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地理位置
Ⅰ 地理大發現的環球航行
參見:斐迪南·麥哲倫
斐迪南·麥哲倫(1480年-1521年)。然而,在歐洲最受歡迎的香料並沒有出現在這片新的大陸上,因此西班牙王室依然對東印度保持著極大的興趣。1519年,在荷南·科爾蒂斯在墨西哥登陸時,西班牙資助了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的探險。這次遠航的目的,是去尋找向西通往香料群島(亦稱東印度群島)的貿易路線,這可以讓西班牙在不違反《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的前提下通過香料貿易來獲取利潤。麥哲倫曾試圖向葡萄牙請求資助,但受條約限制的葡萄牙並沒有同意。 麥哲倫曾積極地參與了葡萄牙對印度和馬六甲的殖民活動,可他卻沒有達伽馬在曼努埃爾一世前的那份幸運:1513年,他被派往摩洛哥清剿海盜,在一場戰斗中他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回到葡萄牙後,他在晉見國王時懇求國王念在多年的功勞上為他增加俸祿,但卻被拒絕了。失望至極的麥哲倫離開了自己的職位,在家鄉停整了幾年,接觸到了鄰國西班牙的航海者與國王,還同制圖師與天文學家魯伊·法萊羅建立了友情——法萊羅對麥哲倫的未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香料群島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中,東西分別為新幾內亞與蘇拉威西島,南臨澳大利亞大陸。這一片群島成為了當時歐洲探險家們競相追逐的目標。
麥哲倫在很早以前便相信有著一條向西穿越「大南海」通往香料群島的海峽;過去曾經有探險家尋找過這條海峽,但都卻無功而返。一次又一次的探索都被看似無窮無盡的岩石所阻礙,由此,很大一部分制圖師都設想美洲大陸的土地會一直延伸到地球的南極。然而,麥哲倫堅信兩大海洋間必有通道相連,並希望得到一支艦隊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法萊羅支持了麥哲倫的行動。1517年10月20日,麥哲倫前往了西班牙南部大港塞維利亞,尋求為西班牙王室效勞的機會。他將自己的計劃呈交給了當地的商局,並在1518年3月22日與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簽訂協議,揭開了大航海時代中最耀眼奪目的一頁。
得知這件事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打一開始便打算去破壞麥哲倫的航行。奪取了馬六甲控制權的葡萄牙,已開始計劃征服其最後的目標——香料群島。在當時,兩個國家的君王都十分注意自己出現的場合,因為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一世即將迎娶西班牙國王的姐姐埃萊奧諾。然而,兩國間私下的角力仍然十分激烈,葡萄牙曾派出大使阿爾瓦羅·德科斯塔(Álvaro de Costa)試圖行刺麥哲倫,而卡洛斯一世則希望奪取葡萄牙在香料貿易上的優勢地位。 根據與卡洛斯一世簽訂的協議,船隊必須由麥哲倫和法萊羅這兩位擁有平等權力的船長指揮。亦是天文學家的法萊羅還負責為這次航海製造必要的航海用具,及解決棘手的經度問題。法萊羅為此提出了三個方案:分別是通過月球的緯度、日月的沖合或磁針的偏角來獲取經度。然而,法萊羅在將各個方案解釋清楚前便離開了船隊,宇宙結構學家安德烈斯·德聖馬丁繼承了他的工作,並選擇了在當時可得出較滿意結果的第二種方案作為測量經度的方法。
由於法萊羅的離去,他對船隊的指揮權轉移到了麥哲倫上將手中。然而,船隊中最大噸位的船聖安東尼奧號的艦長——布爾戈斯城主教的堂兄弟——胡安·德卡塔赫納得到了另一份令其擁有與麥哲倫平等權力的補充文件,文件委任他「協助」(adjunto)葡萄牙人(指麥哲倫)以確保該次派遣的順利進行,並留意和防止疏忽的發生。這樣的決定帶有一些政治上的考慮,但卻是有害的;因為盡管麥哲倫擁有對艦隊的絕對指揮權,但卡塔赫納的加入多少帶有些限制其職權的意味。這個決定在後來導致了兩人極為嚴重的對立。
船隊由5艘卡瑞克帆船共265名船員組成:旗艦為特立尼達號(Trinidad),其餘四艘分別為聖安東尼奧號(San Antonio)、康塞普西翁號(Concepción)、維多利亞號(Victoria)與聖地亞哥號(Santiago)。其中最大的船為120噸的聖安東尼奧號,最小的為75噸的聖地亞哥號。每艘船都裝備了足夠的武器,並為交易和補給准備了豐富的物資:有蛋糕、酒品、醋、干魚、熏肉、蠶豆、鷹嘴豆、小扁豆、麵粉、大蒜、乳酪、蜂蜜、杏仁、鳳尾魚、沙丁魚、葡萄乾、李子、無花果、食糖、榲桲果、芥末、刺山柑與稻米;船隊甚至還帶上了6頭母牛,以獲取新鮮的牛奶和牛肉。麥哲倫的整個艦隊共花費了8,751,125西班牙金幣。1519年9月20日,在這個星期二的黎明,麥哲倫率領他的手下從桑盧卡爾-德巴拉梅達出發,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
9月26日,向西南航行的艦隊抵達了特內里費島,並在該島補充了飲水、食物和木材。他們在加那利一直停留到了10月3日;10月3日的午夜,麥哲倫下令艦隊啟航,並航向南方的獅子山方向。卡塔赫納對艦隊沒有按照既定路線航向巴西感到驚訝,並因此要求麥哲倫海軍上將給出解釋。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麥哲倫似乎沒有理會他,並依舊維持著他的航線。顯然,這次事件並沒有引發任何直接的後果;但在經過14天的逆風航行後,更加不滿的卡塔赫納開始拒絕向麥哲倫上將行問候禮。脾氣易受周遭環境影響的麥哲倫,在一開始便要求卡塔赫納必須向他行問候禮,但這一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在兩人的一次見面中,卡塔赫納公開違抗了麥哲倫的權威:麥哲倫於是下令解除他的軍職並逮捕他。路易斯·德門多薩(Luis de Mendoza)自願監管被解職的卡塔赫納,以避免這名西班牙貴族淪為底艙的囚犯。安東尼奧·德科卡(Antonio de Coca)則被指派為聖安東尼奧號的船長。該次事件在後來還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後果。
在穿過大西洋後,艦隊抵達了南緯23度附近的巴西聖阿戈斯蒂紐角,他們在這里得到了肉類、水果和馬鈴薯的補給,並同當地的部落建立了友好的關系。然而,舒適的幾天很快便過去了。在到達南緯34度後,他們以為已經抵達了海峽,但那其實只是拉普拉塔河的河口。他們花費了15天時間去探索這片巨大的河口,哪怕是一條極小的通道也沒有被放過。2月24日,他們望見了南緯40度附近巨大的聖馬蒂亞斯灣(San Matías),在探索過後,他們又一次抱著失望啟航。3月31日,他們在南緯49度發現了巴塔哥尼亞海岸的一片巨大的海灣,由於當天是聖胡利安日(San Julián),這片海灣便依此被命名為聖胡利安灣。麥哲倫決定將艦隊停泊在該地,直到冬季結束。 由於之前的探索屢遭挫折,人們開始懷疑這次探險是否真能取得成功。隨著冬季嚴寒的到來,凜冽的寒風變得愈加頻繁,在這一片荒蕪人煙的地域,一股不滿的情緒在船員里迅速彌漫開來。各船的船長們開始抱怨麥哲倫的緘默:「既不向高級官員征詢意見,也不給出未來的行程安排」。另外,艦隊的食物配給也被縮減。注意到了這些緊張氣氛的麥哲倫,決定在到達聖胡利安港後的1520年4月1日棕枝主日當天,將船員們集中在一起舉行宴會。然而,只有部分船員參加了這次宴會,維多利亞號的船長路易斯·德門多薩、康塞普西翁號的船長加斯帕爾·克薩達(Gaspar Quesada)與聖安東尼奧的船長安東尼奧·德科卡都拒絕出席宴會。到這時,情況變得不可挽回了,由於不能冒失去最大的一艘船聖安東尼奧號的危險,麥哲倫撤下了它的船長科卡,並讓自己的親戚阿爾瓦羅·德梅斯基塔(Álvaro de Mesquita)取代了他的位置。
