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地理環境
A. 傣族民族風情習俗的相關地理背景(自然因素:地形,氣候;人文因素)
傣族的建築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和人口、經濟、宗教、內政治、科技、思想意識等社會環容境的影響,主要有以西雙版納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優美靈巧的干欄式建築,以元江、紅河一線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以及典雅富麗的佛寺建築。
在濱水而居的河谷壩區,因受炎熱、潮濕、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傣族的居民建築以「干欄」(俗稱竹樓)為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牆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家畜、堆放農作物。整座建築空間間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牆壁和樓板,利於保持居室乾燥涼爽。
B. 維吾爾族、蒙古族、苗族、傣族等的主要分布區的地理環境
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氣候乾旱少雨,年降水量少於200ml
冬季寒冷,夏季不炎熱
C. 傣族衣食住行的特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西雙版納屬於抄熱帶地區,長夏無冬,物產也比較豐富,一年四季的食物都不會又短缺的時候。
1.因為地處熱帶,人們需要使用一些酸、辣、涼的食物來幫助消化與排汗,所以版納地區的食物多偏於酸辣。同時也因為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比較適合種植水稻,一般是一年三熟,海拔稍微高點的地區一年兩熟。現在最好吃的大米是勐海、猛混、勐遮的大米,屬於貢米哦~
2.版納物產豐富,天然去雕飾,大部分的野生菜餚均可用水沖沖去除灰塵即可,可生吃也可做熟了吃,能生吃的菜多半是清涼解毒的。而讓大部分人看起來不能吃的比如蚱蜢、肉蛆、剁生、螞蟻蛋也是由於當地的地理環境所致。
D. 西雙版納傣族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的關系, 詳細的,~
看了你的回答記錄,說的都挺好的。我幫你找了,沒找到你們版納的,但找到了德宏的,不知道合不合用,發部分給你看看。
........................
由此不難看出,飲食在人類社會演化及其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所謂文化,是人類對自然界適應性的積累,它表現為人類行為的式樣。因此,各式各樣的文化,都與孕育了該種文化的自然狀態——環境——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決定了該種文化的個性。這種個性,是在歷史過程中沉澱而成的。飲食文化,是人類對食物環境中生產物的依存而形成的,因此具有特別鮮明的個性。當然,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組成部分的傣族飲食文化也就毫無例外具有了與其他飲食文化不同的特徵。
.....................
傣族,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其餘散居雲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餘縣,據2005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傣族人口數為1158989.
....................
傣族飲食的結構
傣族的飲食與飲食結構由其居住的環境決定: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橫斷山脈的南延部分,位於北緯23°53′——25°50′,東經97°32′——99°45′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00——2000米,主要河流有大盈江、瑞麗江、怒江及芒市河、南宛河等。全州屬南亞熱帶低緯度雨林型濕熱氣候,年平均氣溫18.4——20°C,其氣候特點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霜期短、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2218——2453小時,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全州壩子平坦,土地肥沃,加之傣族依水而居,灌溉便利,益於種植水稻和多種經濟作物。傣族是最早栽培稻穀和最早進行犁耕的民族。「芒市穀子遮放米」也為雲南人民所稱譽,正是由於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德宏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喜食酸、辣、苦(涼)。三者皆可助開胃化食,消暑解毒殺菌,而且傣族還能用稻米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富有民族特色的「竹筒飯」 、「菠蘿飯」等,風味獨特,遠近知名。
.......................
.......................
.......................
