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
1. 求文檔: 湖南教育書版社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
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長率
=
出
生率
-
死亡率
2
人口增長模式
(
1
)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
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
2
)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
18
世紀——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歐洲
(
20
世紀
50
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
3
)
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
原因:
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
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
3
人口零增長國家: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
;
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
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
社會經濟因素
2
制度因
素
3
計劃生育因素
P8
5
世界人口達到
50
億:
1987 7 11
達到
60
億:
1999
達到
65
億:
2006 2 28
年齡結構
0
——
14
歲
65
歲(中國
60
歲)以上
年輕型
大於等於
40%
小於
4%
成年型
30%
——
40%
老年型
小於
30%
大於
7%|60
以上大於
10%
自然增長率小於等於
1.0%
為低增長,出生率小於等於
1.5%
為較低增長
第二節
人口合理容量
1
世界人口的「
J
」形曲線增長被稱之為人口的指數增長。
2
自然資源(必須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存在於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資源)是人
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3
自然資源的分類:
一(
1
)礦產資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現代化生產和提高生活水
平的物質基礎。
(
2
)水資源:淡水儲量只佔世界總水量的
2.535
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儲量只
占淡水儲量的
0.03%
左右。
(
3
)土地資源:
1
人均土地擁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2
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使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正在顯著縮小。
我國土地
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4
)森林資源(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的作
用)
:
森林的大面積毀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沙化速度加快,
大氣污染程度加深,氣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無限性資源(一定時間內超越技術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資源
有限性資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
(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時間)
若
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有可能變為不可再生資源。
(註:科技開發水平決定開發資源的數量
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資源的數量)
4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
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
的
最高人口數量
。
5
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
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
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
(
即最佳人口數量
)
註:重點閱讀
P14
頁,區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的含義,了解
三者的聯系即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和警戒性)
6
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數量)的影響因素:
(
1
)與自然資源儲量(首要因素)成
正
比
(
2
)與科學技術水平成
正
比(
3
)與地區開放程度成
正
比(
4
)與人類的文化生
活消費水平成
反
比
7
分析地區人口容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
1
)氣候的兩要素
氣溫影響農作物的熱量,降水影響其水分(
2
)地形(
3
)經
濟,科技水平和開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費水平)
我國西部地區人口容量低的原因:
(
1
)氣候乾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
耕底面積小(
2
)深居內陸,對外開放程度低(
3
)經濟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
育水平低,對人口容量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
(1)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狀況良好(
2
)科
技水平高,經濟發達,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3
)地區開放程度高
我國南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
(
1
)
氣候適宜,
熱量降雨多,
農作物成熟快
(
2
)
經濟科技水平高
第三節
人口遷移
1
人口遷移:
(
1
)必須改變定居地(
2
)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
3
)必
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
2
人口流動:
短期離開定居地後又返回的現象
(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
3
分類(
1
)按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
和縣際遷移(
2
)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
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
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
/
排斥力與拉力
/
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
1
自然
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
2
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
1
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
2
經濟布局
3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三政治因素
1
戰爭
2
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
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
我國當代人口遷移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人口意願性遷移較少
20
世紀
50
——
70
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為主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
(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
6
人口遷移的影響
P16
7
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麼特徵
P21
第四節
地域文化與人口
1
婚俗中包含著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
2
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
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為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
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
三是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
重遷到四海為家
第二章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1
概念: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是一
定地域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特點:人口和產業活動密集、生產效率和經濟
效益、交通運輸和信息交流相對發達。
2
城市區位分析:自然地理區位(相對穩定)
:
(
1
)地形:溫帶——平原,熱帶
——高原,山區——河谷或開闊低地(
2
)氣候:降水適中(沿海地區)和氣溫
適中(中地位地區)
(
3
)河流:沿河設城,河流交匯處或河口水運的起點或重點
社會經濟區位(不是一成不變的)
(
1
)資源:礦產(
2
)交通運輸:武漢,徐州
(3)
政治:首都:雅典,羅馬城,西安,洛陽,杭州
新首都:華盛頓,堪培拉,
巴西利亞,伊斯蘭堡(
4
)旅遊(
5
)科技(經濟)
(
6
)宗教:麥加,麥地那,梵
蒂岡,拉薩(
7
)軍事:嘉峪關市
3
日本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山多平原少、海洋性溫帶季風氣候、
資源匱乏多進口、海岸線曲折多海灣港口易於貿易
4
城市的區位選擇考慮因素:地質(避開災害多發區,考慮地基承載力)
,地形
(平原)
,河流(碼頭建在河的凹岸處)
,注意環境保護
5
城市地域形態(區位因素影響城市形態)
:集中式(便於集中設置較完善的生
活服務設施)組團式(用地分散,交通聯系不方便,投資較大)條帶式,放射式
6
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條件、
歷史文化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
交通運輸狀況等
P30
7
