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天水郡的地理位置

天水郡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8 00:22:44

『壹』 跪求,天水郡古戰場遺址的具體方位

我家就在天水郡這里 但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天水郡這里有古戰場啊 你說的是不專是古代屬的天水郡?我記得好像是三國以前天水叫天水郡和現在叫天水市是一個意思 三國的時候天水市叫秦州 秦州守將叫姜維 (天水市甘谷縣人 現在甘谷縣城裡有姜維陵墓) 我想你要問的可能是街亭吧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原因就是馬謖街亭失守 街亭古戰場遺址我去過 不過是4年以前了
地點是現在的天水市秦安縣五營鄉那裡 我記得是五營鄉和它後面的一個鄉中間位置 那個鄉的名字我記不起來了 不過你在秦安縣坐班車問問到五營鄉的班車司機 他們都知道的 順便一提 到了五營鄉你可以參觀一下大地灣遺址 是距今8000年以前的人類生活遺址哦 具體的介紹我也忘記了 呵呵 你去了 自己再好好看吧 (*^__^*)

『貳』 古三國時期的天水郡在那

也就是今天的天水郡,大約在天水市秦城區西部!

『叄』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的地理位置

校本部設在原天水一師即秦城區濱河西路26號,分部設在原天水二師即秦城回區長開路45號.
秦州區地處甘肅省答東南部,是1985年天水實行市管縣體制時,在原縣級市基礎上設立的天水市中心區,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肆』 求甘肅天水自然地理概況

天水市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
西通青專海、西藏、新屬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中間。交通及區位優勢天水地處陝、甘、川交界地帶和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的中點,隴海鐵路穿越全境,天水南站(徐蘭高鐵)正在規劃。G30連霍高速在2011年在天水地區全線通車,G7011十天高速列入規劃,G310國道、G316國道橫貫東西,五條省道輻射南北,是西隴海線經濟帶甘肅段的東部起點、隴東南經濟文化物流中心,素有「隴上小江南」的美稱。2003年,全市貨運量佔全省總量的25%,客運量佔全省總量的30%;1998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終列第二位,年均增長8.9%,對周邊地區有一定的輻射力、帶動力,區位優勢明顯。

『伍』 天水一朝的地理

天水,是位於今甘肅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屬地與陝西省接壤。現當代的天水似乎可稱得上清靜無為,以至有些寂寂無名,但在我國家及民族歷史文化中,卻具有非比尋常、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曾煥發出絢爛多姿的風采。天水,是華夏民族發源之地和中華文物發祥之地。伏羲、女媧、炎帝、黃帝皆出生於此。其中伏羲生於古成紀,即今天水市秦安縣境內,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三陽川地區的卦台山,相傳即是伏羲推演陰陽八卦之地。該地四面環山,有大小山頭九個,中間盆地極為平坦且有渭河呈S型穿越而過。天水市西關有「伏羲廟」,距今700餘年,廟內南天殿天花板上繪有完整的64卦及河圖圖形,世所罕見。統一天下的秦人也來自天水。秦人祖先伯益,在此地為舜帝養馬,因馬匹繁殖得快,曾得到舜的封土並賜嬴姓。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給周孝王養馬有功,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即今天水市清水縣一帶)」,這就是秦國的開端。後世,天水地區又多稱「秦州」,即因於此。天水得名則始於漢武帝時期,因此地有「天河注水」的傳說,故將在該地新設一郡名為「天水郡」,後一直沿用至今。天水地區的水質多甜美,富含礦物質等,常飲能令人皮膚細膩潔白,因而天水人有「天水白娃娃」之稱。開創中國歷史黃金時代的大唐李氏也出自天水。李唐自稱漢時名將李廣之後,而李廣即為隴西成紀人(今天水市秦安縣),所以李姓後人輒喜在門楣掛一「隴西旺族」的匾額。但據陳寅恪先生考證,李唐卻極可能出身於胡族。唐時,秦州為西去長安第一大邑。玄奘潛出長安,西行取經,即曾經停天水,留下些許故事。《西遊記》中豬八戒與天水瓜葛最多。八戒出身根紅苗正,為天界天蓬元帥,職權即是管理天河,而天水的「水」正來自天河。八戒犯了作風問題,擼了官職,貶下凡間,入贅高老莊。後來雖被大聖降服,追隨唐僧上西天,但一路上總打著分行李重回高老莊的主意。這高老莊在書中說是在「烏斯藏」,今天水西南即與甘南藏區接壤,考於玄奘西行路線,很可能即在如今天水境內。至宋,天水的尊崇地位達到頂峰,其餘蘊綿延於今。《宋史》稱「天水,國之姓望也」。天下趙姓,皆出於天水。天水現有「天水堂」,為趙姓祭祖之地。因是,金兵南犯,擄走徽欽二帝,徽宗即被封為「天水郡王」,欽宗被封為「天水郡公」。頂著這兩頂帽子,想來這兩位真龍天子更愧對其列祖列宗了。

