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影響

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1-19 21:23:42

❶ 西方地理環境特徵,對其文化的形成有什麼影響

一種文化的形成, 原因是復雜的.它與一定的地理環境、氣候及生態環境等自然條件相聯系, 同時也與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生產方式, 以及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約在公元前四千年及三千年初, 西歐廣大地域首次由農耕者居住.在幾千年的時間里, 歐洲最發達的地區是最早被農耕者移居的東南部, 這就是愛琴海地區, 希臘的克里特島是愛琴海南端最大的島嶼, 地理、氣候、交通條件具佳, 是歐洲第一個高度文明興起的地方.
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成為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搖籃.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臘人,以及後來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業發達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國家. 地中海的沿岸夏天炎熱乾燥,冬天溫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因為這個氣候,橄欖樹等種類的樹木多生長在沿岸.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綠灌木為主,葉質堅硬,葉面有蠟質,根系深,有適應夏季乾熱氣候的耐旱特徵.這里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無花果和葡萄等,還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欖.
古羅馬國家建立在義大利半島上.半島上多河流, 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比希臘優越.古羅馬城就建在第伯河南岸.義大利氣候良好, 雨水充足.公元前8 世紀, 其農業和手工業已相當發達.城邦制是希臘歷史的關鍵.城邦的出現是希臘的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希臘半島上的一塊塊小平原, 形成了天然的政權單位.它的特點之一, 就是小國寡民的規模.整個希臘半島包括數以百計的城邦.每個城邦都以城市為中心, 周圍有鄉鎮, 城邦是城市和周圍農村構成的整體.雅典和斯巴達是最大的城邦.希臘各城邦對外開放, 各城邦之間以及各城邦與東方各國之間的商業和貿易往來十分頻繁.他們互相學習, 並從東方學到了煉鐵和鑄銅技術, 使手工業, 如冶金、造船和制陶業, 以及工商業都得到了發展.希臘的殖民擴張從公元前8 世紀起, 歷時兩百年之久.這個劃時代的運動, 使各城邦產生了由於一種共同的血統、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而聯系起來的覺醒意識.它改變了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大貌, 把希臘文明傳播到更遠更廣的地方去.
西方文化的特點與特徵
(一)天主教和新教 西方的基督教,先是天主教,爾後是天主教和新教,從歷史上說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徵.正是為了上帝和黃金,西方人在16世紀向外征服世界.宗教改革與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
(二)法治 法治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核心觀念,是從羅馬繼承來的.中世紀的思想家曾詳細闡述過自然法的思想,君主應當根據自然法來行使他們的權利,而普通法的傳統則在英國得到了發展.法治的傳統為憲政和人權保護奠定了基礎,包括保護財產權不受專制權力的侵犯.在大多數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響思想和行為方面是一個較不重要的因素.
(三)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構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個人主義是西方文化的一個主要信條.西方人強調突出自己, 從其姓名就可以看出, 西方人的姓名是先名後姓, 而不像中國人那樣先姓後名.

❷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

地理環境,通常指環繞在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資源等等,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中國的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的影響
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居住地的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早期文化形成更為直接,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如果把各民族、各國度有聲有色的文化表現比喻為一幕接一幕悲喜劇,那麼,這些民族、國度所處的地理環境便是這些戲劇得以演出的舞台和背景。」1馮天瑜教授用生動的文字描述了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的重要性。
地理環境是中國文化產生的基礎。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較早地產生了文明。黃河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人類的生命與水息息相關,決定了文明在江河的地理環境下產生。中華民族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
不光是中華文明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產生,所有的中國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產生的。比如漢族的祖先崇拜文化,這種文化的由來是可以找到地理環境的因素的。漢文化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土壤、氣候、水利等自然條件為發達的農業文化提供了優越的物質基礎,「促成了農業與手工業的結合體(家庭)的很早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直接與自然界打交道,靠天吃飯萬事不求人,祖宗的一套生活方式對子孫來說已足夠應用,家族宗法觀念由此得到強化,引出了對祖先的莫大崇拜。」2無論是文學、思想、歷史學、經濟學、書畫等等,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唯物史觀告訴我們,地理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的重要影響。

中國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有哪些影響

這種問題有個技巧,這是分析題不是預測題,預測題不好回答,比如說:中國地理環境對未來的中國文化產生哪些影響。這種不好回答,因為環境千變萬化,你不能確定究竟中國文化朝著那個方向發展。而這種分析題就是回答這些實實在在,你可以看的見的這些已經產生的影響或發生的事情。比如說:中原地區還有東北地區的大平原導致該地區的農耕文化得到發展,長江等多水區域的捕魚文化得到發展。。。。。
回答路子就是地區特點+地區產業+「文化」兩個字就行了,你不用問為什麼某地區的某文化為什麼興盛,因為這是已經發生的了,自然進化出來的而已。。

❹ 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哪些影響

我國許多聚落都位於河流或山脈南北,因此就會以「陰」或「陽」命專名,如貴州省會貴陽,屬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湖南的衡陽市,在衡山之南;四川的綿陽市,位於綿山以南得名;河南省南陽市,位於南山以南;山西的山陰縣,因縣境在佛宿山之陰得名。此外河南的洛陽,位於洛水以北;河南的汝陽,位於汝水以北;湖南省益陽市,位於益水之北而得名。

