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的地理位置
① 神木縣的地理環境
神木縣境礦藏資源豐富,有煤、鐵礦、石灰石、料畺石、石英砂等,以原煤儲量最為豐富。
原煤
主要分布在縣境西北部,含煤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總儲量500多億噸,且質地精良,埋藏淺,易開采。
石英砂
主要分布在永興、麻家塔、城關等鄉鎮。屬晚三迭系湖相沉積石英砂岩礦床。為Ⅲ~V級品。地表出露為透鏡體狀,產狀接近水平,一般出露長150~300米,厚5~8米,最厚12.9米,最薄0.3米。1980年底,保有儲量215萬噸。埋深不大,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開采。可製做玻璃、陶瓷品及耐火材料等。
鐵礦
神木縣有66個礦點,主要分布在孫家岔、店塔、大柳塔、麻家塔、永興等鄉鎮。多為窩狀埋藏,在孫家岔鄉劉石畔村有一處為層狀埋藏,厚達1米。有磷鐵礦,褐鐵礦、赤鐵礦3種。平均含鐵量為30%,最高者達60%。
石灰石、料畺石
主要分布在欄桿堡、永興、麻家塔、城關等鄉鎮,儲量較大。可製造電石、鹼、漂白粉、水泥、石灰、石材等。
此外,還有雲母、長石、鋁礬土、耐火材料、瑪瑙等,儲量不多。 神木縣地處丘陵、森林草原向沙漠、乾草原的過渡地帶,基本土壤為風沙土和綿黃土,而且淡栗鈣土和黑壚土同時並存,某些地段呈交錯分布,沿南北方向延伸。
神木縣土壤總面積952.4萬畝,有11個土類,23個亞類,31個土屬,109個土種,其主要土壤類型及分布如下:風沙土457.23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48.01%,主要分布在大保當、爾林兔、大柳塔、中雞、錦界鎮、孫家岔、麻家塔、高家堡、解家堡、西溝等鄉鎮,栗鈣土9.21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0.97%,主要分布在中雞、爾林兔、孫家岔、解家堡、大保當、西溝等鄉鎮;黑壚土6.07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0.69%,分布在神木縣黃土梁峁緩坡埡口山塢、低階平地、渠水盆地邊緣;黃土性土302.04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31.7%,主要分布在大柳塔、欄桿堡、永興、瓦羅、賀家川、太和寨、花石崖、馬鎮、沙峁等鄉鎮;紅土性土91.48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9.61%,神木縣呈零星分布;水稻土0.43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0.05%,主要分布在大柳塔、麻家塔、高家堡、喬岔灘等鄉鎮;淤土26.99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2.83%,主要分布在中雞、大柳塔、高家堡、解家堡、城關、西溝、永興等鄉鎮;潮土9.47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0.99%,主要分布在中雞、爾林兔、大保當、大柳塔、錦界鎮、孫家岔、麻家塔等地;草甸土2.65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0.28%,主要分布在大保當、爾林兔、中雞、解家堡、喬岔灘等地;沼澤土17.92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1.88%,主要分布在大保當、爾林兔、中雞、解家堡、喬岔灘等地;紫色土15.66萬畝,占總土壤面積的1.64%,主要分布在爾林兔、中雞、萬鎮等地;臭柏林土13.2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39%,主要分布在大保當、瑤鎮等地。
② 山西神木縣屬於哪個市
神木市(2017年04月10日撤縣設市)由陝西省榆林市代管。
神木市,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位於陝西省北端,黃河中游,長城沿線,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興縣裴家川鄉相望,西與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當為鄰,南隔黃河與山西省興縣大峪口鄉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的烏蘭木倫廟毗連。
介於北緯38°13′—39°27′、東經109°40′—110°54′之間,市境呈不規則菱形,南北最大長度約141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95千米,總面積7635平方千米,居陝西省內各縣之首。
神木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試點、全國雙擁工作模範縣(市)、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市)、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政務公開示範縣(市)、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
同時也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文明城市、陝西省森林城市、陝西省教育強縣(市)、陝西全民健身示範縣(市)、陝西建設法治政府示範縣(市)、陝西環保模範城市。
(2)神木市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神木歷史沿革
神木市境內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聚居,考古發現,境內石峁遺址是現存史前最大城址,被譽為華夏第一城,或為4000多年前中國北方及黃河流域的文明中心。
地處中原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融合前沿的神木,歷史上一直是守衛中原、抗擊外夷的邊關前哨,素為「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的塞上重地。
道光《神木縣志》記載:「縣東北楊家城,即古麟州城,相傳城外東南約四十步,有松樹三株,大可兩三人合抱,為唐代舊物,人稱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縣,明代尚有遺跡。」秦屬雍州域,唐開元初設麟州,後改為新秦,宋設吳爾堡,金設神木寨,元更名為雲川,至元六年(1269)為神木縣。
2017年4月9日神木撤縣設市獲批,同年7月23日舉行揭牌儀式,標志著榆林市第一個縣級市——「神木市」成立!
