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請從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或其它方面進行分析並指出哪一個更重要

請從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或其它方面進行分析並指出哪一個更重要

發布時間: 2021-01-21 15:56:55

㈠ 什麼是社會地理、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社會地理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
還有自然地理

㈡ 從自然地理、歷史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等方面比較我國東西部的差異

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異比較研究

張克讓

世紀之交,我國西部迎來了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值此國家發展戰略重點西移之際,冷靜地分析和比較西部與東部經濟崛起在時機上的差異性,客觀地認識和把握西部經濟騰飛的現實起點和基礎,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選擇發展戰略、實現追趕目標的基本前提和現實要求。

一、東西部發展時機的差異性分析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出於縮小國內地區發展差距必須服從於縮小與世界發展差距的大局需要,從效率優先的角度,果斷地選擇了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使東部地區獲得了千載難逢的發展先機。20年後的今天,西部地區終於迎來了大開發的歷史機遇。2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極短的瞬間,但它卻營造了東西部大發展在時機上不可忽視的差異性。
1.市場環境差異——「短缺經濟」與「過剩經濟」
歷時20年高速增長,我國經濟實國大為增強,以「短缺」為特徵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當年東部所面臨的那種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不僅使外部資源要素在高市場回報率的驅動下源源東流,而且使國家投資方向轉向效率目標而與市場要素的流向趨同。有關統計資料顯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東部地區新批外資項目和實際利用外資額分別佔全國81%和87%,1992年僅西北地區銀行就有20~50%貸款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5%集中於東部地區。國內外資源要素的高度集聚與東部地區原有稟賦結合所產生的「極化效應」,使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富活力的熱點地區。20年後的今天,我國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變化,有效需求不足首次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國內市場商品供過於求,糧食等戰略性商品充裕,社會生產能力普遍過剩,物價和銀行利率連續三年走低,這就是西部大開發所面臨的以「過剩」為特徵的市場環境。它使大批依靠相對封閉環境維持生存的企業面臨更大困難,西部經濟發展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2.技術環境差異——資源(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
眾所周知,我國東部是伴隨著20年的改革開放走過其工業化進程的。工業經濟在生產方式和生產內容上,主要以物質資源要素的持續投入為特徵,以提供豐富廉價的物質產品為宗旨,來滿足社會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物質資源要素投入在經濟增長與發展中的權數始終居於核心地位。當我國東部經濟開始騰飛之時,物質資源並非它的地區優勢,但計劃體制下國家擁有大規模調配資源的能力,加之「短缺」市場的有效需求,國家發展戰略重點東傾,東西部產業布局呈典型的「資源—加工型」垂直分布,致使西部的能、礦、林、牧等資源規模東流,成為東部經濟高速增長、經久不衰的強大支持。今天,當西部迎來大開發機遇之時,世界范圍內的知識經濟時代已向我們走來。它以人為本,以知識和智能技術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為特徵,使知識技術創新及其在生產中的集約運用日益成為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說當年東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技術環境能夠允許物質資源的高投入帶動經濟高速增長與發展,那末20年後的今天,在西部大開發中試圖以自身的地緣優勢,繼續無度地實施資源戰略來求得大發展,無論是知識經濟的技術環境,還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都將是不合時宜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同時孕育著嚴峻的挑戰。本來物質資源富集的區位優勢,在未來發展中,其作用相對下降,而恰恰自身欠具備的智能化資源要素,其作用將與日俱增,從而置西部地區於「有者欠用,用者欠有」的兩難境地。
3.政策環境差異——規范經濟與欠規范經濟
20年的改革開放,既是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時期,也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時期。可以說,當年東部經濟是在計劃經濟或「雙軌經濟」體制框架中實現騰飛的。而如今西部經濟卻必須在市場體制框架內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東西部大發展在時機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種體制對經濟發展的不同作用上,規范與欠規范政策環境所產生的「厚東薄西」作用顯而易見。第一,當年東部大之時,國家是投資主體並掌握著資源分配權力,在政策「東傾」的行政干預下,使各種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流入東部地區。如今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國家已不可能直接成為西部開發的主體,同時也已不具備計劃體制下大規模直接調配資源的能力。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資只是西部大開發的先導,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西部的宏觀投資環境。而西部經濟的實質性發展,只有依賴自身努力。第二,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加之體制變軌轉型中政策上的漏洞和法規的不健全,缺乏應有的規范約束,給東部地區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利可圖、有機可乘的時機和條件。如,加工性產品與基礎性產品比價扭曲及其價格放開的時間差,造成東西部交換關系的不平等;可持續發展的法規不健全而導致東部許多地區曾走過「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等等。今天,市場經濟體制雖不能說已完全建立,但基本框架已經成形,各種規范相繼確立。任何地區的發展都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那種試圖通過非市場因素作用,在政策法規空隙中以求生存和發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西部大開發從開始就註定是一個艱苦奮斗、厚積薄發的過程。第三,始於東部大之初的改革開放政策,至今仍為西部大開發所必須堅持,但由於地理環境、歷史淵源和國際環境所致,它給東西部營造的政策環境及其作用卻迥然有別。事實上,我國的改革開放既是時間概念,又是空間概念,即是有梯度地自東向西漸進式推進的。所以,對東西部發展所產生的實際效應,明顯地存在著時間、速度、程度上的差別,加之東部「沿海開放」的優勢和條件是西部「沿邊開放」所無法引進或移植的,而營造本地區對外開放的良好環境又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西部大開發的今天,要藉助於對外開放來推動地區的發展,必將受到較大的限制。

