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

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

發布時間: 2021-01-20 13:15:25

❶ 如何理解地理環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科。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服飾的材料、樣式、飲食習慣和方式,住房的式樣與特點等,都與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
1、菜餚方面。中國的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餚」。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2、主食方面。由於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於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於地區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的烈性白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裡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境質量狀況、居住區的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四、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去旅遊。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參見:http://wenku..com/link?url=-

❷ 論述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孟德斯鳩、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區別不在於地理環境是否決定著人類的生活,而在於前者怎樣決定後者。
近代西方地理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決定人們的氣質性格,人們的氣質性格又決定他們採用何種法律和政治制度。
黑格爾是繼孟德斯鳩之後另一位重要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者。黑格爾視地理環境為「歷史的地理基礎」,他把世界上的地理環境劃分為三種類型:乾燥的高地,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所經過的平原流域;和海相連的海岸區域。他認為各種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們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生活和性格。
黑格爾將某個人類共同體的制度上的特點、人們的性格,與其所從事的活動,特別是物質生產活動聯系在一起。與孟德斯鳩相比,黑格爾對地理環境問題關注的范圍、角度更為廣闊,觀察更為深刻,對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生活關系的描述更符合歷史的實際。
如何認識地理環境因素在經濟關系中的具體作用和其所發揮的影響呢?馬克思、恩格斯將地理環境視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的參與者,是勞動過程的要素之一。恩格斯指出,「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馬克思則進一步指明勞動過程所具有的三個要素:「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馬克思、恩格斯這里所說的勞動材料、勞動對象或勞動的自然物質,指的即是地理環境中的土地、森林、河流、礦藏等因素。作為物質生產活動要素的勞動材料或勞動對象的這些地理環境因素,當然會影響到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並對社會經濟關系以至人類文明的其他方面產生影響。
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影響能達到怎樣的程度呢?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人類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環境對成長於其中的那個人類共同體的物質生產活動情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進而決定那個人類文明的類型及其發展進程。馬克思指出,在人類歷史初期,「不同的共同體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它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人類從事物質生產活動以求得生存和發展,但人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去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特別是在人類文明初期,人們只能因其所生存的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形成自己的物質生產類型和具體的內容及方式,故有農業民族、游牧民族之別。而生活於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人、腓尼基人,則因其自然條件,在主要從事農業的同時,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恩格斯在對古代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發展情況進行比較時指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在可供人類利用的動物、植物資源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歐洲大陸「差不多有著一切適於馴養的動物和除一種以外一切適於種植的穀物」;而在美洲大陸,在適於馴養的哺乳動物中,只有羊駝一種,並且只是在南部某些地方才有,在可種植的穀物中,也只有玉蜀黍。自然條件的這些差異,使這兩個大陸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質生產活動,「兩個半球上的居民,從此以後,便各自循著自己獨特的道路發展,而表示各個階段的界標在兩個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
馬克思、恩格斯的以上論述表明,他們認為,在人類文明初期,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地理環境因素通過作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要素之一的勞動對象而實現的。作為勞動對象,地理環境因素決定著物質生產活動的類型、方式等,並通過決定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就使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產生了許多差異,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文明,在其具體的、特定的社會內部矛盾運動的推動下,基本上是「各自循著自己獨特的道路發展」,這就不能不帶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徵的社會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
如此,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的地理環境學說就與孟德斯鳩等人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形成了重大區別。在孟德斯鳩那裡,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氣質性格,人的氣質和性格決定法律及政治制度。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則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決定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
由此可見,二者的區別不在於地理環境是否決定著人類的生活,而在於前者怎樣決定後者。孟德斯鳩等人認識不到物質生產活動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極端重要性,而不適當地強調人的氣質性格及心理狀態的作用,使其「地理環境決定論」仍帶有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從而為正確說明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那麼,地理環境對於人們的心理狀態、氣質性格就沒有任何影響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某個人類共同體從事於何種物質生產活動,主要是由他們所生存於其中的某種地理環境所提供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帶的人們主要從事畜牧業,生活於大河流域的民族多過著農耕生活。而當人們在從事某種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造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 「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正是在這種由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形成的長期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中,某個民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具有某種特點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狀態。此外,一個民族的氣質性格的形成,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的影響。但是,這些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也是建立在這個人類共同體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之上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人們的某種氣質性格的形成,關鍵在於參加了在某種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政治和精神生活,才和自然界發生了聯系,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關系的學說,可以說也是一種「地理環境決定論」,但這是唯物史觀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與以孟德斯鳩為代表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存在著重大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特別強調,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正是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在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發生了最直接、最主要的聯系。地理環境因素作為生產過程之一的勞動對象,在人類文明初期,對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產生著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並通過對物質生產活動的影響,進而間接地影響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及整個社會以後的發展進程。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學說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的,是其唯物史觀在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關系問題上的科學表述,這也為我們解釋為什麼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呈現出不同的特色,走著不同的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啟示。

