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運動過程
① 高中地理標准實驗教材必修1知識體系
高中地理(必修)學業水平測試內容解讀
地 理 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系統的結構: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恆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陽由近到遠順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都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公轉的軌道都近似圓形;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外部條件 太陽光照穩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行軌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自身條件 有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自轉周期不長不短,使地表平均氣溫約為150C,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都較小。
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
有液態的水 地球內部的水隨物質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維持生物的生存與發展;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的能量來源。
(2)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 太陽活動主要表現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陽黑子數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其最明顯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②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引起電離層撓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現象;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
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比較項目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示意圖
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周期 (1)自轉3600,23時56分4秒
(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 (1)恆星年,公轉3600,365天6時9分10秒。
(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為150/小時。
(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 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
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為23026′,在數值上與地軸的傾角互余。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圖1—1所示:
(2)了解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能夠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
晝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見圖1-2);由於地球持續不停地自轉,因此晝半球、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晝夜交替的周期是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
地方時的成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不同的經線有不同的時刻,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是早於西邊,這就產生了地方時,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
區時計算: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東西跨15個經度。劃分方法如圖1—3所示。按自西東的方向,從自西12區到東12區,每過一個時區,時間增加1個小時。東12區比西12區多24個小時,即1天。國際上規定,把東、西12區之間的180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日界線並不與1800經線完全吻合,它是一條折線。
(3)結合實例,說明地球自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地球自轉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都有影響,如北半球的河流對右岸沖刷顯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對左岸沖刷顯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現象,並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轉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變化的規律,從而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0,分別向南、向北逐漸遞減。
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
4、地球的圈層結構及特點
(1)知道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地球的圈層結構比較表
地球的圈層結構 重要特點
外部圈層 大氣圈 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從地面開始,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還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其中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廣泛分布於地殼、水圈和大氣圈中,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
內部圈層 地殼 在橫向上,地殼可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其中大洋地殼遠比大陸地殼薄。在縱向上,地殼的上層為硅鋁層,下層為硅鎂層,硅鋁層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軟流層,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被稱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鐵和鎳組成,外核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內核呈固態。
二、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地殼內部物質循環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了解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三大類岩石的比較表
分 類 形成過程 典型岩石
岩漿岩 侵入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 花崗岩
噴出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紋岩
沉積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風化成碎屑物質,再經風、流水等外力搬運、沉積,經過壓緊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徵是具有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 原有岩石在地殼深處承受著高壓,並受到岩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變質為大理岩、頁岩變質為板岩
地殼物質循環:地球內部的岩漿,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岩漿岩受流水、風、冰川、海浪等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岩。同時,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生變質,形成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從岩漿形成各類岩石,再到新岩漿的過程,就是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請說明圖1-4中各個數字序號所代表的含義。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了解褶皺、斷層的特點及其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 成因 對地形的影響 實踐意義
褶皺
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力後,發生的彎曲變形。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正態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頂部受到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 石油、天然氣多儲存於背斜構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斷層
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使岩層發生斷裂,並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錯動、位移。 大的斷層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庫選址盡量要避開斷層
(2)結合實例,說明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分布區 外力作用形式 侵蝕地貌 沉積地貌
主要在濕潤、半濕潤地區 流水 溝谷、瀑布、峽谷,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乾旱地區 風力 風蝕蘑菇、風蝕窪地 沙丘、沙壟
高緯度、高海拔地區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3、大氣受熱過程
(1)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大氣的受熱過程可以用圖1-5或圖1-6表示,在此過程中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進行吸收、反射、散射,從而使到達地面的能量大為減少。大氣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紅外線,而可見光的絕大部分可以到達地面。
(2)理解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長波輻射除少部分透過大氣返回宇宙空間外,絕大部分被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氣增溫。大氣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從而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3)理解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熱力環流是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如圖1-7所示,近地面空氣受熱引起氣流上升運動,近地面空氣冷卻引起氣流下沉運動。空氣上升使高空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空氣下沉使高空氣壓降低,等壓面向下凹陷。高空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導致近地面氣流上升處氣壓下降,等壓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氣流下沉處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特別指出的是:高壓、低壓是同一水平面比原來受熱均勻時的增加或減小,而在同一地點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始終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見的熱力環流形式有山谷風、海陸風、城市風等,如圖1-8所示。
4、全球氣壓帶、風帶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理解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由於太陽輻射對各緯度加熱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如圖1-9所示。
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動規律如圖1-10所示。
(2)理解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
季風環流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海陸分布的影響,實際的氣壓帶並不完全呈帶狀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陸分別隨季節變化形成高、低氣壓中心,並引起冬、夏季風向的變化。人們將盛行風向隨季節作有規律變化的風叫做季風,全球季風環流以亞洲東部和南部最為典型,如圖1-11和下表所示。
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成因、風向比較表
地區 季節 形成原因 風向 特徵
東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太平洋低壓 西北季風 寒冷乾燥
夏季 空氣由太平洋高壓吹向亞洲的印度低壓 東南季風 高溫多雨
南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赤道低壓 東北季風 溫和乾燥
夏季 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 西南季風 炎熱多雨
