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島地理位置
1. 新喀里多尼亞地理位置在哪裡
新喀里多尼亞(法語:Nouvelle-Calédonie),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是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回一個境外答領。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群島組成,總面積達18,575平方公里(其中新喀里多尼亞島達16,372平方公里,而洛亞蒂群島達1,981平方公里)。作為法國的海外屬地之一,除官方語言法語之外,美拉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亦通用於此。
2. 阿拉伯半島 地理位置
阿拉伯半島位於紅海東北、波斯灣以南、印度洋的西北方
3. 厄瓜多地理位置 地形
厄瓜多共和國位抄於南美洲西北部。東北同哥倫比亞毗鄰,東南與秘魯接壤,西臨太平洋。面積25637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930 千米。沿海有大片平原地形,中部海拔較高,擁有海拔6310米的欽博拉索死火山(Chimborazo)(屬於安地斯山脈的一部份)。
4. 大連哈仙島的地理位置及介紹
哈仙島(哈仙村):
位於黃海北部,隸屬於大連市長海縣大長山島鎮的一個行政村(在地圖上是長海縣附近的一個點位),位於大長山島西南六海里處,東與塞里島相對,西南與廣陸島相望。
島長:4.84公里;寬:1.02公里,島東西長,南北寬,形似元寶。
該島有陸地面積4.7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為42公頃,海岸線長14.3公里,有居民235戶,居民總 數765人,屬境內第八大島
哈仙島最佳旅遊時間:每年的5-9月份
交通介紹:
自駕車來長海旅遊的朋友們,一是沿沈大高速公路行駛至瓦房店路段炮台鎮(原「轉山頭」高速公路出口處下),按公路標識牌到達皮口港;二是沿沈大高速公路行駛至普蘭店路段(「石河」高速公路出口處下,此路段標識清楚,路況好.),按公路標識牌到達皮口港,我們推薦您選擇第二條線路。
乘火車來長海旅遊的朋友們,並不需要乘坐到大連站下,而是在普蘭店火車站下車,然後在站前乘坐公共汽車抵達皮口港,方便快捷。
乘飛機到大連來長海旅遊的朋友們,可以乘坐大連至普蘭店皮口的客車,也可以包車或者乘坐大連到達皮口返程車(每人35元)。
從大連開自駕車來長海的朋友們,沿黃海大道行駛到楊樹房公路出口處下,按公路標識牌到達皮口港。
大連地區與長海通航的有三個主要港口:大連港、金石灘港、普蘭店市皮口港。大連至皮口港車程大約2小時左右,從大連走黃海大道高速公路可直達普蘭店皮口港
哈仙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成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新老顧客。這里不僅可以登高遠眺,更是下海游泳、遊船、垂釣、拾貝的樂園;這里以其碧海藍天和清新的空氣以及漁家自產的海鮮營造了一個世外桃源的生態旅遊天地。
5. 羅德島的地理位置
島嶼的地形
島內部非常陡峭,其最高點達海拔1215米。山地一直延伸到海岸,在許多地方形回成懸崖入海。答島的北端和南端分別平坦。南端形成一個半島。
羅德島是希臘第四大島,位於愛琴海東南部和地中海的交界處,與土耳其隔馬爾馬拉(Marmara)海峽相望。面積1,398平方公里(540平方里)。冬季平均氣溫10℃(50℉),四季多風,故島上多風車。谷地有富庶的牧場,平原出產各種穀物。製造邁錫尼時代和以後各時期的各種手工藝品,出產紅葡萄酒、穀物、無花果、石榴和柑橘。人口87,831(1981年)。
6. 中國的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6)牧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特點:
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
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7. 愛爾蘭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的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
愛爾蘭共和國,簡稱「愛爾蘭」(Ireland),是一個西歐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愛爾蘭自然環境保持得相當好,素有「翡翠島國」之稱,全國綠樹成蔭,河流縱橫。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綠島」和「綠寶石」之稱。
領土面積為7028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6889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3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169公里。
(7)牧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愛爾蘭島南北長475公里,東西寬275公里,全島面積為8.4萬平方公里,其中5/6的面積屬於愛爾蘭共和國。
