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烏拉蓋濕地地理位置

烏拉蓋濕地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7 12:17:14

1. 內蒙古烏拉蓋簡介以及最新人口普查。

烏拉蓋濕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北部,北京西北方不到1000公里處。烏拉蓋濕地版---烏拉蓋水系曾經維持著廣袤權的東烏珠穆沁草原。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的網站上,一直自豪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原」。目前在6534萬畝可利用草場中,退化草場3037萬畝,包括重度退化169萬畝以及沙化51萬畝、鹽漬化353萬畝.面積:20.3萬平方公里。人口:101.6萬,其中蒙古族佔35%。轄9旗2市1縣.

2. 請就保護烏拉蓋河水系和烏拉蓋濕地,提出合理建議 謝謝

恢復植被 加強生態建設 成立法律法規來規范人們保護濕地 退耕還地

3. 簡述烏拉蓋濕地的消失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理環境復 包括氣候、土地、河流制、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
(濕地消失,濕地調節氣候能力下降,當地氣候變化較大)1,降雨時空更加分布不均勻,降雨量也減小,空氣變得乾燥。2,土地費力下降,土壤鹽鹼化。3,河流徑流量縮小,河流流量年際變化的,汛期河流流量增大。3,湖泊調節小氣候能力下降,湖泊水位年際變化加大,湖泊水位下降。4動植物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

4. 簡述烏拉蓋河流域的地形特點

內蒙古最大抄的內流河,橫襲貫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古稱冗魯骨、烏爾虎、蘆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側的寶格達山,向西南流至胡稍廟與支流色也勒吉河會合,然後折向西,至道特淖爾以西,河槽逐漸消失。形成大片濕地和湖泊,最終注入烏珠穆沁盆地最低處索里諾爾大窪地。
烏拉蓋河已於2003年被烏拉蓋水庫截流招商發展重化工產業。由於河水斷流,已造成中下游濕地和湖泊乾涸,烏珠穆沁草原生態持續惡化。

5. 烏拉蓋草原有那些景點,怎麼安排行程

烏拉蓋草原有原始草原、湖泊、濕地、白樺林、芍葯溝、黃花溝等獨特的草原風光自然景內觀和布林容廟、農乃廟、成吉思汗邊牆、固臘卜賽汗國際敖包等歷史文化遺跡,還有獨特的烏珠穆沁部落蒙古族民俗風情文化。

行程安排:

烏拉蓋有溫和的春季和美麗的夏季,7-8月是烏拉蓋的潮濕期,濕潤的天氣滋養了肥厚的牧草,這也是駕車深入草原的最佳時期。

在這里可以體驗純正的蒙古族習俗,吃手把肉、喝馬奶酒,還可以盡情體驗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學蒙古語、騎馬、牧羊、擠牛奶、做奶食品等生活習俗,感受蒙古族游牧生活之趣。

(5)烏拉蓋濕地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烏拉蓋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屬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過渡地帶,以典型草原為主,草原可利用面積4618平方公里。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植物500多種。

2013年烏拉蓋草地植被平均高度為29.7厘米,平均蓋度為80.5%,平均鮮草產草量為259.2公斤/畝,乾草產草量為115公斤/畝,各項指標與同期相比分別提高0.3厘米,0.9%,2.1公斤/畝,1.1公斤/畝。

6. 烏拉蓋草原和科爾沁草原是一個地方嗎

烏拉蓋草原和科爾沁草原不是一個地方。

主要有三個區別:

一、地理位置不同

1、烏拉蓋草原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南臨「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市,東北與「溫泉勝地」阿爾山市接壤,與沈陽、長春、哈爾濱等東北大城市相距均在600公里以內,是隸屬於錫林郭勒盟行使旗縣級行政管理權的地區。

2、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景優美,資源豐富。

二、面積不同

1、烏拉蓋草原土地總面積5013平方公里,現轄哈拉蓋圖、烏拉蓋、賀斯格烏拉三個農牧場和巴音胡碩鎮,管委會所在地巴音胡碩鎮是管理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2、科爾沁草原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千米 ,面積約4.23 萬平方千米 。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漢旗與通遼市的開魯縣、通遼市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轄區。

