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地理位置
Ⅰ 射洪是哪個市
屬於 四川省 遂寧市 管轄 射洪縣 面積1496平方千米,人口104萬。郵政編碼629200。縣人民政府駐太和鎮。
Ⅱ 射洪縣屬於哪個市的啊
遂寧市(四川省)
射洪市,陳子昂故里,四川省轄縣級市,由遂寧市代管。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寧以北,位於成渝經濟區北弧中心。射洪市人民政府駐子昂街道人民街106號。射洪市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里。射洪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截至2019年,射洪市轄21個鄉鎮,2個街道;共有446個行政村(587個自然村),69個社區。截至2017年,射洪市戶籍總人口97.24萬。
(2)四川射洪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1、氣候
射洪市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其氣候特點為雲多霧重、冬暖春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且雨熱同季和夏旱伏旱、秋多綿雨。無霜期長達284天。年平均日照1310.7小時,年平均輻射總量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7.2°C。年降雨量885.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112.3毫米。由於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導致乾旱、洪澇、暴雨時有發生,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大霧、大風、寒潮、霜凍等。
2、水文
射洪市境位於盆中岷、沱、嘉中下游與盆北嘉陵江中下游春季較少水區的分界線上。自然水系以涪江為主幹流,梓江、青崗河、桃花河、富同河為主支流,呈樹枝狀延伸全縣境域。全市還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鋒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民國時期龍寶山設有水位觀測站,1951年1月太和鎮水文站(1967年1月改名射洪水文站),1953年5月天仙寺水文站先後成立,以始有水文觀測資料。涪江發源於松潘縣雪寶頂,經綿陽涪城區、三台縣、射洪市、蓬溪縣、遂寧市船山區、重慶市潼南、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長670公里,流域面積36400平方公里。
Ⅲ 四川射洪是屬於哪個市
去年獨立成市了
之前是屬於遂寧市
Ⅳ 射洪到底是哪個地方的
四川省射洪縣。
Ⅳ 射洪屬於四川哪個區域
四川射洪屬於川中,省上劃分到川東北,但是同時又是成都經濟區
Ⅵ 四川射洪屬於中國什麼方向
這個不是很清楚,幫你頂一下,請其他朋友解答!
Ⅶ 四川射洪在哪
射洪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面積平方公里,人口104萬,是唐代偉大詩人陳子昂的故鄉和唐代聖僧目連故里和目連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名酒沱牌曲酒的出產地。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8.9億元,縣域財政收入實現4.275億元,是四川省丘陵地區經濟發展示範縣。
射洪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活動。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在今射洪設郡,距今已2100餘年。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在此置縣,因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更名射洪,沿用至今。唐代中期,射洪人精湛的釀酒技藝,贏得了詩聖杜甫「射洪春酒寒仍綠」的贊美,射洪境內石油、天然氣、鹽鹵等資源較豐富。目前已成功開采天然氣井3口,實現天然氣自給有餘。
射洪青堤渡,古稱目連故里或目連祖籍,其遺跡尚可追尋。青堤現有唐傳至今的劉氏青堤墓;清朝道光年間的木刻碑及唐聖僧目連故里石碑。木碑刻文:「妻江古鎮集載青堤昔唐聖僧目連故里,迄今瑩墓昭然可考,數百年間跡尤未替……」。石碑是大清光緒28年巡察所立「唐聖僧目連故里」的石官碑。以及傅家行善積德捐資修建的「會緣橋」、「積善橋」的殘橋還存在。還有鎮西劉氏府弟和劉氏四娘居住的花園寺等遺跡。有些地方在解放後雖經多次改建,但其古建築在人們心中的舊貌始終尤存,更有目連救母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射洪工業發展迅猛。1996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沱牌公司,20年前還是一個小作坊,現已躋身國家大型一檔企業行列,佔地12平方公里的沱牌釀酒生態工業園已初具規模。射洪的第二大企業「四川美豐」,1997年在深圳上市,年產尿素已達70萬噸,目前又推出了三聚氰胺、PVC管材等新 產品。佔地2500畝的美豐生態工業園已經開工建設。2001年在上海上市的「華紡銀華」公司,通過整體嫁接和技術改造,使傳統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大小提花成為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努力爭取做大做強的「明珠電力」,企業效益大幅提高。「蜀通公司」、「富士電機」、「天馬玻璃」、「玉牌食品」、「華星硅業」等企業強勢發展,異軍突起。一批民營企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工農業產值比已經達到87:13,工業經濟已經成為全縣經濟的脊樑.。 射洪生態環境良好。城市鄉村,綠樹蔥蘢,森林覆蓋率40.5%,是全國首批造林綠化百佳縣。全縣有耕地67萬畝。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農業復種指數268%。人民渠、前鋒渠、螺引、武引、天仙水輪泵站、洋溪水輪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式控制灌全境,耕地保灌率80%。園區農業、大戶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蓬勃發展。糧食、棉花、生豬、蠶繭質優量大。被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制種基地縣、棉花基地縣、畜肉產量百強縣和省蠶繭基地縣。
