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德國的的地理知識

德國的的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1-19 13:28:07

㈠ 德國的地理優勢

可以把魯爾區的地理優勢擴大為德國的地理優勢 1.地處平原,地勢平坦 2.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3.河運發達,交通便利 4.礦產資源豐富.5.氣候濕潤.6.科技發達.生產力高

㈡ 高中世界地理專題——德國 知識點整理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德國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

德國的國土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國的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和西班牙。

德國的地形異常多樣,秀麗動人,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以及遼闊寬廣的平原。從北到南可劃分為五大地形區:「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以及「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德低地」的特點是湖泊星羅棋布,丘陵起伏不定的沿海岸、高燥地、黏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肥沃黃土地錯落混雜。

北海海岸的低濕地一直延伸至沿海岸高燥地邊緣有狹長海灣、環礁湖等美麗的海岸。至於沿波羅的海地區有一部分是平緩沙灘,一部分是多岩的陡峭海岸。在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是被稱為「荷爾史泰恩的瑞士」(HolsteinischeSchweiz)的低矮丘陵地。

「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將德國的北部同南部隔開,中萊茵峽谷和黑森窪地(diehessischeSenken)是南北交通的天然准線,哈茨山(dieGebirgsinseldesHarzes)位於德國心臟地區,東邊是重要的森林地帶。

「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黑森林」(Schwarzwald)、奧登森林(Odenwald)和「施佩薩爾特山」(Spessart)。貫穿德國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樞紐--萊茵河,在賓根(Bingen)與波昂之間的峽谷中蜿蜒流過,再穿出萊茵頁岩山區。該山區的高地土壤較貧瘠,人煙也較稀少。

「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巴伐利亞高原的一部份,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大湖泊,以及遼闊的碎石平原。該地區的典型特徵是沼澤地、圓形山頂式的湖泊丘陵帶,以一些小村莊。

「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里有許多風景如畫的湖泊,如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國王湖」(K?nigssee)以及加美許—帕坦(Garmisch-Partenkirchen)或是Mittenwald等旅遊勝地。

德國氣候

德國的緯度相當於中國的黑龍江省。德國位於大西洋和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西風帶,溫差不算大。冬季無寒冬,夏季無酷暑。冬季多雨水,陰天多陽光少。早晚溫差大。冬季平均溫度在平原低地1.5°C與山區零下6°C之間,七月份平原低地平均溫度為18°C,南方有屏障的山谷為20°C左右。較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上巴伐利亞一帶,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風。旅行時請帶好雨具。

㈢ 德國的自然地理學包括哪些

德國地理學史在近現代地理學發展史佔有重要地位,對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研究都有突出的貢獻。德國既是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又是環境、區域和景觀三大學派的故鄉。