當天夜裡,克薩達、科卡與卡塔赫納主動採取了行動:他們的支持者通過小艇登上了聖安東尼奧號。在登上甲板後,他們直闖梅斯基塔的房間,奪取了該船的控制權。船上的助理舵手胡安·德埃洛里亞加因為反抗而被克薩達刺傷。沒過多久,船上的葡萄牙籍船員們便全部遭到囚禁了。未反對該次兵變的船員被賞以食物和酒品。這次行動非常迅速,並獲得了成功。叛變者們回到了自己的船上,並讓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掌管了聖安東尼奧號。在旗艦特立尼達號上,麥哲倫上將直到第二天天明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在這次兵變中總共失去了三艘船:康塞普西翁號、維多利亞號與聖安東尼奧號。
麥哲倫看穿了叛變者們的優柔寡斷:他們沒有趁機提出要求,也沒有制定好行動計劃。於是,麥哲倫派出了一支由特立尼達號的警官貢薩洛·戈麥斯·德埃斯皮諾薩(Gonzalo Gómez de Espinosa)率領的5人分隊,乘坐小艇前往維多利亞號向門多薩遞交信件,沒有發現危險的門多薩讓他們上了船。埃斯皮諾薩在門多薩閱覽信件的時候刺死了他,而杜阿爾特·巴爾博扎率領的60人也順利登船,並重新控制了維多利亞號。至此,維多利亞號上的叛亂已被鎮壓。 在聖胡利安港停泊的同時,麥哲倫還讓霍安·塞拉諾(Joan Serrano)率領聖地亞哥號朝南探索附近的地區。聖地亞哥號最遠航行到了由冰川融冰形成的聖克魯斯河入海口。在這里,這艘船由於風暴而沉沒。8月24號,剩下的四艘船從聖胡利安港出發,在航行兩天後抵達了塞拉諾發現的河口,並在這里停留了近兩個月,以等待夏天的來臨。然而,麥哲倫並不知道,他們距離那個海峽只有一步之遙了。
10月18日,艦隊啟錨並繼續朝南航行。在三天後的聖烏蘇拉和11,000位處女日時,艦隊抵達了一處海角(即比爾赫內斯角(Vírgenes))。在繞過海角向西航行後,他們發現了一片兩側林立著懸崖與雪山的海灣,看上去似乎沒有盡頭。按例行程序,麥哲倫派聖安東尼奧號與康塞普西翁號深入海灣內部探索,特立尼達號和維多利亞號則負責外海的探索。聖安東尼奧號的船長埃斯特萬·戈麥斯私自違背了麥哲倫的命令,在其餘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率船返回了西班牙。於是,麥哲倫的艦隊里便又少了一艘船。在經歷了對聖安東尼奧號「沉沒」的短暫恐懼後,康塞普西翁號帶回了好消息:這條水道里有著潮汐,而且水也帶有鹹味——也就是說,這條水道並不是河流。在萬聖節當天,三艘船進入了海峽內部。海峽內密布著眾多分支、彎道和海灣,這不僅拖慢了艦隊的行程,還令艦隊面臨危險:除了持續不斷的寒風外,船員們還必須時刻留意著附近的礁石和淺灘。艦隊在海峽內部發現了一處河口,並將之命名為德拉斯薩爾迪納斯(de las Sardinas)。在該處,麥哲倫派出一艘小船去探索前方的航道,三天後,小船順利返回並帶來了好消息:他們發現了出口:這個出口被命名為希望角(Cabo Deseado)。
麥哲倫的艦隊不但成功地找到了穿過南美洲通往太平洋的海峽;而且還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在經過三年的艱苦航行後,維多利亞號在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的率領下重返歐洲。
Ⅱ 七年級下冊地理各國首都,世界地理
中國(北京)
韓國(漢城)
朝鮮(平壤)
日本(東京)
馬來西亞(吉隆坡)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泰國(曼谷)
越南(河內)
斯里蘭卡(科倫坡)
緬甸(仰光)
孟加拉國(達卡)
不丹(廷布)
阿富汗(喀布爾)
柬埔寨(金邊)
尼泊爾(加德滿都)
寮國(萬象)
錫金(甘托克)
菲律賓(馬尼拉)
亞塞拜然(巴庫)
喬治亞(第比利斯)
亞美尼亞(埃里溫)
塔吉克(杜尚別)
土庫曼(阿什哈巴德)
新加坡(新加坡)
馬爾地夫(馬累)
汶萊(斯時巴加灣)
東帝汶(帝力)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伊拉克(巴格達)
伊朗(德黑蘭)
約旦(安曼)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阿聯酋(阿布扎比)
阿曼(馬斯喀特)
科威特(科威特)
以色列(特拉維夫)
葉門(亞丁)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卡達(多哈)
巴林(麥納麥)
敘利亞(大馬士革)
黎巴嫩(貝魯特)
蒙古(烏蘭巴托)
塞普勒斯(尼科西亞)
哈薩克(阿斯塔納)
烏茲別克(塔什干)
吉爾吉斯(比什凱克)
=====================================================================
歐洲各國國名及首都
英國(倫敦)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法國(巴黎)
波蘭(華沙)
瑞士(伯爾尼)
瑞典(斯德哥爾摩)
義大利(羅馬)
德國(柏林)
摩納哥(摩納哥)
拉脫維亞(里加)
希臘(雅典)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挪威(奧斯陸)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
保加利亞(索非亞)
荷蘭(阿姆斯特丹)
愛爾蘭(都柏林)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
葡萄牙(里斯本)
Ⅲ 世界主要首都及地理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蒙古 烏蘭巴托 朝鮮平壤韓國 首爾 日本 東京 菲律賓 馬尼拉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新加坡 新加坡 Singapore 泰國 Kingdom of Thailand 曼谷 Bangkok 馬來西亞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越南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河內 Hanoi 寮國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萬象 Vientiane 柬埔寨 Kingdom of Cambodia 金邊 Phnom Penh 緬甸 Union of Myanmar 內比都 Naypyitaw 不丹 Kingdom of Bhutan 廷布 Thimphu 東帝汶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帝力 Dili 尼泊爾 Kingdom of Nepal 加德滿都 Kathman 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孟加拉國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達卡 Dhaka 斯里蘭卡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科倫坡 Colombo 馬爾地夫 Republic of Maldives 馬累 Male 巴基斯坦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伊斯蘭堡 Islamabad 阿富汗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喀布爾 Kabul 塔吉克 Republic of Tajikistan 杜尚別 Dushanbe 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 Republic 比什凱克 Bishkek 哈薩克 Republic of Kazakhstan 阿斯塔納 Astana 烏茲別克 Republic of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土庫曼 Republic of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 Ashgabat 伊朗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德黑蘭 Tehran 