三、氣候不同

1、烏拉蓋草原屬於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氣溫偏低,冬季較長,年平均氣溫-0.9℃。年平均≥10℃的有效積溫1900-2100℃,相對有效性年均日照時數2700h ,日照百分率61%。無霜期90-110天,年度變化較大。

年均降水量3423mm,多集中於6/7/8月份,水熱同期。年蒸發量1552.1mm,歷年平均風速4.1m/s。

2、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 ,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 ,年均風速3.5米/秒 ,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

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 ,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

7. 興安盟的地理環境

1、濕地現狀及分布:興安盟境內河流分屬黑龍江流域的嫩江水系和額爾古納河水系、遼河流域的新開河水系以及內陸河流域的烏拉蓋河水系。境內有綽爾河、洮兒河、歸流河、蛟流河、霍林河、哈拉哈河等大小河流200多條,大小湖泊70多個。盟內流域總面積約598.06萬公頃,年徑流量49億立方米。興安盟濕地資源豐富,面積約39.7萬公頃(見附表1),佔全盟土地總面積6.6%,面積在120公頃以上的有264塊。其中沼澤濕地分布最廣,面積30.9萬公頃,佔全盟濕地的77.8%,主要分布在科右中旗、科右前旗、阿爾山市和扎賚特旗境內。其它還有7.1萬公頃的河流濕地,1.2萬公頃的湖泊濕地,0.5萬公頃的庫塘濕地。
重要濕地按類型分兩大類,即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
天然濕地:
(1)科爾沁濕地。位於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新佳木蘇木,地處科爾沁沙地草原地帶,東部與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境內霍林河、額木特河、突泉河三條河流均以無尾河形成大面積的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濕地總面積4.55萬公頃。區內風積沙丘呈帶狀分布,湖泊、沼澤、沙丘、草地、榆杏疏林交錯相間,環境多樣,多種生物類型相互滲透。並且基本處在自然狀態下,為珍稀鳥類,特別是鶴類、鸛類及大鴇等鳥類的棲息繁殖提供了極好的場所。
(2)圖牧吉濕地。位於興安盟扎賚特旗境內,綽爾河、二龍濤河下游,松嫩平原西側,東北、東南分別與黑龍江省、吉林省接壤,是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至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一線自然保護網路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重要濕地。該濕地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及湖泊濕地等類型,總面積2.86萬公頃。濕地對周圍生態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眾多候鳥遷徙過境提供了棲息環境,對維持區域生物多樣性的穩定具有其他生境不可替代的功能。
(3)阿爾山市濕地。阿爾山市境內的所有濕地是興安盟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是興安盟、大興安嶺乃至東北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中之重。境內河流分屬於嫩江和額爾古納河兩個水系。大興安嶺東坡以洮兒河為代表,大興安嶺西坡以大小莫爾根河為代表,以及眾多的湖泊和泉流。濕地景觀可分為:河谷濕地灌叢、草甸景觀、河穀草甸景觀、山麓草原景觀、河谷低濕地草甸景觀、山地沼澤化草甸景觀和山地森林草甸景觀等六個類型,總面積24.78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3%。阿爾山市濕地包括杜拉爾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五岔溝林業局和白狼林業局施業區內分布的大量濕地。尤以白狼洮兒河國家級濕地公園最具有代表性,它地處大興安嶺嶺脊,為嫩江重要支流洮兒河源頭區域,面積0.1萬公頃,屬溫帶內陸亞高山高寒濕地類型,是以河流濕地和森林、灌叢沼澤濕地為主的復合濕地類型,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4)烏力胡舒自然保護區濕地。位於科爾沁右翼中旗南部,涉及好腰、巴彥茫哈和巴彥淖爾等3個蘇木的部分地區。保護區總面積約3.89萬公頃。屬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有草地、濕地、沙地等多樣的自然生態系統。草原廣闊、溪流縱橫、環境優美,物種豐富,生物區系復雜。有大量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多樣的自然生態景觀、地質景觀和古文化遺址。灘塗濕地是保護區的核心部分,是涵養水源的綠色蓄水庫,起到調節氣候、調蓄洪水、調節水量、防止自然災害的作用。