早期發展早期的德國地理學主要是搜集地理事實,分析因果關系,謀求地理知識的科學體系化。1544年出版的由S.明斯特爾主持編輯的《宇宙誌》,是早期地理大發現以後發表的第一本地理學著作,敘述了托勒密所稱世界的一般情況和地球的主要分區,在一個多世紀內被看作是世界地理的權威著作。1650年,B.瓦倫紐斯寫成《普通地理學》(曾譯《通論地理》),把地理學分成普通(或通論)地理學和特殊(或專門)地理學兩部分,並指出它們是一個整體的相互依賴的兩個部分。18世紀的哲學家I.康德把地理看成空間的描述,並認為自然地理學是「自然的概括」,是「所有其他可能的地理學」的基礎。
近代時期A.von洪堡和 C.李特爾是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799~1804年,洪堡考察美洲,廣泛觀察自然現象和居民生活,收集了大量資料。他把自然界作為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對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現象進行比較研究。他認為地理學的目的是研究現象的空間分布、空間關系和互相依存。堅持「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地域結合」的論點,他的代表性著作是《宇宙》(5卷,1845~1862)。1820年,李特爾開辦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他建立了在人地關系基礎上的近代地理學。他認為地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探討了自然環境與人類歷史的因果關系,強調人地關系的綜合性和統一性,運用經驗法和比較法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研究,並側重人文現象。他長期任教,其地理思想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他的代表性地理學著作是《地學通論》(19卷,1817~1859)。1828年,德國柏林地理學會成立。從19世紀後半葉起,繼洪堡和李特爾之後,德國地理學有很大的發展。
自然地理學O.佩舍爾研究了地表自然特徵,確立了自然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分支學科地位。把新地理學引進德國大學並培養出一些傑出地理學家的主要人物是F.von李希霍芬,他把地理學定義為研究地球表面以及與其有成因聯系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並確認地理學的研究限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 水圈、 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觸的地方。在部門自然地理學方面,A.彭克創用「地表形態學」一詞,論述了地球形態的起源和發展。他把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冰川時期劃分為3個間冰期和4個冰期的理論曾成為冰川地貌和冰期研究的重要基礎。彭克還積極倡導各國協作編制百萬分之一世界地圖。W.P.柯本在1900~1936年制訂了以全球植被分布為基礎,以氣溫和降水量為指標的氣候分類(見柯本氣候分類)。W.彭克研究了地貌學的理論問題,提出地貌演化學說。
人文地理學F.拉采爾對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致力於研究人類遷移、文化借鑒和人地關系,探討了環境對人類活動及演化的影響。他認為存在著協調的人地關系,包括環境與人的協調關系、地表同一區域內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拉采爾最先提出「生存空間」概念。它所涉及的是作為一種空間(地理)組織的人類社會與其物質背景之間的關系。雖然這個概念後被K.豪斯霍弗等篡用,作為領土擴張的理論,但在科學上它是有關人類社會生活和需要方面的一個富有成果的概念。對人文地理學、經濟學、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基本理論也都源於德國,如J.H.von屠能的農業區位論、A.韋伯的工業區位論以及W.克里斯塔勒始創的中心地學說等。
區域地理學和景觀學區域地理學和景觀學是德國地理學的傳統研究方向。A.赫特納對區域地理學作出卓越貢獻。他強調地理學是一門關於區域分異的科學,即研究地表現象分布的地區差異。他認為區域是自然與人類現象相互結合的具體體現,區域地理學是地理研究的頂峰。他長期從事地理學方法論研究,其經典著作是《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赫特納地理學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
O.施呂特爾首先把景觀作為地理概念。他提出地理學應首先著眼於地球表面可以感覺到的事物,認為景觀學研究是地理學的中心目的。他運用歷史地理學的方法來分析景觀,提出了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區別。S.帕薩爾格系統地提出全球范圍內景觀分類和分級的原理和方法,並創立城市景觀的概念。他的代表著作有《景觀學基礎》(1919~1920)和《比較景觀學》(1921~1930)。
地緣政治學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曾出現一股地理思想上的逆流,即利用地緣政治學為其領土擴張服務。K.豪斯霍弗是這股逆流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地緣政治是利用地理知識來支持和指導一個國家的政策的一種藝術,綜合了國家有機體說、民族優越論、生存空間論及大區域觀念等,主張國家的空間應該隨國家的生長發育而不斷地擴大。他將這種思想為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政策服務。當然,不應把已存在的地緣政治學說都說成是反動的。
現代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個國家。德國的地理學經過重建在60年代已重新佔有重要地位。地理學研究保持了傳統的統一思想。在地理教學中,這種統一思想把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聯系在一起;在地理研究領域內,表現為部門地理和區域地理共同發展。
地貌學是德國地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研究的重點是用大量的計算方法研究形態動力過程和地形演變的原因。自然地理學研究廣義的環境和地生態學問題,區域生態學研究地球表面上自然現象的區域組合和生活形式的聯系。聯邦德國的C.特羅爾致力於開展山地地生態學和高山比較地理學的研究,提出景觀生態學,倡導並組織了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山地地生態學的研究工作。民主德國也很重視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包括地生態學分類和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等。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和小區域的高質量制圖則仍然是兩個德國的地理研究的特色和長處。
人文地理學的一般趨勢是明顯地離開舊的傳統地理學方法,愈來愈趨向於空間分析,用系統分析和統計方法論證功能和結構。60年代以來,民主德國著重研究工業人口和居民點的集結以及國土問題。
區域研究在地區開發方面有重要地位。聯邦德國的延續10多年的大型協作項目──墨西哥計劃,以「人類和環境的演化」為總題,在有限面積的范圍內研究了人類從開始至今的歷史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大約80%的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在國外搞野外工作。區域研究的重點地區還包括熱帶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等。

㈣ 德國的地理知識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與九個國家相鄰:北鄰丹麥,西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南連瑞士和奧地利,東接捷克和波蘭。有很多國家的關系與德國是非常好的,如果你的學校在德國邊境的話,那麼周末就可以騎自行車出國旅遊了。