中心商務區的特點:建築高大密集、經濟活動最為頻繁、內部分區明顯、人口
數量晝夜差別大、交通通達度高
8
西方城市結構學說: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P32\33
9
中心地是向周圍地區提供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地方,
其等級主要是根據中心地提
供的職能種類和服務范圍來劃分的。
10
一個地區城鎮的規模的大小與數量成反比,城鎮的空間分布主要受到商業因
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響。
11
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遠,六邊形數目大,低級中心地反之(高
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是低級中心地
3
倍)
高級中心地包容低級中心地,
高級服務
范圍覆蓋低級服務范圍,
從而構成層次分明的空間網路體系
(相同級別的中心地
服務范圍彼此獨立排斥)
第二節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1
城市化的表現: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在總人
口的比重中不斷上升(衡量地區城市化水平的標志)
2
城市化的意義
P36
3
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
4
城市發展與工業化進程關系尤為密切,工業為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
大量勞動力就業,並未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5
城市的興起又與第三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6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特點
;
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展中國家的城
市化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發展不合理(南美洲國家「虛假城市化」
,
印度、孟加拉、印尼的「滯後城市化」
)
6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和城鎮轉移,是解決我國
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根本出路。
7
中國城市化特點
P40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
城市病
2
逆城市化階段表現: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環境趨於惡化、地價房祖
昂貴、就業困難、社會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環境良好、房租地價便宜,基礎設
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區或衛星城遷移。
3
城市經濟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大型中心城市加速發展,輻射帶
動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系
1
產業活動所具有的區位特徵與產業部門的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2
與自然環境的聯系最為密切: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和礦業(石
油在地質歷史時期生成)其開采活動受石油礦藏狀況和運輸條件的限制。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的是工業生產
(由於需降低省成本,
勞動密集型產業都轉
移到發展中國家)
與地理環境條件關系不大的是商業和服務業(主要面向消費人群)
3 P52
4
生產協作類型:某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多道工序之間的聯系(布匹的生產)
相
對獨立的零部件廠的生產聯系(汽車生產)
5
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類型一:自發和規劃建設
類型二:傳
統(礦產)資源
新興(矽谷,中關村)技術和資金——規模效益
6
商貿聯系:區際貿易(更密切,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產品,勞動力,信息,
市場)國際貿易(存在關稅,貨幣匯率,制度差異,貿易壁壘等)
7
現代物流業:產生原因:滿足區際間物資源流動的需要
作用
P55
8
科技與信息加強的意義: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增強發展後勁。
9
技術的擴散類型:近鄰擴散、等級擴散、位移擴散。
10
我國紡織業的「產業集群現象」原因
P58
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1
農業區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P60
1
光照:影響因素(緯度、海拔、氣候)——年輻射量;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
的地域分布)
2
熱量:活動積溫(指標)
:對農業的影響(產量、種類、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3
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農業,高效農業)
、土地類型、土地肥力
4
地形
;
坡度與高度
5
水源
二技術經濟因素
P61
1
勞動力
2
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
(
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蟲害防
治等
)
——提高勞動生產率
3
種植方式:單作、間作、套作、混作、連作等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兩年三
熟、一年兩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實作物布局的具體形式
三社會經濟因素
1
市場:影響產品價格,農業類型與規模
2
交通運輸:
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技術的改善
(影響園藝業、
乳畜業、
商品農業)
3
農產品消費狀況
4
政府政策
2
綠色農業:特徵(無污染、無公害)和核心(綠色)及根本途徑(更新傳統觀
念、依靠技術進步、降低生產成本、注重生態經營)
3
農業專業化與綜合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4
幾種常見的農業地域類型:熱帶種植業農業、地中海式農業、混合型農業和商
品化農業
P63-64
5
集約型農業:勞動集約化、資金集約化(生產資料投入為主)
、技術集約化
6
亞洲水稻的種植特點
P65
7
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型)
8
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豐富的地區,非洲的埃及和尼
日利亞、南歐的部分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和南美洲北部。
9
我國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
P66
2. 地理必修二知識點 魯教版
地理必修Ⅱ識記材料
第一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軌跡
1、在人類社會初期——產業革命前,人口的增長十分緩慢。
2、產業革命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有人驚呼人類進入「人口爆炸"時代。
知識點二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又稱為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2、人口增長模式的意義:該模式將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分為幾個不同階段,體現了人口增長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轉變的過程。
3、人口增長模式的幾個不同階段及主要特徵:
類型 發展階段 主要特徵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長階段第一階段即農業社會時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自然增長率低且波動較大,人口增長處於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狀態。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長階段第二階段即工業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急劇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隨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長減緩階段第三階段 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並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人口增長台白抹唐開始減綏.人口平均壽命繼續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長階段
第四階段 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自然增長率很低,有些國家甚至已開始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進一步延長。
知識點三 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
1、世界性突出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和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調。
2、世界人口增長極不平衡。
(1)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問題: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0~1 4歲的兒童比重過大等。
②影響:a.人口增長過快,會加大對經濟、就業、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導致積累減少、經濟發展速度降低、人們生活水平上升緩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決溫飽的窮國更加貧困,同時也不利於提高人口質量。b.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長慣性,不利於人口、經濟、教育、就業、環境等問題的解決。
③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2)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人口問題:人口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
②影響:勞動力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等。