(5)綽爾河流域濕地。綽爾河發源於牙克石市博林線52公里北山頂,流經興安盟境內河長276.9公里,境內集水面積為69.93萬公頃,河谷深且窄,主河槽寬約50-300米,河網密度大,屬嫩江上游支流。該流域是集濕地、草原和原始森林為一體的自然區域,野生動植物原生群落較為完整,是理想的綜合型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興安盟重要濕地之一。綽爾河濕地5萬公頃,集中連片。該地區既有森林類型植被又有草原類型植被,更有以淡水濕地為主的各類植被,如葦塘、河柳、低灌木等。
(6)洮兒河、歸流河流域濕地。洮兒河是興安盟境內較大河流,境內河長321.9公里,主要支流有歸流河、蛟流河,屬淺河床河流,形成廣闊的濕地,這里生長著大面積的榆杏樹、河套柳、蒲草、蘆葦等植物,野生動物資源也相當豐富。該地區急需組織專家進行科學考察、評估和規劃。
(7)霍林河流域濕地。霍林河發源於扎魯特旗特格音罕馬拉西北二公里山頂,在巴潤布爾嘎斯台郭勒入口處進入興安盟境內,於科右中旗蘆葦場處流出盟界,流經吉林省通榆縣後匯入查干湖,境內河長292.6公里。該流域濕地包括科爾沁濕地、代欽塔拉疏林濕地和蒙格罕山濕地。
人工濕地:
水庫和水田是興安盟重要的人工濕地。水庫濕地有:大、中、小型水庫25座,總庫容約19億立方米。水田濕地主要有:科右前旗、烏蘭浩特市歸流河、洮兒河流域水田濕地;扎旗好力保、都爾本新、保安沼、努文木仁區域的水田濕地;突泉縣東杜爾基、九龍水田濕地;科右中旗霍林河流域水田濕地。水稻是濕地的重要產品之一,在農業生產發展和歷史文明中佔有重要地位。
2、濕地資源:
一是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獸類6目15科35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棕熊、麝、馬鹿、駝鹿、猞猁、水獺、雪兔,其它有狍子、野豬、狐狸、狗獾、松鼠等。鳥類有16目46科310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大鴇等十三種,二級保護鳥類有47種。據不完全統計,2004至2007年連續4年每年有4-5萬只各類鳥類在興安盟濕地棲息、繁衍、過境、停歇,高峰時達8-10萬只。鳥類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右中旗烏力胡舒濕地、科右前旗歸流河流域濕地、阿爾山三河源濕地、扎賚特旗綽爾河流域濕地等地區。
二是野生植物資源。興安盟境內野生植物種類多樣,據初步調查統計,有野生維管束植物78科,309屬,619種。野大豆、草麻黃、蜻蜓蘭、綬草、手掌草、寬葉紅門蘭、角盤蘭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興安升麻、芍葯、山丹、桔梗為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
三是泥炭資源。本區為大興安嶺北段裸露泥炭豐富區南部。分布面積廣大,以阿爾山地區大黑溝一帶最為豐富,次為霍林河谷、歸流河谷、洮兒河谷中上游均有分布。一般厚度0.5-0.8米,最厚1.5米。類型較全,低、中、高位均有,分解度低,纖維含量高,有機質含量亦高,平均為58.45%,為富礦,平均粗灰分28.61%,干容重0.24克/厘米3,發熱量3684卡/千克,總腐殖酸平均為39.66%,最高達49.98%,PH值低,含氮2.03%,含磷0.16%,含鉀0.48%,屬低酸性。消除環境污染和改造生態環境是泥炭應用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因其成本低、無污染、性能優良,在清潔燃料、污水污油凈化、除臭劑生產、沙漠鹽鹼乾旱的改造方面有極強的競爭力和強大潛力。而凈化和改良環境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興安盟現有耕地973.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相當於全區的1.45倍,相當於:全國的3.4倍,耕地有機質含量高達5%以上。大部分地區無霜期在105---107天。
玉米資源:玉米是興安盟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盟糧食作物之首。2002年種植玉米401.4萬畝,總產量79.26萬噸。種植的玉米品種屬飼料玉米和加工澱粉玉米。
大豆資源:大豆是興安盟主要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僅次於玉米,2002年種植面積77.2萬畝,總產量5.21萬噸,平均畝產量67.5公斤,品種多為高油大豆。
水稻資源:水稻是興安盟主要農作物之一,正常年份畝產在400公斤左右。
馬鈴薯資源:馬鈴薯在全盟各地均有種植,每年種植面積在50--60萬畝之間,畝產量1000公斤以上,興安盟科研機構現己培育出脫毒種薯20多個品種,全盟推廣面積2萬畝。
山野菜資源:阿爾山市是興安盟山野菜主要產區,山野菜可開發量30萬每年採摘山野菜800噸左右,現有加工能力1500噸。
甜菜資源:甜菜是興安盟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每年種植面積10萬畝左右,正常年份平均畝產1200公斤。甜菜含糖18.1%,比全國甜菜糖平均水平高出2.6個百分點。