德國總面積有357,000平方公里,南北長是876公里,南端是Bavaria 的Oberstdort,北端是Sylt島;東端是 Saxony 的 Deschka,西端是North Rhine / Westfalia。邊境總長是3767公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最高是:Zugspitze,高2962公里。關於河流,只流經本國境內的河流有五條,它們是:Rhine 865公里;Elbe 700公里;Main 524公里;Weser 440公里;Spree 382公里。我們熟悉的多瑙河是德國與鄰國共有的河流。

德國處於大西洋河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度左右,南部山地為20度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度左右。所以,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18-20度之間,最低溫度在攝氏1.5-零下6度之間。

德國擁有近8,200萬居民,其中約有720萬外國人(約有中國人33,000), 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為229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德國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德國統一以後人口迅速增加有柏林。在城市犬牙交錯,沒有明確界線的萊茵河和魯爾河畔工業區,人口超過400萬。大約每平方公里5500人。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區是法蘭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茲等大城市所在的萊茵-美因地區,曼海姆和路德維希港所在的萊茵-內卡河流域的工業地區。以斯圖加特為中心的經濟區以及不來梅、德累斯頓、漢堡、科隆,萊比錫、慕尼黑和紐倫堡/菲爾特等城市的附屬區。

此外,也有「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區」,例如北德陸地的草原和沼澤地區、艾弗爾、巴伐利亞林區、上法耳茨、勃蘭登堡邊境地區以及梅克倫堡一前波莫端的大部分。德國西部比東部的五個新聯邦州人口密度大得多。在東部,僅為居民人數五分之一(1600萬人)的人口生活在大約30%的土地面積上。人口在30萬以上的20個城市中有4個在德國東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此居住。

德國國家是聯邦制,有16個州。其中巴伐利亞洲是一個自由王國,著名的魯爾工業區則在北威州。

㈤ 德國的地理特徵

⑴ 歐洲大陸上「十字路口」,本區鄰國最多的國家(9個)
⑵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異: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勢低平,氣溫較低,冬冷夏涼、土壤較貧瘠,主要發展畜牧業,粗放經營,人口較稀;中部谷地和寬廣的山地,宜於農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脈,廣布森林和草地。
⑶ 發達的工業
現代化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歐洲經濟實力最強,貿易額居世界前列
有利:豐富的煤炭、鉀鹽;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進口,產品一半依賴國際市場
分布:萊茵——魯爾區: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飛機、微電子
分布特點:工業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較為均衡,工業由北向南發展
[注意]魯爾區的興衰(必修內容)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
②離鐵礦區近,靠近法國東北部洛林鐵礦區
區位優勢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陸交通: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運方便並直通海洋
⑤廣闊的市場
①生產結構單一:集中於煤炭、鋼鐵、電力、機械,煤炭、鋼鐵是基礎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氣的廣泛應用,使煤的比重減少、新技
衰落原因 術煉鋼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鋼鐵過剩:產量增加,經濟危機及替代品廣泛使用,使用量減少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傳統的生產和組織形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數量減少、規模擴大,新建遷移的以技術精良的中小企業為主。
綜合整治 ②調整工業布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如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爐建到荷蘭海邊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有德國最稠密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網,航運繁忙,運輸的一半是鐵礦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環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裝置和污染處理系統和植樹造林
⑷ 主要城市
柏林:德國首都,位於東部,是全國最大城市
漢堡:位於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蘭克福:德國最大航空港,鐵路樞紐和化學工業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業中心,德國宇航、飛機、微電子工業中心,啤酒之都