愛爾蘭國土由中部平原和環列四周的濱海山構成,形似一個邊緣陡峭的盆地,南北高中間低;中部平原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拔30~120米,間有海拔200~300米的低丘,這一地區被茂盛的森林覆蓋,綠地遍野,是理想的草原牧場。
愛爾蘭境內中部為平原,多湖泊和沼澤,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最長的河流香儂河長約370多公里,最大的湖泊為科裡布湖。
東部和北部山脈海拔700~900米,南部山脈在海拔700~1000米之間;西南沿海懸崖陡峭、怪石嶙峋。愛爾蘭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其東部海岸比較平直,缺乏天然良港;西部與南部的海岸線犬牙交錯,綿延起伏、極富變化。
8. 世界十大沙漠地理位置
世界十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 860萬平方千米。阿拉伯沙漠:位於阿拉伯半島,面積 233萬平方千米。利比亞沙漠:位於非洲東北部,面積 169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面積 155萬平方千米。
戈壁沙漠:位於中國、蒙古,面積 104萬平方千米。 巴塔哥尼亞沙漠:位於阿根廷,面積 67萬平方千米。魯卜哈利沙漠:位於阿拉伯半島,面 積65萬平方千米。卡拉哈迪沙漠:位於波札那、納米 比亞,面積52萬平方千米。
大沙沙漠:位於澳大利亞,面積41萬平方千米。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面積 33。76萬平方千米
十大沙漠
撒哈拉沙漠
位於非洲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總面積約9,600,0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صحراء,是從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這塊沙漠大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和尼日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為幾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於阿爾及利亞的阿哈加爾高原,位於尼日的艾爾高原和位於查德的提貝斯提高原;東部是最為荒涼的區域,為特內雷沙漠和利比亞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點為位於提貝斯提高原中的庫西山,海拔為3415米。
阿拉伯沙漠
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面積達233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沙漠。阿拉伯沙漠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超過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也高於10℃,多在15~24℃之間。
利比亞沙漠
撒哈拉沙漠東北部分。從利比亞東部起,穿過埃及西南部延伸至蘇丹西北端。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質平原,氣候乾燥,不適宜居住。最高點為三國交界處的歐韋納特山(1934公尺,6345呎〕。埃及的蓋塔拉窪地在海平面以下133公尺(436呎)。居民不多,集中在埃及錫瓦、拜哈里耶、費拉菲拉、達赫拉、哈里傑等綠洲和利比亞庫夫拉綠洲。利比亞沙漠埃及部分稱西部沙漠,遠泛指埃及以西地區。
9. 青島地圖的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專、南瀕臨黃海,東北屬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在地圖中的位置:
10. 誰知道滿族的地理位置啊
滿洲史基礎(滿洲神堂專用讀本)
第一章 滿洲族的先世及其在歷史上的足跡
通古斯--滿語族是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共同體,現在屬於這個語族的包括滿洲族(錫伯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及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奧羅奇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原女真人的一支)、烏底蓋人、烏爾奇人、雅庫特人(都是原女真人)等。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南起北緯40度,北至北冰洋,西至葉尼塞河,東迄太平洋。人口大約在一千萬左右,其中的主幹為現在的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滿洲族(約一千多萬)。
「通古斯」這個詞出現於近代,其含義現存在不同的解釋,有「蓄豬之民」和「東方的人」之說。現國內外將其作為對具有親緣關系的一些民族的統稱。
通古斯--滿語族的祖先在數萬年以前居住在貝加爾湖南部的地區,他們在那裡循序漸進地完成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最初的所有的發展階段。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原始通古斯人的一部分離了原地來到了東部地區(即黑龍江上中游和牡丹江、烏蘇里江流域),後發展成為女真和滿洲族。留在當地的原始通古斯人繼續發展,後來被操突厥語族的外來人所融和。