傣族民間食用昆蟲最富特色的是用酸螞蟻拌成的冷盤,既消暑,又開胃。酸螞蟻是生長在怒江兩岸的一種黃螞蟻,因為在其腹下生有一個透明的儲酸小黃球,故稱酸螞蟻。酸螞蟻的巢都築在一種豆種植物的枝和幹上。巢是用螞蟻吐的絲狀物將植物葉子連接在一起做成的,呈倒圓錐形掛在植物的枝幹上。大約螞蟻窩約有一尺左右。捕獲酸螞蟻大約在立夏以後,捕時很簡單,只要發現螞蟻的巢,順著根一刀割下即可,然後用膠泥封住螞蟻的進出口,就可全窩捕獲,食用時將螞蟻窩頻頻搖動,使巢中的螞蟻儲酸球碰破,互相沾在一起,然後破巢如盤,加鹽和辣椒拌合,即可食用。食用時酸辣可口,經常食用,有治瘴毒,殺蟲的功效。
在德宏傣族民間除普遍喜食螞蟻外之外,還喜食螞蟻蛋,以蟻子作醬,周代宮廷即有之,取螞蟻蛋時,先把螞蟻趕走,然後把螞蟻蛋洗凈,曬干,與雞蛋和在一起炒,其味鮮美,當然也有直接用醋生拌螞蟻蛋做成冷盤食用,這可能與其口味嗜酸有關。
E.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地理環境
西雙版納年平均氣溫在18~22℃之間,年均溫20℃的等溫線相當於850米等高線。西雙版納最冷月均溫8.8~15.6℃,≥10℃的活動積溫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區2013年活動積溫皆在7 500℃以上,長夏無冬,秋春相連且為期較短。西雙版納年日照時數1800~2 100小時,季節分配較均勻,其氣溫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則較大,如最冷月與最熱月溫差只有9.9℃,而日溫差最大可達27.3℃,這和我國大部分地區迥然不同。從西雙版納地貌垂直分異而言,800米以下為熱性氣候(熱帶),800~1500米為暖熱性氣候(南亞熱帶),1500米以上為暖溫性氣候(中亞熱帶)。州內史無雪跡,只是海拔較高處有輕霜,特大寒潮時有短時0℃左右的低溫,會對熱量敏感性的熱帶作物造成災害。
西雙版納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區略高。濕季降水佔2013年總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乾季降水少卻霧濃露重,提高了乾季濕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降水不足。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已查明有金屬、非金屬礦點131處。具有相當儲量的礦種有鐵、銅、鉛、稀土、錫、鎢、錳、硫鐵礦、石鹽、鉀鹽、煤、汞、銀、砷、金、化工灰岩、綠柱石等19種。
鐵礦儲量1.18億噸,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龍、曼養、勐臘縣新山、勐海縣西定、曼來、吉良等地。鹽礦儲量250億噸,含鹽層面積約54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礦儲量1450萬噸,主要分布在勐海縣大河溝、曼養、勐崗、勐往,景洪市勐養、普文、景訥和勐臘縣勐遠、尚勇等地。
銅礦儲量10530噸,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達山、大勐龍,勐臘縣瑤區、易武、象明等地。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勐海縣三棵樁、勐板、舊豪,景洪市勐嶺山,勐臘縣的鑄鍋河、易田、曼康等地。 西雙版納地表水資源量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瀾滄江幹流過境水量,徑流總量555.2億立方米;二是發源於境外的河流匯入本州境內,總量為23.6億立方米;三是州內降雨產生的地表水,總量為119.2億立方米。從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的總水量達69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2.52億立方米。西雙版納水能理論蘊藏量529.23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63億度。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人均占水量為全國人均占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47座。庫容總量達2.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3千公頃。有中小型電站80餘座,發電量達28814萬度。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有多種植物是珍貴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驅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的跳舞草、果實吃後會改變味蕾味覺的神秘果、見血封喉的箭毒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西雙版納生物醫葯產業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寶庫。
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F. 傣族風情和蒙古族風情體現了怎樣的地理環境
內蒙古地來區氣候變源化較大,冷熱溫差也大。長期以來,蒙古族游獵放牧在這片土地上,服飾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服飾的產生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
由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構成的蒙古民族服飾的著裝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和草原的馬背游牧生活的影響,服飾形制具有對這種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袍子的結構具有明顯的禦寒功能。袍子的長度一般較長,蒙古袍袍子長及腳背,騎在馬上可護住膝蓋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長,長長的袖子既可以護住雙手,又可以舉起護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於騎馬時護膝防寒,夜裡安歇時,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腰部是人體上下通氣的中樞區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帶能夠防止冷空氣的上下對流,在寒冷的天氣里擋風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體上部的熱量,提高人體對環境的承受力