二、東西部社會基礎條件差異

我國西部是老、少、邊、窮多重區位疊合的地區。與東部相比,有十分復雜的特殊區位基礎條件。歷史地和辯證地分析這些差異性,是西部確立正確發展戰略和選擇區際特色發展道路的基本出發點和現實背景。應當說,東西部的差異是全方位,相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總量差異
地區間社會基礎差異最直接地表現在經濟總量的差距上。它是西部大開發現實起點和基礎的宏觀展示,如表1所示。

表1 經濟總量比較

國土
面積
佔全國
(%) 人口
佔全國
(%) 近年來的
GDP占
全國比率
(%) 80年代以來
占國家基建投資
與貸款總量
的比例
(%) GNP
比率
(%) 1979~1995
年均經濟
增長率
(%) 城鎮社區
服務設施
佔全國比例
(%) 農村社會
保障網路
佔全國比例
(%) 1998年國企
專業技術人員
占職工隊伍
比例
(%)
東部 15 41 65 60 60.1 12.8 45 45 51
西部 56.9 22 15 20 13.95 8.7 20 12 17

註:資源來源《經濟日報》2000年4月

2.技術創新差異
科技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東西部經濟總量差異,盡管原因十分復雜,但科技創新落後作為重要原因是不爭的事實,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發展狀況比較

R&D
機構
數量 R&D
投入
(千元) 技術市場
合同成交
額(萬元) 國內專利
代理機構
數量 專利
授權量 進口設備
所佔比重
(%) 1998年從業
人員中大專
以上學歷
人數比重
(%) 已安裝進口
設備新舊
程度(%) 大中型企業
R&D經費
投入(千元)
80年代後 80年代前
全國 5421 45236663 2683447 521 41248 3.6 9067680
東部 46.8% 61.3% 62.1% 291 23855 54.8 6.0 47.5 17.4 50.6%
西部 20.6% 18.65% 13.9% 93 4694 14.9 3.05 27.5 37.4 24.3%

註:(1)資源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1996):《蘭州晨報》2000年3月23日;(2)未註明年份的項目均為1995年統計數據;(3)東部共11個省市,未計廣西。

3.地理條件差異
我國的地形特徵是西高東低、略分三級,與三大經濟帶劃分在空間上基本疊合。東部以沖積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水土資源匹配較好,而西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和沙漠。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非耕地資源約占總面積的96%。除四川成都平原和陝西關中地區外,絕大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山地災害頻繁,土地生產力低下,農業發展受自然條件的嚴重製約。由於地形地貌的差異,使西部改善交通通訊狀況的難度極大中的交通運輸線路密度遠遠落後於東部。全國鐵路和公路、內河航運里程,西部只佔1/3和1/7。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必然使經濟活動成本飆升,限制各種要素資本流入。深居內陸腹地的地理區位,使西部無航海之利可用,也限制了與國際間的合作和交流。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條件,曾是歷史上形成東西差距的重要原因,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它仍將從多方面繼續限制西部經濟的發展。
4.產業結構差異
與東部相比,在全國區域分工與區際競爭中,西部地區明顯存在著相對不利的產業結構,其特徵是:第一,「一大二小」,即第一產業比重大,第二產業比重小;第二,「重重輕輕」,即重工業比重太重,輕工業比重太輕;第三,「上多下少」,即生產上游產品的採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偏多,生產下游產品的加工工業偏少。這種不利的產業結構,導致資源轉換效率不高,對地區經濟發展貢獻較小。「重重輕輕」的工業結構,由於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長期以來對國家投資的依賴性強。當國家投資主體身份改變之後,其投資移出的邊際影響要遠遠超過東部地區,勢必對西部那些依賴國家投資的資源省區發展產生較強的抑製作用。相反,東部的主體產業是輕加工業,它容易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產品消費彈性系數大,且民間資本和外資相對容易進入,經濟活力較強,加之國家「出口導向戰略」的推動,使其迅猛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地區經濟的騰飛。而「上多下少」的產業特徵,由於價格因素的影響,所得實惠較少,利益流失較多,形成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在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的過程中作用十分有限。至於「一大二小」的產業特徵,由於第一產業內部,傳統種植業比重較大,人均農業產值遠遠低於東部,加之對農牧產品加工的非公有經濟、鄉鎮企業發展嚴重滯後,致使其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東部低14.7%。
5.文化環境差異
文化環境是地區經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強西弱、東富西窮的經濟格局,從根本上說是文化環境的格局。以教育為例,1990年人口普查時,全國文盲、半文盲比重為15.88%,西部除新疆外,9省區均高於全國水平。相關論證表明:東部在業人員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指數與人均GNP的指數動態比約為1∶1.99,足見其文化教育對經濟發展作用之大;而西部地區除陝西和新疆外,其餘省區這一比重指數均排在全國倒數10位之列。
從地理區位上看,東部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處於太平洋的西岸,毗鄰港澳地區和日本,東南亞,與美、加、澳、新隔海相望。歷史上,它最早接觸西方工業文明,是民族工業的發祥地。這里人民具有同華僑、華人、華裔廣泛的海外聯系和交往的本領,養成了較強的市場意識和開放觀念。80年代以來,當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時,東部地區能夠及時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利用范圍范圍內的產業、資金、技術、貿易等經濟轉移,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地處內陸腹地的西部地區,作為傳統的農業社會(1978年農村工業化系數僅為20.2%),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鑄就了保守封閉的「內陸意識」,致使制度創新滯後。加之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宗教和民族因素的制約,與周邊國家關系尚未改變等等,終未使地區經濟走出大山,融入世界。即使沿邊開放格局已經形成的今天,也因此毗鄰多為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資源稟賦類同,產業結構相似,經濟互補性不強。所以,通過對外開放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應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仍將是有限的。
民族問題,也是東西部差異性的突出表現,說到底它仍是文化環境問題。在全國56個民族中,西部地區佔了50多個,分布著佔全國61%的少數民族人口,基本受佛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文化圈的洗禮。西部大開發中何以使少數民族融入地區發展的中心,努力使其人文資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充分利用宗教文化,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把經濟增長與少數民族發展結合起來,是西部有別於東部的特殊發展目標。

