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識課件
❶ 地理為什麼這么有趣.ppt
地理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零散,但是關鍵都在於地圖,把地圖記好記牢再配上課本的知識,就差不多了。總的來說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關鍵是理解還是記憶就看個人了...當然理解後記憶是最好的了
❷ 生活中的地理 ppt
太陽東升西落,可見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天氣冷了,說明北方冷空氣活動強了!
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處處時時有知識啊!
有疑問,上網路!找文章,看文庫!
努力就有收獲,付出會得回報!
❸ 世界地理課件
地理常識
1、 中國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
2、 中國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3、 中國四大盆地:准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4、 中國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5、 中國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6、 中國地理四至: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河流主航道、西帕米爾高原、南南沙群島曾母暗沙、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7、 中國最大的漁場:浙江舟山漁場
8、 中國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浙江義烏
9、 中國最大的地熱電站: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
10、 中國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泊:青海湖
11、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
12、 中國最具有文化內涵的山脈:泰山
13、 1、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
2、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最低的大洲歐洲
3、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4、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6、世界季風最顯著的地區東亞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
7、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
8、世界(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東南亞
9、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
10、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11、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 人口最多的國家(1中國 2印度 3美國)
12、世界石油儲量(出產、輸出)最多地區中東地區
13、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多的大洲非洲(28‰),最少的大洲歐洲(3‰)。
14、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大部;北美洲東部。
15、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大地區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未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
16、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
17、世界最高大而綿長的兩條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8、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日本,世界最大的佛教國家泰國。
19、世界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
20、世界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南極洲
21、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目最多的大洲非洲
22、(日本)的捕魚量常佔世界第一位
23、日本之最:
A 最大的島本州島B 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C 最大的貿易對象美國
24、東亞之最:
A 最大的半島朝鮮半島B 最大的群島日本群島C 唯一內陸國蒙古
25、東南亞之最:
A 最大的平原湄公河平原B 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
C 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D 唯一內陸國寮國
26、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
27、世界環境日:每年6月5日,呼籲世界各國保護並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世界林業節:每年3月21日 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
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每年6月17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每年9月16日 世界動物日:每年10月4日
28、重要地理數據:
A、赤道半徑6378km
B、赤道周長40000km1度緯線或經線長=111km
C、地球極半徑6357km
D、地球平均半徑6371km
E、地球上海洋面積佔71%
F、地球上陸地面積佔29%
G、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中,海洋水佔96%
H、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水的總儲量的7/10萬
I、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
29、重要地理公式:
G、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K、人口密度(人/km2)= 該地區人口數量(人)/ 該地區土地面積(km2)
L、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即(-0.6℃/100m)
30、易混淆的概念:
M、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N、等溫線:在地圖上,把氣溫相同的地點連接起來,就是等溫線
O、等壓線:在地圖上,把同一時間氣壓值相同的點用曲線連起來,就是等壓線
P、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深線
Q、等降水量線: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地點用線連接起來,就是等降水量線
31、重要地理界線(世界)1:
R、熱帶和(北)溫帶(北)回歸線, 熱帶和(南)溫帶(南)回歸線
S、(北)寒帶和(北)溫帶(北)極圈,(南)寒帶和(南)溫帶(南)極圈
T、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U、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