(3)結合實例,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地說,高氣壓帶氣流下沉,氣候乾燥,低氣壓帶氣流上升,降水較多;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風帶,氣流較濕潤,由較高緯度流向較低緯度的風帶,氣流較乾燥。而由於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會使同一地區的氣候呈季節性變化規律。
氣候類型 大氣環流狀況 降水特徵
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年雨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溫帶大陸西海岸,常年受西風帶影響
地中海氣候 位於亞熱帶大陸西海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 冬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冬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夏雨型
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5、主要天氣系統的特點
(1)理解鋒面系統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冷、暖鋒面與天氣
冷鋒
與
天氣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叫冷鋒。冷氣團前緣插入暖氣團下部,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卻過程中成雲致雨。冷鋒過境時,會出現大風,雲層增厚和雨、雪天氣。冷鋒過境後,冷氣團占據原來暖氣團位置,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或沙暴天氣,以及冬季的寒潮,屬冷鋒天氣。
暖鋒
與
天氣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叫暖鋒。在暖鋒上,暖氣團沿冷氣團主動地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雲、雨。當暖鋒過境時,雲層加厚,形成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後,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雨過天晴。春季,長江以南和東北地區,常有暖鋒活動。
准靜止鋒與天氣 准靜止鋒是指移動幅度很小的鋒。其時,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阻擋,鋒面移動緩慢,或較長時間在一個地區擺動,造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初,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就是准靜止鋒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靜止鋒使得昆明和貴陽天氣有很大差異。
(2)理解低壓、高壓系統的特點及對天氣的影響。
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實際上氣旋就是低壓系統,反氣旋就是高壓系統。
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的特點與天氣
氣流(氣壓)狀況 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 中心氣流及天氣狀況 實例
氣旋
(低壓中心) 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輻合 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台風
反氣旋
(高壓中心) 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散 中心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伏旱」天氣
6、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1)知道水循環的概念。
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環境中通過各個環節循環運動的過程。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范圍不同,可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
(2)了解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圖1-13所示,主要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台風登陸屬水汽輸送環節,江河入海屬地表徑流環節,跨流域調水是人類改變了地表徑流。外流河參與了海陸間循環,內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參與了陸上內循環。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促進水體更新;②促進物質遷移和能量傳輸;③流水作用改造著地表形態。
7、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類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
根據水溫狀況,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溫度較流經海區水溫高的是暖流,較流經海區水溫低的是寒流。如圖1-14所示。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並結合實例分析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洋流分布規律:①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高壓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為順時針,南半球為逆時針;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低壓為中心的逆時針大洋環流;③南緯40°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如圖1-15所示。
洋流對促進全球熱量平衡、氣候、漁場形成、海洋航運、海洋污染會產生影響,如下表所示。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影響對象 影 響 舉 例
氣候 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分布。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則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的形成、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澳大利亞、秘魯西海岸荒漠環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響。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匯使海底營養鹽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將深層營養鹽帶到表層,魚類餌料豐富。 加拿大紐芬蘭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歐洲北海漁場都形成於寒、暖流交匯處;秘魯漁場則受上升流的影響。
海洋航行 影響航行速度、時間及經濟效益。 順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擴大污染范圍,加速污染物擴散。 油輪發生泄漏。
三、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為例說明其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環對三大圈層的改造作用)
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大氣圈 改變大氣成分(使原始大氣成為現代大氣)
水圈 改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學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風化;參與沉積岩的形成;促進土壤的形成
綠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乾旱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城市--------吸煙除塵,凈化空氣,減弱雜訊,美化環境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通過地理環境要素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過程說明理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關系: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彼此間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如圖1-16所示。
(2)舉例說明某一地理環境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以致整體地理環境的改變,進一步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樹立地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
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
圖示
洋流 秘魯寒流沿秘魯沿岸向西北流 溫暖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
生物 秘魯寒流上升流帶來豐富的誘餌,形成漁場 該海區水溫升高,營養物質減少,浮游生物和魚類、鳥類死亡
大氣環流 存在對流性環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氣流上升,東岸氣流下沉 形成增強型對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氣流上升,西岸氣流下沉,東岸下沉氣流因水溫升高而減弱
天氣氣候 西岸降水較多;東岸降水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亞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現嚴重旱災,東部荒漠地帶暴雨成災
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閱讀「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和景觀圖了解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地域差異的含義:地理環境的整體及各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間方向發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極自然區域現象。全球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地球上不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2)歸納自然地理環境從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向內陸及垂直地帶的地域分異規律。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如圖1-17)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南向北變化(沿緯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太陽輻射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導致熱量變化,也引起水分變化,是以熱量為基礎的水熱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
低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沿某南北向線路(海岸線、經線等)由赤道向兩極。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如圖1-18)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東向西變化(沿經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由於受海洋水汽影響的程度不同,水分條件從沿海向內陸遞減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中緯度大陸地區,尤其是亞歐大陸。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異:(如圖1-19)
A、自然帶變化規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區,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熱狀況改變的影響。
C、分布明顯的地區:亞歐、美洲的高山地區。
四、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有:氣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制約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一般會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圖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山區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如圖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線路盡量選擇平原和河谷地形,避開陡坡、斷層、沼澤等不利因素;
在山嶽地區,人們通常會把線路地址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山嶽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一般需要迂迴前進。如圖1-20中的公路和鐵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響較大。
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閱讀圖表資料,了解全球氣候的變化周期,並據此歸納各時期氣候變化特點。
時期 特點
地質時期 冰川廣布的冰期和相對溫暖的間冰期的交替
人類歷史時期 有顯著的變化
儀器觀測時期 呈現波動上升狀況
(2)閱讀圖表資料,了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①近百年來全球氣溫在呈波動上升趨勢,有人認為,地球氣候已經進入最近1000年以來最為溫暖的時期。
②影響: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導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乾旱、洪澇、暴雨等災害事件的增加;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3)根據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變化會不同地程度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地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
