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理位置
『壹』 成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多少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專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屬。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貳』 成都的地理位置優勢環境及民俗文化
成都市的地抄理位置優勢襲是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成都市的民俗文化是新津縣的大部分地區講西南官話-灌赤片岷江小片;部分地區講東北官話;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等區和各個縣市的少數鄉村講客家語,以市郊洛帶鎮為中心的周邊十幾個鄉鎮最多。蜀綉又稱「川綉」,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總稱。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合稱中國四大名綉。
『叄』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地理位置來
成都位於四川源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氣候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
『肆』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回30°05 ′~31°26′之間,全答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
『伍』 成都自然地理位置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專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陸』 成都地理位置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版104度53分,北緯權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柒』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地質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
成都平原
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沖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台鄉僅海拔387米。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類型可分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11類;按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可分為耕地、園林地、牧草地等8類。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遠遠高於全國佔12%和四川省佔2.54%的水平;丘陵面積佔27.6%,山地面積佔32.3%。土地墾殖指數高,,可利用面積的比重可達94.2%,全市平均土地墾殖指數達38.22%,其中平原地區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全國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氣候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據成都市氣象局網站公布的《成都市常年各月風向、風速、降水氣候資料》顯示: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萬人(含簡陽1572.8萬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228.1萬人(含簡陽1376.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65‰。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4.3%。
民族
成都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4個少數民族成份。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成都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0538人,還有大量的暫住和流動少數民族同胞。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壯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3920686人,佔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6939人,佔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個百分點。
『捌』 成都在中國的什麼地理位置
西南地區。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專中心和交通樞紐[1],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屬都下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總面積14312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區面積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萬,城鎮人口640萬,城鎮化率70.3%[3],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成都是中國五大戰區之一的西部戰區司令部駐地[4],是西部地區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城市[5],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6]。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7],約在公元前5世紀築城,西漢時已成為中國六大都市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北宋年間成都人聯合發行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玖』 成都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飲食
四川省會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川西平原腹地,東界龍泉山脈,南臨雲貴高原,西靠邛崍山,北依秦嶺山脈,轄區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現化化城市。
成都是四川省會,又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久負盛名的餐飲、悠閑散淡的民風民俗、豐富的土特產品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使這座「休閑之都」成為中國西部口岸旅遊城市和最具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成都是一座現代都市風情與古蜀文明和傳統文化交融生輝的城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徵。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下,這里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平均氣溫雖在5℃以上,但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每年3至6月、9至11月是來成都旅遊的最佳季節。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陸路和空中交通樞紐,交通四通八達,極為便利。以成都火車站為起點的成渝、寶成、成昆、成達等多條鐵路線分別通往重慶、貴州、雲南、甘肅、陝西、河南、湖北等省市;川藏、川滇、川陝、川青、成渝等公路干線通往西南、西北各省;省內公路發達,有多條干線或高速公路通往省內主要城市,聯結各鄉縣公路,形成了成都平原上的密集交通網。
飲食:川菜的魅力
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這是什麼?這是川菜的特點。吃在中國,味在四川。但這決不是說,其他地方菜系沒味或者味少,不是的,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吃精遍地,隨便哪個地方都有自己豐富的味,獨特的味,值得自豪的味。而川菜的味是祖國菜系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是什麼呢?三香乃蔥、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縣豆瓣醬、醪糟。炒菜需有蔥姜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三椒卻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進一步擴充,四川人尤其把這三椒的花樣弄得別出心裁,產生了七滋八味,創造了世界聞名的川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咸。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干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之雜。四川古稱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位於長江上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盛產糧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斷,家畜家禽品種齊全,山嶽深丘特產熊、鹿、獐、狍、銀耳、蟲草、竹筍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江團、雅魚、岩鯉、中華鱘。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特產資源,都為四川菜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首,四川火鍋名聞遐邇。麻婆豆腐、回鍋肉、宮保肉丁是享譽世界的川菜名菜。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以其麻辣味聞名於海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鮮明個性著稱於世。四川歷來享有「烹飪天國」之譽。
川菜常有的家常味型有魚香味型、怪味型、麻辣味型等20多種,花色品種4000種以上。著名菜餚有八味冷碟、九色攢盒、樟茶鴨子、蔥燒乳鴿、魚香鳳爪、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小煎雞、家常海參、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
『拾』 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成都
經緯度位置:經度 102°54′E~104°53′E;緯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於四川專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屬部
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k㎡,耕地面積4320k㎡。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眉山、阿壩接壤;距離東海1852km,距離南海1090km。
成都別稱蓉城、副省級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南),國家新一線城市,位於長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東部。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交通、商業、貿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從人 、不知飢謹的天府之國,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是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