通古斯--滿語族緣於同一族群(祖先),故其在人類體質學上有極為相似的特徵。後因一些外界的因素的影響而分化為南北兩支,即北通古斯族群和南通古斯族群。通古斯人中的滿洲族(包括錫伯人)被劃分為南通古斯人,赫哲族是後來從女真人中分化出來的一支,其的體質特徵介於南北通古斯人之間,之外的通古斯人皆屬於北通古斯人。南北通古斯人雖然出自同一原始族群,但在外表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南通古斯人(滿-錫伯)的外表具有長面、直鼻、眼距較近、眼裂較小和上眼瞼無褶皺或不明顯褶皺等特點,北通古斯人具有臉型較寬和皮膚的顏色發藍等特徵。當然這些特徵都不是絕對的,因為南北通古斯人畢竟都屬於一個原始的族群並且他們之間一直都存在通婚的現象,所以各方的特徵都存在於雙方的族群中。
二.通古斯--滿語族的先世在歷史上的足跡
古老、勇敢勤勞的通古斯--滿語族早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就曾幾度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如數千年前的肅慎(相當於中國周王朝時期)、挹婁(相當於中國戰國時期)、勿吉(相當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渤海(相當於中國的隋唐時期)、女真(從中國北宋至十六世紀)以至最後的滿洲族都是通古斯--滿語族在歷史上的稱謂(註:以下簡稱「滿洲族」)。
滿洲族的先世在有歷史記載時起就已經居住在白山黑水間的廣袤的土地上,其祖先數次建立的國家曾一度稱雄於人類歷史的舞台上,曾經象雄師一樣地在亞洲的舞台上怒吼。其所創造的豐功偉績曾令世人所矚目。
1、滿洲族的先世建立的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渤海國
公元七世紀末,滿洲族的先世在亞洲大陸的滿洲地區建立了第一個獨立的國家,其疆域包括今天滿洲的大部、朝鮮半島的北部及俄羅斯的南濱海地區。境內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首都為上京龍泉府(今中國黑龍江東寧縣東京城鎮)。渤海建國二百多年,生產力很是發達,曾被鄰國(中國)敬畏地稱作「海東盛國」。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國之一。雖然現在有些人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篡改歷史,說什麼「滿洲族先世建立的渤海國不是獨立的國家」等等,我們只要看一下歷史就會知道,渤海國並非一個地方政權,他擁有自己的官屬、軍隊、司法、賦稅和獨立的外交,享有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所應具有的一些權利,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如在當時中國的政府入侵的時候,渤海國的領導人當即派人交涉,據理力爭,最後在無奈之下還訴諸武力,以?衛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權益。後契丹人興起,渤海國亡。
2、滿洲族的先世建立的第二個國家--大金國
公元十一世紀末,滿洲族的先世--女真人中的一位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完顏阿骨達的領導下,擊敗了遼國,在阿什河畔稱帝,建立了大金國。大金國的建立,是滿洲族先人建立的第二個國家。 後由於當時中國政府的無理挑釁,導致了大金國和中國的戰爭,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雖然野心很大,可是軍隊實在是不堪一擊,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就被大金國打敗了,1126年滅北宋,佔領了淮河以北的地區。原中國的政府領導南遷到臨安(即今天中國的杭州)。而大金國的首都則遷到了燕京(即今北京市)。
有關於這段歷史,今人仍然將其大加歪曲,說什麼「大金國是什麼地方政權,宋金戰爭是一家內部的兄弟間的戰爭」雲雲。稍有一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清楚,這絕不是什麼「內戰」而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首先,我們知道,所謂「地方」是相對於「中央」而言的,如果沒有「中央」則「地方」就無從談起。那麼我們讓先來看一下當時的記載吧,在中國被大金國打敗之後,中國每年向大金國進貢一批數額巨大的物資,並稱大金國為「親邦」而自稱為「子邦」,這樣看來的話大金國到成了「中央」了(不過大金國並為將自己視為中央,他僅僅是把中國視為自己的一個附屬國而已)。另外,南遷的中國政府中的領導人仍念念不忘地要「收復國土」,還有,那個被稱作「民族英雄」的岳飛,口口聲聲地要「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一個極度仇恨滿洲族人,恨得都要吃滿洲族的肉喝滿洲族的血的人,能說他將滿洲族人視為了自己的「兄弟」嗎?能說這是「兄弟間的一場戰爭」嗎?此外,就是到了今天,中國人仍然將岳飛稱作為「愛國將領」,如果說是一個國家的內戰的話,又怎麼是「愛國的」呢?還有人說其是「統一」祖國的「正義」的戰爭,那麼既然都是「一國內部的」了,大金國不也是「統一」的正義的戰爭了嗎!事實是,以前的中國人從未將滿洲族人視為自己的同胞,我們無法從任何一部歷史文獻中找出「中國人稱滿洲族人就是中國人」的一個字,相反,所有的資料都顯示出來的是「中國人將滿洲族人視為外國人,中國將滿洲族建立的國家--大金國視為外國」這一事實的記載。