3、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並具有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屬性。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也離不開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雙重屬性:
自然屬性----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
社會屬性-----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然資源變成有價值的社會物質財富
(2)結合實例,說明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以土地資源為例
①采獵文明階段
在人類社會早期,人類主要以狩獵動物和採集果實為生。這時土地數量的對於人類的影響不大,而土地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較大。這一階段,人類主要是通過適應 來求得生存,總體上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與影響較小。
②農業文明階段
農業文明階段,是以種植和養殖為標志的。這時土地的質量和數量都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階段,人類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類不再是被動地適應自然環境,而是開始主動地改變和改造自然環境。
③工業文明階段
由於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非農業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化肥、農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來越嚴重。土地的質量和數量,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制約因素。
4、自然災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災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災害是指在自然界發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構成危害的事件。對人類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包括台風、洪水、乾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影響 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脅人類和的安全。
(2)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說明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並了解對該災害的監測和防治措施。
以洪災為例
①.洪災的形成原因
強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認為原因導致的堤壩潰決;流域的匯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類不確當的經濟活動等。
②.洪災的危害
直接損失:工業、農業的財產損失;人畜的傷亡;瘟疫和傳染病的暴發等
間接損失:水、電力、交通、能源等供應中斷;城鄉商業活動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亂等
③.洪災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興建水庫,退耕還湖,提高對洪水的調蓄能力;修築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開辟分洪區,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嚴格控制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等。
②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地理必修一提綱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
認識過程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可見宇宙:半徑 140億 光年
天體系統的形成:萬有引力和天體的永恆運動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 太陽系:
銀河系 中心天體( 太陽 ):質量占 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總星系 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觀和所處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自身條件 適宜的溫度、合適的大氣,充足的水分
外部條件 穩定的太陽光照,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概念: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能量
太陽輻射 波長范圍: 0.4~0.75為可見光波段
太陽輻射與地球 太陽常數: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陽輻射→能源
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大氣運動、水循環
概念: 太陽釋放能量的不穩定性所導致的一些明顯現象
太陽活動 黑子→出現於 光球 層
類型 耀斑和日珥→出現於色球層
太陽活動與地球 太陽風→出現於 日冕 層
黑子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相關性(周期 11 年)
對地球的影響 耀斑→磁暴→影響短波通信
太陽風→極光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自轉)
方向 自 西 向 東,從北極上空看呈 逆 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 順 時針方向
概況 周期 恆星日,長23小時56分4秒,而1太陽日是地球自轉360°59』所需的時間。
速度 角速度為 15/時。地球表面除 南北兩極點外都相等
線速度從 低緯向 高緯 遞減,南北緯60°處的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的 一半 。
①導致 晝夜交替現象,由此,各地溫度發生晝夜變化,生物形成晝夜節律。
地理意義 ②水平運動的物體產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
③地方時:以一個地方太陽升到最高的時間為正午 12 時, 經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時相同。東經數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時的值越 大 。西經反之。經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 4 分鍾。
時區和區時:為了便於使用。國際上規定將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有 15 個經度,以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整個時區的統一時間,叫作 區時 ,又稱 標准時 。
區時的計算: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時區差×1小時
時區差的求法:在0時區兩側相加,同側相減
加減號的確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東取加號,反之取減號
國際日期變更線:一條大體沿 180°經線穿行的 折 線,它是為了消除因為地球球形而導致的日期換算中的不同結果而設定的,同時為了保持180°經線上同一行政歸屬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公轉)
概況 軌道:是一個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 焦點 上,每年1 月初位於近日點, 7 月初位於遠日點。
方向:自 西 向 東
角速度約為每天 59』 ,近日點時較 快 ,遠日點時較 慢
周期為 1年 ,約為 365 日 6 時 9 分
黃赤交角及其影響:地球自轉的軌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轉的軌道面叫 黃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與黃道面之間的夾角,叫 黃赤交角,約為 23.5°。也可以說,地軸與黃道面之間約成 66.5°的夾角。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引起各地正午太陽高度 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帶 的劃分等一系列地理現象。
名稱 熱 帶、 北溫 帶、 南溫 帶、 北寒帶、 南寒 帶
五帶 劃分界線: 南北回歸線 、 南北極圈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原因: 黃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轉 (自轉或公轉)運動。
節氣 時間(前後) 直射點位置 移動方向 對應點
春分 3 月 21日 赤道 向 北 B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歸線 向 南 A
秋分 9 月 23 日 赤道 向 南 D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歸線 向 北 C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太陽高度角的概念:太陽相對於 地平面 的高度角
地理意義 各地太陽高度在地方時 12時時最大,稱為正午太陽高度。
正午太陽高度在 太陽光直射 的緯線最大,向 南、 北 兩側逐漸降低。
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在哪一個半球,哪個半球的白晝就長 ,而且緯度越高。
白晝越長 ,在極圈以內的地區還可能出現 極晝 現象。另一個半球的情況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晝夜長短,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四季的更替: 中 緯度地區明顯。
四季更替表現為一年中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夏季是 白晝 較長, 太陽高度 較大的季節,冬季反之。春秋兩季是過渡。
第四節 地球的結構
一、地球外部圈層
劃分依據:地震波 縱波(P波):能在 固體、液體 中傳播,速度較 快
橫波(S波):只能在 固體 中傳播,速度較 慢
劃分界面 莫霍面:距離地表平均約 17 千米,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 增加
古登堡面:距離地表約 2900千米,縱波傳播速度明顯 下降 ,橫波則突然 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約 17千米,變化規律:大陸較 厚 ,約 33 千米,海洋較 薄 ,約 6 千米地殼。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組成:含量最多的3種元素是O、Si、Al ; 硅酸鹽類 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
結構: 上層為 硅鋁 層,相對密度較 小,分布不連續。
下層為 硅鎂 層,相對密度較 大 ,分布連續。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
結構: 上地幔 具有 固態 特徵,主要由 含鐵、鎂的硅酸鹽類 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殼 和 上地幔頂部 (軟流層以上)合在一起組成。
軟流層:位於上層地幔中,一般認為可能是 岩漿 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組成: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 鐵 和 鎳
結構: 外核 呈 液態 或 熔融 狀態
內核 呈 固態 態
二、地球外部圈層
大氣圈 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 減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這個高度作為大氣圈的上界。
水 圈 由 液態 水、 固態 水和 氣態 水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為 海洋 水、
陸地 水、 大氣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陸地 水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最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
(一)礦物
概念:礦物是具有確定化學成分、物理屬性的 單質 或 化合物
礦產: 有用礦物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開采價值時,就稱為礦產。
氣態 如 天然氣
礦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種 液態 如 石油、天然汞
固態 如 石英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礦物。
礦物的分類:金 屬 礦 常見的有 赤鐵礦、磁鐵礦 等。
非金屬礦 常見的有 石英、長石、雲母、方解石 等,其中,以 能源類 礦物和 寶石 礦物最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殼)中體積較大的 固態礦物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礦物 組成。
岩漿岩:岩漿冷凝而成,可分為 侵入岩,如 花崗岩 ;噴出岩,如 流紋岩 、 安山岩 、 玄武岩 。
分類: 沉積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經過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 而形成。如 礫岩 、 白岩 、 石灰岩 、 砂岩 。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的特徵:具有層理構造 、 有化石 。
變質岩:由於岩石存在的條件,如 溫度 、 壓力 等產生變化,導致岩石原先的 結構 、 礦物成分 等發生變化而形成。
如花崗岩→ 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 石英岩、頁岩→ 板岩
二、地殼物質的循環
(一)地質循環
概 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軟流層 之間的大規模物質循環。