三、西部大開發的比較優勢

當我們從比較中揭示西部地區差距的時候,也應當看到它的優勢和潛力。這同樣構成西部大開發的現實基礎,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1.資源優勢
西部地區是我國自然資源富集區,特別是能源、礦產、生物等資源,是東部無法比擬的。西部自然資源「綜合優勢度」、「人均優勢度」、「總豐度」三項指標均居全國前12位,其中「總豐度」是東部的4.17倍。這既是西部大開發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後備資源。西部人口密度小而地域遼闊,人均耕地高於東部,國土資源類型多樣,各種地形分布齊全,水熱條件空間組合的區際差異顯著。這都為西部大開發、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大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和選擇空間。
2.地緣優勢
我國西部地處西北和西南邊陲,是多民族的聚居區。陸地邊境1萬多公里,與14個國家接壤。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變化,為西部對外開放奠定了國際政治基礎,「沿邊開放」在全國開放格局中愈顯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西部地區有20多個民族與鄰國屬於同一民族,語言文字相同,風俗習慣相近,族緣關系悠久,也構成與周邊國家開展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的社會人文基礎。隨著地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從長遠看,向外發展的優勢將不斷顯現出來。
3.勞動力成本優勢
東部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經濟成本不斷升高,致使投資邊際效益大大降低。原本輕型結構的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於大量使用了外來的廉價勞動力而使其產品具有競爭力。進入90年代後期,隨著外來勞動力的動態變化,這種優勢逐漸喪失。而西部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落後,仍具有勞動力廉價、供給充足的特點,潛藏了巨大的投資商機,這就為吸引外資、調整原有工業結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4.旅遊資源優勢
西部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物古跡遍布,風景名勝眾多,山川壯美,風光奇特。特別是少數民族獨特的人文資源,更是東部地區所少有。在全國84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62個歷史名城中,西部就佔有38處和23個,尚未發現的潛在資源還相當豐富。它們人同構成西部旅遊資源的龐大體系。西部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文化遺產、民俗風情、歌舞服飾,正在為旅遊市場提供著豐富多彩的旅遊環境和內容。其特色和魅力使西部旅遊產業開發的前景更加廣闊。
5.後發優勢
這是落後地區在一定條件下轉化而來的比較優勢,是相對後進性在積極意義上的理解。第一,現階段西部地區產業技術形態與東部相比總體上屬低勢位的,以原始、初級、中間技術質態為主體,與新技術革命所創造的先進技術、尖端技術存在著較大的落差。按照技術梯度演進規律,在技術體系中,越是排列在低勢位的技術形態,向高技術形態跨越的幅度和潛力就越大。第二,新技術革命積累和創造了豐厚的技術資源,促使特定技術生命周期日漸縮短、加速淘汰,不僅為西部產業技術升級換代提供了技術選擇的較大餘地,而且也極大地節約了時間和成本。相反,東部地區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適應我國即將加入WTO後的市場需求,卻面臨著經濟結構重大調整而帶來的成本和風險的雙重壓力。第三,前發達國 地區在發展中所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挫折教訓,可為後來者提供借鑒,促使西部大開發中增強預見性,少走彎路,以享受「別人繳學費,自己長見識」的優待。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說,窮則思變會給西部大開發帶來更強烈與更持久的社會需求動力,促進地區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四、結語

特殊矛盾決定著事物的特殊本質,構成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在根據。東西部發展時機的差異性表明,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中潛藏著嚴峻的挑戰。因此,西部地區絕不能把自身鎖定在「跟進式」的發展軌道上,而必須另闢蹊徑,選擇新的發展戰略。同時,東西部經濟起飛的社會基礎性條件優劣表明,必須從西部大開發的現實起點和基礎出發,以求新精神和務實的態度來尋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區幅員遼闊,各省(市)區之間的區際性差異較大。探尋西部崛起之路,不僅有別於東部地區,而且各省(市)區之間也各有殊別。因此,要想選擇西部地區普遍適用的具體發展模式是不現實的。在這里,我們只能從宏觀上提出以下若干普適性較強的戰略原則,為西部省(市)區探索各自具有區際特色的發展模式提供大致思路。
1.跨越式發展戰略
西部大開發必須繞開東部發展的老路,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其戰略定位是:以廣泛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為農牧業跨越發展的突破口,以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為地方工業跨越的著力點,以直接植入高新技術帶動第三產業跨越式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追趕目標,否則,將永遠受制於人。
2.產業綠色化戰略
西部地區處於我國大江大河的上游,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態平衡的關鍵「源頭」,直接制約著全國生態環境的發展。而且西部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面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地質災害三大環境問題。因此,必須果斷放棄掠奪式開發資源的戰略,調整產業結構,將開發與環保結合起來,實現綠色技術和高新技術的雙重跨越。這是關系自身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生存條件的重大現實問題。
3.技術導向型戰略
西部經濟落後是產業落後的必然結果。因此,西部大開發不在攤子鋪得大、項目上得多,不可重蹈盲目攀比、重復建設、粗放式發展的覆轍,而必須以項目開發為載體,提高技術含量,重在集約經營,以技術開發和引進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4.公平與效率雙優先戰略
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區別國家投資與企業投資行為。國家投資側重社會公平、營造開發環境;而企業投資應遵循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主要以效率為目標,求得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以此來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相互促進。
5.以人為本的資源開發戰略
西部大開發迫切需要各類合格人力資源的投入。西部地區人力資源分布疏密差異很大,結構不盡合理,教育水平落後,穩定和吸引人才的環境欠佳。因此,西部大開發,首要的是人力資源大開發,它對其它物質資源能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崛起之路,是一條縮小「教育差距