3、滿洲族的先世建立的第三個強大的國家--大清國(即大滿洲國)
大金國被蒙古人打敗後滅亡,滿洲族的社會經過了一段時期的內亂之後的十五世紀,出現了一位滿洲族歷史上的又一偉大的人物--愛新覺羅努爾哈齊。
由於受到了中國的挑唆(中國認為一個不統一的滿洲國更適合它的需要,因此利用一切的手段對滿洲國的內部進行挑撥),滿洲國的很多部落因此連續地發生內戰,導致了滿洲族內部的分裂。當時的滿洲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即滿洲國、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
努爾哈齊即出自滿洲國,由於其在少年時期就看清楚了中國的真實面目(即言爾無信、極端虛偽、目光短淺、外表強大實則虛弱),所以努爾哈齊在以後與中國作戰的時期內才作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戰略部署。努爾哈齊從1583年起兵,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在1616年的時候又建立起了一個滿洲族人自己的國家--大金國(別稱是滿洲國,為了與滿洲族先前所建立的大金國相區別故稱「後金」),在建國期間,滿洲族在努爾哈齊的領導下數次擊敗了中國軍隊作出的干擾滿洲族統一活動的軍事舉動。建國後,中國賊心不死地想把滿洲國這個再次新生的國家扼殺在搖籃里,其不僅在很多方面對滿洲國進行滲透和挑撥,並且在其在以上方法沒有取得效果的時候竟然訴諸武力,對滿洲國這樣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進行侵略。所幸的是,滿洲族在努爾哈齊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地齊心對外(象在1619年的薩爾滸戰役中滿洲族打敗了數倍於己的入侵的中國軍隊就體現出了滿洲族的團結),終於使中國的陰謀沒有得逞。1626年努爾哈齊去世,同年其第八子皇太極即位。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別稱仍然是滿洲國),在這前一年(即1635年)農歷十月十三日,他正式告諭天下,定「滿洲國」為女真諸部的統一稱謂。
第二章 滿洲族的起源與初步發展
在長白山東北部有座布庫里山,山下有一個清澈透明的水池,此湖叫布爾瑚里湖。湖水碧藍清涼。盛夏,起伏疊嶂的群山環抱著碧水清潭,藍天白雲倒映在水中,湖邊野花爛漫,彩蝶飛舞,鸞鳳合鳴,百鳥交唱。大有"穿花蝴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奇觀妙境。這美麗的圖畫引來了三位仙女白天而降,她們是三個姐妹,大姐叫恩古倫,二姐叫正古倫,三妹叫佛庫倫。
三姐妹走近湖邊,只見水中有天,彩雲飄飄,鳥飛蝶舞,這比清靜的天宮美極了。三位仙女的身影倒映在湖中,嬌滴的臉蛋,婀娜多姿的身影,在綠樹紅花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靚麗。三姐妹興奮地脫掉衣服跳人碧水之中,盡情地享受大自然呈獻給她們的一切。三姐妹同在湖中嬉戲打鬧,頓時那平靜如鏡的湖水水花四濺,碧波盪漾,湖中不斷傳出她們的歡聲笑語。
三姐妹嬉戲多時,已感覺疲勞,先後上岸更衣。這時,一隻神鷹飛來,嘴裡銜著一顆鮮紅鮮紅的果子放在三妹佛庫倫的衣裙上,騰空而飛。佛庫倫拾起色彩鮮艷的紅果愛不釋手,這散發著特殊香氣的果子放在地上怕弄臟了,不放手一直捧著又無法穿衣。於是她靈機一動,便把紅果含到口中,不料,果子竟順勢滑進她的腹內,佛庫倫又是咳,又是吐,竟絲毫不起作用。頓時,她感覺到下身無比沉重,猶如千斤墜體,不論怎樣念動咒語,她都不能起飛。大姐和二姐仔細給三妹檢查一番後說:"這是天授妊娠於你,等你生產以後,身子輕了再回去罷。"說完便告別三妹,飄然升天。
兩個姐姐走了,佛庫倫留在湖邊,不知過了多久,佛庫倫生下一個男孩,孩子出生後,佛庫倫感到很吃驚,孩子落地就能說話,幾天功夫就長成一個身強體壯、面目清秀的少年郎。佛庫倫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布庫里雍順,姓愛新覺羅。
有一天,佛庫倫做了一隻木船,讓兒子坐在上邊,然後拉起兒子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兒呀!你是神鷹的後裔,天意讓我生你,實際上是要你去平息暴亂,安邦定國。孩子,你一定要完成上天交給你的重任。"說完松開兒子的手,把船推向水中,小船載著布庫里雍順順流而下,佛庫倫凌空而起,返回天庭。
布庫里雍順按照母親佛庫倫的指示,乘船隨波逐流,往下游沖去,水借風威,在激流的推動下,小船如離弦之箭,一瞬千里。
一天,小船漂至牡丹江和松花江的交匯處,長白山東南的鄂多理城,城內住有三個姓氏,他們互爭雄長,終日廝殺,死傷慘重。當時有一個人到河邊取水,他突然見到一個舉止奇異、相貌異常的男孩,端端正正獨坐船上,便急忙返回村裡告訴爭斗的人們。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停止了爭斗,紛紛跑到河邊觀看。大家一見,果然是非凡之人。
一個叫百里的首領問道:"你叫什麼名字?"男孩對眾人說:"我是天女佛庫倫所生,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里雍順。我奉天命是來平定大亂的,今後你們再也不要互相殘殺了。"
男孩的話聲剛落,河邊的人們高呼起來,救難的大英雄來了!布庫里雍順來了!