能量來源: 推動地質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 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 產生的熱能。
產生影響:在地質循環過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斷地 誕生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則 逐漸地消失 。與之相伴的是 大地的滄桑 以及 地殼物質形態 的持續轉化。
(二)岩石的轉化
岩漿→岩漿岩:在岩漿活動過程中伴隨 侵入作用和 噴出作用,岩漿 冷卻凝固 而形成;已經形成的岩石→沉積岩:在地表外力的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經形成的岩石→變質岩:經變質 作用形成;
已經形成的岩石→岩漿: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地幔深處)被 高溫熔化 成為新的岩漿。
第二節 地球的表面形態
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
作用形式 能量來源 表現形式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內力作用 地球內部 地殼運動、 岩漿活動 、地震 、 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陽能 風化 、侵蝕、 搬運 、堆積 、 使地表趨向平坦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
(1)岩石圈由 6大板塊的組成,板塊處在 運動 (運動或靜止)當中,
(2) 板塊相向運動,就會 張裂 (碰撞或張裂)形成 裂谷 。
板塊相對運動,就會 碰撞(碰撞或張裂)形成 山脈、島弧、海溝 。
(3)我國成為世界多火山地震國家的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1) 褶皺 :岩層的一系列波狀彎曲。形成的原因: 地殼運動、 內力 作用。
岩層上凸的稱為 背斜 、岩層下凹的稱為 向斜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內力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 作用。
原因 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到了張力,岩層破碎,容易被侵蝕成各地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擠壓,岩石堅硬,抗侵蝕能力強
(2) 斷層:岩層斷裂後發生明顯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殼 運動, 壓力、張力作用。
上升一側往往形成 地壘 ,如我國的 華山 、 廬山 、泰山 。
下降一側往往形成 地塹 ,如我國的 渭河谷地、 吐魯番盆地 。
斷層處往往形成溝谷、河流,原因 斷層處岩石破碎,易受侵蝕作用 。
(3)現實指導意義: 背斜 儲油、向斜 儲水; 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 背斜處岩層向上拱起,符合力學原理,較為堅固,不易積水
(三)火山、地震活動和地表形態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
流水的侵蝕地貌: 喀斯特地貌 ,黃土高原的 千溝萬壑 地貌。
流水的堆積地貌:河口附近 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 沖積平原,
山口 沖積扇 。
風力的侵蝕地貌: 風蝕溝谷 、 風蝕蘑菇 。
風力的堆積地貌: 沙丘 、 黃土高原 的形成。
第三節 大氣環境(一)——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的垂直分層依據: 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的垂直差異
對流層 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對流層大氣的熱量 。雲雨雪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平流層 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該層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 。
適合於高空飛機飛行。
高層大氣 高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後又上升很快。
一、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選擇性 性。平流層 臭氧 吸收紫外線;對流層
水汽、CO2 吸收紅外線;
反射: 無選擇 性。
散射: 有選擇 性,波長較短藍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太陽→ →地面→ →大氣→ →宇宙空間
影響地面輻射的主要因素有: 緯度因素 、 下墊面因素 、 氣象因素 。
第三節 大氣環境(二)——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二、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一)熱力環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 氣溫 不同,導致水平方向上的氣壓 差
異,引起大氣運動
受熱上升
形成:地面冷熱不均 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的 氣壓 差異→水平運動
冷卻下沉
形成熱力環流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原動力(垂直於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風向與等
地轉偏向力:(垂直於風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壓線 平行 ,風向和等壓線 斜交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與風向 相反 )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形成因素: 熱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氣壓帶和 極地 高氣壓帶
動力 因素,如 副極地 低氣壓帶和 副熱帶 高氣壓帶
低緯環流和信風帶(0°~30°)中緯環流和西風帶(30°~60°)
高緯環流和極地東風帶(60°~90°)
地面表現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
以赤道低壓為軸南北對稱,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之間為風帶
(四)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移動原因: 太陽直射點 隨季節而變化的南北移動
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南半球則相反
第三節 大氣環境(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與大氣活動中心
海陸 熱力 性質差異影響到海陸的氣壓分布
北半球氣壓帶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高低氣壓 中心,因為北半球 陸地 面積較大,而且海陸相間分布
時間 亞洲大陸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亞洲 低壓( 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亞速爾高壓
1月 亞洲 高壓(蒙古---西伯利亞 高壓) 阿留申低壓 冰島低壓
南半球氣壓帶基本呈 帶 狀分布,因為南半球的 海洋 面積占優勢
(2)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與季風環流
季風環流形成因素:海陸分布和 氣壓帶和風帶位置 的季節移動
概念: 大范圍地區盛行風隨 季節有顯著改變的現象。是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亞洲 東部和 南 部的季風環流最為典型
冬季 亞洲高壓流向阿留申低壓:東亞—— 西北 季風
亞洲 亞洲高壓流向赤道低壓:南亞—— 東北 季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季風 夏季 夏威夷高壓吹向印度低壓:東亞—— 東南 季風
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南亞— 西南 季風—→氣壓帶、
風帶的季節移動
第三節 大氣環境(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鋒面系統與天氣
1、氣團:
概念:指位於對流層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圍內, 物理 性質相對均勻的大團空氣。
分類:暖氣團:比下墊面溫度 高 的氣團。
冷氣團:比下墊面溫度 低 的氣團。
2、鋒面系統
概念:冷暖氣團之間的交界面
分類 概念 過境時天氣 過境後天氣 實例
冷鋒 冷氣團主動向
暖和 氣團移動 陰天、大風、降溫、降雨 等天氣,雨區主要在鋒後 氣溫和濕度驟降 、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冬季的
寒潮
暖鋒 暖氣團主動向
冷氣團移動 雲、雨(多為連續性降水)等天氣現象,雨區多在鋒前 氣溫 上升 、氣壓 下降 、雨過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二)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1、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氣流狀況 氣壓 水平運動 垂直運動 天氣狀況 實例
氣旋 低 氣壓 四周向中心輻合
(北逆南順) 上升 陰雨 台風
反氣旋 高 氣壓 中心向外輻散
(北順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
2、鋒面氣旋系統與天氣
第四節 水循環和洋流
一、水循環
概念:水在地理環境中空間位置的 移動 ,以及與之相伴的運動 狀態和 物理 狀態的變化。
在 太陽能及 地球重力 的作用下,水在 陸地 、 海洋和 大氣 間通過吸收 熱量 或放出 熱量,以 固、 液、 氣三態的轉化形成了總量平衡的循環運動。水循環又使地表物質得以大規模地運動,並塑造了多種 地表形態 。
過程:讀圖填出圖中箭頭表示的水循環過程
水循環過程伴隨著能量在地理環境中大規模轉化和交換
水是潔凈的可再生資源,人類目前只能以增加或減少 地表蒸發 、人工增雨及 跨流域引水 等方式,去影響水循環的個別環節。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 海流 ,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較為穩定的流動。
影響:是地球表面熱環境的主要調節者,巨大的洋流系統促進了地球高低緯度地區間的能量交換。洋流與所流經區域之間,也通過能量交換來改變其環境特徵。
分布規律:
在南北半球的熱帶、副熱帶海區形成以南北緯 25° ~ 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 順 時針方向,南半球呈 逆 時針方向。大洋東側為 寒 流,西側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 副極地 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呈 逆 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側為 暖 流,西側為 寒 流。
在南極大陸外圍地區形成環球形的 西風漂流 ,就性質來講屬於 寒流 。
(2)海水運動形式除洋流外,還有 波浪 、潮汐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風海流 、密度流 、補償流 。
a、b、c、d形成是由於 盛行風的吹拂,
a、d由於 中緯西 風吹拂,b、c由於低緯信 風吹拂。
e、f折向低緯是赤道洋流的 一部分,性質上屬於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別是 加利福尼亞寒 流和 秘魯寒 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別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第三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
一、生物進化、滅絕與環境
(一)生物進化與環境變遷
在生命出現以前,地球表層的發展主要是化學 演化過程。
在生命出現以後,有機進化,即 生物 演化則扮演了極其活躍的角色。
生物進化與環境演變簡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現在 海洋 中的 單細胞 生物,生物學上統稱為 原核細胞 生物。
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現和發展,對地表環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因為它們使大量的 自由氧 釋放到環境中,改變了大氣 的性質。促使地理環境從 無氧
環境向 有氧 環境轉變,為生物進化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奠定了環境基礎。
經過了大約 20 億年的漫長演化,在距今約 14 億年前,從原核細胞中演化出了 真核細胞
生物。一方面,生物通過遺傳變異適應環境的能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藻類的光合作
用效率大大提高,從而加速了自由氧在 海洋 和 大氣 中的積累,也使太陽 紫外線 輻射
強度大大減弱,擴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環境。
從 古生代寒武紀開始,大量無脊椎動物出現在地球表層,由此揭開了生物系統演化進程的序幕。
動物發展階段:元古代:動物孕育、萌芽和發展的初期階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奧陶、志留) 海生無脊椎 動物時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紀)魚類 時代 →古生代後期兩棲類動物時代→中生代 爬行 動物時代→新生代第三紀 哺乳 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 人類 時代。
植物發展階段: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 海生藻類 植物時代→古生代中期 孢子 植物時代→古生代後期、中生代中前期 裸子 植物時代→中生代後期、新生代 被子 植物時代。
(二)環境變遷與生物滅絕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時期,是地質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無脊椎動物 種類滅絕,脊椎動物中的 原始魚類 和古老的 兩棲 類全部滅絕,蕨類 植物明顯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絕一時的 恐龍 突然滅絕外,海洋中50%以上的 無脊椎 動物種類也滅絕了。
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
①人類是地理環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