㈢ 社會地理學在社會中的作用

社會地理學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

居住在世界上的人們有不同的方式生活,他們的民族祖先、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語言、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而社會集團不論大小都佔有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形成不同的空間布局。社會地理學就是分析研究這些人類社會集團的空間結構的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社會地理學主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發展起來,但它起源於20世紀初。法國人文地理學者維達爾·白蘭士曾以可能論的觀點為社會地理學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

早期的社會地理學包括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等方面的內容,曾進行了農村和城鎮的區域分析、城市化趨向、城市網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還研究過游牧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等社會集團的地理分布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聚落的分布和類型及其與地理條件的關系,並涉及文化地理學的一些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范圍的社會變化十分劇烈,使得社會地理學更加重視解決社會實際問題,諸如繪制人口、年齡。性別差異的地理分布圖;考察農村人口的文化背景,探索語言、宗教等文化現象的分布和變遷;對種族歧視、階級沖突、貧富不均、犯罪及文化娛樂等問題也有所研究。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瑞典學者哈格斯特朗和其他地理學者倡導下,社會地理學還探討社會和文化現象的發展規律,說明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進行的擴散和傳播。

由於社會地理學強調社會因素對形成區域特徵的作用,認為區域特徵以一定的生活模式(或稱生存形式)作為具體表現,通過模式可以確立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象,比較各個區域的人文差異。60年代地理數量方法的應用,大大推動了社會、文化現象時空擴散的研究。如社會區域分析在城市生態研究中採用因素分析法等。

此外,人的行為、決策和行動是以物象而不是以現實為依據的,因此社會地理學進行了感應地理和行為地理的研究。他們把經驗、信息、心理狀態、生理條件、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約束都包括在環境這一概念之內,對心理因素的重視超過了對傳統的環境因素的重視。

㈣ 從地理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政治體制等幾個方面介紹東南亞

亞細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α;拉丁語:Asia;法文:Asie;英語:Asia) 衛星拍攝的亞洲地形照片,簡稱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跨緯度第二廣,東西距離最長,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約60.5%(2010年).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為亞洲的守護神.
亞洲的地勢特點總結為三點:
1.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陸中間多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
亞洲的河流特點為:由於河流多發源於高山地帶,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為溫帶、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4]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自然增長率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80%.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地理必修二知識點 魯教版

地理必修Ⅱ識記材料

第一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軌跡
1、在人類社會初期——產業革命前,人口的增長十分緩慢。
2、產業革命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有人驚呼人類進入「人口爆炸"時代。
知識點二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又稱為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2、人口增長模式的意義:該模式將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分為幾個不同階段,體現了人口增長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轉變的過程。
3、人口增長模式的幾個不同階段及主要特徵:
類型 發展階段 主要特徵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長階段第一階段即農業社會時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自然增長率低且波動較大,人口增長處於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狀態。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長階段第二階段即工業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急劇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隨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長減緩階段第三階段 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並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人口增長台白抹唐開始減綏.人口平均壽命繼續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長階段
第四階段 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自然增長率很低,有些國家甚至已開始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進一步延長。
知識點三 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
1、世界性突出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和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調。
2、世界人口增長極不平衡。
(1)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問題: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0~1 4歲的兒童比重過大等。
②影響:a.人口增長過快,會加大對經濟、就業、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導致積累減少、經濟發展速度降低、人們生活水平上升緩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決溫飽的窮國更加貧困,同時也不利於提高人口質量。b.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長慣性,不利於人口、經濟、教育、就業、環境等問題的解決。
③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2)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人口問題:人口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
②影響:勞動力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等。
③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第二節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知識點一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出或遷入,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遷移的發展及特點:
(1)人類社會早期,自然條件是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紀末至1 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後,主流是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由已開發地區向未開發地區遷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顯減少,遷移形式也更加趨於多樣化。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人口遷移急劇增加。其次,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向發生很大變化。第三,新興城市出現而引發的人口不斷湧入。第四,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造成的人口的遷移。
知識點二 人口流動
1、人口流動的含義:指因工作、學習、旅遊、探親等原因臨時或短期離開原居住地外出活動,而不變更戶籍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流動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
3、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是人口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4、我國的人口流動: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謀求發展,特別是湧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動人口增長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6、人口流動的作用:
(1)增強社會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等造成壓力,並帶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知識點三 人口移動的動因和效應 『
1、人口移動的動因:人口遷移是各種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等差別。
(2)遷出地與遷入地之間的距離、國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對人口遷移產生重要影響。
2、人口移動的效應:
(1)對環境產生多種影響。
(2)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促進種族、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明顯地改變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進了經濟發展。
③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④促進了人種基因的交流。
第三節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標:人口密度。但兩個人El密度相同的地區,人口分布格局卻不盡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狀況: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識點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資源和土壤、礦產資源等。
2、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文化教育狀況等。其中,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最為顯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時甚至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此外,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科技發展水平、政府的人口與發展政策以及歷史因素等,也都對人口分布產生影響。
知識點三 我國的人口分布
1、我國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
(1)數量:1 2.9 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數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達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點
(1)原因:由於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點:①最顯著的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乾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
③經濟發達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
④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知識點四 謀求人人合理容量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資源、知識、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其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負 荷量。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警戒值。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等。此外·還與技術水平、資源基礎和環境變化趨勢等有關。
3、環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一個具體明確的數值,而是一個取值范圍或估計值。
(2)在一定歷史階段,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環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對確定的。
4.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據我國的地理國情,我們堅定的實施「控制人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分布的主要規律,不僅培養了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探討成因奠定了知識基礎。