③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第二節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知識點一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出或遷入,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遷移的發展及特點:
(1)人類社會早期,自然條件是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紀末至1 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後,主流是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由已開發地區向未開發地區遷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顯減少,遷移形式也更加趨於多樣化。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人口遷移急劇增加。其次,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向發生很大變化。第三,新興城市出現而引發的人口不斷湧入。第四,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造成的人口的遷移。
知識點二 人口流動
1、人口流動的含義:指因工作、學習、旅遊、探親等原因臨時或短期離開原居住地外出活動,而不變更戶籍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流動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
3、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是人口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4、我國的人口流動: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謀求發展,特別是湧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動人口增長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6、人口流動的作用:
(1)增強社會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等造成壓力,並帶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知識點三 人口移動的動因和效應 『
1、人口移動的動因:人口遷移是各種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等差別。
(2)遷出地與遷入地之間的距離、國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對人口遷移產生重要影響。
2、人口移動的效應:
(1)對環境產生多種影響。
(2)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促進種族、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明顯地改變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進了經濟發展。
③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④促進了人種基因的交流。
第三節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標:人口密度。但兩個人El密度相同的地區,人口分布格局卻不盡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狀況: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識點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資源和土壤、礦產資源等。
2、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文化教育狀況等。其中,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最為顯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時甚至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此外,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科技發展水平、政府的人口與發展政策以及歷史因素等,也都對人口分布產生影響。
知識點三 我國的人口分布
1、我國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
(1)數量:1 2.9 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數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達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點
(1)原因:由於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點:①最顯著的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乾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
③經濟發達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
④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知識點四 謀求人人合理容量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資源、知識、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其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負 荷量。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警戒值。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等。此外·還與技術水平、資源基礎和環境變化趨勢等有關。
3、環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一個具體明確的數值,而是一個取值范圍或估計值。
(2)在一定歷史階段,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環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對確定的。
4.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據我國的地理國情,我們堅定的實施「控制人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分布的主要規律,不僅培養了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探討成因奠定了知識基礎。
第二單元 城市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城市發展與城市化
知識點一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起源與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以及社會組織的出現等密切相關。
2、城市的發展
世界城市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1 8世紀產業革命以前,城市數量少,規模較小,功能較單一,多以政治職能為主,城市和鄉村相對獨立。
(2)產業革命以後,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功能擴展,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城鄉差距逐漸擴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發展迅速,出現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帶及專業化城市。
知識點二城市化及其特點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2、城市化主要表現: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標志:通常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包括物質形態上的變化,還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5、城市化的特點
(1)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帶出現。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差異加大。
知識點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的優點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實現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以及保護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徑。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導致大量土地被佔用,耕地面積減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水資源短缺。
(3)有些城市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導致地下水質惡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4)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二節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知識點一 城市的區位遠擇
1、城市區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佔據的場所。
2、城市的區位因素:城市區位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溫適宜、降水適度的地區。
③地形、地質: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礦產資源:資源豐富地區,工礦業發展迅速,人El集聚進一步加強,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礦城市。
(2)社會經濟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區位、經濟基礎、生產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歷史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減弱,科技、旅遊等影響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終影響巨大。
知識點二城市體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它既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又是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