❸ 區域地理環境是如何影響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

區域內,地形、土壤、水源等,影響農業的發展。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們生活水平成正比。

考點三 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結合實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P16-22)
課程標准: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學習要求:1、運用案例,說明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影響
2、通過案例分析,理解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應如何協調人地關系,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基礎知識
1.衡量指標:常用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種產業的產值比重等
綜合指標:人文發展指數(預期壽命、教育程度和國內生產總值)等
2.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①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
②傳統農業占較大比重,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多數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
③區域內經濟差異小,交通通達度低,對外開放程度低,對外貿易規模小
3.工業化階段:
①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加速民展,勞動力由農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轉移
②相繼出現較多的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交通逐步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提高
4.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①第三產業比重明顯超過第二產業,占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區域發展的主要力量,加工製造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變
②工業化和城市化推進到比較高的水平,區域內的差異逐步縮小,區域對外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大幅度加強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 美國的匹茲堡
(1)初期階段:
特點
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單一
人地關系
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制約較少,人類對環境影響比較微弱,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鋼都」匹茲堡興起的條件(或區位因素)
開發煤炭資源

運入鐵礦石

(2)成長階段:
特點
資源開發規模擴大,城市和工業區迅速向外擴展,區域內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漸趨復雜,呈現由點到面的發展局面,產業由集聚走向擴散
人地關系
開始出現明顯的不協調
主要問題
資源面臨枯竭,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環境污染嚴重,環境受到明顯破壞

※ 方法技巧
生產規
模擴大
企業和城
鎮增多
自然資源被大量開采
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排放生產過程中廢棄物大量排放
資源面臨枯竭
地價上漲
環境污染加重



→ -→



(3)轉型階段:
特點
區域原有優勢喪失,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效益降低。區域經濟整體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人地關系
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主要問題
出現高失業率、人口減少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發展要求
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鋼鐵工業衰退的原因
原因
具體表現
生產結構單一
工業生產集中在鋼鐵、機械等少數重工業部門,缺少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匹滋堡的優勢資源是煤炭,但隨著石油、天然氣廣泛應用,煤炭所佔比重逐漸下降,新技術煉鋼耗煤輛也在下降
世界性的鋼鐵過剩
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增多,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及鋼鐵產品的替代產品廣泛應用
新技術革命沖擊
新技術革命產生了一批新興工業部門,但由於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原因,新興企業不願來此落戶

※方法技巧
資源開發規模小,產業結構簡單
資源開發規模擴大,產業結構漸趨復雜
區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調整產業結構,治理環境污染
初期階段
成長階段
轉型階段
再生階段

※活動參與:
美國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
大量人口從東北部的「冷凍地帶」(又稱「冰雪地帶」「銹蝕帶」)向西部、南部的「陽光地帶」遷移。
原因:美國東北部的五大湖區周圍資源枯竭,地價上漲,環境污染加重,許多工廠倒閉,工人大量失業,而西部、南部陽光充足,環境優美,又發現了新的資源,新興產業和旅遊業迅速發展。
(4)再生階段:
特點
「對症下葯」,採取措施,使區域產生新的增長活力,促使區域經濟復甦

區域發展
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改變區域產業結構,如運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部門,減少無增長潛力的產業部門,大力發展增長潛力大、效益好的新的工業部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措施
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區投資環境
人地關系
逐漸由緊張走向協調

※ 方法技巧

2.案例二 大慶的發展(P20)
(1)初期階段:
大慶地區荒地較多,人煙稀少,發現了油田,並開始開發,該階段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2)成長階段:
大慶市區面積增大,人口增多,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油城,人地關系開始出現明顯的不協調;

(3)轉型階段:
大慶油田資源面臨枯竭,經濟體制以國有計劃經濟為主,經濟結構單一,使大慶市的發展面臨困境;

(4)再生階段:
大慶市實行二次創業,發展後續產業,經濟得到好轉,力爭實現可持續發展,人地關系逐步走向協調。

※ 建議加強城市規劃,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引進高科技人才和設備,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加強污染治理力度,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城市的美化與綠化。這是一個資源型城市再生的必由之路。
※ 我國的資源型城市同大慶一樣,隨著資源開采量的不斷增加,最終都要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為了避免礦竭城衰的命運,必須「未雨綢繆」,及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項目
內容
區位優勢
煤、鐵、石油和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工業基礎雄厚,農業發展潛力巨大
歷史地位
曾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面臨問題
經濟體制落後,生產結構單一,礦產資源枯竭,生產設備老化,技術落後,就業矛盾突出,環境嚴重污染
振興措施
改變原有計劃體制,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調整產業結構,引進技術和人才,美化環境,擴大對外開放

