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㈠ 下列關於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下列關抄於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C)
(A)城市化的發展使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變大——錯,鄉村逐漸變為城市,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變小
(B)城市化過程促使傳統文化向現代文明廣泛滲透——錯,鄉村逐漸變為城市,現代文明向傳統文化廣泛滲透
(C)城市化的推進使某一區域的自然生態系統逐步向人工生態系統轉變——對,城市人工生態系統,鄉村是自然生態系統,城市化的推進使某一區域的自然生態系統逐步向人工生態系統轉變
(D)城市化過程使勞動力從第二產業向第一、第三產業大規模轉移——錯,城市化過程使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農業)向第二(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大規模轉移
㈡ 地理必修三總結
接著:
●區域和區域差異
考點 詳解
區域的含義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間單位,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指標方法劃分的空間單元,這些空間單元之間的界線有明確的,也有過渡性質的。
區域差異 1、區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運用區域比較法研究;區域內部有整體性,運用綜合分析法研究;
2、區域比較的方法:(附表在後)
區域比較的方法
大項 小項 內容
自然地理特徵 位置 1、緯度位置;2、海陸位置;3、相鄰關系
氣候 1、氣溫特點;2、降水特點;3、氣候類型概括;4、特殊氣候現象。
地形 1、地形單元;2、地勢特徵;3、主要地形類型;4、特殊地貌景觀。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徵;2、主要湖泊水文特徵;3、其他濕地水文特徵。
植被動物 1、地帶性植被;2、典型動物;3、特殊物種。
土壤 1、地帶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帶性土壤;
自然資源 1、 土地資源 水資源 氣候資源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等資源構成;
2、 資源優勢及其問題;
人文地理特徵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規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語言及文化 1、語言種類;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現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
生產活動 1、 農業(作物、熟制、農業類型、在世界農業地域分工中的地位、農業區、農業區位條件);
2、 工業(工業部門構成特徵、工業區位條件、工業區及其重要工業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顯區域特徵的地理事物。
中國的區域差異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地形地勢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在二、三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二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一級階梯上。
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風向、降水、氣溫明顯隨季節變化。雨熱同期,溫暖濕潤 深居內陸,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少,日溫差和年溫差都較大。 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風力大,河谷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水文 河流湖泊眾多,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補給雨水為主。 多數為內流河,湖泊以鹹水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補給形式。 內流區與外流區兼備,高山湖泊眾多,山嶽冰川成為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為主,有大量的農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發育土壤 從東到西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層稀薄,有機質含量低。 高寒荒漠廣布,水分條件稍好地區有高山草甸、灌叢和山谷森林。凍土廣。
區域分異主導因素 隨緯度位置變化的氣溫是該區內部自然區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距離海洋遠近而變化的干濕狀況,是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隨海拔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是決定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基礎知識與原理
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1. 背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不均勻的,存在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另一方面,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因此,為了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結論: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導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如各種工程方案的優、缺點比較,結合區域地理考查相關內容,影響工程建設的區位因素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不屬課標要求考查的重點。
3.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是課標要求的核心問題,側重考查學生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總體來說,資源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要結合不同的資源類型、區域特徵,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來分析對資源輸出地和資源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和不利影響。
資源跨區域調配,不僅要關注對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地理環境的影響,而且還要注意對資源調配所涉及的有關區域(工程建設沿線地區)的影響,如西氣東輸工程沿途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區,對於沿線地區同樣可以起到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加就業機會、解決沿線農村生活能源問題等積極影響,工程建設也可能產生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等相關負面影響。又如,北煤南運對於沿線地區會加大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壓力、運輸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歸納:資源跨區域調配問題的一般解題思路:
結合世界、中國各類能源、資源分布圖,要求學生關注各類能源、資源的分布、運輸線路、沿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徵,其中重點是該類資源的特徵、分布;輸出、輸入、沿線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線路的走向及影響選線的主要因素;沿線地區該種資源的補給需求狀況;調配後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二、產業轉移
1.概念: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進行,從而在產業的空間分布上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
產業轉移一般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路、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形式,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跨國公司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有利於實現生產與開發一體化,縮短新產品生產周期。
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環境因素、資源問題等。
相關案例:
(1)二戰後,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其主要因素是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2)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的產業向西部、南部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因為東北部地區的環境、資源問題。該產業轉移有利於東北部地區環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發展其它產業,也可能造成就業問題和經濟衰退。
(3)近年,台灣大量機電、IT企業向大陸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尋找新的市場。
(4)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部分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山區和兩翼轉移,其主要因素是為了實現區域內部產業布局的均衡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當然其中也有山區和兩翼地區的比較區位優勢)。
3.國際三次產業轉移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一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轉移,集中力量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
二是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國將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等),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家用電器、汽車等附加價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三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將自身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重點發展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20世紀80年代我國抓住了以輕紡產品為代表的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完成了輕重工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20世紀90年代我國承接了大量製造業的國際轉移,進入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快速發展階段,使機電產品成為我國出口主導產品。
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承接以IT為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之一,還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全球IT製造基地。同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並已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4.當前,中國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的三大特點:
第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行業越來越多。製造業仍然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行業,在製造業中,高耗能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方面。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減小本國的環境壓力,從能耗、環保、稅收等方面對高耗能項目進行限制,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後,這些國家為完成減排溫室效應氣體的任務,越來越多地將此類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重要的行業,服務業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重點。
第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區域越來越多。東部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直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占據優勢地位。但西部地區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到西部進行投資。東部地區外商到西部地區再投資,也已成為西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式越來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設立各種形式的開發園區、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技術引進和消化提升和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等。