伊拉克 Republic of Iraq 巴格達 Baghdad 科威特 State of Kuwait 科威特城 Kuwait 卡達 State of Qatarc 多哈 Doha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比 Abu Dhabi 巴林 Kingdom of Bahrain 麥納麥 Manama 阿曼 Sultanate of Oman 馬斯喀特 Muscat 葉門 Republic of Yemen 薩那 Sanaa 沙烏地阿拉伯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 約旦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安曼 Amman 巴勒斯坦 State of Palestine 耶路撒冷 Jerusalem 以色列 State of Israel 特拉維夫 Tel Aviv-Yafo 敘利亞 Syrian Arab Republic 大馬士革 Damascus 黎巴嫩 Lebanese Republic 貝魯特 Beirut 塞普勒斯 Republic of Cyprus 尼科西亞 Nicosia 土耳其 Republic of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亞塞拜然 Republic of Azerjan 巴庫 Baku 喬治亞 Georgia 第比利斯 T'bilisi 亞美尼亞 Republic of Armenia 埃里溫 Yerevan 挪威 Kingdom of Norway 奧斯陸 Oslo 冰島 Republic of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瑞典 Kingdom of Sweden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芬蘭 Republic of Finland 赫爾辛基 Helsinki 愛沙尼亞 Republic of Estonia 塔林 Tallinn 拉脫維亞 Republic of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維爾紐斯 Vilnius 白俄羅斯 Republic of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俄羅斯 Russian Federation 莫斯科 Moscow 烏克蘭 Ukraine 基輔 Kiev 摩爾多瓦 Republic of Moldova 基希訥烏 Chisinau 波蘭 Republic of Poland 華沙 Warsaw 捷克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Prague 斯洛伐克 Slovak Republic 布拉提斯拉發 Bratislava 匈牙利 Republic of Hungary 布達佩斯 Budapest 德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柏林 Berlin 英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London 愛爾蘭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丹麥 Kingdom of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荷蘭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摩納哥 Principality of Monaco 摩納哥 Monaco 法國 French Republic 巴黎 Paris 比利時 Kingdom of Belgium 布魯塞爾 Brussels 盧森堡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盧森堡 Luxembourg 奧地利 Republic of Austria 維也納 Vienna 瑞士 Swiss Confederation 伯爾尼 Bern 列支敦斯登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瓦杜茲 Vaz 西班牙 Kingdom of Spain 馬德里 Madrid 安道爾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安道爾 Andorra la Vella 葡萄牙 Portuguese Republic 里斯本 Lisbon 義大利 Italian Republic 羅馬 Rome 馬爾他 Republic of Malta 瓦萊塔 Valletta 聖馬利諾 Republic of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梵蒂岡 Vatican City 梵蒂岡 Port-au-Prince 南斯拉夫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Montenegro波德戈里察(鐵托格勒)Podgorica 斯洛維尼亞 Republic of Slovenia 盧布爾雅那 Ljubljana 克羅埃西亞 Republic of Croatia 薩格勒布 Zagreb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薩拉熱窩 Sarajevo 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rbia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馬其頓 Republic of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阿爾巴尼亞 Republic of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羅馬尼亞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保加利亞 Republic of Bulgaria 索非亞 Sofia 希臘 Hellenic Republic 雅典 Athens 埃及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開羅 Cairo 蘇丹 Republic of the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衣索比亞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厄利垂亞 State of Eritrea 阿斯馬拉 Asmara 吉布地 Republic of Djibouti 吉布地 Djibouti 索馬里 Somali Republic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利比亞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阿爾及利亞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阿爾及爾 Algiers 突尼西亞 Republic of Tunisia 突尼西亞 Tunis 摩洛哥 Kingdom of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維德角 Republic of Cape Verde 普拉亞 Praia 茅利塔尼亞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馬里 Republic of Mali 巴馬科 Bamako 塞內加爾 Republic of Senegal 達喀爾 Dakar 甘比亞 Republic of the Gambia 班珠爾 