③ 神木縣在中國的哪個省
神木縣屬於陝西省。
神木縣位於陝西北部、秦晉蒙三省接壤地帶,黃河攬懷南下、長城橫腰西飛。全市國土總面積達7635平方公里,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市,轄14個鎮6個街道326個行政村,總人口54.2萬。
神木是西北地區縣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0.33億元,增長7.8%;完成財政總收入250.07億元,增長83.2%;地方財政收入71.45億元,增長34.7%;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2784元、13918元,增長7.9%和8.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5.49億元,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92億元,增長11.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1:70.06:28.73,各項經濟社會主要發展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神木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雙擁工作模範縣(市)、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市)、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政務公開示範縣(市)、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同時也是陝西省文明城市、陝西省教育強縣(市)、陝西省環保模範城市、陝西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森林城市。
(3)神木市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神木的旅遊資源
神木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石峁遺址2013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世界十大田野考古新發現和21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石峁皇城台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塞上明珠」紅鹼淖是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4A級景區。這里煙波浩渺、遺鷗飛翔,是全球最大的遺鷗繁殖棲息地。
塞上人文景觀萃集。長城蜿蜒東西、盡攬大漠風光,黃河縱貫南北、穿越秦晉峽谷。雄厚的楊家城、古樸的高家堡古鎮、精美的明清四合院以及險峻的二郎山、雄峙兩河的天台山、松柏森然的西津寺等,構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風景線。
嗩吶、三弦等民間器樂,酒麴、說書等民間文藝,地毯、面花、銅器、鐵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④ 神木在什麼地方
神木來縣位於陝西省北端,地處黃自河中游,長城沿線。北接內蒙古,東跨黃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邊直通寧夏,是晉陝蒙三省交界地帶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史稱「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全縣總面積7635平方公里,居陝西省各縣之首,共轄14鎮5 鄉 !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轄5鎮3鄉和1個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個國有森工企業林業管理局、1個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區管理局、林業管理局和濕地公園均為正處級單位),林地佔85%以上,總人口8萬人。神農架是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制,直屬湖北省管轄,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
⑤ 神木縣在那裡
神木縣在陝西省榆林抄市,位於陝西襲省北部,秦晉蒙三省(區)接壤地帶。
神木縣:隸屬陝西省榆林市,位於陝西省北部,秦晉蒙三省(區)接壤地帶,面積達7635平方公里,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轄15個鄉鎮(辦事處),326個行政村,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百強縣第21位、西北第1位。交通優勢明顯,包茂高速公路、榆商高速、包西鐵路穿境而過;被譽為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的神黃鐵路由神木站向東北經山西省進入河北境內直達滄州市黃驊港出海口。
⑥ 神木在陝西的哪個位置
神木縣位於陝西省北端,地處黃河中游,長城沿線。北接內蒙古,東跨黃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邊直通寧夏,是晉陝蒙三省交界地帶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史稱「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全縣總面積7635平方公里,居陝西省各縣之首,共轄14鎮5 鄉(神木縣轄神木鎮、沙峁鎮、大保當鎮、中雞鎮、爾林兔鎮、大柳塔鎮、孫家岔鎮、店塔鎮、 高家堡鎮、花石崖鎮、萬鎮、賀家川鎮、馬鎮、欄桿堡鎮14個鎮;瑤鎮鄉、解家堡鄉、麻家 塔鄉、喬岔灘鄉、太和寨鄉5個鄉),人口39萬。神木縣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漢始有建制,而後或郡或縣相沿,明英統正八年(公元1453年)稱神木縣至今。神木縣人傑地靈,名揚青史的北宋抗遼英雄楊業父子世代駐守於此,抗擊侵略,雄踞一方,英雄業績,流傳千古。