跨國公司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體,但中小企業的作用也日益顯著。
5.國內產業轉移
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區位優勢的衰退,另一方面,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實施,一些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中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和區位優勢明顯,如果中西部地區努力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本地區成為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勞動力資源開發和輸出基地,那麼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最佳的產業轉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與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第一次始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傳統製造業(服裝、紡織、電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區轉移,這次產業轉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區環境污染加重。第二次產業轉移始於20世紀90年代,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廣東欠發達地區、甚至「泛珠三角」地區轉移,而珠三角地區則通過大力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珠三角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境,突出表現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壓力,珠三角經濟體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間有限、資源約束越來越嚴重)、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區必須調整並優化承接國際產業的結構,全面提高產業整體素質,著力優化提高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拓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空間,有步驟地向東西兩翼和山區進行產業轉移。
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出台《關於我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意見(試行)》,「產業轉移」迅速成為各級政府、各地企業廣泛關注的熱點。《意見》重點提出了扶持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措施:一是給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給予園區外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三是確保園區電力供應。四是加強園區企業用工培訓。通過教育扶貧或委託培養、培訓等方式,由省屬和珠三角地區有關技工學校、職業技術院校為山區及東西兩翼培養緊缺專業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對產業轉移的政策支持。
7.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於轉移地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於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產業轉移可經使各地區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產業的分工和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地理景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往往由鄉村地區變為高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也往往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
(4)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產業轉移地往往會出現就業機會減少,出現失業人口增加的現象;而對於產業承接地則可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
●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評價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自然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礦產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農業、工業等
如:上中遊河道特徵——河谷狹窄,比降較大,多急流,水力資源豐富
下遊河道特徵——河谷較開闊,通航便利
2、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根據「資源優勢」確定流域開發方向
◆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開發——發電、養殖、旅遊、航運、防洪等,有利於發展高耗能工業。
水資源開發——旅遊、灌溉、養殖、航運等。
生物資源開發——旅遊、教育等。
土地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漁等多種農業。
礦產資源開發——建立礦產開發基地,建立相應的工業部門(利用廉價電力)。
旅遊資源開發——做好旅遊規劃,發展交通,發展旅遊業。
◆生態(恢復)建設:
礦產資源開發:①礦產資源開發導致植被破壞,產生的廢石、廢渣佔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開采引發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③礦產資源開發形成的廢渣、廢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環境。
3、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根據「存在的問題」確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調整農業結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護坡、打壩淤泥等工程措施;③進行小流域治理。
◆對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關閉污染較重的小工業;②對工農業及生活污水進行治理;③減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調整生產過程,適當在洪水期排污。
◆對生物資源破壞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適當遷出保護區內的居民;③調整農業結構,控制人類活動(如交通建設);④宣傳教育。
●區域經濟發展——農業
1、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或圖示信息,弄清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根據與區域農業發展的相關程度,從光熱、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人口密度、農產品市場需求、交通運輸、國家政策、資金投入、農業科技等方面評價其農業區位條件。
2、區域農業布局特點分析:
區域農業布局體現人類農業生產活動對自然條件的適應和改造,以適應為主。農業生產必須與自然條件相適應,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否則,會陷入經濟效益不斷下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惡性循環。
不同自然因素對農業布局有不同影響,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氣候。
地形:從宏觀看(大區域圖)——山區適宜發展林業或牧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濕地(湖區、庫區等)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從微觀看(小區域,通常為等高線圖)——坡度較大的山地適宜營造水土保持林,較緩處可發展經濟林木(如茶葉、果樹等)或修築水平梯田,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可發展種植業,濕地發展水產養殖業。
氣候:熱量——不同熱量帶有各自的典型農作物品種。水分——不同的干濕狀況決定不同的用地類型:濕潤地區—水田,半濕潤地區—旱地,半乾旱乾旱地區—草地。
3、區域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總體認識:
區域農業發展通常以中國地區為例,可遷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其它地區。中國農業發展總體和實現兩個轉變,即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轉變。因此首先要明確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區別。對落後地區的農業發展來說,傳統農業的特點就是其面臨的問題,現代農業的特點大致即其發展的方向:
產業結構 農業投入 農業技術 經營方式 農產品商品率 農民收入 增收措施 農業生態
傳統農業 中國農業大多為傳統混合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結構單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給自足為目的,產品多樣而缺乏優勢。 低。
勞動密集 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 粗放 低 低 擴大生產規模(墾荒、擴大載畜量等),外延式擴大再生產 人地關系緊張,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災害)
現代農業 選擇具有區域優勢的一種或幾種農畜產品,集中生產。特色突出,優勢明顯。 高。
資金技術密集 生物技術、機械化程度高 集約 高 高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良品種等),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能源消耗大(農業污染較重)
問題總結:
對區域農業發展現狀的評價通常要從上表所列諸方面著手,結合區域實際,選擇最符合當地情況的項目展開分析或論述。生態惡化區的農業發展還要結合可持續發展思想,圍繞循環經濟、生態農業的有關理論分析闡述。
4、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區域農業發展的條件、歷史、現狀、特點不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就不同。答題時應結合區域實際,從以下項目中選擇符合題目要求的條目作答。
加大資金、技術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牧民生活條件;營造水土保持林、防護林,恢復生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災減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變種植業為主為多業並舉,發揮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商品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商品率,提高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
●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統稱為能源。
2、分類:
(1)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①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熱、核能。
③來自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①常規能源:被人類利用多年,現在仍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沼氣;或過去利用過,現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風能。
(3)按性質分類: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後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經過地質作用在億萬年中形成的,開采以後,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二、礦產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存在的問題:濫采、濫用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甚至枯竭,廢棄物處理不當,使環境受到污2、解決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加強勘探,跨區域調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開展礦區土地復墾等。
三、世界能源問題