Banjul 幾內亞比索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比紹 Bissau 幾內亞 Republic of Guinea 科納克里 Conakry 獅子山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賴比瑞亞 Republic of Liberia 蒙羅維亞 Monrovia 象牙海岸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亞穆蘇克羅 Yamoussoukro 布吉納法索 Burkina Faso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尼日 Republic of Niger 尼亞美 Niamey 查德 Republic of Chad 恩賈梅納 N'Djamena 奈及利亞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阿布賈 Abuja 迦納 Republic of Ghana 阿克拉 Accra 多哥 Togolese Republic 洛美 Lome 貝南 Republic of Benin 波多諾伏 Porto-Novo 喀麥隆 Republic of Cameroon 雅溫得 Yaounde 加彭 Gabonese Republic 利伯維爾 Libreville 赤道幾內亞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馬拉博 Malabo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聖多美 Sao Tome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i 剛果 Republic of the Congo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剛果民主共和國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金沙薩 Kinshasa 烏干達 Republic of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盧安達 Republic of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蒲隆地 Republic of Burundi 布瓊布拉 Bujumbura 坦尚尼亞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達累斯薩拉姆 Dodoma 肯亞 Republic of Kenya 內羅畢Nairobi 安哥拉 Republic of Angola 羅安達 Luanda 尚比亞 Republic of Zambia 盧薩卡 Lusaka 馬拉維 Republic of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莫三比克 Republic of Mozambique 馬普托 Maputo 馬達加斯加 Republic of Madagascar
Ⅳ 非洲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介紹
非洲
英文:Africa ,法文:Afrique ,葡文Africana
世界第二大洲,略小於亞洲,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5,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瀕大西洋,北為地中海,東臨紅海與印度洋,南部則為大西洋和印度洋匯流水域。
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其英文名為Africa。
對於Africa一詞的由來,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
另一種傳說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爾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位守護神,據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曾在一座廟里發現了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個身披象皮的年輕女子。此後,人們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為非洲大陸的名稱。
還有一種說法是africa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陽光灼熱」的地方,與地中海北岸希臘、羅馬相比,北非地區的陽光的確要灼熱得多。
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見的名字,通常認為這和腓尼基語afar,「塵土」有關。但是1981年又有新的說法是該詞彙是源於柏柏爾人的詞彙 ifri,即「洞穴」,指代這一地區的穴居人。
不過在古羅馬人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迦太基人以後,不斷擴張,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涵義才不斷的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里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以後又泛指非洲大陸。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14 06:42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 1 度2 4 分,北緯1 0 度2 7 分),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 0 度0 2 分,南緯34 度5 1 分),西至維德角(西經1 7 度3 3 分、北緯3 4 度4 5 分),北部至吉蘭角(東經9 度5 0 分、北緯3 7 度2 1 分)。面積3 0 2 0 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 0 . 2 %,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因赤道橫貫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為「阿非利加」,簡稱非洲。 「阿非利加」是希臘文陽光灼熱的意思。
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東部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當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鬱郁蔥蔥的森林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非洲的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附近的宏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紀前後古埃及人的傑作;它們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豐碑。
非洲陸地總面積近30,365,700平方公里(11,724,300平方里),南北約長8,000公里(5,000里),東西約7,403公里(4600里)。