雜豆資源:全盟種植雜豆151.6萬畝,總產量4.98萬噸。其中綠豆種植116.6萬畝,產量3.97萬噸;紅小豆種植17.5噸;產量4900噸;雲豆種植17.5萬畝,產量5200噸。
胡蘿卜資源:每年種植面積2000畝左右,總產量8000噸,胡蘿卜加工可生產脫水蔬菜,提取β胡蘿卜素,生產胡蘿卜汁保健飲料、果膠等產品。 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礦泉資源豐富,且具有水質好、礦化度高、儲量大、易開發利用等優勢。已得到權威部門認定並已被開發利用的有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五里泉、聖水泉及有待鑒定和進一步開發的金江溝溫泉。
一、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位於溫泉街。在東西寬70米,南北長500米的狹長地帶,分布著48眼溫度成份不同、作用療效各異的礦泉。礦泉分為南北兩個泉群,南部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為冷泉、溫泉、熱泉、高熱泉相間的溫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鈉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
阿爾山溫泉群處在阿爾山斷裂帶上。受新生代構造中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影響,阿爾山地區形成了伊爾施、阿爾山、五岔溝等一系列斷裂帶。地下水尚斷裂帶滲透到不同嘗試與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經過長期地熱作用與礦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礦泉的不同溫度與不同礦化成分;被礦化的地下水在不斷的熱循環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斷補給下,湧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爾山礦泉群。冷泉水來自地表潛水,溫泉、熱泉、高熱泉水來自地下深層循環水。
阿爾山礦泉屬鹼性重碳酸鈉、鈣泉(pH=7.4~8.5),也屬含放射性氡泉(Ra=11.7-60.63Kmn),泉水中除上述主要成份外,還含有氯、鎂、硫酸根、硅酸根、氟、鍶、錳、銅、鋁、鈦、鋇、銀、銫等元素。阿爾山溫泉早在幾百年前就為科爾沁草原、呼倫貝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所發現和利用。清咸三年(1853年)黑龍江呼倫貝爾總管府派人考察、勘測,並於此後開始修建經營,從此阿爾山溫泉得到正式開發。由於戰事頻繁、交通阻隔,阿爾山溫泉實際並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民國37年(1948年)後,特別是1990年以後,阿爾山溫泉的價值真正為世人所認識,並正在適度合理科學的開發利用。1994年8月,在南泉區內打一口井深為288米的地熱井,溫度48℃,屬高熱泉,日涌量600噸,水質及元素同34號泉相同。
二、五里泉:泉水出自侏羅系火山岩之西北與東北間斷裂復合部位,日涌量1054噸。水質特徵無色、無嗅、清澈透明,清涼可口,餘味甘甜,存放後無沉澱和懸浮物。1986年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北京醫科大學衛生系中心儀器室和吉林省環境水文地質研究所測定,礦水中含鈣、鈉、鋰、氡、氯、鎂、鍶、錳、鋁、鈦、鋇、銀、鈷、銫等20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12月5日,經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技術評審組評審並報請國家地質礦產部批准,確認為含鋰鍶、偏硅酸礦泉水。
三、聖水泉:在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南70米處。1988年,吉林省勘察設計院對聖水泉水源的檢測並報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技術評審會評審為優質天然礦泉水。屬國內罕見的含氡、低礦化度、低鈉、偏硅酸、重碳酸鈣型優質飲用保健礦泉水。
四、金江溝溫泉:金江溝溫泉位於阿爾山東北60公里,有泉眼7處,南北排列,其中有2眼熱泉已被開發利用,水溫47℃。經鑒定與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屬同一水系,水質良好、無污染。
水利資源:興安盟水資源居全區各盟市第二位,地面大小河流200多條。盟內有四個水系,以嫩江水系為主,有綽兒河、洮兒河、歸流河等。西遼河水系有烏納格其河。額爾古納水系有哈拉哈河。另有內陸水系烏拉蓋河。除了有豐富的地表水資源外還有比較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全盟水資源總量73億立方米,年徑流量49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裝機23.4萬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庫18座。其中有全自治區最大的水庫,國家重點工程-察爾森水庫,庫容量13.4億立方米,可灌溉80萬畝良田。還有已經列入國家「九五」計劃的溫德根水庫,屬綜合利用項目,總庫容量為18.4萬立方米,集發電、灌溉、防洪、養魚之功能於一體。