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存在地區差異。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羅斯、中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為代表。南半球常規能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亞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中國家能源的生產量大於消費量,而發達國家消費量大於生產量,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以核能為例,美國發電總量最大,法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核能所佔比例最大。我國核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核電設計建設和運營水平明顯提高,核電工業基礎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給的國家為數甚少,主要有俄羅斯、加拿大和英國。中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區和出口區,主要出口到西歐、美國和日本,其中繞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線被西方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由於石油比煤炭更容易運輸,更容易使用,發熱量更高,而且基本是無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目前是以石油為主,將來還是以石油為主。中國現在是以煤炭為主,將來還是以煤炭為主,這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廣,儲量大,開采和使用都比較方便。而石油儲量有限,除了可作為燃料,更應作為化工原料。
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目前能源消費構成中都是以常規能源為主。但對於中國來說,除了繼續保持和發揮煤炭的優勢以外,還應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新能源,以能源結構的多樣化促進經濟的快速、良性發展。
四、關注我國目前的能源問題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2004年我國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目前不僅1/3以上的石油消費需要進口,而且由於生產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過大,導致電力需求出現較大缺口,為彌補電力供給不足,緩解近兩年的電荒,各地紛紛增加了發電機組和發電量,增加了對電煤的需求,從而使煤價不斷上揚。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發能源、保護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二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四要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五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另外,還要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從多渠道拓展我國的能源供應。
●說明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產生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工業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內涵:
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的過程。
2、衡量城市化的標志:
⑴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工業化是否完成的指標:
⑴農業產值/國內生產總值<15%
⑵農業就業人口/全部就業人口<20%
⑶城鎮人口/總人口>60%
4、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關系):
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又會反作用於工業化,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5、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的特點:
⑴一般規律:在工業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過工業化,隨後就明顯地高於工業化水平。
⑵發達國家:城市化超前於工業化,兩者相互協調發展,較為合理。
⑶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城市化與工業化及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因而產生嚴重的「城市病」(交通擁擠、住房困難、污染嚴重等)。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省為例)
1、存在的問題:
⑴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 ⑵工業發展產生環境問題
⑶鄉鎮工業發展分散產生如服務設施效益不佳、基礎設施成本高等問題
⑷城市規模相對縮小,城市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特大城市少,難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2、城市化建設思路:
⑴加快實現「城市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
⑵打破舊體制下的行政區劃,增強城市聚集力,帶動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⑶適當發展特大城市,加快發展大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重點培育中心城鎮。
3、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調整行政區劃,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輻射力
⑵「組團式」地發展城市群,建設大城市圈
⑶工業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
⑷保障進城農民利益,使農村城市化有穩固的基礎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一、 全球定位系統(GPS)
1、 概念:利用衛星網路來獲得地面某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的系統。
2、 組成:
空間部分:由分布在距離地面20200千米的6個軌道面上的24顆衛星(其中3顆備用)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
用戶設備部分:GPS接受機。
3、 特點:提供精密的經、緯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動測量的特點。
4、 應用:確定考察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主要用於定位和導航。
二、 遙感技術(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術設備和系統,在遠離被測目標的位置上對被測目標的
電磁波特徵進行測量、紀錄與分析的技術。
2、 環節:目標物----感測器----遙感地面系統----成果(遙感影像)。
3、 特點:探測范圍大,獲得資料快、周期短、適應性強。
4、 應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
三、 地理信息系統(GIS)
1、 概念:依靠計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
2、 程序:信息源----數據處理----資料庫管理----空間分析----可視化表達(地圖、
三維視圖、多媒體)。
3、 應用:解決與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關的問題;分析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趨
勢;揭示地理事物分布與組合的規律;建立數學模型。
四、 數字地球
1、 概念: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與再認識,是遙感技
術、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虛擬技術、網路技術等各種技術
的綜合應用。
2、 基礎:全球網路與分布式存儲
3、 依據與特徵:虛擬現實技術
4、 信息源:高解析度衛星影像
5、 應用:使人類擁有一個數字化空間實驗室,為國家大型工程決策提供重要參
考,為人類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
㈢ 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的弊
二零零八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不僅因為中國發生了一系列大的事情,例如:雪災、5.12汶川大地震、奧運、神七升天等等,還因為在這一年中國迎來了其改革開放的第三十個年頭。回想這三十年來的歷程,不禁讓人感慨萬千。三十年來,中國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三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中國戰勝了一項又一項的困難和挫折,取得一項又一項的驕人成績,不僅僅使我國很多方面的問題得到改善和減輕,還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國家的迅速發展,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本文僅簡單地從經濟社會的幾個方面的一些巨變發表一點感言。
一. 國內生產總值
提到經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國內生產總值,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有了極大的提升,1978年,我國的GDP只有3645元,而2007年則上升至了24.95萬億元,年均增長9.8%,遠遠超出同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3.0%。而在1953年至1978年間,我國GDP的平均增速只有6.1%。9.8%的水平還與日本、韓國起飛階段的年均增速不相上下。我本人作為一名文科生,正是這個數據不斷增長的親歷者,從初三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會關注這方面的資料,每年都親眼看著它的快速提升,真是感觸頗深,感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心,結合身邊的變化,也切切實實地感到了國家實力的提升。
三十年來,我國的GDP世界為此由第十位上升到了第四位,超過了英、法、義大利等世界經濟強國。2007年,我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並且差距仍在繼續縮小之中,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了2007年的6%,按照世界銀行標准,我國已由低收入國家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二. 國家財政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了國家財力的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1979年至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4.1%。其中,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翻了一番,1993年再翻一番;1999年跨上1萬億台階,2003年超過2萬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達到51322億元。
國家財力的迅速提升,很明顯地體現在了我們身邊,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財政收入不停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使國家有了更大的財力去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30年裡,不斷雄厚的財政最直接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交通、電力、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前進。就本人來說,我居住的三門峽市在短短十幾年之內的變化都已經完全算得上是非常明顯了,城市規模擴大了很多,就拿三門峽市的教育來說吧,教育體系得到了極大的完善,不僅興建了許多中小學,90年代還興建了本城市自己的大學。就整個國家來說,不斷雄厚的財政,還直接提升了我國處理一些大事的能力,比如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大財力,是不會這么妥善地解決善後的。同樣,如果不是國家財力的大力支持,北京奧運會也不會辦的那麼圓滿、那麼成功。
三. 城鄉居民收入
改革開放以前,城鄉居民生活基本上處在溫飽不足狀態,農村還有2.5億貧困人口。然而經過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居民擁有的財富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實際增長6.5倍,農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3倍,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實際提高7.2倍,居民人均儲蓄從21.9元增加到1.3萬元。城鄉居民生活現實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這個在我們身邊體現的也是較為明顯的,在我國,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基本已經不存在溫飽不足的問題了,城市很多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私家車的數量也在迅猛增長。在城市裡,大多數家庭能夠承擔基本的醫療、教育、生活費用;在農村,由於收入的增長,孩子失學的現象也基本得到遏制,加上國家對農村的部分支持政策,很多農村家庭已經在醫療等諸多條件方面得到了相當的改善,2006年1月1日起,我國又全面取消了農業稅,使農民的日子更加好過,充分體現了黨始終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國不管是城市的發展還是農村的發展都出現了相當富裕和先進的地區,就僅僅拿農村來說吧,最著名之一的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村「的華西村了,是全國農村發展的典型楷模,全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處於較高水平的。