原來有一天,一個遊方術士來到鄂多理城。百里曾問他,三姓地方何時才能安寧?游士說:"快了,一位生在天池邊的英雄,叫布庫里雍順,很快會乘船來到此地,他到達之時,正是三姓安寧之日。"
之後,英雄布庫里雍順的名字迅速傳開了。人們天天盼望著他早日乘船來解救他們。當百姓埋葬戰死的人時總是嘆惜,你為什麼不能等到布庫里雍順到來呢!人們見面問候時,都互相鼓勵著,好好活著,布庫里雍順就要到了。我們很快就會過上平安的生活了。
今天布庫里雍順真的來了,大家聽其所言,都很敬佩他。人們異口同聲地說,這是天生的聖人,無論如何不能讓他走了,說著幾個年輕人相互交插握手,做成轎形將他抬回城裡。共同推舉他為貝勒,並將百里的女兒勃利格格嫁給他為妻。
從此,三姓地方戰亂平息,社會安定。布庫里雍順成為這個民族的首領,滿洲族的先人稱他為始祖。
第三章 成化犁庭、董山被殺與明國的壓迫
明國歷來對女真各國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撥女真各國戰亂,嚴重阻礙了女真的發展。明正統年間,蒙古剌部興起,對明國北方邊防構成全面威脅,而地處遼東的滿洲也直接受到瓦剌蒙古的威脅。當時的滿洲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若與強大的瓦剌蒙古相比,仍然是弱小的,抵擋不住瓦剌也先的進攻。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滿洲李滿住、董山等人都依附了也先。女真、蒙古東西呼應,大肆抄掠遼東,使遼邊數年不得安寧。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調動瓦剌四路大軍南犯,大同告警。明英宗朱祁鎮壓親征。當明軍行至土堡(今河北省懷來縣西南)時,受到瓦剌軍的襲擊,明英模宗被俘,50餘萬明軍全軍覆沒,這就是史稱的「土木之變」,朝廷威望一落千丈。
這一年,居住在蘇子河畔的滿洲乘機向明邊進襲。李滿住率1萬余總眾,包圍了撫順城,與明兵展開激烈戰斗。當時守城明軍1000餘人,並把妻子兒女還到城牆上,表示決一死戰。當女真軍接近城池時,明兵投下松明火把,弓、銃(火器)齊發,女真人不敢接近,只得退去。明廷因魯全守城有功,晉升為指揮使。
盡管滿洲多次配合瓦剌蒙古侵擾明邊,便在也先之亂被明國平息後滿洲首領不願與明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因此,董山等滿洲各首領又開始向明國進貢。由於明王朝統治日益衰敗,對滿洲各衛的朝貢要求得十分苛刻。而由於戰亂,滿洲等女真各部首領喪生,各部的敕書失落,入貢無憑證,許多女真首領不得不以舍人的身份前往,明國給的封賞減少,待遇大不如從前,致使各部首領對明國邊官司懷怨甚深。明天順八年(1464年),由於滿洲各衛女真,入貢人數過多,耗費過大,朝廷下令女真各衛每3年入貢一次,每次人數為100人或50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廷又要求入貢的女真各部必須攜帶驃壯的馬1匹,純黑的貂皮30張入貢,否則不得放其入境,引起女真各部的不滿。
在滿洲中,董山是一位有智謀,有才乾的大首領明天順二年(1458年),明廷又晉升董山為左衛都督,從此,他聲震女真各部,地位在各衛首領之上。後來由於李滿住已經年邁體衰,董山「起而兼管三衛,頗有統一滿洲之勢」,勢力大振。董山多次呈請明廷對滿洲各部首領晉級,但明廷不允,使其很不高興。為此,滿洲與明廷關系十分緊張。於是董山就糾集滿洲、毛憐和海西等部統兵達15000餘人,幾乎月月興兵,一年之內竟搶掠明邊境97次,殺掠邊民多達10餘萬。明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女真入犯,明國總兵鄭宏戰敗。