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龍水庫地理位置
❶ 泰山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泰山來雄峙於山東中部,源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被譽為「五嶽之首」。
范圍
泰山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
❷ 介紹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
泰山貫穿山東中部,泰安市境內,綿亘於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
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2)泰山天龍水庫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泰山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台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
2、氣候條件
泰山上下的氣候呈垂直變化的特徵十分明顯。山腳1月均溫—3℃,山頂為—9℃,山下7月均溫26℃,山頂為18℃;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為重要景觀之一。
3、水文特徵
泰山山泉密布,河溪縱橫,水資源較為豐富,總儲量達30.4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4.97億立方米,地表水15.46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6.08億立方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山
❸ 泰山的地理位置與范圍
地理位置
泰山抄雄峙於山東中部,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被譽為「五嶽之首」。
范圍
泰山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
❹ 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概況是怎樣的
位於山東省泰安來市中自部,隸屬於泰安市管轄,溫帶季風氣候,地形屬於山地,植被就復雜了,主要還是以山地植物為主。
❺ 泰安的地理位置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地區,北與濟南相依、南與曲阜相連,西以黃河為界、東內以淄博為鄰,現容轄泰山區、岱嶽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區、縣和縣級市,轄區總面積七千多平方公里,以泰山而名!
泰安市區便位於泰山南麓,山與城相連,城與山相依,風景秀麗,人文沉澱厚重,是著名的文化旅遊城市,1982年即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現已形成了「一山、一水、一廟、一園」的旅遊格局。
泰安依靠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採取以泰山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發展策略,從而帶動泰安的整個旅遊業的發展,因此,其旅遊活動也基本上圍繞著泰山而展開,主要有「泰山國際登山節」、「岱廟大型帝王封禪儀式」等表演活動和奇山古松游、國泰民安游、泰山中絡盤道帝王登山游、泰山東路回歸大自然游等系列旅遊活動,精彩迭出。
泰山在其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中,蘊藏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沉澱,與其南面的孔府、孔廟、孔林相連,構成了中華幾千年文化沉澱的集大成之處,二者相互呼應,在中國文化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為扛鼎之尊!
❻ 泰山周邊的地理環境
丘陵形成高低,大小的強烈對比,在視覺效果上顯得格外高大。泰山山脈綿亘200餘公里,基礎寬大,形體集中。基礎寬大便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此所謂「穩如泰山」。
二、豐富的人文地理環境
1、泰山的歷史地理位置