V、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Z、南極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得雷克海峽
32、重要地理界線(中國)2:
a、地形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b、地形二級階梯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d、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e、中國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嶺——淮河
33、A、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
B、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適當,應該看在一定社會歷史時期,一定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結合和利用的程度。
C、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R)為主要指標。
外流河:P-E-R=△S 內流河:P-E=△S
D、 Chinese、English、Russian、French、Spanish、Arabian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34、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裡海, 世界最大的鹹水湖裡海。
35、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羅馬城內的城國)
36、世界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世界人口最多的內陸國衣索比亞
37、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6600km,(亞馬遜河6400km;長江6300km;密西西比河6200km)
38、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遜河
39、世界擁有牛數量最多的國家印度
40、世界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41、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42、世界出產咖啡、甘蔗、香蕉、劍麻最多的國家巴西
43、世界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阿根廷
44、世界陸地表面最低點(世界上最低的窪地或世界上最鹹的湖泊 鹽度24%)死海(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地殼斷裂陷落形成)
45、世界最大的大裂谷東非大裂谷(地殼斷裂形成)
46、世界石油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西亞和北非(特別是中東)
47、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770多萬km2)
48、世界降水最大最多的地區乞拉朋齊(印度東北部,年降水量11000多mm)
14、 世界降水最小的地區阿塔卡瑪沙漠(智利)
49、世界最高氣溫記錄出現的地方阿齊濟耶(北非利比亞,57.8℃)
50、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歐洲
51、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淡水湖) 世界第二深的湖泊坦葛尼喀湖(非洲)
52、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巴西與巴拉圭交界)(目前)
15、 現在是中國的三峽大壩水電站最大
53、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54、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大洋州
55、世界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世界最狹長的國家智利
56、世界水資源(江河年徑流量)排列: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
57、世界可開發的水能排列:中國>俄羅斯>巴西>美國>加拿大
58、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玻利維亞與秘魯邊界)
59、世界羊毛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家澳大利亞。
60、世界鈾礦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家澳大利亞。
61、美洲最高峰(西半球最高峰)漢科烏馬山(7010m,玻利維亞與秘魯邊界)。
62、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63、世界上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64、世界上面積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65、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歐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歐洲。
66、世界上東西向最狹長跨經度最廣的國家俄羅斯(跨170經度)
67、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大洲歐洲。
68、世界上最乾燥、最寒冷、風雪最多、風力最大的大洲南極洲。
69、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洲的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
70、世界上工業發展最早的國家英國
71-81非洲之最:
71、最高山峰:乞力馬扎羅山
72、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
73:最深的湖泊:坦葛尼喀湖
74、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75、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泊)
76、分布面積最大的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77、最大的半島:索馬里半島
78、南部最發達國家:南非
79、最大的島:馬達加斯加島
80、最後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1998年)
81、非洲第一大城市即阿拉伯國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埃及首都開羅
82-87歐洲之最:
82、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3600km,注入裏海)。
83、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經九個國家)。
84、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
85、歐洲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法國(工農業都發達)
86、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
87、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位於法國比利牛斯山脈東部山麓。
88、世界海拔最高的活火山尤耶亞科火山(6723m,智利和阿根廷交界)。
89、世界上核能發電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法國、俄羅斯、日本)。
90、世界上核能發電量占本國總發電量比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佔72.7%)