第二單元 城市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城市發展與城市化
知識點一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起源與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以及社會組織的出現等密切相關。
2、城市的發展
世界城市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1 8世紀產業革命以前,城市數量少,規模較小,功能較單一,多以政治職能為主,城市和鄉村相對獨立。
(2)產業革命以後,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功能擴展,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城鄉差距逐漸擴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發展迅速,出現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帶及專業化城市。
知識點二城市化及其特點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2、城市化主要表現: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標志:通常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包括物質形態上的變化,還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5、城市化的特點
(1)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帶出現。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差異加大。
知識點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的優點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實現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以及保護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徑。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導致大量土地被佔用,耕地面積減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水資源短缺。
(3)有些城市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導致地下水質惡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4)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二節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知識點一 城市的區位遠擇
1、城市區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佔據的場所。
2、城市的區位因素:城市區位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溫適宜、降水適度的地區。
③地形、地質: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礦產資源:資源豐富地區,工礦業發展迅速,人El集聚進一步加強,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礦城市。
(2)社會經濟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區位、經濟基礎、生產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歷史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減弱,科技、旅遊等影響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終影響巨大。
知識點二城市體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它既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又是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
2、城市活動: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服務(如居住、幼兒園、小學等);另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區服務(如大學、大型工業基地、國家級研究所等),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3、城市體系形成的基礎:城市與其腹地和其他城市發生的備種聯系。
4、城市體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由不同規模、不同等級、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的內容及作用
(1)內容:較系統地闡明了區域內城市和城市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等級之間的關系。
(2)作用:被成功運用到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布局等方面。

知識點三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現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等各具特色、多層次的城市體系。
1、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級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備的高級職能。
2、南京和杭州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實力等方面,居第二層次,是該地區的副中心城市。
3、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城市屬第三層次,其製造業功能比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響較大。
4、鎮江、揚州、南通等則屬更次一級城市,其輻射范圍主要局限於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第三節 城市空間結構
知識點一 城市功能區
1、城市功能區的形成
城市的各項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土地,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2.主要城市功能區
(1)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養生息的場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圍,並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3)商業區: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等組成,大多呈團塊狀或條狀,且多分布於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中小城市的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個商業區。
3、城市功能區組成
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為各類城市所共有。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界限,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識點二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
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1、歷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基礎。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的現狀。
(2)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
2、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分化影響顯著。
(1)由於地理位置、交通通達程度等條件不同,造成土地價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業、工業、住宅對用地的競爭能力不同,主要表現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異。綜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兩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區中
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在地租較高的道路兩側形成住宅區;而地租較低的其他地方則往往形成工業區。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職業、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影響人們對住宅區的選擇。
4、政策對城市功能區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知識點三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會觀念等,影響城市地域形態和空間結構。城市建築景觀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在城市建築景觀中,最明顯的特徵是建築物的高低。
2、一些經過規劃後而建設的城市,其城市格局無論是建築物的單體與組合,還是整個城市道路系統,都反映出其獨特的風格與含義。
3、城市與環境相互協調,往往形成獨特的風格。

第三單元 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農業生產的概念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得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
2、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等。
3、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等。
(2)不同的歷史階段,影響農業區位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重要。
(3)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農業政策對農業生產也有很大影響。
知識點二農業的地域類型
1、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農業生產方式和類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2、農業地域類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生產類型,它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
3、熱帶遷移農業
(1)遷移農業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種原始的農業地域類型。
(2)遷移農業的分布、從事人口及活動范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等地廣人稀的熱帶森林及其邊緣地區。從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動范圍占據了世界土地總面積的
1/4左右。
(3)遷移農業的生產過程及對環境的影響。
熱帶密林中的原始部族,來到新的地塊,便毀林、燒荒、掘穴播種,等待收獲。一 般二三年內土壤肥力急劇耗竭,農作物產量銳減,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選新地塊。遷移農業對森林和土地資源造成破壞,被拋棄的荒地一般難以恢復森林原貌,而成為次生灌叢。
3、水稻種植業
(1)水稻種植業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2)水稻種植業自身的特徵
①水稻是喜溫、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
②水稻種植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的集約型農業。
(3)亞洲水稻種植業特點及規模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季風區人口稠密,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單位面積產量高。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較低。目前亞洲稻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中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
4、混合農業
(1)混合農業的概念:指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
(2)混合農業的分布
它主要在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此外,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生產也屬混合農業的范疇。
(3)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優點:它普遍採用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經營方式。
第一,農場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第二,種植業和放牧業兩種生產方式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
第三,農場主經濟收入比較穩定。
知識點三 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農業生產的強度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保持合理的強度,農業土地等資源就可以為人類持續利用。否則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問題。
2、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環境以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4、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第二節 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
2、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不同時期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不同。
(1)在工業發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場因素是影響工業區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料等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素質已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並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區。
(4)環境標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工業區位因素。
(5)一個地區的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對工業區位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知識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地域的形成一
由於工業聯系和集聚效應的作用,工業生產在空間上便形成工業地域。
2、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1)工業的產品聯系
(2)地理空間上的聯系
(3)信息上的聯系
3、工業集聚
(1)工業集聚的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
(2)工業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業集聚的意義: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4、工業擴散的原因
(1)工業部門過分集中,出現用地緊張、水電供應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難等問題。
(2)現代交通運輸的進步,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的建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等。
5、工業集聚與擴散的關系
工業的集聚與擴散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前期和中期,表現為人力、物力、財力的空間集中;到工業化後期,區域工業多表現為分散,即向工業基礎較落後的地區擴散。
知識點三 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並且深刻地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2、隨著世界各地的工業普遍發展,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3、防治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 旅遊業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旅遊業
1、旅遊業的概念
旅遊業是_種.具有強烈文化性質的經濟行業。它主要利用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風土民情等旅遊資源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服務,並獲得經濟收益,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內容在內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
2、旅遊業的特點:旅遊業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出售勞務和提供服務取得收人為特徵,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綜合性等特點。
3、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1)發展國際旅遊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2)發展匡內旅遊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加快貨幣流通。
(3)旅遊業促進和繁榮旅遊地的經濟發展,旅遊區吸引外資以及落後地區的市場開發等。 (4)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就業機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知識點二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旅遊活動受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制約,具有地域差異性和季節性的變化。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距離
3、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質量上,即旅遊景區景點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4、旅遊地位置及交通的通達性:旅遊地的交通狀況直接影響旅遊資源開發價值。
5、旅遊地的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
6、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旅遊業發展。
知識點三 旅遊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旅遊業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
旅遊業絕不是「無污染產業",它同樣會產生各種污染物,對旅遊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而其解決難度並不亞於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
2、治理旅遊區環境問題的措施
(1)對於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區,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時,加強封山育林,涵養水源,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等工作。
(2)對於古代建築景觀,在外觀上要保持原貌,修復文物古跡「修Ill如IH",並慎重處理擴建、新建建築物與原有文物古跡的關系,其風格、規模都應與旅遊區環境協調。