畜牧業資源:全盟草原面積4451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3933.15萬畝,為農牧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草料資源。全盟草場年產草量31億多公斤,全盟現有人畜飲水井2.63萬眼,有7個獸醫站,7個改良站,每個鄉設有一個綜合服務站,完全可以滿足牲畜防病治病和改良的需要,為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服務。興安盟畜牧業生產屬草原畜牧業,具有綠色、天然、無污染等基本特徵。
2002年牧業年度(截止6月末),全盟家畜總數679.91萬頭只,基礎母畜347.86萬頭只,良種及改良牲畜602.21萬頭只,占總數的89.62%,出欄255.84萬頭只,出欄率達到45.6%。標准化畜群比例達到70%。肉牛,現有總數21.2萬頭,其中育肥牛3.6萬頭,基礎母畜10.5萬頭,良種和改良種畜達到100%,出欄8.36萬頭,出欄率33.2%。良種和改良種乳用牛,現有總數4.6萬頭,母畜2.34萬頭。羊,現有總數567.63萬只,其中,育肥羊28萬只,基礎母羊328.06萬只,種公羊116.47萬只,良種羊238萬只,改良羊516.77萬只,出欄178.4萬只,出欄率40.6%。總數中,綿羊316.94萬只,綿羊中細毛羊292.46萬只,山羊250.69萬只。草原白鵝共有150萬只,雞360萬只。
2002年畜產品總量:肉類總產量12萬噸,主要有牛肉1.9萬噸、羊肉2.3萬噸、豬肉6萬噸。牛奶4.8萬噸。山羊絨450噸,羊毛8400噸,其中山羊毛1000噸、綿羊毛7400噸。牛羊皮198.8萬張,其中牛皮9.8萬張、綿羊皮144萬張、山羊皮45萬張。 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成礦帶北段,地層出露較全,構造運動強烈,岩漿活動頻繁,成礦地質條件十分有利。根據成礦規律及礦產分布特點,可初步劃分為三個金屬成礦亞帶及四個成煤區。礦產分布較廣,礦種比較全,共發現礦種54種。可單獨構成礦床的金屬礦種有:鐵、鉻、銅、鉛、鋅、銀等,伴生在其他礦床中可綜合利用的礦種有貴金屬、稀有稀土金屬15種之多。能源礦產有煤、地熱。非金屬礦產十分豐富,有石灰石、蛇紋岩、石榴子石、螢石、脈石英、珍珠岩、玄武岩、花崗岩、粘土等,但有地質資料的相對較少;寶玉石礦產具有較好的找礦線索,有剛玉(紅、蘭寶石)、橄欖石、葉臘石(工藝品)等。全盟有各類礦產地326處。其中具有工業價值的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15處、小型礦床15處;礦點103處;礦化點188處。經地質普查勘探工作已估算的主要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潛在經濟價值約440億元。從全國各大山脈成礦預測及礦產分布情況,分析判斷興安盟位處大興安嶺山脈的北段,應為礦產分布比較密集的地區,只要加強地質普查勘探工作,就可能找到新的、更多的礦產資源。
孟恩套力蓋鉛鋅銀礦、大型銀礦、中型鉛鋅礦。位於科爾沁右翼中旗代欽塔拉蘇木。探明鉛12.3萬噸,鋅31.7萬噸,此外伴生銀、金、銦、銅等,均可綜合利用。屬熱液充填交代型礦床。礦體產於花崗雜岩體內,受構造斷裂控制呈大小不等的脈狀近東西向展布。共有礦體44個,主要礦體9個,一般長400-2000米,厚1.7-2.94米,延深250-500米,平均品位:鉛1.03%、鋅2.30%、銀92克/噸。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石易選。選礦獲精礦品位:鉛69.14%、鋅47.47%、銀688克/噸,回收率分別為91.6%、86.8%和88.7%。
蓮花山銅銀礦:位於突泉縣九龍鄉。探明銅14.8萬噸,銀421噸。為中高溫岩漿熱液成因的中型銅、銀多金屬礦床。礦化帶呈北西向展布,長約4公里,寬2.53公里。分3個脈群,大小30餘條礦體。礦體長148-1600米,斜深120-550米,平均厚0.59-4.36米。平均品位:銅0.44-1.78%、銀17.8-78.9克/噸。以含砷銅銀礦和含銀銅礦礦石為主,伴生有益組分為鑽、鎘、硫、金、砷、錮、硒、蹄、鉍等,可綜合利用。礦石易選,浮選法精礦品位:銅25.11%、銀460克/噸,回收率分別為91%和30.46%。 興安盟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盟內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有著名的國家級「科爾沁草原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有經濟價值較高的動物,如獐、熊、駝、鹿、丹頂鶴、白天鵝、雉雞、榛雞、狐狸、猞猁、狍子等。
野生葯用植物近600種,分屬91科,總量在1.5億公斤以上。還有猴頭、蘑菇、木耳、黃花菜、蕨菜等珍貴植物。