3.案例三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⑴該區地理環境:
①由長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
③地勢平坦,土質黏重。
⑵不同時期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一些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為促進區域發展的有利因素。(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
開發時期
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原因分析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們開墾困難。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中後期
①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②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

⑵長江中下游平原糧食生產地位的變化

總體地位
發展區位條件分析
農業社會
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和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①水稻具有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優勢;②人口稠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可以精耕細作
工業社會
全國「糧倉」的地位和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積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網,耕地被分割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較低。

(1)開發早期:水系稠密成為交通阻隔,土壤黏重使開墾困難,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成長階段: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增強,稠密的水系成為區域發展的有利條件,通過技術改良土壤發展水稻生產,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地、桑蠶、棉花生產基地;
(3)後期階段:工商業的發展,農業生產的規模小,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糧倉地位下降。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對策:
①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高產值的農產品;
②發展科技,提高單產等。
體驗收獲:
1.「鋼都」匹茲堡興起的優勢區位條件有(雙項) ( AB )
A.豐富的煤炭資源 B.便利的水陸交通運輸
C.豐富的水能資源 D.優美的環境條件
2.有關區域發展的初級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D )
A.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制約因素多 B.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較大
C.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復雜 D.區域內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3.將德國魯爾區和美國五大湖區工業發展相關內容填入下圖相應的方框中(填代號)
A.資源型 B.煤鐵資源豐富 C.水陸運輸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E.煤炭豐富,鐵礦石短缺 F.水資源豐富

4.關於區域發展的成長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C )
A. 產業結構日趨復雜,產業由擴散走向集聚
B. 區域內人地關系仍然基本協調
C.城市和工業區迅速向外擴展,有些區域形成城市群或工業帶
D.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微弱
5.下列工業區中,工業的發展建立在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的是 (D )
A.德國的慕尼黑 B.日本的太平洋工業地帶
C.「矽谷」高技術工業區 D.美國東北部地區
6.有關區域發展的轉型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區域原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區域經濟呈現萎縮、衰敗狀態
B.區域發展面臨失業率高、人口增多等嚴重問題
C.經濟增長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
D.人地關系以趨緩和
7.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美國人口大量從「冷凍地帶」向「陽光地帶」遷移的原因是 (A )
①「冷凍地帶」的工業衰退,失業率升高 ②「陽光地帶」建立了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 ③「陽光地帶」發展了旅遊業 ④「陽光地帶」陽光充足
⑤「陽光地帶」離海洋近,水資源豐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8.有關區域發展的再生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雙項) (CD )A.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解決大量工人失業問題
B.集中力量發展原有的傳統工業,突出主導產業的龍頭地位
C.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區域經濟復甦
D.人地關系逐步由緊張走向協調
9.為促進區域經濟復甦,匹茲堡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 (A )
A.從重工業向高科技產業方向發展
B.由鋼鐵工業向汽車工業方向發展
C.由資源密集型工業向勞動密集型工業方向發展
D.進一步突出鋼鐵工業的主導地位
10.讀五大湖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汽車城」之稱的是底特律,享有「鋼都」之稱的是匹茲堡。
(2)圖中各城市共有的工業部門是鋼鐵工業,改種工業布局的方式屬資源型,發展改種工業的有利條件是:資源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交通條件是五大湖和運河廉價的水運,農業條件是農業基礎好,歷史條件是開發歷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腳點)。

❹ 如何理解地理環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地理環境,或者說,社會發展的自然環境、自然條件、自然基礎,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必要條件之一。它包括在歷史上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生活相互起作用或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礦藏、植物、動物,等等。地理環境是上述諸方面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復雜系統。不僅如此,不能只從自然物質及其運動規律來看待地理環境,還應當從人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來看待。這樣,地理環境不僅和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人類活動構成了一個復雜的大系統,而且在今天,整個人類社會和整個地球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復雜的更大系統。