人類既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也是地理環境要素之一。能夠有意識地適應和改造 自然 ,使其更適合人類的生存,並且能夠有意識地提高這種適應和改造的能力,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地理要素的最顯著特點。
②產業革命以來,人類使自然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有利方面:改善環境,開發資源,造福於社會。
不利方面:給自然環境帶來各種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例如,人類燃燒 化石燃料 、砍伐森林 等,致使大量 二氧化碳 、甲烷、氧化氮、臭氧、 氟利昂 等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改變了大氣圈的組成和運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氣溫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③人類必須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防止過度的開發活動誘發和加劇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重協調社會經濟建設與環境生態保護的關系。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自然地理環境是 岩石圈、 大氣 圈、水 圈、 土壤 圈、生物圈、人類 圈等自然地理環境圈層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組成的有機整體。
表現一:每一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表現二: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
表現三:某一要素的變化,對其他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質與土壤
1、成土母質是指岩石經過風化 作用後形成的風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狀態,是土壤形成的物質 基礎和植物 礦物 養分元素的最初來源。
2、成土母質的粒度與土壤 質地關系密切。粉砂 和 黏粒 較多,含 砂粒 較少
發育在顆粒較粗母質上的土壤:質地一般較粗,含砂粒較多,含 粉砂 和黏粒較少
發育在殘積物和坡積物上的土壤:含 石塊 較多
發育在洪積物和沖積物上的土壤:具有明顯的 質地分層 特徵
3、成土母質的化學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土壤的 化學元素 和養分 。
基性岩母質上發育的土壤: 鐵、鎂、錳、鈣 含量高
酸性岩母質上發育的土壤:硅、鈉、鉀 含量高
(二)氣候與土壤
1、直接影響:氣候通過土壤與大氣之間不斷進行的水分 和 熱量交換,直接影響土壤的 水熱狀況 和土壤中物理、化學過程的 性質 與 強度 。
2、間接影響:氣候通過影響岩石 風化 過程、外力地貌形態以及動植物 和 微生物
的活動等,間接地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
(三)生物與土壤
生物是土壤 有機質 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 肥力 的產生與生物作用密切關聯。
(四)地形與土壤
地形主要通過對 物質 、能量的再分配間接地作用於土壤。
1、海拔高度與土壤:在山區,由於溫度、降水和濕度隨著地勢升高的垂直變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氣候 帶和 植被 帶,導致土壤的 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質
均發生顯著的垂直變化。
2、坡度和坡向與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變水熱條件和植被狀況,從而影響土壤的發育。
坡度 地表疏鬆物質侵蝕遷移速度 發育土壤厚度
陡峭 較快 淺薄
平坦 較慢 深厚
坡向 溫度狀況 水分狀況
陽坡 接受太陽輻射能 多 ,溫度狀況好 。 蒸發量較 大 ,水分狀況 差 。
陰坡 接受太陽輻射能 少,溫度狀況 差。 蒸發量較 小 ,水分狀況 好。
(五)人類活動與土壤
人類生產活動主要通過改變 成土因素 作用於土壤形成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表 生物狀況 的影響最為突出。
人類活動對土壤的積極影響:培育出肥沃、高產的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等
人類活動對土壤的消極影響:造成土壤退化,如 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
③ 高中地理常識有哪些
樓上兩位所講的背地圖似乎太機械,實際操作很困難,而且在高考中內未必奏效。我認為最有效容的方法實際熟悉幾條重要的經緯線經過的國家和地區:如赤道、回歸線、30度60度經緯線,本初子午線等等,這樣在考試中能判斷出所給圖形所代表的位置,那麼就好答題了。
對於人文地理,還是記憶為主,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與自然地理知識相結合。
政治的學習關鍵是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做題時能根據這一結構尋找知識點。建議你把經濟、哲學、政治常識這三部分內容的主幹知識點都整理出來,並歸納一下,盡量熟悉。
還有:政治常識課本中有很多經典的語句一定要牢記,答題時最好用上。很容易得高分。
最後,祝你成功。
④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要有邏輯思維。
1,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沒有哲學思想的評價歷史那等於沒看書一樣,要有唯物主義,不是你說什麼就什麼,要不然變成唯心主義。所以要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客觀全面的分析歷史,不要有偏見和極端思想。
2,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而不是現在的發展眼光看古代歷史,古代殺人和現代殺人的性質和制度不一樣,沒有可比性,不能現代的法律道德價值觀來衡量古代歷史。古代沒有手機,現代有,這樣不可能對比的,看看那些狗血劇,穿越劇,不符合歷史。
(4)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運動過程擴展閱讀:
歷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地理環境,人口以及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運動的基礎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統一就構成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生活條件。
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性、協調發展,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第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條件;第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社會發展必須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將發展科技與生產力與生態環境有機的統一起來,將人類社會的內在尺度和生態環境的外在尺度有機結合起來。
⑤ 高考地理:環境問題
第一題:這道題主要是講一種大氣以及全球各種因素之間的不同運動和聯系專所導致的,屬所以這類題的靈活性很大。對於考試來說,做這種題一定要把握住它的重點。
答案:自然界的大氣、水、地表物質,這些都是大氣生物圈內運動物質的不同載體,它們會根據不同的運動(如:三圈環流、水循環等)使得一處的地理環境而影響到其他地方。
第三個選項是在過絕對,如果這樣的話,那麼我們的地球早就不行了。
第四是理論性錯誤。
第二題:我國是一個工業大國,雖然不如發達國家,但是卻遠超我國的其它產業,而工業污染又是我國的主要污染源。A選項的白色污染不能被稱為主要污染,只能被算作污染之一。C的面積則更小。
第三題:針對全球性問題,重要的是共同性原則,只有共同發展,共同治理,這樣才能有效的對環境問題進行改善。《京都議定書》中明確提出環境問題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人類的問題。
⑥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主要有隕石撞擊、氣候變遷、大陸漂移、火山爆發、造山運動、被子植物中毒、物種競爭、海洋退潮、地磁變化、物種的老化、溫血動物說、平行世界說12種猜想。
一、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在有關恐龍滅絕的猜想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隕石撞擊說認為,在距今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到10公里,體積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小的小行星從天而降。它在地球上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的灰塵,極地冰雪融化,植物毀滅。
火山灰遮掩了太陽的光芒,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氣候變冷,恐龍無法適應這強烈的環境變化,一個個死去,恐龍時代結束。
二、氣候變遷說
除了隕石撞擊說,還有科學家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在於地球自身氣候的變化。這種觀點認為,在距今6500萬年前,曾分隔北冰洋與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決口,北冰洋「外溢」的冷水形成海洋冷流,海水溫度迅速下降了大約20度。
大陸上空的空氣也因此變冷,水蒸氣含量迅速減少,陸地上普遍乾旱。恐龍無法適應這種環境,尤其是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遭到嚴重損壞,導致恐龍無法繁殖後代,最終恐龍滅絕。
三、大陸漂移說
地質學研究表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時期發生了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引起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最終導致恐龍滅絕。
四、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氣體大量噴出,造成了地球上急劇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與此同時,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恐龍和其他生物滅亡。火山噴發還可能導致白堊紀末期降下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有害物質,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
五、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因此無法生存下去。環境變了,植物也改變了,草食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食草性恐龍的滅絕使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食物,結果也滅絕了。這樣的過程持續了一千萬至兩千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終於在地球上絕跡。
⑦ 高一必修1地理復習提綱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試復習提綱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體系統的層次
(2)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據資料分析)
(3)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以及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簡單闡述)
(2)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是什麼?它們分別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磁暴;極光等
注意: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的區別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至少掌握三種圖形的閱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太陽光照圖(側視、俯視);地球的公轉軌道示意圖
(2)主要知識點:
地球自傳和公轉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緯度的線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較;區時的計算(注意北京時間);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晝夜長短的比較;主要節氣的判讀;季節劃分的依據;晨、昏線的判斷;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1)簡單了解地球內部的三大圈層 (2)會區別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⑴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1)能根據P31的活動,理解大氣對地球的作用
(2)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風、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
●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課本P37的圖,注意圖中每個氣壓帶中心緯度位置
(2)能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來讀出氣候類型,並判斷氣候成因(只要求跟風壓帶有關的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等)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1)會根據等壓線讀出冷、暖鋒,高、低壓,並分析它們影響下的天氣特徵
(2)會在等壓線圖上畫出風的方向,會判斷風力的大小
(3)會根據等壓線和其他知識判斷某地的天氣特徵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會根據有關資料判斷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
(2)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人為原因及後果
●以氣象災害(台風和寒潮)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⑵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會判斷洋流的性質
(2)會簡要畫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3)洋流對氣候的影響(等溫線圖的判讀)
