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鄉地理環境

西鄉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1-19 12:38:51

① 西鄉地理位置理想嗎以後還會有高速鐵路建設嗎

西鄉縣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位於陝西南部,漢中東部,東鄰石泉、漢陰,專南接鎮巴和四川屬通江,北連洋縣,西與城固、南鄭接壤。陽安鐵路橫貫東、西,長約70公里,210、316國道縱橫穿越縣境。 西鄉地當川陝要沖,歷史上因形勢險峻,處於重要的戰略地位,為兵家所必爭。 西鄉其生態環境優良,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嘉陵南去,漢江東流。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南北氣候過度帶區位,孕育和滋養了極為豐富的物種,造就了適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優良環境,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譽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② 西鄉縣的地理環境


西鄉縣位於漢中盆地東部,介於東經107°15′~108°15′與北緯32°32′~33°14′之間。縣境東鄰石泉、漢陰,南界鎮巴和四川通江,北連洋縣,西接城固南鄭。東西長94.5公里,南北寬64.5公里,總面積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間,山區丘陵面積佔93.2%,平川佔6.8%。西鄉縣地處秦嶺巴山之間,位於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 西鄉縣有一類保護動物為梅花鹿、羚牛、白鶴,二類保護動物有獼猴、青猴、金錢豹、羚羊、獐、白冠長尾雉、大鯢,三類保護動物有青羊、崖羊、大靈貓、蘇門羚、錦雞、血雉、虎紋蛙等。
縣境內野生動物有:
獸類:黑熊、野豬、青猴、野兔、麂、岩羊、狐、林麝、小靈貓等
爬行類:烏梢蛇、赤練蛇、土蝮蛇、四腳蛇、壁虎等。
禽類:石雞、黃鸝、白頭翁、長尾雉、鶴、鷸、崖鴿、雁、布穀、魚鷹、百靈等。 西鄉境內河流縱橫,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自西向東橫貫西鄉縣,還有牧馬河、涇洋河、峽河等大的支流在此匯入漢江,水能資源豐富。可開發水能資源90萬千瓦,已建成羅鎮、馬營壩、馬蹤灘、王子嶺等四座小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5487千瓦。設計裝機容量達3萬千瓦的曲江洞梯級水電開發項目即將建成投運。漢江經西鄉東北角穿過,流經3個鄉鎮約36.4公里,流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境內有漢江支流兩條,其中一級支流牧馬河全長127.6公里,流域面積2668平方公里;二級支流涇洋河境內長約60公里,流域面積約1008平方公里。屬於丹江口水庫水源區上游。

③ 漢中地區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

1、位置:漢中市地處中國版圖地理幾何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它在行政區劃上屬於西北地區,而地理自然環境屬於西南地區。

2、地貌:漢中市境北部秦嶺勢如屏障,最高峰在洋縣昏人坪梁頂,海拔3071米。

3、氣候:漢中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脈兩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濕氣流不易北上,氣候溫和濕潤、干濕有度。

社會環境:

1、人口:截止2018年末漢中市戶籍總人口380.6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5.58萬人。

2、民族:漢中市居住人口以漢族為主,其餘有回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壯族,土家族,朝鮮族等。

(3)西鄉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1、傳統民居:

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各種民居,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西鄉山區很普遍。

2、礦產:

漢中市位於秦嶺構造山帶域揚子板塊兩大構造單元的接合部,是中國西部有利成礦帶之一,是陝西省重要的礦產富集區。

3、著名人物:

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張良、韓信、蕭何、張魯、諸葛亮、曹操、劉備、夏侯淵、黃忠等。

④ 深圳的自然環境(地形.氣候.自然景觀方面)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市區距香港港島僅45分鍾車程;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多處可建深水港,水產資源豐富。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陽光充沛。夏季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23.7℃,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日照時數1975.0個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608.1毫米。夏秋兩季偶有台風。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東南部的大鵬、葵涌主要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間有較大片沖擊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鄉等地主要為較大片的濱海沖擊平原,平原占陸地面積的22.1%。
境內母岩以花崗岩為主,東部和北部有較大面積砂頁岩分布。