就拿我們身邊來舉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也是相當明顯的,改革開放以前,尚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但是現在許多人的生活條件確實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了,城市裡相當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去專賣店買衣服,去高檔餐廳吃飯等等,各種特色文化也相應而起。在農村的一些地區,改革開放之前,很多人只有過年才能吃一回肉和穿一件新衣服,但今天已經截然不同了,過年已經基本上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節日。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相信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品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的。
四. 對外貿易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基本上處在封閉半封閉狀態。1978年,進出口總額只有200多億美元,利用外資基本是空白。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對外經濟大開放,我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04.3倍,居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躍升到第3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30年來,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從無到有發展迅速。1979年至200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602億美元,近年來利用外資一直居於世界前三位。2003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僅為29億美元,2007年打到了187億美元。
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不僅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還為我國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特別是在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的外貿發展再提供了心的動力。現在在全國幾乎每個城市,我們都可以買到進口的的商品,這些商品涵蓋了相當多的方面,不管是汽車、電視、空調還是手錶、手機等等,都是一應俱全。對外貿易的發展,還在另一個方面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有了外國商品的競爭,我國民族品牌也不得不加快發展速度,以免遭受被淘汰的命運,從而不斷提升質量品質和技術含量,使我國的消費者能越來越多地用上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對外貿易的發展,還為我國帶來了相當多的就業崗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外貿的發展還給我們提供了享受外國文化的機會,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聽外國流行歌曲、喜歡進西式餐廳、喜歡穿外國的名牌服裝等等。在我國,出口、消費、投資向來被看做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而這三方面都直接和對外貿易有著很大的關聯,由此可見,應該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了。總結這30年外貿發展的歷程,我國在現階段更應該抓住更多的機遇,努力發展對外貿易和合作,為使我國盡早成為中等發達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五. 外匯儲備
隨著對外開放和進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我國外匯儲備實現由短缺到富足的歷史性轉變。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短缺是當時外匯儲備的基本特徵。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我國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2006年超過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擴大到15282億美元。
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雖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我個人覺得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豐富的外匯儲備,有利於堅持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我們應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由於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經濟還面臨重重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人均吸引的外來投資和人均佔有的外匯儲備而言,中國在世界上排名都是很靠後的。雖然我們現在被稱為貿易大國,但我們還遠遠不是貿易強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仍然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之一。有了充裕的外匯儲備,才能夠使世界各地的外來投資者放心,才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外資繼續投向我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有利於確保國家金融安全,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根據加入WTO時所做的承諾,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已經全面對外開放。這既是我國金融服務業融入全球經濟的一個機遇,同時也由於種種歷史問題的積累,我國金融業在面臨挑戰時同樣也潛藏著相當的風險。我國外匯儲備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充分表明我國有了充裕的國際支付能力。加上我國的外匯儲備正在逐步多元化,其中包括我國大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等等,這些都為我們防範種種不可預測的風險,重建金融系統和預防經濟危機等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屏障。還有利於維護和鞏固中國作為大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和國際影響。外匯儲備既是一個國家財富的積累,又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和經濟地位的體現。從早期的邊境貿易流通人民幣開始,到後來的區域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直到今天人民幣在港澳台和世界上不少地區實際上的「自由流通」,無不是以我國有充裕的外匯儲備為前提條件的。
六. 城鎮化率
改革開放在推動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使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協調共同發展的轉變。 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年均上升0.9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453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216萬人。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大量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城鎮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也是很明顯的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就本人來說,小時候也是隨父母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現在早已是城市居民,身邊的許多同學朋友也是這樣。城市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基礎設施,更方便的生活條件,這是吸引人們大量湧入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也給我國帶來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例如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上升、犯罪率上升等,針對這些不斷產生或者不斷嚴重的問題,我國也開始實施一些切實可行的緩解措施,例如建衛星城、保護和智力城市環境等等。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後的城鎮化率相信還是會進一步提升的,也相信國家會處理好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率往往是這個國家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不僅要提升城鎮率,同時也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籌全局發展,切實把我國建設為現代化的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七. 教育程度和其它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前,與經濟發展的落後相比,社會事業發展更加滯後。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明顯增強。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07年,全國高等、高中、初中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23%、66%和98%,小學教育凈入學率達到99.5%。200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1995年增長9.6倍。 衛生、文化、體育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我國每千人口醫師數和醫院衛生院床位數達到發展中國家中等偏上水平。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05年的73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占建國以來總數的99%。
對於教育的發展我們的體會是比較多的,教育的迅速發展,能夠較快地提升我國的國民素質,1977年,我國恢復了中停已久的高考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小學和大學的數量都猛增,很多人都進入了高等學府學習,我國已經基本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了。但這樣也給我國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學擴招過急,帶來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年年都是社會很關注,現在的大學生到處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例子不勝枚舉,過急的擴招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素質有所下降,現在的很多大學生不再像80年代的學子們一樣那麼好學和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而且思想也不是那麼積極向上,有一些頹廢、荒誕的成分。針對這些現象國家也做出了許多努力,也還是有所成效的。也相信在以後的改革中,這方面會做得更好、更有進步。關於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成績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在雄厚財力的支持下,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我國一定會做的更好更到位,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獲得更多的認可。
經濟社會的成就遠不止這些,本人也僅就最明顯的一些變化做了點簡要概述。總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歷史是值得肯定的,做出了相當大的成績,雖然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但終究是瑕不掩瑜。人民基本擺脫了貧困,國家基本擺脫了落後。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時勢不容我們逡巡不前。中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需要中華民族的偉大聰明和力量。目前我國發展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為了實現鄧小平同志三步走戰略中的最後一步,即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決心和信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㈣ 1、 怎樣看待「城市化」
城市化是要讓一部分農民進城,但又不僅是讓農民進城,更重要的是通過進城農民的就業和收入結構的改變,使他們能有尊嚴地參與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鎮中的現代生活。