(4)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重點放在魚場的分布)
(5)會根據洋流分布圖分析污染物的流向和對海上航行的影響
●以水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 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1)衡量水資源的標准及水資源的定義
(2)簡單認識河流的補給類型
(3)會根據資料分析一個地區水資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如以色列、鹹海、我國黃河下游等)
第四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⑶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會畫出岩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根據課本所呈現的一些地貌(如黃土高原、新月形沙丘、風蝕地貌、河流沖積平原、沖積扇、河口三角洲),分析形成的原因
(2)三種山嶽的成因及典型代表
(3)會判斷背斜、向斜、斷層等一些地質構造,以及地質構造在生產中的應用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1)山路公路的選址問題
(2)山地、高原、平原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第五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演變中作用。
生物循環和自然環境的關系,能畫出生物循環的示意圖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地理要素的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2)以黃土高原和修水庫為例,理解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根據資料判斷三種地域分異 (2)P101的活動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dili/36832.htm
⑧ 高一必修一和二地理的知識點
地 理 必 修 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系統的結構: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恆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陽由近到遠順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都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公轉的軌道都近似圓形;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外部條件 太陽光照穩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行軌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自身條件 有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自轉周期不長不短,使地表平均氣溫約為150C,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都較小。
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
有液態的水 地球內部的水隨物質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維持生物的生存與發展;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的能量來源。
(2)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 太陽活動主要表現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陽黑子數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其最明顯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②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引起電離層撓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現象;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
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比較項目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示意圖
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周期 (1)自轉3600,23時56分4秒
(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 (1)恆星年,公轉3600,365天6時9分10秒。
(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為150/小時。
(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 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
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為23026′,在數值上與地軸的傾角互余。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圖1—1所示:
(2)了解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能夠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
晝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見圖1-2);由於地球持續不停地自轉,因此晝半球、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晝夜交替的周期是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
地方時的成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不同的經線有不同的時刻,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是早於西邊,這就產生了地方時,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
區時計算: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東西跨15個經度。劃分方法如圖1—3所示。按自西東的方向,從自西12區到東12區,每過一個時區,時間增加1個小時。東12區比西12區多24個小時,即1天。國際上規定,把東、西12區之間的180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日界線並不與1800經線完全吻合,它是一條折線。
(3)結合實例,說明地球自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地球自轉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都有影響,如北半球的河流對右岸沖刷顯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對左岸沖刷顯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現象,並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轉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變化的規律,從而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0,分別向南、向北逐漸遞減。
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
4、地球的圈層結構及特點
(1)知道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地球的圈層結構比較表
地球的圈層結構 重要特點
外部圈層 大氣圈 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從地面開始,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還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其中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廣泛分布於地殼、水圈和大氣圈中,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
內部圈層 地殼 在橫向上,地殼可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其中大洋地殼遠比大陸地殼薄。在縱向上,地殼的上層為硅鋁層,下層為硅鎂層,硅鋁層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軟流層,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被稱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鐵和鎳組成,外核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內核呈固態。
二、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地殼內部物質循環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了解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三大類岩石的比較表
分 類 形成過程 典型岩石
岩漿岩 侵入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 花崗岩
噴出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紋岩
沉積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風化成碎屑物質,再經風、流水等外力搬運、沉積,經過壓緊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徵是具有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 原有岩石在地殼深處承受著高壓,並受到岩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變質為大理岩、頁岩變質為板岩
地殼物質循環:地球內部的岩漿,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岩漿岩受流水、風、冰川、海浪等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岩。同時,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生變質,形成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從岩漿形成各類岩石,再到新岩漿的過程,就是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請說明圖1-4中各個數字序號所代表的含義。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了解褶皺、斷層的特點及其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 成因 對地形的影響 實踐意義
褶皺
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力後,發生的彎曲變形。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正態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頂部受到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 石油、天然氣多儲存於背斜構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斷層
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使岩層發生斷裂,並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錯動、位移。 大的斷層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庫選址盡量要避開斷層
(2)結合實例,說明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分布區 外力作用形式 侵蝕地貌 沉積地貌
主要在濕潤、半濕潤地區 流水 溝谷、瀑布、峽谷,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乾旱地區 風力 風蝕蘑菇、風蝕窪地 沙丘、沙壟
高緯度、高海拔地區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3、大氣受熱過程
(1)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大氣的受熱過程可以用圖1-5或圖1-6表示,在此過程中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進行吸收、反射、散射,從而使到達地面的能量大為減少。大氣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紅外線,而可見光的絕大部分可以到達地面。
(2)理解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長波輻射除少部分透過大氣返回宇宙空間外,絕大部分被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氣增溫。大氣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從而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3)理解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熱力環流是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如圖1-7所示,近地面空氣受熱引起氣流上升運動,近地面空氣冷卻引起氣流下沉運動。空氣上升使高空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空氣下沉使高空氣壓降低,等壓面向下凹陷。高空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導致近地面氣流上升處氣壓下降,等壓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氣流下沉處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特別指出的是:高壓、低壓是同一水平面比原來受熱均勻時的增加或減小,而在同一地點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始終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見的熱力環流形式有山谷風、海陸風、城市風等,如圖1-8所示。