㈥ 德國的地理及風俗文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德意志朕邦共和國的面積為35700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最遠為640公里。德國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嶽地帶、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部的平原地帶分成三大塊。 它周圍有九個鄰國:北鄰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這個中心地理位置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中轉站的作用更加明顯。 - 歷史文化 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1949年5月,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到了2O世紀8O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系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 由於德國歷史上曾有過在眾多的小城邦國家, 以至當今德國的許多大都市都仍各自具有鮮明的歷史和地域特色。不同的傳統和人文特色塑造了各富魅力的文化與都市生活, 乃至其餐飲文化和商業傳統。德國的城市文化生活是全包容和豐富多彩的, 無論您喜歡音樂, 戲劇, 歌劇, 音樂劇, 還是舞蹈和繪畫藝術, 這里都能讓您滿足。 - 行政區劃 分為聯邦、州、地區三級,共有 16個州,14808個地區。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柏林、勃蘭登堡、不來梅、漢堡、黑森、梅克倫堡-前波莫瑞、下薩克森、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法耳茨、薩爾、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圖林根。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是市州。 經濟發展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德國經濟決定整個歐洲經濟。作為西方七個經濟強國之一,德國經濟在歐洲穩坐第一把交椅(等於英、法總和),被稱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其GDP占歐盟的三分之一。在全球貿易中歐洲佔36.9%,而德國本身就佔了歐盟的一半。德國是一個貿易出口型國家。出口值約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3,因而擴大出口市場是其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然而統一給德國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困惑。東部改造給國家帶來的負擔達1000億馬克,以至到1997年不得不從稅收中拿出24%的金額用於償還舊債。巨額的財政負擔使經濟增長乏力,失業人數不斷增加,1997年底失業率為11.4%失業人口約438萬。 人口民族 德國人口有8250萬左右,民族主要由德意志人、丹麥人、吉仆賽人、索布族人組成。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總括來說德國人守紀律、守時,講整潔、清靜,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旅遊資源 德國主要的河流有萊茵河 (Rhein)、多瑙河 (Donau)等,主要河道中分著著無數景緻迷人的支流,旅客可乘觀光船游覽,一邊沉醉於沿河的美麗風景,一邊走訪歷史和文化名城,而當中更有不少是世界文化遣產。德國擁有 27 個保護景點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㈦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7)德國的的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㈧ 詳細的德國地理