❺ 我國地理環境對於文地域文化形成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可以說,氣候對文化的影響是最大的.它影響了人們吃的、穿的,用的,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降水和氣溫決定了人們的主食.中國東部平原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南地區主要為水田,以北地區主要為旱田.南方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其充足的熱量、水分和光照條件很適合水稻的生長,因此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而北方的雨季較短,太陽輻射的強度又不夠,不適宜種植水稻,但卻適合種植小麥、高粱等,因此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雖然隨著人口的遷移和飲食方式的融合,有不少南方人偶爾會以面條、餃子等做正餐,但是米飯作為南方人的主食這個位置並沒有動搖,這個結論在北方同樣成立.氣候也造就了一些地區特有的飲食文化.例如廣東的涼茶和老火湯.由於廣東比較濕熱,人容易上火,所以需要經常喝涼茶或湯水,而北方的氣候寒冷,為了驅寒,東北人無論男女,有事沒事都會喝點酒.氣候不同使人們的運動愛好也不同.北方的冬天有雪,湖面結冰,人們可以在湖面上溜冰,享受冰雪世界的美麗.而南方即使是冬季,氣溫也比較暖和,湖面不會結冰,冬泳越來越得到歡迎.第一、它導致了不同地區其城市形態不同.「一般情況下,平原地區的城市形 態比較規整,山區的城市形態受地形、地貌條件的限制,不同地區差別較大.」1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內,地勢比較平坦,因此城市內部各個組成部分都比較集中.而「重慶地處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的丘陵山區,地區的崎嶇不平使城市發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2,用地比較分散.第二、地形、地貌的不同導致農業土地的利用形式不一樣.在平坦的平原上我們可以建設農田,種植水稻、蔬菜等,而在丘陵區,地勢的崎嶇不平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但卻適合種茶,種果樹或營造經濟林.在黃土高原上,降水本來就少,加上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們可以把山坡改造梯田,發展小規模農業.第三、地形、地貌的不同使不同地區的藝術特色不同.再次,水文狀況對文化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沒有了水,則人類將會滅亡.依山傍水是人類理想的居住環境.第一,農業生產活動對水的依賴性很強.河套地區降水較少,其東面又有黃土高原、太行山阻擋了海洋的濕潤氣流,不適宜植物的生長和人的居住,但由於它位於黃河的上游,水源較為豐富,使農業生產成為可能,為河套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❻ 中國的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有什麼影響

我國許多聚落都位於河流或山脈南北,因此就會以「陰」或「陽」命名,如專貴州省會屬貴陽,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湖南的衡陽市,在衡山之南;四川的綿陽市,位於綿山以南得名;河南省南陽市,位於南山以南;山西的山陰縣,因縣境在佛宿山之陰得名。此外河南的洛陽,位於洛水以北;河南的汝陽,位於汝水以北;湖南省益陽市,位於益水之北而得名。

❼ 地理環境對於地域文化形成產生哪些影響

地理環境為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基礎條件。文化的形成都是發生在一定的專地域中,這個地域的屬自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著該地區內文化的形成;環境條件對文化發展的影響——加速或減緩作用。在一定條件下,自然條件的優越與否影響著文化的發展。環境的差異性,使地理環境賦予不同地區以不同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因此生產方向也將不同。
地域文化形成的首要條件就是自然環境。它決定著一個地區的人們的生存質量和心理狀態。人在自然中尋討生計得以生存,越是人類生活的早期,作用越大。地理條件的特殊或得天獨厚。適合長遠居住的環境。不同的地理條件所產生的風俗也必然不同。長久的發展,會形成獨特的生活文化飲食作業的習慣。特定區域的人群將有明確的區域意識,並與其他區域的人群形成競爭關系。在這樣情況下產生的區域文化最具歷史的深度、廣度和高度。