現代革命史上,神木也佔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黨組織,開辟了神府革命根據地,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成長了王瀛、汪銘、張友清、王兆卿、賈拓夫等一批民族英傑。神木更是一塊富饒的土地,縣境內富藏煤炭、岩鹽、天然氣、石油、石英砂、膨潤土、鐵礦、石灰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以煤炭儲量最為豐富,儲煤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9%,已探明儲量500億噸,占神府一東勝煤田總儲量的近1/4。煤層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易開采,且煤質優良,屬「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發熱量),高揮發分弱粘或不粘長焰優質動力環保煤,煤的化學性和熱穩定性好,是優質的動力、氣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開發正如火如荼,共和國新的能源基地將在這里崛起。神木歷史上向有"嚴疆要塞"之稱,為"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兵家必爭之地,名垂青史的"楊家將"即源於此,建功立業。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建立黨組織,1933年建立紅色政權,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過積極的貢獻。縣境內風景名勝眾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灘、楊家城、凱歌樓、紅鹼淖、明長城遺址、天台山等,是陝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時也是國務院公布的對外開放縣之一。神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鐵礦、石灰石、天然氣等。其中煤炭儲量最為豐富,儲煤面積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為500億噸。煤層地質 結構簡單,,埋藏淺,易開采,屬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發熱量、高揮發分弱粘或不粘長焰優質動力環保煤。石英砂探明工業儲量280多萬噸,天然氣、鐵礦、石灰石的儲量也很可觀。作為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神木經過近年來的發展,以煤炭為龍頭,建材、電力、化工為骨乾的地方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縣原煤產量達 3500萬噸,成為全國第一產煤大縣,機焦生產能力達180萬噸,發電廠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玻璃產量達300萬重量箱。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26.5億元,財政收入3.5億元,已躋身陝西經濟十強縣行列。神木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包(頭)-神(木)、神(木)--黃(驊)、神(木)-延(安)三條鐵路在神木交匯,年運力可達8000萬噸。縣境內形成了4條二級公路為主幹,11條縣級公路為骨架,總里程達4300公里的公路網,郵電、通訊事業發達,城區擁有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容量為2.5萬門,無線尋呼、國際、國內行動電話開通運營,金融、購物、餐飲、娛樂服務機構完備。形成了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服務網路。 改革開放,特別是神府煤田開發以來,神木順應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的歷史洪流,依託資源優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大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陝西省第1位。2004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8.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0元。全縣工業超常發展,形成了以煤炭為龍頭,電力、建材、化工為骨乾的地方工業體系;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全縣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城市建設等社會事業日新月異,投資環境大為改善。
⑦ 神木在陝西什麼地方
神木縣位於陝西省北端,地處黃河中游,長城沿線。北接內蒙古,東回跨黃河入山西,西越榆林、答定邊直通寧夏,是晉陝蒙三省交界地帶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全縣總面積7635平方公里,共轄14鎮5 鄉,人口39萬。
陝西省第一經濟強縣
2010中國百強縣第44名
2009中國百強縣第59名
2009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第17名
2009第四批中國金融生態市(縣)
中國首開全民免費醫療第一縣
宋代名將「楊家將」故里
「陝北民歌」源頭
⑧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地理位置的特點及好山好水、飲食文化、名俗風情的特點。
神木位於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交匯之處,其中51%是風沙草灘區,內地勢平坦,49%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容神木縣城位於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交匯處的川道里,神木縣城東是黃土高原的東山,岩石裸露,山頂是黃土,縣城西是毛烏素沙漠,上坡後地勢平坦,神木縣城附近有非常好玩的地方,杏花灘公園東面那條溝里有神木最大的人工森林,呼台溝在神木人眼裡和九寨溝可媲美