海岸外與非洲大陸相關的島嶼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第四大島馬達加斯加島。其他小一些的島嶼有東部的塞席爾(Seychelles)群島、索科特拉島(Socotra)和一些其他島嶼;東南部有葛摩(Comoros)、模里西斯(mauritius)、留尼旺和一些其他島嶼;西南部的有亞森欣(Ascension)、聖赫勒拿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Tristan da Cunha); 西部有維德角(Cape Verde)、比熱戈斯群島(Bijagos Islands)、比奧科(Bioko)和聖多美與普林西比(Sao Tome and Principe)島;西北部則有亞速群島(Azores)、馬德拉(Madeira)群島和加那利(Canary)群島。人口約683,021,000(1994)。
大陸幾乎被赤道一切為二,因而非洲的大部分領土都位於熱帶地區之內,北臨北回歸線,南臨南回歸線。由於非洲西部呈大塊突出狀,故非洲的大部分土地都位於赤道北部。 [編輯本段]吃飯的禮儀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飯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
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自己抓飯、吃飯時個個動作干凈利落。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後一道離開。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飯時有著嚴格的禮儀,甚至連牛羊雞鴨的每個部位歸誰吃都有規定。如在食雞的時候,雞大腿當年長的男人吃,雞胸脯肉歸年長婦女吃;當家的人吃雞脖、胃和肝;雞的頭、爪和翅膀由孩子們分食。又如在波札那,在公眾大型宴會上,賓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婦女吃雜碎,兩者分開煮,分開食,不得混淆。隨鄉入俗,須了解為宜。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14 06:50
居民
1 0 億(2009年),約佔世界總人口1 5 %。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2 6 %,預計2050年將達20億人人口分布以尼羅河中下遊河谷、西北非沿海、幾內亞灣北部沿岸、東非高原和沿海、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部、南非的東南部比較密集,廣大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平均每平方千米還下到一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居民主要分屬於黑種人(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和白種人(歐羅巴人種)。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非洲的語言屬下列基本語系:蘇丹語系,屬此語系的居民佔全洲人口3 2 %,膚色黝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衣索比亞以西至大西洋沿岸的地帶。班圖語系,屬此語系的居民佔全洲人口3 0 %,膚色淺黑,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區,閃米特-含來特語系,屬此語系的阿拉伯人佔全洲人口2 1 %,佔世界阿拉伯人總數的6 6 %,主要分布在北非各國。此外還有少數黃種人,如屬於馬來-波利尼西業語系的馬達加斯加人。歐洲白種人僅佔全洲人口的2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區。非洲居民多信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少數信天主教和基督教。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非洲沿海島嶼不多,大多面積很小,島嶼的面積只佔全洲面積的2 %。大陸北寬南窄,像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海岸平直,少海灣和半島。全境為一高原型大陸,平均海拔7 5 0 米。大致以剛果河(扎伊爾稱扎伊爾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為界,東南半部多海拔1 0 0 0 米以上的高原,稱高非洲;西北半部大多在海拔5 0 0 米以下,稱低非洲。非洲較高大的山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乞力馬扎羅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 8 9 5 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長的裂谷帶,南起希雷河口,北至西亞的死海北部, 長約6 4 0 0 千米。裂谷中有不少狹長的湖泊,水深岸陡,衣索比亞高原東側的阿薩勒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 5 3 米,是非洲大陸的最低點,非洲的大河流受到地質構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響,水系較復雜,多急流、瀑布,按長度依次
為尼羅河(全長6 6 7 1 千米,世界最長河)、剛果河(扎伊爾稱扎伊爾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烏班吉河、開賽河、奧蘭治河等。湖泊多分布在東非裂谷帶。按面積大小依次為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查德湖等。
非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全年高溫地區的面積廣大,有「熱帶大陸」之稱。境內降水較少,僅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一帶年平均降水量在1 5 0 0 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5 0 0 毫米以下的地區佔全洲面積5 0 %。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一帶屬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沿岸一帶夏熱乾燥,冬暖多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極少,屬熱帶沙漠氣候。其它廣大地區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多屬熱帶草原氣候。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西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編輯本段]地形整個非洲可說是從狹長沿海地帶陡然升起的一片廣闊高原,由上古結晶岩塊構成。高原的東南部較高,然後向東北方向下傾。總體而言,高原可分為東南部分和西北部分。西北部分有撒哈拉(沙漠)和眾所周知的北非馬格裡布(Maghrib)地區,有兩個山區︰西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人們認為這是伸入至南歐的山系一部分;撒哈拉的阿哈加爾(Ahaggar〔Hoggar〕)山脈。高原的東南部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東部的龍山山脈(Drakensberg),南非東部高原的邊緣如陡坡般下傾。