城市化不是簡單地等於城市建設數量增加,而忽視產業結構的優化,自然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城鄉協調發展。更不能是只顧城市,不顧農村。
城市化要建立在工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而且要市場主導,政府有效引導,二者有機結合,是城市化健康發展的有效保證。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顧條件,一味追求速度。
■大勢觀察■朱鐵臻
21世紀,我國進入了城市化發展的新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值得研究和關注的新問題。
一、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
中國是在農業人口眾多,耕地資源十分有限,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總體脆弱的情況下推進城市化,中國城市化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從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城市化率由11%增加到18%,增加了7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28個百分點。屬於慢速發展的城市化階段,自1958年起實行嚴格的戶口改革,限制農村人口進城。從1978年到1998年城市化進入穩定發展時期,1998年城市化率達到33.35%,20年間平均每年提高0.77個百分點,中國的城市化開始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時期。從1998年到2005年,全國總人口從12.47億增加到13.075億,城市化率提高到43%,年均增長1.42個百分點,城市人口達到5.63億(其中主要是有統計口徑變化的因素,實際不可能有這樣的超高速增長)。
未來15年是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據預測2010年中國城鎮人口將達6.5億左右,城市化率將達到47%,平均年增長速度為0.8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左右。如果屆時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7億,城市人口將是8.4億,農村人口6.3億。
從歷史角度看,我國人口歷來是流動的,不是固定不動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比如上海過去比較多的是寧波人、蘇北人,真正的本地人沒有多少;深圳就更不用說了,絕大多數是外地移民。實際上我國解放初期,人口也是自由流動的,直到1958年開始,才把戶口管死了。人力資本的發展主要就是靠流動。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發展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不僅對中國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將會大大推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為巨大的人口遷徙和生活方式的變更,而且必將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對於世界的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都有歷史意義。
㈤ 哪有地理必修二的復習題綱
必修2全書復習提綱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知識點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2、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3、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
4、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增長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佔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很多國家實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人口模式 特 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7、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8、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人口遷移的意義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4、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6、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系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2)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的概念: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
類型 團塊狀 條帶狀 組團狀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舉例 我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 蘭州、洛陽、西寧、宜昌 重慶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4、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
5、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6、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
7、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商業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離的影響最大
工業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離的影響最小
OA商業付租能力最強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強
BC工業付租能力最強
8、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
(1)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2)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3)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9、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以下為縣城、建制鎮等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等級低,服務種類少,服務范圍比較小;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1)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3)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記憶]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系[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
(1) 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3) 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
(4) 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義:
(1) 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 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 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25%~30%以下,低 緩慢 緩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中期階段 30%~70%,較高 迅速 快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後期階段 70%以上,高 緩慢,甚至停滯 繼續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來源 危害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 污染物有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煙霧事件、光化學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質變壞,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居民消費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污染、廢舊電池等)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天人合一」)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3.1農業的區位選擇
1、農業的概念:
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2、農業區位的含義:
(1) 農業生產的位置
(2) 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聯系
3、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決定農業活動的類型和規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場因素。
4、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5、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因素)
千煙洲立體農業(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交通因素)
6、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種促進農業發展(袁隆平雜交水稻、橡膠樹種植范圍的擴大);改善局部自然條件發展農業(大棚農業生產反季節蔬菜)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技術的進步使世界農業出現專業化和地域化
7、農業地域的含義:
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8、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主要特徵:
生產結構: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小麥—牧羊)
經營方式:家庭大農場
科技應用:劃區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
農業專業化、地域化水平較高
發展措施:東水西調
3.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 季風水田農業(勞動力密集型)
分布:亞洲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為主(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
2、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
(1) 氣候以季風為主,高溫多雨適合水稻生長
(2) 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管理
(3)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4) 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
(5) 水稻生產的歷史悠久(7000年歷史)
3、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
(1)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
(2) 單產高,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穀物農業(面向市場)
分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
作物:小麥、玉米
5、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
(1) 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運輸便利
(3) 市場廣闊
(4) 地廣人稀
(5) 機械化程度高
(6) 農業科技先進
6、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面向市場)
分布: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生產對象:牛、羊
2、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
(1) 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2) 地廣人稀,地價低
(3) 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場放牧業特點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
(1) 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
(2) 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業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農產品:牛奶及乳製品
6、乳畜業的區位條件