4、全球氣壓帶、風帶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理解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由於太陽輻射對各緯度加熱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如圖1-9所示。
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動規律如圖1-10所示。
(2)理解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
季風環流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海陸分布的影響,實際的氣壓帶並不完全呈帶狀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陸分別隨季節變化形成高、低氣壓中心,並引起冬、夏季風向的變化。人們將盛行風向隨季節作有規律變化的風叫做季風,全球季風環流以亞洲東部和南部最為典型,如圖1-11和下表所示。
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成因、風向比較表
地區 季節 形成原因 風向 特徵
東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太平洋低壓 西北季風 寒冷乾燥
夏季 空氣由太平洋高壓吹向亞洲的印度低壓 東南季風 高溫多雨
南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赤道低壓 東北季風 溫和乾燥
夏季 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 西南季風 炎熱多雨
(3)結合實例,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地說,高氣壓帶氣流下沉,氣候乾燥,低氣壓帶氣流上升,降水較多;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風帶,氣流較濕潤,由較高緯度流向較低緯度的風帶,氣流較乾燥。而由於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會使同一地區的氣候呈季節性變化規律。
氣候類型 大氣環流狀況 降水特徵
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年雨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溫帶大陸西海岸,常年受西風帶影響
地中海氣候 位於亞熱帶大陸西海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 冬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冬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夏雨型
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5、主要天氣系統的特點
(1)理解鋒面系統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冷、暖鋒面與天氣
冷鋒
與
天氣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叫冷鋒。冷氣團前緣插入暖氣團下部,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卻過程中成雲致雨。冷鋒過境時,會出現大風,雲層增厚和雨、雪天氣。冷鋒過境後,冷氣團占據原來暖氣團位置,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或沙暴天氣,以及冬季的寒潮,屬冷鋒天氣。
暖鋒
與
天氣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叫暖鋒。在暖鋒上,暖氣團沿冷氣團主動地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雲、雨。當暖鋒過境時,雲層加厚,形成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後,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雨過天晴。春季,長江以南和東北地區,常有暖鋒活動。
准靜止鋒與天氣 准靜止鋒是指移動幅度很小的鋒。其時,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阻擋,鋒面移動緩慢,或較長時間在一個地區擺動,造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初,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就是准靜止鋒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靜止鋒使得昆明和貴陽天氣有很大差異。
(2)理解低壓、高壓系統的特點及對天氣的影響。
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實際上氣旋就是低壓系統,反氣旋就是高壓系統。
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的特點與天氣
氣流(氣壓)狀況 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 中心氣流及天氣狀況 實例
氣旋
(低壓中心) 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輻合 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台風
反氣旋
(高壓中心) 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散 中心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伏旱」天氣
6、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1)知道水循環的概念。
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環境中通過各個環節循環運動的過程。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范圍不同,可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
(2)了解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圖1-13所示,主要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台風登陸屬水汽輸送環節,江河入海屬地表徑流環節,跨流域調水是人類改變了地表徑流。外流河參與了海陸間循環,內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參與了陸上內循環。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促進水體更新;②促進物質遷移和能量傳輸;③流水作用改造著地表形態。
7、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類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
根據水溫狀況,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溫度較流經海區水溫高的是暖流,較流經海區水溫低的是寒流。如圖1-14所示。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並結合實例分析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洋流分布規律:①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高壓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為順時針,南半球為逆時針;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低壓為中心的逆時針大洋環流;③南緯40°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如圖1-15所示。
洋流對促進全球熱量平衡、氣候、漁場形成、海洋航運、海洋污染會產生影響,如下表所示。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影響對象 影 響 舉 例
氣候 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分布。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則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的形成、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澳大利亞、秘魯西海岸荒漠環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響。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匯使海底營養鹽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將深層營養鹽帶到表層,魚類餌料豐富。 加拿大紐芬蘭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歐洲北海漁場都形成於寒、暖流交匯處;秘魯漁場則受上升流的影響。
海洋航行 影響航行速度、時間及經濟效益。 順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擴大污染范圍,加速污染物擴散。 油輪發生泄漏。
三、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為例說明其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環對三大圈層的改造作用)
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大氣圈 改變大氣成分(使原始大氣成為現代大氣)
水圈 改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學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風化;參與沉積岩的形成;促進土壤的形成
綠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乾旱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城市--------吸煙除塵,凈化空氣,減弱雜訊,美化環境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通過地理環境要素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過程說明理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關系: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彼此間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如圖1-16所示。
(2)舉例說明某一地理環境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以致整體地理環境的改變,進一步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樹立地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
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
圖示
洋流 秘魯寒流沿秘魯沿岸向西北流 溫暖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
生物 秘魯寒流上升流帶來豐富的誘餌,形成漁場 該海區水溫升高,營養物質減少,浮游生物和魚類、鳥類死亡
大氣環流 存在對流性環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氣流上升,東岸氣流下沉 形成增強型對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氣流上升,西岸氣流下沉,東岸下沉氣流因水溫升高而減弱
天氣氣候 西岸降水較多;東岸降水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亞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現嚴重旱災,東部荒漠地帶暴雨成災
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閱讀「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和景觀圖了解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地域差異的含義:地理環境的整體及各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間方向發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極自然區域現象。全球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地球上不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2)歸納自然地理環境從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向內陸及垂直地帶的地域分異規律。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如圖1-17)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南向北變化(沿緯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太陽輻射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導致熱量變化,也引起水分變化,是以熱量為基礎的水熱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
低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沿某南北向線路(海岸線、經線等)由赤道向兩極。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如圖1-18)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東向西變化(沿經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由於受海洋水汽影響的程度不同,水分條件從沿海向內陸遞減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中緯度大陸地區,尤其是亞歐大陸。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異:(如圖1-19)
A、自然帶變化規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區,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熱狀況改變的影響。
C、分布明顯的地區:亞歐、美洲的高山地區。