有人說,德國是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的轉車站;也有人說,德國是通向中歐和東歐各國的橋梁。本圖冊以政區為主,重點表示政區、交通、旅遊等內容,向讀者詳細介紹了德國的諸多方面。讀罷此圖,對德國或許讀者會有自己的認識。
語言:德語為官方用語和通用語。德語屬於印歐語系中的日耳曼語族,是世界上1億多人的母語。除德國以外,將德語作為母語的還有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的絕大部分地區;義大利和比利時的小部分地區;法國和盧森堡沿德國邊境的地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合並,兩德統一。統一後的德國面積35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180萬,民族以德意志為主,官方語言為德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新首都為柏林。大城市有柏林、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埃森、多特蒙德、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不來梅等。
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南北直線距離為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河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 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度左右,南部山地為20度左右; 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度左右。
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鄂圖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第一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
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第二帝國」。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歐洲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對戰敗的德國實行了分區佔領。西方佔領軍建立了一個西德政權,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不久以後,蘇聯在它的佔領區內建立了一個德國政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89年東部德國發生巨變,在1990年10月3日,兩德實現了統一,仍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旅遊景點:
德國是一個富有魅力的旅遊之國。它為旅遊者提供了罕有的豐富多彩的值得游覽的城市與風光;吸引著人們來了解漫長而豐富的歷史以及現代生活的各種形式。引人入勝的旅遊目的地比比皆是。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岸邊和島嶼上,海洋性氣候溫和宜人。荷爾斯泰因和梅克倫堡的多湖平原使人流連忘返。中等山脈地區和阿爾卑斯山是徒步旅遊者涉足為快的目的地。萊茵河、美因河、摩澤爾河、內卡河、多瑙河、易北河以及薩勒河的河谷充滿了浪漫色彩。遠離交通干線的大約100多條旅遊之路,例如「德國童話之路」、「浪漫之路」或「德國葡萄園之路」,揭示了古代的文化風光,使人更加接近自然景色、田園詩般的古老城市和村莊。
教育制度:
德國約有300餘所高等學校(一般都接受外國學生),其中約有90所國立大學。整個高等學校的結構為:
(1)大學:大學不僅是教學中心,而且還是獨立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中心。大學通常有權授予文學士、理學士和博士學位。各大學開設的專業通常包括:醫學、自然科學、工程學、人文學、法律、神學、經濟學、社會科學、農業和林業學。大學崇尚「純科學」,期望造就具有科學觀念和素養的大學生。
(2)工業大學:教學和科研主要面向工業。然而,許多年以來,工業大學也發展成具有綜合性傾向的大學。如在柏林工業大學,學生可以學習古典哲學、音樂、教育;在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學生可以學習哲學、心理學、經濟學。當然,工業大學的重點主要在於工程學和自然科學。
(3)教育學院:主要為小學和中學低年級培養師資,個別教育學院也培養中學高年級師資。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州還獨立設有教育學院,大部分州的教育學院於70年代並入了大學。
(4)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是在綜合大學、教育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有時還包括藝術院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綜合性大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學習機會。
其它高等院校,包括設在漢諾威的醫學和獸醫學高等學校;設在呂貝克的醫科大學;設在科隆的德國體育大學;以及設在施佩耶爾的管理學院。
非國立大學,這些大學的經濟資助主要來自非政府渠道,如一些教會學校。另有少數的私立大學,專業偏重於經濟學和醫學。但她們通常需要收取學費。 學位體系如下: 理學士(Diplom) 專業為自然科學,工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的大學畢業生將獲得理學士。理學士一般要求在某一學科領域內學習8個學期,並要達到規定的學習要求。理學士的獲得需要撰寫有深度的,獨立的學位論文(Diplomarbeit),及通過相應的筆試和口試。 文學士(Magister Artium) 人文科學,通常也包括一些社會科學的大學畢業生通常將獲得文學士。與理學士的學位考試相比,文學士的學位考試包括兩門主要學科,或一門主科和兩門副科。考試的要求因學科和大學而相異,但通常都需要撰寫學位論文和通過口試。 博士(Doctorate) 原則上說,德國大學的任何一個專業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博士生的資格取決於優異的大學學習成績。在德國之外獲得學位的學生是否有資格攻讀博士學位,通常決定於大學的學院或系。此外,你必須要找到一位願意指導你學業的教授(德國人稱博士之父,Doktorvater)。博士導師可能會給你一個做博士論文的課題,也有可能接受你提出的課題。在德國攻讀博士一般意味著同時也參與研究。除了博士論文的撰寫之外,博士生通常要參加博士生討論會(Doktorandenkolloquien),與其它博士生討論和交流 課題的研究進展。博士學位的獲得需要提交博士論文,並且要通過主科和相關副科的口試。
生活文化:
德國住宅設備先進,面積寬敞,環境幽雅,故國際上有「吃在中國,穿在法國,住在德國」的說法。德國的工業發達,其生產的汽車等均以質量上乘聞名。德國的狂歡節以時間長、內容豐富而具特色。每年人們都要從2月的第二個星期四開始,慶祝為期一周的狂歡節。節日里,人們隨心所欲,演習婦女執政典禮,把城市鑰匙交給愚人會議,舉行化妝遊行及盛大的假面舞會等。每年9月最後一星期到10月第一星期的慕尼黑啤酒節,柏林電影節都是國際盛會。德國人送禮時更注重禮品的裝潢,而對裝潢內的東西是否滿意卻不太看重。由於玫瑰花象徵著浪漫的愛情,是專為情人准備的,因此,人們從來不隨意把鮮花當作禮品送人。德國人在稱謂上重視職務、學銜及學位。在與德國人交談中,不要議論打壘球、籃球或美國式的橄欖球等,而最好談談德國的原野、個人的業余愛好和足球之類的體育項目。按德國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高中地理——德國知識點整理

我自己整理的
地理位置: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從1990年10月3日德國國家重新統一以來。從地理的意義上講,德國是歐洲的心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轉車台,是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員,德國構成了通向中歐就及東歐各國的橋梁。

人口:德國人口總數約8180萬人。除俄羅斯之外,它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29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比利時、荷蘭、英國和北愛爾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城市裡,大多數人住在農村和小城市裡。

地理: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為357042平方公里。和德國接壤的國家有:東邊有波蘭和捷克;南邊有奧地利和瑞士;西南邊為法國;西邊為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北邊為北海、丹麥和波羅的海。在北海,德國擁有東弗里西亞群島、赫耳果蘭島和北弗里西亞群島的絕大部分。海岸線長1300多公里。南部為高原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為冰川平原。河流以萊茵河,多瑙河和西尼河為主。

氣候:德國處於大西洋和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

經濟: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總量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中國,且與英法的差距很大。進出口貿易佔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工業和貿易大國之一。歐元是德國的法定貨幣。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德國屬於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在工業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進口。

國旗:自上而下黑、紅、黃。

國慶:德國國慶日是10月3日,即德國重新統一日。

㈩ 德國的地理環境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Km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