(1) 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7、乳畜業的主要特點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2、 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主導因素)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3、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4.環境效益
讀課本P61《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
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5.一個工廠的區位選擇整體分析思路: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3) 環境效益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兩類:
①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系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
(3)工業地域的性質
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為兩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
(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為主,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系復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著名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復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3)問題:原料、能源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等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廣闊的市場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B、調整工業布局
C、發展第三產業
D、優化環境
三、新興工業區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傳統輕工業)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特點
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以 中小企業為主 以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生產
資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布 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無傳統工業區優勢的地區 集中布局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
(5)市場穩定:軍事訂貨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地域聯系的方式: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商業等
二、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1、 環境問題的防治: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可持續發展: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P96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一、必然性:
1、 龐大的人口壓力
2、 資源短缺
3、 深刻的環境危機
二、途徑
1、 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2、 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
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 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
㈥ 高考地理城市化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義
(1) 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3) 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
(4) 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到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3、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4、城市化的意義:
(1) 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 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2、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知識擴展
1、城市化的含義。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鎮地區聚集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它包括兩個密切聯系的方面:一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農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地域城市化。城市化主要有三個標志,其中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標志,通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 城市化水平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規模則反映城市發展的合理性。
2、世界城市化進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其進程也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城市化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在城市化水平、速度、地域擴張的趨勢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特徵。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別處於城市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也表現 出不同的特徵。
㈦ 求西溪濕地的地形圖 包括等高線 水域輪廓線
●區域和區域差異
考點 詳解
區域的含義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間單位,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指標方法劃分的空間單元,這些空間單元之間的界線有明確的,也有過渡性質的。
區域差異 1、區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運用區域比較法研究;區域內部有整體性,運用綜合分析法研究;
2、區域比較的方法:(附表在後)
區域比較的方法
大項 小項 內容
自然地理特徵 位置 1、緯度位置;2、海陸位置;3、相鄰關系
氣候 1、氣溫特點;2、降水特點;3、氣候類型概括;4、特殊氣候現象。
地形 1、地形單元;2、地勢特徵;3、主要地形類型;4、特殊地貌景觀。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徵;2、主要湖泊水文特徵;3、其他濕地水文特徵。
植被動物 1、地帶性植被;2、典型動物;3、特殊物種。
土壤 1、地帶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帶性土壤;
自然資源 1、 土地資源 水資源 氣候資源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等資源構成;
2、 資源優勢及其問題;
人文地理特徵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規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語言及文化 1、語言種類;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現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
生產活動 1、 農業(作物、熟制、農業類型、在世界農業地域分工中的地位、農業區、農業區位條件);
2、 工業(工業部門構成特徵、工業區位條件、工業區及其重要工業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顯區域特徵的地理事物。
中國的區域差異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地形地勢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在二、三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二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一級階梯上。
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風向、降水、氣溫明顯隨季節變化。雨熱同期,溫暖濕潤 深居內陸,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少,日溫差和年溫差都較大。 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風力大,河谷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水文 河流湖泊眾多,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補給雨水為主。 多數為內流河,湖泊以鹹水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補給形式。 內流區與外流區兼備,高山湖泊眾多,山嶽冰川成為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為主,有大量的農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發育土壤 從東到西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層稀薄,有機質含量低。 高寒荒漠廣布,水分條件稍好地區有高山草甸、灌叢和山谷森林。凍土廣。
區域分異主導因素 隨緯度位置變化的氣溫是該區內部自然區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距離海洋遠近而變化的干濕狀況,是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隨海拔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是決定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基礎知識與原理
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1. 背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不均勻的,存在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另一方面,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因此,為了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結論: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導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如各種工程方案的優、缺點比較,結合區域地理考查相關內容,影響工程建設的區位因素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不屬課標要求考查的重點。
3.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是課標要求的核心問題,側重考查學生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總體來說,資源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要結合不同的資源類型、區域特徵,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來分析對資源輸出地和資源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和不利影響。
資源跨區域調配,不僅要關注對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地理環境的影響,而且還要注意對資源調配所涉及的有關區域(工程建設沿線地區)的影響,如西氣東輸工程沿途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區,對於沿線地區同樣可以起到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加就業機會、解決沿線農村生活能源問題等積極影響,工程建設也可能產生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等相關負面影響。又如,北煤南運對於沿線地區會加大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壓力、運輸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歸納:資源跨區域調配問題的一般解題思路:
結合世界、中國各類能源、資源分布圖,要求學生關注各類能源、資源的分布、運輸線路、沿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徵,其中重點是該類資源的特徵、分布;輸出、輸入、沿線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線路的走向及影響選線的主要因素;沿線地區該種資源的補給需求狀況;調配後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二、產業轉移