8. 烏拉蓋草原在哪

地理位置: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

烏拉蓋草原因烏拉蓋河得名,地處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和通遼市三盟市的交界處,動植物種類繁多,有「天邊草原」的美譽。

草原可利用面積4350.53平方公里,以2、3、4等草地為主,其中產量以3、4、5級屬多,總體表現草地質量優良,產量中高。

境內植物類型多樣,有62科501種,以木科豆科為主,牧草種類優良,除優良牧草外,具有不同價值的用途的野生植物較為豐富,中蒙醫葯用植物較多,主要有大黃、桔梗、甘草、柴胡等。野生動物有黃羊、草原狼、駱駝、狐狸、獾、野兔等。

(8)烏拉蓋濕地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位置:

烏拉蓋草原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南臨「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市,東北與「溫泉勝地」阿爾山市接壤,與沈陽、長春、哈爾濱等東北大城市相距均在600公里以內,是隸屬於錫林郭勒盟行使旗縣級行政管理權的地區。

土地總面積5013平方公里,現轄哈拉蓋圖、烏拉蓋、賀斯格烏拉三個農牧場和巴音胡碩鎮,管委會所在地巴音胡碩鎮是管理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氣候:

烏拉蓋草原屬於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氣溫偏低,冬季較長,年平均氣溫-0.9℃。年平均≥10℃的有效積溫1900-2100℃,相對有效性年均日照時數2700h ,日照百分率61%。

無霜期90-110天,年度變化較大。年均降水量3423mm,多集中於6/7/8月份,水熱同期。年蒸發量1552.1mm,歷年平均風速4.1m/s。

水文:

全國第二大內陸河烏拉蓋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縱貫全境,大小湖泊12個,泉水23處。

9. 烏拉蓋河流

烏拉蓋河

內蒙古最大的內流河之一。古稱冗魯骨、烏爾虎、蘆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回西側的寶格達山答,向西南流至胡稍廟,然後折東西向,至新廟以西,河槽逐漸消失。形成大片濕地和湖泊,最終注入烏珠穆沁盆地最低處索里諾爾大窪地。主要支流有舍野日機河、寶日斯太河、 彥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蓋爾河。主要流經錫林郭勒盟的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1980年在上游建成烏拉蓋水庫,壩高14米,總庫容2.2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36億立方米,可灌18萬畝耕地,並為下游30萬畝蘆葦供水。

烏拉蓋河流 的上游主要植被類型:森林草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