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土壤

地理環境土壤

發布時間: 2021-01-19 20:31:50

『壹』 老班章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土壤有什麼特點

老班章地處勐海縣布朗山深處,接壤邊境緬甸,遠離城市,屬於非常偏僻的原始森林深山,綜合立體生態大環境保存較好。
老班章海拔1500-1700米,處於蒼茫的布朗山深處的小盆地區域,四周群山環抱,寒冷空氣少,酷熱天不多,秋冬早晚霧氣大,形成了獨特的小區域內優良環境,屬於典型的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優良海撥高度環境范疇。
老班章的土壤屬微酸性紅壤,土層深厚,有機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高。

『貳』 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指覆蓋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徵的,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專松物質層。
土壤即泥土屬;土地。

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等組成。
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
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
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鬆表層,是陸生植物生活的基質和陸生動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僅為植物提供必需的營養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動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場所。
土壤無論對植物來說還是對土壤動物來說都是重要的生態因子。
土壤是所有陸地生態系統的基底或基礎,土壤中的生物活動不僅影響著土壤本身,而且也影響著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

『叄』 2 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位置

土壤在地理復環境中的位制置
土壤是地球表層系統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球表層系統中由大氣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等五大要素構成.土壤以不連續的狀態存在於陸地的表面稱為土壤圈.土壤圈處在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界面上.

『肆』 地形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氣候水文土壤農業工業

這個問題太大,舉例說南方地區吧,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原地區適合發展種植業,水稻土
。丘陵林果業,紅壤。

『伍』 (地理)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綜合影響。

(1)
從山麓到山頂,植被的垂直變化是: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混交林→紅松專、落葉松、雲杉屬→岳樺林→高山苔原。植被出現垂直變化的主要緣由是因海拔的影響,氣溫從山麓到山頂逐步遞減。
(2)長白山東南側位於夏天風的頂風坡,降水相對較多;西北側位於夏天風的背風坡,降水相對較少。因此,同一座山體兩側的降水量會有分明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側是山體的東南側。東南側為頂風坡,降水較多,同一植被帶的散布上限比西北側要略高一些。

『陸』 怎樣理解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關系

答:①地來位及作用:土壤是地球自表層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指地球表面能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 層,處於人類智慧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相互作用交叉帶,是 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境節,也是結合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的紐帶。
②土壤與人的關系: 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協調水分、 養分、 溫度、 空氣等營養條件, 向人類和陸生動物提供食物、纖維物質,故土壤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通過土 壤形成發育過程分解和凈化人類生存環境中的污染物和廢棄物,因而土壤即是陸地生 態系統食物鏈的首端,又是維持生存環境質量的凈化器。

『柒』 土壤 為什麼是 自然地理環境的中心環節

土壤的類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植被的類型,而植被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捌』 土壤圈對地理環境作用是什麼

『玖』 土壤圈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B 本題考查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對土壤的形成起主導作用的是生物。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物,微生物可以對腐殖質進行分解形成有機質。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