第四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第一節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知識點一 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的特點
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它既不生產物質產品,也不改變被運送物品的自然屬性和性狀,只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
人類從手提肩扛、牲畜馱運,發展到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3、國民經濟對交通運輸的基本要求: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運行速度快、連續性強等。
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1)各種運輸方式各有長處與不足,應根據運輸對象的性質和運量不同,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2)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相互協作,實現合理運輸。
5、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作用
各種交通運輸路線,通過與各種交通運輸站點相互交織,形成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人們的生產活動、貿易往來、社會交往變得更加便捷。
6、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交通運輸正向高速化、大型化、專用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知識點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類
通信是實現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它是人類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的作用。一般可分為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
2、郵政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
(2)郵政網路的組成:是由郵局和郵路組成的郵件傳遞系統。郵路主要利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線路。
(3)郵政通信的影響因素:有時受到地形障礙以及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3、電信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
(2)電信通信的傳遞方式及影響因素:電信利用電波傳遞信息。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有時會影響到通信質量。
(3)作用:大大地促進了地域之間的信息交流,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㈥ 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有哪些因素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著我們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呢?

(一)地理環境因素
1.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特別適合發展農業。從古至今,在中華大地上都是依靠優越的農業環境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供養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傳統的中國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
3.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首先,我國的地理環境有強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其次,地理障礙對文化的傳播也有很大的影響,也使中國的不同地區所受到的外來文化影響和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
4.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開放、對國與國的交流確實有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究竟是有利於開放還是有利於封閉,應該結合地理環境做具體的分析。
首先,我們應當承認我國的地勢是比較封閉的,西高東低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只有東南是海岸線,三面封閉,一面環海,從地圖上看得很清楚。
其次,自然地理環境並非決定開放與否的唯一標准條件。Ex: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東漢班超重開絲綢之路;唐玄奘到佛國印度取經。事實上,造成中國長期閉關鎖國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中國人的優越感和保守封閉的思想意識。
(二)經濟因素
1.農耕自然經濟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
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及其重心轉移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長期對壘和融合
農耕自然經濟下的多元化經濟成分
內斂型的海洋貿易(內斂即收攏,而非開放)
2.中國傳統經濟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第一,農耕經濟的持續性與中國文化的延續性。
第二,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與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在思想上,包容百家學說 ;在區域上,中國文化包容了不同區域的文化 ;在吸收外來文化方面,中國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來佛教文化的痕跡。特別是明清之際(十六世紀)的耶酥會來華,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外來文化也能揚棄吸收。16世紀80年初(明朝末年)耶酥會教士陸續來華從事宗教活動。
第三,農耕經濟的早熟與中國文化的凝重性 。中國農耕經濟的基本特點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農耕經濟的這一特點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凝重性。所謂凝重性,就是穩重有餘,靈活不足,開放不足,保守有餘。
(三)社會政治因素
1.宗法制度的產生與確立
一是嫡長子繼承製。
二是封邦建國制 。
三是宗廟祭祀制。
宗廟是包括天子在內的各級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場所。宗廟祭祀制度是為了達到維護宗族團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制度。核心是強調尊祖敬宗,家族本位。據史書記載,周天子為七廟,諸侯為五廟,大夫為三廟,士為一廟。這種宗廟祭祀制度,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中國傳統的禮樂文化。
在相傳幾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響下,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具有以下四個特徵:
第一,家天下的延續。
第二,封國制度不斷
第三、家族制度長盛不衰
第四,家國同構
2.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政治結構
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
第一,以武力為先導,控制宗教勢力,專制時間漫長。
第二,農耕經濟基礎穩定
第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走向極端
第四,對人身控制嚴密
3.傳統社會政治結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社會結構的宗法型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倫理型範式。
正價值:中華民族凝聚力強,注重道德修養重視人際間溫情,成為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
負價值:使「三綱五常」的倫理說教,「存理滅欲」的修身養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盲目排外心理等,成為文化健康發展的障礙。
中國社會結構的專制性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政治型範式。
正價值:中華民族的整體觀念,國家利益至上觀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認同,文人學士的經世致用思想等等。
負價值:使國人存有嚴重的服從心態,對權威和權利的迷信,個人自信心缺乏,文人的影射傳統等等。
宗法與專制的結合,在政治上表現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是倫理政治化和政治倫理化。「內聖外王」的價值取向。