明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海西、滿洲復入鴉鶻關(今新賓葦子峪鎮三道關)。明都指揮史鄧佐在雙嶺中女真人的埋伏,兵改戰死。三月復入連山關,掠開原、撫順,窺鐵嶺、寧遠、廣寧。由此可以看到,滿洲與明國進行了公開的戰爭,並多次取得勝利,同時也反映出滿洲已經是比較強大的國家。當時,董山、李滿住與明國之間,是時附時叛。明國實行的政策比較寬松時,則附明,而明國實行的政策嚴酷或壓迫的程度較深時,則叛。明廷不斷地派人向他們索取被掠人物,結果李滿住、董山等不敢入朝進貢了。
明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明廷派遣都督僉事武忠作為使臣,招撫滿洲諸衛首領入朝進貢。董山等人聽撫入京,貢獻馬匹和貂皮。成化帝特令大臣召集滿洲大小首領集會,申訴了他們「背恩負義」,要求「改過自新,嚴戒部下,尊事朝廷」。董山等大小首領紛紛給朝廷叩頭,表示謝罪。
然而,董山卻因明國皇帝不詳察邊吏魚肉邊民的過失和女真犯邊的原因,心中有些不服氣,故舉止傲慢,有抵觸情緒。明廷太保孫繼宗、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大學士陳文等,看見董山遇到高官司也不為禮,認為他們不肯悔改,於是,不顧董山等人服罪孽來朝,竟決定只將董山所帶來的家屬十多人放回,而將董山等115人拘留,並押解到廣寧(今遼寧北寧)。同時,積極備戰,准備大舉討伐滿洲。
七月二十七日,董山等由京師解至廣寧府後,明總兵官趙輔命令通事向董山等宣布明國皇帝敕諭,以示告誡。董山等人不服,雙方發生爭執並動武。趙輔下令鎮壓,早有準備的甲士殺出,當場殺死滿洲大小26人,其餘的人均被囚禁起來九月二十四,明廷分三路對滿洲的住地進行了殘酷的剿殺,並要求朝鮮派兵配合明廷行動。
明軍由左都御史李秉、總兵官趙輔、都督王英統兵,太臨界黃順、少臨界張林監督軍務。兵分左中右三路共五哨兵馬向新賓進發。左路軍出渾河,越石門,經土木河到分水嶺。右路軍由鴉鶻關經喜昌口,過鳳凰城、黑松林、摩天嶺到婆豬江。中路軍經薄刀山鯰魚嶺,過五嶺、渡蘇子河至佛阿拉滿洲首都。朝鮮王國派遣中樞府知事康純、魚有沼、南怡等,統兵萬人,從東路堵截。朝鮮分兩路軍,南怡率右路從朝鮮滿浦入攻婆豬江,魚有沼率左路由朝鮮高沙里入兀彌府。明中路軍入今新賓境後,連破佛阿拉、張打必納、戴咬納、朗家、嘹哈等諸寨,「焚燒其廬舍,殺掠其人民」,許多滿洲人逃入深山藏匿。滿洲沒有防備,突遭襲擊,各部分散。由於董山被拘,李滿住年邁體弱,面對強大的明國和朝鮮聯軍,沒有進行有效的抵抗,使滿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李滿住和長子李古納哈等為朝鮮軍殺害。鮮血染紅蘇子河、婆豬江,滿洲人屍橫遍野。據統計,此次軍事行動共擒斬女真人1700餘口。明和朝鮮軍歷經一個月的圍剿,共契寨四五百座,女真人家的牛、馬、家畜茫然一空,並釋放女真人阿哈(奴隸)千餘人。戰後,明廷又將董山等殺死,其弟秦羊等幾百名女真壯勇,被謫戍福建等省份,使他們永遠身處異鄉。
董山是入京請罪被殺,明廷失信於女真人,因此各部女真人深懷怨恨。李滿住的幼子甫乙加大,為了報父兄之仇,聯絡滿洲、毛憐、烏拉等部女真人數千人,對明國邊境進行殺掠。明國為了防備女真人侵襲,又大修邊牆,將遼陽以東之地向滿洲內地推進360多里,迄至鳳凰山。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遼東邊牆殘址,就是這個時候修築的。遼東邊牆在今撫順境內長約100餘公里。從鐵嶺黃泥窪入境,經張木溝、山城堡、龔家、邊牆溝李其、關嶺、腰堡、蘭山、西崴子、西古、上馬古、後安;從王家店附近蜿蜒折向東南,抵新賓三道關(即鴉鶻關),然後向南經葦子峪進入今本溪樺皮峪。修建遼東邊牆的目的是企圖把女真人拒之牆外,這是一條軍事分界線,邊牆以西即明管轄區,邊牆以東,俗稱東邊外,即女真族生活區,而作為遼東邊牆,撫順段則為最重要的一段。不僅在鴉鶻關附近設有重兵把守的頭道關、二道關、三道關,還在邊牆內設4個邊堡,其中有會安堡(今會元)、東洲堡(今小東)、馬郡堡(今馬郡)、散羊峪堡(今散羊嶺)。