❽ 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的影響

日本作為島國,是地震多發列島。所以,日本人一天都在擔驚受怕的生存,恐怕「萬一」的到來,自然造就島國心態:格局小而狹,但又堅忍不拔;思維直板,但又具有擴張性;由於資源匱乏,人人都有危機意識。 在擁有危機感的同時,日本人常備「防災物資」在家中。防災物資包括:手電筒式收音機、戰備服、飲用水、戰備餅干、備用醫葯品等,幾乎家家必備,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築物都設有 「非常口」,國民腦子里綳著「防禦非常事發生」這根弦,時刻做好避難的准備,以防不測的出現。這叫: 「常在有時想無時, 不懼一萬怕萬一, 危機意識腦中閃, 安全防範為第一。」 地震、火災、老爺子是日本人平時最怕的象徵。地震,是日本人的夥伴,島國日本整天在地震的搖籃里生存,大家都清楚不知何時會有滅頂之災。火災,是日本房屋的大敵。因為日本多發地震,人們不敢建築水泥建築,只能建易倒易塌又不傷人的木質建築,但還是經常吞噬人們的性命。老爺子,是日本守禮的象徵。過去,作為家長的父親,一言九鼎,什麼都說了算。今天就大不同了,同中國一樣,女人跟孩子頂了家庭半邊天。 去年四川發生大地震,我和太太鍾雪迅速組織救災義演,為災區捐了大筆錢。但崔天凱大使指示孫美嬌參贊讓我短時間集帳篷解災區之需。於是,我除了發動日本公司購買五百頂帳篷運往災區,還拜託荒井広幸議員在國會上呼籲日本政府拿出帳篷給中國災區。 當時在國會上,荒井議員提出支援中國帳篷時,擔當總務的大臣回答:「帳篷都是從中國加工進口,目前沒有現貨。」荒井先生當場駁斥說:「我做過自治大臣,比你清楚哪有帳篷,就看福田首相和內閣諸位支不支持我的建議?全國各市縣村走為地震備用物資有上萬頂帳篷,抽出一半給四川災區,然後我們再從中國進口就是。」 福田首相一聽大為高興,帶領內閣同意荒井的建議,並還通過了荒井追加五億日幣給中國災區的提案。 由此看來,日本最常被牽掛的就是救災物資,他們時刻擔心「萬一」災難的發生。所以說,日本人生存沒有安全感,總在提防自然災害的到來。 中國人一遇地震大多往外跑,我剛來日本也帶過家人跑出過多次,但再看周圍一個人影都沒有,感到非常奇怪。後來鄰居告訴我,在日本如其跑到外面避難,不如呆在家裡更安全。這是日本人的防地震的做法。 有專家講,日本的傳統文化一直是強調精神比物質更重要,在宣揚非物質資源方面可以說是始終一貫的。 當年二戰時,日本人的無線電廣播曾叫嚷:「物質資源是有限度的。」「毫無疑問,物質性的事物不能維持一千年。」日本的軍人問答手冊使用的口號是:「(敵人的)數量要以(我們的)訓練來抵擋,(敵人的)鋼鐵要用(我們的)肉彈來碰撞。」那些駕駛著小型飛機偷襲珍珠港的飛行員,是被他們一再用來說明精神優於物質的舉不勝舉的例子之一。 日本人認為精神比物質更重要的同時,作為島國民眾,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有難以想像的事發危機意識,這成為日本人自卑和謙卑意識的生存土壤。 2006年,日本曾熱播了一部名為《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的電影,這是對日本經典大片《日本沉沒》的再度發揮。上世紀80年代,小說《日本沉沒》和《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相繼問世,共分別拿下了日本文學創作「星雲獎」的長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一時間成為國內媒體和大眾議論的佳話。 《日本沉沒》這部巨片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態中最常見、也最脆弱的一面——「島國將要沉沒」。片中數位地質學家通過地殼學論證得出一致結論:由於地殼運動日本島國將面臨一年內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機。 而《日本以外全部沉沒》則成這一結論反轉,變為除日本以外所有國家都相繼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這一塊地球上最後的陸地,全球難民集中在這個孤島上,日本人優越感急升。 在該片的描寫中,日本首相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高領袖,終日趾高氣揚地對他國首腦呼三喝四,而外國代表和其他國民則紛紛齊唱「日本努力」;美元、歐元瘋狂貶值;歐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語失寵;黃頭發、藍眼睛也開始低下了高昂的頭……這部影片顯然將某些日本人的帝國心態推向了極致。 按照正常推理,日本將會在地球上過上無憂無慮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終沒能擺脫骨子裡的自卑、謙卑意識,最終沒能擺脫對「島國沉沒」的擔憂。因此,在影片的結尾,沒有最終的倖存者,就連自稱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只是神奇的多活了短短的3年時間。之後,全世界都沉沒了。 由此可見,日本人從古至今始終擺脫不了危機意識所帶來的「島國謙卑情結」。 因為但戰爭失敗使日本人認識到「光憑精神力量是不夠的」,還是要有物質作為強大後盾。 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多少也與膚淺地接受戰爭教訓有關。但作為一個島國,經濟越發展,資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這幾十年來,日本不斷地填海造地,東京又有好幾塊新城區是從大海上建造起來的。 據一位學者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價格從中國進口了不少精煤,用於填海和儲存,現在價格已翻了幾番,這些為爭奪資源的舉措,但也是危機意識的表現,不能不讓我們吃驚。 與此同時,這種對資源的危機意識使日本人特別講究節能和環保。我曾考察過日本的印刷行業。那裡的工廠,為省電,晚上用冰降溫,而且許多工廠都與電廠簽約,規定每月用電量,違約罰款驚人,沒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著你精密計算,系統控制,正好用完。對廢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有家廠61種廢物,已有57種被利用,指標從建廠時的37.7%,到現在的93.4%,剩下的四種是煙蒂、油墨殘物、專用色條、生活廢物。他們還在研究中,以求全部利用。而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職工都要養成習慣,把廢物分類堆放,切割成形,按步驟一一處理。 日本人在這方面確實訓練有素,很少有人逾越規矩。看來危機意識已滲透到他們的血液里,並不需要大張旗鼓地去宣傳環保概念、循環經濟的好處。這應該看做危機感給日本人帶來的正面效應,值得我們學習。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