91、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是莫三比克海峽,最大的暖流是墨西哥灣暖流。
92、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是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區。
93、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和商業貿易活動頻繁的重要工業地帶是西歐。
94、世界上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是美國。
95、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東亞(中國東部、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南亞、西歐和美國東北部。
96、世界上人煙稀少的地區是北美洲和亞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帶、撒哈拉、中亞和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以及亞馬遜河、剛果河流域的濕熱地帶。
97、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約243萬平方千米,亞洲)
98、世界上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7000米以上山峰50多座,亞洲-中國、尼泊爾等)
99、世界上最大盆地剛果盆地(約337萬平方千米,非洲)
100、世界上最大三角洲恆河三角洲(約8萬平方千米,亞洲)
101、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 南美洲
102、世界最大的火山口 阿蘇山(周長100多千米) 亞洲(日本)
103、世界噴發次數最多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已達210次) 歐洲(義大利)
104、世界最深的洋 太平洋(平均深度4028米)
105、世界最淺的洋 北冰洋(平均深度約1200米)
106、世界最深的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最大深度11034米) 太平洋
107、世界最大的海 珊瑚海(約479萬平方千米) 太平洋
108、世界最小的海 馬爾馬拉海(約1.1萬平方千米) 歐、亞洲之間
109、世界最淺的海 亞速海(平均深度8米) 歐洲
110、世界透明度最大的海 馬尾藻海(目視深度可達72米) 大西洋
111、世界最年輕的海 紅海(4000萬年) 亞、非洲之間
111、世界最大的陸間海 加勒比海(約275萬平方千米) 北美洲
112、世界鹽度最低的海 波羅的海(平均鹽度7%一8%) 大西洋
113、世界水溫最高的海 紅海(表層年平均水溫27℃) 亞、非洲之間
114、世界島嶼最多的海 愛琴海(約1400多個) 大西洋
115、世界沿岸國家最多的海 加勒比海(20多個) 大西洋
116、世界最重要的洋際海峽 馬六甲海峽(全長1185千米) 太平洋、印度洋之間
117、世界最大的珊瑚礁 大堡礁(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 大洋洲(澳大利亞)
118、世界分屬國家最多的湖泊 裏海(5個國家) 亞、歐洲之間(俄羅斯、伊朗、哈薩克、土庫曼、亞塞拜然)
119、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37.6千克/立方米) 亞洲(中國)
120、世界最長的運河 京杭運河(長1801千米) 亞洲(中國)
121、世界最長的河流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千米) 亞洲(中國)
122、世界流徑國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9個國家) 歐洲
123、世界貨運量最大的國際運河 蘇伊土運河(每年平均通過約1800多艘次,年平均貨運量4、2億噸以上) 亞、非洲之間
124、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 安赫爾瀑布(高979米) 南美洲
125、世界最寬的瀑布 伊瓜蘇瀑布(洪水期寬4000 米) 南美洲
126、世界最大的海灣 孟加拉灣(面積217平方千米) 印度洋
127、世界最深的裂谷帶 雅魯藏布大峽谷(最深6009米) 亞洲(中國)
128、世界最長的洞穴 猛獁洞(總長240千米) 北美洲(美國)
129、世界最大的石筍 丁馬洞中(高63米,底寬134米) 北美洲(古巴)
130、世界最長的鍾乳石 內爾哈溶洞中(長59米) 歐洲(西班牙)
131、世界人口最少的國家 梵蒂岡(約1000人) 歐洲
132、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 哈薩克(1.18人/平方千米) 亞洲
133、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摩納哥(14700人/平方千米) 歐洲
134、世界民族語言最多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100多種) 亞洲
135、世界海岸線最長的國家 澳大利亞(20100多千米) 大洋州
136、島嶼最多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13667個)* 亞洲
137、世界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 汶萊(佔全國面積75%以上) 亞洲
138、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 中國(21個) 亞洲
139、世界兩國邊界最長的國家 美國與加拿大(全長8963千米) 北美洲
140、世界最熱的地點 巴土拉(極端最高氣溫58.8℃) 亞洲
141、世界最寒冷的地點 東方站(極端最低氣溫-89.2℃) 南極洲
142、世界年溫差最大的地點 上揚斯克(年溫差l07.7℃) 亞洲(俄羅斯)
143、世界年溫差最小的地點 基多(年溫差0.6℃) 南美洲(厄瓜多)
144、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點 夏威夷(12244毫米/年平均) 太平洋
145、世界年降水量最少的地點 阿里卡(0.5毫米/年平均)南美洲(智利)
146、世界年降雨天數最多的地區 菲利克斯灣(325天/年)南美洲(智利)
147、世界風力最大的地區 阿爾德(年平均風速19、4米/秒) 南極洲
148、世界最大的風浪區 好望角(年平均110天、浪高6~7米) 非洲
149、世界最長的城牆 萬里長城(總長6700多千米) 亞洲
150、世界最長的鐵路 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9332千米) 亞、歐洲(俄羅斯)
151、世界最長的公路 美國與加拿大(全長8963千米) 北美洲
152、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設計之都
153、烏克蘭的敖德薩:東歐糧倉
154、芬蘭:千湖之國
155、中國寒城:黑龍江漠河鎮
156、中國涼都:貴州六盤水
157、中國春城:哈爾濱
158、中國泉城:濟南
中國避暑之都:貴陽 中國山城:重慶
中國霧都:成都 水仙之都:中國漳州
中國四大淡水湖泊: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
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 非洲最大的城市:埃及開羅
亞洲最大的城市:日本東京 霧凇之都:吉林伊春
俄日爭議的北方四島:國後、色丹、擇捉、齒舞諸島
泰國柬埔寨爭議邊界:柏威夏寺
❹ 如何製作地理課件
1、確定課題與教學目標。
課件設計首先要確定教學課題,明確該課題要實現的目標。一般來說,我們平時的教學課題都是按照教材教師本人自己確定,所以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教學目標來設計課件,有更大的自主性。但遇到公開課、評優課、競賽課什麼的,就不同了,通常要根據所給課題設計課件,這就要我們更好地理解課題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
2、深挖教材,理順關系。