本大陸最高點為乞力馬札羅(Kilimanjaro)山,海拔5,895公尺(19,340尺);最低處為吉布地(Djibouti)的阿塞爾湖(Lake Assal),低於海平面157公尺(512尺)。以它的大小比例而言,非洲的高山和低地平原比任何其他洲都少。
南部和東部的較高地區與西部和北部海拔較低的地方形成強烈的對比。
最高的廣闊高地在衣索比亞境內,部分地區超過4,600公尺(15,000尺)。往南,東非高原在肯亞境內是最高處,海拔在2,400公尺(8,000尺)以上;偶而有火山峰則更高,如乞力馬札羅山;肯亞山,海拔5,200公尺(17,058尺);梅魯(Meru)火山,高4,566公尺(14,978尺);埃爾貢(Elgon)山,高4,321公尺(14,176尺)。魯文佐里(Ruwenzori〔Rwenzori〕)山脈有時叫作月亮山脈,其最高點為瑪格麗塔山(Margherita Peak,高5,119公尺〔16,795尺〕),在剛果(金沙薩)和烏干達交界處,原先並非火山。高原從東非起向南延伸,常常還帶有雖非連續性卻名為急斜面者,尤其顯著的是在南非的龍山山脈,這里恩特嫩雅納(Ntlenyana)或恩特斯洪雅納(Ntshonyana)達3,483公尺(11,425尺)高,以及蘇爾斯山(Mont-aux-Sources)為3,299公尺(10,823尺)高。
非洲地形圖
本大陸南部高原區的北面和西面的總趨勢是向剛果、尼日和尼羅河等流域的低地傾斜。唯一有900公尺(3,000呎)高度以上的大面積區是在重疊起伏的阿特拉斯山脈和撒哈拉中部,這里穩定的花崗岩形成阿哈加爾和提貝斯提(Tibesti)地塊。西非和喀麥隆的內陸高地由上古結晶岩石塊構成,也只在幾內亞的富塔賈隆(Fouta Djallon)高原和幾內亞高原達到相當的高度,後者還延伸至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境外,在奈及利亞喬斯高原(Jos Plateau)、奈及利亞和喀麥隆的阿達馬瓦(Adamawa)區域以及喀麥隆高地等處也有一定的高度。靠近海濱和塞內加爾、甘比亞、伏塔以及尼日-貝努埃(Niger-Benue)河等處盆地均有廣闊的低地區域。蘇丹的達爾富爾(Darfur)高地區和喀麥隆山的高地原先均為火山活動所形成,也是造成東非的斷裂和火山活動的同樣張力的見證。
東非的裂谷體系構成本州最觸目最具特色的地形。與此形成相關聯的是火山性活動,從而造成東非大多數的高峰,包括乞力馬札羅山,該山雖靠近赤道,山頂卻終年積雪。大裂谷的西部仍時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發生。在基武湖(Lake Kivu)東北面的維龍加(Virunga)山脈有周期性的噴發(約每10或12年)造成一系列的熔岩流。
大裂谷約延伸6,437公里(4,000里),其路線由東非許多湖和鄰近的火山峰清楚地標志出來。朝南,在馬拉維裂谷的邊沿可清楚看見這里有一大硬斷塊沿著平行斷層塌陷,構成尼亞沙湖(Lake Nyasa)陡升的斜坡。湖長584公里(363里),寬卻從未超過80公里(50哩),湖最深處達704公尺(2,310尺)。裂谷沿著希雷河谷(Shire Valley)直達靠近莫三比克貝拉(Beira)的印度洋。
裂谷的西部分支或裂谷從尼亞沙湖北端延伸成一大弧形納入魯誇湖(Lake Rukwa)、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次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的世界最深的湖)、基武湖、愛德華湖和艾伯特湖。該裂谷的亞分支有姆韋魯(Mweru)湖和烏彭巴(Upemba)湖流域。
多數沿大裂谷路線出現的湖泊,比一般的高原高度要低很多。它們一般都非常深,與峽灣極為相似。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維多利亞湖,這是全非洲最大的湖泊,占據海拔1,134公尺(3,720尺)高原上的一個淺凹窪,該高原位於大裂谷主要分支之間。湖最深處僅82公尺(270尺),但面積卻達69,485平方公里(26,828平方里),是次於裏海和蘇必列湖的世界第三大湖。
東非大裂谷的成因:從成因來看,它是在一千多萬前,地殼發生巨大斷裂形成的斷層陷落帶,根據海底擴張---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認為世界斷裂帶就是陸塊分裂的地方,東非裂谷是地幔熱對流的上升流不斷上升而形成的,由於上升流的上升作用,使東非的地殼抬高為高原,由於上升流向兩側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谷帶。東非裂谷現仍以2—4CM/年的速度擴張。
東非大裂谷的分布:東非大裂谷是世界陸地上最大的斷裂帶,被稱為地球上的傷疤,它經過的大致路線是希雷河河口---馬拉維湖後分為東西兩支,東支經納特龍湖(坦尚尼亞北部邊境)--圖爾卡納湖(肯亞北部邊境)--阿巴亞湖(衣索比亞境內)--阿薩爾窪地(曼德海峽附近)--紅海—亞格巴灣(亞喀巴灣)--死海、約旦地溝;西支經坦葛尼喀湖—基伍湖—阿明湖—蒙博托—阿伯特尼羅河谷地。
東非大裂谷的基本特徵:
a.東非裂谷是由許多裂谷形成的,裂谷的寬度一般是50-60KM,最窄處也只有30KM,最寬處也不過70KM,谷底與兩側高差平均500-800M,最大可達2000M,有的兩側呈階梯狀下降。
b.裂谷低地由於寬度大在局部看來是廣闊的平原,在地貌上不具備溝或谷的特徵,大部分為平坦的平原地形。
c.裂谷帶兩側分布了一系列的火山和面積不等的熔岩高原,著名的火山有乞力馬扎羅山,為非洲的第一高峰,又近於赤道,故被稱為赤道雪峰。尼臘貢戈火山它的頂部有長300M,寬100M的火口湖,湖中全是沸騰的岩漿,常年如此。
d.谷底多成串的、狹長的並且教深的湖泊,這里有大小湖泊30個,集中了非洲的大部分湖泊,大多為南北狹長的湖泊,其中較深的湖泊是坦葛尼喀湖,
e.它是世界第二大湖泊。東非也是世界上地震最強烈,最頻繁的地區。
[編輯本段]水系
非洲的水系主要由尼羅河(赤道向北)和剛果河(中非)流域主宰,總計灌溉非洲近1/4的土地面積。在此兩大河流之間的分界處之南是一些大的淡水湖。滿布島嶼的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湖,也是尼羅河主要的蓄水庫。坦干伊喀湖和尼亞沙湖是在非洲大裂谷體系的深谷中形成的一串湖泊中最大者,西非的尼日河和南部的尚比西(Zambezi)河以及橘河連同它們的支流構成非洲其餘外部水系的大部分。北部的查德(Chad)湖和南部的奧卡萬戈沼澤地(Okavango Swamp)均在非洲兩大內陸盆地之中。
尼羅河流域
尼羅河約長6,650公里(4,132哩),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它從維多利亞湖流來,稱作維多利亞尼羅河,流入艾伯特湖,由此又成為艾伯特尼羅河。再往北則為傑巴河(Al-Jabal)。由此在接納了幾條支流之後,它又成了白尼羅河,最後,尼羅河終於注入地中海。它的主要左岸支流為加札勒河(Al-Ghazal),最大的右岸支流為索巴特(Sobat)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Atbara)河。由於尼羅河有許多湍灘、瀑布,因而從源頭至河口水流極快,其右岸支流亦如此。這種情況尤以青尼羅河為最,它從海拔約1,800公尺(6,000呎)的衣索比亞高原的塔納湖(Lake Tana)流出之後,一直流在陡峭的峽谷之中。沼澤地也夾雜在河道之中。其中最大者為蘇德(As-Sudd)沼澤,是一個廣闊的漂浮沼澤蘆葦地,多數為紙莎草。
河流體系現在均由坐落在尼羅河本身或其支流上的一系列堤壩控制;其中最大者是在尼羅河主流上的亞斯文高壩。
尼日河流域
尼日河流域是西非最大的河流流域。尼日河源自幾內亞山脈,通過奈及利亞南部的尼日河三角洲入海,約長4,160公里(2,600哩)。河道中有幾處為湍流所截,雖然其中有些湍流(如馬利的巴馬科〔Bamako〕的下方)被水壩所圍成的水庫淹沒。
尼日河在奈及利亞接納從左岸流入的最大支流貝努埃河。來自陶莎(Taoussa)的尼日河下遊河谷和貝努埃河谷均為斷層盆狀窪地,其歷史可追溯到早期白堊紀。原先,尼日河中游是同尼日河上游分離的,後者流入一個內陸湖,殘餘部分現在形成尼日內陸三角洲。尼日河中游往南流入海;其河谷向上游源頭侵蝕,最後開辟內陸湖並將尼日河中游與上游連接起來。