明國曾對滿洲進行過多次打擊,被稱為「犁庭掃穴」,滿洲元氣大傷。僅從明宣德八年至明成化十五年(1433——1479年)短短的46年間,滿洲即遭受明軍入討5次。其中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各年度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殘暴討伐,每次均以「可屠者屠之......盡滅乃已」,滿洲「流離四散,其餘存者無幾」,致使滿洲數十年後才得以復甦。
滿洲屢遭重創後,努力大衰,長期一蹶不振。在明景泰元年(1450年)時,因凡察被明廷處死後,明廷以凡察長孫納郎哈包庇董山為由,將其拘留,不久又處死。為此,滿洲人人膽顫心寒,滿洲大首領兩年無人敢襲職,形成一片散沙的局面。後來明廷脫羅為滿洲左衛都指揮同知。李滿住孫子完者禿為滿洲右衛都指揮同知。
脫羅、卜花禿、完者禿降襲父祖職以後,滿洲十分殘破,對外已無能力進行掠奪和戰爭,對內也必須團結互助,才能共渡難關。滿洲三衛的首領論輩分是卜花禿最高,其次是脫羅,完者禿輩分最小。但三衛自動調解,三衛掌印全由完者禿負責,對外處理事務和對內處理糾紛,皆由完者禿出面,實際上他成為三衛部落聯盟的大首領但有事關三衛大事,左右二衛,與中衛(滿洲衛)共同協商,作出決定,由掌印者指揮執行,一般無所爭執。
明成化三年(1467年)後,完者禿、脫羅、卜花禿和滿洲右衛的另一名指揮同知羅下,及三衛部眾都居住在佛阿拉城及周圍一帶。佛阿拉城,今稱舊老城,在新賓二道河子南山上。明廷稱之為「滿洲老營」或「虎攔哈達城」,簡稱「虎城」。完者禿等分別率領本衛的塔坦重建家園。塔坦,即「一堆火」一個鍋吃飯之意,原來是指狩獵民族野外打獵的宿營單位,但此時由於氏族組織漸被破壞,由狩獵單位演變成了軍事和行政組織,每衛都分成幾族和幾十個塔坦,有些像今天村下面的小組。他們努力從事狩獵、采捕生產,然後,由衛主率領部眾從漢人區易換農具、耕牛,積極恢復農業生產。滿洲各部每年從三月至五月和七月至十月,各塔坦分別編隊或十人一夥兒,二三十人一幫,結隊進入山林。游獵的人或騎或步,住地連布結幕。一幕三四人,或率領妻子單遍及民用工業而居。季節一到,是女真人「布在山谷之時」,紅圍小獵,「漁梁幕宇馬跡,遍滿山野」。滿洲人狩獵時規模有大有小,規模大時有80餘戶「空落而出」,或60餘人「載綱出獵」,規模小時,甚至是一家單獨「結幕,挈妻子往來」。他們經常是「農事半年收獲畢,且從漁獵作生涯」,有的男子「田獵資生,未嘗在家」,呈現一派漁獵繁忙的景象。
滿洲自從董山被殺以後,復仇之聲不斷,加上明國在關市上的各種刁難,犯邊的事情屢見不鮮。由於明國皇帝昏庸,太監當權,在如何對待擾邊的女真首領之事,朝廷爭論不休。以兵部侍郎馬文升和兵門路尚書餘子俊為代表的官員認為:邊防重地,不易動兵。出現邊關多事,與邊吏行為不端為關。應該嚴懲邊吏,寬待「諸夷」。餘子俊生疑以守為上策,對女真不宜「深治」,如興兵征伐,決非祖宗治夷的初衷。因此,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廷派遣馬文升,都指揮詹升等前來招撫滿洲、海西各部。滿洲三衛指揮脫羅、卜花禿、完者禿等,都聽撫入貢。然而,當朝太監汪直求功心切,與副都御史陳鉞合謀,謊報邊警。一邊誣告馬文長,一邊請求皇帝,同意出師征剿。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國再次決定討伐滿洲。太監汪直任監軍,朱永為總兵官,分兵五路,直搗新賓滿洲首都。滿洲各部,青壯年逃匿深山,老弱被屠殺多達690餘人。明軍獲女真人480餘人,攻破450餘寨,掠奪牛、馬千餘匹。大軍所過之處,房屋皆被焚燒。明官兵不惜掘死人骷髏回師報工。當朱永等出師途中,遇到滿洲的貢使哈速、郎禿等70多人前去廣寧。汪直誣陷他們「窺伺」邊境,不由分說,便將哈速等5人殺害,其他人捕送京師邀功。後來又無量地把郎禿等74人遠戍兩廣安置。在明廷軍事壓力下,曾擾邊的滿洲都指揮伏當加等也被近叩關朝貢。