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理環境似乎就是人類活動的背景,起著類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但是,人類歷史創造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通過和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變換,或者說,通過對自然物質的調整、控制和改造,以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地理環境不單是人類歷史活動的沉默背景和消極的旁觀者,它本身就是人類歷史創造活動的參與者,是這種活動的對象和材料。地理環境不僅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或不利的條件,它自身也在與人類活動的交互作用中不斷改變面貌。自有人類以來,地理環境因自然本身的發展而引起的變化一般來說是緩慢的,而在人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引起的變化,卻隨社會的發展,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強而不斷擴大、加劇和加深[2]。因此,作為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一個方面的地理環境主要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地理環境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更具體些說,第一,自然界本身由於自己內部原因而在發生變化,盡管這種變化一般來說是緩慢的,但其中有一些變化終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相當的影響。一兩千萬年至幾百萬年前的亞非大陸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某些地區地理環境的變化,給古猿向人的演化帶來了有利的自然條件。我國五千年氣候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3],已經為人所習知。而氣候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後果,也開始有人探索[4]。至於局部地區,短暫時間內的地理環境由於自身原因而引起的劇烈變化,如地震、火山噴發、山崩、海嘯、洪水、大旱等等,往往對該地區的人類活動產生重大的有時竟是決定性的影響。至於局部地區地理環境由於自身原因引起的緩慢變化,雖然不那麼驚心觸目,但也對歷史的發展起過或大或小的影響。像唐後期非常繁榮,被稱為「揚一益二」的揚州,在這以後由於長江航道的淤塞和海岸線的延伸,失去了海港河港的優勢而趨衰落,在歷史上並非少見的現象。

第二,在人類發展的初始階段,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簡單和狹隘的。最早,人們所利用的更多的是獲得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土壤的肥力,魚產豐富的水等。隨著人類進入較高的發展階段,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瀑布、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獲得了更重要的意義。如今,人類活動的地理環境的范圍已從陸地表面伸展到了外層空間、洋底和地層深處。而人類所能利用的自然物質、自然力和自然條件也日益增多、擴大和深化。原先不知其性質與用途,或限於技術水平而無法利用的自然物質、自然力和自然條件,像低品位礦石,工業廢料,稀有金屬,潮汐力,缺乏引力接近於真空的外層空間等被利用起來,參加到人與地理環境交互作用的大系統中來。

第三,自從人類擺脫動物狀態,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以後,人類就通過勞動從單純依賴於自然界,利用現成的自然條件逐漸走上了改造與支配自然的道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種改造的規模日益擴大,程度日益加深,以致今天的地球上遍布著整治過的土地,人工馴化的動物,經過育種的栽培植物,巨大的堤壩,無數的城市村鎮,四通八達的道路和運河等,和遠古的面貌已經大不相同。後人就在先輩改造過的地理環境中活動,並繼續先輩從事地理環境的改造。而這種經過人類改變過了的地理環境,又會給活動在其間的人類帶來新的巨大的影響和前所未有的問題。人和自然的關系就是這樣不斷地擴展、深化和交融。人類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發展,就越能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克服地理環境對自己的限制。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地理環境的作用是反比關系,彷彿人類社會越發展,地理環境對社會的作用就愈小。事實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和自然的關系逐步進入更寬、更深和更高的層次。許多新的自然條件和人們尚未認識或尚未充分認識的自然規律,隨著人和自然關系的擴展和深化而加入到這種關系中來,使人類征服自然的活動出現了新的局面,新的動力,也帶來了始料所未及的後果。例如農業的發展帶來森林和草原的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和氣候變化,工業的發展帶來環境污染乃至大氣層二氧化碳增加這類全球性的長遠問題等。人類對自然的斗爭永無止息,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始終在進行,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是一個歷久而又常新的過程。

第四,即使是同樣不變的自然條件,在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往往起著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洋曾經妨礙了人們的交往,但當帆船、輪船相繼出現以後,它就成了人類最重要的交往途徑之一。多少年來,外層空間與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幾乎毫不相關,今天由於火箭及人造衛星的發明,它已經深深進入人類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領域。

總之,地理環境的范圍、深度、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各不相同,它是隨人類發展而變化的,是人與自然的復雜關系的產物。之所以如此,不僅是自然界本身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和社會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類改造、利用、控制地理環境的能力。因此,我們說地理環境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正因為這樣,在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時絕不能忽視地理環境及其作用。馬克思、恩格斯說:「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

❺ 地理環境與居民民族風情,生活習慣的影響(急需~)