㈦ 小學品德與社會文化主題的內容有哪些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的嘗試方案及案例例舉.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幾個注意點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品德課、社會課等課程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革,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綜合課程.它倡導的是:回歸生活的品德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教育,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課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學社會課中的一個獨立板塊,有獨立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講授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使學生能夠准確系統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這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情感、態度、價值觀就被忽視了.沒有情感的地理知識是僵硬的、沒有活力的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成為學生厭學的根源.基於這樣的現實,這次課程改革把地理教學納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地理教學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知識本位被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展的教學目標所取代.這樣一來,地理知識就變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結合,使思想品德與社會教育擺脫了以往的在純道德的場景中進行,學生能夠學會用空間觀念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比較廣闊、多面的地理場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品德與社會教育更加厚重和飽滿.
品社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內容的教學目的就在於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為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在小學階段,地理知識本身的學習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地理教學是為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服務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品德與社會是德育綜合課程,教材中有許多常識題材的內容,大致可分成自然常識類、生活常識類、地理常識類、歷史常識類和社會常識類.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地理題材有下面 4個內容標准:
1、我與學校:Ä、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
2、我的家鄉(社區):Ä 、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B、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C、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D、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我是中國人:Ä、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B、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認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C、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D、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E、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 F、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G、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4、走進世界:Ä、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B、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C、比較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飲食等狀況,了解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D、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E、知道我國所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F、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可以看出,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地理題材僅涉及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和區域地理內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氣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其與單純的小學地理常識課內容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品德課是教學生做人的本體課程,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突顯情感性和思想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和諧建構.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地理內容的學習.
因此,作為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目標應該較好地融合在探究體驗活動中,既不能上成單純的地理知識課,也不能孤立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即情感教育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中.
總之,知識目標要准確規范,不可以貪大求全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課.有些教師把品德課中的地理當作知識來教,試圖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並按照掌握知識的多少、深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為了知識而教學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地理知識與品德目標的割裂.例如《我們在這里生活》.教師力求把知識講得多、全、細,做到面面俱到,規范完整,生怕有知識上的疏漏,同時也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把地理知識為品德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2、地理知識與品德教育「兩張皮」.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本身不含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素.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不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不斷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情感,而是從地理知識外面找一個品德目標,讓學生無選擇、無條件地接受,地理教學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教學和道德說教兩部分.實際上,有些地理知識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師生共同挖掘、感受、體驗其中的內容,不但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激發情感,實現德育目標.
3、任何地理知識都要進行品德教育.與為地理知識而進行地理教學的情況相反,試圖使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情感態度掛鉤.地理知識有很多是認知性知識,如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大小、氣候特點、形成原因等.學習時,要對知識准確地習得、領會、掌握和應用,不必生硬地從知識之外塞進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4、教師的知識儲備缺乏.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在這里,教師知識儲備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識和課程改革知識的缺乏.在我國小學現階段,進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教師一部分來自於原來從事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來自於社會課的教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無論是來自於哪種學科的教師,由於現有知識結構的不合理,他們對地理知識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適應具有綜合性的品德課的教學.如今在小學從事品德課教學的老師很大一部分是一邊學一邊教的,不能做到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把握知識,這就使品德課的質量大打折扣.另外,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在客觀上也導致品德課中地理教學的困難.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編排的教材比傳統教材涉及的知識內容更多更廣,不僅有很多的知識目標,而且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目標,這就增加了教學的任務量.雖然課程標准在課程管理建議中明確提到,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但是學校現實卻不令人滿意,很多小學把每周3課時縮減到2課時,有時僅有的2課時也被其他科目佔用.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品德課程中內容多、難度大、開放程度較強的地理教學是非常困難的.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基於以上的分析,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地理題材」課型的教學應運用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同時採用「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式的教學策略.
小學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應該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託;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活動;以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㈧ 從國際營銷的角度對美國市場的地理、文化、經濟、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美國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市場之一,每年的商品貿易進口總額超過11000億美元。

美國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現在每年由中國製造進入美國的產品己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產品大多是消費品,但又大多是通過許多中間環節進入美國,中國很多工廠的生產與市場是脫節的,對國際市場很缺乏了介。

中國已進入WTO以及中國一些生產企業獲得了進出口權,這就使得中國企業今後向國際市場實現產品直銷有了可能。

工廠直銷,減少中間環節,可以使企業獲取較多的利潤,但也要求企業更多的了介國際市場,直面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

美國消費品市場的五大特點:

(1)美國市場容量大。 美國市場容量世界最大,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市場。首先是因為美國人消費能力強,美國人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美元。其次是美國人消費意識強,美國人不但較少儲蓄,而且超前消費,許多人都擁有信用卡,甚至有好幾張。第三是美國人對消費品的更新快,很多日用品使用都不超過一年,他們往往不是因為舊的壞了而買新的,而是因為「喜新厭舊」,遇到新鮮時髦,或節假日商品打折都會引起他們的購買意願。最後是因為美國勞動力成本高,政府規定每小時工資高於5美元,有的地區與行業每小時工資高於10美元,因此,美國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生產多已轉移到其它國家和地區。所以美國國內市場上所需要的日用消費品主要靠進口,而且進口需求量相當大。如市場上的服裝、鞋類、箱包、禮品、小家電,以及傢具、卧具、燈具、文具、工具、玩具、廚具、餐具等等,很多都是進口的。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上升,不太可能轉變。美國經濟的景氣指標可能會影響高檔商品的銷售,但不會減少大眾百姓對中國製造,價廉實用的日用消費品的購買。

