提供安全保證,同時為整個土地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介面;應用系統提供具體的應用功能,滿足土地儲備管理工作中項目管理、資金分析、地塊管理等實際需求。系統總體結構圖如圖1。
圖1 系統總體結構圖
2.2 系統建設目標
該系統所要完成的目標如下:
(1)建立土地儲備基礎資料庫和文檔庫,建立涉及面廣、種類齊全、數據結構復雜的資料庫,涵蓋絕大部分現有存儲地塊信息、資金信息等,為決策支持提供准確的數據基礎。
(2)實現數據的靈活修改和更新功能,將每一個儲備地塊的變更,實時、詳細地存儲到資料庫中,並實時更新資金等數據。
(3)項目和資金查詢功能 建立方便實用的多種查詢方式,可以按照存儲地塊查詢,也可以按照資金情況進行查詢。
(4)資金分析功能 通過對存儲地塊的管理,分析地塊的出讓、征地、整理等涉及的資金出入,迅速做出以整體、以不同公司、以不同項目等為方式的資金分析,得出准確的資金平衡狀況。
(5)強大的報表和地圖列印功能 對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列印出詳細的報表和位置圖。
2.3 資料庫設計
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加工、處理的對象,是信息的來源和依據。全面、准確的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發揮它強大功能的保證,數據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的成敗。該系統採用空間資料庫和非空間資料庫統一存儲、集中管理的方式。依照ESRI 的Geodatabase數據模型,以關系型資料庫(RDBMS)為基礎,由空間資料庫引擎SDE提供資料庫服務模塊,建立分布式資料庫平台。
土地儲備空間資料庫的建設以國家制定的不同比例尺、不同來源的數據規范為基準,建立土地儲備專題地圖和數字高程圖。空間資料庫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基礎地理信息電子地圖、土地儲備基礎電子地圖、土地儲備專題電子地圖等。土地儲備空間資料庫主要完成與土地儲備業務相關的地圖數據的存儲和管理,空間分析和查詢,地圖的變換、查詢、整飾、輸出等功能。
土地儲備非空間資料庫是實現存儲、分析、統計、評價、查詢、更新、屬性制圖等功能的基礎,也是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具備土地儲備資料庫結構操作、屬性資料庫內容操作、數據的邏輯運算、屬性數據的檢索、從屬性到圖像的查詢、屬性數據報表輸出等功能。
操作者可以隨意地提取資料庫中的任何數據參與數據處理、制圖、分析評價,充分發揮資料庫中數據的價值,提取得到的數據及分析、評價的結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功能。土地儲備非空間資料庫管理的設計需要具備資料庫結構操作、屬性數據輸入、資料庫的操作、屬性數據的查詢統計及報表的輸出等功能。
2.4 功能模塊設計
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是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主題圖製作、用戶管理等於一體的管理信息系統,各個功能都有對應的功能模塊。其中,核心業務功能模塊有四個:項目管理模塊、儲備地管理模塊、資金分析模塊、查詢和報表列印模塊。
項目管理模塊實現項目各屬性的輸入和存儲管理功能。通過表單的輸入,將項目屬性存儲到資料庫中;儲備地管理模塊實現儲備地屬性的管理,主要完成儲備地的征地、出讓、資金流等業務,將涉及的數據存儲到資料庫中;資金分析模塊通過處理以上兩個模塊輸入的數據,分析資金情況,該模塊可按照不同公司、不同項目等方式進行分析,也可以按照整體的土地儲備情況進行分析;查詢和報表列印模塊對查詢所得的項目或土地情況,列印出資金錶和查詢結果等。
3 技術實現
3.1 COMGIS 技術特點及軟體開發平台
COMGIS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軟體工程技術,它強調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重用不同軟體開發人員的開發成果,是提高GIS應用系統開發效率和縮短開發周期的首選。MapObjects是ESRI為GIS系統開發者推出的基於COM技術的地圖應用組件,它包括一個ActiveX地圖控制項(Map)和40 多個OLE對象,它適用於工業標准程序開發環境。利用MO可以很方便地開發出系統開銷小的應用程序,或者在現有的應用程序中集成GIS功能。
在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選用面向對象的地理信息系統組件MapObjects實現地理信息功能,採用支持面向對象的Visual C+ +為開發工具。MapObjects可以方便的嵌入到Visual C+ +,對空間信息實現可視化的顯示,並能提供距離量算和面積量算等一些空間分析的功能,實現了屬性數據的統計分析及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互動式查詢,為系統決策提供依據。資料庫平台選用MS SQL Server2000,通過使用空間數據引擎SDE (Spatial Database Engine)來管理資料庫,開發平台採用Visual C+ +,圖2 是Ma-pObjects在VC中類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 MapObjects 的類示例
3.2 系統集成
該系統數據實現集中式、一體化資料庫管理對空間數據的操作和空間分析,通過MapObjects和ArcSDE協同工作,ArcSDE擴展了RDBMS的空間數據處理功能,將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集成到RDBMS中,並由RDBMS統一管理,充分利用了RDBMS的安全性、穩定性、數據一致性等優點,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空間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的統一。
在開發環境VC中,對集成模型組件、GIS組件與其他組件對象進行開發,實現整個管理信息系統。
3.3 系統界面設計和系統運行安全
該系統採用標準的Windows界面操作,以「圖標+滑鼠」為基本的操作方式,以菜單為驅動,讓使用者簡便易學。該系統採用單機版,人機交互的方式,支持Windows 2000以上操作系統。
信息管理系統應具有良好的自我保護和一定的錯誤修復能力,因此,針對不同的業務目的設置不同的用戶許可權,業務操作人員具有對資料庫的修改操作,普通用戶只具有瀏覽許可權。同時,應配備一定的硬體保護措施,比如UPS (不間斷電源)等。