『陸』 古代天水郡是現代的哪裡

天水郡,古代行政區劃,即今甘肅天水市及所轄兩區五縣:秦州區(秦城區)、麥積區(北道區),武山縣、秦安縣、甘谷縣、清水縣、張家川縣。 秦州區和麥積區是當時最主要的地區。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quot;天水湖"。誰知,這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隴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縣(今通渭縣平襄鎮),領平襄、冀縣(今甘谷縣東)、成紀(今靜寧縣西南)、 獂道(今隴西縣東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開(今天水市北道區南)、綿諸(今清水縣西南)、隴縣(今張家川縣)、街泉(今庄浪縣東南)、戎邑道(今清水縣北)、略陽道(今秦安縣東北)、清水、阿陽(今靜寧縣西南)、勇士(今榆中縣東北)、蘭干(今隴西縣東北)、奉捷16縣。屬涼州。
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漢陽郡,改治冀縣,領11縣,原領冀縣、干襄、成紀、望垣、隴縣、略陽、阿陽、勇士8縣,由隴西郡劃入西縣、上邽2縣,新置顯親縣(今秦安縣西北)。
三國魏復名天水郡,為秦州治。仍治冀縣(今甘谷縣東),領冀縣、顯新(顯親縣更名)、成紀、西縣、上邽、新陽(今天水市北道區西北)6縣。
西晉天水郡,移治上邽縣,領上邽、始昌(廢西縣後另置,今禮縣東北)、新陽(今天水市北道區西北)、顯新(今秦安縣西北)、成紀(今秦安縣境)、冀縣(後廢)6縣。
十六國前趙天水郡領3縣,仍為秦州治所。後趙、前秦,西秦因之。大夏僅領清水一城。
北魏時,天水郡仍治上邽縣,領上邽、顯新、平泉、當亭四縣。仍為秦州治所。西魏因之。北周天水郡領上封、黃瓜2縣。
隋開皇三年(583)廢入秦州。大業五年,(607年),廢州置郡,改秦州為天水郡,治上邽 (今天水市區),領上邽、秦嶺(今天水市北道區)、成紀(今秦安縣西北)、隴城(今秦安縣東北)、清水、冀城(今甘谷縣東)6縣。
唐武德元年(616),改為秦州,天寶元年復天水郡,並為隴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紀縣(今天水市區),領成紀、上邽(今秦安縣西北)、隴城(今秦安縣)、清水、伏羌(今甘谷縣東)、長道(今禮縣東北)6縣。
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復存在了。
天水別稱秦州。秦州之名最早始於魏文帝元年(220年)。
秦的來源是由種植禾(即毛谷)而來的。遠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畜的好地方。居住在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賜嬴姓。到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到孝王贊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張川一帶)"叫"秦地"。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p>
天水是"秦"的發祥地,自三國以來,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嶺、秦州等.
在唐開元盛世,秦州是我國西去長安的一大重鎮,被稱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時。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經,曾途經天水,"過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傳著許多唐僧取經的傳說。唐安史之亂後第四年,杜甫為迴避動亂,也曾毅然棄官,攜帶家小,越隴山,奔到秦州。
開始居住在秦州城東南50里的東柯谷,即現今天水市北道區街子鄉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後移居秦州城內。杜甫三秦州住了三個月,所寫《秦州雜詩二十首》以及由隴入蜀的12首紀行詩,在他一生詩詞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
天水還有一古稱,叫"成紀"。成紀之名,始地西漢,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縣境內,宋時才改移天水。

『柒』 「天水市」跟「天水郡」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天水市是甘肅的一個地級市,這個不用多說你也可以理解。天水郡是天水市區范圍內、偏郊區的一個地名,好比於北京中關村一樣,不是什麼具體的行政級別,只是一個地理標簽而已。
具體位置在天水師范學院附近。

『捌』 古代天水郡包括現在那些地方

西漢元鼎三抄年(前114年),析隴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縣(今通渭縣平襄鎮),領平襄、冀縣(今甘谷縣東)、成紀(今靜寧縣西南)、
獂道(今隴西縣東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開(今天水市北道區南)、綿諸(今清水縣西南)、隴縣(今張家川縣)、街泉(今庄浪縣東南)、戎邑道(今清水縣北)、略陽道(今秦安縣東北)、清水、阿陽(今靜寧縣西南)、勇士(今榆中縣東北)、蘭干(今隴西縣東北)、奉捷16縣。屬涼州
主要包括現在的甘肅天水市及所轄兩區五縣。

『玖』 天水在甘肅的什麼位置

中國歷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於源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是甘肅少有的山青水綠的地方,由麥積山石窟和小隴山植物園、仙人崖、石門與曲溪等景點組成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區內重巒疊翠、山環水繞,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和北國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拾』 天水郡的秦州

天水別稱秦州。秦州之名最早始於魏文帝元年(220年)。
秦的來源是由種植禾(即毛谷)而來的。遠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畜的好地方。居住在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賜嬴姓。到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到孝王贊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張川一帶)叫秦地。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p>
天水是秦的發祥地,自三國以來,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嶺、秦州等.
在唐開元盛世,秦州是我國西去長安的一大重鎮,被稱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時。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經,曾途經天水,過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傳著許多唐僧取經的傳說。唐安史之亂後第四年,杜甫為迴避動亂,也曾毅然棄官,攜帶家小,越隴山,奔到秦州。
開始居住在秦州城東南50里的東柯谷,即現今天水市北道區街子鄉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後移居秦州城內。杜甫三秦州住了三個月,所寫《秦州雜詩二十首》以及由隴入蜀的12首紀行詩,在他一生詩詞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
天水還有一古稱,叫成紀。成紀之名,始地西漢,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縣境內,宋時才改移天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