(2)美國市場接納性強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社會又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美國2.8億人口中,大多是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不同民族的移民,或是他們的後裔。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美國人口結構的多元化決定了美國消費品市場的多樣化。在美國的移民,既習慣於使用本民族及傳統的商品,也對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商品很有好奇性與新鮮感,因此美國大眾消費者對市場上各種商品的接納性很強,極少排斥。 其次,由於美國貧富差別較大,高中低收入階層構成了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和不同層面的特定市場,而且規模都相當可觀,因此,來自世界各地的高中低檔次產品在美國均有很大的需求。第三,美國人較現實,購物消費只重視個人喜歡或方便,不太考慮別人怎麼看法,社會上也很少有人對他人消費作議論。因此一些較高收入的人也常到折扣商店買便宜貨,甚至逛逛9毛9商店或跳蚤市場。現在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美國中等收入人數的增加,美國中等收入階層如今已成為消費品市場的主體,是商界追逐的主要對象。因此,中國生產的商品要重視提高檔次,爭取這一消費群體,獲取更高的商品附加值。

(3)美國市場法規健全、行業協會左右市場 美國的市場經濟比較成熟,政府對企業的經營范圍與經營方式很少限制,但對各行各業產品進出口、以及批發、零售均有極為詳盡的法規與執照要求,而且執法十分嚴厲。尤其在商標、環保、安全、稅務、勞工方面。因此在美國從事商務不但必須學習了介,依法辦事,而且最好請專業人士來處理,千萬不可自以為是,套用在中國大陸的習慣。企業在美從事貿易要聘請律師作法律顧問、也要有會計師邦助處理公司稅務,以免誤觸法規。 此外,美國各行各業都有協會,美國的行業協會作用相當大,可以左右政府決策與市場。他們為保護本行業利益,游說政府制訂有利的政策,為行業發展舉辦各類研討會,為開拓市埸組織展覽,出版雜志,向會員提供市場資訊。美國一些行業性法規也往往都是這些協會提出與起草的,比如很多產品的反傾銷法案。因此中國企業與產品要進入美國,不但要研究對應的行業協會,還應該加入這些行業協會,參加美國行業協會很容易,交納會費就能享受相應權益。美國行業協會對會員的服務意識很強。對一些企業而言,成為行業協會會員表示是這個圈子內的人,比較容易被客戶認可,尤其是一些歷史比較悠久的著名協會。

(4)美國市場重質量,講品牌,尤其重視產品安全。 美國市場對產品質量的含意己擴展為廣義的,並不局限於一般的產品用途,技術指標與規格,他們認為這些是產品進入市場本來就應該附合的。他們還將產品的包裝質量、產品使用說明質量、尤其是售後服務質量也納入質量含意之中。而這些往往正是中國企業不太重視的。因此,中國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應該有更深的認識。此外,按美國市場的慣例,美國大零售商都接受顧客退貨,只要有發票,既使包裝己拆開、商品已被使用,也可退換,而且不用作什麼說明。因為退貨的損失並不是由零售商承擔,所以進口批發商更要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當然,這樣作可以保證假冒偽劣產品進不了這種大商場,商場的信譽也自然可以提高。 美國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認可度極深,因為品牌很全面的包含了他們對質量概念的理介,而且也比較准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消費層次,所以他們較多購買有品牌的產品,也願意付更多的錢。但是,有品牌的產品並非一定高價,美國產品的品牌往往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一般由品牌就可知道其價位,如Macys(梅西)屬於中檔,Wal-Mart(沃爾瑪)則是較為便宜與大眾化的。 美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經銷商還要對其商品承擔責任險,商家稍不注意就會吃巨額賠償官司。所以,美國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都非常嚴格,各種產品的標簽、包裝、說明都要附合美國市埸要求,以分清責住。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安全標准,如電子產品要附合UL標准,打火機要防止兒童開啟發生火災,玩具零件不能脫落而被兒童誤吞,對各類食品進口的安全要求就更嚴格了,也不允許一些商品隨意標明有醫葯功能。

(5)美國市場銷售季節性強。 美國消費品市場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均有較強的季節性,通常分春季(1-5月)、夏季(7-9月)和節日季(11-12月)。每個季節都有商品換季的銷售高潮,如感恩節(11月底)開始便是美國人冬季節日購物的季節,特別是聖誕節,是美國商品全年銷售旺季,通常要佔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美國進口商進口訂貨均是根據其國內銷售季節來組織的,因此,如錯過銷售季節,這些商品就難以銷售,意味著這一年度退出美國市場,甚至被競爭對手長時間排除在市場之外。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中國企業如果未能按合同日期交貨,不但拿不到貨款還要被罰款的原因。 此外,美國有許多節日,如情人節、母親節就是商家銷售禮品的良機。美國作為移民大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也就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消費市場,商家往往都想方設法利用這些傳統節日來促銷。 據美國零售商聯盟估計美國2004年的六大節日消費,排名第一的聖誕節消費2200億美元,第二是情人節消費130億美元,第三是復活節消費105億美元,第四是母親節消費104億美元,第五是父親節消費80億美元,第六個是萬聖節吊消費31億2000萬美元。

㈨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背景千差萬別,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根據你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版洲的西部,北美洲權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優越的發展環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並孕育出發達的社會文明.而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於大量人口長期居住.
根據題意,①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②有人類居住,但不是密集居住區.
故選:B.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