歷史地理位置處於古代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黃河下游。古華夏文明所發源的地區,是一個扇面狀的大三角平原地域。其四面幾乎完全被山和大海所環繞—其北面燕山,南面有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西面有太行山、秦嶺、大巴山,東面是山東丘陵和大海。這個大三角區域,就是中國古史上著名的中州中原地區,亦即古代人心目中所謂『中國』的所在地。泰山不僅位於大三角中心地帶,而且也是三角區中的唯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之山。同時它的周圍土地肥沃,其西為黃河、其北為濟水,其南為淮河、長江。 這里氣候溫潤,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有利於萬物生長發育,成為古人類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及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幾千年以來,這里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泰山周圍地區的古代東夷人,傳說是炎帝的子孫;太行山以西黃河中游的居民,傳說是黃帝的後裔。經夏、商、周三代,炎黃兩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後融為一體,即炎黃子孫。夏初禹分九州,其中冀、 豫、 青、 兗、 徐五州均在此。戰國七雄時,這里有六國之都。泰山成了東方文明的代表,偉大莊重的象徵。
2、泰山的文化地理位置
文化地理位置在東夷文化中心地帶,泰山南麓有大汶口文化,北麓有龍山文化,是齊魯之邦的中心地帶。
3、泰山的交通地理位置
交通地理位置優越,它位於中原地區到山東半島的東西交通和中國東部沿海南北交通的樞紐地帶,與古代中國的都城和經濟發達地區無山地阻隔,通達性好,這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泰山成為五嶽之尊有著重大影響。
三、原始夷人的泰山崇拜
因為農業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水平落後,原始夷人對於大自然的日月山川、風雨雷電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許多現象都無法解釋,便產生了自然崇拜以及其衍生的神靈崇拜。因為泰山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巍峨高聳的形貌,使得原始社會的夷人對其所生活區域最高的泰山產生了泰山崇拜。泰山插入雲層,和天最接近,被認為是接近天神的最佳階梯,泰山又是大地上最大形體,是地只的最合理的居處。當人們觀察到雲能致雨時,又注意到泰山上總是雲霧彌漫,遂誤認為雲氣是生於山的,進入農牧社會後需求降雨時,就要求助於山靈。泰山東夷人自然認為天下的雲雨都自泰山發生。但是崇拜泰山,還有更深的一層意義,他們認為泰山是「地主」(大地的主宰),人死都要土葬,其靈魂都要回歸泰山,屬泰山神管轄。
四、帝王的封禪活動
泰山從遠古的自然崇拜,到帝王的封禪活動,促成了其「五嶽獨尊」的至高無上地位。盡管周朝以後的疆域擴大,超出了三角區,泰山久已非天下之中,而成為天下之東;也早不是域內最高大者,但它仍受到秦始皇以及以後的歷代帝王的崇拜。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按「五行」東方屬於木,按「五常」為仁,按「四時」為春,在八卦中屬震,在「二十八星宿」中為蒼龍。「東」字繁體為「東」 屬會意字。此字從木,日在其中。「木」字在甲骨文中與「桑」字通用,故有日出扶桑之說。「仁」是天地大德,「春」是萬物更生 「震」與「蒼龍」則是帝王出生的騰飛之地。與此同時,各種神話的渲染,使泰山成為全國影響最大的神山。封建帝王的封禪活動報答上蒼後土的功績。古人認為「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天高不可及於泰山」,祈願「天地交泰」。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了。帝王把泰山看作是假「神道設教」來鞏固自己統治的精神支柱;而廣大人民,則把泰山看作是偉大精神、崇高形象的象徵。「重如泰山」、「穩如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等哲理意識深入人心,說明泰山在我國人民精神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
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豐富的人文地理環境造就泰山五嶽獨尊的地位,使泰山古跡遍布,文物薈萃,在漫長的歲月中,滲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從而使泰山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它不愧是東方文化的定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是天然的歷史博物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
❼ 泰山的地理位置
泰山貫穿山東來中部,泰源安市境內,綿亘於泰安市、濟南市之間,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