針對我國城市土地儲備管理工作現狀,本文對基於組件式GIS的土地儲備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了設計。該系統主要由資料庫、土地儲備基礎信息系統、土地儲備應用系統3部分組成。數據管理採用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集中管理,由ArcSDE提供空間數據引擎,MS SQL Server 2000提供低層關系型資料庫支持,MapObjects提供應用系統的數據訪問、瀏覽、查詢、編輯等,結合資金分析等專業模塊,進行系統的集成開發。
考慮到未來和其他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的共享和跨平台操作,在今後的研究和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提供數據共享的平台,實現多系統集成。同時引入知識庫和方法庫,提供更加強大的智能決策支持,對未來的土地儲備管理和規劃提供更科學、直觀、快捷、准確的支持。
參考文獻
金正淑,葛華.組件技術的研究與探討.東北電力學院學報,2003,23 (1):51~53
羅予東,陳偉君.組件式GIS的研究與開發.計算機時代,2004,(2):11~13
陳禹.基於MapObjects控制項的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工程,2001,27 (4)
馬友華等.安徽省國土資源資料庫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建立.安徽農業大學學報,30 (3):259~264
陳建傑等.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輔助決策支持系統應用研究.科技通報,21 (5):597~601
陳述彭.不放過對每一塊土地的監管.國土資源信息化,(4):17~19
❹ 吳常信我的地理信息系統是誰開發的
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20世紀60 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交叉邊緣學科。回1963年加拿大測量學家答Roger F. 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並於20實際70年代初研究成功第一個實用意義上的地理信息系統(CGIS),將地圖變成數字形式的地圖,便於計算機分析和處理。此後,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展迅速。
參考資料:看我的用戶名就知道了,呵呵!
❺ 地理信息系統目前主要應用到哪些領域
GIS 的應用領域
地理信息系統在最近的30多年內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加測繪、應急、石油石化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以下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分別回答了在各自領域內的作用
◆ 資源管理 (Resource Management)
主要應用於農業和林業領域,解決農業和林業領域各種資源(如土地、森林、草場)分布、分級、統計、制圖等問題。主要回答「定位」和「模式」兩類問題。
◆ 資源配置 (Resource Configuration)
在城市中各種公用設施、救災減災中物資的分配、全國范圍內能源保障、糧食供應等到機構的在各地的配置等都是資源配置問題。GIS在這類應用中的目標是保證資源的最合理配置和發揮最大效益。
◆ 城市規劃和管理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空間規劃是GIS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城市規劃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如何保證綠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證學校、公共設施、運動場所、服務設施等能夠有最大的服務面(城市資源配置問題)等。
◆ 土地信息系統和地籍管理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adastral Applicaiton)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質變化、地塊輪廓變化、地籍權屬關系變化等許多內容,藉助GIS技術可以高效、高質量地完成這些工作。
◆ 生態、環境管理與模擬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Modeling)
區域生態規劃、環境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削減分配的決策支持、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環保設施的管理、環境規劃等。
◆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
解決在發生洪水、戰爭、核事故等重大自然或人為災害時,如何安排最佳的人員撤離路線、並配備相應的運輸和保障設施的問題。
◆ 地學研究與應用 (Application in GeoScience)
地形分析、流域分析、土地利用研究、經濟地理研究、空間決策支持、空間統計分析、制圖等都可以藉助地理信息系統工具完成。
◆ 商業與市場 (Business and Marketing)
商業設施的建立充分考慮其市場潛力。例如大型商場的建立如果不考慮其他商場的分布、待建區周圍居民區的分布和人數,建成之後就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市場和服務面。有時甚至商場銷售的品種和市場定位都必須與待建區的人口結構(年 齡構成、性別構成、文化水平)、消費水平等結合起來考慮。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和資料庫功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過程中也可以利用GIS功能進行決策和分析。
◆ 基礎設施管理 (Facilities Management)
城市的地上地下基礎設施(電信、自來水、道路交通、天然氣管線、排污設施、 電力設施等)廣泛分布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且這些設施明顯具有地理參照特徵的。它們的管理、統計、匯總都可以藉助GIS完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選址分析 (Site Selecting Analysis)
根據區域地理環境的特點,綜合考慮資源配置、市場潛力、交通條件、地形特徵、環境影響等因素,在區域范圍內選擇最佳位置,是GIS的一個典型應用領域,充分體現了GIS的空間分析功能。
◆ 網路分析 (Network System Analysis)