深圳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東部和東南部是大亞灣、大鵬灣,海岸線長229.96公里,多為優良港口岸線, 鹽田、媽灣、赤灣、大梅沙、土圍、西涌、大鵬灣等處港灣可建深水港。蛇口、塘仁涌等可建中型港。可建小型港的有10多處。
海洋水域總面積800平方公里,其中伶仃洋350平方公里,大亞灣290平方公里,大鵬灣150平方公里。海洋水產資源豐富,是優良的海捕作業場所。擁有蛇遛、金色小沙丁、金錢魚、大眼鯛、帶魚、三刺鯛、盲曹、鱸魚等30~40種名貴魚種,還有蝦、蟹、貝類和藻類。
境內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此外還有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東部有大、小梅沙、大鵬半島等黃金海岸,西部有紅樹林、內伶仃島自然保護區及海上田園等景區,天然旅遊資源豐富。

深圳依山臨海,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深圳現有水庫24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5.25億立方米。位於市區東部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采資源量1.0億立方米。
天然淡水資源總量1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⑤ 深圳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環境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市區距香港港島僅45分鍾車程;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多處可建深水港,水產資源豐富。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陽光充沛。夏季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23.7℃,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日照時數1975.0個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608.1毫米。夏秋兩季偶有台風。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東南部的大鵬、葵涌主要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間有較大片沖擊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鄉等地主要為較大片的濱海沖擊平原,平原占陸地面積的22.1%。
境內母岩以花崗岩為主,東部和北部有較大面積砂頁岩分布。
土地物產
深圳市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和穿山甲等;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人文社會環境方面:
人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5月18日,深圳市累計登記的流動人口為1200.55萬人,加上現有的246萬常住人口,深圳目前總人數為1446.55萬,其中流動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82%。深圳的原住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占原住居民的70%。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移民湧入深圳,深圳的移民來自全國各地,所以普通話成為最通用的語言,而客家話、潮州話、白話是主要本地語。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目前,深圳原住和長住著客家人達450萬,是深圳市最主要的人群。
民族
深圳是繼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聚齊全國56個民族的大城市。深圳市有少數民族人口36萬多人。
產業體系:
深圳是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為四大支柱產業,高 福田賽格廣場
新技術、先進製造業為基礎,目標是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創新體系。積極培育和發展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網路、生物醫療、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經濟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5%以上。 深圳市構建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主體框架由六大部分支撐,包括:(一)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二)打造以自主創新為特徵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基地。(三)打造以自主技術為主體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四)打造以服務創新為核心的區域金融中心。(五)打造以高端化為方向的現代服務業基地。(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傳統產業深圳品牌。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⑥ 深圳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37′,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

深圳位於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所處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由於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行偏東南風,時有季風低壓、熱帶氣旋光顧,高溫多雨;其餘季節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燥,氣候溫和。

(6)西鄉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⑦ 請簡述你對深圳各區地理環境位置的熟悉程度

我在龍崗的布吉坂田沙灣平湖南澳,龍華三和一帶,大水坑富士康,龍華富回士康一帶,羅湖答的金光華到向西村,東門,草埔農批市場,洪湖公園,水貝村一帶,筍崗存,;福田的八卦嶺,華強北,梅林關,南山的深圳西火車站,基本上出去玩到哪裡哪裡坐車沒問題,不過現在人回家了