❽ 泰山登山路線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又名岱山,五嶽之首,主峰海拔1545米,台階6600級。古代許多帝王都在泰山進行封禪活動,秦始皇、秦二始、漢武帝、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乾隆帝等十二個帝王、帝後曾到過泰山。據說漢武帝7次到泰山,乾隆10次到泰山。
第一天
06::00 到達泰安達明堂園,休息一下,解決早飯。
07::30 前到達明堂園附近的天龍水庫
08::30 開始登山(天龍水庫-天井灣-堯觀頂-玉皇頂)
12::30 前到達離山頂最近空軍招待所大院,開始扎營於山的最東面,看日出的最好位置.自行解決中飯。
13::30 中飯後游覽附近的風景,拍日落。
17::00 返回營地燒飯,把大家帶來的菜拿出來,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題青天......,
18::30 酒足飯飽,我們開始殺人、真心話、大冒險,夜深人靜我們看著星空等待流星雨的出現。
第二天
05: 00 起床看日出(泰山絕美的海上日出啊)
08: 00開始邊游邊下山,經過從玉皇頂(1523.7M www.dengshan5.com )向南下,經南天門-天街-十八盤-中天門 -竹林寺-無極廟-黑龍潭-建岱橋檢查站-大眾橋
13: 00大眾橋上車,返程。
❾ 泰山的地理位置 氣候 地形 植被等自然地理概況
1、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中國山東省泰安市境內,海拔高程120-1545m。地質公園由紅門、中天門、南天門、後石塢、桃花峪、徂徠山、蓮花山、陶山8個園區組成,總面積為171km2。
2、氣候:泰山地理位置優越,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有利於萬物生長發育。
3、地形:泰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山區,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東南部為平原。
4、植被:野生植物是泰山植物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目前已知泰山共有野生的高等植物157科、521屬、954種、4亞種、85變種、6變型。
(1)苔蘚植物 根據趙尊田研究,泰山有苔蘚植物30科、67屬、134種、3變種,其中苔類植物8科、10屬、13種、1變種;蘚類植物22科、57屬、121種、2變種。泰山苔蘚植物的垂直分布不明顯,包括土生、石生和樹生三種類型的植物群落,其中以土生和石生為主。區系成分除少量為舊熱帶成分和世界廣布種外,絕大多數為泛北極成分,其中東亞成分又為多數, 歐洲、北美成分較少。
(2)蕨類植物 泰山共有蕨類植物14科、21屬、45種、1變種。
(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泰山共有野生裸子植物2科、2屬、2種,即松科的油松和柏科的側柏。共有野生被子植物111科、431屬、773種、4亞種、81變種、6變型,其中包括雙子葉植物93科、326屬、590種、2亞種、56變種、3變型,單子葉植物18科、105屬、183種、2亞種、25變種、3變型。
從科的大小來看,在種子植物中,含20種以上的科共有8個,依次為禾本科、萄科、豆科、薔薇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蓼科,為泰山植物區系的主要組成者;從屬的大小來說,含6種以上的屬共15個,依次為蓼屬、苔草屬、蒿屬、莎草屬、莧屬、李屬、胡枝子屬、委陵菜屬、鵝絨藤屬、柳屬、楊屬、榆屬、野豌豆屬、葡萄屬和蔥屬。
泰山植物區系的地理成分復雜,具有明顯溫帶性質。北溫帶成分具110屬占總屬31.8%。其優勢種為油松、麻櫟、栓皮櫟等。泛熱帶分布類型的有68屬,佔19.7%;舊大陸溫帶分布具有50屬,佔14.5%;東亞分布33屬,佔9.5%;東亞—北美間斷分布24屬,佔6.9%;溫帶亞洲有11屬,佔3.2%等,中國特有成分有2屬,為青檀屬的青檀和枸桔屬的枸桔,在各地理成分中,溫帶分布屬占總屬數49.4%,具熱帶性質的屬佔25%。
泰山植物區系具有古老性,含世界單種屬11個,如側柏、雪柳、刺楸、桔梗等;含世界少種屬(2—6種)32個,如蝙蝠葛、木通、枸樹、黃櫨等。在泰山落葉闊葉林中,尚有許多古老的木本種類,如木蘭屬、五味子屬、獼猴桃屬、南蛇藤屬、鵝耳櫪屬、胡桃屬、櫟屬、楊屬、柳屬、榆屬、桑屬、萄葡屬等。
泰山栽培的高等植物(指露地栽培者,不包括溫室種類),約有23科、116屬、428種、55變種、20變型。其中,裸子植物3科、17屬、40種;雙子葉植物17科、126屬、339種、54變種、19變型;單子葉植物3科、23屬、49種、1變種、1變型。這些植物對於構成當今的泰山植物系起著重要作用。
❿ 泰山登山的路線
經典路線:
岱廟→紅門→中天門→十八盤→南天門→玉皇頂
適合初次登泰山的人回群,也答適合具有挑戰精神的人群,從這里上泰山幾乎可以領略整個泰山的風景,如果想讓自己的泰山之行不留什麼遺憾,就要一路徒步到玉皇頂,最好不要坐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