深挖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很好地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體系,才能實施有效教學。通過仔細分析研究課題內容,理解重點、難點問題,確定課件內容的結構、表現形式及展示順序。對於PowerPoint這個軟體來說,展示順序是很重要的。因為其本身的交互性相對來說要弱一些,所以要求課件的設計一定要注重順序的編排。
3、課件素材的搜集。
互聯網是我們獲取信息、材料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平時教學所要的素材,我們幾乎都可以直接從網上搜索到。
4. 編輯素材。
雖然我們能從網上搜索到我們想要的素材,但往往與我們在實用中的要求不是很相符,這就要求我們利用一些軟體(FLASH、PHOTOSHOP、視頻分割器)進行修改編輯。
5.製作課件
這是課件製作的最核心的環節。在這個環節,我們要將各種多媒體素材,按編輯好的腳本,設計好的順序,編輯在一起,製作成交互性強、操作靈活的、視聽效果良好的課件。這就要求對PowerPoint 2003能夠熟練操作。
6. 調試、運行、試用
課件製作完成後,如果有時間要或者有需要,我們可以經過多次的調試、試用,並及時修正。如果只是平時上課,上完課後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相應調整,修正後再應用。
❺ 浙江地理介紹ppt課件
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2]
折疊地貌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七山一水兩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占浙江省總面積70.4%。平原面積23.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折疊氣候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旱澇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❻ 求黃河的地理知識 ppt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黃河長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經9個省區,呈巨大的「幾」字型。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於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
地理位置
黃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東為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水草豐美,因此被稱為塞上江南。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壺口瀑布南孟津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因水土流失,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黃河是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黃河流域衛星地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生物資源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歷史上頻繁的災害,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黃河決口1590次,大的遷途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黃河改道,河水南下奪淮,淹沒豫東、皖北和蘇北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
注釋:
近年,黃河水域生物遭到破壞,魚類現已不到百種。蘭州市漁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認為,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致使黃河含沙量大;黃河水量受乾旱少雨日趨減少;工業城鎮廢水的污染;人為捕撈等因素,都是導致黃河生物減少的原因。
為使黃河水域生態得到修復及養護生物資源,甘肅省農牧廳漁業處從二000年開始,針對黃河甘肅段實行「增殖放流」計劃。據漁業處負責人介紹,投放數量從去年的七百餘萬尾,已增加到今年的八百萬尾,以黃河土著魚種——黃河鯉魚、鯰魚、草魚、鱅魚為主要投放對象。
河流分段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下面為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黃河乾坤彎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孟津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環境保護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編輯本段]發展變化
黃河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經河道才能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①上游屬乾旱半乾旱區降水率級少,中游為主要補給區但水土流失嚴重、季節變化大,下游流域面積小,補給少;
②流域內人口增長快,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率;
③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黃河沿岸工業和城市用水量不斷增加,引黃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④水庫調節能力較低,水資源管理不統一;
⑤水費低廉,低水價喚不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工農業用水浪費極大;
⑥環境污染急劇降低黃河水的利用率。
懸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 ,全靠大堤約束,它因而被稱為「懸河」。那麼黃河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成為「懸河」的呢?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部的磴口縣,在這里,黃河河道比縣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黃河奔流在中條山與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孟津。由這里距黃河30公里處,就是我國著名的都城洛陽。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從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則天)、後梁、後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稱為「九朝古都」。
滅殷以後,就把傳國之寶九鼎遷到洛陽,有定都洛陽之意。武王死,當時輔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規模地營造洛邑,分別建立王城和成周城兩座。在澗水東、水西間的為王城,即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在水東,即今白馬寺附近的為成周城。周平王遷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遷都成周城。東漢劉秀稱帝後,建都洛陽。
漢魏時的洛陽城是在成周城遺址的基礎上加以擴展的。史載洛陽城「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稱為「九六城」。
早在五六千年前,洛陽西50里處就有「仰韶文化」,可見當時的母系氏族公社制相當發達。由此為發端,愈發輝煌。
河道變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❼ 七年級地理我們怎樣學地理.ppt
七年級的地理比較簡單,背好書上的知識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