剛果河流域
剛果河流域總面積約3,456,000平方公里(1,335,000平方哩),是一個廣闊的淺窪地,由一系列大階梯上升至幾乎成一圓形的高地邊緣,河流從高地切出一個狹窄的出口流入大西洋。
剛果河長約4,669公里(2,900哩)。其許多瀑布和急流如同尼羅河一般使河谷很快失去高度。其河道常被峽谷所阻隔。最著名者是在基桑加尼(Kisangani)的博約馬瀑布(Boyoma〔Stanley〕Falls),這里河水騰越成一個弧形向西流去;事實上博約馬瀑布最多不過是一連串不均勻地分隔開的湍流,亦無多大高度,沿河延伸97公里(60哩)。在基桑加尼下游,剛果河首先與從右面來的烏班吉(Ubangi)河匯合,然後又有從左面匯入的開賽(Kasai)河,該河在其灌溉的盆地規模上可與烏班吉相匹敵。在與開賽河匯流的下方,河的主流在一個深峽谷中穿過克里斯塔爾(Cristal)山,峽谷的一處伸入至馬萊博湖(Malebo〔Stanley〕Pool),這是一潭淺湖,長35公里(22哩),寬23公里(14哩)。剛果河通過一個沼澤似的河口灣入海,灣口約有10公里(6哩)寬。
贊比西河流域
贊比西河長約3,500公里(2,200哩),流域面積約1,200,000平方公里(463,000平方哩)。有無數瀑布,最壯觀的當數維多利亞瀑布。這些瀑布之後,河流蜿蜒於由玄武岩劈成的一些深谷,在流往一片寬廣的谷地後,進入約26公里長的卡里巴峽谷(Kariba Gorge)。兩條主要支流卡富埃(Kafue)和盧安瓜(Luangwa)雙雙流經峽谷,在卡里巴下游處從左側與贊比西河匯流。贊比西河主流入海口處是一個寬約60公里(37哩)的三角洲。
橘河流域
橘河是南非最長的河流。幾乎橫貫該國東西領域,其全程始於東部高地,流經西部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窪地注入南大西洋。其主要支流瓦爾(Vaal)河是其北部的一個主要源頭;兩河共有2,093公里(1,300哩)長。連同該洲的其他主要河流,橘河-瓦爾河體系其共有的特點是在其全程中要越過無數的斜面坡度。最大的落差發生在奧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 Falls)。
查德流域
查德流域構成非洲最大的內陸水系區。查德湖是一大潭淡水,平均水深約1.2公尺(3.5∼4呎),位於盆地中央,但並非其最低部分。查德湖由3條主要河流的水匯合而成,它們是科馬杜古約貝(Komagu Yobe)河、洛貢(Logone)河和沙里(Chari)河,但是由於水被各河流的排水系統所截,所以情況處於危急之中。湖的面積和深度根據氣候條件每年都有所變化,平均面積約9,840∼25,760平方公里(3,800∼9,950平方哩)。
還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編輯本段]土壤
總體而言,非洲大陸的土壤可分為5或6大類。其中有漠質土、沙漠邊緣的栗鈣土型棕鈣土、黑鈣土狀的土壤(深黑色、富於腐殖質和碳酸鹽的土壤),這種土壤可見於自蘇丹西向至尼日河中段彎曲處的栗鈣土型棕鈣土緊南面,東非、尚比亞、辛巴威和南非也可見這種土壤。此外,常歸於黑鈣土類的黑土可見於迦納的阿克拉(Accra)平原,在熱帶時濕時乾地帶和赤道氣候地帶有熱帶紅土和磚紅壤(淋溶的紅色含鐵土壤)、在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脈和南非的開普區可見地中海土壤。
漠質土以缺乏有機物質為其特徵,它的化學風化作用因缺水而受抑制,其表面或緊貼表面覆蓋的一層可融鹽也起了抑製作用。
在臨近沙漠的半乾旱地區,雨量的增多使草類植被較為繁茂,結果岩石卻比在沙漠中更易風化,從而產生了發育較好的栗鈣土型棕鈣土且含較高的腐殖質。正是由於含有腐殖質,根據它們的含量,使土壤呈淺褐色或深褐色的特徵。栗鈣土亦與漠質土有別,因為它們吸收了足夠的水分以沖洗掉表面上或緊貼其下的淤積鹽。
黑鈣土的一個可靠的特徵就是在地表層下存有碳酸鈣,有時也伴有硫酸鈣,在所有可溶化的鹽分都被沖洗掉後,這種碳酸鈣仍然遺留了下來。與它們歸入同類的是黑土,盡管其黑色並不一定是因為腐殖質的高含量而可能要歸因於某種礦物的存在,如在迦納的阿克拉平原的黑土壤就是這種情況。
多數的熱帶土壤顏色從黃、棕至紅色均有,紅色反映有氧化鐵的成分,是化學風化的結果。
地中海土壤一般缺乏腐殖質,與其說是因為土壤上缺乏植被覆蓋所致,不如說是因為將植物質變成腐殖質的化學進程緩慢所造成的。溫度最低時降雨量很少,拖延了化學風化。有這種土壤的區域因地面高低不平也使成熟土壤的發育趨於困難,除在峽谷底外,由於平坦之處不夠寬闊,無法使成土(母體)的材料留存並就此充分風化。
土壤問題
要使漠質土能種植作物,就必須予以灌溉,如同在北非的沙漠邊緣上那樣,它們過多的含鹽量或鹼性也必須予以減少。與漠質土相比,栗鈣土型棕鈣土則較易處理,在灌溉之下也較有生產力。黑土多有顯明的團塊結構,有時很難犁耕。雨季時,阿克拉平原的黑土壤膨脹起來,變得很滑溜,而在旱季時它們又皺縮起來並碎裂得使人們說它們似乎在自犁。熱帶紅土則需予以謹慎處理。盡管它們上面有極繁茂的植被,但是高溫加上濕氣使有機物質迅速腐爛並使腐殖質保持低含量。如果土壤長久地受風吹雨打,侵蝕作用是個恆久的威脅;只有倍半氧化物保持在表面下,土壤才能維持可耕性。
[編輯本段]氣候
非洲的氣候極大地受其橫跨赤道兩側的位置影響。南北熱帶區的氣溫全年多半時間都很高,但是山地的高度和沿岸帶的海洋潮流影響都可使高溫有所緩解,例如,涼爽的本吉拉洋流(西南)和溫暖的莫三比克洋流(東南)。
氣候區
全洲分為8個氣候區。它們是︰熱沙漠區、半乾旱區、熱帶乾濕季區、赤道區(熱帶潮濕區)、地中海區、副熱帶濕潤海洋區、暖溫帶高原區和山區。
熱沙漠區有常受乾燥的熱帶大陸氣團影響的撒哈拉沙漠和喀拉哈里沙漠;還有北肯亞-索馬利沙漠,其乾燥主要是由於全年都有穩定性質的海洋氣團通過這里。這種海洋氣團的穩定作用是由於它們經過近岸的陰涼水域所形成的。沙漠氣候除了乾燥外還以月平均氣溫高為特色,但是日氣溫幅度要比全年月平均氣溫的上下幅度更大。
半乾旱氣候區是沙漠區的邊緣地帶,包括尚比西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它們與真正沙漠區的差別是,在其季節性變動過程中,它們正好處在熱帶輻合區,因此能接受較多的降雨量。氣溫與沙漠區雷同。
熱帶乾濕季區常常被稱為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區。該區佔有本洲總面積略少於一半的土地,從半乾旱區向赤道延伸。本區氣候最大的特點是其季節性的降雨。在大太陽時期,海上氣團產生可長達6個月的降雨──雨季的長短要看是否離赤道近。其他的月份則均乾旱。在少數地方,例如在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海濱──太陽不大時也少量降雨。同沙漠和半乾旱氣候區一樣,月平均氣溫也不如日氣溫變化大。西非的太陽暗淡時期與哈麥丹風季相一致。哈麥丹風是一種暖和、乾燥、常帶大量沙塵從撒哈拉南部刮出的東北風或東風。
赤道或熱帶潮濕型氣候區的氣候是非洲最潮濕的類型。有兩個高峰降雨期與熱帶輻合區的兩次過境相吻合。由於赤道氣候型的地區經常被溫暖的海洋氣團所覆蓋,它們每月、每日氣溫的變化不如在熱帶潮濕乾燥地區的變化那樣明顯。
有時在赤道氣候律動中發生顯著變化,例如,降雨可隨季風來臨,第二個雨季幾乎就不存在。但是最顯著的反常現象可在西非海岸看到,大約在迦納的三尖角(Cape Three Points),向東至貝南,在這里,雖然普遍呈雙峰降雨態,全年降水量卻不及1,000公釐(40吋)。
本洲的極北和極南部的氣候是乾旱夏季副熱帶型或地中海型。只在冬季降雨(北非為12∼1月,非洲南部為6∼7月),盡管在某些地方可能在秋季降雨(北非9月,非洲南部4月)。月平均氣溫比熱帶氣候低,冬季時下降至10℃(50℉)左右,夏季(北非6∼7月,非洲南部12∼1月)氣溫有時可超過熱帶氣候型的溫度。明凈的藍天為其特色。
副熱帶濕潤海洋性氣候只限於非洲東南海岸。該區特點是全年都有降雨,但降雨量以夏季為最大。南非的納塔爾(Natal)南部的冬季降雨較為顯著,氣溫則略低於北部。因而,在伊利莎白港有6個月溫度低於17℃(62℉),而在德班(Durban)月平均氣溫未曾低於18℃(64℉)。