射洪基礎設施完善。縣城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非農人口發展到20萬人,休閑廣場、公園、綠地點綴其間,東、西、南、北片區開發熱火朝天,一座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即將崛起。柳樹、金華、仁和等全國、全省重點小城鎮也有相當規模。射洪兩處攔斷涪江建廠發電,裝機總量10萬千瓦;新建成的沱牌熱電廠,新增容量1.2萬千瓦,電力供應富餘,是全國電氣化建設先進縣。射洪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自力更生修建了64公里一級公路,縣鄉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在涪江上建了三座跨江大橋。629個行政村通公路,60%的社通電話,光纖電視入戶率達75%,城鄉固定電話、行動電話達10萬戶,黨政網、網際網路隨時連通「地球村」,今日射洪與世界不再遙遠。
射洪社會事業欣欣向榮。全縣較早地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有全國、全省重點學校5所。射洪中學創國家級示範高中喜獲成功;國家級重點職中—射洪職業中專校,已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示範性職業學校。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縣人民醫院和全國示範中醫院—射洪縣中醫院,使射洪保持著較高的醫療保健水平。射洪有縣科研機構20個,各類科技人員15000人,是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和科技工作先進縣。全縣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11家;華西證券、川財證券設施先進,交易興旺。大型超市、農貿集市遍布城鄉,購銷兩旺。射洪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安居樂業,是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
射洪文化特色鮮明。遠在初唐時期,陳子昂高舉詩歌革新的大旗,開唐詩鼎盛之先河。陳子昂給後人留下了重教興學的風氣和革故鼎新的傳統。目連故里與傳說歷朝歷代其佛家精神深入民心。講求忠、孝、禮、儀精神,劉氏青堤之子大孝目連,表現突出,在佛,在俗廣為傳誦,已有機地溶進了當地的歷史和民眾的生活之中,對中國社會學、文化學、民俗、戲曲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融詩書畫「三色」於一體的國畫家孫竹籬有代表作《貓頭鷹》獻贈一代偉人鄧小平。緊隨其後的「松鶴大師」王辛、「西部虎王」張揚學、「巴蜀奇書」趙敬亭,以及不斷創新的川劇藝術和雜技表演被譽為巴蜀文壇的「射洪現象」。投資1800萬元的射洪體育館,可容納觀眾3000多人。第三屆亞洲男子排球賽等國家級體育賽事在這里舉行。
射洪旅遊資源豐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子昂讀書台,始建於梁代的金華山道觀,省級森林公園平安寨,螺湖、金湖、蒲家浩桃花園、龍泉寨風景區等,構成了富有特色的旅遊勝景。
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擂響了射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進鼓點,必將掀起射洪新一輪的建設高潮!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上級黨政的關懷下,經過全縣人民的拼搏,射洪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Ⅷ 射洪縣屬於哪個地區啊
射洪市,陳子昂故來里自,四川省轄縣級市,由遂寧市代管。[1]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寧以北,位於成渝經濟區北弧中心。射洪市人民政府駐子昂街道人民街106號。射洪市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里。射洪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截至2019年,射洪市轄21個鄉鎮,2個街道;共有446個行政村(587個自然村),69個社區。截至2017年,射洪市戶籍總人口97.24萬。參考資料:網頁鏈接
Ⅸ 射洪在什麼地方
射洪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於北緯30°40′∽31°10′,東經105°10′∽105°39′之間,海拔最高674.4米,最低299米。東靠南充,西鄰成都,南接重慶,北抵綿陽,西晉置縣。
Ⅹ 射洪縣的自然環境
目連文化的發源地
射洪縣青堤鄉青堤渡有「青堤古鎮」之稱,古稱目連故里或目連祖籍,其遺跡尚可追尋。青堤現有唐傳至今的劉氏青堤墓;清朝道光年間的木刻碑及唐聖僧目連故里石碑。石碑是大清光緒28年巡察所立。以及傅家行善積德捐資修建的「會緣橋」、「積善橋」的殘橋還存在。還有鎮西劉氏府第和劉氏四娘居住的花園寺等遺跡。
目連故里是目連孝道文化的發源地。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中華侏羅紀公園位於龍鳳峽風景旅遊區,射洪縣明星鎮東南4公里處,距成南高速公路大英段隆盛出入口4公里,距中國死海15公里,景區面積12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龍鳳峽長3公里,屬丘區極為少見的深切峽谷地貌。峽谷內有原始部落遺址韃人洞和大規模的漢代墓群,有香火旺盛的宋代以來的廟宇4處。
金華山風景區
金華山景區,位於射洪縣城以北20公里的金華古鎮(金華鎮),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內含一山(金華山)、一湖(金華湖)、一堤(金湖堤)、一坪(西山坪)、一城(金華古鎮)。因"一代文宗"陳子昂生名聞遐邇。 陳子昂讀書台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安森林公園
平安森林公園前山門位於縣城北大門轉盤附近。這里南下重慶、涪陵,北上綿陽、廣元,西去成都、德陽,東往南充、萬縣,堪稱交通樞紐,地理位置極佳。山門不大,但氣勢非凡。兩旁綠樹夾道像是歡迎遊人,兩條石雕巨龍領你直上風景區管理處,帶你進入第一道景區--平安寨林區。
楞嚴閣
楞嚴閣是川中著名道教寺觀和旅遊勝地,位於四川射洪縣南十五公里的洋溪鎮街後龍背山頭。
陳滿姑故里
陳滿姑故里,位於射洪縣官升鎮青果村古房溝,原青果村五社。現有清朝時期為青果鄉村貞烈女子陳滿姑所立的女兒碑。還建有射洪籍作家吳因易的創作生涯館,並陳列有由我國著名作家馬識途、賈平凹等名家字畫30餘軸。
其他景點
涪江射洪段,射洪桃花源風景區,大悲殿,葯王廟,射洪縣香山寺,射洪縣獅子山,射洪天宮山,射洪鯉魚山,玉皇觀,寡石岩,獅子嘴,古饒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