2、城市活動: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服務(如居住、幼兒園、小學等);另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區服務(如大學、大型工業基地、國家級研究所等),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3、城市體系形成的基礎:城市與其腹地和其他城市發生的備種聯系。
4、城市體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由不同規模、不同等級、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的內容及作用
(1)內容:較系統地闡明了區域內城市和城市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等級之間的關系。
(2)作用:被成功運用到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布局等方面。
知識點三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現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等各具特色、多層次的城市體系。
1、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級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備的高級職能。
2、南京和杭州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實力等方面,居第二層次,是該地區的副中心城市。
3、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城市屬第三層次,其製造業功能比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響較大。
4、鎮江、揚州、南通等則屬更次一級城市,其輻射范圍主要局限於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第三節 城市空間結構
知識點一 城市功能區
1、城市功能區的形成
城市的各項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土地,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2.主要城市功能區
(1)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養生息的場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圍,並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3)商業區: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等組成,大多呈團塊狀或條狀,且多分布於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中小城市的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個商業區。
3、城市功能區組成
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為各類城市所共有。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界限,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識點二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
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1、歷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基礎。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的現狀。
(2)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
2、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分化影響顯著。
(1)由於地理位置、交通通達程度等條件不同,造成土地價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業、工業、住宅對用地的競爭能力不同,主要表現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異。綜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兩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區中
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在地租較高的道路兩側形成住宅區;而地租較低的其他地方則往往形成工業區。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職業、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影響人們對住宅區的選擇。
4、政策對城市功能區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知識點三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會觀念等,影響城市地域形態和空間結構。城市建築景觀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在城市建築景觀中,最明顯的特徵是建築物的高低。
2、一些經過規劃後而建設的城市,其城市格局無論是建築物的單體與組合,還是整個城市道路系統,都反映出其獨特的風格與含義。
3、城市與環境相互協調,往往形成獨特的風格。
第三單元 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農業生產的概念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得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
2、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等。
3、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等。
(2)不同的歷史階段,影響農業區位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重要。
(3)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農業政策對農業生產也有很大影響。
知識點二農業的地域類型
1、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農業生產方式和類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2、農業地域類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生產類型,它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
3、熱帶遷移農業
(1)遷移農業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種原始的農業地域類型。
(2)遷移農業的分布、從事人口及活動范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等地廣人稀的熱帶森林及其邊緣地區。從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動范圍占據了世界土地總面積的
1/4左右。
(3)遷移農業的生產過程及對環境的影響。
熱帶密林中的原始部族,來到新的地塊,便毀林、燒荒、掘穴播種,等待收獲。一 般二三年內土壤肥力急劇耗竭,農作物產量銳減,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選新地塊。遷移農業對森林和土地資源造成破壞,被拋棄的荒地一般難以恢復森林原貌,而成為次生灌叢。
3、水稻種植業
(1)水稻種植業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2)水稻種植業自身的特徵
①水稻是喜溫、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
②水稻種植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的集約型農業。
(3)亞洲水稻種植業特點及規模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季風區人口稠密,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單位面積產量高。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較低。目前亞洲稻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中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
4、混合農業
(1)混合農業的概念:指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
(2)混合農業的分布
它主要在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此外,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生產也屬混合農業的范疇。
(3)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優點:它普遍採用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經營方式。
第一,農場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第二,種植業和放牧業兩種生產方式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
第三,農場主經濟收入比較穩定。
知識點三 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農業生產的強度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保持合理的強度,農業土地等資源就可以為人類持續利用。否則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問題。
2、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環境以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4、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第二節 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
2、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不同時期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不同。
(1)在工業發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場因素是影響工業區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料等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素質已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並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區。
(4)環境標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工業區位因素。