⑨ 陝西神木位置
神木縣位於陝西省北端,地處黃河中游,長城沿線。北接內蒙古,東跨黃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邊直通寧夏,是晉陝蒙三省交界地帶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史稱「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全縣總面積7635平方公里,居陝西省各縣之首,共轄14鎮5 鄉(神木縣轄神木鎮、沙峁鎮、大保當鎮、中雞鎮、爾林兔鎮、大柳塔鎮、孫家岔鎮、店塔鎮、 高家堡鎮、花石崖鎮、萬鎮、賀家川鎮、馬鎮、欄桿堡鎮14個鎮;瑤鎮鄉、解家堡鄉、麻家 塔鄉、喬岔灘鄉、太和寨鄉5個鄉),人口39萬。神木縣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漢始有建制,而後或郡或縣相沿,明英統正八年(公元1453年)稱神木縣至今。神木縣人傑地靈,名揚青史的北宋抗遼英雄楊業父子世代駐守於此,抗擊侵略,雄踞一方,英雄業績,流傳千古。現代革命史上,神木也佔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黨組織,開辟了神府革命根據地,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成長了王瀛、汪銘、張友清、王兆卿、賈拓夫等一批民族英傑。神木更是一塊富饒的土地,縣境內富藏煤炭、岩鹽、天然氣、石油、石英砂、膨潤土、鐵礦、石灰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以煤炭儲量最為豐富,儲煤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9%,已探明儲量500億噸,占神府一東勝煤田總儲量的近1/4。煤層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易開采,且煤質優良,屬「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發熱量),高揮發分弱粘或不粘長焰優質動力環保煤,煤的化學性和熱穩定性好,是優質的動力、氣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開發正如火如荼,共和國新的能源基地將在這里崛起。神木歷史上向有"嚴疆要塞"之稱,為"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兵家必爭之地,名垂青史的"楊家將"即源於此,建功立業。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建立黨組織,1933年建立紅色政權,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過積極的貢獻。縣境內風景名勝眾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灘、楊家城、凱歌樓、紅鹼淖、明長城遺址、天台山等,是陝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時也是國務院公布的對外開放縣之一。神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鐵礦、石灰石、天然氣等。其中煤炭儲量最為豐富,儲煤面積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為500億噸。煤層地質 結構簡單,,埋藏淺,易開采,屬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發熱量、高揮發分弱粘或不粘長焰優質動力環保煤。石英砂探明工業儲量280多萬噸,天然氣、鐵礦、石灰石的儲量也很可觀。作為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神木經過近年來的發展,以煤炭為龍頭,建材、電力、化工為骨乾的地方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縣原煤產量達 3500萬噸,成為全國第一產煤大縣,機焦生產能力達180萬噸,發電廠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玻璃產量達300萬重量箱。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26.5億元,財政收入3.5億元,已躋身陝西經濟十強縣行列。神木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包(頭)-神(木)、神(木)--黃(驊)、神(木)-延(安)三條鐵路在神木交匯,年運力可達8000萬噸。縣境內形成了4條二級公路為主幹,11條縣級公路為骨架,總里程達4300公里的公路網,郵電、通訊事業發達,城區擁有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容量為2.5萬門,無線尋呼、國際、國內行動電話開通運營,金融、購物、餐飲、娛樂服務機構完備。形成了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服務網路。 改革開放,特別是神府煤田開發以來,神木順應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的歷史洪流,依託資源優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大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陝西省第1位。2004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8.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0元。全縣工業超常發展,形成了以煤炭為龍頭,電力、建材、化工為骨乾的地方工業體系;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全縣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城市建設等社會事業日新月異,投資環境大為改善。
這樣可以么?
⑩ 神木的地理環境
神木縣 ,陝西省榆林市下轄一個縣城,在陝西省東北部,與內蒙古,山西相鄰。是全國產煤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