地理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發展的基礎,對人類文化的發展與交流間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在此,我們僅選擇中國內部文化及中外文化這兩部分作為比較的主要對象。首先,在中國內部,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以南北差異最為明顯。主要表現在人文文化,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在這之中,我們選取了蒙古文化和嶺南文化多為兩個經典例證,來比較出南北之間明顯的差異。 同時,地理環境對我國的文化多樣性也有著較大的影響。我國有著豐富的地理類型,也有著豐富的地形地貌,從而促使了我國文化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繁榮景象。不同地域的居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節日習俗,從而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民間文化,在此,我們選取了民歌這一部分來體現地理環境對民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第三,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也在我國文化開放的程度中很好地被體現。地理環境,作為影響人類進行文化傳遞與交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區文化大額傳播速度與廣度,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文化的開放程度,甚至影響著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 其次,我們還從本國走向世界,選取了西方典型受地理環境影響的國家希臘地區,將該地區受地理環境影響的情況與中國受地理環境影響的情況作總體上的比較,得出了一系列結論。 地理環境對中國內部文化的影響地理環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分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從整體上看,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二是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三是對中國文化開放程度的影響。第一,從對「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之一問題上看,作為巨大復雜的文化實體,中國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別是非常大的。對這種差別最簡單的劃分是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顯而易見,歷史地理是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和基礎。在南北差異的大框架下,它可以包括許多分支,如南北藝術差異、南北建築差異、南北服飾差異、南北風俗差異、南北飲食差異、南北文學差異、南北性格差異、南北方言差異、南北商業差異等等。民國大學者劉申叔說:「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間,多尚虛無。」因此,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人文文化,政治文化和經濟文化上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其中,從人文文化上看,我國的地域語言便最完美的闡釋了地理環境的重要影響。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即便北方地區中的兩地相隔較遠,兩地語言有一些差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這是因為,在北方地區,多為廣闊的平原地區,老百姓們來往交流較為便捷,為更好的溝通,促使了語言的相近或相同,也促進了北方地區的語言融合。相反的,在我國南方地區,地形較多為山地丘陵,交通相對閉塞,人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較為困難,地區之間有一定的隔離性,因此導致了相近地區間的語言也有較大的區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色各樣的方言。從政治與經濟文化方面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我國北方,歷朝歷代以來都是政治中心,也是政治活動活躍頻繁的地區。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此,北方居民較為關心政治,對政治有較高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而南方居民較多為經商,有精明得經商理念與經濟頭腦。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在南北兩大區域中,又以中國北部內蒙古地區游牧文化和中國南部嶺南文化的差異最為顯著。如果用歷史的眼光從整個地理環境來看,就可以看出,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陰山山脈為界與漢民族的中原文化隔開,以東以綿延的大興安嶺為界與東北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滿洲文化隔開。西南以阿爾泰山為界,與羌藏山嶽文化隔開;以北與西伯利亞草原邊成一片;以西與廣大中亞草原相通。這是一個典型的文化游牧圈。由於其內部地域極為遼闊,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天然屏障可以明顯劃分,因此在政治、軍事上較易於統一,也較易於統一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如匈奴帝國,突厥汗國等,雖然這些國家都是曇花一現式的,但這種統一的傳統卻被後來的民族繼承下來。在廣闊的內蒙古草原上,人們過著游牧民族的生活,生活節奏緩慢愜意,人民性格豪爽樸素,純厚老實,與蒙古開闊的草原平原有著潛的不可隔離的聯系。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嶺南文化,博大精深。嶺南地區開發較遲,長期處於蒙昧時期,盡管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但本土文化仍然原始。《新唐書》提到,「嶺海陋遠,久不見德,非震威武,示禮義,則無以變風」,這說明,較早的嶺南文化的發展受政治或外域的影響比較小,能隨其地理環境的布局相對自然地發展嶺南多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台地、平原交錯,且山地較多,岩石性質差別較大,地貌類型復雜多樣。這就使嶺南文化註定是多姿多彩的文化。根據文化的特點,嶺南文化分為粵府文化,客家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僑鄉文化, 雷州文化, 少數民族文化。 這里以潮汕文化為例進行講解。它的地形大勢為西北高而東南低,東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綿延起伏,東南瀚海連天,形成一個內陸比較封閉,而有很長海岸線的地理小區域。這種地形地貌特徵對潮汕文化的形成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它包含著許多文化特質,它們組成了既與共存於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與周邊其它地域文化有異的一個體系。 潮汕地區地狹人稠,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競爭環境培養了潮汕人的創造、開拓和冒險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謀生,形成社會風氣,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在商業上更是精打細算,極善經營,聞名海內外,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強烈的商品意識,是潮汕地區一種頗具優勢的文化潛質,使潮汕人在改革開放時期足跡遍及城鄉,滲透各行各業,特別活躍。第二,從「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上看,我國有著豐富的地理類型,有著豐富的地形地貌,因此,伴隨著地理環境發展的影響,我國不同地域的地區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特色與民族特色,如同百花爭艷般燦爛奪目。在這之中,有各具特色與地域特點的民族歌曲,有特具風情的民族服裝。這種種,都與我國多樣的地理環境的影響無法分割。下面分析一下比較有代表性的各地民歌。例如極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歌,唱起來能夠很好的帶動聽眾。這是因為由於新疆地形原因,大多數民歌由牧歌發展而來,普遍帶有呼喚性音調。民間音樂表演多有載歌載舞特徵。每每唱起都有一股發自內心的感召力,讓聽眾也能夠全身心的陶醉於新疆民歌熱情奔放的情緒中。又如聽起來千回百轉的四川民歌,聽起來總讓人有回腸盪氣的感覺。這是因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東緣及四川盆地。多山歌民歌特點鋼筋、幽默、體現出漢文化的傳統,自然而然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了。再如地處中原的河南,他們的民歌也帶有著他們的地域特色。由於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大部分為平原地帶。其民歌特點呈現語言音韻和生活化特點。這樣的民歌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容易讓聽眾產生同感。可以看出,民間音樂以地域文化的理論作指導,是依託地域文化中多姿多彩自然景觀、人文社情和風俗習尚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地理環境對於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飲食,衣著,生活習慣,民族習俗,甚至是民歌民曲,無一不包含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或明顯,或隱藏,卻時時刻刻的默默影響著文化的發展與變化。