非洲南部的高草原(Highveld)屬暖溫帶高地氣候區。其降雨狀況類似熱帶潮濕和乾燥氣候區,但氣溫受高度影響而大大地降低,例如,在賴索托有時就發生霜凍現象。近海濱的氣候則顯示出海洋性的特點,並有冬季降雨的現象。
山嶽氣候區包括衣索比亞高山區和東非湖區。從某方面說,類似暖溫帶高原氣候,只是氣溫較均衡,高峰頂上的氣溫低些,有時還要降雪,諸如吉力馬札羅山。降雨情況與鄰近低地區域相似。
[編輯本段]植物
非洲植物的成長受降雨、氣溫、地質和土壤種類等相互作用的直接影響;還因意外的火災、人類的種植、放牧、牲畜的吃草等而進一步減產。全非洲的陸地總面積中,森林約佔1/5;林木區、灌木叢林、草場和其他叢林等約2/5,餘下的2/5為沙漠及其延伸出去的邊沿地。
Ⅳ 在世界中國家和地區分別有哪些
亞洲
名稱 亞細亞洲,簡稱亞洲。
位置:位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合稱亞歐大陸,總面積5 071萬平方千米,亞洲大陸約佔4/5。
范圍: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05′),南至皮艾角(東經103°30′,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0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有一系列與大洋洲接近的群島環繞大陸,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地理區域:亞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非洲
【概況】 名稱 阿非利加洲,簡稱非洲。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范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面積:約3 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地理區域: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聖赫勒拿等。
歐洲
【概況】名稱 歐羅巴洲,簡稱歐洲。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亞洲的西面。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亞洲分界,西北隔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對。范圍: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東經66°10′,北緯67°46′),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36′,北緯36°00′),西至羅卡角(西經9°31′,北緯38°47′),北至諾爾辰角(東經27°42′,北緯71°08′)。面積:1016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區域:歐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南歐指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包括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北歐指歐洲北部的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西部。
回答者:史前人類 - 舉人 四級 3-11 11:44
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3個,地區為31個。其中:
亞洲(48個國家)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5)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11)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7)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20)
註:錫金現已並入印度成為其一個邦,所以這里不出現,詳細請看: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6)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6)
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8)
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0)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18)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4)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5)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
東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
Ⅵ 地理試題,賴比瑞亞位於非洲西部,北接幾內亞,西北接獅子山
賴比瑞亞共和國(英抄語:Republic of Liberia),是非洲的一個國家,處於非洲西部。北接幾內亞,西北接獅子山,東鄰象牙海岸,西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539公里,國土面積11.14萬平方公里。
Ⅶ 高二地理 獅子山水系特徵
獅子山境內大部是丘陵、高原,地勢東高西低。 所以,河流多自東向西流動。
塞拉利版昂為屬熱權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5~10月為雨季,11~4月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2000-5000毫米,是西非降雨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所以獅子山雨季河流有汛期和枯水期,分別對應雨季和旱季。
Ⅷ 大杜鵑的地理分布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南,不丹,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環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加彭,喬治亞,德國,迦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紹,香港,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肯亞,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韓國,共和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的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馬拉維,馬爾地夫,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佔領區,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蘇丹南部,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烏茲別克,越南,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