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理知識
Ⅰ 誰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
《山海抄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常識地理篇。
Ⅱ 我國古代地理名著是
<山海經> 我國最古老的地理學著作,最古的博物書、最古的神話小說故事。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 我國六世紀前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洛陽伽藍記> 北魏·楊炫之 古代地理名著,寺塔記的典範之作。
<徐霞客游記> 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 《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鯀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後世作家珍視的材料。
《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鯀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後世作家珍視的材料。
《水經注》是一詳盡記載河流水道的地理著作,《水經注》北魏酈道元撰。
《徐霞客游記》系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
《禹貢地域圖》大禹自己治水時曾畫下了地圖.中提出"制圖六體″: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區域性大中比例尺地圖繪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原則。
《地形方丈圖》
《攬轡錄》《驂鷺錄》《吳船錄》宋代范成大所撰.
《吳郡志》宋代范成大所撰,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地方誌.
《桂海虞衡志》宋代范成大所撰.該書首篇為"志岩洞″,專門記述了桂林及其周圍20多個喀斯特洞穴的情況,如洞穴的位置、大小、結構等,並提出鍾乳石是"石液凝結所為″的見解,對桂林的峰林地貌也有生動的描述。"志岩洞″篇是研究中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文獻。
還有清代成書的《湘湖水利志》、《東南水利》、《欽定滿洲源流考》、《台灣紀略》、《秦邊紀略》
《地理圖》所繪山、川、森林和路、府、州名以及海岸線的輪廓大體正確,森林和山嶺表示很有特色。還制有木輿地圖,即木製的地形模型。《天文圖》市以北宋元豐年[1078-1085]一次恆星觀測的資料繪制的。
現存在日本京都的宋拓本《輿地圖》與蘇州市碑刻博物館收藏的黃裳《地理圖》頗有相似之處,因此有人提出京都收藏的《輿地圖》是根據黃裳所制木輿地圖,在以咸淳[1265-1274]年初建制的府、州、軍名為主,加以修改或增補而成。
Ⅲ 古代地理名稱
1、百越
「百越」是秦漢時期中原人對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各種民族的泛稱。百越諸民族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種泛稱、一種地理稱呼。
先秦古籍對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的民族,常統稱為「越」。實際上這些「越」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眾多族群的泛稱,各有種姓,互不所屬,或稱「吳越」(蘇南-浙北)、或稱「東甌越」(浙南-閩北)、或稱「閩越」(閩南)、或稱「揚越」(江西-湖南)、或稱「南越」(廣東)、或稱「西甌越」(廣西)、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廣西南部)......故而又稱「百越」。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興兵伐越,大敗越國,盡取吳越之地。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
2、南疆
新疆的地理特徵是「三山夾兩盆」,新疆最北部為阿爾泰山,中部為天山,最南部為昆侖山系。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為准噶爾盆地,天山和昆侖山系之間為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侖山系以北,稱之為南疆。
南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維吾爾、塔吉克、漢、柯爾克孜等民族的藝術和絢麗多彩的風情,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在古絲綢之路的南、中兩條干線上留下的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跡昭示著歷史的悠長與滄桑。
3、風土人情
1)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和生活、文化特點。百越語為黏著型,不同於漢語的單音成義,故百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有人認為越語與今壯侗語系的語言十分接近。
百越族的生活、風俗習慣也有特點,主要是鑿齒; 斷發紋身;契臂為盟;多食海產;巢居;善使舟及水戰;以及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等。
2)
在南疆,每一條公路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宛如飄帶鑲嵌在大漠戈壁和綠洲之間。
浩瀚的沙海是南疆最主要的元素。戈壁與大漠之上的公路不同於南國山嶽叢林之中的公路,行駛在萬里公路線上,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心曠神怡和視野的開闊。要知道,大漠胡楊「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不來南疆沙漠公路,也一定不相信公路交通人是何等的堅韌、何等的執著、何等的智慧,他們用雙手在茫茫沙海鋪築生命之路。這里的交通人與戈壁紅柳、大漠胡楊、綠洲白楊一起,保持著對祖國南疆最純粹的忠誠,那樣真實、那樣自然地以特有的形態、色彩,訴說著南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進程。
Ⅳ 中國古代地理學
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在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十四世紀的中古時期,中國的地理知識和思想有長足的進步。這時候中國在方誌、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顯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四個世紀。
公元十五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的近古時期有兩件重大的地理事件,就是中國的鄭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雖然,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早半個多世紀,船隊的規模、航海的技術也遠勝於哥倫布,然而其社會意義和對地理學的影響則遠不及地理大發現。
中國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後,也在同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理論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中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論述。但中國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記載,缺少對地球表面整體規律的研究,這也是近代中國地理學落後的原因之一。