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地理環境的形成與變化,也時常主宰著這一地區文化的形成與變化。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地理環境也將影響著這一地區文化的繁盛與衰退。惡劣的地理環境,常常容易引發文化的沒落與消失,並較易導致文化的單一與刻板。反之,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和地理環境上的優勢,這一地區的文化也往往容易繁榮壯大,多姿多彩起來。第三,從「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開放程度的影響」這一方面看,我國不同地區的開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之中,沿海地區往往最先開放,開放程度也較為領先。這是受益於沿海地區開闊的地理界域,容易開展對外交流以及對外貿易,從而能夠較容易地促進這一地區的發展。同時,沿海地區的良好天然氣候,給這一地區的發展與進步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例如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二市兩省。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再如東部南部沿海地區,也都遍布著我國發展最快的城市。首先是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系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本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而南部沿海地區也毫不遜色,這一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它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於沿海地區返查較大的地區,便是我國的大西北地區了。從地勢來看,我國西部絕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其他還有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等海拔也比較高。這樣的地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地區與外界的交流與來往,使得給地區文化往往較為原始純朴,也使得該地區的對外開放往往發展得較慢。從交通來看,西部地區位於我國內陸地區,山高路險,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發達,不臨海,也沒有江河航道,只有重慶有一個長江口岸,導致區域市場分隔,資源流通不暢,運輸成本高,人們的商品意識不強,封閉意識濃厚。從邊境條件來看,西部邊境線長達20000公里,相鄰國家有十多個,邊境國家中除俄羅斯外,都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是貧窮國家,貿易互補性不強,邊境口岸開放程度低,這些使得邊境貿易條件難度加大,邊境貿易額非常小,邊境貿易層次不高,從而利用國外市場難度加大,創匯能力大打折扣。從這些例子中都可看出,地理環境對一個地區的發展來說,是多麼關鍵的部分。 地理環境對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影響之比較錢穆曾談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窮其根源,最先還是由於自然環境之區別,而影響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響到文化精神。人類文化由源頭處看,大致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農耕文化,三商業文化。游牧文化發源在高塞的草原地帶,農耕文化發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業文化發源在濱海地帶以及近海之島嶼。」可見,地理環境確是人類文化歷史的舞台,不同的地理環境孕育著不同的民族精神,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那麼,對於西方文化(起源於希臘文化)和中國文化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地理環境是怎樣對它們產生影響的?地理環境對他們產生影響的方式和結果又有什麼不同?下面我們將對此進行分析和比較。 首先從整體地理環境看,希臘本土三面環海,它們分別是東部的愛琴海、西部的愛奧尼亞海和亞德里亞海(他們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只有北部與歐洲大陸相連,這使希臘成為典型的海洋文明。而中國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造就了中國的大陸文明。希臘的土地較為貧瘠,很不適於種植農作物。而且,荒涼的山坡把平原分割成塊,使得陸地交通和交往極其困難。但是,愛琴海參差的海岸線為船隻提供了大批港口,並且海岸線特別的長。因此,海洋成了古希臘人的生命線,他們靠駕船捕獲海生動植物和進行遠航貿易以維持生活。因為希臘和愛琴海地區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岸,扼歐、亞、非三大洲交通的要沖,便於古希臘人與西亞、北非的海上貿易往來。所以,古希臘奴隸制經濟與其它地區的奴隸制經濟的顯著差別就是在於發達的工商業經濟。這個差別是海洋賦予古希臘的:海洋的多變,時而凶險、時而平靜,使得游歷在海洋上的希臘人具有勇敢、現實、自由、多思、探索、富於進取的精神。而在希臘的每一個山頂上都能看到島嶼和大海,這大大的減少了人們的恐懼心理。與古希臘獨特的海洋性地理環境相比,古代其他地方由於不具備相同的條件,因此那裡的人民較少擁有希臘人所擁有的自由思想。不僅如此,發達的海上貿易還給古希臘人帶來了富裕的生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建立,並由此培育了精神的自由;而且還給予人們較多的閑暇時間,以便於自由地追求各種學術。與外界的海上貿易,開闊了希臘人的眼界,增長了希臘人的見識,接觸了城邦以外的文化,豐富了希臘人的思想,使他們對自由更加渴求。與海洋和貿易具有直接關系的、發達的奴隸制工商業文明本身就是開放的、外向型的、競爭性的,這決定了希臘人的精神是向上的、自由的、思維是發散性的。相反,中國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但四周除東面沿海一方外其餘三面皆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專心於農耕經濟,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的特徵。同時,這種地形狀況也使中國在面對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時,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愛琴海地區氣候溫和,很適宜人居住。夏季信風從東北部刮來,溫暖了炎熱的天氣;冬季的西風雖然覆蓋了希臘半島,帶來了雨和雪,但並不寒冷,很少會結成冰。從希臘人的服飾和住房可以看出希臘的氣候狀況。他們穿著寬松的衣服,經常光著腳。其民房和傢具十分簡陋。由於氣候宜人,希臘人喜愛在露天活動。希臘的公民大會就是在露天廣場舉行的。人們聚在露天的公共場所里,褒貶民主政治,評論人物,闡發自己的政治見解。這種社會生活有助於推動民主政治和自由精神的發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當人處於空曠的天地間時,其心胸往往十分開闊,思維活躍,整個人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而中國氣候復雜而多變,雖然大部分地區也適宜人民居住,但不時的自然災害常常使人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使人們不得不常常為安居樂業而擔憂;且農耕經濟使農民專心於在所分得的狹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的條件下,雖然忙碌辛苦,也僅能糊口,這便養成了安土重遷,樂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這種經濟上對土地的依賴,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則表現為對鄉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厚情懷。這種文化特色,形成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地理環境對於一個地區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的時期,有時地理環境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這兩大文化體系雖然存在很大差異,但無一不是受地理環境作用的產物。總述 綜上可見,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無處不有的。它作為文化的一根重要的指向標,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著文化的發展前途和發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化的特色,促成了文化的多樣性。有著不同地域環境的地區,形成了具有自己地域特點的典型文化,如海洋文化,山地文化,平原文化等,在這之後進一步地產生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習俗,生活習慣等。這是因為地理文環境作文人類生存的重要基礎,在人類繁衍和進化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對自然和世界的認識,在人類創造生產資料的過程中,一定程度的限制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從而導致了文化在發展和興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帶有獨特的地理環境的特點