G. 傣族的潑水節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傣族生活的西雙版納自治州氣溫較高,水源豐沛,潑水節所需要的水源也有充專足的來源。
西雙版納自治屬州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濕季期間,雲雨多,風速小,日照少,氣溫高,濕度大。潑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溫消暑。
西雙版納水源豐沛,分為三部分,一是瀾滄江幹流過境水量,徑流總量555.2億立方米;二是發源於境外的河流匯入本州境內,總量為23.6億立方米;三是州內降雨產生的地表水,總量為119.2億立方米。從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的總水量達69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2.52億立方米。
(7)傣族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潑水節分為兩類:
1、文潑:比較傳統的方式,用木盆裝滿清水,再用枝椏沾著水輕輕潑在別人身上
2、武潑:用木盆裝滿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潑出去。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徵著該年誰最幸福,也表達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
H. 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與當地地理環境以及歷史文化的關系
這個都是抄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的,那襲個竹樓:因為雲南地方天氣潮濕,多蛇鼠一類喜歡陰濕環境的動物,所以他們的主樓是懸空的,而且那個地方木質疏鬆,不是很堅固,還是因為天氣潮濕,雨水足,所以用竹子替代。
那個窯洞也是因為黃土高原的天氣,多風沙,晝夜溫差大,而且風吹起來很大,所以一般的木結構擋不住的,冰屋也是類似原因
I. 傣族傳統居民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聯系
傣族聚居地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潮濕炎熱,當地居民住四面通風的竹樓
傣族民居 - 特點
在氣候變化較大,平壩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區,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土掌房系土木結構,一般為兩層,一樓住人,二樓堆放糧食和雜物,牲畜單獨建圈。土牆有兩層,厚達三尺,對防熱保涼防寒保暖起到了獨特的功效。土木夯實的平面屋頂厚達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頂上納涼,秋收時又可在頂上翻曬穀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間。
佛寺建築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區建築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頂,或懸山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檐歇山式頂。坡面進行一至二次跌落後有兩層或上中下三層的單面坡或三面坡、五面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級別有關。屋面按縱向分為兩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間最高,使龐大威嚴的屋面呈現出優美起伏的曲線。
傣族民居為干欄式建築,通常是以竹術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牆、梯、欄等,各部件的連接用榫卯和竹蔑綁扎的單幢建築,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干欄式建築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傣族的竹樓具有兩大優點:一是能防蚊蟲、防潮濕、防野獸;二是建蓋竹樓的材料來源方便,就地取材,比較經濟、環保。從古至今,傣族人民都是以干欄式的竹樓為傳統住宅的。一幢幢形式獨異的竹樓隱現在翠竹蕉林之中,在那如花似錦的傣族村寨,繪成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景象。
J. 傣族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阿薩姆阿豪姆人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在泰國與寮國稱傣泐族。傣族中含有一些小的族類,其中有傣毛族[1],傣毛族也稱毛山族,緬甸語稱漢山族,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傣族風情(13張)
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薩姆邦的阿洪傣都有著淵源關系。全球傣(泰、撣)總人口6000萬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稱為「傣」、「泰」,他稱為「撣」、「阿薩」。
傣族(The Dai ethnic group/ The shan ethnic group),在民族識別以前又被稱作擺夷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根據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傣族人口有126萬。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洞語族的壯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都是「百越」「駱越」民族的後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區域、經濟生活、文化習俗和民族特點,語言方面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同源詞和相同的語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