建立交通網路、地下管線網路等的計算機模型,研究交通流量、進行交通規則、處理地下管線突發事件(爆管、斷路)等應急處理。 警務和醫療救護的路徑優選、車輛導航等也是GIS網路分析應用的實例。
◆ 可視化應用 (Visualization Application)
以數字地形模型為基礎,建立城市、區域、或大型建築工程、著名風景名勝區的三維可視化模型,實現多角度瀏覽,可廣泛應用於宣傳、城市和區域規劃、大型工程管理和模擬、旅遊等領域。
◆ 分布式地理信息應用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隨著網路和Internet技術的發展,運行於Intranet或Internet環境下的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類型,其目標是實現地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儲和信息共享,以及遠程空間導航等。
❻ 地理信息系統考研想考軟體方面的,比如說開發軟體啦!,考什麼比較好呢(請各位大哥推薦個適用的軟體專業
要考軟體開發方向的話你的計算機語言要學的非常好!而且開發方向就業前景也非專常好,現在是屬國內GIS奇缺的就是GIS軟體工程師。
考研的話可以考例如地理信息系統設計、3S綜合開發及應用等方向的,現在有很多大學都開地理信息系統這個專業了,綜合類大學、師范類大學應該都有這個專業。
地方上GIS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有武漢南京等地,你要是考研的話可以留意一下這些地方的大學。比如武大、地質大、南京師范、中科研等。
而且現在GIS涉及的方面非常多遙感方面,GPS方面,測繪、地質方面都有偏向GIS軟體開發的專業。
總之,這個專業前途無限!加油吧!
❼ 地理信息系統(GIS)應用與開發是什麼
應用就是應用相關軟體進行地理數據的收集記錄、分析處理、設計規劃等,開發主要是為企業或者政府開發地理信息系統,便於他們管理。
❽ 關於地理信息系統軟體的開發,什麼平台可以展現自己才能
通用的不都是ArcGIS?
❾ 地理信息系統的社會應用
隨著GIS在決策中的普及,學者們已經開始審議地理信息系統的社會影響。有人認為 ,地理信息的生產、分配、利用和表述的很大程度上與社會環境有關。其他相關議題包括版權、隱私和審查的討論。較為樂觀的GIS社會應用是將它作為一個公眾參與的工具來應用。 規劃 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日前印發了《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目標是到2015年,建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和信息化測繪體系。規劃還提出,爭取把地理信息產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
統計顯示,截至「十一五」末,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值突破1000億元;而到「十二五」末,這一數字有望突破2000億元。倍增的規模將給地理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推進地理信息資源整合
規劃提出,要加快推進地理信息資源整合和數字城市建設。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數字城市建設試點和推廣城市已達130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王春峰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在全國全面推進數字城市建設,力爭完成全部333個地級市和部分有條件的縣級市的數字城市建設。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日前發布的2011年測繪工作要點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快數字城市建設步伐,力爭在2011年完成100個以上、啟動100個以上數字城市建設,使數字城市覆蓋全國2/3以上的地級城市。業內人士指出,基於這樣的建設速度,未來3-5年,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末,公眾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開通並產生重要影響。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天地圖」服務功能延伸到省級和市級,並加大「天地圖」推廣應用工作力度,將其打造成為互聯網內容服務的中國自主品牌。
爭取納入新興產業規劃
規劃還表示將繼續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爭取把地理信息產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鼓勵地理信息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產品在政府投資項目中的應用,努力實現重大測繪工程中國產裝備使用比例超過50%。
規劃還提出,要深入挖掘基於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市場潛力,大幅度提高地理信息服務業務覆蓋范圍和市場盈利水平。其中包括加大地理信息技術與有關技術的集成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地理信息技術和位置服務產品在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智能交通、現代物流等方面的應用;開發基於地理信息的電子游戲產品、地理信息電視頻道以及基於物聯網的位置服務產品等。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多項引導性政策的出台,地理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巡更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存儲、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GIS通常和GPS結合使用。對於大范圍的、露天的巡更巡檢,巡更人員手持GPS巡檢器,實時接收GPS衛星定位消息(時間、經緯度),並按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自動發送或者在特定地點手動發送定位信息到無線通訊前置機。無線通訊前置機在收到定位信息後將數據傳輸到管理系統平台,系統軟體採用GIS電子地圖技術,動態顯示和回放巡檢軌跡,交由GIS分析可得該巡邏點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