Ⅳ 古代文化常識的地理
赤縣、神州 代稱中國。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中國又指春秋戰國時中原各諸侯國,後又泛指中原地區。「國」則是古代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傳說中的我國古代中原的行政區劃,又可泛指中國。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圍的地方,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
山東、山西戰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西為山西。
關內、關外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為「關內」,相對者為「關外」。
三晉、三楚、三秦戰國時晉分為三(趙魏韓),後人把原晉地稱為「三晉」。秦漢時分原楚地為西楚、東楚、南楚,即「三楚」。項羽滅秦後,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後泛稱關中地帶為「三秦」。
中原、塞外、江表狹義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區,廣義則指黃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長城以北地區為塞外,又稱塞北。長江以南地區稱江表,長江南岸蘇南、浙江一帶,又稱「江東」,三國時為孫權統治。
都、鄙、邑周時四縣為都,夏制十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組織之一,五百家為鄙,也指小邑,又指邊遠地方。
兩都、三都、兩京、五京東漢洛陽為東都,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合稱「兩都」;加上「南都」宛,合稱「三都」。東漢洛陽、長安又稱兩京;宋代則以開封、洛陽為兩京;明以後稱北京、南京為兩京。唐代有五京:東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
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北京古稱「薊」,又稱「燕京」。西安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久的古都,明時始稱西安,古稱長安。洛陽為九朝名都。南京,秦漢時稱「秣陵」,孫吳時稱建業,晉稱建康,南唐時稱金陵,朱元璋改稱應天府,清代稱江寧府,太平軍稱天京,另有「石頭城」「白下」之稱,為 六代古都。開封古稱大梁,汴梁,汴京,宋稱東京。杭州古稱錢塘,又稱臨安。
姑蘇、維揚、京口今蘇州別稱「姑蘇」;揚州別稱「維揚」「江都」;鎮江古稱「京口」。
Ⅵ 古代中國對地理學的貢獻
中國古代的物理成就
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中,屬於物理學或與物理學有關的,可以提出力學、光學和聲學等三個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1)力學方面
①《考工記》一書中的有關記載。這是一本現存的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技術規范的書籍,可能是春秋時代(公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它記述了許多手工業的工藝製作與設施,匯集了至公元前3、4世紀時的工程技術知識。其中包含的力學知識,主要有:關於慣性的記載、滾動摩擦的論述、論箭的飛行與保持穩定,還記述了有關力的測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軟科學知識。
②《墨經》中有關力學知識的記載。《墨經》戰國時代以墨翟(公元前490至403年)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為「經」與「經說」兩大部分。經說是經的註解。前者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定義性質的條文,後者則帶有定律的性質的解釋。
《墨經》中的軟科學知識已不全是實際生產知識的總結和記述,而是對力學現象進行了粗淺的概括,並進行了一些推理論證。諸如,關於時空觀念、運動學知識、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論述,以及斜面、滑輪及其應用,等等。
現舉一條關於杠桿的理論探討以茲說明:
經下第25條:「天(衡)而必正,說在得。」經說:「(衡),加重於一旁,必捶(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相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這一條說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關系。可能是墨家探討杠桿平衡關系的實驗總結,說明墨家發現杠桿定律較之古希臘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年。但並沒有阿基米德杠桿定理那樣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風地動儀。這是東漢張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後漢書張衡列傳》上有下面一段記載:「(順帝)陽嘉元年(即公元132年),復造侯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
形似灑尊,飾以篆文山龜烏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震,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當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顯然,這是一種測定震源方向的儀器。可惜,後來這架地動儀失傳了。
我國考古博物學家王振鐸在總結國內外學者復制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書上的記載和力學原理滿意地復製成功了侯風地動儀的復原模型,它主要是一個利用了重心很高的「都柱」的不穩平衡。從這個儀器的製造來看,張衡已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同時他對地震波傳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這些在當時來說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④記里鼓和指南車。這是三國時魏人馬鈞根據以前的記載模仿製成的兩種利用各種齒輪的復合運動傳動的自動機構。記里鼓是利用原動齒輪帶動大小不同的一套從輪,使車輪轉動把車行的里數自動地表示出來的一種裝置。
指南車是利用一套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的定向裝置,使得立在車上的一個木製人像的手永遠指著固定的方向。關於這兩種裝置的結構,在劉仙洲教授著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第五章中有較詳細的介紹。
(2)光學方面
關於光學知識的記載以《墨經》經下中的八條(16至高無23)最為系統。其內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體與光源的相對位置確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線傳播實驗,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鏡成像,凹面鏡成像,凸面鏡成像等。它已觸及了幾何光學很大一部分,從時間上看要比古希
臘歐幾里德注《反射光學》早一百多年,所以,《墨經》中的光學條文,不僅是我國最早的光學著作,也是世界古代科技史上難得的各較全面的光學著作。
Ⅶ 有關中國古代地理知識所發明的東西
追問的是日晷.張衡的地動儀。指南車.渾天儀,計里鼓車,地形圖.等等!