❻ 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生活之間有什麼聯系

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一般日平均氣溫要比同緯度平原地區低24℃左右,又由版於空氣稀薄,日照強,氣權溫日變化大,晝熱夜冷早晚涼,因此,獨特的高原氣候形成了藏族牧民的穿著特色。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形成時代較新的高原,由於那裡風化作用強烈,成土時間短,且地高天寒,成土環境嚴酷,因而土層淺薄,質地粗疏,岩石廣布,當地人們在建造房屋時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岩石為原料。因此,青藏高原上的居民多建造石質碉房。

❼ 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1)早期:河來流、湖泊和源沼澤分布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農業社會: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③隨著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人口越來越稠密。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3)農業社會後期:①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❽ 地理和衣食住行有什麼聯系

吃飯穿衣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1.對衣著的影響:氣候的不同,會影響穿衣的多少和布料等等。

2.對食品的影響:由於土壤和氣候不同,造成了東方吃辣除濕,西方吃酸中和鹼土的現象,南方作物和北方作物不同,南甜北咸。

3.對住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水熱條件不同,南方以竹樓或牆體較薄的樓為主,樓間距較小,北方牆體較厚,樓間距較大,更看重風水,吸收陽光。

4.對行的影響:南方河網密布,主要以船和其他工具為主,北方河流較少,主要以各種陸上交通為主。

(8)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擴展閱讀:

人們的穿著與地理知識中的「氣候」有關。

氣候炎熱時,人們會穿薄點。

氣候寒冷時,人們會穿厚點。

補充:自然地理知識包括 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等。

因為氣候是自然科學,文化是社會科學,經濟建設、衣食住行和健康都受氣候影響。

地理氣候環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和發展基礎中孕育、產生和發展自己的文化和其他事業,