1.概念: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進行,從而在產業的空間分布上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
產業轉移一般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路、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形式,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跨國公司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有利於實現生產與開發一體化,縮短新產品生產周期。
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環境因素、資源問題等。
相關案例:
(1)二戰後,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其主要因素是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2)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的產業向西部、南部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因為東北部地區的環境、資源問題。該產業轉移有利於東北部地區環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發展其它產業,也可能造成就業問題和經濟衰退。
(3)近年,台灣大量機電、IT企業向大陸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尋找新的市場。
(4)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部分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山區和兩翼轉移,其主要因素是為了實現區域內部產業布局的均衡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當然其中也有山區和兩翼地區的比較區位優勢)。
3.國際三次產業轉移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一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轉移,集中力量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
二是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國將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等),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家用電器、汽車等附加價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三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將自身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重點發展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20世紀80年代我國抓住了以輕紡產品為代表的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完成了輕重工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20世紀90年代我國承接了大量製造業的國際轉移,進入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快速發展階段,使機電產品成為我國出口主導產品。
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承接以IT為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之一,還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全球IT製造基地。同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並已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4.當前,中國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的三大特點:
第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行業越來越多。製造業仍然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行業,在製造業中,高耗能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方面。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減小本國的環境壓力,從能耗、環保、稅收等方面對高耗能項目進行限制,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後,這些國家為完成減排溫室效應氣體的任務,越來越多地將此類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重要的行業,服務業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重點。
第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區域越來越多。東部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直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占據優勢地位。但西部地區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到西部進行投資。東部地區外商到西部地區再投資,也已成為西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式越來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設立各種形式的開發園區、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技術引進和消化提升和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等。
跨國公司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體,但中小企業的作用也日益顯著。
5.國內產業轉移
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區位優勢的衰退,另一方面,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實施,一些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中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和區位優勢明顯,如果中西部地區努力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本地區成為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勞動力資源開發和輸出基地,那麼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最佳的產業轉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與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第一次始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傳統製造業(服裝、紡織、電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區轉移,這次產業轉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區環境污染加重。第二次產業轉移始於20世紀90年代,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廣東欠發達地區、甚至「泛珠三角」地區轉移,而珠三角地區則通過大力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珠三角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境,突出表現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壓力,珠三角經濟體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間有限、資源約束越來越嚴重)、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區必須調整並優化承接國際產業的結構,全面提高產業整體素質,著力優化提高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拓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空間,有步驟地向東西兩翼和山區進行產業轉移。
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出台《關於我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意見(試行)》,「產業轉移」迅速成為各級政府、各地企業廣泛關注的熱點。《意見》重點提出了扶持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措施:一是給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給予園區外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三是確保園區電力供應。四是加強園區企業用工培訓。通過教育扶貧或委託培養、培訓等方式,由省屬和珠三角地區有關技工學校、職業技術院校為山區及東西兩翼培養緊缺專業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對產業轉移的政策支持。
7.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於轉移地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於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產業轉移可經使各地區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產業的分工和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地理景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往往由鄉村地區變為高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也往往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
(4)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產業轉移地往往會出現就業機會減少,出現失業人口增加的現象;而對於產業承接地則可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
●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評價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自然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礦產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農業、工業等
如:上中遊河道特徵——河谷狹窄,比降較大,多急流,水力資源豐富
下遊河道特徵——河谷較開闊,通航便利
2、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根據「資源優勢」確定流域開發方向
◆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開發——發電、養殖、旅遊、航運、防洪等,有利於發展高耗能工業。
水資源開發——旅遊、灌溉、養殖、航運等。
生物資源開發——旅遊、教育等。
土地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漁等多種農業。
礦產資源開發——建立礦產開發基地,建立相應的工業部門(利用廉價電力)。
旅遊資源開發——做好旅遊規劃,發展交通,發展旅遊業。
◆生態(恢復)建設:
礦產資源開發:①礦產資源開發導致植被破壞,產生的廢石、廢渣佔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開采引發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③礦產資源開發形成的廢渣、廢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環境。
3、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根據「存在的問題」確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調整農業結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護坡、打壩淤泥等工程措施;③進行小流域治理。
◆對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關閉污染較重的小工業;②對工農業及生活污水進行治理;③減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調整生產過程,適當在洪水期排污。
◆對生物資源破壞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適當遷出保護區內的居民;③調整農業結構,控制人類活動(如交通建設);④宣傳教育。
●區域經濟發展——農業
1、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或圖示信息,弄清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根據與區域農業發展的相關程度,從光熱、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人口密度、農產品市場需求、交通運輸、國家政策、資金投入、農業科技等方面評價其農業區位條件。
2、區域農業布局特點分析:
區域農業布局體現人類農業生產活動對自然條件的適應和改造,以適應為主。農業生產必須與自然條件相適應,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否則,會陷入經濟效益不斷下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惡性循環。