⑧ 漢中的地理環境

漢中市境北部秦嶺勢如屏障,最高峰在洋縣活人坪梁頂,海拔3071米,其它較高的山峰有佛坪縣光頭山2838米、洋縣摩天嶺2603米、留壩紫柏山2610米、勉縣光頭山2606米,一般山體海拔為1000~2000米。南部米倉山(又稱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鎮巴縣箭桿山,海拔2534米,較高山峰還有南鄭縣鐵船山2468米、紅山2367米、光頭山2389米,一般山體海拔在1000~1500米;
漢中市最低處在西鄉縣茶鎮南溝口,海拔371.2米。漢江橫穿盆地中部形成沖積平原,漢中盆地東西長116公里,南北寬約5~30公里,漢台區附近最寬為25~30公里;漢江支流牧馬河與涇洋河在西鄉縣城東北匯合,形成沖積性寬谷壩子,名為西鄉盆地。漢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體高出漢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類型多樣,但以山地為主,占總土地面積的75.2%(其中低山佔18.2%,高中山佔57.0%),丘陵佔14.6%,平壩佔10.2%。
漢中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氣候溫和濕潤。
氣溫:區內氣溫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於地形。年均氣溫14℃。西部略低於東部,南北山區低於平壩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壩地區年均氣溫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年均氣溫低於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氣溫高於13℃。
降水:漢中地區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濕空氣,主要來自印度洋孟加拉灣,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孟加拉灣水汽沿西南低渦下部的西南季風北上,經西藏、雲南及四川西北部到達本區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東南氣流輸入本區上空。冬季,受極地大陸冷氣團(主要是蒙古高壓)控制,多西北季風,形成寒冷乾燥少雨的天氣。春秋為過渡季節,春暖少雨,秋涼多雨,氣候濕潤。地面植被、水庫、河流、田園等所蒸發於空間的水汽參與降水甚微。來自西南、東南的暖濕氣流受巴山、秦嶺阻隔,使得區內雨量充沛,但由於兩山位於西南氣流的路徑上,由於中低層雲系的水汽系統輻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響,使本區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懸殊,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0~1700mm之間。其中南部米倉山最為豐富,成為陝西之冠。
濕度:整個漢中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分布態勢,基本呈南大北小。漢江平壩、巴山山地70~80%;秦嶺山地73%。一年中冬春兩季較小,夏秋較大。9、10月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個月漢江平壩、巴山山地為75%~80%;秦嶺山地58%~66%。
風:區內年均平均風速介於1-2.5米/秒之間。鮮見大風天,年均不到2天,周邊郊縣則有不同。 漢中市的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系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系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系。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中市位於漢江上游。漢江幹流自西向東流經寧強、勉縣、南鄭、漢台、城固、洋縣、西鄉等縣(區)境,橫貫漢中盆地,是漢中水系網路的骨架。漢中市境內漢江幹流長277.8公里,占漢江全長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積19692平方公里,占漢江全流域17.43萬平方公里的11.3%,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漢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幹流由北向南,縱穿略陽、寧強兩縣的西部山地,為過境大河。境內流程141.7公里,流域狹長,西寬東窄。市境內屬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條,流域面積7554平方公里,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的27.7%。

⑨ 深圳自然環境介紹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市區距香港港島僅45分鍾車程;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多處可建深水港,水產資源豐富。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陽光充沛。夏季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23.7℃,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日照時數1975.0個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608.1毫米。夏秋兩季偶有台風。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東南部的大鵬、葵涌主要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間有較大片沖擊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鄉等地主要為較大片的濱海沖擊平原,平原占陸地面積的22.1%。
境內母岩以花崗岩為主,東部和北部有較大面積砂頁岩分布。

深圳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東部和東南部是大亞灣、大鵬灣,海岸線長229.96公里,多為優良港口岸線, 鹽田、媽灣、赤灣、大梅沙、土圍、西涌、大鵬灣等處港灣可建深水港。蛇口、塘仁涌等可建中型港。可建小型港的有10多處。
海洋水域總面積800平方公里,其中伶仃洋350平方公里,大亞灣290平方公里,大鵬灣150平方公里。海洋水產資源豐富,是優良的海捕作業場所。擁有蛇遛、金色小沙丁、金錢魚、大眼鯛、帶魚、三刺鯛、盲曹、鱸魚等30~40種名貴魚種,還有蝦、蟹、貝類和藻類。
境內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此外還有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東部有大、小梅沙、大鵬半島等黃金海岸,西部有紅樹林、內伶仃島自然保護區及海上田園等景區,天然旅遊資源豐富。

深圳依山臨海,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深圳現有水庫24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5.25億立方米。位於市區東部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采資源量1.0億立方米。
天然淡水資源總量1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參考資料:http://www.sz.gov.cn/jssz/深圳在線

⑩ 請問深圳寶安西鄉那邊怎樣比如環境啊商業啊

西鄉臨近寶安中心區,地理位置好,有地鐵1號線和地鐵11號線,地理位置好,商業有西鄉步行街,西鄉天虹,坪洲時代城,海城路美食街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