四、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有:氣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制約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一般會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圖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山區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如圖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線路盡量選擇平原和河谷地形,避開陡坡、斷層、沼澤等不利因素;
在山嶽地區,人們通常會把線路地址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山嶽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一般需要迂迴前進。如圖1-20中的公路和鐵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響較大。
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閱讀圖表資料,了解全球氣候的變化周期,並據此歸納各時期氣候變化特點。
時期 特點
地質時期 冰川廣布的冰期和相對溫暖的間冰期的交替
人類歷史時期 有顯著的變化
儀器觀測時期 呈現波動上升狀況
(2)閱讀圖表資料,了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①近百年來全球氣溫在呈波動上升趨勢,有人認為,地球氣候已經進入最近1000年以來最為溫暖的時期。
②影響: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導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乾旱、洪澇、暴雨等災害事件的增加;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3)根據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變化會不同地程度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地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
3、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並具有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屬性。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也離不開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雙重屬性:
自然屬性----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
社會屬性-----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然資源變成有價值的社會物質財富
(2)結合實例,說明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以土地資源為例
①采獵文明階段
在人類社會早期,人類主要以狩獵動物和採集果實為生。這時土地數量的對於人類的影響不大,而土地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較大。這一階段,人類主要是通過適應 來求得生存,總體上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與影響較小。
②農業文明階段
農業文明階段,是以種植和養殖為標志的。這時土地的質量和數量都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階段,人類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類不再是被動地適應自然環境,而是開始主動地改變和改造自然環境。
③工業文明階段
由於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非農業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化肥、農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來越嚴重。土地的質量和數量,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制約因素。
4、自然災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災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災害是指在自然界發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構成危害的事件。對人類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包括台風、洪水、乾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影響 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脅人類和的安全。
(2)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說明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並了解對該災害的監測和防治措施。
以洪災為例
①.洪災的形成原因
強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認為原因導致的堤壩潰決;流域的匯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類不確當的經濟活動等。
②.洪災的危害
直接損失:工業、農業的財產損失;人畜的傷亡;瘟疫和傳染病的暴發等
間接損失:水、電力、交通、能源等供應中斷;城鄉商業活動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亂等
③.洪災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興建水庫,退耕還湖,提高對洪水的調蓄能力;修築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開辟分洪區,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嚴格控制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等。
⑨ 為什麼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英國 從地理位置、政治環境、經濟基礎、圈地運動、勞動力素質和自然資源方面說
首先,英國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17~18世紀,英國工場手工業不僅在傳統的毛織業,也在冶金、金屬加工、制鹽、釀酒、絲織、棉織等工業中進一步發展,擁有歐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場。它們規模大而集中,如:1736年,一家大呢絨工場擁有600台織機。生產技術有很大提高,如:18世紀中葉,金屬加工已有500種以上不同形狀的錘。分工十分精細,勞動生產率大為提高,1776年,亞當·斯密(英國著名經濟學家,1723—1790)在《國富論》中寫道:「分工的結果,已經使針的製造,成為一種特殊的職業。……計抽鐵線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磋鋒者一人,鑽鼻者又一人。但要鑽鼻,已須有二三種不同的工作。搓之使利,擦之使白,乃至以針刺於紙上,納入匣中,皆須一人分任。綜合全部作業,可依此分為18種業務。有些工場,這18種業務,是分別由18個特殊的職工擔任。固然,亦有時一人兼任二三門。我看見一個小工場,只僱用10個工人,各種業務,遂由彼等兼任。像這樣一個小工場的必要機械設備,雖不甚完全,但他們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針12磅。以每磅中等針4 000枚計,這10個工人,每日就可成針4.8萬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針4 800枚。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不專習一種特殊業務,那麼,他們不論是誰,漫說一日製造20針,就連一針,也不易製成。」在這種手工工場內,生產過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簡單的操作,生產工具也日益專門化,為把手工生產轉變成為機器生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同時,也培養出一支熟悉生產過程,了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具有發明和使用機器能力的熟練工匠隊伍,成為工業革命的技術骨幹。
其次,英國通過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賺取大量錢財。通過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英國到底得到了多少財富,無從精確計算,但是,據英國劍橋1962年出版的《英國經濟的發展,1688~1959年》一書稱,早在1688年,英國的國民收入就已經有10%來自海外。18世紀中期,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打敗了法國,法國被迫將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非洲塞內加爾的法國商站及除5個商站以外的印度法屬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英國在殖民地大肆掠奪,據統計,英國在北美建立的哈得孫公司,1670~1720年間的財產額增加了8倍。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57~1815年間,從印度掠奪了高達10億英鎊的財富,印度因而被稱為是「英國王冠上最明亮的寶石」。其間,1770年,英國人在孟加拉地區,竟用囤積全部大米的辦法榨取更大的利潤,因而導致約一千萬人餓病而死。1741年,英國人克萊武赴東印度公司任職員時,年工資只有5英鎊,但全年的開支卻要40英鎊;他在印度想方設法進行搜括,1760年回國時,已經成為一名大富翁,攜帶25萬英鎊的巨款。回國後,他以賄賂手段進入議會,甚至還取得了爵位,以後,他被英國政府委任為孟加拉總督、駐印度英軍總司令。為了鼓勵英國人去殖民地掠奪更多的財富,英國議會下院還通過決議:「羅伯特·克萊武勛爵為我國立下了豐功偉績」。
英國人還積極參與奴隸貿易,早先,英國只是向北美等地販運黑奴,1713年,英國取得了向西屬拉丁美洲販賣黑奴的權利,一躍成為最大的奴隸貿易國,據1981年出版的《英格蘭史》(J.Ridley著)統計,英國從開始販運奴隸到18世紀的大約兩個半世紀的時間內,共向美洲販賣了五百多萬名黑奴。通過奴隸貿易,英國大發其財。僅利物浦在1783~1793的11年間,就向西印度群島出售了三十多萬名奴隸,平均每年獲利111.8萬英鎊。許多奴隸販子把賺來的錢用於國內投資,如英國著名的冶鐵業大老闆安東尼·培根,就曾在1768~1776年間,靠販奴賺了7.6萬英鎊;他用這筆錢投資冶鐵業,成為冶鐵業巨頭。同時,由於奴隸販子主要是把本國的工業品,如紡織品、玻璃製品、煙、酒、刀劍、槍枝和其他金屬製品運到非洲出售,擴大了國際市場;然後把黑奴運到美洲出售,運回本國和歐洲需要的棉花、靛青和木材等工業原料,這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英國國內工業的發展。因此,可以說,奴隸貿易在英國等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所起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
第三,圈地運動也對英國工業革命起了推動作用。15世紀末以來,英國貴族地主用暴力手段把農民從小塊租地上趕走,還霸佔原來公用的草地、山林,趕走農民,用籬笆圈起大片土地,作為牧場,用來養羊,這就是著名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雖然對農民很無情,但它在客觀上卻有利於英國社會的進步。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1)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農村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王室、教會和封建貴族的大量土地被拍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資產階級手中。此後,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通過議會頒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這些圈地法令,英國有六百多萬英畝的土地被圈佔。地主奪得土地以後,或是把土地租給資本主義農場主經營,或是自己進行資本主義經營。所謂資本主義經營,也就是農場或牧場生產的產品基本上是為了在市場上銷售,即商業性農業或商業性牧業。於是,經營農場或牧場的人也就成為農牧業資本家。他們僱用工人,利用大農場的資金、場地等方面的優勢,改進耕作制度,用四圃輪作制代替休耕制,對土地實行深耕細作,增施有機肥料,提高產量;同時,牛羊由放牧改為圈欄飼養,改進牲畜品種。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為工業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糧食。如一位名叫威斯康特的英國人在自己的農場上採用輪耕法,把每英畝小麥產量從10蒲式耳(1英式蒲式耳等於36.37升)提高到24蒲式耳。又如羅伯特·貝克威爾採用科學飼養方法,1710~1795年間,使初生牛犢的體重平均從50磅增加到148磅,菜牛從370磅提高到800磅。據統計,1700~1750年,英國小麥和麵粉的出口增加了近一倍。
(2)迫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離鄉背井,到處顛沛流離,很多人流入城市,成為自由勞動者,這就為資本家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僱傭勞動力。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使小農轉化為雇傭工人,使他們的生活資料和勞動資料轉化為資本的物質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時,也為資本建立了自己的國內市場。」(《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6頁)在傳統的農業經濟中,農民家庭自己進行手工業生產,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生活資料,現在農業由農業資本家僱用農業工人生產,破產農民流入城市,成為雇傭工人,農村就變成了原料產地和工業品的銷售市場。
同時,英國良好的自然條件也起了重要作用。英國是位於太平洋航線上的島國,擁有很多優良港口,去歐洲大陸和非洲、美洲等地都很方便,便於擴大海外貿易,為國內生產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同時,英國國內的資源也很豐富。英國擁有煤、鐵、錫、銅、石料和鹽等寶貴資源,煤田分布很廣、質量好,約克—諾丁漢至今還是世界十大煤炭基地之一。鐵礦儲量高,且多靠近煤田。(現在錫、鐵礦已枯竭或無經濟價值。)英國四周大洋環繞,擁有適於航行的河流:克萊德河、泰晤士河、塞文河、特蘭特河、烏斯河、亨伯河,有不少良港:倫敦、布里斯托爾、利物浦、泰恩河畔的紐卡斯爾。水路運輸便利,價格也便宜,使國內外市場聯系密切。英國憑借海上霸權,從海外殖民地掠取廉價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