不同自然因素對農業布局有不同影響,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氣候。
地形:從宏觀看(大區域圖)——山區適宜發展林業或牧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濕地(湖區、庫區等)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從微觀看(小區域,通常為等高線圖)——坡度較大的山地適宜營造水土保持林,較緩處可發展經濟林木(如茶葉、果樹等)或修築水平梯田,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可發展種植業,濕地發展水產養殖業。
氣候:熱量——不同熱量帶有各自的典型農作物品種。水分——不同的干濕狀況決定不同的用地類型:濕潤地區—水田,半濕潤地區—旱地,半乾旱乾旱地區—草地。
3、區域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總體認識:
區域農業發展通常以中國地區為例,可遷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其它地區。中國農業發展總體和實現兩個轉變,即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轉變。因此首先要明確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區別。對落後地區的農業發展來說,傳統農業的特點就是其面臨的問題,現代農業的特點大致即其發展的方向:
產業結構 農業投入 農業技術 經營方式 農產品商品率 農民收入 增收措施 農業生態
傳統農業 中國農業大多為傳統混合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結構單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給自足為目的,產品多樣而缺乏優勢。 低。
勞動密集 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 粗放 低 低 擴大生產規模(墾荒、擴大載畜量等),外延式擴大再生產 人地關系緊張,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災害)
現代農業 選擇具有區域優勢的一種或幾種農畜產品,集中生產。特色突出,優勢明顯。 高。
資金技術密集 生物技術、機械化程度高 集約 高 高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良品種等),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能源消耗大(農業污染較重)
問題總結:
對區域農業發展現狀的評價通常要從上表所列諸方面著手,結合區域實際,選擇最符合當地情況的項目展開分析或論述。生態惡化區的農業發展還要結合可持續發展思想,圍繞循環經濟、生態農業的有關理論分析闡述。
4、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區域農業發展的條件、歷史、現狀、特點不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就不同。答題時應結合區域實際,從以下項目中選擇符合題目要求的條目作答。
加大資金、技術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牧民生活條件;營造水土保持林、防護林,恢復生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災減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變種植業為主為多業並舉,發揮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商品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商品率,提高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
●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統稱為能源。
2、分類:
(1)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①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熱、核能。
③來自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①常規能源:被人類利用多年,現在仍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沼氣;或過去利用過,現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風能。
(3)按性質分類: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後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經過地質作用在億萬年中形成的,開采以後,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二、礦產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存在的問題:濫采、濫用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甚至枯竭,廢棄物處理不當,使環境受到污2、解決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加強勘探,跨區域調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開展礦區土地復墾等。
三、世界能源問題
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存在地區差異。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羅斯、中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為代表。南半球常規能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亞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中國家能源的生產量大於消費量,而發達國家消費量大於生產量,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以核能為例,美國發電總量最大,法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核能所佔比例最大。我國核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核電設計建設和運營水平明顯提高,核電工業基礎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給的國家為數甚少,主要有俄羅斯、加拿大和英國。中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區和出口區,主要出口到西歐、美國和日本,其中繞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線被西方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由於石油比煤炭更容易運輸,更容易使用,發熱量更高,而且基本是無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目前是以石油為主,將來還是以石油為主。中國現在是以煤炭為主,將來還是以煤炭為主,這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廣,儲量大,開采和使用都比較方便。而石油儲量有限,除了可作為燃料,更應作為化工原料。
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目前能源消費構成中都是以常規能源為主。但對於中國來說,除了繼續保持和發揮煤炭的優勢以外,還應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新能源,以能源結構的多樣化促進經濟的快速、良性發展。
四、關注我國目前的能源問題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2004年我國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目前不僅1/3以上的石油消費需要進口,而且由於生產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過大,導致電力需求出現較大缺口,為彌補電力供給不足,緩解近兩年的電荒,各地紛紛增加了發電機組和發電量,增加了對電煤的需求,從而使煤價不斷上揚。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發能源、保護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二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四要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五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另外,還要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從多渠道拓展我國的能源供應。
●說明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產生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工業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內涵:
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的過程。
2、衡量城市化的標志:
⑴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工業化是否完成的指標:
⑴農業產值/國內生產總值<15%
⑵農業就業人口/全部就業人口<20%
⑶城鎮人口/總人口>60%
4、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關系):
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又會反作用於工業化,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5、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的特點:
⑴一般規律:在工業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過工業化,隨後就明顯地高於工業化水平。
⑵發達國家:城市化超前於工業化,兩者相互協調發展,較為合理。
⑶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城市化與工業化及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因而產生嚴重的「城市病」(交通擁擠、住房困難、污染嚴重等)。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省為例)
1、存在的問題:
⑴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 ⑵工業發展產生環境問題
⑶鄉鎮工業發展分散產生如服務設施效益不佳、基礎設施成本高等問題
⑷城市規模相對縮小,城市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特大城市少,難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2、城市化建設思路:
⑴加快實現「城市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
⑵打破舊體制下的行政區劃,增強城市聚集力,帶動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⑶適當發展特大城市,加快發展大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重點培育中心城鎮。
3、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調整行政區劃,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輻射力
⑵「組團式」地發展城市群,建設大城市圈
⑶工業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
⑷保障進城農民利益,使農村城市化有穩固的基礎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一、 全球定位系統(GPS)
1、 概念:利用衛星網路來獲得地面某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的系統。
2、 組成:
空間部分:由分布在距離地面20200千米的6個軌道面上的24顆衛星(其中3顆備用)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
用戶設備部分:GPS接受機。
3、 特點:提供精密的經、緯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動測量的特點。
4、 應用:確定考察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主要用於定位和導航。
二、 遙感技術(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術設備和系統,在遠離被測目標的位置上對被測目標的
電磁波特徵進行測量、紀錄與分析的技術。
2、 環節:目標物----感測器----遙感地面系統----成果(遙感影像)。
3、 特點:探測范圍大,獲得資料快、周期短、適應性強。
4、 應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
三、 地理信息系統(GIS)
1、 概念:依靠計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
2、 程序:信息源----數據處理----資料庫管理----空間分析----可視化表達(地圖、
三維視圖、多媒體)。
3、 應用:解決與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關的問題;分析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趨
勢;揭示地理事物分布與組合的規律;建立數學模型。
四、 數字地球
1、 概念: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與再認識,是遙感技
術、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虛擬技術、網路技術等各種技術
的綜合應用。
2、 基礎:全球網路與分布式存儲
3、 依據與特徵:虛擬現實技術
4、 信息源:高解析度衛星影像
5、 應用:使人類擁有一個數字化空間實驗室,為國家大型工程決策提供重要參
考,為人類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