這也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國家裡也會有較大差異的地方文化的原因。

因此,地理氣候對文化影響的部分則是相對恆定的。只要這種條件繼續存在,其影響就不會消失(當然可以發展)。

❾ 非洲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習慣

非洲為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東南部高,西北部低。重要地形區:撒哈拉沙漠、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南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非洲屋脊)、東非大裂谷(地球的傷痕)海岸線平直
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缺少海灣和島嶼(島嶼數量最少的大洲)。幾內亞灣是最大的海灣,馬達加斯加島是最大的島,索馬里半島是最大的半島。好望角地處大陸西南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的分界處。
沙漠廣布
沙漠面積佔全非洲陸地的1/3,撒哈拉沙漠面積佔全非洲陸地的1/3,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約形成於250萬年前,是世界第二大荒漠(僅次於南極洲),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它位於非洲北部,那兒的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總面積約容得下整個美國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源自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原意即為「大荒漠」。
河流和湖泊
河流季節變化大(干濕所致),多峽谷、急流和瀑布(維多利亞瀑布為非洲最大瀑布)。水能資源豐富,不利航運。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世界最長河;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二位。湖泊多集中在東非高原,為斷層湖,狹長水深,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阿薩勒湖,非洲鹹水湖,非洲大陸最低點。
熱帶大陸
非洲大陸以熱帶氣候為主,氣候帶呈南北對稱性分布(以赤道為中央)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十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08資料)。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非洲貧窮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其動盪的歷史有關。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加劇了冷戰沖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
非洲經濟展望報告特別提到:自2001年以來,非洲與中國的貿易增加了10倍,於2008年更達到了1000億美元。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迅速增長,而拉丁美洲也經歷了溫和增長,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脫貧。相比之下,非洲的許多地區在外貿、投資、人均收入和其他的經濟增長卻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貧窮對非洲有很大的影響,包括較低的預期壽命、暴力和不穩定,這些問題反過來又持續影響了非洲大陸的發展。然而,數據顯示部分非洲大陸正在經歷快速的增長。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已追得上全球經濟增長的比率。在經濟發展最快的非洲國家甚至出現了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情況。在2007年,增長速度最高的國家包括茅利塔尼亞19.8%、安哥拉17.6%、蘇丹9.6%、莫三比克7.9%和馬拉維7.8%。
許多國際機構對新興非洲國家的經濟現代化越來越有興趣,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時候,非洲的經濟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雖然在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經合組織)中沒有任何非洲國家加入了發達國家之列,但整個非洲並非完全的貧窮不堪,而在財富方面也有很大的變數。在非洲北邊的阿拉伯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和歐洲及中東等發達國家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南非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無論是在國內生產總值,或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是全非洲最高的。在它鄰近的國家也能從中分享南非的財富。一些細小但石油藏量豐富的國家如加彭和赤道幾內亞,也加入在非洲10個最富有的國家之列。
南北兩端大陸經濟較撒哈拉以南非洲為高在熱帶的東非地區,因其長期前殖民地歷史,使其貿易和發展較其他地方快,因而較其他地方富裕及穩定。一些群島如塞席爾群島、留尼汪、模里西斯和維德角,也較內陸國家富裕,但較不穩定的葛摩經濟則依然很差。
最貧窮的國家是那些正處於內戰或剛剛擺脫內戰的國家。其中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獅子山和蒲隆地。最貧窮的地區一直是非洲之角,雖然在歷史上,該地區曾經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富有的地方。特別是衣索比亞,它在經濟方面曾有一段長時間的成功。貧困、飢荒和戰爭,已經困擾了這些地區幾十年。這些國家內部充滿了相當多的變數,城市地區,尤其是實行資本主義的城市,一般都比農村地區富裕。社會不平等現象在非洲國家十分明顯,上層階級收入大大高於社會中的多數人口。
受到專制統治和殖民主義的影響,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據聯合國在2006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23位的都是非洲國家(第155位至第177位)。
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經濟快速增長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脫貧,但非洲在對外貿易、投資和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發展都比其他地區緩慢。貧窮在非洲造成很嚴重的問題,包括低人均預期壽命(史瓦濟蘭人均預期壽命只有不足33歲)、暴力等。
非洲的一些地區,特別是波札那和南非,經濟的發展比較成功。前者超過四分之一的財政預算用於改善首都哈博羅內的基建,使其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發展得最快的城市。後者則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和鑽石生產國之一。其他國家如迦納、肯亞、喀麥隆和埃及,經濟發展也較理想。
由1995至2005年,非洲重拾經濟增長,在2005年平均有5%,一些剛開始開發石油資源的國家如安哥拉、蘇丹共和國和赤道幾內亞的經濟增長更超過10%。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