Ⅷ 我國古代戰役中的地理知識
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後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里適當太行南北要沖,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雁門關:古代關名。又稱西陘關。在今山西省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附近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蜚雁出於其間」而得名。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異常險要,為歷代鎮守重地。現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為當時的軍事重鎮。唐會昌二年(842年),回紇侵犯唐朝,唐河東節度使劉沔進屯雁門,爾後向大同出擊,打退了回紇兵。
石嶺關: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此關形勢險要,為山西北部之要沖。唐朝為防止突厥南下,曾駐兵於此。宋與契丹相爭,也屢次在此交戰。979年3月,宋攻北漢之時,曾在此重創遼援北漢之軍。
平型關: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此關西托雁門之險,東擁紫荊之固,山勢險要,道路崎嶇,為古代出入晉、冀兩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歷為兵家戍守之重鎮。
娘子關:古代關名。又稱葦澤關。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晉、冀兩省交界處。此關地勢險要,兩山夾峙,東與井陘相通,為古代太行山重要關口和太原東方的屏障,歷為兵戍要地。唐時曾設承天軍,宋時設承天塞,明設承天鎮。
潼關: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北。東漢末在此設關。此關扼黃河要津渡口,鎖東西交通咽喉,歷來為關中地區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為名,由河南進軍關中,因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致使曹操頗費周折才得以進據關中。
蒲津關:古代關名。又稱臨晉關。在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戰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漢武帝時改名臨晉關。前205年,漢高祖劉邦曾由此關進入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一帶),擊虜了殷王邛。唐初,李淵父子能順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於蒲津守將的不戰而降。
鬼門關:古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西。界於北流縣與玉林市間,因其南多瘴疫,往者多難生還,故名鬼門關。為古代通往欽州、瓊州、雷州及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明代改為天門關。
古嚴關:古代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城西。關名,一說為秦時所提,一說為漢所稱。此關處群山環抱之中,周圍山勢連綿,懸崖峭壁,險不可攀,因之為古代軍事要地。關前有清人商昌書刻「古嚴關」三字。
鎮南關:古代重要關隘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此關控大青、金雞兩山隘口,山巒重疊,谷深林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古代中國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老將馮子材率軍據關而守,身先士卒,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軍。1965年,此關更名為友誼關。
下關:古代關隘名。在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此關扼點蒼山與洱海間狹長地段之通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古代南詔、大理國都之門戶。公元779年,南詔王在此設關,以為都城屏障。明初,大將沐英進攻大理,大理國據關以守,明軍巧出奇兵,攻佔此關,迅速滅亡大理。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後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並屠掠延慶諸城,後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代戰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占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後,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佔領了大同以後,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是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餘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馬50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開始後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忱和樹立起必勝信心。
現在平型關戰役舊址已辟為抗日戰爭紀念地。舊址在靈丘縣城西橋溝一帶。距平型關約5公里。這里北依恆山余脈,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巒峻陡,比肩連袂,中通一路,形勢非常險要。遍山松柏疊翠,風光秀麗,常有遊人來參觀游賞。
Ⅸ 古代地理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江;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