(5)一個地區的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對工業區位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知識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地域的形成一
由於工業聯系和集聚效應的作用,工業生產在空間上便形成工業地域。
2、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1)工業的產品聯系
(2)地理空間上的聯系
(3)信息上的聯系
3、工業集聚
(1)工業集聚的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
(2)工業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業集聚的意義: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4、工業擴散的原因
(1)工業部門過分集中,出現用地緊張、水電供應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難等問題。
(2)現代交通運輸的進步,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的建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等。
5、工業集聚與擴散的關系
工業的集聚與擴散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前期和中期,表現為人力、物力、財力的空間集中;到工業化後期,區域工業多表現為分散,即向工業基礎較落後的地區擴散。
知識點三 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並且深刻地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2、隨著世界各地的工業普遍發展,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3、防治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 旅遊業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旅遊業
1、旅遊業的概念
旅遊業是_種.具有強烈文化性質的經濟行業。它主要利用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風土民情等旅遊資源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服務,並獲得經濟收益,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內容在內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
2、旅遊業的特點:旅遊業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出售勞務和提供服務取得收人為特徵,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綜合性等特點。
3、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1)發展國際旅遊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2)發展匡內旅遊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加快貨幣流通。
(3)旅遊業促進和繁榮旅遊地的經濟發展,旅遊區吸引外資以及落後地區的市場開發等。 (4)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就業機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知識點二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旅遊活動受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制約,具有地域差異性和季節性的變化。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距離
3、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質量上,即旅遊景區景點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4、旅遊地位置及交通的通達性:旅遊地的交通狀況直接影響旅遊資源開發價值。
5、旅遊地的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
6、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旅遊業發展。
知識點三 旅遊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旅遊業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
旅遊業絕不是「無污染產業",它同樣會產生各種污染物,對旅遊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而其解決難度並不亞於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
2、治理旅遊區環境問題的措施
(1)對於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區,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時,加強封山育林,涵養水源,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等工作。
(2)對於古代建築景觀,在外觀上要保持原貌,修復文物古跡「修Ill如IH",並慎重處理擴建、新建建築物與原有文物古跡的關系,其風格、規模都應與旅遊區環境協調。
第四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第一節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知識點一 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的特點
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它既不生產物質產品,也不改變被運送物品的自然屬性和性狀,只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
人類從手提肩扛、牲畜馱運,發展到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3、國民經濟對交通運輸的基本要求: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運行速度快、連續性強等。
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1)各種運輸方式各有長處與不足,應根據運輸對象的性質和運量不同,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2)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相互協作,實現合理運輸。
5、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作用
各種交通運輸路線,通過與各種交通運輸站點相互交織,形成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人們的生產活動、貿易往來、社會交往變得更加便捷。
6、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交通運輸正向高速化、大型化、專用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知識點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類
通信是實現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它是人類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的作用。一般可分為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
2、郵政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
(2)郵政網路的組成:是由郵局和郵路組成的郵件傳遞系統。郵路主要利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線路。
(3)郵政通信的影響因素:有時受到地形障礙以及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3、電信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
(2)電信通信的傳遞方式及影響因素:電信利用電波傳遞信息。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有時會影響到通信質量。
(3)作用:大大地促進了地域之間的信息交流,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3. 舉一個具體地區的例子說明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請各位高手指教~~
1)促進區域產業結來構調整:
發達國源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
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產業轉移促使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重點生產處於不同階段的產業,形成產業的國際分工與合作。
(產業可分為開發期、增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發展階段。如信息產業處開發和增長期,紡織工業處於成熟或衰退期)
產業轉移還通過企業把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如東亞出口加工區由原來的鄉村地區變成高度工業化地區;
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遷入區會帶來環境污染,遷出區環境污染狀況得到改善;
(4)改變勞動力就業空間分布:遷出區常會引起失業人口的增加,遷入區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
4. 列舉說明居民區與地理的關系
1、改變了區域自地理環境:
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如東亞出口加工區由原來的鄉村地區變成高度工業化地區;
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遷入區會帶來環境污染,遷出區環境污染狀況得到改善。
2、改變勞動力就業空間分布:遷出區常會引起失業人口的增加,遷入區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
3、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發達國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
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工業化進程。
(4)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產業轉移促使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重點生產處於不同階段的產業,形成產業的國際分工與合作(產業可分為開發期、增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發展階段.如信息產業處開發和增長期,紡織工業處於成熟或衰退期)。
產業轉移還通過企業把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