因太監汪直等奸臣的誣陷,馬文升被撤職。滿洲部分人為了報舊仇新怨,聯兵結勢,深入遼東地區,騷擾清河、叆陽等地,竟長驅200餘公里。凡是掠到俘虜都將四肢分解、碓脊、火蒸以泄其忿,劫奪牛馬,焚燒廬舍。這樣由明國奸臣所挑起的民族矜持更加尖銳了。
明國的邊吏日趨腐敗,女真人怨聲載道。明初,明廷奉行厚往薄來的政策,對於女真各部交易,按貨給值,邊吏守法,不稍侵吞。各個馬市、關市變成貨物「流通之府」,女真地區各得實惠,漢族與女真族之間關系十分融洽。成化以後,朝貢、互市的傳統及規定逐漸廢棄。女真各部互市、朝貢必須經過邊官驗放。而邊吏廉勤者少,貪污者多,虧少馬價,偷竊貨物,時有發生。他們還以失物為由,詐取財物。邊官千方百計索取財物或隨意謾罵。有的還為私利所驅使和京官勾結,盜賣庫中廢棄的敕書,非法交易。過去,凡女真人首領入京朝貢,必宴賞在會同館,而且酒宴豐盛,人人心情舒暢。明中葉以後,光祿寺徇私作弊,貪圖賄賂,不肯用心盡職。女真貢使入京,往往酒飯菲薄,盤肉數兩,骨多肉少,飯食生冷,酒中摻水,淡而無味,又不近期頒賞,一拖再拖。即使賞賜也都是些殘次品,貢使心懷不滿。
此外,明廷實行所謂的「夷狄相攻」的政策,故意製造矛盾。他們利用懂女真語言的「通事」,深入女真各寨進行偵察,或對前來朝貢、互市的女真人實行監視,常以酒、肉等誘惑,挑撥是非,使各寨之間彼此猜忌,互生讎隙,以致邊事漸壞。
完者禿、卜花禿時期,由於滿洲勢力薄弱,民族關系又十分緊張,在這個多事之秋,他們委曲求全,晝恢復生產,並保持向明廷朝貢,以盡屬國職責。
第四章 太祖武皇帝與後金國的建立
布庫里雍順數傳之後,即滿洲人所謂肇祖原皇帝,名都督孟特穆。其孫錫寶齊篇古,生子一,即興祖直皇帝,名都督滿福。興祖第四子,為景祖翼皇帝,名覺昌安。景祖兄弟六人,各築城分居,稱為寧古塔貝勒,是為六祖。景祖時開始兼並周圍部族,已盡收五嶺以東、蘇克蘇滸河以西二百里內諸部,勢力漸盛。景祖第四子,為顯祖宣皇帝,名塔克世。顯祖生五子,長子即清太祖高皇帝,名努爾哈齊。滿洲人稱之為聰睿汗,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
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齊的祖父、父親(即景祖、顯祖),為明寧遠伯李成梁和滿洲的蘇克蘇滸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所害。明為安撫努爾哈齊,歸還景、顯二祖屍體,又封努爾哈齊為龍虎將軍,授為都指揮使封號。明國欲以尼堪外蘭為滿洲國主,而努爾哈齊同族寧古塔諸祖子孫,也想加害努爾哈齊。努爾哈齊此時年25歲,為報祖、父之仇,且爭滿洲之權,遂以祖、父遺甲十三副,攻打尼堪外蘭的圖倫城,尼堪外蘭敗而棄城走。努爾哈齊由此開始統一女真各部。
在統一過程中,努爾哈齊創制了滿文。當時只有女真語而無文字,書翰之類用蒙古文字以代言者,佔十之六七,用漢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萬曆二十七年(1599),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以蒙古文字母與女真語言音拼成滿文。
=======================
未完,關於整篇文章我發到你的信息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